哥林多前书

更新时间:2024-03-23 1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小森编

《哥林多前书》——教会问题的处理

《哥林多前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哥林多前书——教会问题的处理 二、开课时间:

三、授课讲员:范小森 四、课程目标:

1、能说出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各个问题。 2、能掌握保罗处理各项教会问题的原则。

3、能根据保罗的方法和教训处理目前教会、团契或小组中类似的问题。 五、课程进度: 六、教学方式:

1、除教师讲授之外,并有小组针对个案作讨论,期望上课时每位学员都能参与讨论中。

2、每位学员针对哥林多教会之问题择一作深入探讨,并于适当时间向大家作专题报告。 七、课程要求(2个学分):

1、请准时出席,因事而未能出席者请事先请假。

2、课前阅读哥林多前后书、使徒行传十八章及有关参考书写保罗与哥林多教会的关系,约500-1000字,占20﹪。

3、课间分组讨论,报告讨论内容,占20﹪。

4、专题报告:研究一个哥林多教会的问题1500—2000字,30﹪。 5、期末测试,占30%。

1

范小森编

八、参考书籍?按姓氏笔画排列?:

巴克莱。《新约圣经注释》。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王国显。《仍是一个身体》。宣道出版社。

卢宏博。《问题重重—林前自学研经》。香港:天道书楼。 冯国泰,李汤马。《哥林多前书》。梁康民译。香港:天道书楼,

1992。

张永信。《哥林多前书》,教会时弊的良方——爱。香港:明道社

有限公司出版,2005。

陈终道。《哥林多前书讲义》。台北:校园出版社。 陈济民。《哥林多前书研读手册》。香港:证道出版社。

汪维芳。《哥林多前后书释义》。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组,

1989。

罗伯逊。《活泉希腊文解经—卷六:哥林多前后书》。美国活泉出

版社,香港基道书楼代理,1991。

莫理斯。《哥林多前书》。蒋黄心湄译。台北:校园出版社。 梁家麟。《哥林多书信》。香港:天道书楼。 黄浩仪。《哥林多前书》。香港:天道书楼,2002。

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9。

普瑞尔。《哥林多前书》。潘秋松译。台北:校园书房,1998。 摩 根。《哥林多书信》钟越娜译。云南:新闻出版局,1992。

2

范小森编

概论

一、 本书的着书背景:

1.哥林多城:

1)、历史悠久:哥林多为一古老的城市,约主前146年被罗马人所灭,成为废墟。于主前46年重建,沦为罗马的殖民地。当时,罗马人把该城立为亚该亚省的省会。今天,该城名称科林斯,又属希腊国。

2)、交通便利:哥林多城是典型的希腊城市,地处雅典之南,座落于伯罗奔尼沙(Peloponnesus,希腊半岛南部)与大陆间的地峡(isthmus)的边缘,西面是利嘉林湾(Gulf of Lechaeum),东面 是爱琴海,是位于交通之要道;此处有两个港口,东为坚革哩,过爱琴海可达亚洲;西为哩开翁,过亚得里亚海可达欧洲;有“两海之桥”之称。成为了东西交通的孔道。

3)、经济发达:哥林多城是一个商业城市,它不但控制了半岛与希腊本土之间货物往来的唯一通路,同时也控制了亚西亚和意大利之间的商业;因为它是一个商港,所以万商云集,吸引了来自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哥林多也以产铜和制造铜器出名,此地铜器价值比银子可贵。另外,陶器、染料、玻璃等亦非常有名,此城出产的“灯”也很有名。哥林多很自然的成为当时的商业大城市。

4)、居民众多复杂; 哥林多仍是希腊主要的大城巿之一,人口稠密,财富无边。她是罗马亚该亚省的首都。哥林多民族杂居,人口众多,这城巿,是集希腊人、拉丁人、叙利亚人、亚细亚人、埃及人、犹太人、买卖,做工,欢闹,争斗,饮宴,在城内,在港口,希腊全

