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前行讲记(海云和上讲)

更新时间:2024-06-02 1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禅修前行讲记*第一讲:迈向佛陀的境界

禅修前行讲记

第一讲:迈向佛陀的境界

这次夏安居课程,我们可以把它取名为迈向佛陀的境界这一次训练是要我们体验,如何由凡夫到达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的境界,佛陀是怎么成就的。也就是站在一个行者的立场,去了解一个修行者怎样透过生命改造的工程,达到那殊胜不可思议的境界。

精进修行前应具备的三个基础条件

首先要跟各位重新建构,释迦牟尼佛当时的环境跟背景,让我们能够体会当时他是怎么进行的。在他那个时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修行的风气,就像今天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着暴戾跟赚钱的风气一样。台湾的这股暴戾风气姑且不论,但是台湾这一股积极赚钱的风气,事实上不能够说全部都错,那是世间人的一种用心方法。

在两千五百年乃至三千年前,悉达多太子当时的社会环境,普遍存在着那一种精进修行的风气。像悉达多太子那样认真修

行,而有大解脱,大成就者很多,你不能说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成就而已,那就错了!就像我们这个时代,你不能说只有王永庆赚到钱,跟他一样赚到钱的人还很多。当时的人他们很认真在修行,你要先肯定这一点。换句话说,当时的人已经拥有某一种基础条件,而这一种基础条件,你现在大概都没有具足。他们的条件是什么,各位有没有这样问过? 我跟各位举三个条件:

第一,当时的人具有禅定的基础,你有吗?

第二,当时的人对于善知识的指导,是绝对的服从,现在你有吗? 第三,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绝对不跟人冲突的这个基本条件,你有吗?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跟人家起冲突,在这个前题之下,你一切的修行都是白费。就像你想要经营事业成功,凡是来到你这里的人,你都要跟他吵一架一样,你有可能成功吗?而我们面对群众,你认为他某处错了,而相对于他的立场你才对,那你什么修行都别谈,因为基本上你已经弄错了。修行是要修正我们自己,调整我们自己,既然会跟人家冲突,那就表示你没有办法修正自己,调整自己,这样子已经没有用了!

古代做锅子用的那种铁材叫做生铁,那个生铁是不可锻的,它成型后就是那个样子,怎么锻炼都没用,如果你不能修改自己,那就跟它一样,没有办法调整最起码。你要加进一点铬铁,使它

变成可锻的铸铁,不要是不可锻的生铁。你这块材料假如是生铁的话,根本就没用,你必须要可锻。

第三个条件你要是不具足的话,那就连一般凡夫都不如了。所以我们多少都应该具足这个条件,即使未必百分之百,也应该到达相当的程度才对。而真正修行最难的,是你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之前的这一段的距离,也是你要修行的,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从百分之六十能转,要把它提升到百分之八十能转;到百分之八十能转,你还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能转,逐渐的到达百分之百都能转,这样的地步跟境界接下来你才能说:。“!我要来找一个善知识完全依止他”要不然,即使你找到一个天王巨星的善知识,不要两天你就会跟他吵架,因为你是不可转的生铁嘛!这个就是你第三个条件没有具足所产生的情况,而禅定更不用讲了,因为你的妄想那么多,哪有禅定!所以先把这些基本条件弄清楚了,看看我们是属于什么样的料子,自己要先好好严格的评审自己,不要人家来定位,人家定位绝对说你很好,说你不修行则已,一修行则很快会成佛。那你要到什么时候修行,那就没人知道了!

