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毛概quan
更新时间:2023-09-15 05:3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河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32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D)
A.市场经济体制 B.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4.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新经济体制的建议是在(B)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5.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A)
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B.适当削弱宏观调控 C.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宏观调控 D.取消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D)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7.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A) A.公有制性质 B.国有性质 C.共有性质 D.混有性质
8.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是在党的(D)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9.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A)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公有制经济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A) A.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决定的 C.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D)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 13.按劳分配是(D)
A.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 D.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4.按劳分配是(B) A.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 C.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D.个体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C)
A.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成员的收入
16.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B)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初级阶段的国情 17.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人属于(C)
A.按资分配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收入 D.风险收人
1
18.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3万元,他的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C.按资分配的收入 D.按技术要素进行分配的收入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是(B)
A.按劳分配 B.按贡献分配 C.按技术分配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再分配注重公平,主要依靠的是(C)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政府作用 D.社会机制 21.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 D.政府作用
22.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人悬殊的分配政策是在党的(C)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五中全会 23.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核心是(B)
A.发展新兴产业 B.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C.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4.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A)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2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B)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26.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是( C)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发展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B) A.经济增长方式 B.经济发展方式 C.生产发展方式 D.生产运作方式
2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B)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2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C)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3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D) 2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3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的是(D)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C) A.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发展循环经济 D.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8题)
1.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ACD) A.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B.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松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其中,“三个补充”是指(BCD)
A.所有制结构 B.个体经营 C.自由生产 D.自由市场 3.下列表述中,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有(ABCD)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股份制是(ABCD)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判断其所有制性质的关键是看哪种所有制掌握控股权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6.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是(AD)
A.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B.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7.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这其中两个“毫不动摇”是指(BC)
A.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CD)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制经济可共存
D.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BCD) A.股份制经济 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 港澳台投资的经济 D.外资经济
10.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CD) 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 B.凭借专利所取得的收入
C.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人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润
D.以实物形态资本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ABCD)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 B.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资产收益和按资本取得的收人 D. 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12.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是(ABCD) A.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
D.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3.一部分人依法先富起来的作用有(ABC)
A.示范作用 B.帮助作用 C.带动作用 D.走向两极分化 1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CD)
A.减少环境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 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ABC)
A.农民问题 B.农业问题 C.农村问题 D.农民工问题 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ABC)
A.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7.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ABC)
A.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B.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C.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D.坚持科学发展观 18.公有制经济包括(ABD)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国有经济
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A) A.正确 B.错误
2.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
A.正确 B.错误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 A.正确 B.错误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A) A.正确 B.错误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A.正确 B.错误 6.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A)
A. 正确 B.错误
3
7.江泽民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B) A.正确 B.错误
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两极分化(B) A.正确 B.错误 9.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扩大无须特别关注(B)
A.正确 B.错误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B)
A.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
材料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4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A) 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B.土地问题 C.教育农民的问题 D.现代化问题 2.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的潜力(A)
A.在农村 B.在城市 C.在边疆 D.在沿海 3.“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问题,因为(ABCD) A.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 B.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C.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D.农村稳则社会安
69.目前我国三农问题表现在(ABC)
A.农业基础薄弱 B.农村发展滞后 C.农民增收困难 D.城乡二元结构 4.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AB)发展阶段 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农业哺育工业 D.农村支持城市
5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A)
A.农业 B.工业 C.教育和科技 D.服务业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ABCD)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改善农村民生 C.扩大农村需求 D.发展现代农业
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的是(B)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是(C)
A.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9.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
发展的必然要求的是(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
