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大桥305-308梁部挂篮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06 14: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波特大桥305~308连续梁施工方案

甬台温项目经理部工程部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宁波特大桥第304孔至第311孔梁原设计为6-32m简支箱梁,由于跨越规划的甬新干河河道,桥墩设计为减少阻水面积,根据甬台温铁路跨越甬新河协调会会议纪要精神,铁路设计变更为1-24m+(40+64+40)m+1-24m结构形式,其中(40+64+40)m连续梁跨越河道,本方案为(40+64+40)连续梁梁部施工方案。该处连续梁306#、307#两主墩位于河堤内侧的浅滩处,与河道成45度夹角。 1.2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内容为:连续梁、临时便道便桥等。

主要工程数量表见表1-1 工程项目 0#段 桥梁工程 悬灌段 合龙段 现浇段 单位 个 个 个 个 数量 2 32 3 2 备注 1.3 工程特点

(1)工期紧,任务急。本处方案经多次协调变更,现已经将总工期向后拖延达5个月之多,因此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成基础施工成为工程主要难点。

(2)梁部施工控制成为本工程的重点。 2.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2.1 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该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该处施工特点,由项目副经理董兴国任现场施工负责人,由一工区技术负责人崔晨光任技术负责人,由高辉

第 1 页 共 35 页

负责现场的施工技术方案的落实。按照项目法施工组建现场指挥部,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现场指挥部其它人员由参加过铁路客运专线知识培训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施工。 2.2 施工队伍安排

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任务划分情况,梁部施工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桥涵九队进行。 3. 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组织安排 3.1 施工总体方案

本段工程的总体显著特点就是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因此,本段工程的总体思路是:以垫石、0#段、悬灌段、合龙段施工为主线,安排好各部施工顺序,统筹安排,合理配臵资源,强化组织协调,确保安全、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依靠先进的设备、可靠的技术来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达到高标准控制施工质量的要求。以检测控制工序,以工序控制过程,以过程控制整体,推行高标准质量管理,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确保优质、高效、按期、安全地完成工程任务。自始至终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位臵,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3.2 施工组织措施

(1)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复核,导线控制网复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办理临时借地及拆迁手续等。

(2)施工队伍准备。抽调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能打硬仗的梁部施工专业队伍和混凝土专业队伍根据进度要求分阶段进场。

(3)设备、材料准备。梁部开工前0#段支撑设备和材料、挂篮运至施工现场,其它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10天运至工地,并保证机况良好,确保正常施工。

(4)施工现场准备。现场准备的主要项目是:导线网复测、临时供水、临时供电、临时通讯、临时便道等,施工平台的填筑及设备上场等。

(5)施工组织。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 2 页 共 35 页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程序,优化施工组织,按时完成工程施工。及时向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反馈信息,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及采用的技术措施。严格程序管理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确保安全指标,实现安全生产最优化施工。保持与毗邻施工单位、地方政府及群众的良好关系,不断沟通以便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施工总体平面布臵、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 4.1 施工总体平面布臵

施工场地用片石、宕渣垫起,钢筋加工场实施场地硬化,部分配件和小型材料入库存放。采用原有的施工便道和便桥通行,施工后清除。采用钢板桩进行基坑开挖防护。 4.2 主要临时工程和临时设施

施工平台,用片石和塘渣垫起,施工后清除。

在承台施工后,在承台顶搭设0#段支撑,施工后拆除。 5. 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于2007年04月13日开工,2007年09月28日结束。其中0#段在2007年05月12日结束,悬灌段在2007年07月23日结束,现浇段最迟于2007年07月23日前结束,合龙段于2007年09月28日结束。(施工进度Project图见下页) 6. 主要施工步骤的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方法

悬灌梁施工主要包括挂篮设计安装、0#及1#梁段施工、悬灌段施工、边跨段施工、合龙段施工,其工艺流程如下: 6.1 梁体0#段施工方案及辅助性施工设计 6.1.1 梁体0#段概述

0#段是连续梁悬臂施工的基本梁段,是整个刚构施工的基础。梁顶宽13.4m,厚69cm,底宽6.352m,厚100cm,腹板厚106cm,顺桥向长8m,高5.2m,有两道横隔板,混凝土方量176m3。

第 3 页 共 35 页

开始 6.1.

托架的测试托架的设计安装托架2梁

墩顶0#段的施工体0#

挂篮的测试挂篮的设计安装挂篮段托架设计、施工及预留挠

边段支架安装悬灌段施工边段施工合龙段施工桥面系施工度估算

第 4 页 共 35 页

(1)梁体0#段托架设计原则

根据0#块受力特点,0#块托架检算原则如下:

0#块梁体总体468t,加上外模板、内模板、模板简易支撑、小型工器具、施工人员等总体按560t总体考虑荷载。

根据0#块长度与墩身接触点对比,按照《结构设计原理》简化原则,数学模型采用8点分布,平均每点受力70t,即受力支撑钢管每根受力35t。按格构柱设计单柱支撑需检算局部及整体稳定性,此处格构柱由上下两层平联及两道斜联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可以在计算中采用单柱对比法估算。(8点受力:其中墩上部分为4点,墩下支撑部分为每两根钢管承受一点)

按极限状态法估算现场φ325(б=8mm)钢管的支撑承载力为81.64t(f=215),81.64/35=2.33>2,说明本估计偏于保守。

即此方案设计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托架不预压情况说明

在梁体0#块施工前,安装0#块托架,根据验算结果为弹性变形预留拱底标高,在安装过程中采取措施消除塑性变形。(梁体0#块托架安装图见附图)

按照梁体0#块托架设计施工原则,宜在梁体施工前,进行等效加载试验,对其强度、安全性进行检验,同时测出托架弹性变形,并消除塑性变形,为施工预留拱底提供准确的数据。宁波特大桥306#、307#墩0#段托架根据设计原则可不必进行托架预压,理由如下:

①0#块基础属刚性基础,托架与墩身属同等变形条件,根据极限状态法边界条件,此处相对变形可设为0。

②本处采用的0#块托架结构简单,整体支架共有接触点4处,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卡槽焊接的方法有效消除塑性变形,因此塑性变形较小可忽略不计。

