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

更新时间:2023-05-03 07: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

一种叙述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

学术论衡

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

口沈阳

大王,通往几何学是并没有御道的①.

——

[古希腊]欧几里德

[内容摘要】近代政治文明体系是在利益与利益的较量,权利与权力的对抗,权力与权

力的制约中形成的.利益,权利与权力诸要素并非欧关所独有.然而唯有基督教文明主

导的欧美世界.以及欧美世界强力引导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才发育出了相对良性运

行的宪政民主制度.基督教律法与恩典的整全关系,构成了西方宪政理论的逻辑起点;

以新教(抗议宗)为代表的基督教教会,以清教徒为主体,所开展的公民不服从运动,则

让这种法治伦理具备基本的动员能力,群众基础和组织资源.基督教既持善一元论,又

持正义一元论.作为宪政国家的伦理结构,善一元论与正义一元论的分野,促使开放社

会形成了一元多样主导下的多样格局.是对价值多元论谬误的一个纠正.基督教正义

元论的实现.论证了"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的重要性.由法政史学这门跨专业学科

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解读范式,以基督教神学和政治哲学为起点,可以延伸到政治

科学和管理科学中去.能完整解答类似疑问:缘何立宪时代的美国没有多少政治哲学

大师.却成功建立了宪政民主超级大国的社会与制度基础.

[关键词】宗教改革;正义一元论;法治的底层动员;一元多样主导的多样格局;法政史学.

[作者简介]沈阳,江苏德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由主义理论,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变迁研究.

,西方宪政理论的逻辑起点:基

督教律法与恩典的整全关系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近代政治思

想的基础大约形成于欧洲中世纪晚期

及其以后的三百年时间之中.英国昆

廷?斯金纳所着《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书即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充分的论

述.第一卷"文艺复兴"中,包含了三部

分.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的文艺复

兴,北方的文艺复兴;在第二卷"宗教改

革"中,同样包含了三部分,专制主义和

路德的宗教改革,立宪主义和反宗教改

社会科学论坛l2,

基督教正义二兀论的实现纂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

学术论衡

革,加尔文主义和革命理论.笔者所持

的是《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文版,即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那本①.两相对

比.不难发现:其一,文艺复兴卷总共为439页,宗教改革卷总共为555页,去

除文艺复兴卷的"前言"和"凡例"的18 页,两者总共相差134页;其二,仔细观察,我们更会发现.文艺复兴的抗争与

宗教改革的抗争差异在于.前者是以人文知识分子(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如伊拉斯谟)为主体的,后

者则是以神学家和基督教教会为主体

的(也有亲近人文主义的,如梅兰斯顿), 涉及到了面向不识字阶层的底层动

员,前者只是采取了文艺抒情与批判这种方式而已.后者从教会的组织结构改变开始,一直发展到了教会为了纯正信仰和争取信仰自由的权利而进行的浴

麻奋战.简单地说,前者主要还是观念史意义上的.后者则明显体现了社会结构方面的根本性改变(更多是温和和激烈的区别).虽然没有反复强调宗教改革要比文艺复兴重要(这样的言说固然非常干脆,却是异常危险的),但是在斯金纳的

文本中,明显更加重视宗教改革.

为了正视诸多中国前辈忽视的学

术细节,笔者曾经写作一系列的论文.

层层分析缘何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催22社会科学论坛目匝国国脚

生出宪政民主制度来.以张灏的"幽暗

意识"(具体到基督教就是人的罪性和

有限性)为起点,我重申了"有教堂的开

放社会"这一社会发展范式,提出了人

的道德决断与主权决断,启蒙系与法政

系的对立,基督徒的自由与自由主义的

自由,显性道德与隐性道德等系列概

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创新性挖掘,最终

得出:无论是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还

是中国本土的各种人本主义思想,由于

缺乏中世纪保守主义所能成全的显性

道德向隐性道德的技术性转变这一过

程,完全不具备宪政民主的思想资源,

李泽厚意义上"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

变"一直是个没有落实的口号②.接下

去,笔者将引入基督教神学的"律法"与

"恩典"这一组概念,试图指出:"律法与

恩典的整全关系"乃是现代宪政理论的

逻辑起点.

