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笔记 王浦劬

更新时间:2023-12-17 13: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 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a) b) c)

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 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或者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

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列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与此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在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等。

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容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社会经济而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含义是:

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 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 再次,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现实性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是阶级关系的体现。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特定社会阶级利益。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

3.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一门科学”,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思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

三、政治的定义 1政治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同时,扬弃和吸收前述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定义,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定义的理解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这一定义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应该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四、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力,一是指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生产关系直接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的特性;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决定或者影响社会政治的活动方式;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具有反作用,它保护、改革或者破坏特定的经济关系,进而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与法律都是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因此,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们都以特定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不过,政治与法律又有所不同,政治是人们围绕特定利益要求,借助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法律则是特定社会公共权力制定、认可和实施的关于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和规范。

就两者的关系来说,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实施的条件和前提,法律由特定的政治机关制定和认可,依靠特定权力机关合法强制实

施,而且必须在稳定的政治秩序环境下形成和实施。法律又使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法律化,使政治权力的运行规范化,使政治秩序法治化,以确保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得到有效贯彻和实现。

3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维系和调整人们的社会联系,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机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以善恶为核心价值进行社会评价的社会规范和标准。

政治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的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另一方面,道德对于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社会道德中的价值标准会影响政治秩序的基础、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影响政治秩序。

政治与道德又有不同的一面。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既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政治具有政治权力的强制性,而道德不具有这种强制性,而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舆论和心理机制发生作用。

第二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涵义 1政治学的定义及其理解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的基本含义是:

(1) 在抽象意义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按照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的利益,借助于政治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因此,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规范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3) 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政治学要求在把握政治现象基本属性和特征的基础上,必须深入研究政治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

(4) 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将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政治学的内容已经相当广泛。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对于政治学的内容作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其本质属性,可以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按照其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我国的政治学从本质上来讲,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政治学内容的技术分类来讲,目前,我国的政治学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即政治学理论(包含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三、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1政治学对于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政治学的学习,对于行政管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体现在:

(1)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就社会政治的基本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及其活动、行政机构及其活动、司法机构及其活动,政党,社会团体,公民等及其活动。由此可见,行政管理是社会政治的一部分。把握社会政治,实是对于行政管理的政治背景和基本制度环境的把握。

(2) 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通过对于政治现象本质性原因的分析,政治学揭示了行政管理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只有对于政治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特性和基础。

(3)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通过对于政治的基本特性的分析,政治学指明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价值及其产生原因,从而为人们准确深入把握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提供了指导。

(4)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公共权力和权威是行政管理得以进行的基本依据,政治学对于这些现象的理论阐述,为人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及其规律提供了理论解释。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唯物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一方法论要求人们客观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

这些要求在分析方法上集中体现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矛盾的研究。“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辨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角度

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有四个基本角度,即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 、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治的主要原因和内容,阶级分析即是由此出发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调查方法

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主张科学的调查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同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即客观地观察事物;科学性,即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全面性,即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从:“事实的整体上。。。。。。去掌握事实”

二、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中的哲学研究方法,不同与政治研究的哲学原则,而是指以哲学的思辨的方法,在原有的政治思想研究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评价。

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政治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逻辑思辨为主要方式,以揭示政治价值并由此构建理论内容为基本。

这种研究方法注意了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政治价值方面,并且力图以严密的逻辑进行研究。

但是,政治哲学脱离现实的研究,使得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常常成为纯粹的理论解释,并且具有主观玄想的色彩。 2历史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认为,政治理论可以通过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历史证据可以提供在一个广为不同的背景下考察不同政治现象的机会”。因此,政治研究可以运用历史的方法来进行。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方法注重政治史料的收集和政治历史的描述。同时,其中贯穿着政治学研究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其研究带有特定的价值立场。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方法,从历史资料的角度为政治研究提供了实际证据;显示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政治状况,为政治学历史比较提供了资料基础;它力图用历史资料验证和建立政治理论,使得政治研究不再是纯粹思辨性的;

但是,西方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因此,不能象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那样科学地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同时,由于史料的全面性、适用性和研究者价值立场的限制,削弱了历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制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以政治制度和政府法定机构作为政治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于政治制度和机构的分析政治的目的和政治价值,并且尽力从特定的政治价值出发设计合目的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

在西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方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十九世纪末,制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已经主要方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

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着力分析具有现实确定性的政治制度和机构,使得政治研究与现实政治生活具有明显相关性和可把握性。

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还是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都没有深入分析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因此,其研究往往缺乏深刻性。同时,制度研究限于制度和机构的描述和说明,因此不能完整准确地说明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生活。

4经济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经济研究方法,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来分析和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途径。 这一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按照经济理性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第二,把政治活动看做是类市场过程,按照市场过程原理及其规则特点,对于政治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类失常分析;第三,根据失常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如理性选择模式、博弈对策模式、联盟理论模式等

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西方政治学的经济研究方法,把政治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对于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其对于政治过程的类市场分析,指出了政治过程的若干特点;其创造的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分析效用。

另一方面,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政治人的理性假设和对于政治权威性的忽视,使得其具有片面性。 5社会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从社会学中引进和形成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文化分析方法。

政治精英分析方法以政治精英作为分析对象,以此为中心展开对于政治过程和决策特点的分析;政治团体分析以政治团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政治团体相互作用及其对于政治过程的影响,分析的特点;政治文化分析则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指明政治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政治分析中的运动,扩展了政治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途径,同时,从这些分析方法出发进行的政治分析,对于全面认识政治现象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分析方法把自己的分析角度视为政治的本源,因而具有相当认识上的误区;这些分析方法仅仅把握了政治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要素,忽视了政治本身的本质特点的把握,因此具有其分析意义上局限性。

6心理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在进行政治行为研究的过程中,以政治心理的测验作为把握政治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政治学研究从心理学引进分析研究方法展开政治行为的研究。

西方政治研究中的心理研究方法注重人们的政治心理研究,以心理测试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展开政治行为分析,并以此作为把握政治现象重要途径。

这种研究方法注意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心理状况及其政治行为的影响甚至支配性作用,其主张和运用的心理测量技术和规则具有特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对于特定政治心理成因的解释常常包含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从而影响了其科学性程度;同时,对于心理因素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的片面强调,往往也使其忽视了环境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的作用。

7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在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是按照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系统论和结构功能原理和分析模式,对于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的一般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分析而后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经过理论建构而形成的研究途径。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包含一般政治系统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两种基本分析模式。

一般政治系统分析以政治系统的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运用输入——输出——反馈等过程要素建立分析模式。 结构功能分析则以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此揭示政治生活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有助于对于政治实际过程的揭示,为政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特定的基础。

但是,其着眼于分析政治过程、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使其缺乏关于政治本质和社会属性的分析,因此其建立的政治分析框架,难以深刻地说明政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8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是当代西方政治学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控制论原理和分析模式,对于政治信息及其输送过程展开分析,按照自控和反馈原则对于政治生活展开模拟研究,以此探讨政治决策过程的分析途径。

政治沟通分析把握了政治信息在政治过程中重要性并且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展开政治信息传播的分析,从而开辟了政治分析的新的角度,其对于政治信息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特定的科学性和启发性。

另一方面,政治沟通分析也有简单套用自然科学原理的弱点,而且其对于政治沟通信息缺乏性质的分类分析,也影响了其研究的科学性程度。

9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究采用的普遍方法。这类方法通常进行的研究步骤是: 课题选择。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并且按照可研究的程度,选择特定的课题;

研究设计。根据所选择研究的问题,设定可检验和具有相对性的命题和假设,并且设计研究方式和步骤; 展开调查和资料收集。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文献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观察与访谈,案例调查。

分析和验证。根据调查的资料,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在分析过程汇总,对于所选择的命题和假设展开验证。

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重视政治现象的实际状和第一手资料,重视分析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有助于政治学科学性的真实性的发展。

但是,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的局限在于,研究者常常因为选择和分析的技术性而忽视了研究的思想和理论性,从而使研究陷入形式主义。

第二章: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利益的涵义 一、 利益的本质 1、 利益的形成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从人的需要到人的生产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在理论意义上,这个过程可以按五个步骤说明:

(1)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于所需对象的欲求,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事实,“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 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2)需要的满足使得人们“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在他之外的对象”。满足需要的途径问题使得人必须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从而把从事生产的问题提上了历史日程。

(3)在生产中,人们的生产能力限制着其需要的满足,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水平的限制和社会组织方式的限制。人们在改进生产工具的同时,改进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这就使得他们必须进行协作性生产。

(4)协作性生产使得人们之间建立了社会联系。这种联系起初是简单的血缘联系。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人类发展出了各种社会群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5)人们的社会关系形成后,使得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需要具有了社会内容和特性:它要求通过社会途径实现;它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它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这种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就是利益。 2、 利益定义的理解

从对利益形成过程的分析可见,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从这一定义可见,利益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利益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动物”。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多样性。 (2)特定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产来满足的需要。因此,凡是无须通过生产来实现的需要,都不构成利益的内 容;凡是超越现实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需要,都是主观虚幻的需要,也不构成利益的基本内容。就此而言,利益是需要和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是人们生产能力 和生产水平的标尺。

(3)利益反映着特定阶段上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必然要体现为各种利益。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

实现其要求是一切利益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否则,利益就不成其为利益。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源于利益主体需要的主体满足。任何需要主体的任何需要,从其产生那一刻起,就带有主体满足的动力基因和目标指向。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转变为利益,需要满足的主体性就转变成了利益实现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任何利益都是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这就构成了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构成了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这一 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 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利益以人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对于人们所处的外部状况的反映,它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生产力水平基础和社会关系中特有的兴趣、愿望、追求等,因此,利益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另一方面,利益是与一定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直接表现,其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因而是客观的。

利益形式的这种主观性与利益内容的客观性构成了利益内在的另一矛盾。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使得利益必然以人格承担者的形式而存在。这种人格承担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特定群体,其构成了利益主体。利益内容的客观性,又使得利益必然反映客观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关系内容。

利益的这一内在矛盾激发和促使人们去进行社会活动,以实现利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人类的政治活动,不过是人们通过实现主观和客观统一的活动之一。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利益的实现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人们的活动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是为了实现和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进行的,因此,利益对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来说,具有特定的目标意义。

另一方面,对于人们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 展来说,利益又具有手段意义。这就是说,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是以利益为媒介结成和构成的;人们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借助于利益的作用来进

