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更新时间:2023-05-25 23: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特征、类型及其危害。

2.了解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以长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为例,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 频繁的原因及产生危害。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探究防治某种自然灾害的方法。

一、自然灾害概况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灾

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既有自然作用,也有人类的活动。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3、自然灾害的分类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危害:世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失两个方面,除此以外,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短缺等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益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和“守护神”。因为雷电能杀死大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并且产生大量的臭氧,补充大气臭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虫灾、鼠灾等危害尤为严重。

3

: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是造成多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均有发生的根本原因。

4、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突出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灾害类型多,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②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8起;③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如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20世纪90年代原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1、洪灾和涝灾的区别:

①洪水是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堤,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②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③涝灾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等原因造成的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损害的现象。

④洪水发生时引起洪灾,长期积水便形成了涝灾,因此两者往往同时发生,通常将其合并,称为洪涝灾害。

①4、5月份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地区一带盛行,冷暖空气交绥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②6、7月份,夏季风北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7、8月份,夏季风进一步北移,雨季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北方进入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③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候,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3、我国强降水(暴雨或持大暴雨)多的原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加上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涝灾害; 我国强降水突出特点: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繁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

5、年降雨量的50%~80%为集中在每年的200比降小,特别是中游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③淮河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而少,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另外,黄河夺淮后,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天然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的水患;④随着当地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水开始争地,围湖垦田,致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②中下游地区利用地形特点,修建蓄洪工程,开挖扩大入海入江水道,以利于下泄。

③退田还湖还湿地,增大调蓄洪水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体污染。

【强化训练】

一、选择

1.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2.生态破坏的直接表现主要是

A.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 B.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C.水源枯竭,水质下降 D.泥石流多发、旱涝频繁

3.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B.山体滑坡渐增

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4.下列地区不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黄淮海中低产田地区

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D.东北平原地区

5.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已成为当今世界头号

生态环境灾害的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全球变暖 D.SARS疾病流行

6.不属于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而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某些地区大骨节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多发

B.热带、温带近海海域赤潮多发,鱼类大批死亡

C.内陆河湖水华爆发,生产生活用水恶化

D.土壤中铅和农药残留等成分偏高,居民癌症发病率增加

7.在水体污染灾害链中,导致地下水超采的最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水源不足

B.污水排放量增加,地表水污染严重,水危机加重

C.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减少,水危机加重

D.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水源充足

8.不属于对气候变暖事实叙述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迅速增加

B.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有明显增加

C.某些特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

D.某些传染性疾病蔓延的风险增加,防治难度加大,死亡率增加

9.下列现象中,属于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是

A.蒸发旺盛,气候变干,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B.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山地冰川雪线变低

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D.气候异常现象增多,世界各国经济损失重大

10.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

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发展活动的报复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的生态破坏和环

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剧烈,危害重大,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

和防治的。

二、综合题

11.读“自然灾害关联性网络示意图”,请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分别解释①、②箭

头的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两年,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我国

的部分海域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据报导:1999

年7月2日、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

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而前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

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成红色或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

12.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营养物大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太湖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由于藻类生物疯狂繁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民健康。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藻类植物,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________。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

C.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

D.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2)就辽东湾和珠江口两水域而言,最容易发生赤潮的应该是________,试简析其原因。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

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

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

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

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

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

国______、______、云南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______________。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4)分析该地区石漠化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背景方面简要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y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