单纯从"律法"与"恩典"这一组文

字还不能看出基督教神学与宪政民主

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回到更为细

'

节的基督教教义也即律法与恩典的整

全关系去理解.而谈到律法与恩典的整

全关系,首先就要分别探讨律法和恩典

的本质含义,以及实现这些内容的方式

与方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能不涉及

到世界的来源和本质,尤其是人神关系

基督教正义二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这个本质性的核心问题.在基督教看

来,世界来源的真理,当然不是进化论,

而是创世论.创世的神是圣父,圣子,圣

灵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昔在今在永在. 自有永有,全知全能全善,掌握宇宙万

物的绝对主权.不过,从政治哲学上来说,这位上帝的非凡之处更在于,他的

律法都是以约的形式向人宣布的.一开始在伊甸园中.他就和人就立了约不能吃禁果.分为"新约"和"旧约"的《圣经》本身就是"约".在《圣经》中,到处都是上帝和人所立的盟约.如"行为之约" "恩典之约""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摩西之约""大卫之约"和"新约"③. 上帝曾以坚定的语气说:"我必不背弃

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诗篇))89:34)因为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

上帝"(《尼希米记}9:32).上帝尚且如

此守信,依约而行,人为什么就不能履

约呢?当然不能说没有基督信仰就没有社会契约论,早在古希腊晚期就产生了社会契约论的萌芽版本.可是,直到霍

布斯的《利维坦》那里,社会契约论才开始成为一种近代政治思想.在洛克《政府论》那里,基督教关于约的精神,更是沿着世俗化的自然法理论,转化为了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政府理论, 真正体现出了现代自由民主色彩.可以学术论衡

说,19世纪和19世纪以前立宪时代

的诸多政治理论,本身就是基督信仰的

世俗化版本.

《圣经》强调信仰的不可商榷性,譬

如"摩西十诫"就说除了这个神,人类不

能再信别的神.我们知道,这种一神教

信仰彻底堵死了一切个人崇拜和世俗

崇拜的可能.包括国家崇拜,政党崇拜,

集体崇拜和其它各种权威崇拜,当然也

包括对自我的个人崇拜.尤其是自我崇

拜这一点.在现代的个人主义社会常常

为人所忽视.然而.人由于自己的全然

败坏,完全丧失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遵

行律法,获得拯救的能力.《罗马书》3:9~

20的总标题是"没有义人".3:21—3l标

题则是"因信称义";在这里,保罗明确

指出:"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

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

普世的人都伏在神的审判之下.所以凡

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

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但

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

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

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

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

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

的救赎,就自白的称义."耶稣的话非常

富有张力感.强调律法是废了恩典吗?

社会科学论坛l23

基督教正义lI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学术论衡

强调恩典是废除了律法吗?都不是.所以同在《罗马书》3:31,保罗强调:"我们网信废了律法吗.断平不是,更是坚固

律法."《马太福音》5:17—19耶稣更是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

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

l

,

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 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就这样,耶

稣让基督教的律法成为普世的律法,无论什么人都要遵行这律法.构成了法治普世主义的精神来源.

与文艺复兴时期写有《君主论》的

马基雅维里相似,中国法家也强调"法治",同样强调人性的本恶.然而,他们

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眼中绝无基督教思想中那位绝对不可轻待的神灵.可以说.他们都是世俗主义的和人本主义的.但是,这种世俗和人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认为.有一种人.可以超乎法律之上.换而言之,法律不是普世的, 而是特殊的;法律不是一种神圣的价值,而是一种可以随意被统治者摆弄的工具.就这样,无论多么强调"法治".他

人治.在中国的儒家那里,也呈现了同

样的特点,而且更强烈地体现了高调伦

理和道德专制主义的特点.相反,《圣

经》反复强调,譬如《创世纪》1:26—27就

提到,"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

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

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

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

女";在《创世纪》2:7还特别强调了人是

有灵的,动物则没有,"耶和华神用地上

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孑L里,他就

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以弗所书》

4:24则强调."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

理的仁义和圣洁".哪怕是世俗人眼中

最坏的那个人,同样也是根据上帝的形

象造出来的,享有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即使压迫人的人.基督徒都有义务为他

们祷告.耶稣基督就是为了这样的人而

来,而上十字架的.《马太福音》9:13说:

"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

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马太福音))22:37--40里,耶稣还说,"你要

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

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

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

切道理的总纲."

们眼巾的"法治",说到底只是专制者的由于原罪,恩典是爱,律法也是爱,

24f社会科学论坛一

基督教正义二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恩典成全了律法,律法体现了恩典.人

是根据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哪怕是世

俗人眼中最恶的恶人也是如此.人是万

物之灵.是上帝授权下的大管家.如果

上帝明确授权,至少没有违背律法,也

不侵犯同类的尊严和权利,个体就有最

高的自治权.即使为恶了,他们仍然具

有获得独立司法公正审判的权利.也因

此.在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之上,美国的

《独立宣言》,以基督教化的语言自信地

宣布:"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

而喻的:人人被造平等,造物者赋予他

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

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

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

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

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

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

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

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

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就这样,基督教

恩典与律法的整全关系,构成了基督教

宪政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正当性基础.倘

若缺乏这个起点和基础,无论如何宗教

改革,也不能在一种传统中开出宪政民

主来;相反,那样不仅仅是意味着基督

教神学上异端邪教的出现,而且还意味学术论衡

着,世俗人在人格上的平等,法治普世主义就会成为无根之树.

