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级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验收版资料

更新时间:2023-07-20 09: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ICS

F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2006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

施工工艺导则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ide for tension stringing

of 100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报批稿)

2006-××-××发布 20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200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一般要求 1

4 施工准备 2

5张力放线 12

6紧线 21

7附件安装 26

8 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 31

Q/GDW ×××-2006

前 言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是由国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制

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本标准是参照SDJJS 2-1987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试行)及DL

××××-××××《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结合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

术和施工经验编写的。

本标准包括如下内容:

——张力架线施工机具及跨越施工准备;

——张力放线施工区段的选择及牵引场、张力场布置;

——导引绳、牵引绳及地线的展放;

——张力放线主要施工计算;

——张力放线施工操作;

——紧线工艺、弧垂观测与调整;

——附件安装;

——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建设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东北送变电工程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山东送变电工

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国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Q/GDW ×××-2006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架空地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以下称OPGW)的张力

放线、紧线、附件安装施工。

1.2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3 特殊张力架线施工,除遵照本标准外,尚需参照相关标准,专门编制特殊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685《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试方法》

DL/T875《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

DL 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T5106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Q/GDW×××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一般规定

3.1 本标准是施工、设计、监理工作的依据。

3.2 张力架线施工,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编制和执行结合实际情况的各种作业指导性文件。

3.3 利用牵引机、张力机等施工机械展放导、地线,使其在展放过程中离开地面和障碍物呈架空状

态的放线方法称为张力放线。用张力放线方法展放导、地线,以及用与张力放线相配合的工艺方法进

行紧线、挂线、附件安装等各项作业的整套架线施工方法,叫做张力架线。张力架线的基本特征如下:

a) 导线、架空地线、OPGW在展放过程中处于架空状态;

b) 以施工段为架线施工单元工程,放线、紧线等作业在施工段内进行;

c) 施工段不受设计耐张段限制,可以用直线塔作施工段起止塔,在耐张塔上直通放线;

d) 可以在直线塔紧线并作直线塔锚线;

e) 在耐张塔上作平衡挂线;

f) 同相子导线推荐同时展放、同时收紧的施工方法。

应在保证架线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和施工资源条件设计选择张力架线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机械、施工组织及操作方法等。

3.4 张力放线的基本程序为:

a) 导引绳展放:将初级导引绳用飞行器展放或人工铺放逐基穿过放线滑车,分段展放后与邻段相

连。用已放好的导引绳牵放其它高级别导引绳;

b) 导引绳牵放牵引绳:用小牵引机收卷导引绳,逐渐将施工段内的导引绳更换为牵引绳;

c) 牵引绳牵放导线:用主牵引机收卷牵引绳,逐步将施工段内的牵引绳更换为导线。

以一根牵引绳同时牵放八根子导线,称为一牵八放线。同理还有一牵一、一牵二、一牵四等放线方

式。

3.5 八分裂导线的放线方式:

a) 一次展放同相八根子导线方式:一牵(4+4)。即用一台牵引机,与两台四线张力机相配合,

用一牵八走板和九轮放线滑车配合放线;

b) 同步展放同相八根子导线方式:2×(一牵4)。即用两套一牵四张牵机组同步放线。2×一

1

Q/GDW ×××-2006

牵(2+2)。即用两台牵引机,与四台两线张力机配合,用一牵四走板和五轮放线滑车同步

展线;

c)一般不宜采用不同步分次展放同相八根子导线的展放方式。

注: 括号内的数字2、4,代表2、4线张力机。括号外的数字2,代表2套张、牵设备。

3.6 为减少导线损伤,保证输电线路建成后的运行质量,在张力架线全过程中必须对导线采取严格的

保护措施;应正确悬挂放线滑车以改善导线在滑车中的通过性;机具在选用材料和外形上均应有利于保

护导线;选择合适的放线张力,既保证导、地线架空,又符合导线防振要求。

3.7 预防电害是张力架线安全施工的突出问题之一。电害来自于雷电、平行和邻近高电压线路的静电

感应、邻近强电流线路的电磁感应以及与带电体发生事故性接触。必须对施工全过程采取防止电害的安

全措施,设置消除电害的接地系统。

3.8 应按照DL 5009.2规定的操作程序装设和拆除临时接地线,新工序接地线未装设,原工序接地线不

得拆除,使架空的线路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可靠接地。

3.9 采用张力架线施工的施工段,应具备下列施工条件:

a) 放线段长度宜控制在6~8km,且不宜超过20个放线滑车,当超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b) 牵、张场地位置应便于牵张设备和材料的运达及布置。牵张场两侧杆塔允许作直线锚;

c) 耐张塔单侧紧线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临时拉线平衡对侧导线的水平张力;

d) 耐张段金具组合形式应适合耐张塔附件安装作业。耐张段长度小于1500m时,按过牵引200mm验

算耐张塔。耐张塔组合串中应具有调整范围较大的调长金具;

e) 整塔和塔局部结构承载能力和构造满足施工及维修中挂放线滑车、安装承力工具进行高处作业

需要,施工孔位置合适,数量足够,操作位置有工作面,转角塔可安装临时挂支架,直线塔应

设附件安装施工孔,耐张塔应设锚线孔、临时拉线孔和放线滑车悬挂孔等施工孔,孔径与施工

工具相配合;

f) 直线挂线联板和耐张挂线联板均应设置足够的施工孔;

g) 用于张力架线的导线,应有良好的质量:不得因导线质量问题在张力放线过程中产生松股、断

股、跳股、背股、开焊、鼓包、扭曲等现象;不得用一个线轴包装两条导线,每条导线长度应

符合国标或定货合同要求,且应分组等长。

3.10 特种导、地线和OPGW的架设,厂家有高于本标准的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执行。