修行成就的重要因素 - 自我反省的功夫

在这样的前题之下,我们看到悉达多太子当时很多人都具足这个条件,而且他又具有一个特别超人的能力,那就是反省的工

夫,他很能够反省。他从凡夫到成佛,我们将它划分成七个阶段,你去注意看看他的反省能力有多强。

第一,他生在王家,富贵已经具足。我们现在还要戒除贪,因为你还拼命想要贪,而他已经到达了可以不贪的地步。

第二,他身体健康,武功第一,所以他才能够在世界比武大会上,赢得美人的芳心,讨回美丽的太太。我们现在有没有?我们还在怎么吃才健康,吃什么比较补,还要学气功,可见你的身体是零零落落的。

第三,他受的是宫廷教育。当时第一流的学者,都到过他的宫廷来教育他,所以他的文学素养,学术涵养是相当深厚的。他不是不学无术之徒,他的知识领域非常的广泛而坚固。我们现在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懂多少?知识领域固然不见得要很高,但是基本上的应该要具足。

第四,他家庭生活幸福,感情生活圆满。

可以说以上四个人天福报的条件他都已具足,今天我们要具足这四个部份就已经不简单了。好多人在讲所谓的修行,几乎在追求的就是这四个条件,而他超越了。现在你从这个层面来看,你必须超越这四个部份。假如身体不健康,你要怎么放下?假如你不够富有,你要怎么放下,不去追逐?你的家庭生活幸不幸福不去管它,能不能把它摆开?你所受的教育不论高或低,知识够不够,能不能把它放下,去超越它?悉达多太子他虽然拥有,但

是他能超越,他并不执着。这是他第一个可贵的地方,也是一个相当伟大的生命情操。

他出家之后,首先就依止师父。虽然以现在来讲是外道,可是在当时来讲却是真实的师父。他跑出去以后到处参访,花了六年的时间他修学到了最高的境界 - 非想非非想处定,也就是当时在印度他所能学的可是他反省的功夫在这里又发挥出来,他发觉非想非非想处定也不究竟但他到底是凭什么断定.. ,他所依止的师父所教的是不究竟?若想从听佛教故事上来了解,那是绝对无法理解的,一定要从实修的过程中去发现它。而我们在这个教材里头会教你悉达多太子是用六行观【注:见本文盒解说】的修法,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法的殊胜在于用心超越

而当他发现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没有东西可以比较。?因为他在最上面了,再上面没有了,但他还在三界内,不能出离三界那要怎么办于是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他的反省力。他要去找一个可以离开“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方法?他开始在找这个东西,这是他用功的地方。

于是悉达多太子从这个地方发现不对,他的师父也没有办法教他,那怎样办呢?因此就离开那个僧团,自己去精进苦行,他用比在他师父那边更严格的苦行又修学了六年。直到昏倒了,被

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乐闲静精进,是名诸佛教。

禅修要有一些事前的准备,我们在这里提了一些资料给各位做参考。

首先我们看到禅行行者,他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身安则道隆”。身要怎么安住下来?这个身包括心,因为在修行时,心跟身是合一的,我们讲到正行的时候,你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不但身跟心合一,连呼吸都合一的。如果身不安就会躁,躁动的时候就无法办道,所以有很多同修他很想精进,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身不安你有时候会说:。“!不是啦我很好,我就是... ...”那就是心不安我们语言模式就是这样,这个身就包括那个心,你不要因为听到身就认为那个。心不算,统统算在里面。因为身,心不安宁,道就没有办法进,道无法日进,道就不会兴隆,这不是道场的兴隆,是你自己的兴隆。这是从教门上来告诉各位。

谈到这个前提,第一个要件就是“饮食知节量”,这饮食包括起居,你自己要懂得,睡眠,饮食习惯都要留意为什么有些人不坐则己,一坐失眠就解决了。叫他躺下来睡他会睡不着,叫他打坐,他失眠就跑掉了,就很好睡,那是什么原因?有些人精神很昏沉,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一打坐妄想特别多,这又是什么现象?那你要去了解,这个是你的身体。所以要从饮食起居上面知道应该要怎么办,这个叫“饮食知节量”。

这“乐闲静精进”,不只是指你要有一个很静不要人家吵的地方,它是指你的心要能够静下来,不要从文字上去取相。心一定要静下来,也不是说噤语,闭口就好了,心要能真的“静”,身要能够“闲”。心要静,身要闲的意思,就是不要有太多没有必要的事,不要像陶渊明那样,有事没事,每天两百个砖块搬进来搬出去身要能够闲,有些运动是需要做,但是不要把自己弄得太操劳。心要能够静,身在不得已必须要动的时候,心更要静。要先把这些弄清楚,心不能静下来,那你就没有办法办道。