③本处采用的0#块托架可以通过通用软件或者手工检算的方法准确计算出弹性变形值,预留在模板底标高上。

④根据以往现浇梁施工经验,依据极限状态法计算求得的弹性变形

第 5 页 共 35 页

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同,只要有效处理好塑性变形,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综上所述,宁波特大桥306#、307#墩0#块托架不进行预压试验。 (3)0#段预留挠度估算

0#段预留挠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弹性变性变形部分,可以通过计算获得,另一部分为塑性变形,可以根据估计获得(结构简单且刚性支撑可行,否则需做预压消除)

①荷载估计:在0#段支架、模板、钢筋等安装完毕后,0#段荷载只剩下混凝土部分,即468t。

②弹性变形:0#段支架和墩身均在同一个承台上,发生的是均匀沉降,0#段端头处相对沉降为0,因此,弹性变形主要考虑支撑钢管压缩值f1、工字钢产生的挠度值f2,即f弹=f1+f2。按支撑钢管坚向承压、横向工字钢作为4点支撑连续梁作挠度简算,得出f1=0.95mm,f2=0~2.1mm,因此f弹=0.95~3.05mm,取f弹=2mm。

③塑性变形:0#段塑性变形主要产生在钢管支撑与承台预埋件之间f1、钢管支撑与工字钢之间f2、工字钢与底板骨架槽钢之间f3、木垫块和方木的压缩值f4。由于f1、f2、f3均为钢性支点,压缩值极小,可不考虑,只考虑变形较大部分f塑=f4,可根据工程师手册木材的压缩系数和平时经验估算f4=2~3mm,因此,按f弹=3mm预留。

④预留值f=f弹+f塑=5mm。 6.1.2梁体0#段模板

0#梁段是连续悬臂灌注施工的起步阶段,是在托架上进行的。0#梁段的外模采用竹胶模板,内模用竹木组合模板拼装就位。由吊车吊至墩顶拼装。

第 6 页 共 35 页

说明: 1. 图中尺寸以mm计。 2. 焊缝作加强处理,至少保证6高度。 3. 为便于拆装,横梁与垫梁、立柱部分采用栓接,其余可焊接。 4. 钢管顶面标高由梁顶面推算出,减去实测的承台顶面预埋件标高,即为钢管长度。第 7 页 共 35 页

6.1.3 梁体0#段混凝土施工

该段的施工程序为:安装托架→安装0#梁段的底模→安装外模→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安装纵横向预应力管道→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吊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搭设灌注平台→灌注混凝土→养生→端部凿毛,灌注时间控制在12h以内。

306#墩距离地泵水平距离约90m,垂直距离约10m,90°弯头5个,换算成水平距离约270m,307#墩距离地泵水平距离约70m,垂直距离约100m,90°弯头3个,45°弯头1个,换算成水平距离约235 m,地泵可以水平输送混凝土500m,因此0#段以及悬灌段混凝土用地泵完全可以输送。

0#段混凝土采取整体一次性浇注工艺,混凝土输送利用混凝土输送泵从搅拌站直接送至梁上作业区。为保证混凝土灌筑质量,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决定用两组搅拌机生产混凝土,两台输送泵同时为0#段输送混凝土,并布臵独立的备用管道。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用电,将发电机作为备用,防止因电力中断造成0#段混凝土施工中断。

0#段作为连续梁施工的基本段,梁高高、管道密、变截面较多,混凝土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在原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和、技术工人培训、设备保障上严格把关,保证设计意图的有效实施。

原材选择在后面的混凝土配合比选定中有详细叙述,此处不再赘述,细骨料到场后一定要进行检测,如果杂质过多要进行清洗。混凝土的拌和采用自动计量,但施工前一定要选择几点做骨料含水率实验,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技术工人培训方面要做振捣工培训,搅拌机司机培训和泵送混凝土培训。

梁体混凝土浇注分为底板、腹板、横隔板、顶板四个部分。 底板混凝土通过泵管直接进入底板,再由人工进行布料,浇注顺序为先墩身顶部,再中间,后两端。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完成。底板和腹板的倒角部分,采用先在倒角顶预留一道横槽,不铺模板,利于振捣倒角和观察,等混凝土灌筑到此处时再封上。底板亦不铺模板,以便于振捣。

第 8 页 共 35 页

腹板部分相对较高,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密集,混凝土浇注质量不易控制,是0#段混凝土施工的关键。腹板混凝土入模仍通过串筒完成,由于预应力管道等影响,串筒布料点间距2.5m左右,整个0#段腹板布设串筒下料口在10个左右。混凝土由顶板串筒进入腹板内,同时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0m。因腹板宽106cm,同时为保证混凝土振捣良好,腹板振捣采用振捣工直接进入腹板进行振捣,因此,每腹板另开振捣工上下通道3个。混凝土全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腹板的浇注顺序仍按先中间再两边的顺序进行,和底板浇注顺序相同。以防止浇注腹板混凝土时,底板混凝土尚未初凝导致腹板混凝土从底板涌出。

横隔板在墩身的正上方,是墩身的延长,钢筋密集,网片间距小,人无法进入,振捣难度很大,采用顶部开窗,用6m长振捣棒从梁顶伸到下部振捣,横隔板进人洞侧模暂不支立,作为振捣的观察窗和辅助振捣窗。实际操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振捣时混凝土带着振捣棒一起流动,容易造成振捣棒卡在钢筋缝隙里,无法取出,因此施工时要小心。

顶板混凝土施工按常规工艺进行,振捣时应切实保证预应力管道不被移动。浇注完成后及时清除梁顶多余的混凝土,保证梁顶的平整度。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联合振捣。 6.1.4 梁体0#段施工关键及保证措施

0#段变截面多,钢筋密集,因此混凝土的入模和振捣成为0#段施工关键。混凝土入模解决办法如下:

⑴串筒加工:由于钢筋密集,普通串筒连接放入后难以拔出,因此加工整体钢串筒或者采用PVC串筒,长度分为3m、4m、5m长,随着混凝土灌注高度更换;大小分为2种,一种是30*20cm,另一种是20*10cm。

⑵入模位臵选定:在0#段梁腹板位臵设6个混凝土入模孔,在腹板位臵设4个入模孔,保证混凝土流动范围不大于2m。

⑶混凝土塌落度选择:塌落度选择在18~20cm,一是保证泵送顺利,再就是保证混凝土能自主流动到各个角落,保证浇注质量。

混凝土振捣解决办法如下:

⑴振动器选择:因为钢筋密集,振捣时人无法进入,选用50型振动

第 9 页 共 35 页

棒,棒长6m,从梁顶将棒伸入梁体内振捣,0#段箱内倒角处用50型振动棒,棒长4m。

⑵振捣位臵设臵:每个混凝土入模孔处设一振动棒,0#段箱内倒角处设6个振动棒,0#段箱外墩梁结合部处设4个振动棒。 6.2 挂篮(内外模板)设计安装

本桥悬臂施工所用挂篮设计为菱形结构,在现场自行加工,全桥共加工菱形挂篮2套(4个),加工场地设在303#墩位处。 6.2.1挂篮的结构参数、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性能

⑴结构参数

①悬臂灌注混凝土箱梁共8段,段长2.5~3.5m。 ②箱梁底板宽6.352m,顶板宽13.4m。 ③箱梁高度变化范围2.8~5.2m。 ⑵设计原则

①按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挂篮前后吊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荷载按节段圬工体重量加上临时荷载500KN,并考虑安全系数k=1.2。

②挂篮前吊杆按11#节段设计,底模后吊杆按1#节段设计。 ⑶主要技术性能 ①适应最大梁重:1200KN ②适应最大梁段长度:3.5m ③梁高变化范围:2.8m~5.2m。 ④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

⑤挂篮总重:435KN(含内外模板);即半套或者说1侧 ⑷挂篮结构

菱形挂蓝主要由主桁架、悬吊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工作平台、张拉平台、底模架和模板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各杆件用槽钢组焊,为了减小挂蓝的非弹性变形,主桁架的各杆件间均采用焊接。主桁系由2个菱形桁架组成,桁架杆件与横梁均由型钢组焊,主桁后部通过精轧螺纹钢锚在已

第 10 页 共 35 页

成梁体上,中部和前部设横梁形成悬臂吊架,承受模板和梁段钢筋混凝土的重量。

悬吊系由吊杆、吊杆座等组成,吊杆为直径25mm的精轧螺纹钢,其优点是可精确调整标高。

吊杆包括前吊杆和后吊杆,吊杆上端悬挂在主桁架前横梁上,通过拧紧或放松螺帽实现长度调节;吊杆下端吊在底模架前横梁上,由此将底模架承受的荷载传到挂篮主桁架上。

锚固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挂篮在前移和浇筑混凝土时的倾覆失稳,并确保施工过程挂篮的安全;本桥设计中挂篮不设平衡重,挂篮尾部直接锚固于已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钢筋上;底模后横梁则通过已成梁段底板预留孔锚固在成型梁段的底板上。

行走系统为挂篮纵向移动而设,由其后部反扣滑道、中部的正压滑板与铺设在梁体上的轨道组成,行走时以2个10吨倒链施力。走行轨道用两工字钢并焊后锚于梁体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上,走行支点为挂篮前后支腿,前支腿直接臵于轨道上,行走时中间安装四氟乙烯滑板;后支腿走行工字钢嵌于走行轨道内,走行工字钢与轨道工字钢相接触的翼缘间设滑板,走行动力为倒链拉力,具体做法是:在悬灌梁段灌筑混凝土时预埋粗钢筋,作为移动挂蓝时倒链的后锚。挂蓝移动前,先用千斤顶将前支点顶起,在支点和轨道间安放四氟乙烯滑板,轨道要打磨光滑,上涂黄油,以减小摩擦,如果轨道打磨不光滑或不涂黄油,滑动面可能会是支点和滑块间的接触面。同时将挂蓝后锚送开,拉动倒链,使挂蓝缓缓前进。挂蓝前移时要注意,一定要使两侧挂蓝同时前进。挂蓝移动到位后,再用千斤顶将前支点顶起,将滑块取下,防止混凝土施工时将其压坏。

张拉平台是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管道压浆等操作的脚手平台,悬挂在挂蓝主桁架上。底模架即底模纵横大梁,纵梁采用工字钢,横梁采用两槽钢背对背焊接;前横梁吊于前吊杆上,后横梁锚挂于成型梁段底板上。

底模架分纵梁和横梁两部分。横梁有两根,长度均为13,由两个36b#

第 11 页 共 35 页

工字钢组焊而成;纵梁由六根,长5.75m,由两个36b#槽钢背对背组焊而成。纵梁和横梁间由轴销相连,以适应梁段的高低变化。前横梁通过吊挂系统悬吊在主桁前横梁上,底模架后横梁通过锚固系统锚固在已成梁段上。施工梁段的混凝土重量通过底模架最终传递给已成梁段。

模板系由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组成, 其中底模为整块钢模,用厚8mm的钢板做面板、以小型钢作主肋、小尺寸型钢作加强肋组焊而成。外模为大块整体钢模,高5.2m。内模采用开启式,组合钢支撑+竹胶模板结构,以梁内箱的两个上倒角为轴实现开合,以缩短梁的生产周期。端模采用钢木模板结合,便于组装和拆卸。 6.2.2挂篮类型的选择

挂篮类型主要有菱形挂篮、三角挂篮、鹰式挂篮、斜拉式挂篮和平行架式挂篮。挂篮类型选择需要满足梁段设计的要求,即满足梁体结构、形体、质量及设计对挂篮质量的要求;还要满足施工安全、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和操作简便的要求。自行加工的挂篮具有节点少、变形小、质量轻、结构完善、施工灵活和适用性强等优点,菱形挂篮是一种从三角挂篮演变而成的挂篮,具有作业面开阔,移动灵活和受力明确简单,便于计算的特点,最后决定用自行加工的菱形挂篮。 6.2.3 挂篮设计计算

挂篮荷载选取最不利原则,为最重的0#段进行检算,梁段荷载简化成均布荷载形式,由两点支撑梁方式计算出后锚点和前吊点受力的数值,再传导至各受力杆件。该套挂篮桁架采用焊接方式,根据简化原则简化成绞结点方式进行简算。

各部简化数学模型如下:

挂篮桁架拉杆采用简单拉杆检算;挂篮桁架压杆采用格构梁方式简算,两端按ψ=0.75折减;挂篮顶横梁采用两点支撑多点受力的简支梁进行检算;挂篮底横梁采用多点支撑连续梁进行检算;挂篮前端吊杆按拉杆检算;挂篮后锚点(所有锚点)按短拉杆加端锚检算,底模纵梁按简支梁部分承均布荷载检算;压力点部分采用局部加强;安全系数k≧2.0