3.11 新技术、新工艺必须经过试验、测试及试点,符合本标准要求后方可应用。

4 施工准备

4.1 机具准备

4.1.1机具准备之前,应计算施工段的放线张力及紧线张力,确定张力放线方式。根据施工技术要求配

备放线机具。成套放线机具应相互匹配。在工程准备阶段应安排落实张力放线的主要专用机具如下:

a) 主牵引机及钢丝绳卷车;

b) 主张力机及导线线轴架;

c) 小牵引机及钢丝绳卷车;

d) 小张力机及牵引绳轴架;

e) 导引绳及抗弯连接器;

f) 牵引绳及抗弯连接器;

g) 牵引板;

h) 旋转连接器;

i) 放线滑车、压线滑车、接地滑车;

j) 网套连接器;

k) 与导线、地线、牵引绳、导引绳配套的卡线器;

l)导线接续管保护套;

2

Q/GDW ×××-2006

m) 手扳葫芦;

n) 其他。

4.1.2 张力放线机具应配套使用,成套放线机具的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匹配。在不同情况下,应采用

不同方法,使配套放线机具的性能与放线方式相适应:

a) 按所选择合理放线方式,选购性能符合要求的放线机械;

b) 为架线准备时,应充分利用现有机具,在现有机具性能范围内,列出所有可行放线方式,经优

化比较,选出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最佳方式和该方式下适用的放线机具;

c) 在已经选定当前工程展放导线的放线机具而为具体施工段作技术准备时,应计算出施工段的放

线张力和牵引力,再根据主机性能,尽可能选用工效最高的放线方式;

d) 同一工程的不同施工段,可采用不同放线方式放线。

4.1.3 在牵放导线过程中起牵引作用的机械叫主牵引机。主牵引机应具有健全的工作机构、控制机构

和防护(保安)机构,能在使用地区自然环境下连续工作。变速机构以无级变速为优。主卷筒机构工作

应平稳。主牵引机的额定牵引力可按下式选用:

P mKPTP (1)

式中:

P——主牵引机的额定牵引力,N;

m——同时牵放子导线的根数;

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选用相应的KP——选择主牵引机额定牵引力的系数,KP=0.20~0.30,

系数。

TP——被牵放导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N。

主牵引机的卷筒槽底直径不应小于牵引绳直径的25倍。

4.1.4 与主牵引机配套的钢丝绳卷车应符合如下要求:

a) 驱动能源来自主牵引机,并由主牵引机司机集中操作和控制;

b) 输送动力油源的高压软管接头采用密封良好的快速接头;

c) 能与主牵引机同步运转,保证牵引绳不在主牵引机卷扬机构上打滑,即保持牵引绳尾部张力满

足:

2000 <PW< 5000 (2)

式中:

PW——牵引绳尾部张力,N。

d) 具有良好的排绳机构,能使牵引绳整齐地排列在钢丝绳卷筒上;

e) 具有平滑可调且允许连续工作的制动装置,在展放牵引绳时能有效控制钢丝绳线轴的惯性。

4.1.5 在牵放导线过程中对导线施加放线张力的施工机械叫主张力机。主张力机应具有健全的工作机

构和控制机构,能连续平稳地调整放线张力;能与主牵引机同步运转;能在使用地区自然环境下连续工

作;放线张力一经调定后应能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能分别控制同时牵放的各子导线的放线张力,或用其

他方法补偿各子导线在牵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张力差;导线轮和导线导向滚轮均不损伤导线。主张力机

单根导线额定制动张力可按下式选用:

T KTTP (3)

式中:

T——主张力机单导线额定制动张力,N;

KT——选择主张力机单导线额定制动张力的系数KT=0.12~0.18,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选用

相应的系数。

主张力机的导线轮槽底直径应满足下式:

3

Q/GDW ×××-2006

D 40d 100 (4)

式中:

D——张力机的导线轮槽底直径,㎜;

d——被展放的导线直径,㎜。

OPGW张力放线机主卷筒槽底直径应不小于OPGW直径的70倍,且不得小于1.0m。

4.1.6 支撑导线线轴并为张力机提供导线尾部张力的机具叫线轴车或线轴架。线轴车或线轴架均应具

有制动装置,使制动张力即导线尾部张力保持满足:

1000<TW<2000 (5)

