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

更新时间:2024-06-29 15: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

——求同存异,走向融通

摘 要:全纳教育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西方并迅速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由最初的关注残疾儿童扩展到关注所有儿童,体现了人权民主观。而因材施教是发端与我国古代,由著名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直到今天也是教育追求的育人原则,通过分析二者冲突及契合点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应该可以实现融合。

关键词:全纳教育;因材施教;冲突;融合

全纳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于20世纪末,并持续影响了21世纪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在西方兴起的教育思想在传入之初对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并不断扩充,深化,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随着全纳教育理念模式的不断升华,它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特殊的残疾儿童,而是扩展到追求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这为现代教育追求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因材施教原则是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在“有教无类”的前提下实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教育实践,一直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原则。通过分析比较两个产生于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维度的教育理念的含义和基本观点,并试图发现二者结合的最佳形式 ,以期真正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两次有重要意义的大会,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主要核心理念是强调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也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

(一)定义

关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前没有明确阐述,但是历史上出现的经典定义主要有三个,后来的定义基本上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演进。

1.澳大利亚学者贝利关于全纳教育定义主要有两点要义:把学生聚集在同一空间,做相同的事;社会接纳和归属。这种全纳只是形式上的全纳,追求空间时间和内容上的一致性。

[1]

2.英国全纳教育专家布思的定义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主流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减少学生遭到主流学校的排斥。可以看出他的定义中的对象范围扩大到整个儿童群体,涉及到普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相比而言,英国学者汤姆林森的定义就更合理的多,考虑到实践的可能性。在坚持教育体系整体性的前提下,根据资源分布和个人的学习需求多层次地践行全纳教育理念。

虽然各个学者的定义表述有所不同,科学性还有待论证,但是还是可以窥见早期全纳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渗透了“全民教育”的某些影子。后来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已初见雏形。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

1.人权观

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纳教育的提出强调了教育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特别是特殊儿童学生,不可剥夺和普通儿童享受一样教育的机会,这 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倡导的人权观。因为全纳教育最开始是针对残疾儿童的隔离教育问题提出的,这和由于种族和性别而受到隔离是一样的,是违反人权的。所以全纳教育隐含着一种社会政治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供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特殊学校是和普通学校隔离的,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该在普通学校里接受教育,否则就是侵犯了特殊儿童的人权。

2.平等观

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平等的,不应区别对待。不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还要做到平等对待,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要。这里说的特殊儿童不再仅仅指身体残障儿童,还应包含心理上有缺陷或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教育上都是平等的,不可遭到歧视或是排斥,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出现的在学校中的不平等现象,除了在行为上对他们加以拒绝、排斥,如拒绝入学,区别对待,惩罚过度等,还在语言上施加“冷暴力”,这种隐性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身体残障的儿童,老师或者是同龄人会说他们是“瞎子”、“瘸子”或“哑巴”等;学习上有困难,心智发展缓慢的以及成绩不好的,会被冠以“傻子”、“弱智”等标签,这些带有歧视意味的话语是不应该用来形容他们的,而这种歧视往往最容易发生,贴标签的做法在学校是绝对要被禁止的。

3.民主观

全纳教育提倡的是“积极主动参与”,要求个体作为社会一份子,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自己的事情,以改造这个社会适应自己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

[2]

动的主体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课堂互动中去。全纳教育的民主观就是要求大家走向集体,共同参与,关注到每一个人,立足集体学会合作。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把民主观渗透到教育领域是必然趋势。

4.课程与教学观

教学是学校活动的中心,探讨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课程模式势在必行。传统的课程观以不适合特殊儿童学习作为理由把他们排斥在外。但是全纳教育的课程观完全改变这种状况,认为我们的教育原则应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的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上有特殊需求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强调群体的作用,关注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所有人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总之全纳教育作为一新兴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国际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它由最初的仅关注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之中,把全纳教育看成是特殊教育的反面到“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减少排斥”的新的全纳教育思想,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大转变,关注的视角扩大,立足点从“他们”转向“我们”,重视全民参与、民主平等和群体合作。我国也在积极尝试践行全纳教育思想,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直接把外来理论与本国实践嫁接明显行不通,关于全纳教育的某些思想其实和本土的一些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材施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3]

二、因材施教面面观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原则,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是教育一直要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当前学校中实施的因材施教已经面目全非,和孔子的初衷大相径庭。如有人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根本无法实施因材施教;有人认为因材施教只能针对少数人,在集体中难以实行??毋庸置疑,因材施教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让其发挥作用,恢复因材施教的本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的原始含义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从《论语·述而》中可知,各弟子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的德行完备,有的巧言善词,有的精于政事,有的就精通文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但从教学方式来看,基本意思就是因弟子的差异或特长来进行教导。

要了解孔子“因材施教”观不得不先弄清楚这一理论的理论前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中心,在其言论或著作中无不渗透了其人本思想,“仁”的核心思想是“爱人”,体现了他的博爱思想,涉及到教育领域,提出了革新理念“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强调人人平等,

