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影响

更新时间:2024-04-09 08: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茶禅一味---浅析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影

摘要

“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茶、禅文化由各自独立而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在第二部分深入研究了禅茶文化结合后产生的新的精神特性“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最后一部分着重分析了禅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关键字:禅茶文化 禅茶精神 禅茶影响

ABSTRACT

As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en-Tea Culture is characteristic of tasting Zen in tea, which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culture. Original1y, tea and Zen ar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ey evolve into a new culture--- Zen-Tea Culture gradually via interaction and interrelation in their own lengthy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process from independence to integration of tea culture and Zen culture through philology and relevant material. On this basi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lores new spirit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Zen- Tea Culture. The last part shows the profound effects that Zen- Tea Culture brought to modern society.

Key word: Zen- Tea Culture, Zen- Tea spirit, effect of Zen- Tea culture

引言

茶与禅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唐代赵州从惗禅师的三称“吃茶去”才将茶真正融入参茶悟道的修行中,禅茶也最终才融合为一种新的文化。然而禅茶文化虽唐宋时期发展鼎盛并弘扬到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哲理深远和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日本茶道,但从清朝开始禅茶文化便逐渐衰落并退居到历史舞台的边缘。如今日本茶道闻名世界,而鲜少有人知道日本茶道根源与我国曾耀及一时的禅茶文化,这不得不让我们现代国人低头反思。

20世纪70年来以来,复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唤醒了沉睡百年的茶文化,而禅文化也随之出现热潮。范增平的《中华茶艺学》是茶艺发展史上第一本对茶艺下定义、立界说、提出茶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参考书。其中尤其对宗教尤其是佛教与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之后,茶文化也在我们内地引起了关注并逐渐兴起。姚国坤在《茶文化概论》的第六章“茶与佛教”中详细论述了茶与僧人日常生活及佛教悟性的联系,并且指出,佛教对茶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冶在《中国茶道》中将我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和、静、怡、真”四谛,并提出“茶禅一味”的思想基础。其他,在李丹《茶文化》、丁文《中国茶道》等书的部分章节中,对茶道与禅关系也有所涉及。

然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各种期刊上发表的禅茶文化论文150多篇多围绕禅茶的历史融合过程、外在结合形态等,对禅茶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作了广泛的探讨。但是“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本身就浓缩着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文化蕴含,所以笔者认为,此话题仍然有继续探讨的空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被高度重视的现代社会,禅茶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所以本文作者旨在分析两种文化结合的新精神和对中国现代社会甚至对整个世界和谐的新意义。

禅茶一味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代达到鼎盛,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就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1.1 茶文化与禅文化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神农尝百草,就知道茶有解毒的药效。据《史传》记载,东晋的时候已有僧人在庐山种茶,而敦煌的行僧人也饮用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来辅助个人的修行。到了唐代,茶文化大规模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随着社会发展,茶逐渐渗透到各个阶层的文化生活当中,产生了各种与茶相关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而民俗风情也与茶密不可分,如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等。固茶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却显有人知道,唐朝发展鼎盛的茶文化正是在佛教的禅宗基础上风盛起来的。

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佛规,这也许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与禅,一个是形而下的事物,一个是形而上的宗教;一个是平常日用,一个是哲理禅思。两种文化本不相同,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合流,以至最终

融合成“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为我们增添了一块传统的文化瑰宝。

1.2 茶文化与禅文化的融合

追溯禅茶文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茶与禅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是漫长且逐层深入的。一、茶禅的最初结合---坐禅饮茶。中国佛教最先推行的禅定大都是四禅八定的如来禅,如来禅是坐禅,讲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其功用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茶与禅修结合,乃极自然而必然之事。但此时僧人饮茶并未痛佛教义理或参禅悟道等宗教相结合。二、茶叶走入佛门---僧人种茶。当饮茶在寺院渐渐风行时,寺院种茶、制茶也盛行起来。我国南方众寺院多建在群上环抱的山腰翠谷,森林繁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环境很适合茶树的生长。另一方面,佛教开始提倡以茶助修,以茶供佛,以茶待客,因此,在提倡僧侣饮茶的同时,还提倡寺院僧侣自行种茶、采茶和制茶,因此有“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高山出好茶”的谚语。三、禅门茶事---以茶供佛。随着茶文化在佛门中的发展,僧侣们不仅种茶制茶、坐禅饮茶、以茶助修、以茶待客,而且还用茶汤供佛。尤其在唐代,佛教中国话的历程基本完成,佛教全面兴盛,以茶供佛也在寺院形成了固定禅规。在佛诞日、成道日、涅槃日等,或禅祖师祭日和亡僧葬礼等诸多场合中都规定要供养茶汤。四、禅门茶道的外化---禅门茶礼。从唐代以后,僧侣已将茶看作精心修身、参禅悟道之物,饮茶已成为佛教寺院每日的例行习惯。寺院中设有茶寮,是禅僧品茶香茗、辩论佛理、招待施主的地方。还设有专门的茶头,来专门管理佛前献茶、众中供茶和来客飨茶。很多寺院在清规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饮茶程序和礼仪并经常举行茶会。五、禅、茶的最终融合---以茶参禅。在茶已成为僧人们参禅悟道、寺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后,逐渐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茶性洁净,茶味冲淡。饮茶能让人平心静气、增益思想、不乱不烦、并而有节有制。茶的这些物理特性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内涵即是以淡泊之心面对一切情感纠葛和名利纷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静的心态,无忧无扰的境界,也就与禅相通,与“明心见性”而“顿悟成佛”相距不远了。