3

范小森编

境再无别城可比。自由民达二十多万,奴隶有四十多万;哥林多城盛行希腊的哲学和宗教,在哥林多城附近举行的哥林多地峡运动大会(Isthmian Games),吸引优秀的运动员前往;这运动会极为重要,甚至哥林多城被毁后仍继续举行。

5)、道德败坏:在道德上却极其败坏.当时「哥林多」人有「放荡之人」的意思,「哥林多化」而几乎被当作淫乱或卖淫的同义词,在希腊的戏剧中「哥林多人」, 被视为酗酒者的代名词。

旧哥林多城本来就是放纵的代名词,新城有了这混杂的各式人种,要重获同等的恶名昭彰,就更成在旦夕了。亨德(A. M. Hunter)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哥林多?代表了?文化和高等妓女?,?哥林多语句?暗示了哲学文化上的虚夸,至于‘哥林多化’是希腊话‘去见鬼’的同义语。有人叫她希腊的逍遥游乐场。

这城一切的不道德大都是因对女神亚弗罗底(Aphrodite)(或译:亚福罗底德)的邪荡祭祀仪式所带来的,在哥林多附近的亚克洛波利山上?哥林多的卫城山?,建有供奉这女神的宏大庙宇,庙中有成千的庙妓供来参拜的游客行淫。到了晚上,她们从山上下来,在哥林多的街道上,经营丑业。还有商人海员从各处,带来了各种形式的罪恶。2. 哥林多教会:

1)教会的创建:使徒行传十八章一节至十八节提及保罗在第二次旅行布道中建立了哥林多教会并在哥林多有十八个月之久(徒18:9/11)。

2)教会的特点:三多:A、信徒多 、B恩赐多 、C问题多。 3)教会的牧养者:先后有保罗、亚居拉、百基拉夫妇,亚波罗(3:6),提摩太(4:17),提多(林后8:16/18)等。

4

范小森编

二、 哥林多教会的书信——四卷说

1、先前的信 林前5:9 2、牧养的信(哥林多前书)

1)著者:保罗,林前1:1。 2)著书的原因:教会出现了问题

A「前信」(林前5:9,已遗失)处理教会问题被误解,故写

林前纠正(5:10)

B革来氏家人报导纷争之事(1:11)

C哥林多教会的三使者(司提反,福徒拿都,雅该古)刚来

见保罗,且带来教会的一封信,问到一些困扰的问题,故保罗写信解决许多教会问题 (7:1;8:1;12:1;16:1;16:17)

3)著书的地点:以弗所(林前16:8)

4)著书的时间:约在公元后五十五年春天或五十六年春天。 5)著书的目的: 解决教会的问题。 3、?严厉的信?或?痛苦的信?林后2:3-4、7:8 4、和解的信 林后1:12-13

三、本书的主题特色

书中讨论属灵的与道德的难题,显示教会在一个堕落的异教社会中所面对的挑战,使徒对此提出了神的标准与神审判的真实性,指示基督徒行为准则的最高层面是「凡事为荣耀神而作」(6:20; 10:31)。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相当复杂,但作者却处理得很有条理。其中有关主的晚餐与复活的真理,是新约讨论最详细者,第13章的「爱之歌」尤称动人。

5

范小森编

四、本书的大纲:

壹 引言(1:1/9)

贰 关于教会纷争的问题(1:10/4:21)

一、保罗的劝免 (1:10/11) 二、纷争的原因 (1:12 ) 三、责备与分辨 (1:13/17) 四、纷争的解决 (1:18/4:21) 叁 关于教会道德松懈的问题(5:1/6:20)

一、淫乱的事(5:1/13) 二、诉讼的事(6:1/11)

三、身体的正当运用(6:12/20) 肆 关于婚姻的问题(7:1/40)

一、一般的原则(7:1/7) 二、嫁娶的问题(7:8/16) 三、守住原身份(7:17/24) 四、童身和寡居(7:25/40) 伍 关于信徒自由的问题(8:1/11:1)

一、自由的原则(8:1/13) 二、自由的榜样(9:1/27) 三、自由的监戒(10:1/22)

四、自由问题的结论(10:23/11:1) 陆 关于教会规矩的问题(11:2/34)

一、女人蒙头(11:2/16) 二、圣餐 (11:17/34)