行的;历史 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利益的作用和发展来实现的。

对于政治生活来说,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得利益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又是人们控制社会生活和政治关系,认识和完善自身,推动社会前进的手段。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利益有其具体的一面。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上,就每个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和需要层次来说,利益总是具体有限的。 同时,利益又有其无限的另一面。就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总体发展来说,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动物”。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使得社会和政治呈现若干具体实际形态和类型,而利益发展的无限性,则使得社会和政治不断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 第二节:利益关系 一、 利益关系的涵义 1、 利益关系的定义

从一般意义上讲,利益关系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同的利益包含着各种各样类型的利益,而逐一确定这些不同类型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意义上实际是不可能的。

由于利益的社会存在单位是归属特定主体的利益,因此,利益关系可以简略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联系。

就其基本存在形式来看,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因此,所谓利益关系,就是不同的个体和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特定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就这个意义上的利益关系来看,利益关系包含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在横向上,包含个人与个人、同一个层次上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在纵向上,它包含个人与特定的群体、不同层次上的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2、 利益关系的形成原因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单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形成,首先来分析横向利益关系形成的原因。

从作为利益主体的个人来看,利益首先是个人自身的需要,同时,它又具有社会特性。利益的这种双重性,迫使作为利益主体的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在社会中寻求实现途径,从而促成了利益关系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作为利益主体的他人来看,由于个人的利益所蕴含的两重性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每一个 人都内在地具有通过社会途径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实际冲动。这样,当两个以上的人作为利益主体存在时,结成利益关系就会成为每个人的各自行为,而正是利益主体 之间的互动性,构成了利益关系得以发生的条件。

同一个层次上的群体,可以视为形式上的个体,其间的利益关系产生与单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产生相同。 至于纵向的利益关系,则是横向的利益关系形成后自然形成的利益关系。

由此可见,利益关系不过是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的外化和展开,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体现。 3、 利益关系的内容和基本特性

利益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不仅促使利益关系得以形成,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特性。

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决定了任何一对利益主体结成的利益关系中首先包含着独立意义的两个利益内容,即两个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具有社会性,因而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共存于一个利益关系中,这就使得利益关 系中产生了不同于形成利益关系的两个利益主体的原构利益的新的利益内容,即第三种利益。因此,由于利益的双重性,使得利益关系中包含三种利益,即两个原构 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

就其基本特性而言,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决定了结成利益关系的利益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利益关系具有矛盾性的一面。而利益的社会性又决定了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之间又有共同之处,利益关系由此形成了共同性的一面。 二、共同利益 1、 共同利益的含义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利益,比如构成某一阶级的各阶层的利益,构成某一国家的各地区的利益等等。这些不同的个人利益或子群体利益的相同部分,构成了共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 2、共同利益的特性

共同利益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 客观性。这一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共同利益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实际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体现在共同利益具有实际的利益客体,比如社会公共工程等。

? 独立性。共同利益一旦形成,就成为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因而取得了独特的利益地位。而且这种利益一经形成,还常常对于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取得支配地位。

? 稳定性。这是说共同利益的社会属性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性,根源于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相对稳定,人们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不发生根本变化,共同利益就不会根本变化。

? 唯一性。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范围内,共同利益只有一个,就此而言,它是唯一的。

? 公共性。共同利益是构成利益关系的各主体的共同利益,因此,它具有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 非市场实现性。由于共同利益具有外部性,即技术上不能排除没有付出成本的人无偿享用其好处,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排除,但是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此,共同利益不可能由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来实现,而只能由政府等公共权力机构来实现。 3、政治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基本类型

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利益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因为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在政治生活中,主要的共同利益有集体、集团、阶层、阶级、民族及社会利益。

集体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特定群体;二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单位。因此,所谓集体利益,或者指特定群体的利益,或者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单位的利益。

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有现象,它是人们根据特定利益要求,为了影响政治决策而结成的社会群体。这种利益要求,就是利益集团的共同利益。

阶层是人们基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同一阶层人们的共同利益,构成了社会阶层利益。 阶级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人们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而引起经济地位和收入不同而形成的大的社会集团,这些社会集团的共同利益,构成了阶级利益。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的共同利益,即民族利益。

社会利益是某一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其范围和内容不同。在原始社会,人们以氏族或部落的形式共同生活,社会利益就是氏族利 益或部落利益。国家产生以后,人们以国家作为共同生活的最大单位,社会成为国家范围之内的社会,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是重合的。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历史现 象的国家已消亡,社会利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利益矛盾 1、 利益矛盾的含义

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侧面,它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的一面。

利益矛盾包括两个方向上的矛盾:一方面,利益矛盾是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 盾,比如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这个方向上的利益又被称为横向利益矛盾;另一方面,利益矛盾又是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比如,个人的 利益与他们所处的集体、集团、民族等群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个方向上的利益又被称为纵向利益矛盾。 2、 横向利益矛盾

横向利益矛盾的发生具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 客观方面,特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别,是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这种差别主要有:个体的自然差异、能力差别;教育背景差别;劳动分工差别;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别等。

? 主观方面,特定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同时具有利益要求,是横向的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横向利益具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存在形态。影响横向利益矛盾存在形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横向矛盾的对抗和非对抗的存在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一般来说,解决对抗性的横向利益矛盾多采取斗争的方式,解决非对抗横向利益矛盾多采取协调的方式。而创造条件促使对抗向矛盾向非对抗性矛盾的转变,以有利于解决利益矛盾,是政治家的艺术。 3、 纵向利益矛盾

纵向利益矛盾是发生于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它实际上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就其内容来说,共同利益是由构成利益关系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共同部分组成的,特殊利益则是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的不同部分,因此,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之间的矛盾。 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之间矛盾的发生,同样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 ?

客观方面,是这两部分利益具有天然的不同特性,其主要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局部性和全局性、当前性和长远性及主 观方面,是社会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并不天然地构成利益矛盾,

非根本性和根本性的差别。

只有在扭曲一种利益来实现另一种利益,即不合 理地分割这两部分利益时,它们之间的矛盾才会发生。这种不合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过分侵犯共同利益以满足特殊利益,一是夸大和无限扩展共同利益而过分压 制特殊利益。 由此可见,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 第三节: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人们的需要通过这些社会关系而转化为人们的利益,同 时,人们的利益也只有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才能够得到满足和实现。由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人们在社会中满足和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是多种多样,显然,这其中,经 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是实现人们利益要求的基本途径。

可是,当社会共同利益需要得到实现时,当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根 本利益发生矛盾时,当该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其他社会群体利益实现之间发生矛盾时,当这种利益的实现和利益矛盾需要由特定社会范围中形成强制性权威力量加 以解决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

由此可见,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殊途径。 二、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实现自己的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形成了实现共同利益的基本途径,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 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处理好与 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盾的必要凭藉。同样,特定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和控制本群体内成员利益 与群体共同利益即纵向利益的矛盾,政治权力则是进行这种处理和控制的有力手段。

就政治权利来说,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是该群体成员具有同等政治权利的基础,利益的横向矛 盾,决定了特定的群体成员要以特定的政治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利益的纵向矛盾,则使特定社会群体需要以政治权利方式规定其单个成员的利益与群 体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 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利益关系首先规定了人们进行政治活动的范围,即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需要公共权力来予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这种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即政治活动是围绕着社会成员在特定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和利益要求展开的活动,其基本内容都是利益和利益要求实现的活动;

再次,政治活动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利益和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克服或者协调不同利益矛盾。 由此可见,利益和利益关系是政治活动的基础,也是政治活动的社会前提。 四、 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建立这些组织和制度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 的。在这其中,国家是以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基础和归宿,采取了公共权力形式的政治组织和制度;政党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者;政治社团的社会基础则是各个方 面、各个层次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

在政治组织和制度运行过程中,无论国家的政策、方针、法规、条令,还是政党的政纲、政纪和政治活动及政治社团的政治要求、政策措施,都是为了各自代表的利益服务的。 五、 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作为心理和观念而存在的社会政治文化,来自于人们的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政治要求。因此,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本源,离开了这一本源,任何政治文化都无从解释。

不过,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往往并不采取直接与利益相联系的形式,而是通过人们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分析特定政治文化的利益取向必须把它们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联系起来。 六、 利益关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发展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在政治关系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政治革命是横向利益矛盾以及相应的政治力量激烈冲突和对抗的结 果,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要求的阶级的利益取代其他阶级的利益的过程。政治变革则是统治者根据社会利益矛盾调整政治体系,改造政治文化,以维护自己统治和利 益的过程。政治民主则是统治阶级成员通过平等、自由的权利行使和实现来调节相互之间利益矛盾的政治形式。 第三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 一、 政治权力的本质 1、 政治权力的形成分析

分析政治权力形成的逻辑过程,可以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

(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实现是利益主体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调动其有效资源,并将其有机地凝聚成特定的实际力量,以此为凭借展开谋利活动,利益主体因此成为能动的利益主体。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能动的利益主体会形成不同的实际力量,并且形成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能动的利益主体转变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力量主体。

(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在力量对比关系 中,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双方力量均衡,一是一方的力量超过另一方,并形成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当后者出现时,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成为政治权力,其主体也 转变为政治权力主体。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人力量,全社会的力量天然大于其他群体力量。因此,在力量对 比关系发生时,相对于个人力量的群体力量、相对于个人和群体力量的社会力量这种公共力量天然地成为政治权力。在实际力量转变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

各种力量 对比关系的交汇点上必然是某种公共力量,因此,政治权力形式上总是公共权力。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 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其主要有: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 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只有有效占有生产资料,才 能对政治权力构成具有正效应,否则,则具有零效应或者负效应。

(2)物质财富。这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作为劳动的物质产品,物质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 一。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凝结,而它的使用价值则从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政治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从物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 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从人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就可以使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利益与自 己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扩展。

(3)暴力。暴力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它的强弱取决于暴 力执行者的能力和素养、暴力组织的严密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暴力工具的技术水平和适用程度等因素。暴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暴力具 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其次,它具有机动性,具有对其他力量的时间上的优势;再次,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而强制和制约是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此外,它还具有 明显的效果性。正是暴力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它成为政治权力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2、 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一般来说,其主要有:

(1)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能动的基础。

(2)身份资格。这是政治权力主体的社会规定性和外部特征。它的含义和内容因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对于政治主体的要求的不同而相异。个人身份资格是个人的社会政治规定性,群体的身份资格则指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等。