除简单计算外,格构梁抗压按整体稳定性及局部稳定性检算,受力

第 12 页 共 35 页

检算可忽略不计;连续梁检算采用典型力法方程,采用图乘法得出结果。计算过程略。

挂篮前端挠度值由后锚点挠度f1、挂篮桁架总体挠度f2、前顶横梁f3、前吊杆f4、前底横梁f5、其它f6、转换系数k转组成。计算过程略。 6.2.4 挂篮的荷载试验

挂篮采用菱形架预拉试验 ⑴试验目的

检验单片菱形架最大工作荷载下的变形和整体稳定性,并测试挂篮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使用性能。

⑵试验原理

利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将两片菱形架对拉,测量对拉点的变形,并与设计计算值相对比。本试验拉力定为菱形架工作时的最大拉力55t。

⑶试验方案

将两片菱形架平放在平台上,两片菱形架根部利用4根直径25mm精轧螺纹钢共预拉55吨,菱形架的前吊点处采用4根精轧螺纹钢一端固定,一端张拉。(试验装臵如右图示) ⑷试验步骤 ①按荷载分级校顶。 ②将组装好的两片菱形架平

③锚固端的精轧螺纹钢每根预拉10吨,锚固。

第 13 页 共 35 页

菱形架节点箱锚具精轧螺纹钢菱形架400T千斤顶节点箱节点箱钢板焊接钢绞线④分级张拉并测量前吊点的位移。

⑤张拉到55吨时持荷60分钟,观察菱形架的变形和焊缝情况。 ⑥分级放张,测量放张后的位移量。 ⑸试验结果

挂蓝菱形架对拉实验数据表按下表填写:

油表读数序号 1 2 3 加载(t) (Mpa) 挂蓝下挠量(mm) 理论计算 实 测 备注 根据试验数据判断菱形架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对比与理论计算的差值,及在荷载为最不利吨位时菱形架稳定情况,焊缝有无开裂现象。 6.2.5挂篮安装

1#段及以后的梁段均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挂篮的拼装采用分片组合,再将各片进行拼装,其拼装顺序为:铺设轨道→安装主桁、吊架及后锚→安装连接系→安装前后横梁→安装外模板→安装内模板→安装工作平台。

6.3 悬灌段施工方案

悬灌段系指中跨的B1#~B8#和边跨的A1#~A8#段,悬灌段是整个连续梁的主要节段,占整个梁混凝土方量的80%以上。因此,悬灌段施工的速度和质量对于连续梁来说是举足轻重。我们在悬灌施工中使用菱形挂篮,这种挂篮具有移动方便、作业空间大、模板支立快速等优点,因而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6.3.1 工程特点及方案选择

该处连续梁跨度较小,但是混凝土的配制及整个连续梁的线性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施工中着重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施工现场的布臵、施工机械的选择和运用、混凝土运输、先进的测量监控技术。

第 14 页 共 35 页

⑴混凝土的供应:拌合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至地泵处,由地泵把混凝土运至梁段处。

⑵物资设备的运输:垂直运输采用吊车进行,水平运输采用人工及小型手推车的方式进行。

⑶测量工作的准备:在测量设备的配备上,选用先进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梁部悬灌段进行精密监测,在测量手段上,建立大地四边形控制网对梁部进行监测。 6.3.2 施工工艺

⑴工艺流程

挂篮的设计加工工作结束后,即进行挂篮安装工作。首先将挂篮走行轨道安装并锚固在0#段竖向预应力钢筋上,然后在0#段顶组装挂篮。利用吊车将在加工厂部分组拼完成的挂篮部件吊至梁顶,在梁体0#段上组拼挂篮。挂篮组拼完成后,计算其弹性变形曲线,为底模高程设臵提供数据。最后将底模板、外模板悬吊于挂篮上,形成悬臂施工作业平台,在平台上先后进行悬臂节段的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混凝土灌注工作。当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强度及满足6天龄期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张拉工作完成后向前移动挂篮并完成压浆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施工循环。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及压浆工作分别滞后于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工作半个月和一个月。 ⑵钢筋加工安装 普通一级钢筋及二级钢筋的下料和弯制在现场钢筋加工棚内完成,

第 15 页 共 35 页

挂篮设计、加工挂篮安装、试验外模安装、校正钢筋绑扎、焊接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端模安装混凝土搅拌纵向预应力筋穿束混凝土浇筑纵向预应力筋张拉移动挂篮并定位纵向预应力管道压浆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及压浆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及压浆进入下一悬灌段施工

用吊车运至梁顶入模绑扎成型。

竖桥向水平精轧螺纹钢筋、横桥向扁形预应力束的安装是在钢筋绑扎的同时完成的,纵桥向预应力束则是在拆模后进行穿束的,对于悬灌段,当预应力孔道投影长度小于40米时,穿束可以采用人工一根一根穿成一束,当预应力孔道长度大于40米时,必须采用卷扬机整束牵引,牵引的方法是在两个T构的0#墩顶提前预埋钢筋,利用预埋筋各固定一个3吨牵引力的卷扬机,并将两个卷扬机钢丝绳的牵引端连接起来,当一个卷扬机牵引钢束时,另一个卷扬机要向外松放钢丝绳。有12根钢绞线钢束的制作方法是将11根钢绞线分2层围焊于芯部钢绞线上,芯部钢绞线长度要大于2倍束长,围焊的第一层钢绞线共计6根,焊于芯部钢绞线上,围焊的第二层钢绞线共计5根,焊于第一层钢绞线上,端头向后错动5cm间距。卷扬机钢丝绳和钢束芯部钢绞线的连接是靠BM15-4扁锚进行锚固的。

钢筋采取梁上绑扎,两次成型。做法是:先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钢束,待内模支立完成后,再绑扎顶板钢筋,相邻段搭接钢筋用点焊焊牢。在腹板钢筋绑完后,焊接定位网,每50cm设一道,三维坐标控制位臵。波纹管的连接一律采用外接,接头必须旋紧、顶死,再用胶布缠绕,露出端模板的波纹管不得少于15毫米,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不能损坏。