6

范小森编

柒 关于属灵恩赐的问题(12:1/14:40)

一、属灵的恩赐(12:1/31) 二、论爱(13:1/13) 三、讲道与方言(14:1/40) 捌 关于圣徒复活的问题(15:1/58)

一、基督的复活(15:1/11) 二、复活的重要(15:12/19) 三、复活的次序(15:20/28)

四、信徒经历的印证与警戒(15:29/34) 五、复活的身体(15:35/54) 六、得胜的凯歌(15:55/58) 玖 结语(16:1/24)

一、圣徒的捐献(16:1/4) 二、行程的计划(16:5/12) 三、劝勉和问安(16:13/24)

哥林多教会发生的问题:

1、纷争结党1:10/4:21 2、容忍淫乱(罪恶)5: 3、彼此告状6:1/11 4、身体污秽6:12/20 5、婚姻嫁娶7: (学生背下十个问题)

7

6、妄用自由8:1/11:1 7、女人蒙头11:2/16 8、混乱圣餐11:17/34 9、误解恩赐12:1/14: 10、不信复活15: 范小森编

8

范小森编

壹 引言 林前1:1/9

一、 写信者-保罗(1)

1、是蒙神所召的使徒 2、是耶稣基督的使徒

3、是奉神旨意的使徒(提后2:9)。 4、是提携同工的使徒

三、 收信者-哥林多教会及在各处求告主名的人(2)

1、哥林多神的教会:表明教会的地方性和归属

1)在基督耶稣里成圣的 2)蒙召作圣徒的

2、在各处求告主名的人:表明教会的宇宙性(普世性)

1)在各处:在不同的地方。

2)求告主名:都是求告主的,归于主的。

四、 祝福(3)

1、恩惠的意义:是神赐与不必付代价,绝对不劳而获和不配接受的礼物。

2、平安的意义:指一种健全的状态,包括与上帝和好、彼此和睦、内心得享宁静。

9

范小森编

3、恩惠与平安的关系:恩惠是平安的基础,恩惠是根,平安是果。 4、恩惠与平安的源头:父神并主耶稣基督。

五、 感谢 (4/9)

1、常:虽然哥林多教会充满各式各样的问题,可是保罗写信时并没有马上责备他们,反而为他们常感谢神。 2、感谢的原因:

1)因上帝在基督里赐恩惠。

2)因他们在基督里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以致他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而这样的感谢源由是基督的见证曾证实的,不是虚假的。

3)必:带着信心的感谢

A.因基督必坚固到底 B.因神是信实的

10

范小森编

三、身体的正当运用(6:12/20)

1、基督的肢体(6:12/17)

1)信徒的行事原则(12,)

虽是自由但要看是否对己有益,虽是自由但要看是否会被辖制。?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准则之一?

2)举例——食物和肚腹(13,) 3)身子与主的关系(13/17)

A、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 B、主也是为身子,我们是主的身子。 C、主用自己的能力叫我们复活。 D、身子是基督的肢体(15/16) E、要与主联合(17,) 4)要逃避淫行(18,)

3、 圣灵的殿(6:19/20)

1)圣灵的内住(19,) 2)属神的事实(19/20) 3)荣耀的器皿(20)

21

范小森编

肆 关于婚姻的问题(7:1/40)

对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四个问题: 分门结党、淫乱、诉讼和误解身体的事件,保罗已经按着福音的真道一一地给予解答。现在,他要响应哥林多教会来信所提出的疑难。

在第七章,哥林多教会请求保罗指示一系列有关婚姻的问题。我先要在此申明,这一章不是基督教的婚姻观,这只是保罗针对他们当时的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由于我们只读到保罗单方面的回答,而不知道哥林多教会那方面的问题,我们实在要很谨慎,不要随意地在这里建立基督教婚姻的教义。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参考一下别处书卷的经文,再来定夺。

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们也要把以下的经节牢记在心,这对我们了解保罗的婚姻观有很大的裨益:

(1)创1:18 - 25 ,玛2:14-16上帝给婚姻设计的蓝图。 (2)弗5:22 - 33 保罗的婚姻观。

(3)可10:1 - 12,太19:1 - 12,路16:18 耶稣论休妻的问题。

(4)来13:4 圣洁的婚姻。

一、 一般的原则(7:1/7)

1、 婚姻不是必须,却是正常(7:1/2)

2、 夫妻相处的原则(7:2/5)

22

范小森编

1)、避免淫乱之事(2) 2)、夫妻合宜相待(3) 3)、身子权柄之事(4) 身子的权柄乃在对方。

3、 夫妻分房的原则(5)

1)、要两相情愿。指:?互相同意、互相协议? 2)、是暂时的。

3)、为着更高属灵的目的。

4、 保罗的愿望(7:6/7)

二、嫁娶的问题(7:8/16)

1、 还没嫁娶的(7:8/9)

1)、象保罗较好(8,)

2)、倘若禁止不住,可以嫁娶(9,)

2、 已经嫁娶的(7:10/11)

1)、不可离婚(7:10)

这里保罗是指双方均是信徒的婚姻。

2)、若离了,不可再嫁,或再和好(7:11)

23

范小森编

3、其他的情况(7:12/16)

?不是主说?不是要表示保罗这里的意见比较没有权威,而是表明保罗在这里并没有基督直接的教训可以作为根据。

1)、夫妻双方情愿同住,就不可离婚(12/13) ?其余的人?,指信徒与非信徒的婚姻关系。 2)、不可离婚的原因(14) 3)、一切和睦为善(15) 4)、离婚要谨慎(16)

三、守住原身份(7:17/24)

1、照主的吩咐(7:17)

2、割礼的例子(7:18/20)

割礼跟洗礼都只是一个仪式,跟救恩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3、奴仆的例子(7:21/24)

四、童身和寡居(7:25/40)

1、关于信徒守童身(7:25/35)

“意见”指“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1)、使徒的忠告(25/28) 2)、世事的无益(29/31)

24

范小森编

因为末日将到,不管有没有婚姻都没有差异。 3)、专一服事主(32/35)

2、针对女儿的出嫁(7:36/38)

?过了年岁?,指过了发育成熟的阶段。到了适婚年龄。 保罗再度强调处女不嫁更好,却列下了四种条件: 1)他要心里坚定;确信自己这作法是对的。 2)没有不得已的事,即外在的承诺如合约之类。

3)他有?权柄?,?由得自己作主? 。奴隶就没有这权柄了。 4)?心里又决定了?留下童女?保持童女身分? 。

若这四条件达到了,这样,他不让她出嫁是好的。何以保罗说:?不叫她出嫁更是好?,那是根据他在上文(二十六节至三十五节)的论点而说的。我们千万不要因此认为保罗赞成不嫁娶。

3、关于寡居的妇女(7:39/40)

1)、自由的人(39) 2)、守节有福(40)

保罗认为如果能够不再嫁而守节(守寡),那就更有福了。 ?自己是被神的灵感动了?直译是?拥有神的灵?他很清楚辨明神的推动,他的话并不只是他的私人见解。

25

范小森编

伍 关于信徒自由的问题(8:1/11:1)

第一世纪初信主的哥林多人,对吃祭偶像之物有两方面的困难: 第一、当时在庙里,或在某些与偶像有关的场所吃饭,是公认的一种社交习惯。这是当时社会仪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聚集的场合,不论公开或私人的集会,都是与献祭相宜的场合。若不参加这样的集会,就等于从社交圈子中断绝了。不但如此,低层社会的人(参1:26以下) ,?惟有从异教宗教庆典中才知肉味?。不少人?绝不肯放过这些异教庆典中所得的肉碎?。有的信徒吃起来,良心有亏;有的坚信只有一位神,会这样想:?在一块木石面前吃肉,有什么相干?献给一位不存在的神的肉,有何分别??

