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文集

更新时间:2024-02-19 18:5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顾准批评大一统和儒法传统

顾准批评大一统和儒法传统

初遇

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出版于1982年,我知道顾准要等到90年代。1995年,我进入大学,正好赶上《顾准文集》出版之后的“顾准热”,《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对顾准有着不少介绍。王元化先生力荐两本书,一本是《顾准文集》,一本是张中晓先生的《无梦楼随笔》。

当时我把两本书都买来了,《顾准文集》是假期回安徽家中的时候买的。这本1994年9月第一版的书,到1995年8月已是第三次印刷,总印数1万4千册。这个印数不算特别高,在90年代中期却是一个出版奇迹。经过1989年和1992年的双重冲击,我读大学的时候,是阅读最为萧条的时代。那是买到的书印数通常是两三千册,少的只有几百册。在当地书摊上见到《顾准文集》,我非常意外,或许是顾准在媒体的出现频率比较高,所以在县城的书摊也能见到,但也有可能是书店老板把顾准当成了顾城。

我最初没怎么读《顾准文集》。那时对顾准的介绍主要偏向于经济学层面,说他是第一位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者。我那时是文学青年,对经济学没有太大兴趣。如果顾准仅仅是最早提出市场经济,那主要是经济学史上的价值,很难说著作是否值得重读。当时读了《无梦楼随笔》,稍微有些失望。张中晓的价值在于道德人格,他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坚持鸡鸣不已。王元化这样评价张中晓和顾准:“他们都命运坎坷,并不是为了立言传世而著书立说,只是由于不泯的良知写出自己的内心独白。”(《无梦楼随笔·序》)

可是,张中晓的格言体著作,很难让我有太大的触动。他使用的语言有些“陈旧”,比如“真理是矛盾的统一,而不是可以抓住不放的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东西”,这种思考在那个晦暗的时代非常难得,却也只有在那个时代才显得独特。《顾准文集》的一些文章标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种表述方式很难唤起我的兴趣,那时还读不太出来“旧瓶装新酒”的涵义。大学寝室八个人一间,书只能堆在靠墙的床上,我就把《顾准文集》留在了安徽。

我读大学的时候,重新被发现的文化人物除了顾准、张中晓,还有陈寅恪和王小波。他们的领域各不相同,际遇也各有跌宕。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如今众所周知,但第一次读到陈寅恪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和《对科学院的答复》,颇受震动。今天很多人会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经像口号一样。即使作为口号,我也觉得,这比那些国家主义的口号正常一点。在精神成长期,这些人物确立一种价值尺度。他们被边缘、被湮没的命运,使得那些劣胜优汰的主流变得有些可笑。他们对公共问题的关怀,在专业主义成为隐蔽的意识形态的今天,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显得尤为少见。

重逢

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我的专业都与中国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但平时阅读的多半是翻译著作,不管文学还是思想。在大学教书以后的这十年,我的阅读重新

以中国为主,不是为了复古,也不是为了排外,而是为了理解旧邦如何面对新命。同时,我也对制度经济学有了一些理解。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与顾准有越来越多可以对话之处。

顾准有着明确的中国问题关怀,又有着开放的知识架构。他对希腊城邦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经典之作。这本书不只是为了“言必称希腊”,更是涉及到如何理解中国的可能性。遗憾的是,顾准没有写一本关于中国的系统之作,比如《春秋邦国制度》或者《先秦思想批判》。但是,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和历史笔记(以下引文,均出自顾准笔记),部分地透露出他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在我看来,顾准有两个关于中国传统的核心观点,值得时时温习:一是对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批评,二是对儒法传统的批评。

大一统一直被视为正面的词语,而且被视为最高价值。比如谈到秦政,尽管有些批评,仍然会说奠定了大一统的格局,所以在历史中起到了进步作用。在大一统的映照下,焚书坑儒变得可以原谅了。

顾准的很多观点,今天读来也有些超前。1967年2月,他写到:“可以设想,如果把江南这一块独立出来,鸦片战争以后,一定很快地‘维新’,和日本一样。只是这个专制大帝国把它窒死了。”在关于拉铁摩尔《中国的边疆》的笔记里,他又把时间往前推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吴越王国,完全可以脱离全中国而自立。如果真的长期自立下去,这个地区的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许真的可以形成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在这篇笔记里,他甚至假设,如果秦楚各自自立,“中国的南北对峙,或者,从头到尾中国就形成两个统一帝国的局面还是可能的。”

