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18 0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苏杰 莫我智 史雨田
摘要
本研究采用了课题组设计的 “中学校园暴力现象问卷”,考察了安定区217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62.67%。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很普遍。(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3)17至19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6岁以下和20岁以上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8)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报警,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9)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管理力度等。(10)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校园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希望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对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重点进行心理辅导。(11)中学校园暴力行为在不同学校有很大的差异,与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关系密切。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现象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中学;校园暴力;调查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校园暴力事件(包括欺侮事件)在当前是层出不穷,全球对暴力行为(包括欺侮行为)的研究也随着暴力事件的急剧上升而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美国心理学会编制的心理学图书期刊数据库(PsycINFO)1900-1990年只有62篇相关主题的引文,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共计289篇相关引文,而2000年到2004年五年时间就有562篇相关引文。(Berger,Kathleen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 ScienceForgotten? [J]Developmental Review,2007,27(1):37)这说明全球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关心度已经越来越高了,而令人困惑的是,关心度的提高似乎与校园暴力事件的急剧上升成正比而不是反比的关系。世界上最早关注校园暴力问题并将这一问题上升为国家政策层面的是挪威,当时挪威有三位在校学生因为暴力侵害而自杀,从而使校园暴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日本,1984年到1985年16位小学生集体自杀,涉嫌受到校园暴力伤害,所以校园暴力问题被视为重大的社会问题,随后学术界也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性论文。英国1988年出版发行了第一本有关此问题的学术论著──《学校中的欺侮行为(Bullying in Schools)》(泰特姆和雷恩(Tattum & Lane)合著),校园暴力从此成为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的独立的重大课题。
在中国,研究校园暴力的研究似乎是从国外的校园暴力开始的,见诸于学术期刊的最早介绍校园暴力的是1989年托马斯?索威尔和郭宏的《美国校园中的新种族主义》,1990年晓伟的《法国校园暴力多》,1990年李晚生的《美国校园内外的恐怖行为》等。当时中国学术界可能还没有预料到时至今日,我国的校园暴力问题会像国外一样成为一个严重的影响安宁的社会问题。1995年1月四川成都一名初中学生由于受到他人欺侮而自杀;四川奉节县一名学生在教室引爆炸药,当场炸死三人,伤四十人。(庞归梅,杨守存.校园暴力及其成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6(3):39-40)2006年9月份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40多名学生在校内群殴,导致其中一名学生被乱棍打死。(姜跃科.青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与矫正[J],中国职业教育.2002(20):26)2007年我国校园暴力更是日趋升温,4月份哈尔滨双城市连发校园暴力事件、5月份辽宁省沈阳市28中9名中学生9人伤1人重伤、广东汕头一中学发生3名女生毒打一名女生并脱去其衣服??
尽管校园暴力问题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是人们对暴力事件的一些关键构成要件在认识上还是一致的。首先,校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性行为,是一种基于恶意、任性或是故意的有目的行为,目的
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其次,它是一种基于个体或是群体在体能、心理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力量不平衡所导致的权力滥用现象,其典型结果往往表现为对受害者实施心理或身体上的伤害和压迫行为。
目前国际上针对校园暴力所进行的病理学和形态学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确凿的、详细的校园暴力行为和受害者学生情况的描述。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校园暴力的许多面貌已经有了较多的阐述,如校园暴力的流行情况、侵害行为的强度、发生周期(或频率)、暴力实施行为的持续时间、发生地点、当事人的性别、侵害手段、侵害行为的特征、受害者情况等。尽管如此,校园暴力侵害行为仍然有待于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截至2010年11月,在1990-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校园暴力”这一主题,搜索到2396条记录,其中大部分论文是以介绍国外的情况为主,而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归因也大多将目光盯在校园外部因素。例如,姜科跃的一篇文章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原因又有社会原因。”马征民把青少年攻击行为归因于遗传、营养物质、家庭教育、社会学习、性别五个因素。总之,大部分论文未把校园因素作为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来探讨。把校园暴力行为主要归因于校园外部而不是校园生活自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园暴力侵害行为发生的校园因素被忽视了。在国际上,校园暴力归因忽视校园因素的问题引起了日本学者池田理惠子的重视,其2003年发表的文章《范式问题:理解欺凌应把学校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尤其是在日本)》对日本校园暴力的校园归因做了一项非常全面的社会学考察,指出了校园因素是日本校园暴力的重要成因。