第二,市上所卖的肉,大部分都首先献过祭了。牲口一部分在坛上献给神,一部分给祭司,通常还有一部分给献祭者。祭司们多半会把不用的出售。所以,有时很难分辨店里的肉,是否是献过祭的。留意这里有两个问题:在庙里坐席,和吃市上卖的祭肉。可讨论的有许多方面,保罗先用信徒的爱心来着手。

一、 自由的原则(8:1/13)

哲学家康德曾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乃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这些说法还是不完全的。因为雅4:2.真正的自由跟神的命定是有关系的,需要有神话语的规范。神赐给人自由选择的意志,但是人必须要为自己所选择的付上代价。能够按照神的话语去做,才是真正的自由。人的心想出轨,才会感觉被束缚没有自由。

1、 爱心的约束(8:1/6)

26

范小森编

1) 知识与爱心(1/3)

保罗在此主要是针对伦理抉择的时候,不是单单的指知识,更不是贬低知识。没有爱心的知识是无知的,有爱心的知识就会谦卑。有情感有爱心却没有知识,是盲目的。 信仰是我们生命终极的一种关怀。不讲道德、责任就如畜生一般。一个人在很恋情的时候,妻子成为植物人,但因着责任,必须要照顾他,与是他就问这样做有何意义?因为人的责任是痛苦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种责任痛苦的需要有盼望,不然将是痛苦与折磨,从而人更需要信仰。 唐崇荣:信仰就是理性回归真理,情感回归圣爱。 信仰是整个全人的回归 A、知识叫人自高自大 B、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C、爱神的人神是知道的

特土良曾说:你想理解三位一体,就会丧失理智;但若不理解就会丧失你我。 2、 不可放纵(8:7/11)

就爱心的角度而论,我们必须体谅没有知识人的软弱

1)软弱人的知识(7)

「软弱」:「缺少力量」、「没有力气」。「污秽」:玷污、污染。 3) 知识可能叫人跌到(8/11)

27

范小森编

3、 在基督里(8:12/13)

1)得罪弟兄的就是得罪基督(12) 2)心放弃自由(13)

二、 自由的榜样(9:1/27)

1、保罗拥有自由的权柄(9:1/14)

1)使徒的凭据(1/2)

A、亲眼见过主耶稣(1,) B、工作之印证(1/2)

哥林多人是保罗在主里作的工,意思是?叫他生长的?是主,不是工人(参3:5/7) 。加尔文说:?我们谈及工作果效的时候,必须时常记住,把全部称赞归给神。? 保罗不但见过复活的耶稣,而且主分派他作使徒的工。

保罗是否使徒,有一件无可否认的凭据,就是哥林多教会。 2)使徒的权柄(3/6)

A有权柄靠福音吃喝(3/4) B有权柄娶姊妹为妻(5)

C有权柄不作普通工作赚钱养身(6) 3)生活的常例(7)

A、士兵吃粮饷 B、农夫吃果子 C、 牧人吃牛奶 4)律法规定(8/13)

28

范小森编

A牛踹谷可吃谷子(9/12,参申25:4) B祭司可吃祭物(13)

(利6:9,7:6,8/10,14,28/36节等)。 5)耶稣基督的命令(14)

工人得 工价乃是理所应得的。 路10:7 2、保罗放弃自由权柄的缘由(9:15/18)

1) 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挡(12) 4) 免得保罗所夸的落了空(15/17) 3) 可以叫人不花钱得福音(18)

3、保罗服事的心态(9:19/27)

1)甘心作众人的仆人(19) 2)任何人都能认同(19/22) 3)目标为使人得福音(23) 4)全力得不能坏的冠冕(24/26) 5)攻克己身(27)

三、自由的监戒(10:1/22)

1、以色列为鉴戒(10:1/13)

1)以色列的蒙恩(1/4)

A、都在云下

29

范小森编

B、都经过海 C、都归摩西 D、都吃灵食 E、都喝灵水

2)以色列的失败(5/10)

A、贪恋恶事 B、拜偶像 C、行淫 D、试探主 E、发怨言

3)鉴戒与警惕(11/13)

A、要引以为戒(11) B、要自己谨慎(12) C、要信神开路(13)

2、要逃避拜偶像的事(10:14/22)

1)同领主的饼、主的杯(16/17) 2)不应该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18/22)