追溯茶与禅结合的历史进程,从中可以看出,茶与禅的结合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魏晋至隋,茶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日用层面,即僧人坐禅

饮茶、客来敬茶、种茶制茶;随着中唐《百丈清规》的制定,以茶供佛、点茶礼仪成为寺院制度、丛林清规,茶禅的结合初步上升到文化层面;晚唐赵州禅师三称“吃茶去”将茶引入禅宗开悟的宗教层面,“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最终形成。

禅茶精神

茶、禅两种文化在漫漫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接触、融合,并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禅茶文化。它既拥有茶文化冲淡、平和、雅致的特性,又融入了佛教所讲究的平和、清净、幽寂、适意的修行境界。有学者将我国茶文化的本质定义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统一,其实质是敬、俭、和、清、静。“敬”就是说的真诚致敬;“俭”即廉俭朴实;而“和”指的是和蔼待人,和睦相处,中庸处世;“清”则是心无杂念,清淡幽雅,心地纯洁,淡泊人生,无所追求的意思;“静”是指人心安详静谧,环境寂静,专心静虑。陈文华在《长江流域茶文化》一书中写到:“和是茶之魂,静是茶之性,雅是茶之韵。”①我国的茶禅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的,因此其文化内涵必然会受到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总结一下,我国禅茶文化新的精神特性可以概括为四点: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雅,我国茶文化的固有特质;清,茶与禅的共通精神;寂,宗教修行境界之体现。

2.1 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是我国传统儒家、佛教、道家共通的哲学理念。儒家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大和”精神,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首位;在人与人的交往上,更是以礼明伦,长幼有序,即主张“人和”,“中庸之道”即是儒家中“和”思想的高度概括。陈香白认为我国的茶道精神的核心就在于“和”字。这一个简单的字就囊括了所谓“敬”、“清”、“寂”、“廉”、“俭”、“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

至于佛教中的“和”更是比比皆是,梵语的音译“僧伽”意译过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佛教的僧团,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和谐人我就是一个重要课题。僧团里在制度上依据“六和敬”来维系

人事的和谐,“六和敬”指的是六种和同爱敬之法,又称为六和法,是寺院僧人必须互相友爱、敬重的六个方面,即身和同住(行为上礼敬他人)、口和无净(语言上和谐无净)、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戒和同遵(法制上人人平等)、见和同解(思想上达成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分配均衡),因此佛教的僧团又可以称为“六和僧团”。佛教僧众还被称为“和合海”,比喻僧众犹如河流一样,最终和合一味,汇入深广的大海,所以,破坏佛教僧团和合规范的僧人会受到处罚。此外,这种和的理念还体现在寺院茶礼等寺院生活的方方面面。僧众之间通过茶会等各种仪式,不仅可以建立平等互爱、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还可以交流修行的心得体会,对于寺院僧众之间的和谐团结意义重大。

禅茶讲究的是喝茶过程中平和的心境。禅宗认为人的本心光明莹洁、清净圆满,是超越一切矛盾、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是在一切时中清净平和、圆融无碍的。方立天教授曾经指出:禅宗的根本精神就是越超。生命主体与宇宙客体等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矛盾,是禅宗的超越对象。其超越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使人的情感得以渲泄,烦恼得以排除,痛苦得到缓解,心绪趋于稳定,心态归于平衡。

超越了一切对立和矛盾,心境自然会清净、圆满,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以本

来之心喝茶,就是以平等之心、包容之心、清净之心、平和之心来喝茶。只有带着这样的心来品茶,才能品出茶真正的味道,才能澈见人的原始面貌。因此,在品茶过程中,器物的好坏无须在意与评价,品茶更多的是品自然、品自心,以清净、平和之心品茶,将自己融入茶中、融入自然、融入大众,此乃禅茶之意也。 2.2 我国茶文化的固有特质---雅