(3)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其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逻辑构思,其作用程度主要取决于理论实际上反映和代表着多少人的利益及理论本身是否彻底。

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的方式,它是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具体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对象、矛盾程度等等复杂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作用影响到政治权力在具体情况下能否形成和保持。

(4)组织。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但是,组织的力量不是该组织中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三、 政治权力的特性 1、 制约性

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因此,制约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它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控制性。 政治权力的制约性在不同方面有不同体现:

在社会作用方面,它体现为政治权力的统治性和管理性。其统治性即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实施一系列政治统治行为,保持对社会或其他政治力量和成员的制约地位。其管理性则是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对保持统治所必需的社会职能的领导、组织和贯彻实施,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

在作用范围方面,它体现为政治权力的普遍性,在国家范围内,它使政治权力跃升为国家主权。 在作用方向上,它对对立力量呈现强制性,对本群体呈现约束性。 在力量对比关系方面,它使之呈现出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性。 2、 能动性

政治权力是特定群体公共力量的汇聚,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能动性,使得政治权力主体能够有意识自觉地运用这种力量去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政治权力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它是政治权力主体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动杠杆,政治权力能够使这种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从而体现为权力作用结果的有效性。

其次,它是政治权力作用范围内的积极支配力量,在它的作用下,政治权力能够对其他力量和社会生活施以强大的支配和影响作用。

再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力。 3、 动态扩展性

政治权力的动态扩展性,是指政治权力在时间、空间、作用程度、实际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扩展趋势。 政治权力的动态扩展性主要体现在:

其次,氏族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资格是平等的;

再次,氏族社会成员的政治资格不是法律确定的,而是道德习俗确定的。 第四,氏族社会成员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完全溶合的。 2、 奴隶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通过自己掌握的政治权力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治权利,这种政治权利的特点是:

(1)政治权利专属奴隶主阶级所有。奴隶是奴隶主阶级的私人财产,没有任何权利,而自由民中的平民虽有一定权利,但不能决定社会公共事务。因此,政治权利不过是奴隶主的特权。

(2)政治权利具有宗法等级制特色。奴隶社会法律明确规定,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贵族中,按照与王室的血缘亲疏、嫡幼关系又分为若干政治等级,每个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因此,奴隶社会政治权利是与族权联系在一起的。

(3)政治权利和私有财产相联系。奴隶主阶级凭借政治特权瓜分社会财富和奴隶,以维持骄奢淫逸的生活。国家是奴隶主阶级总代表,享有对土地和奴隶的最高所有权。

(4)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相分离。由于奴隶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只是以艰辛的劳动实行着奴隶主阶级强加的社会义务。而奴隶主阶级享有政治权利,而对奴隶和平民几乎没有任何政治义务。 3、 封建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凭借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攫取了政治特权,并允许农民以租佃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己的利益,地主阶级以土地为中介,使得农民对地主产生人身依附关系。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政治权利具有封建社会的特点: (1)私有财产直接决定政治权利的归属。封建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多寡直接决定政治权利的多少,由于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的土地和社会财富,因而政治权利基本上归地主阶级所有。

(2)君主享有最大的政治特权。封建君主是最大的地主,他拥有全国的土地和财富,因而享有最大的政治权利。君王是最高政治决策者,是一切其他社会成员政治资格的赐与者和剥夺者,是最大的政治自由人。

(3)政治权利与官僚等级制紧密相关。官僚等级制是封建地主政治统治的工具和特征,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政治权利往往与之紧密相联,国家依照官僚等级的高低,确定政治权利的多少。

(4)由于封建社会实行政治世袭制,血统也是政治权利的重要依据,这就使人们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分。

(5)农民虽然也享有某些政治权利,如诉讼权等,可是,其社会政治地位始终是低下的,其政治命运始终受着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的支配。

4、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益是通过剥削雇佣劳动和市场交换实现的,资本雇佣劳动的自由平等与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同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打上了深刻烙印:

(1)政治权利形式上体现为政治民主、自由和平等。资产阶级打碎了封建君主专制、官僚等级制和政治特权,代之以代议制、选举制,承认每个公民具有独立人格和平等的政治权利,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比封建社会政治权利前进了一步。 (2)政治权利以其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可是,资本主义政治权利却以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掩盖着这种社会经济上的不自由和不平等。

(3)政治权利还以法律的平等掩盖着实际政治生活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虽然在法律 上平等,可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资本金钱操纵政治,使政治成为富人的游戏,另一方面又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加以具体限制,所以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政治权利大多只是形式意义而很少有实际政治意义。

(4)政治权利以其表面的正当性掩盖着资本的不正当性。资本主义政治如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不过是把人们的政治资格作为商品用作交换,形式公正而实质不公正。 5、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公共权力归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所有,使得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特点: 就广泛性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广泛享有的权利,而不是某一阶级和集团的政治特权。同时,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又具有广泛的内容。

就公平性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为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不受金钱、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的限制。

就真实性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得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地位,使其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扬弃,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实现的人民真正的政治平等资格,也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和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 二、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在各资本主义国家,有关政治权利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关于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三个方面: (1)自由权。主要包括:

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而公民被捕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受审。

言论自由。其中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如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 通信自由。一般指公民的通信秘密不受侵犯,不受当局随意检查。

集会自由。指公民以一定形式集会而表达自己的意志、意愿或商讨特定问题的自由。 结社自由。主要指公民结合成某种组织以实现特定目的的自由。

(2)平等权。主要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政治活动中一人一票权,也体现着政治平等。

(3)参政权。主要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资本主义社会规定的公民参政权大体上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其中,创制权主要指公民的立法提案权,复决权是指公民投票表决法案的权利,罢免权则是指公民罢免国家官吏的权利。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

(1)自由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自由权是一种社会权利,也是政治权利。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

(2)平等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社会平等,如种族、民族、性别、教育平等。

(3)民主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和控告权、民主管理企事业单位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劳动人民掌握公共政治权力的地位的集中体现。 三、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1、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它体现着这种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在阶级社会,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因而总是最大限度地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提供政治可能。

对于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来说,政治权利又是他们作为个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又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实现其利益提供了政治可能。 2、 有利于政治生活有序正常进行

政治权利具有的规范性的特性,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愿有序地进行,在阶级社会中,它有利于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按照人民的利益要求而正常进行。

3、 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

政治权利是其享有者的法定政治自由,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政治权利的享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政 治权力主体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的条件。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权利是剥削阶级进行自由、积极的政治活动,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保障。在社会主 义社会,政治权利是人民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必要前提。 4、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政治权利的规定和实现,还意味着社会成员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可以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用来进行政治斗争,谋求自己的利益,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政治权利则使得广大人民有可能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 己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五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含义 一、若干国家定义分析 1、社会共同体国家观分析

把国家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看法,在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有表述。古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也具有同样的看法,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当代西方政治学者有不少也认为国家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把国家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的社会特征,而没有深刻揭示国家的本质构成。同时,这种看法也不能有效地区别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 2、契约国家观分析

认为国家是人们之间的契约性的社会结合的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璧鸠鲁。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这种国家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大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和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基石。

按照社会契约的观念,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获得更加安全和方便的生活环境,人们组成了国家,而这个组成过程是按照理性的原则,由社会成员之间结成契约的形式而形成的。因此,国家是社会成员在理性契约基础上的组织体。 对于国家的社会契约性的解释,反映着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关系和交换方式,但是,由于这种学说的前提是虚构的,因此,这一

学说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 3、 构成要素国家观分析

构成要素国家观一般是从国家的人民、土地、主权和政府等要素出发,来确定国家含义的,认为所谓国家,就是这些要素组成的社会组织。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对于国家含义的确定,指出了国家构成中的若干要素特征,而且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它常常被人们用作判别国家的基本标准,因此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效用。但是,由于国家的这些构成要素一般都是其外部表征,因此,构成要素国家观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 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劳动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社 会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对立。面对这种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氏族社会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制度和设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 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要求,因此已经过时了。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因此,“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 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 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2、 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的理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其本质是阶级统治。因此,“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在实行阶级统治的同时,国家也必须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但是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

(2)国家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阶级的产生,破坏了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形成了社会流动和不同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交杂居住,为了便于实行对于居民的统治,国家不再按照氏族划分居民,而按照地区实行对于国民的统治。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其特殊性在于:国家具有武装的人和常设的暴力机关;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统治阶级以此为凭借实行对于内外的统治;国家的暴力具有精巧性和系统性。 三、国家职能 1、 国家职能的本质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由于国家是统治阶级利益实现的组织和机器,因此,国家职能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具体化。在现实性上,国家职能体现为具体的国家统治和管理的事务,但是,国家职能实施的要求、方向、范围、程度,本质上都是以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转移的。

2、 国家职能的类型

按照国家职能的行使领域,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

从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的角度说,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前者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不过,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也具有政治性质。

按照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有限职能一般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国家在特定的范围内管理社会经济和公共事务;无限职能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国家对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节: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1、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国家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划分。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是社 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按照这一标准,国家的类型实际是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和阶级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以此划分的国家类型即国家的历史类型,它们 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即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方式,与这四种生产方式联系的四种经济基础和阶级状况,因此,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同的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即 经济基础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经济基础进行变革。经济基础的这种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由一个阶段进入到 下一个阶段,国家的类型也就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在此过程中,政治改革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但是, 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 二、国家的基本类型 1、 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国家。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初期的埃及。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和制度体系。 奴隶制国家一般是建立在血亲宗法的基础上,按照分封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其下有诸侯,国家就是由这些诸侯的势力范围组合起来的。 2、 封建制国家

奴隶制社会崩溃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封建时期。这个时期在西欧大约经历了1300-1400年,在我国则有2300年的历史。 封建制国家是在封建地主所有制基础上,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农民阶级统治的机器,它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政。

封建制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1)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所有;

(2)封建国家的组织结构一般呈金字塔形,常常设置极为庞大的官僚机构,豢养着庞大的官僚队伍;

(3)封建国家把全社会组织并且融进政治生活,从而使政治组织与社会生活同一化,由此加强了对全社会的封建专制控制。 3、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而建立起来的,它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较完备和复杂的国家机器。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方法及某些制度也有相应变化。按其发展阶段划分,通常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其经济特征是资产阶级在资本私人所有制和剥削雇佣劳动这一利益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方式来实行各个资本家和资本集团的利益。其政治特征是国家以自由主义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国家,其基本特征是: ? 垄断财团与国家政权直接结合,控制和操纵国家政治权力;