A、以色列吃祭物的意义(18,) 凡领受祭物的就有分祭坛所代表的一切了

B、外邦人献祭的意义(19/20)

这里保罗认为献祭的后果不在乎吃喝,而在乎「有分」,意即「个人关系的建立」。保罗在十九节的意思是说他的理论不是要肯定偶像和祭偶像之物有其地位,而是要表明献祭的本质是一种交往。

C、不可脚踏两船(21) D、反问(22)

30

范小森编

四、自由问题的结论(10:23-11:1)

1、凡事求别人的益处(10:23/31)

1)自由的限制(23/24)

A、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 B、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C、要求别人的益处

2)举例说明(25/28)

A、市场购物(25/26) B、赴席之事(27/28)

3)二个问题(29/30)

A、自由为什么被别人的良心论断呢?

B、谢恩而吃,为什么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2、凡事为荣耀神而行(10:31)

原则很清楚,信徒关注的不是自己的权利,而是神的荣耀(参西3: 17) 。不论吃喝,都要以此为大前提。

?荣耀神?是保罗的伦理学准则之一。

3、效法保罗(10:32/11:1)

31

范小森编

1)不跌倒别人(32)

2)象保罗凡事求别人的益处(33) 3)像保罗效法基督(11:1)

32

范小森编

陆 关于教会规矩的问题(11:2/34)

一、 女人蒙头(11:2/16)

1、当时妇女蒙头的文化背景

在当时期的犹太人社会里,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他们无份参加公开的社交活动,也不能在公开露面时不挂上头巾,以遮盖着脸部,否则便被视作废除顺服丈夫的记号,也等于藐视婚姻,如此丈夫便可以合法的、且不用做任何赔偿便把他休弃了。在当时,只有拜偶像的妇女和在异教庙宇中的庙妓是不蒙头的。

2、为何当时哥林多教会有此问题

当时在教会中有一些姊妹,以为信主之后,就可得着完全的释放和自由,她们在教会之中露脸、参与聚会、参与事奉、与弟兄平起平坐;这对当时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实在是很大的提升。但是她们误以为在主里的自由是甚至连当时一般人所持守、所遵行的风俗习惯也不必去理会,因此她们在聚会中不蒙头。

3、对蒙头的各种看法

1)是保罗的去信劝告,他认为不蒙头会给自己、家庭、教会带来非议,所以要蒙头。

33

范小森编

2)是聚会处(倪柝声)的观点,他认为蒙头是神的行政命令,是教会的真理问题。所以今日的聚会处已经受洗的姊妹就在自己的头上带一个黑帽子,以表示遵行蒙头的教训。

3)是一般的观点,这也是大多数教会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蒙头是当时的风俗习惯,因文化背景而论,是教会的生活问题。所以,不主张蒙头。

4、妇女应蒙头的理由

1) 按教会的秩序来说,女人应该蒙头(11:2/7) 2) 按创造的先后来说,女人应顺服男人(11:8/12) 3) 按当时的传统观念来说,妇女应该蒙头(11:13/15)

5、小结(16)

?若有人想要辩驳,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

对于哥林多教会来说,?想要辩驳?所指的就是蒙头的问题。哥林多教会的妇女们,用不着再为蒙头的问题辩驳了,因为使徒已经解释得很明白,又作了判断了。但这句话的重点是在对使徒的教训和权威的顺服问题。如果有人要反抗使徒的权威和教训,那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上文整段的教训,说明了男女在教会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次序;使徒既然已经把神的旨意解明了,谁也不该在使徒已经判定的事上逞强好胜,争辩什么;众教会理当服从使徒的教训。

本节下半节不是说,蒙头的规矩是众教会所当遵守的;而是说使徒的教训是众教会所不能反抗的。如果蒙头这件事是众教会所共同遵

34

范小森编

守的,那么在新约的书信里面不会只有哥林多前书提到这问题,而其他的书信竟然一字也不提,那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全段教训的总意,就是要男女信徒各按自己的地位,忠心服事主。女人要顺服男人,教会要顺服基督,而基督是顺服神的(腓2:5/8)。

二、圣餐 (11:17/34)

1、责备圣餐混乱(11:17/22)

1)聚会乃是招损(17/19) 2)聚会不算圣餐(20/21) 3)使徒的责问(22)

A、?你们要吃喝,难道没有家么?? B、?还是藐视神的教会??

