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殖业消毒新概念

更新时间:2023-08-28 21: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化养殖业消毒新慨念

一、养殖业呼唤绿色时代的到来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得到持续高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和亿万农民对养殖业的大量投入,现已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使城乡居民的菜蓝子日渐丰富,并且已经出现了相对的生产过剩,那么,养殖业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呢?

要使养殖业继续发展,关键在于寻找、开发新的市场。就当前国内市场而言,大量廉价的畜禽产品、水产品已充斥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动物食品的出口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阻力。但是,

从长远来看,我国动物仪器的出口量目前仍然有限,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很少,与我国养殖业的巨大规模极不相称,出口潜力可观;在国内,我国居民人均动物仪器的实际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准的稳步提高,菜篮子还会不断变大。所以,我国养殖业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尽快开发并占领潜在的国内外市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养殖业的内在缺陷日趋暴露出来。

众所周知,我国养殖业是在生产高度分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很低,由此导致了对饲养环境控制能力低下,加大了动物疫病流行的

机会。例如,就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禽业而言,鸡只在饲养过程中的死淘率仍普遍在20%以上。为了抵抗病毒、细菌的侵袭,养殖户不得不大量使用药品、疫苗,大幅度增加了生产成本。但现代科学证明,抗菌药品(如喹乙醇、恩诺沙星、青霉素、磺胺、四环素等)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是强力抑制剂,而较长期应用后又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这样,除了加大其用量以外,还得不断研制出新的抗菌药品,以适应不断淘汰的抗菌药品对养殖业的危害,如此循环,问题虽暂时得到解决,但这种攻防战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药物残留在上市的动物体内,从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

胁。

目前,国际上已对动物食品的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不但加强了对动物食品残留的检测,而且从人类健康的需要出发,严格控制动物饲养中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在国内,政府有关部门为保持动物仪器的安全性,也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动物防疫法》的出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实施、畜禽屠宰检疫的加强等。总之,养殖业生产者已不仅仅要提高饲养水平,更必须对生产的动物食品的安全性负责,否则,其产品将被禁止进入市场,而不论其价格有多大竞争力。在饲养过程中,既要限制用药,又要防止疫病的危害,出路只

有一条,即全面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环境的控制,通过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以减少病毒、细菌侵入的机会。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生物安全”生产体系理论,确定了环境因素在保证动物健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也有兽医防疫专家提出了优化环境、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新理论,即通过净化环境和消灭病原微生物,达到人、畜自下而上环境同步净化的目标,既达到防疫灭病的目的,又做到净化环境的要求。我们相信,随着人们预防意识的增强,通过消毒灭源、净化环境给予畜禽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存条件,让畜禽健康生长,将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随着综合防制措施的落实,畜牧业的绿色时代正在到来。

二、消毒的作用

众所周知,动物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它不仅能引起大批畜禽患病死亡,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动物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群。兽医消毒的目的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切断流行过程中的连续性,阻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兽医消毒不仅是兽医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兽医学的主要内容之

一。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防止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动物传染病的防制上,兽医消毒的作用环节主要是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动物体的过程中,在外界环境停留、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不同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尽相同,消毒工作的重点也就不同。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如仔猪副伤寒、禽霍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炭疽、猪瘟、鸡新城疫、病毒性胃肠炎等,是通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工具等传播的,搞

好环境卫生,加强饲料、饮水和饲养工具的消毒,在预防这类传染病上有重要的作用;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结核病、腺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等,患病动物在呼气、咳嗽、喷嚏时将病原微生物排入空气中,并污染环境物体的表面,然后通过气沫和空气传播给健康动物,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对污染的畜禽舍内的表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接触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等,主要是通过病毒和健康动物的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播的,控制这类传染病可通过对动物皮肤、粘膜和有关工具的消毒来预防;某

些虫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马传染性贫血等,是由昆虫及一些节肢动物传播的,这些传染病的预防必须采取杀虫等综合性措施。

(二) 控制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发病

目前已知的动物传染病约20多种,但这并不是包括了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全部疾病,尚有相当一部分由于病原微生物本身或其毒素引起者的疾病未包括在传染病之内,例如外科感染、肿瘤、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这些疾病虽然没有明确的传染源,但其病原体都来自于外界环境、

