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我参照效应的新视角_基于新范式下的发现_史战

更新时间:2023-04-15 08: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0,3(3):42-46

通讯作者:周爱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zhouab@525edc8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e

1引言

自我参照效应(self reference effect )是由

Rogers ,Kuiper 和Kirke 首先发现的,是指与自我相

联系的信息的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下的记忆现象[1]。最经典的研究范式是在实验过程中向被试呈现形容词,要求被试在完成自我参照(self refer-

ence )任务:“这个形容词适合描述你吗?”、他人参照(other reference )任务:“这个形容词适合描述××人

吗?”、语义加工(semantic encoding )任务:“这个形容词与××词意思相同吗?”、语音加工(phonemic

encoding )任务:“这个形容词与××词押韵吗?”、结构加工(structural encoding )任务:“这个形容词中有大

写字母吗?”之后对形容词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其他条件。

但是,随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范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ogers 等人采用上述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范式的特征词评价任务并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1]。后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此范式进行了扩展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如有研究采用R /K 判断范式探究自我参照效应,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对自我参照任务、他人参照任务以及语义加工任务等进行评价,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被试对评价过的任务进行再认。但是在再认过程中对被试回答见过的项目还要进一步做R (记得)或是

K (知道)的判断,结果发现在R 判断上出现了显著的自我参照效应[2-4]。Klein ,Cosmides 和Tooby 等人

采用范围假设的研究范式,发现无论是在高、中、低的描述情况下都可以形成关于自己的特质概要

(trait summary )。此外,Macrae 和Roseveare 将“提取诱发遗忘”研究范式扩展到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领域,结果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被试对实验材料没有出现提取诱发遗忘,而在参照朋友和参照一般他人的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同样也发现了显著的自我参照效应[6]。上述研究都是对传统加工深度研究范式的一种延伸。但是,近来随意编码的研究范式也广泛用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此研究是指不要求被试对自我描述的刺激材料作外显的评估或在自我与被编码的刺激特征没有外显联系的条件下建立自我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即在自我与刺激相联系的任务中刺激以随意的形式被编码[7-9]。相对于传统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中编码刺激与参照条件发生联系时意识参与程度较浅。

此外,Rogers 等人采用语义加工、语音加工以及结构加工作为自我参照条件的对照组,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Kuiper 和Rogers 在此基础上将他人参照组纳入到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中[10],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然而,近年来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中只采用自我与他人组互为对照组[7-9],此方法为探讨自我参照效应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视角。

查阅大量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的文献,我们发现前人大多以视觉形式呈现实验任务[11,12],同时也有一些研究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听觉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任务完成方式。我国学者杨升红和朱滢采用听觉的形式呈现实验材料,发现了老年中国人存在自我参照效应

[13]

;Sui 和Zhu 采用物体卡片作为

实验材料,要求五岁儿童根据人脸(自己的或他人的)指向物体口头报告“自己或他人指向了××”,然

探究自我参照效应的新视角:基于新范式下的发现

周爱保

吴慧芬

张鹏英

刘沛汝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兰州730070)

摘要: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研究了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的发生机制并检

验了新研究范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在新的随意编码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自我参照效应;注意可能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关键词:自我参照效应;随意编码;加工深度

42

后进行自由回忆,发现5岁儿童具有自我参照效应[14]。本研究将发展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听觉的形式呈现实验任务,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任务,并且选择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为自我的对照组,探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研究条件下是否会存在自我参照效应。我们预期,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新的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的自由回忆率也会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

2实验一

实验一采用2(参照条件:自我与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其因变量为自由回忆率。

2.1研究方法

2.1.1被试

2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其年龄范围是20-2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0.8岁。

2.1.2材料

从刘源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中选取频率为30以上的3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其中积极(褒义)词与消极(贬义)词各16个。

32个形容词分别进行相似程度与形容词效价的匹配后平均分成2组(每组中都有8个积极形容词和8个消极形容词;一组与自己的名字一起出现,一组与温家宝的名字一起出现)。并且2组形容词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平衡,即在实验中两组形容词都可能与自己名字一起出现也可能与温家宝的名字一起出现。

2.1.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学习、分心和测验三个阶段。

学习阶段:实验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不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每名被试都需要完成形容词是否与自我参照(被试自己的名字)条件或他人参照(温家宝)条件符合的判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只需要认真听主试的提问然后口头报告自己的答案。如:自我参照加工,主试问:“张三聪明吗?”被试口头报告:“张三聪明或张三不聪明。”他人参照加工,主试问:“温家宝坦率吗?”被试口头报告:“温家宝坦率或温家宝不坦率。”

