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26 11: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

作者:侯颖超 李梅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9期

摘 要:心理韧性在目前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以潜能的角度对心理韧性培养的研究却不多。心理韧性是每个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通常会在个体受到不利情境或者危险因素的时候表现出来。青少年学生在学校中,要面对诸如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若这些压力处理不妥当,很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后果,所以积极探究心理韧性潜能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培养更加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理韧性;潜能;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6-0203-02 一、心理韧性的内涵 (一)心理韧性的早期研究

结合中外相关文献来看,心理韧性的早期相关研究主要是将重心放在挫折和困境情况下能够适应良好的个体,或者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个体上,探讨他们身上相同的人格特质和外在的保护因子。主要的代表人物有Wemer,他提出了有关心理韧性的特质型定义:心理韧性是个体在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的同时,又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一种能力[1]。Mastem对心理韧性的概念提出了结果型定义:心理韧性是一类面对严重的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的现象[2]。

(二)心理韧性研究的逐步深化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间,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作为了这个时期研究心理韧性的重点,这一阶段是心理韧性研究发展的深入阶段。Kumpfer和Richardson是主要的代表人物,Kumpfer提出了“个人——过程——环境”的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人包括个体内部心理韧性的特质因子,而环境不仅包括了外在的危险因素,还有保护因素,这一模型主要是将个人、环境和适应结果三个方面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相互的作用作为研究重点。

Richardson提出了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涉及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三个层面的动态平衡。在个体遇到压力事件和情境时,便会积极调动身边的各种资源应对这些事件并保持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平衡,如果出现保护性因素不足以应对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机能的失调。这一阶段的心理韧性研究已经过渡到过程性定义,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在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三)心理韧性与积极心理学相契合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y0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