C、?我向你们可怎么说呢?可因此称赞你们么??

2、圣餐的意义(11:23/26;参太26:26/29)

1)从主领受(23;)

A、耶稣亲自设立

B、时间——在被卖的那一夜 2)为记念主(23/25) 3)表明主的死(26)

35

范小森编

3、教会历史中对圣餐的几种观点

1)变体说:天主教认为,弥撒进行时就有神迹发生,尽管物体的感官特质、知觉、味道,气味保持不变,但饼与杯已经真实的变为基督的身体与血。因此,按天主教的教训,基督在圣餐中再一次的将自己献上为祭,而参与者实际上是分领基督的身体。

2)同体说:这是路德宗的观点。他认为耶稣的身体与血,是真正的存在圣餐的物品中间,但饼与酒却保持不变。饼与酒没有按字面意思变成身体与血(像天主教所教导),马丁路德将这一点加以说明,如:将铁块放在火中,热力虽然渗透铁块,而铁块任然是铁块。他所反对的是天主教所认为的基督在圣餐中持续献祭之说。

3)纪念说:这是瑞士改革家慈运理的观点。饼与酒只是象征,以纪念基督的死。别无其它的意义,就好像我们纪念先辈,拿个花环,鞠个躬一样。参与者是透过这个象征的行动,来表明对基督的信心。

4)真正说:这种观点认为经过祝谢的饼和酒不仅是为纪念,同时,我们照着主所设施的来用信心领受圣餐,就真是分领耶稣基督的身体和血,主的生命通过饼与酒确实的临到领受者的生命中。

慈运理在后来经历了一位学者所说的:?一次重要的变化?。他对圣餐有了更全面的定义。他说:?通过这个纪念,上帝在他儿子身上表现出的所有好处都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并且,借着这些记号本身,即饼和酒,基督自己也来到我们眼前,如同从前的时候,这样,我们不仅能够用耳朵听到,也能用眼睛看到、用嘴巴尝到基督,灵魂承载着基督,而且又在基督里欢乐。(参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136页?。

36

范小森编

4、按理吃圣餐(27/34)

1) 人应当自己省察(28) 2)应当分辨是主的身体(29/30)

3)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于受审(31/32) 4)所以,

不要混乱(33/34)

37

范小森编

柒 关于属灵恩赐的问题(12:1/14:40)

一、 属灵的恩赐(12:1/31)

1、恩赐的目的(12:1/7)

1)宣扬确认并证明耶稣是主(1/3) 2)使人合一(4/6) 3)是要叫人的益(7)

2、恩赐的种类(12:8/10)

1)智慧的言语 2)知识的言语 3)信心 4)医病 5)行异能 6)先知 7)辨别诸灵 8)说方言 9)翻方言

3、恩赐的来源(12:11) 4、肢体的比喻(12:12/27)

38

范小森编

1)我们都因圣灵成为基督身上的肢体(12/13) 2)肢体不能脱离身体(14/20) 3)肢体间要互相合作(21/27)

4、恩赐的次序(12:28/30)

1)使徒 2)先知 3)教师 4)行异能的 5)医病的 6)帮助人的 7)治理事的 8)说方言的

5、要求更大的恩赐(12:31)

二、论爱(13:1/13)

1、爱的价值(13:1/3)

1)爱超越天地的语言(1) 2)爱超越先知的讲道(2) 3)爱超越各样的知识(2) 4)爱超越全备的信心(2) 5)爱超越金钱的施舍(3)

39

范小森编

6)爱超越自我的牺牲(3)

2、爱的真谛(13:4/7)

1)爱是恒久忍耐 2)又有恩慈 3)不嫉妒 4)不自夸 5)不张狂 6)不作害羞的事 7)不求自己的益处 8)不轻易发怒 10)不计算人的恶

11)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13)凡事包容 14)凡事相信 15)凡事盼望 16)凡事忍耐