?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主要内容转向以保护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财团的利益为主要内容; ? 象征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议会权力逐步弱化,而行政权力却逐步加强。

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了对付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深刻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成为其具有典型特点的演变形态:

(1)法西斯国家是特定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危机爆发时,对付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这些国家一般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民主传统比 较薄弱。在特定时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社会进步力量较弱小。同时,这些国家一般具有民族和种族优越的政治文化传统。

法西斯国家由国家以军事或准军事方式控制社会生活,以残酷的方式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以法西斯信仰和种族优越论控制思想,以疯狂的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2)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缓和阶级矛盾,实行经济政策调整而形成 的国家形态。通过调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垄断资本占有一定比例,在分配制度方面,由国家通过社会福利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财富再分配,从而在 某种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福利国家仅仅是垄断资产阶级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性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5、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政治特征,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确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 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 第三节:国家的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总和。 国家形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它主要涉及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并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分配关系。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 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 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二、国家政体

1、国家政体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国家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家政体与国体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一般来说,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内容,而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除了国体之外,具体的历史条件、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政治力量的对比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具体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政体选择。 2、剥削阶级国家政体

不同的政治学家对于国家政体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不同政体概念的运用,可知其认定的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人数的多少;二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生产方式和任职期限。 按照这两个标准,古往今来的剥削阶级政体可以总体上划分为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 (1)君主制。按照君主的实际权限,君主政体又可以划分为专制君主政体和立宪君主政体。

专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政体,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君主不受任何人或机关的限制和监督。

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而告终的国家。但君主的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 (2)共和制。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制度,也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根据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形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又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主要形式。

议会共和制的特征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不掌握实际权力,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

总统共和制的特征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和议员分别由普选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3、 社会主义国家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民主共和政体形式。但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民主共和制与任何剥削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在根本性质上不同,它是按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而组织的,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体形式。

由于历史条件和国情的不同,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政体有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国家的第一次尝试,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形式的雏形。其特点是:第 一,实行了普遍的直接选举。第二,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并随时可以撤换。第三,公社委员是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和行 政权。第四,废除常备军,废除旧式的警察和官吏,法官由选民选举产生,取消了公职人员的高薪制度。 苏维埃制是列宁根据巴黎公社的原则和俄国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国家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马克思主 义国家学说并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的新型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和根本准则。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三、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国 家的地区构成和民族构成,历史形成的地区往来和民族关系、文化联系、民族心理及地方情感,统治阶级为解决民族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等,都会影响到一个国 家对于国家结构形式的确定和选择。

相关的共 同利益,比如环境保护团体。

(2)按照政治团体的自主性程度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完全自主性政治团体,依附性政治团体 和合作性政治团体。完全自主性的政治团体是在参与政府决策以追求自己的具体利益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组织而完全独立。依附性政治团体是政治团体本身或在参 与决策时隶属于或服从其他政治团体或组织。合作性政治团体是在参与决策、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时,要与其他政治团体平等协商或联合。

(3)按照政治团体的法律地位来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合法性政治团体与非法性政治团体。前者的特点是政治团体的存在和参与的方式是公开的、合法的。后者的特点是政治团体存在和活动是非法的。

(4)按照政治团体所处的社会形态来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团体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团体。 二、政治团体的社会类型

1.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是指在法律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在组织上独立于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党,通过政府和议会外的行 动,对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府的政策制订和实施,以满足其利益和要求的政治团体。这些政治团体通常通过对政府和议会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活动,所以人们通常 将其称为压力集团。

压力集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利益分化的产物。资本主义私有 制及其分配关系,加上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社会利益出现分化和多样化。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会产生利益集团之争,从而出现压力集团;其次,压力集团 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单个的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不足以与资本垄断集团竞争,从而迫使人们通过组织团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再次, 压力集团是制约国家权力膨胀的产物。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权力与垄断资本的结合,会不断扩张膨胀,原有的分权制衡制度不足以制约政府权力,社会需要新 的权力制约机制,压力集团正是这一机制。 压力集团的特点是: ? 种类较为复杂; ? 活动范围广泛;

? 压力集团之间频繁对立冲突。

压力集团参与政治的主要形式是院外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直接与间接活动。

直接院外活动是压力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主要由集团代表或专职活动人员直接对参与决策者进行游说、沟通关系等;提供情报与材料,并且帮助专题研究、起草法案和报告,在听证会上作证,参加顾问委员会等。

间接的院外活动是指压力集团通过中介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活动,包括政治捐款,破坏所要反对的候选人的竞选等;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运用抗议活动引起决策者重视;进行基层动员等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存在着 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加上职业、行业、性别、年龄等差别,社会成员必然会存在利益差异。为了在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参与政治来实现不同利益,人 民组成不同的政治组织,参与政治过程,从而形成了政治团体。它们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联系党与群众、政府与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治团体之间以及 它们与政府和执政党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主要有工会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工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 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青年组织包括共青团、青年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联合会是各青年团体的联 合组织;学生联合会是高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妇女组织主要是妇女联合会等,它们是妇女的群众性组织。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是: ? 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 具有统一规范的组织形式; ? 具有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参与政治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来参与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直接参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工作;通过参 加各级地方政府与本团体有关的工作来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利益要求,并保护本团体成员的权益;通过对党组织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来影响政策制订,维护 本团体利益。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更新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对于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政治团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团体能够将公民具体的、单一的利益与要求,在参与决策时加以表达和综合,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2)政治团体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政治团体的活动中,具有相同利益的公民自发聚集,交流政治信息,将特定政治价值观点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政治意识。政治团体的活动,还让具有某种政治观点的公民改变原先看法,从而实现政治再社会化。 (3)政治团体是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有效手段。不同的政治团体之间的矛盾相互抵消,可以维 护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政治团体利益的表达与综合,会被资产阶级政党更强有力的利益表达与综合所淹没,而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又最终会被占统治地位 的资产阶级所操纵。

(4)政治团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制约的补充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扩展和权力的膨胀,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已不能充分实现权力制约的目的,政治团体却能够起到补充权力制衡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主要是:

(1)组织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是群众性政治组织,它可以广泛有效地组织群众,从而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政议政提供组织依托。

(2)参政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通过政治团体这种组织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意志,从而切实有效地实现人民民主。

(3)民主监督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为保证公共权力公平、公正、公开、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需要对公共权力实施充分和有效的监督。政治团体在参政议政时,除了关心本团体的利益外,还对公共权力加以监督,从而保证其能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4)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不强,民 主的素质与要求不高,从而影响了他们自觉有效地参政议政。政治团体可以利用与群众直接相联的优势,通过团体的活动,以各种方式教育群众,帮助他们提高政治 的参与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的能力。 第八章:政治统治

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统治的本质

1、若干政治统治观分析

在人类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关于政治统治有种种解释和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1)认为政治统治是神权统治,统治者是神的意志的化身,因此,政治统治是神意的安排。

(2)认为政治统治是父权统治,政治权力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父亲权力在社会范围内的扩展,因此,政治统治就是父权在国家范围内的放大。

(3)认为政治统治是人们根据理性的要求订立社会契约的结果,因此,统治秩序就是契约秩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

(4)认为政治统治是精英统治,即按照社会中的少数政治精英意志形成的秩序。

关于政治统治的这些看法,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政治思想渊源,如神权统治观是神权政治的体现,父权统治观则是对于政治现象的血缘关系的解释,而契约统治观则是自然法政治哲学对于政治统治的典型解释。但是,它们并没有科学地揭示政治统治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统治观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统治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政治统治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抗和斗争的结果;是在阶级斗争和政治 斗争中取得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力的阶级,对敌对阶级和社会政治秩序破坏者的强制和压迫行为;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和政治生活进行支配和控制,使之处 于秩序范围之内的行为。

从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统治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统治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它是阶级对抗和斗争中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运用政治权力和国家机器对被统治者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破坏者进行的强有力控制和支配行为。

二、政治统治的特征 1、阶级性

政治统治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政治统治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

在政治统治过程中,这种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往往以国家的意志和要求的形式出现,并用国家机器予以实施,这是由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主导地位决定的,也是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和要求转变为社会意志和要求的需要。 政治统治的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2、强制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和社会成员的强力支配和控制,因此,政治统治具有强制性。

政治统治的强制性一般以直接强制和规范强制等方式出现:直接强制是统治阶级对统治对象的直接暴力镇压,规范强制性则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制定适用于全社会的法律和规则并予以实施,以进行强制性的规则控制和支配。 3、秩序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把社会和政治生活控制在秩序范围内的意志体现,因此,政治统治在政治生活中往往具体表现为秩序状态。 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政治统治体系和行为的有序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政治统治的社会效果的有序性。 政治统治的秩序性的实现,即为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其秩序性的程度,实际是政治稳定的程度。 4、最高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保持统治地位的前提,因此,它是统治阶级的本质的行为体现,是统治阶级政治行为中的最高行为,统治阶级的其它利益要求和行为都必须服从这一要求。

政治统治的最高性还表现在,维护和控制统治秩序的行为具有最高意志性,其他社会意志和要求必须服从这一意志的要求。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

一、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是指,政治统治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和力量前提,以此为凭借对权力对象进行控制和支配。这一统治基础的基本含义是: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进行政治统治的统治阶级必须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始终掌握和控制着超过敌对阶级和其他反抗力量,并且能够有效动员和运用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2)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政治统治的权力必须以国家权力形式出现。在政治生活中, 国家权力具有代表全社会,超然于社会之上的形式。统治者只有使自己对于社会的统治和控制转变为国家权力,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转变为对全社会的合法 有效的秩序控制,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通过国家机器顺利有效地予以实施。

(3)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的核心是暴力。暴力是构成统治权力强制的核心因素,不过,暴力是 依托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这种占有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暴力为核心的统治权力,往往以规则性的形式和方式作用于社会政 治,因此,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常常体现为规则性权力基础。 二、政治统治的社会职能基础

统治阶级要有效地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秩序,除了必须运用政治权力进行政治强制

和控制之外,还必须运用这种权力承担起社会职能,因此,政治统治同时必须以统治阶级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为基础。 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基础意义在于:

(1)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掌握、维护和保持国家权力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必要 前提。国家权力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但是形式上却是全社会的公共权力。因此,国家权力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和维护,既依靠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又依靠 对于公共事务的承担。

(2)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从而维护统治秩序的基础条件。社 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保持,是政治统治秩序的社会体现,是政治权力正常运行的社会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保持,需要社会事务的正常处理,这就需要通过 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来实现。