意味深长的是.上帝与人立的约定

是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绝对不含糊.尤其是在人不能做什么这一点上,《圣经》说得更加清晰.我们都知道"政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恶"这个说法, 从对人的罪性和有限性出发,太鲜明不过地反应了政府的有限性:因为教廷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才具有合法性;因为牧师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现代社会热情拥抱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因为君主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政府理论才产生;因为议会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采取了两院制,强调司法独立和违宪审查机制,在美国总统还具有立法否决权;因为政府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公民社会热情呼唤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因为人民和共同体的大多数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自由民主政体强调保护少数和异端的权利.在基督教神学看来.没有世俗之物是公义的标准,人间一

切的公义都不在人这里,而在公义的

耶和华神那里;俗世落实这种公义的最

好方式,莫过于强调司法的主导地位.

社会科学论坛f25

基督教正义=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学术论衡

由于司法具有消极性和被动性原

则.奉行"不告不理"等程序正义原则,

不会积极扩张和主动建构.所以这个社

会反而充分拥有了自由和活力.我称之

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这一切,都源

于上帝公义和律法的神圣性.也由此,

美国联邦宪法关于民权保护的那些原

则.正文几乎就是对政府责任的罗列.

而在关于民权的10条修正案中,除了

不能蓄奴和强制劳动这一条款,全部是

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让人联想到基督教

律法对人类的限制,以及耶稣对人的恩

典.在美国宪法中,对政府权力的列举

是封闭的,也即除非法律明确授权,政

府不能自造责任:而对公民权利的列举

是开放的,权利转让是有限的,公民具

有大量的保留权利.除非法律明确禁止,

权利的行使不能被政府取消.这样一个

充满张力的社会,反而必须反复强调:

传统信仰和人权保护从来都不是可有

可无的价值界定,而足基督教这样一个

整全的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否则自由不被节制,岂不完全等同于道

德上的腐化堕落?

二,开放社会的伦理结构:善一元

论与正义一元论的分野

口号不等于事实,逻辑不等于实证.

26f社会科学论坛

种节制的,谦卑的信仰文化必然会承

认.教义理念具备现代文明的某些关

联.固然可以成为现代宪政理论的逻辑

起点,然而并不意味着:这样一种教义

上的宣告可以成为一个已经发生,正在

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很多时候,美好

的理想说了再多也没用.人难道不可以

欺骗自己的同类?历史上,无论是高高

在上的统治者.还是黯然衰败的底层民众.或者游走在上述两种人群中的知识

精英,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都不止一

次地许下许多花言巧语.很快,这样的

花言巧语就被残酷的事实所否定.人类

道德进一步沦落,信仰一次又一次地在

人们内心深处痛苦而难以挽回地被否定.当中世纪末期众多信仰上的异端人

士被专断的宗教裁判所烧死时,当贪得

无厌的梵蒂冈教廷宣布购买赎罪券,而

不是单单信奉耶稣基督就可以拯救人

类之时,当1517年马丁?路德在威登堡

教堂的大门上发布了《九十五条论纲》之时,就宣布了即使自称为基督信仰者的

人们,也不是真理的标准,由于对自我

罪性缺乏反省.反而容易走向腐败和专

制而堕落为罪恶的奴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教廷所犯下

的道德专制罪错,早在耶稣时代就反复

发生.耶稣时代有一个犹太人宗派.即

基督教正义f】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法利赛派.这个派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二世纪的哈西典派(Hasidim,即敬虔派).

这个派别的特征是:(1)除了妥拉(Torah,

即律法书)外,他们承认口述传统中的

切内容为神所默示,具有与律法书相

同的权威;(2)对于自由意志和神的主

权,他们采取中间立场,令两者无法互

相抵消;(3)他们相信一套颇为完整的

天使与魔鬼的等级制度;(4)他们相信

死人复活;(5)他们相信灵魂不灭,并且

人死后会有报偿及惩罚;(6)他们拥护

人人平等;(7)他们的教导者重德性过

于神学.更重要的是,法利赛人过于强

调摩西律法的细节而不注重恩典与爱.