式中:

TW——导线的尾部张力,N。

尾部张力不宜过大,以免导线在线轴上产生过大的层间挤压及在展放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亦不宜

过小,以免导线在主张力机导线轮上滑动及在线轴上松套。

4.1.7 在牵放牵引绳过程中起牵引作用的施工机械叫小牵引机。小牵引机一般随带可升降的导引绳回

盘机构。起控制放线张力作用的机械叫小张力机。当钢丝绳卷车能起控制放绳张力作用时,也可不使用

小张力机。

小牵引机的额定牵引力可按下式选择: P 1

8QP (6)

式中:

P——小牵引机的额定牵引力,N;

QP——牵引绳的综合破断力,N。

小张力机的额定制动张力可按下式选择:

t 1

15QP (7)

式中:

t——小张力机的额定制动张力,N。

地线张力放线时,一般以小牵引机、小张力机作地线张力放线机械(但应验算地线直径与小张力机

张力轮的直径比),以导引绳作地线牵引绳。小牵引机、小张力机的选择应符合式(6)、式(7)的要

求。

4.1.8 牵放导线的绳索叫牵引绳。牵放牵引绳的绳索叫导引绳。导引绳由从小到大的一组绳索组成导引

绳系。其中,最小的(用于飞行器展放或人工铺放的)叫初导,最大的(直接牵放牵引绳者)即叫导引

绳,其余中间级叫二导、三导 。 导引绳、牵引绳均应使用受拉后扭矩较小、不易产生金钩且通

过工艺性试验确认可以使用的少扭或无扭结构钢丝绳。导引绳、牵引绳受力后的扭矩方向宜与被牵放体

的扭矩方向一致,导引绳、牵引绳应按与主机配套选购和使用。牵引绳规格可按下式选择:

QP 35mTp (8)

导引绳系中导引绳的规格可按下式选择:

Pp 14Qp (9)

式中:

Pp——导引绳综合破断力,N。

4

Q/GDW ×××-2006

初导的规格按初导展放方法、设备能力等选择,不同的展放方法使用不同的初导。其余各中间

级的规格按牵放程序、方法、设备能力优化组合确定。

4.1.9 张力架线其它特种受力工器具,如网套连接器、牵引板、平衡锤、抗弯连接器、旋转连接器、

卡线器、手扳葫芦等,均按出厂允许承载能力选用,并注意与导线规格和主要机具相匹配。使用前应对

所用工器具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4.1.10 第一次启动或中、大修后启动主牵引机、主张力机、小牵引机、小张力机、钢丝绳卷车时,应

先检查各部分润滑油、液压油的油量、油质,然后,按照机械说明书规定启动,空载运转至规定时间。

空载运转应检查:

a) 变矩器、变速器、各部轴承、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及其他所有运动件、传动机构有无过

热现象;

b) 各部油封情况;

c) 传动部分有无异响;

d) 装配情况及紧固件、定位件有无变化;

e) 内燃机工作状况;

f) 档位、档次及换档情况,变量机构工作状况;

g) 机油压力、补油压力、刹车油压力;

h) 制动机构工作状况。

完成规定时间的机械磨合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4.1.11 每次使用牵引机、张力机等机械,均应进行下列检查:

a) 燃料油、润滑油、液压油的油量、油质;

b) 内燃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的工作性能和变速情况,变量机构所定位置;

c) 停车刹车可靠性;

d) 仪表灵敏度和准确度;

e) 机油、补油、刹车油的压力;

f) 机身锚固情况和接地情况;

g) 张力机张力控制阀(溢流阀)保压情况,张力机张力控制阀应定期清洗和检查;

h) 应检查牵引机整定值。

4.1.12 长距离转运非自行式且无消振装置的牵引机、张力机时,应装载在汽车上运输。短距离转场运

输时可拖运,但应限制行车速度,在平坦的道路上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速度不得超

过15km/h。

钢丝绳卷车、线轴车可以拖运。

运输前应检查道路和桥梁,必要时加以修补和加固。应将机身上的活动零部件临时加以固定,应接

通行车部分的刹车和信号灯。应以机身吊运环(孔)起吊。

4.1.13 导引绳、牵引绳端头宜采用插接式绳扣。插接式绳扣的拉断力不应低于本绳的综合拉断力。

每项工程前或每年对导引绳、牵引绳应进行一次检验和保养,如发现有金钩、明显背扣以及一格节

距内断丝超过5%时,应切断后改制成插接式绳套,断丝严重的应予报废。

4.2 跨越施工准备

4.2.1 张力架线中的跨越施工,除应执行DL5009.2和DL/T5106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充分注意导引绳、

牵引绳、导线等在放线过程中处于架空状态这一特点,慎重选择跨越施工方案,防止放、紧线过程中发

生张力失控、确保施工安全和被跨越物的安全。

4.2.2 跨越电力线路施工的跨越方式分为停电跨越和不停电跨越两种,跨越施工中应优先考虑停电跨

越。

4.2.3 张力架线中跨越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架顶宽度(沿被跨越物方向的有效遮护宽度):

