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15 22: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春天来啦

教学目标:

1 .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资源准备: 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听:乐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提问:同学们你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2.启发联想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

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5)看:《春天的秘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6)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7)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作业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

处处有鲜花

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3.进行爱花护花、美化环境的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2.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资源准备: 花的图片 范作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出示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到过鲜花?” “不仅大自然里有,荷塘里有,我们家的庭院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揭题——《处处有鲜花》。 2.分组讨论

(1)提问:鲜花为什么惹人喜爱?鲜花对美化生活有什么作用? (2)小结:鲜花形美、色鲜,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观察鲜花,认识结构。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让学生明白花一般由花蕊、花瓣、花托、花梗、萼片等部分组成,不同的花各部分形态各异 (2)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4.分析表现方法。

(1)让学生上台自由板演鲜花,师生共同分析画法。

(2)归纳画法: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5.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

(1)仔细分析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有什么不同,说一说更喜欢哪件作品及喜欢的原因。

(2)思考: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有什么不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6.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要求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 (2)教师巡视中多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的画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2)鼓励学生课后选择喜欢的一种花,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彩蝶飞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做做、玩玩,学习纸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一只漂亮的五彩纸蝴蝶 做出一只式样、纹饰有新意的纸蝴蝶

资源准备: 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营造情境。

(1)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群大规模迁徙以及各种蝴蝶图片等,动静结合营造蝴蝶王国情境,让学生具体感知蝴蝶的美丽(灵动之美、形状之美、色彩之美)。

(2)\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教师演示纸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做一做--尝试制作蝴蝶。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只纸蝴蝶,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制作方法。

(2)归纳小结:根据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折剪蝴蝶图形: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注意别忘记画上触角(蝴蝶的身体中线须与纸折叠成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

(3)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①蝴蝶花纹: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等图形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②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装饰蝴蝶。如:绘画形式、剪贴形式、复印形式?? 4.玩一玩--让纸蝴蝶飞起来。

(1)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仔细观察纸蝴蝶。)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 (2)指导学生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5.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制作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

(2)辅导要点: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张大小,尽可能地把纸蝴蝶制作得大一些;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评价与延伸。

(1)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

(2)要求学生课后去大自然中或网上寻觅蝴蝶,了解蝴蝶知识,制作蝴蝶标本等

剪花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花边剪纸剪花边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剪花边的能力。 3. 通过本课剪花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重点、难点:

1、折剪出花边纹样。剪花边 2、花边纹样的设计。 资源准备: 示范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 欣赏,导入 新课

1. 出示范图一(各种简单的对称花边)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2. 出示范图二(用范图一的花纹剪出的花边)

原来老师把这些花边变成了剪纸花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花边。 板书课题:剪花边

3. 出示范图三:说明花边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4.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条竖的花边) (1) 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 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花边呢?我们可以把花边设计成:动物花边,植物花边,人物花边。(请学生欣赏花边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花边来吗? 三、 学生作业 ,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条不同的花边,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 四、 总结、评议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花边,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印印画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2.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资源准备:示范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谈话

1、教师出示美观的叶子问:你觉得这片叶子美吗?什么地方最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边缘、纹理、色彩等)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它的美丽?学生讨论。(拼贴、拍照、拓印) 教师出示被留下来的叶子美丽痕迹(作品) 二、尝试激趣

1、你想试试吗?教师出示要求:用水粉颜料拓印一片叶子。

2、请几个学生上台尝试拓印,允许失败,最好学生能发现注意点(如涂颜料要浓,按压要有力,不要移动等),就势引导技法。

三、激发创作

1、出示优秀的树叶拓印画作品,引导学生注意叶子拓印画的奇特之处,激发兴趣,欣赏更多的树叶拓印加工画(精品)。 2、学生交流,引导到拓印技法讲解:拓印-添画 四、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讲评

倒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的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资 源 准 备:以上作画的工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拿出镜子“猜猜老师叫你们带镜子来干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了,请两位小朋友帮忙,(老师照镜子学生在镜子前面画画)

看到什么?(半个变一个,一个变两个)

3你们谁能说说还有什么办法半个变一个,一个变两个吗?