“是名诸佛教”,为什么叫诸佛教,那你要把佛法看清楚,佛教不是只有一个,有很多种修法都可以。它没有告诉你说,唯此一家别无分号,没有这样讲,它“是名诸佛教。”十方三世一切佛,教法有不同,众生根器不一,所以行者的法门也不一样,那统统叫佛教。但修行要成就,一定要从禅修开始, 。这个基础打下来,念佛才有效,持咒才有效,持戒才有用要不然你会看到,念佛,持咒,持戒的人都怪怪的,禅定没有,打坐也怪怪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文。

“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这个主要是讲安住在大乘里头的状况,他要把所获得的这个境界来告诉我们,他所获得的境界,就是“定慧力庄严。”通常

我们讲的是定慧不讲力,力是起作用才叫力,定慧起作用时通常不讲作用,讲定慧的成就是讲本体,这本体起作用,那就相当的广泛,所以我们通常在讲妙用的时候比较重视力。可是从行者的立场,由因向果的时候,我们的重点在定慧,并不是不讲力,也不是不讲妙用,而是真正的法身境界一般人常常会混淆,你所讲的境界很有可能都是幻境。

所以你所得到的境界是真,是假不要自己定义,也不要特别去描述,那个是“力”的作用。没有定,没有慧,不要讲任何的境界,没有“定慧”讲境界都不正确,要记得这个原则。假如你真的肯定你的境界是正确的话,那表示你的定慧成就已经形成。所以告诉各位,不要再强调──尤其禅修的人要特别注意,不管坐下来后,身体产生会摇,会动,会热的状况,你自己清楚明白就好,有任何的境界都是八触十功德,清楚让它过去就对了,不要一直强调那是好或不好;不要起欢喜心,恐惧心,不欢喜亦不恐惧,好境界不欢喜,坏境界不恐惧,恐惧就会生病,记得这个原则。

有定,有慧能够起作用,以这样的基础来度众生。换句话说,佛陀进入法身领域里,以法身的境界来度众生现在不一样,我们想要用色身来度众生,那只是跟众生结善缘,如此而己。

夫涅槃之法,行乃多途,语其关键,厥为定慧。以定慧之法真契性海者,乃杜顺之法界三观也。

“法界三观”就是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的行法,而菩提树下的境界叫“海印三昧”。这“海印三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我们所要探讨,要达到的目标。许多人修了很多定,很多慧,看起来是有成就,但就定慧本身来讲,虽然那是一种成就,可是当你不能起作用时,往往就很难用。而“法界三观“的定慧,可以让你直接就起作用,这部份要从教法上再去跟大家做详细分析,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然此法界三观之基础,仍不出数息止观也。故欲求法界观的真实成就,宜应坚固数息禅修之基础。虽数息,白骨两大甘露门,皆可下手典立禅那基础,吾以为仍以数息的应机最广,且下手自然。不必一定作意起观,只须留意顺息而入即可与出入息相应,故此座上倡行数息禅法。

“白骨观”也可以修,也就是“不净观”,又叫“九想观”。你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很严整的教育,这个对于那种贪心很重的人,尤其是所谓的好色之徒,那这一法是最好,但是他还要有相当高的知识基础,不然这一法并不好修因这一法若修不好,那一种心性马上就果报现前,所以。你若不懂得控制,那还不好修。假如修个半调子,那你可能会说抱着白骨睡觉也不错。所以通常我们就不鼓励修这个法,它并不是只有这个样子,因为它是另一个思惟系统。我们现在从数息观来讲,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呼吸,所以数息法我们比较应机。所以以这个系统,特别来跟各位强调数息观的修法。

止以伏断结使,观以圆断诸惑;止乃禅定之基固,观则养慧之阶梯若行者偏止而缺观,则多福而少慧,故称为愚。倘行者偏观而缺止,则多慧而少福,是以称狂。是故行者宜应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然此会上以初学禅定为指导,故座上以修止,修定为主旨,有关修观,修慧,则待法界观说。