5

Q/GDW ×××-2006

B 1

sin 2(Zx C) b (10)

x 其中 Zx w4(10) (11) (l x) w1 2H

上式中:

B——跨越架架顶宽度,m;

——跨越交叉角,(°);

Zx——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b——跨越架所遮护施工线路在跨越处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施工线路横线路方向的水平宽度,m;

C——停电跨越时取1.5,不停电跨越时取2.0,m;

H——水平放线张力,N;

l——施工线路跨越档档距,m;

x——被跨越物至施工线路邻近的杆塔的水平距离,m;

w4(10)——安装气象条件(风速10m/s)下,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的单位长度风荷载,N/m;

——施工线路跨越档两端悬垂绝缘子串或滑车挂具长度,m;

w1 ——施工线路导线、地线的单位长度重力,N/m。

风速 10m/s 的导线或地线的每米长度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w4(10) 0.0613Kd (12)

式中:

K——风载体型系数:d<l7mm, K=1.2;d>l7mm,K=1.1;

d——导线或地线直径,mm。

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

b) 跨越架架面与被跨越物的最小水平距离:

1) 跨越电力线路

S≥Zx Smin (13)

式中:

S ——无风时跨越架架面与被跨越电力线路导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m;

I 级气象区,外过电压条件下取风Zx——被跨越电力线路外过电压条件下导线在跨越点处的风偏,

速为 15m/s,其余气象区均取 10m/s,故一般仍可用式 (11)与式 (12) 计算,但式中符号均

应改用被跨越线路的有关参数,不停电跨越施工时,根据施工地区的气象条件,适当提高计

算风速,m;

Smin——跨越架架面在被跨越线路导线发生风偏后尚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1,m。

表1 跨越架对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2)跨越其他被跨越物

与其他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2。

6

Q/GDW ×××-2006

c) 跨越架封顶网(杆)高度:张力架线的跨越架封顶网(杆)高度考虑风偏后应符合表1和表2的

要求;

d) 跨越多排轨铁路,宽面公路等时,跨越架如不能封顶,应适当加高跨越架架顶高度,以抵消施

工线路导线、地线落架后在两侧架间产生的弧垂;

e) 对软索封顶网应考虑线索的初伸长及恶劣条件的影响因素。

4.2.4 用杆件搭设的格构式(非悬索)跨越架按同时承受以下荷载计算结构强度、整体及局部稳定性:

a) 架面风压:风压作用在距离地面 2/3 架高处,风压值按下式计算:

PN 9.81K

式中:

PN——跨越架全架面风压,N;

K——风载体型系数,跨越架使用圆形杆件,K=0.7,使用在架面上为平面的杆件,K=1.3; 216 FC (14)

V——线路设计最大风速,m/s;

FC ——架面杆件总投影面积,一般可取架面轮廊面积的30%~40%,m。 2

b) 垂直压力。集中作用在架顶,作用点可沿架全宽移动(活荷载)。压力值按下式计算:

WJ lymw1 (15)

式中:

WJ——跨越架的垂直荷载,N;

ly——假设导线落在跨越架上,跨越架的垂直档距。一般情况下,平地取200m,山区取计算值,

但不小于200m;

m——同时牵放子导线的根数。

c)顺施工线路方向水平力。作用在垂直压力的作用点,水平力值按下式计算:

F WJ (16)

式中:

F——跨越架顺施工线路方向的水平荷载,N;

——导线对跨越架架顶的摩擦系数,架顶为滚动横梁, =0.2~0.3;架顶为非滚动横梁,横梁

为非金属材料,可取 =0.7~1.0;架顶为非滚动横梁,横梁为金属材料,可取 =0.4~0.5。

4.2.5 用悬索组成的跨越架,按同时承受以下荷载计算:

a)横线路风压,与4.2.4 a)相同;

b) 垂直压力,与4.2.4 b)相同;

c)顺线路方向水平力,当封顶网及牵网绳与承力索用安全环或小滑车组装时,为牵网绳的破断力。

4.2.6 采用停电落线方式跨越电力线路,可由耐张塔松线或由直线塔落线。无论采用何种落线方式,

均应验算:

a)落线过程中导线、地线的应力增加;

b)落线后导线、地线的应力增加;

c)杆塔的不平衡张力及垂直压力均不应超过杆塔设计条件;

d)落线过程中及落线后导线、地线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2。

7

Q/GDW ×××-2006

4.3 放线滑车准备

4.3.1 放线滑车应满足如下要求:

a) 与牵放方式相配合。牵引绳通过滑车中间轮,同时牵放的各子导线与滑车间间心轮严格对称;

b) 牵引板与放线滑车相匹配,保证牵引板的通过性;

c) 导线放线滑车轮槽底直径和槽形应符合DL/T685的规定, DL/T685中未涵盖的导线规格,应按照

其相临高规格直径选取放线滑车。OPGW放线滑轮槽底直径应不小于OPGW直径的40倍,且不得小

于500mm。滑轮的摩阻系数应不大于1.015;

d) 槽形和轮槽宽度能顺利通过接续管、接续管保护套及各种连接器。轮槽侧壁不应被损坏;

e) 滑轮轮槽接触导线部分应挂橡胶。橡胶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f) 放线滑车导线轮的允许承载能力一般不小于1000m垂直档距的垂直荷载,(滑车适用1000m导线