时至今日,我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像国外一样成为一个严重的影响安宁的社会问题。校园侵害的现状冷人担忧,逐渐引起法律界、心理学界、教育界的重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家绵认为,校园暴力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创伤,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们的心理扭曲。上海市教科院教育法学博士谭晓玉认为,校园暴力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是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学校教师管理失当、接受大众媒体负面影响、结交不良同伴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校园暴力的预防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层面联合着手,贯彻学童的生存权和保护权。有关校园暴力的干预措施在国外的研究,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区),开设加强学生生活技能的课程,通过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如饮酒、吸烟、学习成绩差、有家庭暴力等对学生进行早期预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学校成立预防和协调小组,加强对暴力实施者的惩罚力度,加强对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方面
的照顾,强化社会支持等。目前国内的研究,一般是分析校园暴力流行现状、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还有的是总结国外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经验,至于对校园暴力采取实践干预措施的研究很少。
从研究成果来看,校园暴力的许多面貌已经有了较多的阐述,如校园暴力的流行情况、侵害行为的强度、发生周期(或频率)、暴力实施行为的持续时间、发生地点、当事人的性别、侵害手段、侵害行为的特征、受害者情况等。尽管如此,校园暴力侵害行为仍然有待于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在校园暴力行为的归因上,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倾向归因于下列因素:学生与父母的消极和冷漠的关系、学生家庭中亲情的缺失、社会上暴力行为对校园学生的示范和影响、种族歧视等。
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使我们已经意识到校园内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的纪律措施等因素往往是直接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也正是区别不同的校园所发生的暴力侵害行为的性质的重要依据。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我们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那些“具有潜在危险的个别学生或学生群体”上,没有放在解决学校内部的自身问题上如学校的教学、班级的管理、学生之间的交往等问题上,就难以收到抑制校园暴力的良好效果。
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通过对217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普遍性和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帮助学校消除校园暴力行为提供实践理论依据。
2校园暴力行为的理论界定
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暴力为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祝晓鹂 金鑫 校园暴力和公共卫生预防?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并从医学的角度将暴力定义为:“暴力(vioience)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唐晓星主译 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
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或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程度的侵害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人
员之间均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或老师的身体或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行为。
中学校园学生暴力的分类
1、打架斗殴。是校园中最常见的一种学生暴力行为。由于青少年学生年轻气盛,一言不合即大打出手,把暴力视为解决矛盾冲突的正常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2、敲诈勒索。校园中的敲诈勒索最常见的表现是“擂肥”现象,擂肥就是高年级学生向本年级或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这是变相的抢劫行为。擂肥现象在中小学日趋严重,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影响更不可忽视。本人所在的学校,学生擂肥事件时有发生,擂肥者大多是在校生和流失生,被擂者如没有钱或达不到其要求则会被殴打。
3、恃强凌弱。某些学生依靠显赫的家庭背景或强壮的身体欺负弱小同学。这种行为在各个校园几乎都存在,它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性暴力。这是校园中严重的暴力行为,它的发生不仅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影响大,并对整个校园产生严重的影响。
