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上)复习整理

更新时间:2023-09-20 23:52: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上)复习资料

1、五四文学革命的文学准备p25

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

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

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介入(如林译小说)培养形成的对西方

新的文学形式而接受心理。

2、五四新文化的主要刊物p26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2卷第1号起改刊名。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兴起了民主与科

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在

《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

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也赋予文学以精神核心。

3五四时期重要文章 p26

①、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

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②、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

等建设性意见。

④、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把白话文运

动和国语运动结合起来,其意义超出了文学领域。

⑤、周作人《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灵”与“肉”

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人的文学,当以人

的道德为本。自觉地运用生物学、人类文化学、道德学、性心理学等科学知识去认识人。人既是动物,又

是从动物进化的生物。注重妇女、儿童的地位。人“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

4、为什么说五四新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现代化的新时代?

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

不分、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鉴于西方的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和

实践者对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彻底否定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得到发扬,文学从审

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接近于生活和人民、文学负有改良人生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僵

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由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

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学的倡导,使文体得到了大解

放与大丰富。五四新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现代化的新时代。

5、五四文学论争

①、与《学衡》的论争,1992年,南京东南大学梅光迪、胡先骕、吴宓

《学衡》南京 大型学术期刊 ;口号: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

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鲁迅《估〈学衡〉》说这批学兼新旧的学者们“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

②、与《甲寅》的论争

《甲寅》1925年复刊 复古论调 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章士钊

《评新文化运动》,集中攻击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石等方面来论证文言文的优越,

归结为“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 新文学阵营揭露《甲寅》派提出的“读经救国”、

“废弃白话”只是“阔人”愚弄统治群众“偶尔用到的工具”。

6、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不同

异: 文学研究会关照人类的苦难;而创造社注重人的本体。创造社超前探索;文学研究会步伐稳健。文

学研究会倾向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创造社倾向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同: 都承受了欧洲文学思潮的影响。

7、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理性精神的显现:注重文学改造社会的功能。 ②感伤情调的流行:彷徨心态的流露。

③个性化的追求:五四精神的体现。 ④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外国文学的影响

8、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五四让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

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②五四文学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

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③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

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④五四形

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

了新的现代传统,质疑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1、对20世纪初问题小说的评价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

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追求一些哲理色彩,通常是“只问病源、

不开药方”,但也有些作家试图寻找答案,以“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生。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

所冲淡,这削弱了它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为人生”的文学风尚,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学流

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

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美学特征:①感伤情绪的自我抒叙,浓重的自我表现色彩,真实的袒露作者一己的内心。

②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零余者、多余的人。③内省方式:感伤与逃遁。

2、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中颓废的气息和对色与欲的描写?

①它是作者自觉反叛封建道德、抨击虚伪礼教的惊世骇俗之举,对于长期以来束缚着中国人身心的封建伦

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宣战和勇敢的挑战。②这些描写伴随着作者痛苦的自我解剖、自我认识,是他对于纯

真爱情向往却求之而不得的结果。他的真诚和坦率的自我暴露有力的证明:人的情欲、人的天性本能、人

对于异性的渴望要求,原本是自然的、正常的,而不是可耻的、罪恶的、文艺作品不可以表现的。③在描

写中,主人公总不能摆脱精神上的折磨、压迫,严厉的自我谴责和良心的自我审判、向善的焦躁与贪恶的

苦闷之间紧张的内心冲突,时有冲动而尚思克制,主人公总能在内心的搏战之后活的灵魂的精华与升华。

④在越轨中也不失其想象的奇特、用笔的清淡,能给人以一定的审美愉悦,不无心理与美学的价值。⑤总

之,从思想意义上说,体现了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个性和解放的要求;从文学创作上说,则开辟了现

代小说创作新的题材领域,对现代小说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鲁迅早期发表的文章及思想

文章: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先后发表《人之历史》、《科学史教

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重要论文;1911年辛亥革命爆

发,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

并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片文言小说《怀旧》;1918,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病态社会的精神症候;小说创作主要有三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伤

逝》——为了忘却的纪念;《故事新编》——历史的解构与反思。

思想:丰富复杂、博大精深,对人的思考,重视人的价值,个性主义思想和关于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2、为什么说《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 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环境,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接着,作品通过狂人的联想,把狂人所处的

环境扩展到广大的社会。作者还通过狂人的自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深广,尤其是狂人

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也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

的中国人。这无疑是说,封建纲常名教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

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3、《故事新编》与《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故事新编》:①《故事新编》共8篇,著于1922年至1935年。《补天》、《奔月》、《铸剑》、《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②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反思和解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无意义性,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原典文化的呼唤。③把历史人物、英雄放置在日常生活中,神性世俗化,表现了他们悲剧性存在。目的是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发现相似性,发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荒谬性。

写作特点;①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②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③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戏剧人物的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④以反逻辑、非现实、超历史的思维解构历史和文化,创作新的历史预言;⑤大量使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夸张,变形,解构;⑥语言的幽默、精炼与反讽。