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 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D)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我国的国体是(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B)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目前,我国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的是(A) A.县(市)级人民代表大会 B.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C.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9.我国的民主党派是(B)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10.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D)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B)
A.民族区域自治 B.基层民主 C.政治协商 D.人民代表大会 1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依法治国 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3.近年来,中国不断进行“打假”斗争,然而,由于法律对造假、售假者的打击力度太弱,对执法者赋予的权力不够,使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为此,我国出台并实施了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保证了全国打假工作的顺利进行。这表明(B)
A.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D.政府直接行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职能 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5.法制是依法治国的(D)
A.内容和本质 B.手段和目的 C.表现和形式 D.前提和基础 16.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A)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B.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7.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A)
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主权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生命是(C)
A.人民平等 B.人民自由 C.人民民主 D.人民幸福 19.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C)
A.发展民主 B.依法治国
5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稳定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0.民主、自由、人权是(D)
A.超阶级的 B.资产阶级的 C.无产阶级的 D.人类的普遍追求 二、 多项选择题(27题)
1.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两者的(BCD) A.表现形式相同 B.性质相同 C.作用、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3.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范畴包括(ABCD)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是(AC)
A.人民民主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AC)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前提,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指国家性质,后者指政府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构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BC)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B.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C.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D.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6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是(ABD)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C.实施“三权分立”原则 D.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9.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ABC)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审判权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CD)
A.是我国的国体 B.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C.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 D.是我国的政体
11.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C.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
D.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性 1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体现在(ABD)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政府,成为执政党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权力平衡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ABC)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管理本民族事务 C.管理本地方事务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5.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的人数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扩大基层民主,要(ABCD) A.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B.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C.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D.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16.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ABCD) A.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要保证对所有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7.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AD) A.制度化 B.公开化 C.民主化 D.法律化
1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扩大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
A.知情权 B.参与权 C.表达权 D.监督权 19.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BC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D.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0.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BCD)
A.政治制度 B.领导制度 C.组织制度 D.工作制度 21.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ABC)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是否增强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C.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D.党的领导是否得到加强和改善
2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AB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C.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 D.要以推进民主为核心
2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因为(ABCD) A.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和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的人权是两回事,我们的人权(ABC)
A.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权利
B.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 C.是具体的、相对的 D.是抽象的、绝对的
25.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包括(BCD) A.人权高于主权
B.人权首要的是生存权 C.国家主权高于人权
D.社会主义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资本主义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 26.民主是(ABC)
A.国家制度 B有阶级性的 C.具体的、历史的 D.有统一模式的 27.下列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有(ACD) A.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B.人权高于主权
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三、判断题(10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A) A. 正确 B. 错误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A. 正确 B. 错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B) A. 正确 B. 错误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A) A. 正确 B. 错误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 A. 正确 B. 错误
6.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A. 正确 B. 错误
7
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 (A) A. 正确 B. 错误
8.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重要的是执法必严(B) A. 正确 B. 错误
9.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A. 正确 B. 错误
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A)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首先领导全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治理国家。1986年,邓小平又强调要把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对实行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1996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鲜明地提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明确载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中共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要求,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意义重大(ABCD)
A.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8
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ABC)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基层民主
4. 依法治国确定了党、人民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它包括(ABCD)
A.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B.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C.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D.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 5.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国情出发 C.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D.学习西方模式 6.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因为(ABD) A.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B.法制规定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 C.法制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
D.法制规定了对破坏民主权利行为的制裁措施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最基本目标是(A)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且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8.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民主成为现实,又规范人民的民主行为,使(ABCD)