自身体表或自然腔道等,为预防这类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对外界环境、畜禽体表及腔道、畜牧生产和兽医诊疗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性消毒和防腐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当这些疾病发生时,对于病畜禽排出的病原体更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三) 保护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动物传染病给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有些传染病如牛瘟、鸡新城疫、猪瘟、禽流感等常引起动物毁灭性的死亡。据记载,欧洲各国在18世纪由于牛瘟猖獗流行,仅法国自1713年到1746年就死亡了10100万头牛。解放前,牛瘟给我国养牛业造成的损失也

极为严重,仅1938年到1941年青海、甘肃、四川诸省的一次大流行中,估计有100多万头牛死亡,还有禽流感、炭疽、猪瘟等,世界各地都有暴发流行,均引起惨重的经济损失。

某些动物传染病的死亡率虽不高,但能使家畜、家禽发育迟滞,生产性能降低(如产乳、产卵量减少,役用能力降低以及肉、皮毛等畜产品废弃等),同样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如口蹄疫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次于某些毁灭性传染病。因此,做好兽医消毒工作,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对减少因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护畜牧业生产的发

展,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人畜共患病如口蹄疫、禽流感、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炭疽、狂犬病、弓形虫病等,一方面给动物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据报道,一般情况下,人类炭疽的病原体来自家畜,每发现1000头炭疽家畜的同时,就能发现200个左右的炭疽病人,这些病人大多数为畜产品处理、加工的工人及与病畜接触的人员。另据调查,在43%的结核病人中发现有牛型结核杆菌。其它如布鲁氏杆菌、炭疽、口蹄疫、狂犬病等疾病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有与患相

应疫病病畜接触的病史。只要做好兽医消毒工作,加强人类自身保护,就可大大减少人类感染机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讲,兽医消毒工作在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消毒的基本概念

(一)消毒的概念

消毒就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中及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是指杀来物体上包括病原微生物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一种消毒措施。在兽医学上,消毒的确切定义不仅仅限于杀菌,而且指将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来清除,使之无害化。因此有以

下几点需要强调:

1、 消毒的方式不仅是杀菌,也可以用清除的方法。

2、 消毒所针对的不仅是细菌,而且包括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甚至还有它们所产生的毒素。

3、 消毒的目的是使传播媒介无害化,因而不一定将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但是,那些能够使畜禽感染发病的致病微生物必须杀灭。

(二)消毒的种类

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类。

1、预防性消毒 没有明确的传染病

存在,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禽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性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性消毒通常按制定的消毒制度按期进行,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清扫,洗刷,然后喷洒消毒药液。此外,在畜牧生产和兽医诊疗中的消毒如对种蛋、孵化室、诊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也是预防性消毒。

2、临时消毒 也叫紧急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对疫源地进行的消毒称为临时消毒。其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传染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消毒的对象包

括病畜、病禽停留的场所、房舍、病畜病禽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剩余饲料、管理用具以及管理人员的手、鞋、口罩和工作服等。在集中病畜的地方,如隔离舍、兽医院等进行临时的消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终末消毒 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前,为了彻底地消灭传染病的病原体而进行的最后消毒称为终末消毒。大多数情况下,终末消毒只进行一次,不仅病畜周围的一切物品、畜舍等要进行消毒,有时边痊愈家畜的体表也要消毒。

在畜牧业生产中,应切实加强预防性消毒工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配

备责任心强的专职消毒人员,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切断传染途径,节省药物开支,提高养殖效益。

(三)兽医消毒的原理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微生物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当外界环境改变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引起变异、死亡。兽医消毒的原理就是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致使微生物的内外结构发生改变,主要代谢机能出现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丧失活性,失去致病力。不同的消毒方法,不同的消毒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不

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

1、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 大部分消毒防腐药都是通过这一原理而起作用,其作用特点是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细胞的生活物质,属于原浆毒,可杀菌但又破坏动物组织细胞,如酚类、醇类、醛类等。此类药物适用于环境消毒。

2、干扰病原体的重要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 有些消毒防腐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损害细菌的活性基因,或因化学结构与代谢相似,竞争或非竞争地与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引起菌体死亡。如重金属盐类,氧化剂和卤素类消毒药即属此类。

3、增高菌体细胞膜的能透性。 某些消毒防腐剂能降低病原体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胞浆膜的通透性,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水渗入菌体,使菌体破裂或溶解。目前使用的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属于此类。此类消毒剂对无膜病毒(旭口蹄疫病毒、水泡病病毒)无效。

(四)消毒的方法

兽医消毒常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指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物理消毒方法的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4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