5、凶杀。这是校园暴力中最严重的行为,它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一旦发生,其影响深远。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奥尔沃斯(D?Olwens)根据对上万名学生的调查结果的归纳,第一个对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作了如下的定义:一个学生如反复或长期的成为一人或多人的负面行为的攻击对象,这个学生即是暴力或迫害行为的受害者。(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此观点为欧洲的一些国家所接受。
美国学者将校园暴力定义为发生在校园内的、或在学校学习期间或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的暴力行为,它包括严重的暴力犯罪和不太严重的暴力行为以及非致命性行为,同时可以包括教派引起的典型性行为,基于性别或残疾或其他的与众不同的特点的嘲笑行为、性骚扰、恃强凌弱、推搡、辱骂、人身威胁等。(Harrisl.(2000)peace-building responses to school violence.Nassp Bulletin,84(614)5-52)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张旺将校园暴力定义为: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及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他认为校园暴力有以下形式:①青少年自杀事件,②使用武器的恶性暴力事件,③暴力攻击,④偷盗,
⑤针对老师的暴力行为,⑥其他形式的暴力。(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
中国青少年犯罪协会副秘书长、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由老师、同学、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她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将校园暴力分为八类:①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②校内外高年级学生或社会青年的钱财勒索,③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④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⑤教师侮辱学生人格,⑥校园内发生的对女学生的性侵害,⑦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⑧学生家长殴打在校学生。(殴伟.让暴力远离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2.9.15,第四版)
徐久生主编的《校园暴力研究》将校园暴力定义为: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的身体和心理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按照对象来分,可分为生理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暴力。按照参与的对象来分,可分为:学生对学生的暴力行为,学生对老师的暴力行为,社会人员对在校学生的暴力行为,老师对学生的暴力行为,学生对财物的暴力行为,学生对社会人士及财物的暴力行为(徐久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对“校园暴力”界定如下:中学校园暴力应该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发生在中学校园内部或者校园周边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伙同社会成员针对学生所实施的,对学生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
3研究方法
3.1被试
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随机抽取8个班,学生116名;安定区宁远中学抽取2个班,学生101名;其中初中学生20名,高中学生197名,共计217名学生。(见表一)
表1 被试学校、年级及人数情况统计表 校 名 巉口中学 宁远中学 合计
八年级 20 20
高一年级
20 20
高二年级 76 101 177
合计 116 101 217
被试学生平均年龄为17.6岁,最大年龄20岁,最小年龄13岁。女生82人,占37.79%,男生135人,占62.21% 。
3.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设计修订的中学校园暴力问卷为研究工具。含16个项目,分为6个纬度。维度Ⅰ有关校园暴力发生的频率,含5个项目;维度Ⅱ有关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含1个项目;维度Ⅲ有关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含1个项目;维度Ⅳ有关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含1个项目;维度Ⅴ有关对校园暴力的看法,含4个项目;维度Ⅵ有关对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含1个项目。
问卷的信度。陈世平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问卷对信度从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进行了估计,结果令人满意的。见表2。
表2 中学校园暴力问卷纬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
维度
A系数
维度Ⅰ . 5951
维度Ⅱ
.5274
维度Ⅲ . 6183 维度Ⅳ 6772 维度Ⅴ 5924 维度Ⅵ
.7805
问卷的效度。该问卷主要用于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频率、发生方式和对校园暴力的态度和反应等,
3.3测试程序
施测前向被试说明,调查人员将对每个填写的调查情况严格保密,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所有问卷均用匿名施测,但各问卷统一编号,以便进行相关分析。为了稳定学生情绪并如实填写,施测前先给学生宣读指导语:
同学们好!
为了了解你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解除你的烦恼,使你快乐健康的成长,请配合我们如实回答下面问题。说明: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学生在校状况。调查结果仅为研究所用,而不作为你的行为评定的依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时不要有所顾及,你的回答将受到严格保密。请你务必如实回答下列问题。谢谢你的合作!