明代茶人陆树声在《茶寮记》的序中描写了自己与僧人居士试新茶的场景: “园居敞小寮于啸轩埠垣之西,中设茶灶,客至则茶烟隐隐起竹外。其禅客过从予者,每与余相对,结枷跌坐,嚷茗汁,举无生话。终南僧明亮者,近从天池来。晌余天池苦茶,授余烹点法甚细。余尝受其法于阳羡士人,大率先火候,其次候汤,所谓蟹眼鱼目,参沸沫沉浮以验生熟者,法皆同。而僧所烹点绝味清,乳面不黔,是具人清净味中三昧者。要之,此一味非眠云践石人未易领略。余方远俗,雅意禅栖,安知不因是,遂悟入赵州耶。时秒秋既望,适园无译居士与五台僧演镇、终南僧明亮,同试天池茶于茶寮中谩记。”小小斗室中除茶灶、茶具外别无他物,品饮者均是高僧居士,枷跌而坐,谈禅论经,静听风炉、茶釜之鸣声,注

视火候和汤面的变化,嚷饮清净之茶,这种充满禅意的风雅之趣,即是禅茶“雅”之所在。而寺院之禅茶更注重于礼,其庄重、严肃的茶会不舍于一种功夫严格的修行。然而到了魏晋时期,文人与僧人就开始互相往来交游,寺院禅茶与文人饮茶便开始相互影响,到了唐代这种融合尤为兴盛。于是,本来就出世飘逸的僧人在品茶中便多了一份文人的雅致与考究,而精细考究的文人茶中也平添了一份智慧与内涵,禅茶之雅便来源于此。

禅茶之雅,首先讲究品茗的环境。唐代诗僧皎然认为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是人生最大乐事,他在《晦夜李侍御粤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中描述与了几位高人逸士以茶相会的情景,将赏花、吟诗、听琴、品茗等活动十分和谐地融合成一体,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清幽高雅的品茗环境。而大诗人苏东坡在扬州做官时,也在西塔寺品茶后写诗道:“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③ 我们可以想象诗中意境:窗外风和日丽,眼前有好茶、洁器、甘例的井水,禅房花木幽深,又有“可人”作伴饮茶,怎一个“雅”字可以了得。 2.3 茶与禅共通精神---清

唐代裴汶在《茶述》中描述茶的特点时说到:“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④而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说茶“清和淡洁”。可见“清”是茶的重要特点。古人有云茶乃“清虚之物”,因而品茶的嗜好被称“清尚”,并常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禅者,之所以被称为高人清士,是由于他们清心寡欲,六根清净,摆脱了世俗各种名利的束缚。而禅寺也大多建立在风景清幽、静谧恬淡的处所,为了能够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而不被妄念缠缚,不能顿见真如。此外,禅僧参禅打坐,以清心寡欲,衣食住行,以淡为本,甚至连寺中各项制度也称为“清规”。所以说,“清”是禅宗修行理念和修行实践的特征之一。而与禅境相通的茶道,也非常重视清静淡雅之风,崇尚淡泊无为之美。如茶室的设计,不崇尚浮华,而要恬淡自然,令人有出尘脱俗之感。在茶事中,庭院要洒扫干净,茶室要清洁,茶杯要用干净的茶巾擦洗干净,外物的清洁是对喝茶之人尊重的体现。在喝茶过程中,也要屏声敛气,不能随便发出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让喝茶之人六根清净,从而达到清心之目的。进入茶室,眼睛所看到的是洁净的茶具和素雅的插花。耳朵听到的,是茶釜中水沸的声音,似阵阵松涛。鼻子所闻到的,是香炉中散发的袅袅幽香。舌头所品味的,则是茶的芬芳和甘醇。

饮茶时所谈论的话题,也必是清幽脱俗,否则便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眼耳鼻舌身五根清净,意自清净,此时,就像走入深山幽谷一样,心态已经超凡脱俗,心灵归于宁静和安详。