(3)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增强统治力量的根 本途径。统治阶级的力量本质上来自于对于社会和政治资源的控制和运用,而社会和政治资源的状况,是随着生产力的状况而变化的。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 说,统治阶级和国家承担并履行社会职能是重要的实现条件。就此而言,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强化自己的统治能力,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三、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的认可和同意,也就是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认可和同意。这种心理基础包含两个方面基本内容:

(1)运用政治权力,尤其是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形成的政治权威。所谓政治权威,就是统治阶级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形成的令人信服的威望和威信,它是政治权力造成的心理效应和态势。

(2)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心理认可和同意。这种认可和同意,构成了政治统治中的政治合法性,因此,政治学中的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特定政治权威的认可和同意。社会成员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和心理上的服从。 (3)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首先建立在政治统治的权威与本阶级成员的认同之间的和谐关系基础上。 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治统治,也常常对于敌对阶级和反抗势力中的成员进行教化和灌输,以使其思想和心理归附和皈依统治阶级的权威和统治的思想价 值,从而形成政治服从心理。

(4)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政治权力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政 治权威,转化为以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才能持久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特定政治统治秩序。同时,政治统治的要求和规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 有效实施,往往也取决于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建立。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一、政治统治的类型

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关系以及由此体现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出发,按照政治统治的本质对于政治统治进行类型划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人类有史以来的政治统治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和被剥削阶级对于剥削阶级的统治。

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政治统治特征,这种 政治统治是由少数剥削者建立的阶级统治,这些剥削者凭借着对于生产资料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而形成社会统治阶级,由于他们在社会成员中占少数,所以,这种 统治又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政治统治。

无产阶级在推翻剥削阶级政治统治,夺取政权后,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这种政治统治,是原来的被剥削阶级对于原来的剥削阶级的统治。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构成了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以,这种统治又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2、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

即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按照韦伯的说法,传统型的政治统治,是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在这种政治统治中,政治社会的成员认同的是传统的政治习俗和习惯。

魅力型的政治统治,是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由于魅力在英文中读作“卡里斯玛”,因此,这种统治又被称为“卡里斯玛式的统治”。

法理型的政治统治,则是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人们服从的仅仅是法律和政治生活的规则。

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说明了政治统治的特定依据。尽管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但是,它并没有根据政治统治的本质进行分类划分。 二、政治统治的方式

在实施和维护政治统治的过程中,统治阶级一般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1)暴力镇压。即对于对立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分子的破坏进行直接的暴力镇压,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2)规则强制。统治阶级制定特定的法律、法规和原则、政策,确定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要求和边界,规定敌对阶级和反抗分子的行为限度,并予以实施。

(3)承担国家社会职能。为形成强有力的政治统治能力和权威,统治阶级及其代表必然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承担国家的社会职能,以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强化政治统治的力量,形成高度的社会政治认同。

(4)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培植高度的政治认同。为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统治阶级必然 把自己的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和灌输这些思想。同时,统治阶级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培植和强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政治价值、政治观 念,以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形成政治统治的持久有效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基础。 第九章:政治管理

第一节:政治管理的本质 一、政治管理的定义 1、政治管理含义辨析

政治管理在中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式形成这一概念。在西方,政治管理是与治理的概念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目前,对于政治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简要予以辨析。

(1)认为政治管理就是政治活动。这种看法带有管理政治观的浓重痕迹。实际上,这种看法至少忽 视了政治活动不仅是管理,而且首先是统治,忽视了政治活动不仅包含政府或者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而且包含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因此,政治管理并不等于 是政治活动,而仅仅是政治活动的一个方面。

(2)认为政治管理就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管理仅指对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广义的行政管理包含对于行政机关的管理和政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政治管理一般仅仅指公共权力机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3)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可以作两个方面的划分,一方面是政治事务,另一方面是行政事务。公共权力处理政治事务的活动为政治管理,处理行政事务的活动为行政管理。这种划分和确定实际上把政治统治事务等同于政治管理事务,混淆了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2、政治管理的定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在政治活动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需要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能,需要把社会中的阶级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控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出于政治统治要求而承担社会职能,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就是政治管理。

按照这一定义,政治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以及由国家权力延伸而构成的政治管理权力体系;政治管理的客体是国家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政治管理的目的,是 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并以此保障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政治管理的任务,是承担国家所应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政治管理的主要方式,是 国家运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约束或协调。

二、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1、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相同之处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是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行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差别。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国家行为,两者都是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凭借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所进行的活动,因此,这两种行为都统一在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中。 2、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不同之处

政治管理在具体表现形式和行为等方面,与政治统治有所不同:

(1)在行为主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主体是由统治阶级所组织的国家政权,特别是军队、警察等国家的暴力机关,而政治管理的主体则主要是由国家机构中承担社会职能的机构,如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中的社会事务和社会职能承担部门实行的。

同时,政治管理的主体还可以包括国家权力延伸的组织,包括与国家政权承担的社会职能的基本方向相一致的政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准政治管理主体。而政治统治则是国家机关承担的。

(2)在行为客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客体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统治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统治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但是,就政治管理来说,由于管理的技术性要求,承担管理任务的人一般都具有特定熟练的专业管理技能,是统治阶级中的少数,而政治管理的对象则是多数社会成员。

(3)政治统治以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巩固作为基本任务,因此,在其目标和价值要求上,它强调的是 社会政治稳定和统治秩序。相形之下,政治管理必须以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公共意志和要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共事务作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价值主导,因此,其主 导价值往往是秩序和效率。

(4)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自己利益要求的直接体现。而政治管理除了维护统治之外,它还担负着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任务,因此,对于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来说,政治管理是通过对于社会职能的有效承担来实现的。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传统政治管理

作为社会管理活动,除了根据政治统治前提决定的根本性质差异之外,政治管理往往还与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主体特征、权力特性、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和总体运行机制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 传统政治管理是以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即自然经济作为经济背景的,因此,它是以自然经济方式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导方式的社会政治管理类型。

从管理主体看,国家的社会职能相对简单,政治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一方面,政治管理的权力机构 呈现单一性,除了国家权力机构之外,在政治管理中没有政党和其它以政党为依托的政治组织,也不存在其他的政治社会团体。另一方面,在国家机构内部,其功能 分化的程度也相当低。

从权力运用来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明显的任意性和连带性。传统社会中小生产者的重要特点是他们 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而他们的代表一定是他们的主宰和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但是,当这种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它就变成了任 意权力,变成了绝对的君权和王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化不充分,传统的血缘关系在社会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传统的政治管理又常常与宗法权力、宗教 权力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治权力的连带性。 从管理过程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神秘主义特点。 从管理方法来看,传统政治管理表现出简单性和落后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政治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 二、现代政治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是以市场经济为社会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横向的社会利益关系增加,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的相互制约的因素增加。这就决定了现代政治管理具有与传统政治管理不同的特征。

从管理主体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复杂,社会分化的程度较高,国家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的构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在权力行使方面,现代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规范性。为了在充满经济竞争的条件下保证社会生活有序动作,就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在管理过程方面,现代政治管理具有开放性的功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政治管理兼容多种利益的存在,并作为宏观调控者对之加以协调。

在管理方法方面,现代政治管理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并结合运用政治社会化等方面的手段。 总之,现代政治管理在运行机制方面,用法治取代了人治。法治化的政治管理,具体表现为管理法规体系的完善化、管理权威的法制化、管理责任的明确化和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这其中,政治管理权威的法治化尤为重要。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管理的方式 1、政治领导

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的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制定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并且动员和选择政治力量和骨干队伍来为之奋斗的行为。 根据这一含义,政治领导的基本特征是:

(1)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主体把自己的权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过程,在领导活动中,政治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和支配被领导者的活动,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意图;

(2)政治领导的基本任务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贯彻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二是动员的选择政治力量,尤其是选择干部。 (3)政治领导贯穿于政治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行为环节中。因此,政治领导在政治管理中具有支配性和核心性的作用。 2、政治决策

政治决策,是指各国家机构、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现代政治管理中,政治决策的基

本特征是:

(1)选择性。政治决策是对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问题所作的抉择,由于社会公共事

务具有多重价值的综合性,并且这些价值相互之间还是矛盾的特点,因此,一次政治决策不可能同时 实现这些多种价值,这就决定了政治决策需要在这些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同时,作为决策,政治决策要对不同的决策和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另外,政治决策还 常常需要对于其实施的时机和条件进行选择。

(2)权威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政权和政治领袖的权威往往又给各种决策形式带来了权威性。 (3)指导性。它是关于政治管理的蓝图性设计,决定着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

(4)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要求服从,并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违抗或破坏。

政治决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多个具体行为环节构成的,其主要是:第一,分析和把握政治形势,确定政治目标。第二,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第三,面对若干意见综合方案,进行论证,然后决定取舍。第四,接受对决策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决策调整。 3、决策实施

政治决策的实施,是政治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行为各主体产生复杂的相互关系,为使之达到或走向某种政治有序化的活动过程,必须有一系列 工作环节。作为政治管理主体中主要部分的国家机构,其决策施行活动的主要环节一般有指导、计划、组织、服务、提取、分配、协调、管制等。 4、政治沟通

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务信息、交流政治思想和政治信息的活动。政治沟通常常被誉为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它对整个管理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和驱动作用。而且,愈是现代型的政治管理体系,信息流动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就愈重要。 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政治体系中政治信息的获取、输送、存贮、处理和反馈等过程。 5、政治监督

政治管理中的监督,是为了保证管理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从权力运行角度看,监督可以分自上而下的监 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两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乃是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属政治参与行为。政治管理意义上的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府、政党的领导机构 及专门的纪律监督部门为保证政治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制的范围内履行公务,所进行的监察、纠偏、检察、督促等活动,因此,这种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监督。

政治监督是政治管理的免疫系统,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社会公共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非法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政治监督由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团监督等环节组成。 二、政治管理的作用

1、保证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

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除了统治阶级的力量强大之外,必须以政治合法性的稳固作为重要条件,而政治合法性稳固的核心因素,在于国家有效地承担管理社会 公共事务的职能。实际上,在任何国家,如果统治阶级要想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承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就此而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固程度,往 往与国家承担社会和政治管理职能的有效程度成正比。因此,政治管理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2、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任何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必须以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实行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有效实施作为先决条件。政治管理的有效进行,正是承担社会生活的这些要求,从而 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的过程。因此,如果说政治统治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和保证社会政治秩序,那么政治管理的直接效应就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3、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在通过政治统治对敌对势力进行专政的同时,政治管理担负着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成员内部实行民主的任务。在现代政治管理的条件下,政治管理行为还必须保证全体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这是社会政治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民主作为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始终离不开政治管理的积极作用:政治管理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正确的民主习惯,通过有效管理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通过加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为政治统治创造必不可少的社会政治基础。 第十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 一、政治参与的定义