自以为义,道貌岸然之下是自高自大以

及对他人的麻木不仁.耶稣曾经尖锐批

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

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

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

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

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

法的事."f马太福音23:27—28)这样一

种道德高调,我称之为"道德专制主义", 如果用《圣经》词语来指代,我愿意称之为"法利赛人主义".

《圣经?约翰福音》的8:1—11,非常

鲜明地体现了基督教的中庸性审慎与

决断精神.中庸性审慎与决断精神的含学术论衡

义是,一个智者应该具有足够坚定的信仰决断和道德决断.由于其深知自己的罪性和他人权利的神圣性.在面对多项价值的抉择之时还要体现审慎的精神. 中庸性审慎与决断精神体现在思维方

式上,在笔者看来,要求人具备问题意识,分类思维,层次思维和角色置换思

维④.具体到"行淫的妇人"这个主题时, 耶稣就将这种精神体现地淋漓尽致.他既不看道德上的原告,也不看道德上的被告:当法利赛人不断要求他公共发言的时候,本着对法利赛人主义的警惕这一

问题意识,深知人性全然败坏的耶稣

体现了一种极富人性的恩典之爱:"你

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就这么一句话,法利赛人夺路

而走.耶稣的这种中庸性审慎与决断精神以及与之相伴的四种思维(问题意识,分类思维,层次思维和角色置换思维),充分体现了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

人人都说基督教是神本主义的;由于耶

稣对罪人的那种圣爱,强烈地体现了他

的角色置换思维,可以确认基督教还是

人道主义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耶稣

并没有放弃对罪的审判和神的公义,而

是以温和却决然的语气说:"我也不定

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这

样一种富有张力的决断精神,深刻地体

社会科学论坛l27

基督教正义lI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学术论衡

现了耶稣的层次思维.抱持这样的层次

思维.古老的基督教教义教导充满罪性

的人类:信仰意味着审慎,更是意味着

决断:连接审慎与决断的,乃是中庸.没

有层次思维和分类思维,审慎与决断就

中庸不起来."行淫中被拿的妇人"这个

故事充分体现了"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既强调信仰与伦理,又警惕道德专制主

义的巾庸性精神.

由于近代以来的世俗化思潮的种

种负面影响,不用说在中文世界,恐怕

在西方学术界,也很少有学者在更深的

理路中详细分析耶稣"行淫中被拿的妇

人"这个故事所带来的政治哲学含义.

耶稣这段话明确地向世人宣告了一个

信息:只有耶和华神才是全然公义和全

然至善的完美统一体.人完全是根据上

帝的形象造出来的.享有不可被剥夺的

尊严和权利;因此,基于人的这种全然

败坏,逐步地过渡到政府和所有人类组织.没有人可以合法地既享有社会秩序上的主权决断权,同时又享有心灵秩序上的信念决断权.在人,以及人间的任何组织上,由于承担公义职能的主权决断涉及到公共关系和基本人权的生杀予夺,善与公义的决断权必须截然分开,否则必然后患无穷.这样截然分开的结果是,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281社会科学论坛目函目一

也就呼之欲出了,现代分权原则(一般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更是相应诞生.也就是说,基督教就其终极价值而言是善一元论宗教.可是.当"人的罪性和有限性"这一基本观念的介入,所导致的却是正义一元论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政治治理方式.由此, 在西方,前文所提及的"基督教律法与恩典的整全关系"这一"宪政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信仰自由,政教分离,三权

分立与制衡政体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宪政秩序的基本制度安排.

正是奉行中庸性审慎与决断精神.

在美国立宪时期,联邦党人就表达了这么一个盼望:"对目前联邦政府的无能有了无可置疑的经验以后,要请你们为美利坚合众国慎重考虑一部新的宪法. 这个问题本身就能说明它的重要性:因为它的后果涉及联邦的生存,联邦各组

成部分的安全与福利.以及一个在许多

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帝

国的命运.时常有人指出,似乎有下面

的重要问题留待我国人民用他们的行

为和范例来求得解决:人类社会是否真

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

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

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

织.如果这句话不无道理,那么我们也

基督教正义二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许可以理所当然地把我们所面I临的紧

要关头当做是应该做出这项决定的时

刻;由此看来,假使我们选错自己将要

扮演的角色,那就应当认为是全人类的

不幸."⑤由此可见公义与救赎精神在美

国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表现为

现实妥协风格的中庸性审慎与决断精

神就是自由选择和深思熟虑的精神.

何渭正义一元论?在这里,笔者将

再次引入一组新概念:善一元论,正义

元论.所谓"善一元论",对基督教神

学来说,善的本源是一元的,就是那位

全然至善的耶和华神:而所谓"正义一

元论",对基督教神学来说,正义的本源

是一元的.仍然是那位全然公义的神.