这个地方要跟各位强调的是,你还是要修定。但是修定很多人喜欢停在定中不想出定。现在社会上好多人修学静坐,因为觉得很舒服,就以此为满足而停住了,然而这只是修定的前方便而已!这种只停留在静坐,没有辨法前进的我把它取名叫“舒服禅”,假如它也算禅的话。所以现代人的习气,那种根基,根器实在是非常肤浅,才一点点的舒服感,他就停住。虽然有些会更进一步去研究气怎么运行,去研究气功,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修行,都表示你还在定的成长过程中。

透过这个定,还得去超越,再起观,才能起作用。假如定慧不能起作用,就没有力,没有力的话,这世间就不美好。就像很殊胜,很漂亮的名胜古迹一样,假如它不开放参观,大家也无福欣赏。但开放是很麻烦的事,在开放当中,要如何做,让它维持使人人都能受用,这个就是力真正的标准。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很清楚,修止不修观,多福而少慧,我们叫愚;修观不修止,多慧而少福,我们叫做狂狂跟愚都不当。!

今就修禅初机,略开四门: 一,具足外缘。 二,呵欲弃盖。 三,持戒调和。 四,七支坐相。

以上四门是禅修上面必须要注意的事项。我们这里先跟各位讲述简单易通的四门,本来想要讲十个,但因为其他六个,内容较着重在“经教”上,所以暂且不提。第一个具足外缘,第二个呵欲弃盖,第三个持戒调和,第四个七支坐相。

具足外缘有五:

`(一)环境具足缘。又称为衣,食,处,法缘,即具含此四之谓也。

我们这一讲先看第一门“具足外缘”的“环境具足缘”。 具足外缘有五个,第一个叫环境具足缘,又称为衣,食,处,法缘。我们先看这个部份,“即具含此四之谓也”,衣,食,处,法这四个都要具足。

衣者,按经论所载,有雪山大士之法,有粪扫衣之例,亦有三衣之制,亦有百衣之轨则,不一而足。

你看雪山大士不穿衣服,“粪扫衣”就是我们所讲的坏色衣。至于“三衣”,现在我们都是走三衣轨则,但其实根本就不只三衣,说百衣还差不多因为现代物资太充足,大家来禅修总是有一堆身外之物我们这里有一个弟子要离开,竟然搬了三车,最后还交代一句话:。。没有带到的,下次我回来再来拿。那你就知道他有多少东西了,搬了三车还搬不完!这表示生活形态已经改变,但告诉各位,东西还是少一点好,经书你也未必要有,我们这里都有,你可以看,看完放回去。佛像也一样,你要修法,那道场的佛像都可以给你修,你不要说这个修一修,里面有神,要跟着我走,那你是外道了。修法只是个媒介,一个缘,你要懂得去运用它,不要执着它。这就是指“衣”,包含外在物质环境的部份。

然今行者,未必处处皆法乎上,宜依目前工商社会之水准,但须依净,知量,知足,但依环境,能力,体质即可。若贪求积聚过分,则心乱妨道,似非行者初衷。

这句话是讲,虽然因现在生活型态转变,外物增加了,但还是应该知所节制。有些行为虽非行者的本意,事实上却会在无形中阻碍修行。譬如好多信徒特别喜欢供养“师父!这个布给你做衣服,很好看!”但那也不一定这个师父适用,结果他还必须转送给人家。所以依环境调整行法是应当的,但我们仍要懂得节制,这是衣。

食者,出家行者有非时不食,但随资身不求口福之例,亦有头陀乞食之制,亦有不四口食之说,亦有阿兰若檀越供养之制,亦有僧团中共大僧食之制。行者但依所须无越,随境自在,不贪口腹之欲即可。然居家行者尤不宜取出家行者之饮食习惯,以免影响家人大众的生活标准,但宜随缘,温饱即可,若入寺院则依寺规。

注意听好喔!“居家的行者不宜取出家行者的饮食习惯。”但我们在这边一起禅修,算是僧团中“共大僧食”之制,所以饮食的习惯,你必须要按照标准来训练。不是说这样吃饭的方式就是真理,但这是我们的一种训练,要训练你服从,一致,和警觉性。而若你是出家行者,在食的部份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不要自己到处撞依止善知识,你才能学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怎么处理,生活上的事,法门上的事。遇到特殊状况,你才会应变。