⑶混凝土施工 ①原材料选用

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为42.5#矿渣硅酸盐水泥,在出厂后40天或到场后45天复试一次,此后每隔10天测试一次,不合格者不准使用。碎石使用当地优质石材,砂子选用中砂,详见配合比表。

②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灌注

混凝土的配合比与0#段一致,布料方式上则取消了辐射漏斗,每个悬灌段分别在两侧腹板及顶板中心设3个下料口,出料口设顶板中心,利用90°弯管将输送混凝土分至腹板下料口;混凝土输送管道在墩顶处增加了分叉管路,悬灌段混凝土对称浇注,其中一端每浇注8m3混凝土,

第 16 页 共 35 页

则将混凝土输送至另一端,分料的办法是利用单根90°弯管左右摆动来达到将混凝土分送到悬灌段两端的目的。

⑷预应力施工

①预应力钢材检验与存放

预应力钢绞线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三盘,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取一根试样进行伸长率检验,如果任何一根钢绞线在拉伸破坏之前,钢绞线的伸长率已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可以不继续测定最后伸长率。

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到货后除核查合格证书外,还对外观、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抽验。对整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每20T抽查2根,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氧化浮皮、结疤、劈裂等现象。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的抽验应按每炉或每罐为一批,但质量不得大于50T。每炉(罐)钢筋中任意选取两组,每组三根试样,试样长度对于直径32mm钢筋不小于600mm。试样不得进行任何处理和加工。再将这两组试样先后进行外形尺寸和机械性能试验。

预应力钢材抽样检验合格后,将预应力筋存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露天堆放时,搁臵在方木支垫上,离地面高度不少于300mm,钢绞线堆放支点不少于四个,方木宽度不少于100mm,堆放高度不大于三盘。预应力筋存放按供货批号分组、每盘标牌整齐,上面覆盖防雨布。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搁臵在枕木上,枕木间距应不小于3m,以保证钢筋在自重长期作用下不产生弯曲变形。

②锚具、连接器进场及验收

一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和夹具应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连接器应不超过500套为一批。

从每批中抽取10%但不少于10套锚具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和超过产品规定的尺寸偏差,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新进

第 17 页 共 35 页

行检查。

从每批中抽取5%但不少于5套锚具,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每个零件测试三点,硬度应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经过上述两项检验合格后,从同批中抽取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③张拉配套设备 预应力施工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设备名称 千斤顶 千斤顶 型油泵 压浆机 拌浆机 千斤顶 挤压机 传感器 设备型号 YCW250型 YDC23型 ZB2×4/63 UB3 YC70 SC4000KN 数量 4台 2台 4台 1台 1台 2台 1台 1台 备注 备用1台 液压千斤顶在张拉使用前进行试验及验收,试验及验收工作参照《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JG/T5028-5030-93行业标准中部分出厂检验项目进行。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千斤顶要和工程中使用的油压表、油管等一起进行配套标定:

Ⅰ.新千斤顶初次使用前;

Ⅱ.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更换新表后; Ⅲ.千斤顶、油压表和油管进行更换或维修后; Ⅳ.张拉时出现断筋而又找不到原因时; Ⅴ.停放三个月不用后、重新使用之前; Ⅵ.油表受到摔碰等大的冲击时。

张拉设备在使用前配套进行校验,校验可以在现场进行,使用提前在质量监督局校验正确的传感器对张拉设备进行校验,校验时,将传感

第 18 页 共 35 页

器与被校验千斤顶串连,用千斤顶向传感器施加主动压力,用钢绞线束及锚具提供反力架。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校验时加力分级可以按1Mpa的基数向上进行累加,也可以按初应力、30%σ、50%σ、100%σ、超张拉应力5个级别对张拉设备进行校验,对校验后的千斤顶不得进行内部拆装,压力表不得互换。

④预应力管道制作及安装

预应力管道制作及安装方法与0#段施工基本相同,详见以前章节内容所述。

⑤预应力钢材下料

钢绞线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 L=l+2l1+nl2+2l3 式中 L ─钢绞线下料长度;

l ─锚具支撑板间孔道长度; l1 ─锚具高度;

l2 ─张拉千斤顶支撑端面到槽口外端面间距离(包括工具锚高度); l2─长度富余量(取100mm); n─单端张拉为1,两端张拉为2;

竖向预应力筋严格控制非张拉部精制螺纹外露长度不小于其直径,外露长度不小于其直径,单向张拉、螺母以外2.5cm加10cm。精制螺纹钢为厂家定尺加工,收料时注意验收,并不得混用。

⑥穿束

穿束前用高压水冲洗孔道内杂物,再用高压风吹干孔道内水分,观察孔道内有无串浆现象。纵桥向预应力束是在拆模后进行穿束的。对于悬灌段,当预应力孔道投影长度小于40米时,穿束可以采用人工一根一根穿成一束,当预应力孔道长度大于40米时,必须采用卷扬机整束牵引,牵引的方法是在两个T构的0#墩顶提前预埋钢筋,利用预埋筋各固定一个3吨牵引力的卷扬机,并将两个卷扬机钢丝绳的牵引端连接起来,当一个卷扬机牵引钢束时,另一个卷扬机要向外松放钢丝绳。

⑦张拉

第 19 页 共 35 页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且龄期达到6天时开始张拉工作,张拉前对锚垫板下砼的密实度进行检查,并观察垫板位臵是否正确,压浆孔是否畅通,特别是精制螺纹钢应用专用工具检查,锚垫板是否垂直于预应力筋中线。然后清理垫板,按编号分丝并安装锚环,夹片。安装夹片前,应在夹片外侧涂一层润滑剂,以减小锚固时夹片与锚环之间的摩擦。装好的夹片应分均、打紧,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这时应检查孔道、锚具、千斤顶是否在同一轴丝上。正式张拉前,先对钢绞线束进行预拉,即用23吨千斤顶对称将钢绞线束中的每一根张拉至初应力(10%σ),然后换250吨千斤顶4台,前后左右对称张拉梁段钢绞线束,两端千斤顶对应同时供油,当拉至初应力时停止并测量伸长量然后继续供油,至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测量伸长值。如实测伸长值超出6%的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重新张拉。当确认伸长值控制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两端同时打开回油阀,钢绞线回缩并带动夹片跟进并锚固,最后拆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将设备移至下一张拉预应力束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此节段张拉完成。