也即,鉴于上帝为至善与至公义的全能

的神,基督信仰既主张善一元论,又主

张正义一元论.

需要指出,"善一元论""正义一元论"的提出者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顾乃忠教授.针对伯林的种种盲点,顾先生指出:"既然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不仅不会导致极权主义.反而是反对极权主义的有力武器:既然文化一价值一元论不仅不会导致文化霸权.反而是反对霸权思维,推广人类普世价值的有力武器,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文化一价值一元论呢?文化一价值一元论学术论衡

是人生存的意义所在,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批评以伯林为代表的并在当前学界受到热捧的文化一价值多元论, 则是坚持文化一价值一元论的重要途径."这篇文章中,顾先生慧眼识珠: "欧共体各成员国所代表的不是多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即基督教文化或西方文化."在他看来,基督教文化或者西方文化的正义一元论所保障的自由民主价值才是中国评论界目前广泛赞誉的普世价值.换而言之,一个彻底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从来只能是文化一价值一

元论者,也是正义一元论者.

当然,这篇文章多少暴露出了顾先

生作为一位学院派学者对小共同体价值的知之不多,如他认为:"如果说一元论会导致极权主义,那么应该指的是善

元论而不是正义一元论.善一元论为

了避免极权主义之嫌.往往以文化一价

值多元论的面目出现,但恰恰是文化一

价值多元论成为极权主义的根源."基

督教神学既是善一元论,又是正义一元

论,那么基督教到底是导致极权主义还

是导致宪政主义呢?在中世纪晚期,罗

马教廷曾经专制过,然而,这样的暂时

堕落很快就被基督教会本身成功自我

克服.新教徒,尤其是持加尔文主义的

英美清教徒,更是有意无意地成功培育

I

目函圈国■硼社会科学论坛l29

l

基督教正义IJ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学术论衡

出世界k最健康的宪政民主政体;即使

是天主教,在新教徒和部分天主教教徒

为了纯正教义和信仰自由而进行的浴

血奋战之后,"墙外开花墙内香",也被

迫接受了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这样的

普世价值,进而整个被作为政治文明全

盘接受.基督信仰从来都是自称为普世

主义的,从来就没有自卑地以文化一价

值多元论的面目出现.只有正视基督教

话语,超越伯林后,顾先生的理论才更

富有历史感的意义和更富有层次感的

分析.

基督教至少成全了宪政民主的制

度安排.震撼人心的是,一个学者如果正确理解基督教教义,只能得出宪政主义的政治结论.可以说,就最纯正的教义而言,一个基督徒,天然是一个宪政主义者.因着"上帝"这个"他者"和对自身罪性的认识进入政治思维领域,对善一

元论和正义一元论在世俗社会的分野,法国的天主教宪政大师托克维尔说得特别干脆而经典:"无限权威是一个坏而危险的东西.在我看来,不管任何人,都无力行使无限权威.我只承认上帝可以拥有无限权威而不致造成危险. 因为上帝的智慧和公正始终是与它的权力相等的.人世间没有一个权威因其I

30I社会科学论坛

本身价值值得尊重或因其拥有的权利不可侵犯,而使我愿意承认它可以任意行动而不受监督,和随便发号施令而无人抵制.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播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托克维尔是中文学术界的外国明

星,《论美国的民主》对中国学者的思维

塑造影响甚大,可是,从来就没有多少

中国学者甚至是中国的宪政主义学者

认真思考和分析过这一段话的最伟大,

最深刻的政治哲学含义.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厦的前门,

镌刻着这么一句名言:"世人哪,耶和华

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

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

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8)

作为罪人.人不能"正义"与"善"二者兼

行,更不能政教合一来强制推进道德.

基督教善一元论如何成全正义一元论,

并最终成全宪政民主政体,其中的细节

究竟如何,我的旧作《从显性道德到隐

性道德:"朱学勤困境"的法哲学分析》

基督教正义ll兀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对此进行了专文分析,本文的第一部

分,刚刚写就的第二部分对此进行了分

析.需要强调,无论是从显性道德向隐

性道德的技术性转变,还是律法与恩典

的整全关系之于宪政理论的逻辑起点

意义,以及善一元论与正义一元论的分

野所带来的开放社会的伦理结构.核心

都是基督信仰特性.即上帝作为独一真

神公义与恩典的统一性.以及人作为受

造物所体现的罪性和有限性.如果脱离

这个特性去谈论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去

评论新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意义.很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1n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