提示:如果你们走在小河边,你的影子在那里?月亮除了在天上可以看到,还可以在那里看到?这叫什么~~~倒影 二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倒影 1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倒影?

2老师也见过一些非常的倒影,也让你们欣赏一下吧

3欣赏倒影的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倒影有些模糊,倒影是倒着的。。。。。) 老师:你们很会发现,真了不起。 4出示一棵树

请小朋友帮忙画它的倒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5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对印法 老师示范,用手轻轻一压打开,完成真神奇啊! 6学生自行练习

对比总结(取两副经典的学生作品) 讨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不同的效果? 小结:水分和颜料的搭配使用

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会溢出,不清晰 不能过少,少了倒影效果就不明显 三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的画的倒影,他们都画了那些倒影? 你们最喜欢那幅倒影?为什么? 四学生创作

交流:你们想画些什么倒影呢?

现在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吧。为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景物画上倒影吧 最好为你的画取个好听的名字,老师巡回辅导,注意个别学生重点辅导(提示水分的适当使用)

五交流评价:请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印人像

教学目标:

1. 了解磨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进行油画棒磨印,初步了解纸版画。

3. 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磨印画的美。 重点:掌握磨印的技法。

难点: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资源准备:示范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一枚硬币:“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枚硬币,看我怎么把它复制出来。” 教师在课件下操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把钱印出来了!”

师:“那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能印出来?” 生:“因为钱上有凹凸起伏。”

师:“很好,我们这一枚小小的银币就是一个小浮雕,这种把硬币放在纸下,再用铅笔把它印出来的方法叫做磨印,我们今天要用磨印的方法来印人像。”

2.欣赏教师作品,激发兴趣。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老师这儿的两幅画,你觉得我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先用铅画纸撕出脸型,然后再撕出五官,有层次的贴在脸型上,最后在上面盖一张纸,用油画棒进行磨印。

师:非常好,老师已经把人物头像的底版做好了,大家看一看,想一想你觉得在做底版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

教师小结:第一点要注意层次的叠加,先确定脸型,在脸型的基础上再添加头发、五官;第二点:可以直接剪,不需要画下来再剪;第三点:选择厚一点的纸做底版;第四点:人物头像要做的饱满。

师:现在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怎么样把这幅底版变成这一幅画? 生:把一张纸盖在底版上,然后用油画棒涂。 师:是这样涂吗?(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乱涂的样子) 生:不是,要有规律的涂。 师:很好,我们要朝一个方向涂。

师:盖在上面的这一张纸是不是盖上后就直接可以图了呢? 生:可以??不可以??

师:不可以直接涂,而是先要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

师:你觉得我在涂时应该很用力涂还是用力均匀轻轻得涂? 生:用力均匀轻轻得涂。

师:等会大家制作时尝试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师:下面就看我是怎么把画变出来的。

教师当场示范边制作边讲解要点:两张纸要紧贴,出现凹凸印记,油画棒要侧过来涂,涂时力量要均匀,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

师:好,一张磨印版画就完成了,我知道大家都很想制作了,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欣赏与实践。

(1) 师:我知道大家现在很想自己动手做了,在做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一些优秀作品。

师:你觉得这一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 生:头发上的装饰。

师:这幅人物头像哪里是比较夸张的? 生:脸很胖,眼睛很小。

师:看一下这幅和前面两幅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生:这幅是侧面的。

师:看一下这幅,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吗? 生:不是,是戏曲人物。 师:这两幅哪里最吸引你? 生:人物的衣服。

师:这两幅的最大特点在哪儿? 生:是彩色的。

欣赏课件作品,边欣赏边分析人物的脸形、发型、五官及表情等。 (2)作业要求:同桌分工合作,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人物头像并拓印画面。 4.展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y4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