言处者,或云深山绝人之处,或云兰若宁静之处,或云清净伽蓝之中。

“处者”,住处现在我们大概都属于清净伽蓝。(注:“伽蓝”,狭义来说就是指佛寺)之中有些人要出家,出家以后,我会赶他回家去,因为那些富贵。人家,你要出家最好是回家去。出家可以给你作个缘,然后你在家里,收个徒弟当长工来服侍你,那可以,但因果要自己了。要不然你最好是住在僧团里面,不要想说住清净兰若(注: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原译义为山林,荒野,寂静,无诤处,远离都市,隔绝人群,隐居山林,专修禅

观的苦行僧,称之为阿兰若比丘)告诉各位,要住清净兰若可以,但是你没有那个标准不仅要定期有人来指导,仅有四,五个人共修。。然后还要有足够的财力背景,做任何应酬佛事,那才叫作兰若宁静。要是说我自己开个小庙,三不五时,初一,十五可以消灾拔渡,那怎么叫作兰若呢?阿兰若不是这个样子的。

“伽蓝”,像是一个综合型的兰若一样,这里面六合敬,无是非,但是事情比较多。透过这些与众生相处共修的状况,我们来精进行道。自己如何把身心安住在这个复杂的环境当中,它是一种非常高等的艺术跟工程。

以上皆属上选之处,出家行者故可随缘安处,允宜在日常生活无有匮乏之前提下,有一完善的办道之处。若属在家行者,则宜选适当时机中的适当场所,而不宜固守一方,以免影响居家生活,或者妨害事业。

在家人跟出家人就是不一样,我特别把这个部份都带进来,让你去了解一下。

居家的闲静之处,即含有时间与空间的搭配,固宜宁静,而非二六时中皆宁静,此乃今日工商社会的特征也。

譬如你在家里,因为现代人的居家,有的就只有一房一厅而已,客厅可能都很忙,那房间里头可能就是一个很好作功课的地

方。在古代来房间里头是不宜作功课的,你知道为什么吗?现代的人没有住过古代人的房子,你不知道。古代人的房子是床铺的旁边摆一个马桶,所以他连尿尿,大便都在房间内,你在那里面作功课当然不好。但现在的环境,你在房间里头可能是很宁静的,这个就是时空之间的搭配。至于静坐,现在双人床或单人床的床铺上,是最好打坐的地方。虽然在那个床上跑香是不太方便,不过却是静坐很好的地方。

言法者,有三义:

衣食供养,拥护行法,助道而不障道。

这个“助道而不障道:”知道吗?我们有很多人,是助道又障道。我来护你的法,“耶!你那个唱的不对,应该怎么唱,海潮音比较好听啦! “”你唱的那么慢,应该唱快一点,唱花板的啦!“意见那么多,那行者要听你的话啰?这个就障道。人家要打坐,”哎哟!这个时候应该要这样做啦!“那你到底来助道

是几千万,现在大概要上亿,然后躲到佛门中来,然后在拜佛时,突然间被人家看到,那你什么也别修了所以不能够使自己有心理负担,也不能够加重社会责任,更不要使自己有罪恶感。假如你有处理不来的事,可以跟同修研究一下,看看怎么处理会比较恰当,你不要自己弄了一个大窟窿,要大家替你去补,那就很难补啰!