A.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不存在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 B.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C.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和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都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ABD)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依法治国
10. 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 8.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看(ABC)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文化是否繁荣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后,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建设(D)
A.大众文化 B.先进文化 C.核心文化 D.和谐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B)
A.综合国力的一般内容 B.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D.综合国力的一般条件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B)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4.培育“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A)
A.理想信念教育 B.纪律教育 C.文化知识传授 D.道德教育 5.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的是(A)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推动社会的进步 C.实现经济的发展 D.发挥人的创造性
6.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迫切需要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党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而提出的文化艺术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是(C) A.推陈出新,繁荣社会 B.热情洋溢,教育为主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革命至上,样板突出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本”是(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传承民族文化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D)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B)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4.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小康社会 C.构建和谐社会 D.建立和谐世界
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B)
A.与时俱进 B.改革开放 C.艰苦奋斗 D.助人为乐 16.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应的是(D) A.以见利忘义为耻 B.以违法乱纪为耻 C.以骄奢淫逸为耻 D.以损人利己为耻 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9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18.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B.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C.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 D.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19.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 A.科学技术 B.教育 C.文化 D.管理 20.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C)
A.普及文化知识 B.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C.繁荣文化市场 D.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18题)
1.精神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及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它主要包括(ABCD)
A.思想理论 B.道德风尚 C.文学艺术 D.教育和科学 2.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ABCD)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C) A.思想道德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ABCD)
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BCD)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C.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0
6.对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CD) A.开拓创新 B.一律实行“拿来主义” C.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7.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ABCD) A.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B.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C.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D)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 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10.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1.2006年3月4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有(ABCD) A.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B.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C.为人们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1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ABCD) A.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3.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鼓励和支持的思想道德是(ABCD) A.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
B.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C.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 D.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道德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应是( )。
A、民主法治的社会 B.公平正义的社会
C.诚信友爱的社会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正确选项】BC
9.构建社会主要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确选项】ABCD
10.“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的“四位”指(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 【正确选项】ABCD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A.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D.是我们党执政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执政理念的升华 【正确选项】ABCD
12.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D. 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选项】ABCD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 )。
A.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 C.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正确选项】ABCD
14.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 )。
A.健全社会组织机制 B.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C.加强社会基层单位 D.健全社区组织生活 【正确选项】AB 46
15.社会和谐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正确选项】ACD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A.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B.是一个消除一切矛盾与不和谐因素的持续过程
C.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正确选项】ACD
1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民生的目标是( )。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 D、老有所养 【正确选项】ABCD
18.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包括( )。
A.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D.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正确选项】ABCD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
A.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和谐的思想
D.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正确选项】ABD
20.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做到( )。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C.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D.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正确选项】ACD
21.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 )。
A.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首位
B.优化教育结构,形成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 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D.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正确选项】ABCD
27.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健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包括【正确选项】BCD
22.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扩大就业的方针是( )。
A.劳动者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有计划地分配 D.政府促进就业 【正确选项】ABD
23.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
A.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B.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C.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D.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正确选项】ABCD
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是可以“回避”的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正确选项】ABD
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六条基本原则,关于这六条基本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A.既构成有机整体又各具丰富内涵
B.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C.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
D.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正确选项】ABCD
26. 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 )。
( )。
A.公众参与 B.党委领导 C.政府负责 D.社会协同 【正确选项】ABCD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武力解放台湾 D.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正确选项】D 2. 维护祖国统一是( )