1967年的政治气氛,不问可知。顾准已经离婚,属于被监督劳动的右派分子,自身难保却心忧天下。有种常见的说法是“历史不能假设”,这句话颇可存疑。已经发生的历史不会变动,但追溯各种曾经转瞬即逝的可能,才能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正如提高棋艺需要不断复盘,虽然棋局结果无法更改,但可以为未来的棋局提供可能。

批评大一统,常被等同于反对统一,赞同分裂。扣上这种帽子,问题就很难继续讨论下去了。大一统是统一的特殊形式,大一统通常和中央集权制如影随形,统一却有多种可能,可能成为中央集权式的大一统,也有可能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统一,后者更具有持续性。一个广阔的区域,有地方自治作为基础,统一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如果是中央集权式的大一统,将会窒息地方的活力。

顾准对大一统的批评,主要是对大一统背后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批评。与欧洲历史进行对比,“中国历史,是由封建主义转向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而不是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转向封建主义的”。顾准的思考与经济学家杨小凯的思考殊途同归。杨小凯在《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中曾说过类似的话:“18-19世纪的东亚,中国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其政治上是大一统的,早至秦朝就废除了有利于分权体制发育的封建制度,而实行了一种政治上高度垄断的中央集权制度,它有效地扼杀了地方和人民的创意,这应该是清朝制度和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欧洲的根本原因。”

顾准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对儒法传统的批评。儒表法里是中国历代治理的基本原则。1974年顾准去世之前,中国正自上而下地发起一场“评法批儒”运动。整部中国历史被理解为儒法斗争史,法家是进步的,而儒家是落后的。顾准同样批儒,但他不是为了响应“评法批儒”,他对法家有严厉批评,这属于批逆龙鳞。“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是毛泽东的名句。顾准反复对“法家-韩非-秦始皇”的逻辑进行批评,这种有意的反复不应被视为简单的重复,说明顾准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再三言说。

“两千年来中国的停滞,意识形态上的根源,实在可以上溯到商鞅、韩非。”在《论韩非的<五蠹篇>》里,顾准这样说完,仍意犹未尽,接着说:“篇末评注,于此当痛加评论。”翻到篇末,看到的只有整理者的注释,遗憾地表示,从笔记本的迹象可以看出评论虽然写过,但后来又撕毁了。思考仿佛火中取栗,历尽风险却没有回报,回报可能只有惩罚,但是一个思想者又无法抑制自己的思考,只能“写后即焚”。直至我读中学的时候,韩非的《五蠹篇》仍然列在语文课本里。列入中学课本的都被视为正确的文章,这篇文章诘屈聱牙,而且观点也有些奇怪,我读后总觉得难以亲近,但那时并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

近些年儒家重新复兴,似乎重新回归儒家就是金光大道。我对儒家有同情之理解,亦曾认为五四“批儒”有些过度。但是看到复兴的儒家,尤其是原教旨主义的儒家,又觉得五四“批儒”是必要的。经常看到有人说顾准继承了五四精神,这大概指顾准继承了“批儒”的精神。但与五四“批儒崇法”不同,顾准对儒家和法家同时有着批评,没有在两者之中选择一方。毛泽东的“评法批儒”,在思想脉络上可以追溯到五四。五四为了批儒,试图用子学取代经学。尤其法家,因为可以与法治附会,备受推崇,尽管两者是相反的。在顾准看来,“中国是法家和儒家分工合作。法家拘束行为,儒家统一思想,造成了千年来的死气沉沉。”关于儒家的争论有很多,法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要么被忽略,要么被不加反思地接受。推开中国黑暗之门的商鞅/秦孝公,至今仍被不断歌颂。

顾准的这些批评,让习惯了天朝思维的国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但旧邦面对新命,只有认真对待这些批评,才不至于踏入同一个泥沼。顾准还会被记得吗?但愿讲到顾准,读者的第一反应不是郭敬明《小时代》的那个同名人物。

篇二: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锺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钟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z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