禅茶之清,不仅是对外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饮茶之人在饮茶过程中,要保持身心的清净。粗略的说,凡举止散淡、性格恬淡、言语冲淡、味道清淡者都可以列入“清”的行列,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虚融淡泊。惟有淡泊,才会静心,惟有清净,方可深味茶之三昧。因此,茶向来与清贫的高士、洁身自爱的君子、孤傲清高的智者缘分深厚。《居士传》卷十九《王摩洁传》记载唐代诗人王维“斋中无所有,唯茶销、药臼、经案、绳床而已”。表现了王维清雅之极无半分浊气。雅俗只在清浊之间,而清浊之分则内在其心净与不净,外在其言行举止淡与不淡之间,这清、淡正是六祖能大师所谓“虚融淡泊”,也正是神会和尚所谓的“不起心,常无相清净”。因此,走入茶室,就要放下对人我的执著,放下对名利的纷争,放下情感的纠缠,放下世间的一切牵挂,以一颗恬淡、安宁之心享受杯中的袅袅茶香,享受这当下的片刻宁静。心清则气定,气定则神闲,因此“闲”乃禅茶之清的另一方面。禅茶之味在于品,若一杯清茗在手却忙不迭地喝下去,就无半点雅致禅趣了。

2.4 宗教修行境界之体现---寂

寂是禅茶追求的最终境界,可以说,没有寂,茶就夭注韶越文化厚而。卜升到宗教的高度。寂,即是寂静之意,是指心绪情意凝住于一处的平等、安静状态。离烦恼为寂,断绝苦患为静,经云“观寂静法灭诸痴”⑤,“一切诸法皆是寂静门”⑥,在佛教中,从释尊创始佛教的最初开始,其理想就是寂静(涅槃)。佛教的基本宗旨是脱离世间的一切烦恼,证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涅槃境界),被称为寂然界,禅宗的修持也不例外。修习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并且能够摄持平等,达到寂静无事之状态,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正如《维摩经》所说的:“法常寂然,灭诸相故。”⑦

身心寂静,空诸所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空,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在这一概念上,茶与禅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日本千宗旦曾撰有《茶禅同一味》,阐明禅道和茶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说道:“借茶事修行求自性,别无其它,主一无适,只以一心取茶器入三昧。若取茶勺,心只在茶勺,更无丝毫余念,

始终在取。若放茶勺,心亦如前,但只专注于放。不仅限于茶勺,取放一切器物,一如上述。”⑧此处的“主一无适”,就是只限于做一件事,一心进入三昧状态。例如取放茶勺时彻头彻尾成为一根茶勺,使自己与茶勺融为一体,直到进入不带丝毫自我感觉的境界。其中,“三昧”即是禅定的境界,茶人在茶事过程中,心随着器物的变换而流动,但始终专注一物并与之合一,不能有半点松懈的心理状态,保持着严肃却无心的动作,从而达到空诸所有的寂静状态。

佛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婆供养一僧住庵,经二十年,常叫一年轻女子送饭给他。一天,她叫女子抱住那僧人,并问:“正这样的时候如何?”那僧人回答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老太婆听后说:“我二十年只供养了一个俗汉!’于是赶走那个枯木僧,烧了庵房。⑨老太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僧人陷入枯木之行,误认死寂之境,进入了死水顽空,并没有真正认识自性。禅的寂,是解脱烦恼、放下执著,是对责任的承担,是对承担的不执著。禅的寂,是禅者对自然、对人生“达观清澈的悟性,不执著于一物的心境,不迷感于一念的感知”⑩。禅的寂,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翠绿的生机,是于不知处得全机、于无声处听惊雷。诚如宗白华所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禅茶亦是如此,当茶香扑鼻、茶汁入口的那一刻,心便渐渐沉静下来,不追悔过去,不忧虑未来,只把握这当下的瞬间。息却了一切妄想、烦恼,超越了一切对立、分别,清净圆满之本性便如澄潭中之活龙一样朗朗现前。这是歇却机心后真如本体的活泼妙用,是禅人所谓大死之后的大活。

禅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1 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历代儒家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茶是文人士大夫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由于茶叶具有高洁、恬淡、高雅的品性,因此茶就成了儒家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理想的载体。茶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将具有灵性的茶叶与人们的道

德修养联系起来,认为通过品茗过程会促进人格道德的完善,修养的提高。因此视整个品茗过程为自我反省,陶冶心志、修炼品性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原则和超越个体功利的人生境界以及与之相伴的道德伦理理念,必然会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中成为对道德伦下、物欲横流、畸形变态审美的一种校正,成为塑造人格,重建提升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有益资粮,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