A.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C.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D.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选项】C 3. 台湾问题实质是(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日关系问题 C.国共两党的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正确选项】A
4. 台湾问题产生50多年来,党和政府对台湾方针政策经历了两个时期是( )
A. 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 B. 从“武力解放”到“武力统一”
47
C. 从“武力解放”到“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从“和平统一”到“一国两制” 【正确选项】A
5.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B.《告台湾同胞书》
C.《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 D.《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正确选项】B
6. 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
A.毛泽东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正确选项】C
7. 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是( )
A.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90年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 D.1985年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 【正确选项】D
8.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解决台湾问题 B.高度自治 C.两制并存 D.一个中国 【正确选项】D
9.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99年10月1日 B.1997年8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正确选项】C
10.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告台湾同胞书》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48
【正确选项】D
11. 2006年,胡锦涛提出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是( )
A. 和平发展 B. 和平统一 C. 一国两制 D. 共同防御 【正确选项】A
12.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C.《反分裂国家法》 D. “新闻公报” 【正确选项】C
13. 关于“一国两制”的最初的构想是针对( )
A.解决香港问题 B.解决澳门问题 C.解决西藏问题 D.解决台湾问题 【正确选项】D 二、多项选择题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
A.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C.本世纪能够实现的构想 D.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正确选项】ABD
2.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A.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 B.明确提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C.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正确选项】BD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包含( )
A.一个中国,两制并存 B.高度自治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正确选项】ABD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 )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C.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 D.有利于争取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正确选项】ABCD
5.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 )
A.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 B.说明“一国两制”构想还有待完善
C.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D.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正确选项】ACD
6. 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构想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有( )
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达成“九二共识”
C.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D.两岸政党交流对话并发表公报,达成多项共识 【正确选项】ABD
7. 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 )
A.民进党
B.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 C.台湾同胞
D.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 【正确选项】BD
8. 《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 )
A.针对台湾人民不放弃承诺使用武力
B.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C.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事实 D.有力地遏制和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正确选项】BCD
9. 使我们掌握了反“台独”斗争主动权的是( )
A.胡锦涛提出的“四个决不”
B.《告台湾同胞书》 C.《反分裂国家法》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正确选项】AC
10. 2005年,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正确选项】ABCD
11. 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见有( )
A.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B.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D.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正确选项】ABCD
12. 目前,两岸关系取得的重大突破有( )
A.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 B.两岸同胞往来更频繁 C.共同利益更广泛
D.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正确选项】ABCD
1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的自治权包括( )
A.行政管理权 B.独立的外交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正确选项】ACD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题
1. 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 )。
A.科学与教育 B.稳定与发展
49
C.和平与发展 D.环境与卫生 【正确选项】C
2.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是( )。
A.两极格局 B.两大阵营对立
C.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D.两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正确选项】C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 )。
A.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 B.竞争 C.合作 D.革命 【正确选项】A
4.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仍然是关键因素。
A.军事力量 B.地理位置 C.战略战术 D.人口数量 【正确选项】A
5.( )是能否成为世界一级的根本条件。
A.政治影响 B.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 C.军事力量 D.文化特色 【正确选项】B
6.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 )战略。
A.一条线 B.一边倒 C.真正的不结盟 D.两个拳头打人 【正确选项】C
7.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反对恐怖主义
C.在发展中谋求世界和平 D.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 【正确选项】D
8.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50
【正确选项】D
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的地位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正确选项】B
10.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必须以( )。
A.友好原则为基础 B.平等原则为基础 C.互助原则为基础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正确选项】D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B.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正确选项】A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
A.资产阶级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D.经济军事实力 【正确选项】C
13.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独立自主 【正确选项】B
14.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正确选项】A
正在阅读:
河北工业大学毛概quan09-15
银行会计练习题2答案11-09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标准版) - 图文06-18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04-17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04-24
不要因闲话而闹心; 沉淀,努力08-02
Greenplum 数据库最佳实践04-04
第9章 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冲突208-13
工作表扬信10篇03-26
- 梳理《史记》素材,为作文添彩
- 2012呼和浩特驾照模拟考试B2车型试题
- 关于全面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的通知(红头文件)
- 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律师与公证制度第2阶段练习题
-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PEP初三英语九年级上册精编单元练习unit6训练测试卷内含听力文件及听力原文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十四) 北京版 Word版,含答案
- 认识创新思维特点 探讨创新教育方法-精选教育文档
- 00266 自考 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
-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 派出所派出所教导员述职报告
- 低压电工作业考试B
- 18秋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
- 中国铝业公司职工违规违纪处分暂行规定
- 13建筑力学复习题(答案)
- 2008年新密市师德征文获奖名单 - 图文
- 保安员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银川市贺兰一中一模试卷
- 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1.集合
-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届高三生物五月模拟考试试题一
- 河北
- 工业大学
- 毛概
- quan
-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 图文
- 数字电路及数字系统设计(1-4)
- Excel精确套打方法 - 图文
- 2008园林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
- 劳务清包合同格式
- 高考复习之自然地理问答题 - 图文
- 05 - EOMS第三版技术规范 - 网管告警派单接口规范V3.0(20080924)
- 山西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终稿)
- 南京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宁政发(2008)116号)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伤亡事故处理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 -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220KV区域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精品
- 龙江河滑石水电站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 清华紫光单机版讲解词
- 石油钻井-起下钻作业程序
- 国际金融交易实务第五章习题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活动单(译林牛津版模块四 Unit 3)
- 解题方法与技巧
- 理解媒介 胡光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