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10-08 05: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

1) 内部控制是管理企业经营风险的需要 2) 内部控制是强化科学管理的需要 3) 内部控制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4)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的需要 5) 内部控制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开展内部控制的目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数据可靠、财务数据可靠 3、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1)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2) 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成效

4) 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5) 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 二、什么是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取得经营效率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合法合规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包括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2、内部控制的内涵理解

1)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

2)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制定出一本制度手册或规章,它受到组织内各层次人的影响; 3) 对管理层或董事会而言,内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4)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一个或几个目标,但这些目标可能会有重复和交叉。 内部控制的主要特征

1) 责任主体具有内部性 2) 控制范围具有全面性 3) 控制标准具有前提性 4) 控制过程具有完整性 内部控制的局限

A.如果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B.如果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作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就会失去作用。

C.如果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D.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也会影响其效能。

E.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置的,而且一旦设置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临时控制 (如实行专门的审批、报告和执行程序来处理临时性或突发性业务)则可能不及时,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作用。 3、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

1) 控制环境:主要是最高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态度、理念、观点与哲学等,也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

2) 风险评估:对企业内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3) 控制活动: 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管理当局的政策得以执行。 4) 信息传递:有关信息需要以一定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被识别、捕捉和交流。防止在控制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

5) 监督:对控制系统的实际执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4、内部控制的分类

1) 按控制时间分类: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 按控制主体分类:出资者的控制、董事会的控制、总经理的控制、职能部门的控制 3) 按控制对象分类:实体物资的控制、业务过程的控制 5、有关内部控制的不当认识

1) 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2) 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管、卡、压”

3) 认为内部控制主要是会计和审计部门的工作 4) 认为内部控制主要是防止贪污舞弊 5) 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制度 6) 认为内部控制越严越好

7) 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一成不变

8) 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采用“拿来主义” 6、内部控制与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早期发展阶段,它关注的是企业财产的安全性。 (1) 内部牵制基于两个假设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很小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低于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 (2) 企业内部牵制的种类

实物牵制、程序性牵制、体制(或分权)牵制、簿记牵制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方法

1、内部控制的目标确定

? 所谓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所要完成的控制任务。

2、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 (1) 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和舞弊发生 要求:

A. 保证所有的交易和事项都能够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内及时地记录于适当的帐户。 B. 保证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要求。 C. 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D. 保证所有的会计信息都经过必要的复核手续,并确认有关记录正确无误。 (2) 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可靠 要求:

A. 资产的记录和保管一定要彻底分开。

B. 任何资产的流动都必须经过详细地记录。

C. 需要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惩罚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 D. 需要对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确保资产的账面记录和实存数量一致。 (3)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要求:

A. 组织机构精简,权责划分明确。 B. 有良好的信息和沟通体系。

C. 有与岗位职责相一致的业绩考评与激励制度。

D. 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3、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全面性原则、制衡原则、分工与合作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时效性原则、权责利对称原则、制度为本原则、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4、内部控制的基本环节

按照控制论原理,所谓内部控制就是通过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纠正不一致情况的过程。 主要环节有:

控制标准的设定、对控制标准的执行、结果与差异分析、反馈与纠正

内部控制原理和循环

5、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内部控制方式或方法是指完成企业的控制任务,达到控制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基本方式有:

(1)组织规划控制:职能分离——标准制定与执行职能、执行与监督审核职能、执行与会计记录职能、财产保管与记录职能、执行与财产保管职能 (2) 授权批准控制、

(3)全面预算控制、 (4)文件记录控制 (5) 实物保护控制

a) 限制接近财产实物;定期盘点;妥善保管记录文件和文档;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 (6) 职工素质控制

a) 招聘程序;行为手册;培训计划;考核奖惩;信用保险;岗位轮换;因岗设人。 (7) 风险防范控制

a) 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 (8) 内部报告制度、(9)电算化系统控制、(10)内部审计控制、(11)会计系统控制