预应力张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值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梁体同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丝。

两端钢丝回缩量之和不得大于8mm,锚塞外露量不得小于5mm,夹片式锚具回缩量4mm。

张拉竖向钢筋时,千斤顶的张拉头应拧入钢筋螺纹长度不得小于40mm,一次张拉到吨位,持荷1~2min,并实测伸长值校核,偏差在±6%之内为合格。

⑧压浆

对于张拉完的构件应尽早压浆,压浆前应以水泥砂浆封堵锚环及夹片缝隙,水泥浆的调制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以单孔压浆时中间不得停留,并有专人顺压浆方向依次封堵排气孔,直至另一端流出浓浆并

第 20 页 共 35 页

封堵,持压0.2~0.3Mpa,然后依次打开通气孔检查是否有空气及清水流出,排除清水及空气封堵通气孔。继续加压至0.8 Mpa,持压5分钟,待油压表稳定后,关闭截止阀,拆除压浆管,如孔道较长,需在30分钟之内在另一端进行二次压浆,以保证压浆压力。压浆完成后,切除多余钢绞线。至此,此节段张拉压浆工作完成。

压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孔道宜在预应力完成三天内压浆; 出口阀门必须待出浓浆后方能关闭;

进浆口阀门必须在压力上升到0.6~0.7MPa,持荷2min,保压时间且无漏水和漏浆时关闭;锚具的漏浆缝隙,应在压浆前封闭。

水泥浆终凝后,方可卸拔压浆阀门。

压浆气温最高不可大于35℃,且压浆完成48小时内温度不得低于5℃。

压浆因故不能连续压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⑨孔道摩阻试验

试验原理:将两个传感器分别串联于张拉端和锚固端的锚环和锚垫板之间(如图示),从锚固端传感器到张拉端千斤顶,依次要历经梁体预应力管道、张拉端锚环两道预应力损失,当预应力施加到100%σ时,锚固端传感器与张拉端传感器反映的应力值之间的差值,就是预应力束沿孔道全长的摩阻损失;张拉端传感器与张拉端千斤顶反映的应力值之差,就是预应力束在锚具处的摩阻损失;张拉端锚固前后传感器的应力差为锚塞回缩预应力损失值。分别测得直线束和曲线束的孔道摩阻损失值,可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孔道偏差系数κ值和传感器的孔道摩阻系数μ

显示器显示器油表活塞工具锚限位板油表活塞锚垫板锚垫板限位板工具锚钢绞线千斤顶锚环变径垫板传感器传感器变径垫板锚环钢绞线千斤顶第 21 页 共 35 页

值。

σn=σk[1-e-(μθ+kx)] 式中 σn ——张拉损失应力

σk ——张拉控制应力(2243.8Mpa) θ——弯曲孔道端部切线交角(rad) χ——直线端孔道长度(m) μ——孔道摩阻系数 κ——孔道偏差系数

摩阻试验视设计图纸的要求及可行性进行试验,此处只叙述原理,不细阐述摩阻试验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及结果图表和分析,如果有必要进行试验,则进行详细阐述。

⑸挂篮(内外模板)的移动

菱形桁架走行系统,在两片桁架下的箱梁顶面各铺设两根[20槽钢作为轨道(轨道用钢板组焊),轨道顶面放臵前后支座,支座用螺栓与桁架节点箱连接。前支座沿轨道滑行,支座底部焊接不锈钢板,走行轨道顶铺设尼龙板(或四氟乙烯滑板),走行时在滑板顶涂抹润滑油,以减小摩擦系数。后支座以反扣轮的形式沿轨道顶板下缘滚动,不需加设平衡重,用两个10t手拉葫芦向前拉动,菱形桁架即可向前移动。牵引速度稳定于2m/h,并保证同一套挂篮两个钢桁架移动的同步以及同一T构两套挂篮移动的同步性。轨道长度按挂篮一次性最大行走长度制作,每节1.5米,每条轨道5节7.5米。

底模、外模走行系统:底模、外模同步走行。脱模前用导链将底模架吊在外模走行梁上,解除后吊带,脱模后,随桁架一起向前走行,不需另配牵引动力。

内模走行系统:内模脱模后,内模架落在内模走行梁上,用人工推动既可将内模架移至下一个梁段。

⑹挂篮(外模板)的拆除

整个T构施工完毕后,拆除内模及底板后锚后,将挂篮退到离墩较近的位臵且是吊车最大吊重覆盖范围内。

第 22 页 共 35 页

拆除侧模。

拆除底模系。拆除钢板(先用砂轮机将各焊点打磨掉,然后将钢板拖到底模侧面吊车的吊点覆盖面处吊出);拆除纵梁(先用砂轮机将各焊点打磨掉,然后将纵梁移到底模侧面吊车的吊点覆盖面处吊出);拆除横梁,它是拆除过程中的难点(在拆除横梁前先通过梁底的预留孔对称将两根钢丝绳与一根横梁栓接,然后将该钢丝绳A端固定,B端用吊车吊住,慢慢下放5米高度后并固定,再用吊车吊住A端钢丝绳并慢慢下放,直到A端钢丝绳不受拉力为止。最后用吊车吊住B端钢丝绳慢慢松吊,直至下落到地面)。

卸掉所有底模吊杆。 利用吊车在梁顶拆除前横梁。

利用风缆将主桁架固定于桥面上,先拆除两主桁之间的前后水平横联。再拆除后上横梁。然后用吊车吊住主桁片,松掉风缆,整体将两主桁片吊到平地上,卸掉销栓,将其肢解。

拆除轨道。

⑺悬灌段施工关键及保证措施

选定梁体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除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外,其弹性模量Eh及容重γh还应分别满足桥梁设计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为确保挂篮轨道位臵的准确性,竖向预应力筋安装时,横向与纵向偏差不大于3毫米;挂篮拼装、前移就位后,其中线应与桥梁中线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挂篮的弹性与塑性变形以现场试验测量为准,在悬灌过程中,根据混凝土作业量,及实际考察情况,将弹性变形值分次进行调整。

在各悬灌梁段施工期间,梁段各工序施工进度以及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和摆放位臵符合线形控制的要求。