导线重量,同时作用在每个通过导线的滑轮上)。特殊情况下可进行单独设计;

g) 放线滑车中轮的承载能力应满足滑车最大工作要求。

4.3.2 一相导线在一基铁塔上一般用一个滑车支承,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挂双放线滑车,双

滑车间用支撑杆间隔:

a) 垂直荷载超过滑车的最大额定工作荷载时;

b) 接续管及接续管保护套过滑车时的荷载超过其允许荷载(通过试验确定),可能造成接续管弯曲

时;

c) 放线张力正常后,导线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超过30°时。

4.3.3 导线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按下式计算:

cos cos cos cos A B sin2 2 (17)

其中 A B (18)

式中:

——导线在滑车上的包络区间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包络角,( °);

——放线滑车两侧导线的悬垂角之和,( °);

A、 B——放线滑车两侧导线的悬垂角,( °);

——滑车的水平转角。当挂单滑车时,滑车的水平转角为线路水平转角;当挂双滑车时,每个

滑车的水平转角均为线路水平转角之半,( °)。

4.3.4 放线滑车悬挂方法

放线滑车悬挂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常规挂法和高挂法:

a) 常规挂法:放线滑车悬挂在绝缘子串下;

b)高挂法:放线滑车通过挂具悬挂在横担上,挂具长度可根据对跨越物距离要求确定;

c)同相放线滑车的悬挂必须等高,相邻放线滑车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5m(通常相距横担珩架

的一个或几个节间)。

4.3.5 放线滑车常规挂法

4.3.5.1 一牵(4+4)展放方式

a) 单放线滑车悬挂方法:

1)直线塔、直线转角塔。放线滑车直接悬挂在绝缘子串下;

2)耐张塔、耐张转角塔。用挂具直接悬挂在横担的合适位置处,该位置应安全可靠,作业方便;

3)挂具用钢绳套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4。

b) 双放线滑车悬挂方法:

1)直线塔、直线转角塔。悬挂于双联悬垂绝缘子串下;

2)耐张塔。利用钢丝绳套分别将放线滑车悬挂于前后横担挂点附近的主材上。

4.3.5.2 2×(一牵4)或2×一牵(2+2)同步展放方式

8

Q/GDW ×××-2006

a) 单放线滑车悬挂方法:

1) 直线塔。一个放线滑车悬挂在悬垂绝缘子串下,另一个放线滑车用挂具挂在横担具有悬挂放

线滑车条件的位置处;

2)直线转角塔。一个放线滑车悬挂在悬垂绝缘子串下,另一个放线滑车用挂具按如下方法悬挂:

① 无挂架时,与一般直线塔挂法相同;

② 有挂架时,挂法见图2。

3) 耐张塔。利用钢丝绳套分别将两个放线滑车悬挂于横担主材上。

b) 双放线滑车悬挂方法:

1) 直线塔、直线转角塔。除利用双联悬垂绝缘子串下外,另一组的两个滑车用挂具悬挂在横担

下主材具备挂滑车条件的位置处;

2) 耐张塔。用钢丝绳套分别将放线滑车悬挂于前后挂点附近及横担主材珩架的节点上。

4.3.6 放线滑车高挂法

当采用常规挂法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放线滑车悬挂应采取高挂法。本条款只叙述高挂法与常规挂

法的不同点。

4.3.6.1 一牵(4+4)展放方式

将放线滑车用挂具直接悬挂在绝缘子串的挂点上。

4.3.6.2 2×(一牵4)或2×一牵(2+2)同步展放方式

将两组放线滑车用挂具分别悬挂在悬垂绝缘子串的挂点处和横担具有悬挂放线滑车条件的位置处。

也可按图1、图2所示方法悬挂放线滑车。

1-横担; 2-挂具; 3-二联板; 4-滑车 1-横担; 2-挂架; 3-挂具; 4-滑车

图1 直线塔二联板挂滑车 图2 有挂架直线转角塔的滑车悬挂

4.3.7 按第4.3.2条的条件验算挂双滑车时,无论何种塔型,均应计算导线在二滑轮顶处的高度差 h

或挂具长度差 。若大于300mm时,应使用不等长挂具悬挂双滑车,长挂具要挂在导线悬垂角度大的

一侧,短挂具要挂在导线悬垂角度小的一侧,高度差和挂具长度差计算按下式。参见图3。

计算式为:

h Csin A B

2

C (19) = h

cos 1cos 2 cos 1cos 2sin A B2 (20)

式中:

h——双滑车悬挂高度差,m;

9

Q/GDW ×××-2006

——双滑车挂具长度差,m;

C——两滑车间的支撑连杆长度,与横担的宽度相近,m;

