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复习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8-26 11: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复习知识点

交通调查重点:

1.交通调查的定义和对象: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片段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对象主要是交通流现象

2.道路方向分布系数: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方向总交通量的比值

月交通量变化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某月的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盖天日交通量之比

高峰区间:高峰小时内连续5min累计交通量最大的区间

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吧高峰区间累计交通量扩大为1h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实测量与由5min推算所得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

3.车辆换算:原因大部分道路是汽车与其他车辆混合行驶,因此存在一个以什么车辆为标准和各种车辆如何换算成标准车的问题。方法:车头时距车身面积与速度之比

4.公路交通量调查方法:间隙式观测,连续式观测,交通量比重调查

5.主控制站:每一条主要道路,分方向和车种

副控制站:每类次要道路,不分方向

关键站:每类主要次要各一个,不分流向

6.分隔查核线交通量调查:为记录跨一主要地理障碍物或行驶于两地区之间的交通量。沿地理或自然界限设置。

7.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断面时的车速

行程车速: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

临界车速:通行能力最大时的车速

设计车速: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特定路段上,具有平均驾驶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时间平均车速:各断面上车辆通过时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空间平均车速:给定路段上,同一瞬间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8.雷达测速法:测地点车速,小于实际车速

9.第85%位车速:在样本中有85%的车辆未达到的车速

10.前后对比分析:工程项目施工前后道路行程车速提高是否显著的分析

u检验: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牌照法

t检验:测试车法

11.交通密度: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12.空间占用率: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与交通量,车辆大小,空间平均车速有关

13.时间占用率:单位测定时间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占测定时间的百分率,与交通量,车辆长短,地点车速有关

14.密度与时间关系图:为得到平顺密度曲线,总时间长则区间较短

15.密度资料的应用:研究交通流理论与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分析瓶颈交通,高速公路管制

16.怎样探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电子监视,在高速公路上安装大型检测器,提供交通量和占有率等交通信息,经常比较相邻检测点上行向与下行向的占用率,算出其之差,当此值超过某一确定数时,认为存在瓶颈,正常瓶颈下,下行向占用率保持常量,出现事故将迅速减少。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复习知识点

17.高速公路管制的两种方法:

底特律:分为若干分系统,把匝道上游测得交通量与下游通行能力对比,据此放行驶入车辆芝加哥:交通需求量-通行能力差额和占用率相结合的控制逻辑

18.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取决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度量标准。

分为:路段,交叉口,匝道,交织路段

19.连续通行路段调查项目: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道利用率,超车次数

20.信号交叉口的停车线法:以车辆通过停车线作为通过路口,将饱和通行能力经修正后得到的设计通行能力。

21.饱和流量:一次绿灯时间内,入口引道上车队能连续通过停车线的最大流量

22.饱和流量的测定方法:统计定周期交叉口入口引道的饱和流量;非定周期饱和流量的观测;测量车头时距

23.延误: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固定延误:有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

运行延误: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引起的延误

停车延误: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延误

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驶的总行程时间与完全排除干扰后以平均速度通过调查路段的自由行驶时间之差

延误率: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之差

车流延误率:车流中各辆车延误率的总和

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驶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

引道延误:引道实际耗时与引道自由行驶时间之差

24.跟车法:浮动速度法,平均速度法,最大速度法

驶入驶出法:调查瓶颈路段的行车延误。假设前提:车辆的到达和离去为均匀分布,车辆排队现象存在于某一持续时间内

24.交叉口延误:停车时间法:点样本法;行程时间法:牌照法

25.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端点:出行起讫点的总称

26.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比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27.停放车或停车吸引:车主在出行活动中有目的的路内停放

法定停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来用停车标志等物理法制隔离设施指示容许停放的设施

容许停放:道路内的法定容许停放部分和因历史沿袭的可以停车部分设施之和

违章占路停放:在凡有禁停标志标线指示的地点停放车辆

停车供应:停车场地可能提供的最大停放车位数

停放吸引量:在指定小区或停放点上一定时间的停车数量,用实际停放量延停车数表示

实际停放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实际停放车数

延停车数:各个间隔观测时段获得的延停车辆数之和

停放饱和度:某一时刻实际停放量与停车供应设施容量之比

平均延停时间:全部实际停放车辆的平均停放时间

停放周转率: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高峰停放比率:停车数量在时间分布上的相对变化特征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复习知识点

28.停车设施调查范围:中央商业区:包括周围的次级商业零售点和业务办公楼以及边缘区交通集散中心:选择自然边界划定在河流铁路或主要干线

典型停放吸引点:包括路外停车场专业停车场和大型公共建筑文体场馆配件停车场

一条主要路线停车设施应包括沿横向街道100-150m距离内

29.路上停车对交通流的影响调查方面:对交叉口入口处车流影响;对无交叉口路段交通流影响,出入时对车行道影响

30.步行速度:行人交通在指定方向上运动的速率

行人流率:人行道上行人在一定时间内按指定方向通过某一断面的数量

单位宽度行人流动速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有效行走宽度上通过的行人数量

行人流量:15min或更长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行人数量

步幅:行人行走时每跨出一步的长度

步数:行人在单位长度内行走时所跨脚步的次数

步频: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走时跨步的次数

行人动态密度:某一指定瞬间,位于人行道上单位面积上正在行走中的行人数量

行人流量方向分布系数:主要方向行人流量与双向行人流量的比值

行人流量时间分布:人行道上行人流量在一天24h范围内变化的状态

行人过街间隙利用:行人穿过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时,对路上行驶车流中间隙的利用程度

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行人过街是为了等候安全的间隙穿越,需要有一个等待时间

行人静态密度:特定瞬间位于人行道单位面积上站立的等候中的行人数量

行人人均占用面积:静止等候的行人平均每人占用的面积

平均行人间距:静止等候的行人相互间相距的平均值

人行道服务水平:为表征和衡量行人在人行道内行走时的自由方便和舒适程度所指定的定量指标

行人排队等候区域服务水平:表征行人在排队等候区域内暂时站立等待过街或提供服务的情况

31.交通事故现场:发生事故的地点及事故有关的空间场所,分为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造现场

32.现场调查的含义及内容:时间调查:确定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坐标

空间调查:调查各有关物体的相对位置,确定车辆相互运动的速度路线和接触点

心理调查:调查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身体和精神条件,交通条件对当事人的影响

后果调查:查明人员伤亡情况,致伤致死的部位和原因,车物损坏和物资损失情况

33.交通冲突:交通行为者在参与道路交通过程中,与其他交通行为者发生相会超越交错追尾等交通遭遇时,有可能导致损害危险发生的交通现象

交通冲突技术:按照一定标准,对冲突发生过程及严重性成都进行定量测量与判别并用于安全评价的技术方法

冲突避险行为:冲突当事者为避免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制动转向加速制动绕行加速绕行

冲突速度:冲突当事者避险行为生效时的瞬间速度

冲突距离:冲突当事者开始采用避险行为的瞬间位置距事故冲突点的距离

冲突时间:TAC冲突当事者避险行为生效瞬间至事故接触点的时间过程

TAS 冲突当事放开始采取避险行为的时间至肇事点的时间过程

34.事故多发路段的定义:较长时间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特征与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的某些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34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