又若已有心理障碍,人格缺陷,心灵创伤等,皆宜先作“禅修前的先行适应。”才能正修禅法,否则在人格不健全,心理障碍等前提下,皆不宜冒然进行禅修的训练。

这个也是讲的很含蓄,很简单,讲你要先去做心理辅导。有心理障碍等三个状况的人,都要先做心理辅导。用术语讲的含蓄一点,就是“禅修前的先行适应“,”前行“先做调整,否则知见不正确,根本就没办法修。盖禅定是生命品质提升的一种训练,故非是人生观不健全,或心灵有伤害的人所能冒然进行的心灵工程。

我们跟各位讲得很清楚,人生观不健全,心灵有伤害,人格有缺憾,这样的人要来做心灵,生命品质的提升,是有困难的,这些都要先做适当的调整。人格一定要完整,这是一个出世大丈夫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要不然你进入道场来,只是被救济的人而已道场站在一般宗教的立场,需要安慰这些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定的,那。是人家在安抚你呀!所以你来打随喜七,不要以

为你马上会有大成就,那个都是偏差的观念。因此有没有被认定,上师会知道,指导你的阿闍黎也知道,而我们是不知道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应该要仔细的,自己先了解自己,这叫“种族具足”。

(三),身相具足缘。又称为身心自在缘。

色(身相)具足,身具足,是指行者的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的情形。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有健全的人生观,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心灵。就现代人而言,生活环境复杂,人生维系的架构崩溃,互相依赖的伦理瓦解,人一时顿失所依,挫折无法排解,妄想又多又大,理想不能兑现,现实又面临严重的无力感。因此,人生观发生偏差,人格产生缺陷,心灵严重受伤。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人,是无法进行禅修训练的。

可是很遗憾的是,这些人又偏偏喜欢跟禅有缘,因为不管是禅,或者学佛或者修行,容易使他产生妄想。本来他理想不能兑现,在社会上又不能跟人家竞争,但修行会让他有个“落脚地”可以逞口舌之能。因此,这种身心残破的人,首先必须先做心理治疗或人格养成教育,重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人格到达成熟的阶段,重塑那残破的心灵,才能面对真实的世界。

当一个人心灵不健全时,他所面对的世界是不真的,当他的心灵是被扭曲的状态,他所面对的境界是不全的;当他的人格不完整,或人性干化之后,他所面对的一切状态,都将成为他虚幻

的拟构境界。这种情形虽不致于每个人都严重到心性不能自主的地步,但是不论轻重的程度如何,对于人格的重建,心灵工程的进行,都将是严重的阻碍。因此,建立健全的人生观,进行人格养成教育,是执行心灵工程的前行工作,否则若修行者斗争性激烈,嫉妒心强,食欲不止等等,皆有妨碍禅修之工程,乃至引入错误的方面,这将会产生绝对的不良后果。

而此处所要提及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有二:

其一,是神经系统的放轻松。在禅修的训练过程中,把神经系统放轻松是绝对的必要条件。但这其实很难,愈是想要放轻松,就愈把神经绷紧张。因为只要大脑一起作用──告诉自己要放松──,必然紧张随着来,而无法达到“放轻松”的目的。因此,即使唱歌或睡觉都无法放轻松,就是因为与大脑连线得太厉害的缘故!

因此,为使神经系统能够放轻松,在静坐之前能够吟唱圣诗,或唱赞偈,或佛号,或经文,或咒语等等,柔和乃至刻板的反覆唱颂,都能致祥和,到宁静的目标,欲达放轻松的目的,即可自然到达。

这告诉我们说,为什么即使要禅坐,通常也都会有一段佛号或唱偈,一个简短的功课,原因在这个地方。这是使你自己能够放轻松的方法,尤其是那些倾向于紧张型的人,更需要这样做。

其二,心理系统的放轻松这是指不要固守己见,或某些经验及观念在禅修训练的过程中,身心会起微妙的变化?若在心理上,一再固守着旧有的见解,观念,经验,而不能正视在禅修训练的过程中,身心全方位的变化,包括觉受细胞的变化,神经系统的重组,血液结构的变化,观念的相对性及绝对性变化,认知的转变,对人生体验的突变,对生命价值的肯定等等。这些变化都不是运用大脑推理所能得到的答案,但是在禅修的过程中,却会自然的产生变化。

然而,若行者在调整的过程中,心性或心理系统是一种僵化的状况,那将无法体验到这部份的成长。这部份的成长,统称为“心灵成长”,也是生命品质的提升,也是生命能量,浩然正气的提升。这所谓全方位的变化,当然也包括个性,气质,语气,语调的变化,色身,形象的变化,乃至身体成长中断后的再复活等等。这些成长与变化的情形,唯有在心理系统,或心性活化的情形下,才能感受,才能觉知,才能顺其自然的接受其真正的变化,而无邪受。