A、 B——放线滑车前后两侧导线的悬垂角,(°) ;

1、 2——导线合力线在顺线路、横线路平面内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tg1 1 tg

A B2cos (21) 2

2=tg-1W GHH (22)

式中:

——线路的水平转角,( °);

W——滑车的垂直荷载,N;

GH——滑车和挂具自重力,N;

H——转角塔放线滑车在内角侧横线路方向承担的水平分力,N。

不等长挂具等高悬挂见图3的侧视图,两者在横担上的悬挂位置沿横线路方向应有一定的差距B(即长挂具在横担上的挂点比短挂具在横担上的挂点向线路转角外侧位移一段距离):

B sin 2 (23)

正视图侧视图

1-横担; 2-滑车; 3-滑车支撑连杆; 4-导线

图3 不等长挂具悬挂双滑车

4.3.8 杆塔上应设计悬挂放线滑车所需的构件和挂孔(统称为滑车悬挂点),具体要求如下:

a) 当同相子导线采用同步牵放时,一相需挂几组放线滑车,杆塔上必须设计滑车相应的悬挂点; b) 滑车悬挂点的横向位置参见前述。其纵向位置既可设计在横担中心线上,也可设横担下平面任

一侧的主材上,但需在杆塔设计中确定;

c) 滑车悬挂点应能承受该悬挂放线滑车所应承受的牵放荷载,且各滑车悬挂点同时承受荷载。

4.3.9 应验算转角塔放线滑车受力后是否与横担下平面相碰。图4是放线滑车受力后不与横担下平面相碰的临界状态。转角塔放线滑车与横担不碰的条件是:

sin 1H

(W GH 12G ) H22 90 tg0 1a2 (24)

10

Q/GDW ×××-2006

式中:

H——转角塔放线滑车角度荷载的水平分力,N;

W——滑车的垂直荷载,N;

GH——滑车自重力,N;

Gλ——滑车挂具自重力,N;

a——滑车轴向外轮廓宽度,m;

——滑车挂具长度,由横担挂点至滑车自身挂点,m。

1-横担; 2-挂具; 3-滑车

图4 转角塔放线滑车受力后横线路倾斜的临界情况

滑车与横担下平面相碰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使其不碰横担:

a) 加长挂具长度;

b) 用压线滑车压线,即增加滑车的垂直荷载;

c) 减小放线张力;

d) 以临时挂架或能起临时挂架作用的其他方法悬挂滑车。

5 张力放线

5.1 施工区段及牵引场、张力场

5.1.1 影响和约束架线区段长度的主要因素有:放线质量、线路条件、放线和紧线施工作业的可能性、合理性和难易度,架线工程的综合工效等。施工区段划分时应根据工程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后确定。并应在架线施工开始前作出分段规划。

5.1.2 当设场位置较多,存在多种施工区段划分方案时,应进行优化,施工段划分方案优选顺序如下:

a) 优先选用全工程各施工区段放线滑车数量均符合标准规定,且全工程架线施工段总数量最少的

方案;

b) 选用施工区段长与数盘导线累计线长相近的方案,以减少接续管数量;

c) 选用施工区段代表档距与所在耐张段或所在主要耐张段代表档距接近的方案,以利于紧线; d) 选用便于跨越施工,停电作业时间最短的方案;

e) 选用上扬杆塔作施工区段起止塔的方案。

5.1.3 牵引场、张力场按如下条件选择:

a) 符合下述条件可作牵引场、张力场:

1) 牵引机、张力机能直接运达,或道路桥梁稍加修整加固后即可运达;

2) 场地地形及面积满足设备、导线布置及施工操作要求;

3) 相邻直线塔允许作过轮临锚,作过轮临锚塔的条件是要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的要求:

①锚线角不大于设计规定值;

②锚线及压接导线作业无特殊困难。

b) 下列情况不宜用作牵引场、张力场:

11

Q/GDW ×××-2006

1) 需以直线换位塔或直线转角塔作过轮临锚塔时;

2) 档内有重要交叉跨越或交叉跨越次数较多时;

3) 档内不允许有导地线接头时;

4) 邻塔悬点与牵引机、张力机进出口高差较大时;

5)相邻铁塔不允许锚线时。

5.1.4 布置牵引场、张力场应注意如下各点:

a) 牵引机、张力机一般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根据机械说明书的要求确定牵引机、张力机出线所

应对准的方向;

b) 牵引机、张力机进出口与邻塔悬点的高差角不宜超过15°;

c) 牵引机卷扬轮、张力机导线轮、导线线轴、导引绳及牵引绳卷筒的受力方向均必须与其轴线垂

直;

d) 钢丝绳卷车与牵引机的距离和方位、线轴架与张力机的距离和方位应符合机械说明书要求,且

必须使尾绳、尾线不磨线轴或牵引绳卷筒;

e) 牵引机、张力机、钢丝绳卷车、线轴架等均必须按机械说明书要求进行锚固;

f) 下一施工段导线线轴的堆放位置不应影响本段放线作业;

g) 小牵引机应布置在不影响牵放牵引绳和牵放导线同时作业的位置上;

h) 锚线地锚坑位置应尽可能接近弧垂最低点;

i) 牵引场、张力场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设置接地系统;

j) 尽量减少青苗损失,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牵(4+4)牵引场布置见图5。一牵(4+4)张力场布置见图6。