1、胡适的诗歌主张

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希望以自由之文破除传统诗歌种种清规戒律对诗情的束缚,要求以白话诗取代文言诗词。在形式上打破诗

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有我”与“有人”。

2、新月派诗歌的主张

①、美学原则:“理性节制情感” 。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感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②、 形式格律化主张。“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

3、如何看待郭沫若诗歌中的泛神论?

a、 “泛神论”是一种哲学理论,主张神不存在于自然之外,自然便是神的体现。b、郭沫若说“泛神即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特别强调了“我”的重要性,近似于“泛我论”。c、《女神》中泛神论的表现:思绪沸腾,想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 对于世间万物的崇拜。

1、周作人对散文文体的贡献

散文特点:1、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2、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掺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3、文字表达上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冲谈平和的境界,同时又注意适当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

分类:1、“浮燥凌厉”的——多收入《谈龙集》、《谈虎集》。2、“冲淡平和”的——其散文的主体。代表

作《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

周作人的“美文”带动了一介“闲话风”气候的形成。

2、为什么说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作品?

(一)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二)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三)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四)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1、30年代小说成熟和繁荣的标志

①小说题材空间的扩展。既表现于对时代变化中的城乡生活多方位的展现,也表现于对历史的开掘。从乡村到城市,从政治到文化,从影响到整个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触及社会各阶层的人物;②长篇小说的成熟。矛盾的《蚀》、《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③小说流派的涌现。

2、京派作家的审美主张。

京派小说家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和艺术技巧的恰当。为了实现情感的节制,京派理论家朱光潜提出了“心理距离说”,沈从文则主张“情绪的体操”——“一种使情感‘凝聚成为渊潭,平铺成为湖泊’的体操”。这导致了小说情感的内敛和理性的节制,具有了乡野的自然平和质朴之美。

3、为什么说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新感觉派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并把主体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有时,还进行感觉的复合,通感现象在新感觉派小说里每每出现。新感觉派小说不但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而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方法。

1、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以恶棍、高利贷者张明德残酷的拆散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中心线索,广泛的反

映了20年代前后北京普通市民生命遭迫害、人性受摧残的悲剧命运。《赵子曰》描绘一群青年学生浑浑噩噩、荒废学业的生活。《二马》对国民性的审视,又回到了市民人物身上。《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

中篇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2、祥子悲剧的原因

客观原因:①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大兵、特务的抢劫给祥子带来的灾难;②以刘四为代表的车厂主的敲骨吸髓;杨先生、杨太太的侮辱,夏太太的引诱,陈二奶奶的迷信愚弄,都给祥子带来的极大的痛苦,损害了祥子的身心;③虎妞的控制与摆布,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更加深了祥子的身心创伤;④自然界的风风雨雨的摧打,也增加了祥子的痛苦,雨的不公道其实是社会的不公道,表现了作家揭示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的深刻性。

主观原因:祥子所走的个人主义奋斗道路,并不是解救他的根本办法。祥子作为农民,思想上也有自私褊狭、愚昧麻木的一面,这种小生产者的思想弱点,又与市民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心理弱质合流,越发膨胀起来。

1、主要作品

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虹》

短篇小说 《大泽乡》、《豹子头林冲》、《石碣》、《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

2、如何理解《子夜》带了极厚的罗曼蒂克色彩,茅盾是一个带有颓废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家?

“夕阳”是茅盾最初设计的书名。从小说的创作特点来看,茅盾在塑造人物上用的也是浪漫主义的笔法。比如主人公吴荪甫,虽然茅盾也写了他的缺点,但这是英雄的缺点,书中写吴荪甫的狂躁性格完全像一头狮子在咆哮,是无往而不胜的,气势很大的那种。《子夜》是写一个20世纪现代的王子、骑士、英雄,一个工业界的神话人物,以及这个人物在上海的传奇故事。

还有另外一种元素,就是颓废性。《子夜》里面的颓废性有着海派传统的繁荣和腐化同在的特点。这是通过一批小资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浪漫则是寄托在吴荪甫这个形象上,两者就像经纬一样,构成了《子夜》的一个基本框架。

1、主要作品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灭亡》、《死去的太阳》、《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10个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一)(二)、《沉落

集》、《神·鬼·人》、《长生塔》。

2、为什么说《激流三部曲》表现“家即社会”的典型化原则?

在克鲁泡特金等人看来,家庭就是社会的缩影。巴金认同这一看法,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规律。高公馆里,发生在主仆之间、新老两代之间、夫权统治和妇女反抗的斗争之间、新旧思想以及柱子内部矛盾关系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对抗,就是当时社会上各种尖锐矛盾的缩影,而高家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就集中体现了几千年中国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则。

1、主要作品

《雨后及其他》、《入伍后》、《阿丽思中国游记》、《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旧梦》、《虎雏》、《都市一妇人》、《月下小景》、《八骏图》、《新与旧》、《边城》、《长河》

2、为什么说在沈从文的创作中,都市与乡村相互对比、相互发明,前者使后者“具有了理想化的形态”,而后者则是前者“真正呈现出病态”?