先指导学生填写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班级、民族等,再填写分量表中的第1题,第2题,待同学们情绪稳定后,进行校园暴力的解释。
宣读:以下关于校园暴力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学校园内部或者校园周边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伙同社会成员针对学生所实施的,对学生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
3.4中学校园暴力现状问卷调查时间及程序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0周,即2011年7月上旬。问卷由主试(笔者)和班主任老师共同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匿名填写的形式完成问卷。
问卷有效率:实际发放问卷225份,实际收回220份,回收率97.8 %,赐除无效被试 3份后,得到有效问卷217份,有效率为98.64%。(见表1)
4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4.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情况
表3 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者和参与校园暴力者比率
遭遇校园暴力 参与校园暴力
频率 1从没有 2有时 3多时候 4经常
人数(n) 185 30 1 1
百分比(%) 85.25% 13.83% 0.46% 0.46%
人数(n) 205 11 1 0
百分比(%) 94.47% 5.07% 0.46% 0%
表3说明,中学生完全未遭遇过校园暴力的占85.25%;有时遭遇校园暴力的占13.83%;多时候和经常遭遇校园暴力的各1人,各占0.46%。
参与校园暴力的情况是:从未参与者205人,占94.47%,有时参与校园暴力者11人,占5.07%;多时候参与校园暴力者仅1人,占0.46%。
由上表可看出,中学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4.2中学生遇见校园暴力情况
表4 中学生遇见校园暴力者比率
频率 没有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7
35%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6
3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73
41.24%
有时 多时 经常 合计
12 1 0 20
60% 5% 0% 100%
13 0 1 20
65% 0% 5% 100%
93 5 6 177
52.54% 2.83% 3.39% 100%
表4说明,八年级有18人遇见过校园暴力,占65%;十年级有14人见过校园
暴力,占70%;十一年级有104人见过校园暴力,占58.76%。由此可以看出,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很普遍,遇见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无论不同年级均在半数以上。
4.3校园暴力的年级差异
表 5 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年级情况统计表(人数/比率)
频率 没有 有时 多时 经常 合计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19 1 0 0 20 95% 5% 0% 0% 10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18 2 0 0 20 90% 10% 0% 0% 10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148 27 1 1 177 83.62% 15.26% 0.56% 0.56% 100% 表5说明,八年级有1人遭遇过校园暴力,占5%;十年级有2人遭遇过校园暴力,占10%;十一年级有29人遭遇过校园暴力,占16.38%。数据显示,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现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表6 中学生参与校园暴力年级情况统计表(人数/比率)
频率 没有 有时 多时 经常 合计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20 0 0 0 20
100% 0% 0% 0% 10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18 2 0 0 20
90% 10% 0% 0% 10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167 9 1 0 177
94.35% 5.08% 0.57% 0% 100%
表6表明, 八年级都没有参与过校园暴力;十年级有2人参与过校园暴力,占10%;十一年级有10人参与过校园暴力,占6.65%。从参与校园暴力的人数来看,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频率随年级的增高而明显上升。
4.4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的性别差异
表7 中学男女学生遭遇校园暴力人数及比率
频率 1没有 2有时 3多时 4经常 合计
男
人数 比率 104 29 1 1 135
77.04% 21.48% 0.74% 0.74% 100%
女
人数 比率 81 1 0 0 82
98.78% 1.22% 0% 0% 100%
表7表明,中学男生有31人遭遇过校园暴力,占22.96%,女生有1人遭遇过校园暴力,占1.22%;多时和经常遭遇校园暴力的的男生各1人,分别占0.74%,有时遭遇校园暴力的的男生29人,占21.48%。两组数字表明,男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
表8 中学男女学生参与校园暴力人数及比率
频率 1没有 2有时 3多时 4经常 合计
男
人数 比率 124 10 1 0 135
91.85% 7.41% 0.74% 0% 100%
女
人数 比率 81 1 0 0 82
98.78% 1.22% 0% 0% 100%
表8表明, 中学男生有11人参与过校园暴力,占8.15%,女生有1人参与过校园暴力,占1.22%;男生有1人多时参与校园暴力,占0.74%。两组数字表明,中学生参与校园暴力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
4.5发生校园暴力现象的相关人员
表9 中学男女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现象人数及比率
类别 男生之间 女生之间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16 0
80% 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17 0