12345

1-牵引绳轴架; 2-地锚; 3-大牵引机; 4-锚线地锚; 5-锚线架;

6-小张力机; 7-小张力机尾车; 8-导引绳

图5 一牵(4+4)牵引场布置示意图

12

Q/GDW ×××-2006

345

1-牵引板; 2-大张力机; 3-地锚; 4-大张力机尾车; 5-导线; 6-牵引绳;

7-小牵引机; 8-锚线地锚; 9-锚线架

图6 一牵(4+4)张力场布置示意图

2×(一牵4)牵引场布置见图7。2×(一牵4)或2×一牵(2+2)张力场布置见图8、图9。

12345

7

6

1-牵引绳轴架; 2-地锚; 3-大牵引机; 4-锚线地锚; 5-锚线架;

6-小张力机;7-小张力机尾车; 8-导引绳

图7 2×(一牵4)或2×(一牵2+2)牵引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3

Q/GDW ×××-2006

1-牵引板; 2-大张力机; 3-地锚; 4-大张力机尾车; 5-导线; 6-牵引绳;

7-小牵引机; 8-锚线地锚; 9-锚线架

图8 2×(一牵4)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35

1-牵引板; 2-大张力机; 3-地锚; 4-大张力机尾车; 5-导线; 6-牵引绳;

7-小牵引机; 8-锚线地锚; 9-锚线架

图9 2×一牵(2+2)张力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14

Q/GDW ×××-2006

5.1.5 受地形限制,牵引场选场困难而无法解决时,可通过转向滑车转向布场。转向滑车可设一个或几个。张力场不宜转向布场。牵引场转向布场应注意如下各点:

a) 每一个转向滑车的荷载均不得超过所用滑车的允许承载能力。各转向滑车荷载应均衡,即转向

角度应相等;

b) 靠近邻塔的最后一个转向滑车应接近线路中心线;

c) 靠近牵引机的第一个转向滑车应使牵引机受力方向正确;

d) 转向滑车应使用允许连续高速运转的大轮槽专用滑车,每个转向滑车均应可靠锚定;

e) 转向滑车围成的区域及其外侧为危险区,不得放置其他设备材料,工作人员不应进入,牵引机转向平面布场见图10。

1-牵引绳; 2-转向滑车地锚; 3-转向滑车

图10 牵引场转向平面布置示意图

5.2 导引绳系、牵引绳和地线展放

5.2.1 导引绳系一般以800~1200m分段,两端做成插接式端环,盘装在特制的导引绳卷筒上。导引绳卷筒应与小牵引机的导引绳回盘机构和导引绳放绳支架相匹配。

除无扭矩导引绳外,施工段内同条同级导引绳宜使用同型号、同规格、同捻向的绳索。

同型号、同规格、同捻向的少扭结构导引绳可不使用旋转连接器,而使用抗弯连接器连接,也可用钢绳股结扣连接。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导引绳,应采用旋转连接器连接。不同捻相的导引绳,不得连在一起使用。连接方式可选择,但连接强度必须保证。

初导与二导及二导与三导间等、导引绳与牵引绳间、以及导引绳(用作地线牵引绳)与地线间,均采用旋转连接器连接。

5.2.2 初导展放程序和方法:

a) 空中展放。利用直升机、飞艇、热气球、动力伞、航模或其他展放,或用发射方法展放,称为

空中展放法。按飞行器或发射器能力将线路分成展放段展放,将初导逐基落到塔的顶部,人工将初导挪移并过渡到需用相的放线滑车内,将各段相连接,使其在施工段内贯通相连。此法主要适用于对环境有影响及受障碍物限制的场合 (如树木、农作物及跨越物较多的地方);

b) 地面铺放。人工沿线路铺放,称为地面铺放法。将成轴导引绳尽可能分散地运到施工段沿线指

定地点,人工将成轴导引绳铺放开来,逐塔穿过放线滑车,与邻段导引绳相连,在牵引场或张力场或其他指定位置将导引绳锚住,在张力场或牵引场或其他另一指定位置收卷导引绳,使导引绳升空至一定高度,锚绳,移交给下道工序。此法主要适用对环境无影响及障碍物较少的施工区段。