1、不同的政治参与概念

政治参与思想源自于近代民权理论。不过,现代政治科学中“政治参与”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从对选举问题的研究拓展而来的。

不少西方政治学者对于“政治参与”下过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在政治体制的各个层次中,企图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政治选择的个别公民的一切自愿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表示社会成员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者间接的公共政策形成等方面的自愿的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一般平民直接地、或多或少意图影响政府人事选择以及(或者)他们所采取行动而做的法律行为。

如此等等。

这些定义并没有全面而深刻地指明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参与问题作过多方面论述,根据这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问题的把握有三个基 本方面:一是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其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对于国家事务的参与;三是政治参与可以是直接民主的, 也可以采取间接民主的各种形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把握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可见政治参与是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广度,集中反映着特定社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二、政治参与的特征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这是政治参与的主体特征。这一特征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

(1)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公民,而不可能是臣民。公民,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赋予社会政治生活 成员的资格概念,它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法律上的政治平等,意味着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意味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制度条件下,真正的政治参 与才是可能的。而在封建社会专制等级政治制度条件下,社会成员只具有臣民的资格和身份,而臣民是不可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的。

(2)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普通的公民。这里的普通公民,主要是指不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和政治家在内的公民。作为公民,政府公职人员也参与政治,但是,他们的公务活动,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活动。 2、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政治参与体现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这是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而且有参与的权利。政治参与实际上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政治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是以公民对于 民主政治的承诺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参与活动也是履行对于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心和责任。因此,对于普通公民来讲,所谓政治参与,意味着他们应该积极了解、 参与政治事务,积极表达意见,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支持或否定的行为,从而加入政府过程。 3、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政治参与只限于公民以合法方式进行的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和活动。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点,是与政治参与的目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普通 公民为了明确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自己对于政府和公共权力的要求,实现自己或者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以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它并不以破 坏和摧毁现有政治制度,推翻和颠覆现有政权为目标。因此,政治参与活动必然、而且也只能以合法的政治活动为作为自己的活动方式,而一切非法的政治活动,都 超出了政治参与的范围。 4、政治参与的范围包括一切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范围,不仅限于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还应该包括所有直接或者间接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政治生活过程。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征表明,其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包含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参与活动,包含围绕着各种公共事务活动展开的参与活动。尽管如此,政府重要公职人员的产生、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却是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类型

一、政治参与的历史类型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按照国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贯彻的形式上的自 由和平等原则,形成了一系列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比如议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舞台,普选制又使政治参与具有了合法化机制,政党政治、 结社自由等也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空间。

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来说,这种参与有其特定作用:它作为“遮羞布”,可以掩盖社会和经济利益 分配中的实际不平等;它作为“政治晴雨表”,可以为资产阶级统治集团调整政策提供依据;它作为政治统治的“后备武器”,可以调整和裁决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 别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它作为社会的“调压阀”,可以缓解社会的内部矛盾。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的组成部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有着本质上的深刻区别。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社 会主义政治统治从本质上讲是多数人的统治,这就为多数人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场所,人民政协也是 为参政议政而设置的机构,在其他各项政治机制中,也都有人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形式,又 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条件,与每个人的自主能力等主观因素相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必然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深入。

二、政治参与的行为类型 1、自动参与

自动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因为自己或者特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而自觉主动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2、动员参与

动员参与,是公民响应政府、政党的号召,或者受到其他团体或公民的影响和鼓动而产生的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3、消极参与

消极参与,是指公民出于不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于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者对于政治问题和公共事务采取消极行动。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也是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它被看作是一种参与行为。 第三节: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一、政治参与的方式 1、投票

投票,是公民个人在政治过程中直接对于不同的政策或政治候选人表示其政治态度的政治行为方式。

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投票的政治作用已经相当广泛:在选举公职人员的过程中,投票的作用在于确 定国家政务官或其他组织中的相当人员;在复决的过程中,公民投票可以影响或决定政府决策;全民公决,作为对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项集体负责的一种方式,常常 使用于具有直接民主传统的国家,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也有可能被个别社会集团所利用;在罢免的意义上,公民可以决定某些官员的去留,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倾 向。

目前,投票大多是以无记名的秘密方式进行,以确保投票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投票形成的决定,是典型的民主决定。在投票过程中,规则的确定和严格实施是保证投票民主结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和实施公正合理的规则,是投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选举

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类型。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政治人物或者公职人员;间接选举,是由选民先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来选举应选公职人员或者政治人物。

选举是一系列的政治行为的综合。除了投票之外,选举活动还包括组党活动、政治宣传、组织选民、政治捐助、培养干部等。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公民通过定期选举的形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但选举的具体方式不同,而且选举自身具有非持续进行的特点,这些都会限制选举的政治参与功能。

选举的基本政治功能不仅在于选择政治任职者,而且在于对于政治竞争进行公民式的判断,对于政治任职者进行公民式的政治评判。 3、结社

结社,是指具有相同政治目的的公民结成特定社会和政治组织和团体的行为。这些公民可能致力于某些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目标一般是影响政府决策。

结社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结社包括组织及参与政党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两种情况。

在西方国家,政党活动多集中在选举期间,公民以投票的形式决定加入特定党派,因此,投票与加入特定党派常常具有同一过程性,由此形成力量加入党派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活动是经常性的。在中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或民主党派,都是政治参与。

所谓参加社团活动,在西方国家主要是加入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代表和维护特定社会利益群体的利 益,但不具备政党条件,没有组织政府的具体目的,但却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力图影响政策的社会集团。公民参加这种组织,也构成了政治参与。在中国,政治 性社团一般称为人民团体,其主要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等。这些团体,分别代表不同方面的社会成员的具体利益,同时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 极与政府合作,是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公民参加这些组织,也就是参与政治。 4、意见表达

意见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法律规定的途径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意见表达的方式一般包括集会、游行示威、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以及通过政治程序表达意见等。

意见表达,不论是以个体的形式,还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都要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集会,是意见表达的重要形式,它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要求集中起来联合表明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集会多是有组织的,通过收集或表达群众意见来向政府表示某种支持,或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游行示威,也是意见表达的政治形式。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游行示威都是请愿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按照法定方式进行的。

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是公民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活动。

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和影响有关政府官员,是意见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西方国家这主要包括各种个别接触和院外活动;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党政机关接待日、座谈会、意见箱等形式和合法政治程序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总体上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首先,生产力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可支配时间,从而也就相应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其次,生产力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促使人们通过采取政治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再次,生产力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责的扩大,从而带动群众对政治生活的关心,提高参与程度。在 现代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使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每个公民的国家意识,而现代国家意识是公民权利和义务感的重要来源。由权 利和义务共同构成的公民概念,为群众性政治参与奠定了广泛基础。

当然,生产力发展并非都直接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和政治发展自身某些因素的限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政治参与状况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进步。 2、公民的民主意识状况

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民主意识状况之间也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推进现代民主进程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就是公民要普遍具有现代民主意识。民主政治要求成熟的公民,而成熟的公民是以具有现代民主意识为重要标志的。

所谓“民主意识”,是指公民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或认同,这种理解和认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如,在我国,民主建设水平之所以不高,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外,也因为一部分群众和官员现代民主意识尚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

另一方面,民主的意识往往又是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形成和强化的,因此,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关键是要在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 3、社会政治机制

特定社会的政治机制,包括政权的阶级性质、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等,对政治参与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统治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现代民主的认同程度,对一个国家政治参与的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无疑十分巨大。

在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制度的合理与完善程度,往往直接制约着公民政治参 与的状况。比如,近代以来,公民权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举权的资格限制逐步减少的过程,即选举是一个从少数人的特权行为,不断转化为全体成年公民基本 政治参与权利的过程;又如,政党制度是政党掌握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形式,它在获得了公民认可的情况下对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再如,健全的监督 机制会为公民及公民团体提供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否则相反。 4、公民的自然状况

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要受到经济的、制度的、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公民某些先天条件的影响。比如,在政治参与中,年龄的限制是普遍的,未满 18周岁的社会成员在许多国家是不能参加选举的;又如,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采用各种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的难度就比人口较少的国家大得多。在历史上,还 有过一些本来不应作为条件的“条件”,例如性别、种族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自然因素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和限制正在逐步减弱或者失去效用 第四节: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状况 一、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

1、政治参与促进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府担负着分配社会资源的任务,公民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必须与其发生联系。所以,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并通过政权机关实现利益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参与对于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影响。

就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而言,民主化的标志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平等、真实和广泛的实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府管理行为按照广大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历史表明,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深化,正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展的标志。 比如,近代以来,社会对于公民参与的性别、年龄、财产、教育程度限制的逐步取消,正是民主发展的内容。而通过政治参与实现的公民对于政府管理的监督,同样 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就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而言,政治实践表明,只有充分的政治参与,才能明确表明公共利益的内容和公民的利益所在,才能使得政府管理和决策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才能实现其科学化的目标。 2、政治参与有利于强化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于政权合法性的基本认同为条件的。

在西方国家,为了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国家需要不断调整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统治集团内部不同 派别之间的矛盾。恰恰是具有现代特点的政治参与,使西方国家的政府披上了某种“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形象,而掩盖其特定阶级统治的本质,培植了某种虚幻的政 治合法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保证了主人翁地位。

因此,公民的制度化的、普遍的政治参与,是政权稳定的重要标志和对政权合法性的实际肯定。政治参与有利于强化特定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有助于保持和巩固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 3、政治参与有助于推进民主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进程

政治参与是培植、形成和强化现代公民意识,逐步养成民主政治下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实践表明,公民只有的政治参与的实际活动中,才能逐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强化权利义务意识,形成 明确的民主观念,提高自己和参与能力,感受政治价值,进一步激发和加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而这种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恰恰是政治参与进一步深化和 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政权推进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参与的社会作用