没有地域和身份的差别,从而促进了教育的下移,扩大了教育对象,在历史上意义重大。

(二)因材施教的现代意蕴

从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诠释以及他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因材施教”中“材”的理解也需要重新审视。现代教育中理解的“材”大都是学习成绩突出,表现优异有特长的“优等生”和“尖子生”,但是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学生特有的人性禀赋,气质以及学习兴趣和习惯,并无优劣好坏之分。这是一个客观的描述,而现在是将它的含义缩小,赋予了感情色彩。所以“因材施教”的本意不是着眼于少数人的“才”,而应该了解每个人的“材”,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优劣势,在教育中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找到最优发展路径,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是我们今天推进教育公平,践行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

[4]

三、二者冲突之争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西方的“全纳教育”还是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都是教育事业要追求的崇高理想。但是各自在教育实践中都遭遇不同的困境,要想使二者顺利结合,首先必须要解决它们的相互冲突和认识误区。

(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在少数与大多数之间寻找平衡[5]

全纳教育主张的是教育应把所有儿童都纳入进来,包括特殊儿童,主张所有儿童应纳入普通学校里,面向的是全体;而因材施教只能覆盖少数学生,难以照顾到全体,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来说,教育方式和普通学生是大有差异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收获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

(二)教学组织形式上,大班与小班(重点班与普通班)难以取舍

班级授课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我国,班级的规模都是较大的,人数越多,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难度就越大。所以一些人就会产生全纳教育的结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的认识,对所有学生统一对待,不分彼此。这种办法显然是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一些“重点班”和“普通班”,这也是“因材施教”,只不过“因”的是“才”,学习成绩。

(三)其他方面

把教育理论落实到实处,还要靠学校及老师,那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决定理论成功落实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教育领域,学校的办学目标单一化,完全追求高升学率和因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力,教师在这一目标的要求下也不得不因势利导,

一切以成绩为准。大班上课是司空见惯,一旦实施因材施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的困难和障碍重重,在基数很大的班级规模中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材”更是难上加难。

确实,要把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的一大挑战,理论和实际存在很多矛盾,但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两种教育理念理论上必定可以完美融合,因为二者都是在追求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求同存异,实现共赢

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各自都有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的困境,但是在全纳教育视野下实施因材施教可以成为教育的一个尝试,因为二者有共同的落脚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观

从两种实现的基本理念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思想。全纳教育出现之初就是为解决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它发端于特殊教育,又超越了特殊教育,关注到所有学生,尤其是重视教育中的排斥和歧视,不仅是由于残疾引起的排斥,还包括其他原因,如智力、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等方面。这是践行人道主义表现,对所有群体在教育权上一视同仁,重视人权。

同理,从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前提就可知,他是以儒家的“人本思想”为前提的,用“仁”来规定人的本质,在他的论述中明显体现出他的重人轻物的思想倾向。为什么要实施“因材施教”?因为他认为人都有可塑性,应关注到每个人的秉性,他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还据此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也可看出“因材施教”的本意是“以人为本”的。

(二)实行面向全体的教育观

如果说全纳教育只是关注少数特殊儿童那是一种狭隘的全纳教育,新的全纳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视角已扩展到普通学生,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因材施教,有人认为那是对少数人的因材施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材施教是人们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材施教不是只针对“特长生”和“尖子生”的,相反,它是在承认受教育者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影响,在知识,才能,兴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关注每位学生,使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得到发展,不会出现有人“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所以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教,只有真正贯彻了因材施教才能充分体现照顾全体的精神。

(三)重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纳教育不仅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指明了具体策略,即要求教育必须提供多样

化的满足个人需要的服务。多样化的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各种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形式,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未来社会要求要求人们面对社会挑战时,具备观察、判断、分析等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立足点;以满足每个儿童的需要,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为目标。

因材施教从字面意义来看就已经体现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但要注意的是因的是“材”,即是指学生各方面的特性,包括兴趣、气质、身体状况等而绝非仅指一般理解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搞清楚它的真实含义才能更好的去践行它。

综上所述,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产生的土壤不同,但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可以走向融合,求同存异,共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仲建维:《全纳教育:定义与理念》,《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5期。 [2] 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3] 雷江华:《全纳教育之论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4期。

[4] 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5] 田友谊:《全纳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的应然选择》,《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6] 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化的满足个人需要的服务。多样化的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各种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形式,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未来社会要求要求人们面对社会挑战时,具备观察、判断、分析等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立足点;以满足每个儿童的需要,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为目标。

因材施教从字面意义来看就已经体现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但要注意的是因的是“材”,即是指学生各方面的特性,包括兴趣、气质、身体状况等而绝非仅指一般理解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搞清楚它的真实含义才能更好的去践行它。

综上所述,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产生的土壤不同,但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可以走向融合,求同存异,共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仲建维:《全纳教育:定义与理念》,《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5期。 [2] 黄志成:《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3] 雷江华:《全纳教育之论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4期。

[4] 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 [5] 田友谊:《全纳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的应然选择》,《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6] 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1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