(四),念慧具足缘。又称为端正心意缘。

初涉觉道,因缘多端,心邪意乱者众,心正意专者寡,故初入道场,宜先审虑心思,意正心定,为道而谋,为觉而行,始能真上觉道,不负初衷。

这里有时候写的比较白话,有时候写的比较文言,这比较文言,就要补充一下了。我们刚刚进入佛门,那因缘多端,有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来,只是来到下面,看到“草堂山大华严寺“,就进来了,有看电视听了非常的高兴而来的,或者生活中颠沛流离,苦痛难当以后,跑进来的,也有很多老参,很多新修在佛门中各种因缘都。有,我们在这个地方,不宜计较,你以什么因缘入佛门,我们都不去做区别,但是进来以后,心性通通要转化到同一方向!

有很多人一直以为,他进佛门时那个动机是正确的,于是就一直坚持那动机,这种情况是很麻烦的。前几天有人在讲他来学佛,是因为他妈妈的死,所以他才学佛。我说因为孝而学佛也不错,他说不是,他妈妈要死前两天,他连续做两个相同的梦,梦到同样的境界,就是某某法师,他也很清楚知道那法师,那个山名,他认为不可思议,所以就学佛了。几年来,他一直要再找那种相应,可是十多年来,都不会相应。想想看,他这十几年学佛,就已经完全白费了!因为他动机不正确,因缘不正确,这个不打紧,他现在要追求的,还是那个不正确,那就错了。

所以进入佛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善知识指导。神庙可以盖的富丽堂皇,但到了晚上把门一锁,里面什么也没有。在佛寺里头不一样,它就是有修行人,他一方面在精进修行,一方面要弘法度众生,所以进入佛门跟到庙里拜拜不一样庙里拜拜,可以祈求你的愿望。。在佛门里头,不是要祈求你的愿望,它是追求

虽云:“从日常生活中修,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道。”但对初机禅修之人,功夫未熟,何者为道,何者非道,尚无拣别之力,故不宜冒然采行大士之法。

另,虽然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行住坐卧无处不是道,这些都没有错,但这些都是大士之行,菩萨摩诃萨的行法,我们现在才刚要开始修,最好还是严格一点,好好要求自己,并遵循善知识的指导。

初心大士,初入觉道,正念未熟,为长养圣胎,故应摒弃外缘。 此外缘约有二事:一者人,二者境。人者,人际之纷扰,是非,毁誉,得失,褒贬之类,最足以动摇人心。行者入道,对此虚幻之境,不宜久恋,不宜计较,此心不下,难进觉道。是故不宜使其缠心害道。舍弃之法,他文另释,行者宜自拣之。

初修行者容易受两大部份的俗事所干扰,一个来自于人:譬如同修间讲正面鼓励的话时,不要人家一鼓励说“!哎呀你修的很好啊”,就自豪“是啊我修的很好”。也不应在人家说你哪里不对时,在心里起疙瘩假如在意这些,那你根本没办法修行所以修行者要尽量避开没有必要的口舌是非。纠纷。在道场中,也告诉各位不要谈论是非,不要竞争,不要计较,这样会引起嫉妒,伤害道心,这个一定要避免。

境者,六根所对之六尘境界也具体而言,举凡生活品味的高低,兴趣中的嗜好上者如集邮,兰花,品茗,诗书,音乐,字画等等。下者如抽烟,吃槟榔,喝酒,旅游,衣着,饮食等等。 凡是足以干扰行者用心办道者,皆属于尘境之执着也。

另一个容易干扰修行的,就是境,也就是六尘。在家人很容易会有六尘影响,像是为了如集邮,兰花,喝茶,等等兴趣,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执着,这个都要避开。

倘行者真能“外息诸尘境,内止诸障缘”,是则用心办道,克期取证,为期不远矣!

这里我们跟各位讲,五个具足缘,要能够仔细的去衡量,这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事实上都是行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平常大家应多留意去分辨一下!