这是从沈从文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审美判断与文化价值判断、审美追求与社会历史思考之间的关系入手做出阐释的。即沈从文试图以审美意识统一伦理意识,将伦理判断与审美判断纳入更广泛的文化价值判断,而在其审美判断及文化价值判断中又寄寓了他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思考。偏重于从作家心.理意识的理性结构角度阐释沈从文的“独特性”。

沈从文呼应了世界文学中共同的思考和探索:“城市文化”使“湘西文化”具有了理想化的形态,“湘西文化”则使“城市文化”真正呈现出病态。沈从文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之间的困惑迷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怀旧”,而恰恰是“人类经历过而且仍在经历的精神矛盾”的反映。沈从文创作中最基本的、最富积极意义的思想,则是他在“湘西世界”中寄寓的、经由“城市世界”与“湘西世界”反复对照而显示的改造民族性

格的思想。

1、现代派诗的渊源

从外国诗艺渊源看,现代派诗人主要受了法国象征派诗歌、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和以t.s.艾洛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就中国诗歌传统看,现代派诗人更多的注意继承和的发展晚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一路“纯粹的诗”的传统,创作着重于写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觉,传达中有给这些情绪与感觉以一种迷离惝恍的朦胧的外衣。现代派诗歌在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上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共同的审美原则是追求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巧妙结合的朦胧美。

1、《雷雨》和《日出》的戏剧结构的对比。

《雷雨》为回溯式结构,集中在几个人身上,《雷雨》与《群鬼》在舞

台时间、地点、基本事件、人物关系和三一律、回溯式结构方面有诸多的相似。

《日出》,用片段的方法来写,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释一个观念,这种用“用片段的方法”、对“人生的零碎”的描写方法比较接近西方自然主义的社会主张。

2、《原野》如何塑造仇虎形象?

剧本以内、外两种冲突来塑造仇虎形象。戏剧的外部冲突——仇虎为复仇而同焦母展开的冲突,表现出农民的反抗;人物的内心冲突——仇虎杀人前的矛盾,杀人后的恐惧、自责,进一步体现出悲剧的成因。《原野》的戏剧动作在这里得到统一,两种冲突没有造成仇虎形象的前后隔离。曹禺描写舞台上焦家的陈设,右边是黑暗统治者焦阎王的画像,左侧则是供奉菩萨的神龛,象征着黑暗世界的精神统治同时也孕育着愚昧和迷信。这是仇虎“心狱”中的魔鬼,导致了他内心的悲剧性冲突。序幕中,他敲掉了焦阎王给他戴上的镣铐,但无法挣脱精神镣铐的束缚,最后仍然回到十天前挣脱的镣铐面前。实际上,肉体的与精神的两种镣铐他都没有挣脱。

1、简述40年代文学思潮的基本面貌

首先是这一时期文学存在的区域化状态对文学思潮发展的影响。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土实际上被战争分割为国民政府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40年代末成为解放区)、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的孤岛四大部分,文学也因此构成国统区文学、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孤岛文学。

其次,由于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扭结的更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广泛论证就更复杂化。

2、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

《讲话》针对解放区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如何适应解放区环境的问题,和阐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文艺服务于政治”“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

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指明解放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途径,突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和普及与提高的途径,要求“文艺工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应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绪打成一

片”,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的无条件的全身心的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

过程即创作过程”

放在第二位”

式和斗争形式,一切自然形态的文学和艺术,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加工在批评标准上确立了必须遵守“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

,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讲话》还论述了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的问题,指出延安文艺界“严重存在着三风不正的东西”,“需要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

1、如何看待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以往的文学“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而这“人生安稳的一面”正是人的永恒的东西。

张爱玲创作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有所疏离,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但是,偌大的文坛,哪一个阶段都放不下张爱玲。上海沦陷,新文学传统一刀两断,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张爱玲的人生观与文学观她他在战争中独特的人生体验有关,她要从“安稳”“和谐”的方面把握人生,她“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喜欢参差对照的写法”;她的人物也常是不彻底的、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她“不喜欢壮烈,喜欢悲壮或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没有人性”。

1、七月诗派的时间、代表人物、重要文学观点

时间:40年代 代表人物:胡风、艾青、田间、亦门等

重要文学观点:战斗浪漫主义。以胡风的理论为纲领。

① 在表现生活时,主观战斗精神可以是诗人从“现实的一面”向“非现实的一面转化”;

底活的生命的深刻把

这是奉主管本位为

②可以“凭着主观拥抱客观”来“再造一个现实”,以达到“对于现实握”。这就是说,诗人必须在主管拥抱客观的过程中是主观屈从于客观。核心的浪漫主义主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z6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