1、政治参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政治参与不仅沟通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促使官方作出较为合理的经济政策选择,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实现公民的许多利益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动力源。因此,政治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治参与和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不可能超出特定的历史经济和政 治条件,而政治参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是在这样的历史经济和社会政治条件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和正确的。否则,盲目的和超发展阶段的政治参与, 可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2、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代北欧“福利国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公民参与和斗争的 产物。在社会主义国家,真实、广泛的政治参与的实现,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参与无疑有助于社会分配的 公平和社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参与对于社会公平的促进,必须在真实、广泛和公平的民主政治条件下进行。否则,政治参与也有可能使政治操纵者或者强势集团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一、政治文化的定义

1、不同的政治文化定义分析

关于政治文化的含义,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有:

(1)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方面,即政治成员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感觉、评价和情感的取向。如阿尔蒙德指出的那样,“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内化于该体系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体系” (2)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这两种定义都涉及到了政治生活的精神层面,都是从主体角度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研究。不同的是,其包含范围的广度不一样,前者集中关注的是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的心理层次的内容和状况,而后者则把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即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感性和理性内容都包含在内。

在政治分析中,这两种定义各有长处,前者的范围比较单一,且实际上为政治学实证性研究奠定了基 础;后者考虑到社会成员全部精神状况,且为传统政治思想研究提供了概念。但是,两者又都有不足,前者实际更多地强调研究领域和方法;后者范围包容过于广 泛,使得理论论述和把握产生困难。 2、政治文化的定义及其理解

根据前述政治文化的不同定义,可以认为,政治文化虽然主要是指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但是,人们的政治心理中同 样包含着长期形成和积淀的理性思考的成分,就此而言,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不仅仅是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直观的、感性的和被动消极的反映,它也包含着特定的政 治思想的要素。

按照这一看法,可以对政治文化的含义作如下确定: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政 治成员或政治群体,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下,通过对政治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受的概括、总结和综合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稳定性、普遍性的政治心理、政 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总和。 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1)政治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政治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政治活动、政治实践的客观基础上才能形成具有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这里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活动主体既可以是政治成员个人,也可以是政治团体、政党、政府,还可以是阶级、阶层。

(2)政治文化既产生于特定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现实基础,又具有既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背景。这就是说,政治文化是客观现实的政治关系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又传承于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受到其影响和支配。

(3)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是相当复杂的,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状况,但是,这种政治心理状况是由政治心理因素、政治思想因素等综合构成的。 二、政治文化的特点

1、政治文化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与鲜明的民族性

就其阶级性来看,建立在客观政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政治文化,是对客观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现实政治制度的反映,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实践和具体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都具有阶级性,作为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治观念形态,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又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因此,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 2、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传统的政治文化以及现实的特定政治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心理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 和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一经形成,往往具有某种惯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政治文化的变化与生产方式和政治关系的变化就不会是同步的,在社会生产关系和政治 关系变化以后,这种定势仍然会长期滞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且发挥影响。因此,特定的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另一方面,政治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政治文化是在政治活动中产生的,但其根源却是社会生产方 式和由它决定的社会政治关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因而,社会的政治关系也会或迟或早地发生改变。所有这些,都决定着政治文化不可 能一经生成就不再改变。这说明政治文化具有变动性。因此,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 3、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结构性

如果将某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看作是一个整体,其内部有差异性的政治文化,相对于整体文化来说则是亚文化。一个政治 体系中政治文化内部通常存在三种亚文化:主导型政治文化,即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总的政治心理倾向、政治价值取向的亚文化;次主导型政治文化,即同主导 型政治文化相协调的亚政治文化;反主导型政治文化,即与主导型政治文化相对抗、相冲突的亚文化。 这些不同的亚文化的存在,构成了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性。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和构成要素 一、政治文化的类型

1、不同社会性质的政治文化

按照不同社会性质,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就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来看,历史上有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文化、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文化和资产阶 级的政治文化。其基本特点是: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剥削阶级对于劳动人民的政治压迫为背景形成的;不同的剥削阶级政治文化都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 的,但是,不同的剥削阶级也有其政治文化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对于先前的剥削阶级来说,后出现的剥削阶级政治文化总有某种相对进步性;即使在剥削阶级 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中也必然包含被剥削阶级所创造的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经 济关系和人民民主的政治基础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的政治思想和由此形成的政治心理的有机总和,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政治文化。就其内容来看,它 包含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包含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一切国家机关忠实 地为人民服务,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民主观与法治观;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不同群体利益、政治团体利益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 基本价值标准。 2、不同参政态度的政治文化

按照社会成员对于政治参与的不同态度,可以划分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和服从型的政治文化。

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人们在心理和思想上比较认同的是民主、平等的观念。推行这种政治文化的政治体系往往通过民主政治的方式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的途径。

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中,人们在心理和思想上民主观念与平等思想就较为淡薄,政治体系也不会为多数人参与政治提供途径。 3、亚文化间不同关系的政治文化

按照特定政治文化中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状况,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整个政治文化系统中,各亚政治文化之间是冲突关系。协调型的政治文化是指在整个政治文化系统中,各亚政治文化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混合型政治文化是指在整个政治文化系统中,各亚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亚政治文化相互是冲突的,有些亚政治文化相互是协调的。另一种情况是,各个亚政治文化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 4、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文化

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传统的政治文化与现代的政治文化。

所谓传统型的政治文化,是指以自然经济为基本经济方式,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社会中流行或占主导 地位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的总和。传统型的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官本位和政治特权是社会的普遍政治观念。人们缺乏主体意识和竞争意 识,崇尚的是宗教信仰、领袖崇拜。

与传统型政治文化相对立的是现代型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法制相适应的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的总和。在现代型的政治文化中,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成为核心内容,社会认同的是政治业绩和专业知识,人们普遍具有创新、开放和竞争意识。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1、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方面的认识和判断,它是政治主体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政治认知来源于长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成员本人的政治实践活动和过程,在这些活动和过程中,政治成员逐步形成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且积淀为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思维定势。

政治认知因素构成了人们对于政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并且选择行为目标和方式的基础和知识前提。 2、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着人们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等。

政治情感由两个层面构成。其较低的层面是政治情绪,它是政治行为主体依据其政治期望和需求的满 足程度而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可以是积极和肯定的情绪,也可以是消极和否定的情绪。其较高的层面是政治感情,它是政治主体在对于政治关系的认知过程中 产生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心理感觉。

政治情感产生于政治认知和体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政治现象的感情的倾向性。政治情感是政治心理的重要过程,是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和态度形成的感情基础。 3、政治评价

政治评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价值、准则和信条,对于政治现象或者政治体系进行的公开明显的,或者含蓄内在的价值判断。

政治评价主要包含政治评价的价值标准和实际政治评价的过程两个方面。

政治评价的价值标准来源于人们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观念,也可能是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实际生活体验的转移,由此形成了对于特定政治制度、规则、行为、政策和人物的偏好和追求。

实际政治评价过程,是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运用自己的政治价值标准评价政治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政治心理体验、感受和形成巩固的过程,是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构成或者强化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政治文化的作用

一、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生活的方向

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生活的方向。一定的政治文化既反映了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也反映了他们对政治关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政治文化支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方向,进而规定着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

二、政治文化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政治文化规范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的性质、类型和目标,同时,政治文化形成的政治原则、规则、制度则规范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模式。 三、政治文化影响着社会政治的变革

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变革。政治文化中包含着对现实政治制度的性质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如果政治行为主体对于旧有制度和运行机制有正确的认知,并形成改革的政治动机与价值取向,这时,政治文化就成为促进政治生活变革的力量。反之,政治文化就会阻碍变革。 第四节: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政治社会化含义的不同理解

关于政治社会化,具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学习和获得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 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上政治传统习惯、政治角色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和知识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中负责教育的机构有 目的地进行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的灌输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的上一代向下一代人传递其政治文化和知识的方式。

对于政治社会化的这些理解,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于政治社会化含义的解释。而作为对于社会成员政治认识和政治文化形成过程的解释,则缺乏对其动力和基础的论述。 2、政治社会化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解

按照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内容,结合其它政治学者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定义,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的观点出发研究政治社会化,可以将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确定 为: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条件下,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特定的媒介和工具,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政治心理和 政治思想即政治文化的能动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政治实践的过程

政治实践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人们是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政治知识的。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政 治实践获得政治知识,也可以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和教育等方式获得前人和他人从事政治实践而总结的政治经验和知识。但是,就其本源来讲,无论以何种方 式进行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其基础都是人们的政治实践。

(2)人们的政治文化是通过政治实践来检验的。人们的政治实践及其后果,是检验、坚持、调整乃至改变其政治心理和认识的唯一标准和最强大的动力。

(3)人们的政治文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人们的政治实践在不断的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不断获得对于政治的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新的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 2、政治社会化的是社会成员与环境之间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是在既有的特定社会政治关系中进行的。对于个体来说,既定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过程,作为传统的政治风俗、习惯,已成为社会意识 形态的政治思想,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会对他的主观心理和思维产生作用。因此,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环境下的政治社会化,必然具有不同的客观前提、条件和内 容。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是社会成员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单个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的过程。在家庭、学校、政治组织,特别是大众媒介的影响和作用下, 个体开始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关系有所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以及某些政治观念。个体会利用这些心理与观念进行 逻辑推理,并依据政治实践和周围的政治人、政治组织的评价来验证。

政治社会化完成后,个体即成为政治人。此后,个体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在遇到重大的政治事件时,还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政治再社会化的过程。 4、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

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是现实政治生活中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但是,政治文 化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又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就是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政治文化的传习、延续和变革的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 化的重要内容,政治社会化则是政治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外在形式。

三、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1、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政治社会化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介才能实现。这些媒介主要有:

(1)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起点。家庭对个体政治社会化发生作用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虽然家庭不是一个政治团体,但它却对个体的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2)学校。学校教育阶段是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学校显然要比家庭更为系统、更具有权威性。

(3)政治象征。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的肖像等,具有特定的政治象征意义,是承载政治意义的政治符号。这些政治符号会通过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引导并且固化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

(4)政治组织。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通过参与政治组织的活动,或加入政治组织而获得一定的政治信仰、政治主张、政治观念。

(5)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广播、杂志、电视、书籍、电脑互联网等信息载体,它具有传递迅速、超越时空、覆盖面广等特点,不仅能传播政治文化,促进共同的政治心理的形成,而且还能改造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朝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2、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个体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利益因素。利益因素在个体政治社会化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任何政治社会的成员都会依据切身的利益去选择和接受某种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