85% 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141 3
79.66% 1.69%
男女生之间 合计
4 20
20% 100%
3 20
15% 100%
33 177
18.65% 100%
表9表明,发生在男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八年级占80%,十年级占85%,
十一年级占79.66%;发生在男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八年级占20%,十年级占15%,十一年级占18.65%;发生在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八、十年级均没有,十一年级占1.69%。通过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
表10 社会人员参与校园暴力人数及比率
频率 1没有 2有时 3多时 4经常 合计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4 9 6 1 20
20% 45% 30% 5% 10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2 11 7 0 20
10% 55% 30% 0% 10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24 77 70 6 177
13.56% 43.5% 39.55% 3.39% 100%
表10表明,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没有社会人员参与的,八年级占20%,十年级占10%,十一年级占13.56%。由此可见,大多数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人员的参与。
表11 易发生校园暴力的不同类学生人数及比率
类别 1早恋的学生 2成绩差的学生 3家庭特殊的学生
4其他 合计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9 2 8 1 20
45% 10% 40% 5% 10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5 2 4 9 20
25% 10% 20% 45% 10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59 30 23 65 177
33.33% 16.95% 12.99% 36.73% 100%
表11表明,中学校园暴力易发生的学生群体为:八、十、十一年级早恋的学生分别占45%、25%、33.33%;成绩差的学生分别占10%、10%、16.95%;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分别占40%、20%、12.99%;其他方面的学生分别占5%、45%、36.7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高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在于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呈下降趋势。
4.6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场所
表12 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地点
厕所 (人次)
被问卷(N=217)
百分比
61 28.11%
校门口 (人次) 28 12.9%
操场 (人次)
8 3.69 %
教室 (人次)
2 0.92%
其它 (人次) 118 54.38%
表12表明,在被调查的217人中,校园暴力行为较多的发生在其他地方,共118人次,占54.38%;其次是在厕所,共61人次,占28.11%;校门口28人次,占12.9%,操场8人次,占3.69%,教室2人次,占0.92%。
表13 遭遇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地点
厕所 (人次)
遭遇校园暴力(N=32)
百分比
10 31.25%
校门口 (人次)
6 18.75%
操场 (人次)
2 6.25%
教室 (人次)
1 3.12%
其它 (人次)
13 40.63%
表13表明,在遭遇校园暴力的32人中,校园暴力行为较多的发生在校外其他地方,共13人次,占40.63%;其次是在厕所,共10人次,占31.25%;校门口6人次,占18.75%,操场2人次,占6.25%,教室1人次,占3.12%。
从表12和表13可以相对一致性看出,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在学校内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其次还有操场、教室等。
4.7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
表14 遭遇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及比率 时间 午休 课间 课外活动 晚上放学 其他 合计
八年级 人数 比率 0 2 0 15 3 20
0% 10% 0% 75% 15% 100%
十年级 人数 比率 0 0 0 14 6 20
0% 0% 0% 70% 30% 100%
十一年级 人数 比率 0 0 4 152 21 177
0% 0% 2.26% 85.86% 11.88% 100%
表14表明,校园暴力发生在晚上放学时,八、十、十一年级的比例分别是75%、
70%、85.86%;在校外其他时间的比例分别是15%、30%、11.88%。由此可以看出,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和其他校外时间,在校内很少发生。
4.8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表15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年级
关
八年级 十年级 十一年级 合计
1 1 21 23
闹 0 0 3 3
常 2 8 56 66
与 0 1 6 7
绝 17 10 91 118
20 20 177 217
(1)与我无
(2)看个热
(3)这很正
(4)适度参
(5)深恶痛
合计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是,选(1)23人,占10.6%;选(2)3人,占1.38%;选(3)66人,占30.42% ;选(4)7人,占3.22%;选(5)118人,占54.38%;。由此表明了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深恶痛绝者占54.38%。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合计占45.62%,况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需引起高度重视。
4.9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表16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
(1)学校管理
年级
松懈
八年级 十年级 十一年级 合计