分心阶段:要求被试对26个英文字母按正序(从A到Z)隔一个口头报告一个,然后按倒序(从Z 到A)也隔一个口头报告一个,时间为3分钟。

测试阶段:要求被试自由回忆在学习阶段用来描述自己与他人的形容词。

2.2结果与分析

对自由回忆率进行2(参照条件:自我与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1,19)=5.04,p<0.05,积极效价人格特征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效价人格特征形容词;参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19)=7.47,p<0.05,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征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效价与参照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9)=2.34,p>0.05。

实验结果支持了我们的预期,在加工深度条件下,以听觉的形式呈现实验任务,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任务的新范式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这说明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可以用来研究自我参照效应。并且实验结果还发现了积极人格特征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人格特征词,这表明出现了积极效应(positivity effect)。那么,新的研究范式能否推广到随意编码条件下还有待探究,因此,我们设计了实验二。

3实验二

实验二采用2(参照条件:自我与他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其因变量为自由回忆率。

3.1研究方法

3.1.1被试

21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11名,其年龄范围在20-2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2.1岁。

3.1.2材料

同实验一。

3.1.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学习、分心和测验三个阶段。

表1实验一中两种参照条件在不同效价条件下

自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参照条件N积极(M±SD)消极(M±SD)自我200.39±0.150.28±0.15

温家宝200.26±0.150.23±0.14

周爱保等:探究自我参照效应的新视角:基于新范式下的发现43

学习阶段:实验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不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每名被试只需要跟着主试口头报告自我参照(被试自己的名字)加工和他人参照(温家宝)加工的陈述句。如,自我参照加工,主试:“张三聪明”,被试复述:“张三聪明”;他人参照加工,主试:“温家宝坦率”,被试复述:“温家宝坦率”。

分心阶段:同实验一。

测试阶段:同实验一。

3.2结果与分析

对自由回忆率进行2(参照条件:自我与名人)×2(形容词效价:积极与消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依据数据分析可知,效价的主效应临界显著,F(1,19)=4.04,p=0.059,积极效价人格特征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临界显著高于消极效价人格特征形容词;参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1,19)=13.44,p<0.05,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征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效价与参照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9)=0.006,p>0.05。

实验二的结果与实验一相同,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即随意编码条件下采用听觉的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的新范式也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并且积极人格特征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消极人格特征词,表明也出现了积极效应。

4讨论

本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听觉形式呈现实验任务和口头报告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探讨了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是否会出现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条件下发现了自我参照条件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这说明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这与大量传统加工深度条件下的研究结果一致[15-19];新的随意编码研究范式条件下也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他人参照条件,与先前有关随意编码的研究结果也一致[7-9]。两个实验结果说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自我参照效应。

此外,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均采用人格特征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并由此发现了积极效应。我国学者管延华和迟毓凯采用加工深度研究范式,将形容词效价作为实验变量探讨朋友参照效应的同时也发现了积极效应。他们认为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数人更易于关注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并且积极的人格特质在心理表征中原本就加工程度更为精细,组织形式也更为系统[20]。因此,个体由于在本研究中较多地关注了与自我和温家宝有关的积极人格特质形容词从而出现了积极效应。

本研究中无论采用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还是新的随意编码研究范式,结果均发现了显著的自我参照效应。但是关于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存在很大的争议,Rogers等人认为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原因在于自我图式对信息编码和任务回忆产生了影响[1];Ferguson,Rule和Carlson认为典型的自我参照任务的情感特征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21],如“勇敢是你想具备的特征吗?”;Symons和Johnsons 在综述了近20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细加工、组织加工以及两者并存的双加工都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22]。以上均是外显加工深度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发生机制的观点。近年来,在随意编码条件下也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认为自我积极偏差以及由自我积极偏差引起的注意是随意编码条件下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自己的名字可以自动地唤起注意[23-26],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采用新的加工深度还是在随意编码范式下,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都是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产生了注意。注意可能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真正原因。

本研究采用听觉任务呈现方式和口头报告的任务完成方式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这是对前人研究范式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同时为采用听觉形式开展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量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采用视觉形式的任务呈现方式,发现了大脑内侧前额叶伴随着自我参照加工而激活[27-30],但是关于听觉形式呈现实验任务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未来研究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听觉呈现形式的自我参照加工是否也伴随着大脑内侧前额叶的活动以及探讨注意是否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

心理研究

表2实验二中两种参照条件在不同效价条件下自

由回忆率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参照条件N积极(M±SD)消极(M±SD)

自我200.43±0.250.38±0.18

温家宝200.26±0.160.21±0.12

44

因。

5结论

(1)采用听觉任务呈现方式与口头报告任务完成方式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发现了自我参照效应,这说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自我参照效应;