(2)权力因素。权力因素在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影响通过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政治权力既可以 为社会个体进入政治生活提供种种可能性,也可以对个体进入政治生活设置各种障碍;另一方面,政治权力机构为了维护其相应的政治利益,必然会利用所建的教育 机构、所掌握的大众媒介工具,倡导特定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模式。这些都必然影响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客观环境和物质条件。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会制约政治社会化的水准。

(4)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中特定的民族心理定势的影响;二是文化中变化着的现实内容的作用,三是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别。

(5)政治事件。政治事件,特别是重大政治事件,往往与民族的安危、国家的存亡、社会的安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个体学习政治、参与政治。 四、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1、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政治社会化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依据社会形态划分,其主要类型有奴隶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封建社会的政治社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社会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会化。

(2)以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年龄为标准,可以分为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未取得公民资格之前的政治学习过程。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取得公民身份后直至成年前进行政治学习、政治实践的过程。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年后政治学习、政治实践的完善过程。 (3)按照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来分类,可以划分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

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又可以划分为行为模仿式的政治社会化、教育培训式的政治社会化、实践参与式的政治社会化。间接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有关知识、价值和规则转移到政治生活中的社会化过程。 2、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政治社会化可以培育个体健康的政治人格和参与政治的必要才能,从而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条 件。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这种政治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必要的政治知识、良好的政治心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科学的政治理论和一定的政治技能。而这些都需要通 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2)政治社会化可以使既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得到传习,从而为政治文化的维持、改造和创新创造条件。一定的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生活赖以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的纽带。

(3)政治社会化可以使既定的政治原则、规范和秩序得以延续,从而为政治体系的巩固与革新提供 条件。政治社会化通过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培养个体与现有政治结构、政治原则、政治体制具有认同感和一致性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并恪守与现有政治秩序相 符合的政治行为模式。 第十二章:政治民主

第一节:政治民主的含义 一、若干政治民主的定义分析 1、古典民主观分析

“民主”的概念很早出现于中西方文明中,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所谓“民主”,是指“为民作主”,而在西方文明中,古希腊的民主含义是“人民的统治”。

近代以来,西方许多思想家在古希腊关于民主的含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民主的解释,尽管这些解释多种多样,但是,其中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统治。这种解释,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上,通常被称之为“古典的民主观”。 古典的民主观虽然在形式上指出了民主是人民的统治,但是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虚构的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同时,其所说的人民缺乏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因此,具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 2、精英民主观分析

20世纪,西方产生了所谓现实主义民主观,精英民主观就是其中之一。

精英民主观认为,把民主看作是人民的统治,实际是一种政治幻想。在政治生活中,政治都是由少数政治精英人物统治和领导的,因此,民主的现实含义应该是人民有权通过投票决定谁来充当政治精英。

精英民主观反映了现代西方垄断集团控制社会政治的现状,但是,它把民主仅限于选举政治人物,大大削弱了民主的含义。 3、多元民主观分析

作为现实民主观之一,多元民主观认为,所谓民主,就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因此,凡是社会中存在多种利益集团,政治决策是由这些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就是民主政治。

多元民主观用利益集团的观点代替阶级,实际上掩盖了民主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性质。同时,它把民主决策看作是各种政治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忽视了政府和政治权力的特定作用。 4、参与民主观分析

参与民主观也是现代西方现实主义民主观的一种。按照这种看法,民主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由此形成的政治制度就是民主的政治制度。

参与民主观虽然指出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但是,它以人民参与决策或者参与影响决策作为民主的标志,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与所谓精英民主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出发,对于民主的含义做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内涵的科学论述,主要观点包括以下方面:

? 民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 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具有阶级性; ?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 民主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平等实现的国家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论述,可以把民主定义为: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三、政治民主的特征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特征

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形式,政治民主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存在作为 自己确立和

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则是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的。这就是说,民主只有在阶级统治建立以后才是可能的,而民 主都是相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政治权利平等实现而言的。

政治统治对于民主的前提意义,决定了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决定了民主是政治权力的性质与形式的统一,它的性质由政治统治的性质决定,同时,又包含着特定统治阶级对于自己内部成员的管理性;决定了民主必定是服务于特定政治统治主体的利益要求。 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这一特征可以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予以证明。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同一性质的政治权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形式和运行规则,这种现象 除了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之外,主要是由相同社会性质的社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引起的。因此,以自然经济方式为主体的奴隶社会,会形成奴 隶主专制政体,而采用市场经济方式的奴隶社会,则会形成奴隶主共和民主政体。对于封建社会来讲也是如此。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所谓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 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方式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方式必然逐步转移到社会公共政治领域,形成该领域的基本原则、 运行规则和基本方式,从而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政治民主首先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和如何在公共政治生活中行为。当然,公民的政治自由必须以不妨碍公共利益和他人的自由权利的实现为限度,是法定范围内的自由。

政治民主还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民主政治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 规定任何公民,不管其个体差异如何,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这种平等集中体现为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机会和资格的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 决策或选举中一人一票的基本规则。 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政治民主以政治成员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意志一致为基础,但是,在实际政治事务中,要使每个成员在各种公共事务上都形成一致意见和看法是不可能的,因而政治民主一般以多数决定其运行的基本规则。 多数决定规则通常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来体现的,其规则是: ? 任何公共事务在决定前应该由政治成员充分讨论,以形成公众意向; ? 按照特定的程序和规则,以一人一票作出多数决定; ? 由多数人决定的方案的修改仍然需要多数重新决定。

多数决定规则还意味着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就是说,允许少数人在遵循多数人通过的决议的同时,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在法定范围内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现方式 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现方式。

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是由人民选举出特定的公职人员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形式。在代议制政体中,这一原则是通过保障人民的选举、创制、复决和监督等政治权利的实现而得以贯彻的,其基本制度主要有普选制、任期制、分权制、监督制等。 直接民主即由社会全体政治成员直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具体实现方式有全民表决、全民讨论和群众自治等。 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它承认民主政治的原则和规范,并使之法律 化、制度化,从而使民主具有最高权威性;它规定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从而使公民明确自己实际享有的权利;它规定实行民主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从而为社 会成员提供了按照民主政治行为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它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措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强力保障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内容,其具体体现为: ? 法律必须以维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个别权势者的利益为取向; ? 法律原则和具体规定必须由全体人民通过法定程序来制定和确认;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法律及决策,必须由民主程序产生的机关作出、修改和废止。 第二节:政治民主的类型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1、原始社会的民主

原始社会的民主形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大致经历了母系氏族民主制、父系氏族民主制和民主制三种形态。 每一种形态的原始民主都是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原始的政治形式,在这种原始的政治形式中,社会成员在公共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权利。

原始民主制还只有一些民主的简单规则和机构,因此只能说是民主的萌芽。 2、奴隶社会的民主

奴隶社会的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展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其典型的代表是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民主制。

奴隶社会民主的基本特征是: ? 民主具有奴隶主阶级的性质。 ? 民主制的实行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 ? 民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 ? 民主已经具有法制特征。 3、封建社会的民主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主体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制政治,但也有例外,比如,在西欧的某些城市共和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地,也实行过民主制,这就是所谓封建社会的民主。 这种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它是由封建社会中某些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关系造成的;

? 它是由豪门贵族、行会主和银行家这些封建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控制和支配的民主制;

? 它存在于封建社会中的某些局部、特殊地区,因此,并不代表封建社会政治的本质。同时,这种民主制在总体上还受着封建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二、资本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在封建专制制度解体以后建立起来的、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剥削类型的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用来保证其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政治形式。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有关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

资本主义民主制是建立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它首先 以资本和财产的私有为前提,因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实质上是一种“金钱”政治。同时,资产阶级把商品交换法则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形成了政治权利和政治过程 表面上的平等,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的民主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财产和各种政治组织、传播工具,操纵着国家政权,对社会政治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这种民主政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三、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民主,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主要由一系列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民主制度构成。 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主要有:

? 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民主集中制原则。 ? 共产党领导原则。 ? 政治协调原则。 ? 人民监督原则。 ?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群众通过社会政治团体参与政治和社会政治事务管理的制度;基层组织群众自治制度。 第三节: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一、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1、资本主义民主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

资本主义民主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宣告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垮台。但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初期,封建专制制度 的势力还相当顽固,资产阶级正是借助其刚刚建立的民主制度与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斗争,他们以民主为武器,最终战胜了封建专制制度。因此,资本主义民主是当时 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生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的政治形式。

2、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政治形式。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言,资本主义民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它要大大 优于资本主义的军事寡头形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要尽可能缓和与掩盖阶级矛盾,而民主政治中的公民表面上的自由平等权利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 安全阀。 3、资本主义民主是实现和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

资本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资产阶级通过其政治民主来维护本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政治程序来保证他 们的政治权利的实现。资本主义民主在保护和维护资产阶级政治权利的同时,也保护和维护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其他社会利益。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资产阶级还需要对本阶级内部的各个阶层和集团的利益进行调节和控制,资本主义民主在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民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来说,主要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虽然从本质上来看,资本主义民主

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一种不 真实的民主,但它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争取民主的政治斗争提供了条件,并使他们初步有了民主生活的体验,了解了民主政治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政治斗争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提供了可能。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1、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治权利的实现确保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极大地强化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阶级基础,有利于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性质和统治力量。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赋予人民群众充分的决策参与权,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决策中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避免盲目性,由此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和全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

社会主义民主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将通过政治实践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全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也将不断随之提高。 4、有利于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

社会主义民主贯彻人民主权原则,排斥一切政治专制和专断,从而可以使社会主义政治真正按照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立人民对于政府官员的监督制度,以保障官员按照人民意志办事,而防止其政治腐败行为。 第四节:政治民主的发展

一、政治民主发展的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建设

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民主的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从民主政治的基础建设开始。这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经济方面,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要努力建立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使之为完善政治民主规则提供借鉴,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在社会方面,要努力消除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共同体统一程度的提高,并采取措施提高公民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 在文化方面,要努力改造传统文化中与政治民主相抵触的消极因素,通过政治宣传和社会传播媒介的作用,消除不良政治文化,培养和提倡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2、政治民主的制度建设

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说,法制和有关制度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一个国家在确立了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以后,还应进一步和改进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使之有利于人民参与政治,反映其利益要求,实现其政治权利。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政治民主的发展有必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为此,必须对公民进行民主政治教育。第一,提高社会教育水平,促进公民基本素质 的提高;第二,对公民进行基本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教育,第三,把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与公民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使公民切实感到参政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增 强公民的参政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0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