禅修前行讲记

第四讲:禅修初阶(三)

修禅前行上必须注意事项有四: 一,具足外缘。 二,呵欲弃盖。 三,持戒调和。 四,七支坐相。

“具足外缘”的部份,已在第二讲与第三讲中讲述完毕,本讲要继续谈二“呵欲弃盖”与三“持戒调和”。 二,呵欲弃盖。

呵欲弃盖中,“欲”有五欲,“盖”有五盖。呵欲弃盖,用在内调身心。

五欲者:色,身,香,味,触,五根所对之五尘境之贪欲也。 此五欲随物质文明的发达与兴盛,已经俘虏了现代行人的心志;此五欲之高涨,使行者的日常生活忙碌化。

一旦生活中,忙碌于物质物欲的安排,则很难安心办道尤其是电灯及楼房生活。电灯改变了大自然的时序,楼房生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生活的空间感。

上面的话我已经很清楚地标示出来了!有了电灯后,该睡你不睡,到了人家要睡的时候,你还可以摸来摸去,因为有电灯啊!所以这情况已经使我们整个生活都发生变化了!

有一次,听到一个同修他这样讲,他说他想要去闭关,问他要去哪里闭关他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已经花三仟万在山上把关房盖好了,!里面有电视,大哥大,有传真,时报周刊,每个礼拜都会送到。“像这样哪叫闭关?拥有三仟万的关房,那倒比较像去那边渡假!想要修行的话,应该要将这些欲望,五欲全部除掉才是。 这两者:

时序的改变,使人性僵化,而无法与大自然交融,脱离了心性的自然化;完全意识化的人性是无法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的。 空间感的压缩,使人对生命的存在干化,对于人性的扭曲,无法对自然,他人,乃至一切生命的存在,付出应有的关怀。这种区隔化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了错乱。

对于生命的认知被意识化,概念化,知识化,产生了人对生命的存在,犹如物品的存在观;既然物品可增可减,生命亦可随地遗弃。

换句话说,电灯与楼房让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感受,大异于从前,也违反了自然。结果对于生命存在的价值感也更加物化了在这工商业的时代中,物欲的标准,已然与农业时代的标准,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形所以行者宜自检点,勿使生活环境的处理,影响了自己办道的心境。虽不宜过度简略,亦不宜终日忙于五欲的安排──这是对五欲的处理。

所谓“五盖”,是指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悼悔盖,疑盖。 “盖”者,谓覆盖之义。谓“贪,瞋,睡,悼,疑”五者,能覆盖,遮断一切善法之义。概行者端心在道,本欲生长一切善法,善心,以助成觉道之早熟,岂可反以遮除善法,断灭觉道之初衷也!

此五者,古今定义有别,然其所生恶法障道,其揆一也。

五盖之中前四盖,古德谆谆教诲,言之甚详。智者大师于<小止观>中,更举经证,可谓苦口婆心耶!今就“疑盖”中,略述今人之病。

今世以来,社会学风强调个人主义,其中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强调思惟推理的单一目标,以及合理化答案的前提之下,三疑之中的“疑自”,固是有之,仍以自大之病为什!而“疑师”及“疑法”之情形更严重,此非单纯之不信,而是取纳之间的诚信,以及依教奉行之信心不足。故虽言者谆谆,听者却藐藐,无法真契精髓。

是故呼吁,心灵工程中的“生命改造”是全方位的工程,不是大脑运作中的推理目标,或唯一目标。“心灵成长”是整体性的,是多元化的。所以不论“师言“或”法云“,皆务全心全力的依教奉行,而不该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妄自尊大的擅行更改;若此一习性不改,于禅修道上,虽云多行,了无实益!

第二是“五盖”。文中提到,现代强调个人主义,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胡说八道的很多,资讯很泛滥。有一次,有个单位请我去演讲,里面有位留学归国的博士,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拿给我看,里面写的就是“心经的思想概说”,“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把它解释成: “那色不异空,色情不异空,空就是色情。”把色解释成色情,根本不对!但它还是被登出来了,那位博士也因此自信讲的是对的。那你怎么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3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