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隔膜与对立,正在成为当代人精神苦闷的一个根源,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中就描写了因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变形的小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由于工业发展,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亲情淡薄,人性扭曲的黑暗状况。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化的提升,怎样去促进人的精神领域的建设和完善,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聚了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思想。比如道家的天人合一、任性自然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对于减缓和消除精神苦闷,缓解压力,调节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家美学中“同天”境界的审美方法,是现代人调节身心的途径。茶是吸取了天地之精气的自然之物,符合道家“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因此通过饮茶可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能使人乐天顺命,从而健全完善了现代人的人格和心灵。现代化的快节奏和机械性所带来的对于生命的禁锢和本我的消失,亟须自我对于心灵世界的回归和对人生意义的禅悟。而富含禅宗美学精神的茶道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静默寂照、彻悟生命的“法门”,使人涤烦去燥,保持内心宁静想和,从而超脱世俗,达到顿悟的境界。总之茶文化有助于调节人的身心,提高人的修养,开阔人的心胸。它跨越了宗教与哲学的界限,将每一个茶人引向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茶人自己的身心得到解放,使自己的心境达到清净、寂雅的空灵状态,让自己的心灵茶香弥漫,与天地并生,与宇宙融合,与自然融为一体,升华到“顿悟”的人生境界,从而改造完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诗意的栖居在这大地上\。 3.2 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美化,促进社会交往。

中国茶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礼仪功能,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用到它,从而起到融洽氛围,沟通感情的作用。比如客来敬茶的风俗历时悠久,人们经常用茶

来传递彼此之间中的感情,婚姻礼俗、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中的也经常用到茶。同时中国茶德中所提倡的“廉、美、和、敬\思想,其中包含的“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价值观、伦理观对我们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今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以茶会友,显示了对朋友的尊重和重视。和谐的茶文化有利于社会交往,同时对多民族的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大同世界\、“万邦和谐\,“天法自然、五行和谐’’的理想,均被茶人和历代文人引用并融入茶道之中,因此茶道本身处处显示出和谐大同的精神特质,反过来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和谐大同的精神特质,中国茶文化又进一步地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总之融合中华民族千年优良精神财富的中国茶文化能沟通彼此感情、增迸友谊、创造协调和谐的环境,有助于维持和谐、统一、安定的社会秩序,它所蕴含的和谐理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群体的和睦,而且也能促进了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3.3 中国茶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和意义。

当今社会多极化发展,局势纷繁复杂,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很多问题随之出现,人们渴求稳定和安宁,渴望和平与自由。在这样大的趋势和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笔者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神领域的完善和加强。茶文化作为一种蕴含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身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在当今社会必然能起到它一定的积极作用。前面我们提到了儒家思想对于茶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思想在茶文化中的体现,正如陈香白教授指出的:“中国茶道的核心是和’,‘和’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中和、和谐、和易、和乐、和平?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敬’、‘清’、‘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还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性和喜好,因此怎样维持这个民族大家庭的稳定和繁荣,这个任务任重道远。而茶文化的“和”思想对于团结、稳定国家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利于个人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交往。茶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也有助于我们尊重自然环境,珍惜生存空间,从而做到胡锦涛同志前面提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论是我们前面提到品茗对于个人精神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还是对于人格的锤炼和藻雪,茶文化都逐渐成为我们精神领域的有利资粮,它必将为我国社会的和谐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总之笔者认为,随着中国茶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必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结语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著《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有日本之“茶道”;传入英国,于是而有伦敦“午后茶”;传至欧美,竟有所谓“基督禅”者。茶禅文化影响世界文明,实深广远。茶禅是文化之缩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可见各国不同文化之内涵与时代精神。茶禅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规范仪礼道德;佛家以茶思惟

悟道;艺术家以茶书画诗文;评鉴家以茶审美鉴赏。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诚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

注释

①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②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哲学研究》,1995 年第3期,第70页。

③〔宋〕苏轼著,傅成、穆铸标点:《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第429页。 ④〔唐〕陆羽、〔清〕陆廷灿著,志文注译:《茶经续茶经》,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⑤《大正藏》第10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5c. ⑥《大正藏》第46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4,260b。 ⑦《大正藏》第14册,《维摩洁所说经》卷1,54Oa ⑧《大正藏》第48册,《人天眼目》卷4,323b。

⑨《卍新篆续藏经》第71册,《呆庵普庄禅师语录》卷5,500a

⑩刘毅、窦重山:《“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日本研究》1994年第2期,第80页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参考文献

[1] 门吕微,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 幻郭朋,坛经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 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4] 庄晚芳中国名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5]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6]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7]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8] 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 [9]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1992年. [12] 幻余悦,中国茶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 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 赖功欧.茶哲睿智— 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16] 林冶.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17] 林冶.茶道养生[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 [18] 王玲.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19] 陈祖桑编中国茶叶历史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年. [20] 幻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 [21] 靳飞.茶禅一味[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22] 冈夫.茶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23] 陈彬藩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24] 徐永成.名山出名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5]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6] 于观亭.茶文化漫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 [27] 范增平.中华茶艺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 年. [28] 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年. [29] 李丹.茶文化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47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