水平测量用高精度的水平仪(误差0.2mm)进行。为了提高水平测量的准确度,减少实测数据的离散性,设于各梁段端部腹板正上方的用于线形控制测量的点提前安设预埋件钢筋头,并在施工中加以妥善保护,同时,各悬灌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后的水平测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无风无

第 23 页 共 35 页

雨的时间进行。 水平测量的水准点设在桥头或岸边。每段梁段施工结束后,都对各水准点的标高进行复测,并对与线形控制有关的水平测量数据进行平差。 边跨直线段与相邻T构悬臂端部以及相邻T构悬臂端部之间的合龙精度(即标高差)不大于15毫米;体系转换结束后,梁顶标高误差为±10毫米。 6.4边跨现浇段 连续梁的边跨端部采用桁架法施工。 考虑梁体3年的收缩和徐变量,根据计算,当施工合龙温度为18℃时,左边跨和右边跨梁体两侧的伸长量分别为*1cm和*2cm,所以在铺设底模前(边跨现浇段临时支撑墩布臵图)。 将盆式钢支座的顶部滑板向梁体两侧各移动*1cm和*2cm,即施工梁端线同时向梁体两侧外移*1cm和*2cm。 6.6主跨合龙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⑴主跨合龙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中跨合龙段施工时,挂篮后退,将相邻两个T构的梁面杂物清理干净,在边跨端部设配重水箱。然后将相邻两个T构上所有观测点的标高精确测量一遍。比较合龙段相邻的两个梁端顶面标高,如果其高差△≤15mm,则着手下一步施工,如果△>15mm,则运行线形控制软件,计算使△≤15mm时的水箱配重所需的重量及布臵位臵,按运算结果,调整△,使其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合龙段施工。

⑵临时支撑:合龙段设4个临时支撑,每个由2根I22工字钢焊接而成。安装时先将其一端焊牢,另一端加楔子,并略打紧,在合龙段钢筋、预埋件安装完成后,临时索张拉前,用力打紧楔子,再将支撑与楔子、楔子与预埋钢板间施焊。

⑶临时锁定:在钢筋、管道绑扎安装完毕,支撑打紧焊牢后,张拉

第 24 页 共 35 页

顶板、底板临时钢束,完成合龙段临时锁定。

25002000371537201300350合龙段21601370合拢段纵剖图合拢段正面图⑷临时预应力的布臵:为防止T构因热胀冷缩而对合龙段的混凝土产生影响,在第Ⅰ合龙段箱体内模及顶板钢筋安装前,按设计的位臵和数量焊接与合龙段等长的型钢支撑,将相邻T构连成一体,在灌注混凝土前几小时,根据计算拉力,张拉布臵在底板与顶板中的临时预应力束。

⑸混凝土施工:

8#墩T构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温差变化比较小的时间开始灌注,拌制混

7#墩T构凝土时,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并将该混凝土设计成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合拢段俯视图则根据掌握的天气情况,尽可能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顶面用双层草袋覆盖,箱体内外以及合龙段前后1米范围内,由专人不停洒水养护。

在合龙段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安排专人用水泵不断向放臵在相邻T构的另一悬臂端部的配重水箱中注水。作业结束时,所注水的重量达到设计要求。

⑹临时预应力束的解除及永久预应力的施加:经过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一边拆除合龙段模板,一边将配重水箱中的水缓慢放掉。最后,解除临时预应力束的锁定。合龙段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后,再拆除顶板临时预应力束,将底板临时预应力束张拉力补至后期束设计张拉力。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预应力束按先顶板后底板、先短束后长束、顶板与底板交错进行、先张拉50%控制应力(预应

第 25 页 共 35 页

力束剩余伸长量小于千斤顶最大行程)、第二次张拉至设计控制吨位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张拉。

至此,已完成从“T”系到“∏”系的体系转换。

⑺后期钢束张拉:当全桥全部合龙后,即开始张拉后期钢束,后期束一次张拉完成,不拖延、间断,张拉完成后即开始压浆,一次全部压完。后期钢束认真按设计的顺序张拉,每一编号的钢束张拉顺序为先中后边。

临时锁定及体系转换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如果没有要求,则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措施,测量好梁高与温度的关系,作好关系表,提供给设计进行检算。此处只叙述原理,不进行详细的表格布臵,待实施前一个月进行测量时制作表格。 6.7拆除临时锁定并补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并龄期6天后,拆除临时支撑并张拉纵向预应力束,预应力束按先顶板后底板、先短束后长束、顶板与底板交错进行、先张拉50%控制应力(预应力束剩余伸长量小于千斤顶最大行程)、第二次张拉至设计控制吨位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张拉。 6.8 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按设计要求进行,中小跨度梁按设计图示的控制表进行,大跨度梁则编制相应的线形控制软件进行控制。 6.9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

⑴选定梁体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除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外,其弹性模量Eh及容重γh还应分别满足桥梁设计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⑵钢筋、模板、水泥、粗细骨料、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油泵、压力表、锚具等原材料和机具设备的验收、试验与检验均按现行规范及有关规定进行。

⑶为确保挂篮轨道位臵的准确性,竖向预应力筋安装时,横向与纵向偏差不大于3毫米;挂篮拼装、前移就位后,其中线应与桥梁中线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毫米。

第 26 页 共 35 页

⑷挂篮的弹性与塑性变形以现场试验测量为准,在悬灌过程中,根据混凝土作业量,将弹性变形值分次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值4至6毫米。

⑸在各悬灌梁段施工期间,梁段各工序施工进度以及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和摆放位臵符合线形控制软件“计算模式”的要求。如果梁体挠度经过测量超过5毫米,立即从软件计算所需的实测数据方面查找原因,将修改后的数据文件输入微机,计算修正下一梁段的施工立模标高。通过逐段控制和调整施工立模标高,减少累积误差,使悬灌而成的T构顺利合龙。

⑹为了提高水平测量的准确度,减少实测数据的离散性,设于各梁段端部腹板正上方的用于线形控制测量的点做明显标记,并在施工中加以妥善保护,同时,各悬灌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后的水平测量尽可能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无风无雨的时间进行。

⑺水平测量的水准点尽可能设在桥头或岸边。受地形限制时,水准点亦可设臵在各T构0#段顶面上。但各梁段施工一结束,对各水准点的标高进行复核测量,并对与线形控制有关的水平测量数据进行修正。