(2)注意可能是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Rogers T B,Kuiper N A,Kirker W S.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35(9):677-688

2Conway M A,Dewhurst S A.The self and recollective experimence.Applied Psychology,1995,9(1):1-19

3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2001,31(6):537-543

4戚健俐,朱滢.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心理科学,2002,25(3):275-278

5Klein S B,Cosmides L,Tooby J,et al.Priming ex-ceptions:A test of the scope hypothesis in naturatlis-tic trait judgments.Social Cognition,2001,19(4):443-468

6Macrae C N,Roseveare T A.I was always on my mind:The self and temporary forgetting.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2002,9:611-614

7Cloutier J,Macrae C N.The feeling of choosing:Self-involvement and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things past.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8,17(1):125-135

8Cunningham S J,Turk D J,MacDonald L,et al.Yours or Mine?Ownership and memory.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8,17(1):312-318

9Turk D J,Cunningham S J,Macrae C N.Self-mem-ory biases in explicit and incidental encoding of trait adjectives.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08,17(3):1040-1045

10Kuiper N A,Rogers T B.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Self-other differenc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37(4):499-514

11Watson L A,Dritschel B,Obonsawin M C,et al.Seeing yourself in a positive light:Brain correlates of self-positivity bias.Brain Research,2007,1152(4):106-110.

12Watson L A,Dritschel B,Jentzsch I,et al.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ference and emotion-

al valence as a function of dysphoria.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8,99(1):143-152

13杨红升,朱滢.老年中国人自我记忆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1):43-45.

14Sui J,Zhu Y,Chiu C Y.Bicultural mind,self-con-strual,and self-and mother-referenc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cultural priming on recognition mem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 y,2007,43(5):818-824

15Brown P,Keenan J M,Potts G R.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with imagery encod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5):897-906

16Ganellen R J,Carver C S.Why does self-reference promote incidental encod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5,21(3):284-300

17Katz A N.Self-reference in the encoding of creative-relevant traits.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7,55(1):97-120

18Klein S B,Loftus J.The nature of self-referent en-coding:The contribution of elabo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5(1):5-11

19Klein S B,Loftus J,Schell T.Repeated testing:A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the roles of elabo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ing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knowled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5):830-839

20管延华,迟毓凯.自我参照与朋友参照对人格特质记忆的影响.心理科学,2006,29(2):448-450

21Ferguson T J,Rule G R,Carlson D.Memory for per-son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2):251-261

22Symons C S,Johnson B T.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memory:A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21(3):371-394

23Bargh J A.Attention and automaticity in the process-ing of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2,43(3):425-436

24Gray H M,Ambady N,Lowenthal W T,et al.P300 as an index of attention to self-relevant stimuli.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2):216-224

25Moray N.Attention in dichotic listening:Affective c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struc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59,11:56-60

26Shapiro K L,Caldwell J,Sorensen R E.Personal names and the attentional blink:A visual“cocktail party”effec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

周爱保等:探究自我参照效应的新视角:基于新范式下的发现45

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97,23:504-51427

Heatherton T F ,Wyland C L ,Macrae C N ,Demos K E ,Denny B T ,Kelley W M.Medial prefrontal ac-tivity differentiates self from close others.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6,1(1):18-2528

Kelley W M ,Macrae C N ,Wyland T F ,Caglar S ,Inati S ,Heatherton T F.Finding the self ?

An event-

related fMRI study.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

2002,14(5):785-794

29

Macrae C N ,Moran J M ,Heatherton T F ,Banfield J F ,Kelley W M.Medial prefrontal activity predicts memory for self.Cerebral Cortex ,2004,14(6):647-654

30Northoff G ,Heinzel A ,de Greck M ,et al.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our brain ———

A meta-analysis of imaging studies on the self.Neuroimage ,2006,31

(1):440-457

Seeing S elf-reference E ffect in A N ew W ay :

The F indings B ased on A N ew R esearch P aradigm

Zhou Aibao ,Wu Huifen ,Shi Zhan ,Zhang Pengying ,Liu Peiru ,Li Qiong

(School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dapted the style of tasks presented by auditory and tasks completed by vis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depth of processing and incidental encoding con-dition and tested the viability of the new research paradigm.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 :(1)the free recall performance of self reference condition were better than other condition significantly in the new depth of processing research paradigm ;(2)the free recall performance of self reference condition were better than other condition significantly in the new incidental encoding research paradigm.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new research paradigm could be used to explore self-reference effect ;and attention might be the mechanism of self-reference effect.

Key words :self reference effect ;i ncidental encoding ;d epth of processing

心理研究

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0z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