3、爱的永恒(13:8/10)

1)爱是永不止息(8) 2)恩赐的有限(8/10)

4、两个比喻(13:11/12)

40

范小森编

1)以小孩子为比喻(11) 2)以镜子为比喻(12)

5、爱的重要(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如今常存指:它们总是存在,存到永远,历久弥新。信心永不止息,因为即使在未来的荣耀中,我们有限的心灵仍要面对那无限的知识和荣耀。在天上我们仍需靠著信心而活。当然盼望也将常存,并且常常扩展那显现在我们视野前的地平线。现今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但事实仍存在著。

其中最大的还是爱,莫理斯说:?爱占最崇高的地位。神不须行使信心和盼望,但神必定爱人,而且祂就是爱(约壹4: 8、16) 。对保罗的比较,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斟酌,也不必花时间思量爱到底怎样超越信与望 (不过 7 节提到信与望都是爱的两种表现,值得留意) 。保罗在此并无意把三者排列先后,他乃是针对哥林多人一向崇尚威名,对他们说,真正要紧的不是‘方言’等等,而是信和望和爱。? 若按第7节可能是指,爱是信心的力量,是激发盼望的动力。

41

范小森编

三、讲道与方言(14:1/40)

1、两种恩赐的比较(14:1/11)

1)恩赐的先后(14:1/2)

2)说方言和作先知讲道的分别(14:2/4)

A、方言是对神,造就自己 B、讲道是对人,造就教会 3)保罗对这两种恩赐的态度(14:5)

A、方言很重要 B、讲道更重要

2、两种恩赐的分解(14:6/25)

1)举例说明(14:6/11)

A、保罗在说明意见(6) B、举例说明(7/8)

C、说话一定要叫人明白(9/11) 2)当求多造就教会的恩赐(14:12/19)

A、要求多造就教会的恩赐(12/13) B、方言的局限性(14/17) C、保罗的见证(18/19)

3)在心志上应该作大人(14:20)

42

范小森编

3、两种恩赐的功用(14:21/25)

1)方言是向不信的人作证据(21/22) 2)讲道是向信的人作证据 3)讲道能劝醒人(14:23/25)

A、聚会时都说方言会被人误以为癫狂 B、聚会时能讲道就劝醒众人

4、凡事都规矩地按次序行(14:26/40)

1)两种恩赐在教会中的应用(14:26/33)

A、聚会要以造就教会为原则(14:26) B、说方言的应用(14:27/28) C、先知讲道的应用(14:29/31) D、运用恩赐的原则(14:32/33) 2)妇女在聚会中的言行(34/36)

A、要闭口不言(34) B、不懂问丈夫 C、责问(36)

43

范小森编

5、结论(37/40)

1)保罗教导的权柄(37/38)

2)凡事都要规矩地按着次序(39/40)

?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39/40)

这两节经文可以说是十二章到十四章的总结论。这结论就是: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我们要注意保罗始终持定一个原则,就是对于作先知讲道积极的鼓励,对于真正的方言却消极地不加以禁止。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哥林多教会并没有按着规矩、次序处理主的工作。今天的教会似乎把规矩和次序当作是世俗的,但是保罗却要哥林多教会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另有些人却把人定的规矩代替了神的话,但是看重人定的规矩过于神的话也是错的。

所以我们应当在完全尊重神话语的权威之下,按着规矩次序而行,那才是正确的。

44

范小森编

捌 关于圣徒复活的问题(15:1/58)

一、基督的复活(15:1/11)

1、基督复活是信仰的核心(1/4)

2、 基督复活的人证(5/11)

1) 向彼得显现(5) 2) 向十二使徒(5) 3) 向五百多弟兄(6) 4) 向主的兄弟雅各(7) 5) 向众使徒(8) 6) 向保罗(9/11)

二、复活的重要(15:

1、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12/13) 2、 基督就没有复活(14/19)

1)使徒所传的就是枉然(14) 2)信徒所信的就是枉然(14) 3)使徒是为上帝妄作见证(15/16)4)信徒仍然在罪中(17/18) 5)只在今生有指望(19)

45

12/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4p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