6 8 57 71
取好胜 14 19 144 177
争风吃醋
12 13 128 153
索钱财 9 8 52 69
9 11 88 108
(2)学生间争
(3)早恋所致
(4)敲诈、勒
(5)其他
被问卷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可能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回答。从回答情况来
看,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177人次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153人次处于前列,其次为其他原因108人次,学校管理松懈71人次和敲诈、勒索钱财69人次处于后面。分析表明,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
4.10遭遇校园暴力后所应对措施
遭遇校园暴力后是否向他人报告决定着其周围的他人,包括教师,父母和其他同学对暴力事件的了解,并进而影响到学校情境中被干预的情况。
表17 遭遇校园暴力后应对措施统计表
告诉老师告诉家长找人报复忍气吞声加入团伙(人次)
遭遇校园暴力
N=32
报警 (人次) 21
(人次)
5
(人次)
5
(人次)
2
(人次)
1
12
百分比(%) 37.5% 15.63% 15.63% 6.25% 3.13% 65.63%
调查发现:在遭遇过校园暴力的32名学生中,有时或经常告诉老师的12人次,占37.5%;有时或经常告诉家长的 5人次,占15.63%;找人报复的5人次,占15.63%,忍气吞声的2人次,占6.25%,加入暴力团伙的1人次,占3.13%,报警的21人次,占65.63%。这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注重于报警,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再次是告诉家长。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一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助长暴力实施者的气焰外,还有部分学生找人报复,以暴易暴,让校园暴力恶性循环,更有甚者,极少一部分加入暴力团伙,充当其团伙的马前卒,扮演着校园暴力的帮凶。
4.11 校园暴力行为的年龄差异
表18表明,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比率集中于17、18、19岁,16岁以下和20岁以上则明显下降;而参与校园暴力比率也集中在17、18、19岁,且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稳定性, 16岁以下和20岁以上都明显下降。两组数据可表明17至19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
表18 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行为的年龄差异
16岁 N=26
17岁 N=56
18岁 N=83
19岁 N=32
20岁 N=9
2
遭遇校园暴力者
7.7% 1
参与校园暴力者
3.85%
10 17.86% 3 5.36%
16 19.28% 5 6.02%
5 15.63% 2 6.25%
0 0% 0 0%
[2]苏杰 中学校园暴力及敢于对策研究报告 甘肃省教科所,2009.12 [3]刘霞 长沙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干预研究[D] 中南大学 [4]刑学慧 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语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5]王志祥 高中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6]Berger, Kathleen Stassen.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 Science Forgotten? [J]. Developmental Review,2007,27(1):37.
[7]庞桂梅.杨守存.校园暴力及其成因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6(3):39~40.
[8]
孙
思
娅
.40
学
生
校
内
群
殴
致
死
1
人.http://www.yxbk.com/comedu/news.asp?id=4773,2006-10-17.
[9]姜科跃.青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与矫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
正在阅读: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01-18
举报调查报告05-21
计算机800道01-14
企业工会工作总结08-23
企业财务会计(业务题)10-25
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01-02
美丽的音乐喷泉作文450字07-11
毕业论文 - 反例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04-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调查报告
- 暴力
- 现状
- 中学
- 校园
- 2016年10月自考基础会计学(00041)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图文
- 投资银行业务期末题库
-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基础知识
- 第四纪复习资料 - 图文
- 儿童文学概念
- 2018年忏悔录读后感心得体会学习参考模板范文下载3000字
- 第五章 水蒸汽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 中石油2017年再教育《企业战略规划》答案
- 跨文化交际考前复习(胡超版)
- 信徒的权柄-甘坚信
-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关于印发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组发24号)
- 2015年4月LTE中级考试试题
- 连接座注塑模模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班组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个人所得税改革热议
-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 图文
- 记湖州市南浔镇息塘村党总支书记周美凤
- 南开16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 中美贸易争端-分析中美贸易战六大关键点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