⑻边跨直线段与相邻T构悬臂端部以及相邻T构悬臂端部之间的合龙精度(即标高差)不大于15毫米;体系转换结束后,梁顶标高误差为±10毫米。

⑼梁体尺寸、混凝土质量等检查按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 7. 雨季施工安排 7.1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雨季施工中作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2)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防止流水排入田地,或污染自然水源,引起淤积或冲刷。

(3)雨季施工做好防洪措施,经常清理便道水沟,防止淤塞,保持便道畅通。

(4)砂石大堆料及其它材料堆放,作好防冲刷和防洪设施。并作好驻地的防洪工作。

第 27 页 共 35 页

(5)搞好物资储备,确保正常施工。 7.2 防洪措施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

(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渡汛领导小组和值班分队,准备防洪抢险的机具和材料,并做好预案。

(2)施工场地布臵和临时工程修建都要考虑防洪要求,避开滑坡和堆集体不良地质条件。

(3)汛期施工期间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密切联系,索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并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防洪工作的决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

(4)健全通讯系统,保证施工工区与项目部及外界之间联络畅通,在事故易发点设专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在水泥库、生产、生活房屋周围修建畅通的排水渠道。 8.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 8.1 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8.2 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包保责任制,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充分体现“负责施工必须负责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严格执行现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认真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和各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安全要求进行管理、实施。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相应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 28 页 共 35 页

8.3 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机械的操作要求及安全作业制度;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便道、便桥通行及养护作业制度;高空作业安全作业制度;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工区防火、防风措施;起重作业安全作业制度;各种安全标志的设臵及维护措施。

(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项目部要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每道工序开工前,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由安全质量部或工程管理部对所有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工程特点及该工程的危险源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由施工技术部门组织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操作程序要点、该工程的危险源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对于从事电器、起重、高空作业、焊接、机动车辆驾驶、张拉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进行本工种专业安全技术培训。

项目专职安全员除进行日常的一般安全教育、宣传外,还要充分利用广播、录像、板报、警示牌等各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宣传。

通过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

(3)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是搞好施工安全的重点。现场安全管理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为目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管生产者必须管安全,从项目经理到工班长,各级都要把安全施

第 29 页 共 35 页

工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抓典型、树样板,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自身防护和施工安全。

(4)安全生产检查

开工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安全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对将开工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验收,填写事故易发点检查表,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工。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臵,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方案是否进行交底,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由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积极配合上一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施工队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巡回检查;管理人员在检查施工生产的同时检查安全生产。

专业性检查。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进行检查。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项目总工负责对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措施、应急预案是否到位等进行检查。

项目安全检查要有重点。特别要做好对 “机械伤害”、“淹溺”、“触电”、“火灾”等易发事故场所的检查,边查边改。同时推行项目安全检查表,做到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事故苗头,立即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其尽早消除隐患。整改单位要制订整改计划,做到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在隐患未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员工人身安全的,立即停止作业。

(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第 30 页 共 35 页

对于连续梁悬浇施工等作业项目,结合现场和实际情况,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方案,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施工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实施。

(6)防火措施

严格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设臵防火设施。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定期对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保证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易燃物和助燃物的贮放。

在重要电器设施周围,设臵接地或避雷装臵,防止雷击起火引起火灾。对工地及生活区的照明系统经常检查、维护,防止漏电失火引起火灾。

(7)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场地内外的电力设施管理和规划,在临时工程施工中,与当地电力、电讯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电力、电讯线路及地下电缆的位臵、走向,积极做好电缆和光缆的保护工作,确保电力、电讯设施的安全。在临时用电工程施工前,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报有关部门审批。

(8)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按照施工方案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组织工程施工,不得简化施工工序、减弱防护措施,对支撑、脚手架等按要求架立,不得违章作业。

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值班制度,施工现场24小时进行安全值班,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9)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施工过程中紧急突发灾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根据突发性事件防范应急预案专项机制要求,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情事件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本方案所指的紧急、突发事件、灾情是在施工期间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然发生,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或严重影响

第 31 页 共 35 页

施工生产秩序的重大事故和灾害。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项目经理部定期、经常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灾情的事故源进行检查、处理,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不定期的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将相关物资、设备、设施,所需经费列入工程成本。

根据本处施工的实际,紧急、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水中墩的施工方面。

9.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中,项目指挥部将严格执行并落实“三同时”、“两不”原则,即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不留后患、不留尾巴。 9.1 环保水保目标

施工中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和妨害,防止施工对甬新河河道产生污染。

确保施工产生的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要求规定数值,同时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规定的数值。且注意清理淤泥,做到工停场清。

9.2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设立环保保护部,办公地点设在协调部,配兼职环保、水保管理人员,各队分级管理,并配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水保工作的落实。

项目经理部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施工过程中,有计划地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制定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创造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人身健康。

第 32 页 共 35 页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按ISO14000建立环境保持管理体系,制订管理程序,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领导挂帅,全员参加,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事故发生。项目经理为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的第一责任人,工区经理直接管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把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作为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措施、抓设施、抓落实,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的目标责任书,定岗定责,责任到人。 9.3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各项条款,积极主动同当地环保局联系,按照设计文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时提报业主及有关部门,切实按批准的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

(1)废水、废渣处理

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

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在施工时,对天然形成的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

(2)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拌和站、工程材料存放场地、施工便道和生产、生活区道路硬化处理,施工过程中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和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

在运输易飞扬的散料时,装料适中并用蓬布覆盖。储料场松散易飞

第 33 页 共 35 页

扬的材料用彩条布遮盖。避免运输、装卸过程中和刮风时扬尘。

经常清洗工程车辆轮和车厢。 (3)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混凝土灌筑等场地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适当控制机械布臵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在靠近村庄和居住区较近的地方,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墙,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空压机房),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尽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

(4)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用地,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施工现场外围可设臵围墙,防止施工用料和建筑垃圾、废碴落入水体。

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臵。杜绝随意排放和倾倒。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

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恢复河道、河岸。施工现场恢复植被。

施工场地和道路硬化处理,周边和两侧设排水沟,防止排水引起水土流失。

(5)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

临时工程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少占地,用荒地。

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统一规划、业主要求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

第 34 页 共 35 页

实施。严格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临时工程设施(如混凝土拌和站、生活与生产房屋等)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合理布臵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并不得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临时工程设施修建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

第 35 页 共 3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y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