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09 03: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设计

课文简说: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设计理念: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托导学案,培养学生的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在设计课时,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主线,让学生形象认识德国街道上花团锦簇的景色,感受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课前准备: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游戏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2、游戏:出示PPT,根据图片猜地名。 一、感受德国,引入新课: 1、介绍哥廷根大学,引出新课。

这是德国的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它在德国的城市哥廷根。大家可别小看这所大学,它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曾经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他曾经留学德国,对德国的风俗深受感动,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师:现在我们就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导学案124面独学要求,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师:看看德国给季老先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划出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板书:景色奇丽、民族奇特。比较奇丽与奇特的区别。 三、细读课文,感受独特

导入:这也正是季爷爷第二次来德国,故地重游时,对德国发出的赞叹。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一)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

出示这段文字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里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看看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使你兴奋,令你心动。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点拨: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

红”,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

2、听老师读第一句,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副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全班汇报。

师点评:你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5、课件展示欣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预设二:应接不暇 1、理解应接不暇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奇丽的景象呢? 3、生活中,你还有“应接不暇”的时候吗? (二)指导感情朗读景色奇丽的句子。

1、个别学生读。 2、小组合作读。

3、全班齐读。(创设多种情景,再次朗读景色奇丽的句子)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情不自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多么奇丽的景色! (三)、引导背诵景色奇丽的句子。 四、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126面小练笔: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背诵第三自然段,再感“美丽”。 二、再读课文,感受“民族奇特”

(一)体会民族的奇特。

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 1、独学:找出民族奇特的地方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2、小组合作,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从哪里体会到民族非常奇特?(学生汇报并出示句子)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都把花栽

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A、理解花的脊梁是哪?先摸摸自己的脊梁(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B、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喜欢花呢?从哪看出来呢?(家家户户)读有关句子: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噢,原来他们也喜欢花,可是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奇特吗?为什么呢?是怕弄脏房间,在窗外容易打扫?还是为了┅┅指名讲

C、我们中国人养花与德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

我们中国的城市居民一般把花养在屋子里,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给家人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养花一般是为了自己看。

D、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难怪作者会惊奇地问

课件出示句子: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理解“莞尔一笑”:莞尔一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容?

女房东“莞尔一笑”这样的表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女房东的表情和语言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普通的女房东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一点也不吃惊,只是莞尔一笑,微微一笑,那么的平平常常。

(2)小结:可见,在德国,你认为:(生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他也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所以你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他也——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真是个奇特的民族啊!

(二)、感悟奇特的本质

1、师:如此奇特的民族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我为人人,哪些地方表现的又是人人为我?学生交流。

3、理解:耐人寻味。师点拨:是的,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由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就叫“耐人寻味”。

4、季羡林先生此时又在寻味什么呢?留学德国,他见到的什么给他印象最深?他在德国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指名讲

季老留学德国十年啊,也就意味着离开祖国十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他却孤独一人呆在哥廷根,请读:

出示课件:住在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935年11月20日的日记)

7、这是季羡林先生当时留学德国的日记,你能根据刚才的日记从课文中找到一句和他当时心情相对应的句子吗?(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以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是他思乡的真实写照呀,当时是1935年,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战火纷争的时代,人人自顾不暇。身处德国的季老先生看到德国景色这样美,德国人有这样美好的境界,他仅仅是寻味着思念故乡吗?他最想对祖国说点什么呢?(像德国一样美,像德国人民那样,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思想境界……)

8、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在的生活中,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你做事,为你服务。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结合导学案127面第三题,全班交流。

师总结:是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正是这种境界,让我们在汶山大地震时见证了那么多感人的事迹,让那么多的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也伸出了我们热情的双手吗?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德国这样奇特的民族。

三、品读第四段,感受思乡情

1、几十年后,季羡林再次回到德国又看到怎样的景象?

结合导学案126面小练笔: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没有变。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师总结:是的,几十年后,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奇丽的景色没变,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也没变,这真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啊!奇丽的景色折射出这样奇特的民族,奇特的民族造就了这样奇丽的景色。

四、联系生活、总结全文

同学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就让它深入到你们每一个人的骨髓中,融化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你们行为处事的准则,让我们在每一次为班级值日时快乐地奉献,在为班级捐书时快乐地奉献,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快乐地奉献,在我为人人时快乐地奉献,然后在人人为我时幸福地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民族奇特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2k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