应根据工程特点、现场条件,优先选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

15

Q/GDW ×××-2006

5.2.3 中间级导引绳的展放程序和方法要点:

a)小规格导引绳牵放大规格导引绳。利用初导牵放二导、二导牵引三导,以此类推,逐级牵放,

牵放方式为一牵一,最终牵引出所需规格导引绳;

b) 一根导引绳牵放多根导引绳。利用地面铺放导引绳和该导引绳所在的多轮放线滑车,用与牵放

导线相似的方法,同时牵放出多条导引绳。用一条导引绳允许一次同时牵放导引绳的条数应经过计算确定,宜可通过多次牵放得到所需的条数。将牵放出的导引绳,除留下一根外,其余均从第一根导引绳的放线滑车中挪移到相应的放线滑车中;

c) 组合应用。利用空中展放法牵放的导引绳,再用此根导引绳牵放多根导引绳的方法牵放出多根

导引绳,除留下一根外,其它导引绳挪移并过渡到所需放线滑车中。

5.2.4 牵引绳展放:用导引绳通过小牵引机和小张力机配合,带张力展放牵引绳,展放牵引绳的操作方法与导线张力放线相同,属于一牵一放线方式。牵引绳与牵引绳的连接应使用能通过牵引机卷扬轮的抗弯连接器。

5.2.5 架空地线展放:架空地线均应采用张力放线方法展放。

一般以导引绳作为架空地线张力放线的牵引绳,使用大牵引机、小张力机牵放架空地线。施工设计、操作方法等均与导线张力放线相同,现场布置应与导线张力放线统一考虑。OPGW放线区段长度应与OPGW长度相适应。牵、张场所在位置应保证OPGW进出口仰角不大于25°,水平偏角小于7°。当张力展放OPGW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张力机,并应按照制造厂家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OPGW在放线滑车上的包络角不得大于60°。

5.2.6 光纤的熔接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符合下列要求:

a) 剥离光纤的外层铝套管、塑料套管、骨架时不得损伤光纤;

b) 防止OPGW接线盒内有潮气或水份进入,安装接线盒的螺栓应紧固,橡皮封条必须安装到位; c) 光纤熔接后应进行接头衰耗测试,不合格者应重接;

d) 雨天、大风、沙尘或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应进行熔接操作。

架空地线宜超前导线一个施工段放紧线。受停电作业限制或有其他特殊原因时,也可与导线同时放、紧线。

5.3 张力放线主要施工计算

5.3.1 本标准仅叙述导线牵放过程的施工计算。对于地线、牵引绳及导引绳系中的牵放过程也应作相应的计算。

5.3.2 张力放线应作布线设计。布线前由材料和技术人员检验线轴,包装应良好,线轴不应损坏和变形,表面无损伤。布线原则如下:

a) 有效控制接续管位置;

b) 将接续管数量减至最少;

c) 保证直线松锚后导线仍不落地;

d) 节约导线,使放线中产生的不能继续使用的短线头最少;

e) 转场时余线转运量较少。

为此,宜采用连续布线法布线,即施工段内各相导线均按展放顺序的累计线长使用导线线轴,第一相放完后,将导线切断,剩余导线接着使用于第二相,依此类推,直至放完,所剩导线转至下一施工段使用。

连续布线时,每相的子导线宜等长。

5.3.3 布线计算中常用线长计算式如下:

a) 施工段内每一线档放线时所需线长:

Li=licos i w1li23224H1 (25)

16

Q/GDW ×××-2006

其中 i tg 1

上两式中:

Li ——线档放线所需线长,m; hili (26)

li——线档档距,m;

i——线档悬挂点连接线倾斜角,(°);

w1——导线单位长度重力,N/m;

hi——导线悬挂点高差,m;

H1——导线放线水平张力,N。

b) 施工段内每一线档紧线产生的余线为:

Li w1li(H2 H1)24H1H2222322 (27)

式中:

Li——线档紧线产生的余线,m;

H2——导线紧线张力,N。

5.3.4 经计算检查压接管位置。检查时应注意相邻两施工段之间各段尾线的实际位置和上一施工段紧线余线总长度。

布线时宜将接续管位置控制在靠近紧线锚端的半档距内。

放线后,紧线前还应现场核对接续管的实际位置。

5.3.5 牵放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

a) 一般区段,导线距离地面3m;

b) 通过行人及车辆较少的道路,施工时只需设岗监护而不需搭设跨越架者,导线距离路面5m; c) 风沙较大区段,导线距离地面5m;

d) 平衡锤距离跨越架封顶网(杆)1m。

5.3.6 施工段内各档档距比较均匀、悬挂点高差不大时,可用模板比试法选择放线张力,以一定张力间隔(例如可以1500N或2000N为张力间隔)刻制通用放线曲线模板[放线曲线方程见式(32)及式(33)];用通用模板在设计断面图上比试,分别找出各档符合5.3.5 要求的水平放线张力,将其中的最大值选作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

5.3.7 施工段内各档档距和悬点高差相差比较悬殊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与各档所需放线张力相对应的张力机出口张力,以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施工段放线张力:

THi HiKi (28)

hi) (29)

Ki 0.945

i 1 6w1Tp(h1 i 1 h2 i 2

THimax TH (30)

上三式中:

i——各档编号,张力机到邻塔 i=1 张力机邻塔到第二基塔i=2,余类推,牵引机到邻塔为施工

段最后一个线档;

THi——与第i档所需水平放线张力Hi相对应的张力机出口水平张力,N;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y3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