6、内部控制循环设计的基本思路 (1) 构造业务循环模式 (2) 分析常见的业务弊端 (3) 提出内部控制的要点 (4) 设计内部控制文件

? 资金控制

一、基本概念

1、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资金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存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构成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也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等),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贷款、债券发行和股东出资等渠道。

2、货币资金: 企业经营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那部分资金。 按其存放地点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1)现 金: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等

(2)银行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信用卡、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 (3)其他货币资金: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证存款等 二、内部控制 (一)、存在问题 ——具体表现

(1)现金收支业务管理的漏洞 1.虚构内容,更改凭证金额 2.盗用凭证、撕毁票据 3.无证无账或票据不相符 4.少列或多列总额

(2)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漏洞

1.私自提现 2.涂改或伪造银行对账单 3.多头开户,套取利息,截留公款 4.私自背书转让,出借支票 ——失效原因

(1)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2) 人

1)单位领导或主管人员滥用职权 2)具体业务经办人员素质不高

(二)、提出对策 ——制度

1、授权批准制 、2、凭证记录控制 、3、内部牵制控制 、4、内部稽核制度 、5、盘点核对控制 、6、定期轮岗制度 、7、全面预算制度 ——人员

1)领导干部和相关主管人员、 2)财务、会计、出纳人员

——设计

事前控制:完善事前防范,建立科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防范风险,提高运用率。

事中控制:1.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岗位分离控制、帐实盘点控制

2.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 ——票据控制、银行对账单控制、往来帐核对控制、帐实、帐帐控制

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收入、支出 4.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

事后控制:事后监督,注意信息的反馈 三、案例简介(一)

据《海南特区法制报》2003年9月5日报道,广西平果县某乡的信用社出纳员韦某交代,从2003年2月份开始,他到市场上购买与新版面值100元人民币相似的“冥币”换出真币。一天下班,作为现金出纳的韦某又有了单独入库提款的机会,每天如此多的现金从他手中流进流出,心想日记账又是出自自己之手,于是他把当天的营业款放进保险柜,趁没人注意把两沓“冥币”放入,取出两沓真币。之后,韦华升便不断地以此手法作案,仅3个多月时间,频繁作案28次,共用“冥币”偷换出金库款达43万余元,信用社金库被盗空。 案例点评

该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下面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1、资产接触制度 、2、职务分离制度、3、定期盘点制度、4、独立稽核 案例简介 (二)

不法分子以支付高额息差为诱饵,诱使有关单位到银行办理“协定存款”,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存款单位的信任,采用虚构贷记凭证上添加内容、偷划存款等方法获取资金,办理相关的银行手续。1996年4月到5月间,被告人彭某、沈某等人先后骗得上海某进出口公司浦东公司、上海某国际贸易公司、宁波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840万元,实得3790万元。1997年彭某、沈某、殷进、顾某、王某等人又合谋,由蔡某、陈某等人负责联系存款单位,采用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伪造银行存款协议书、进账单、支付高额息差等手法,先后骗取上海某师范大学、上海某汽车机电销售有限公司人民币共计1000万元。在调查中发现被骗公司均存在存款合同的签订、批准和复核等多项职务均由同一人担任。 案例点评

主要问题: 现金管理、票据审核等环节出现的问题

来了一张面值为4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经查现在该客户财务拮据,很可能会造成无力支付;

(4)通过银行办理委托收款的货款100万元,遭到了购货方无理拒付,协商未果。 由于巨额款项被客户拖欠,A公司在销售繁荣的情况下陷入累人财务困境。 2、案例启示

A公司在销售繁荣的情况下陷入了财务困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给了我们如下重要的启示:

? 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 A公司没有专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和所采取的信用政策由销售业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这违反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而承包合同规定按超过承包基数以上的销售额2%的比例计算并兑现奖金,因此,销售业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盲目的采取赊销方式,降低对客户的信用要求,一味的追求销售额。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部门这两个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实行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使对客户提供的信用与客户的信用程度相适应,并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 合理设计销售业绩考核制度

A公司在销售繁荣的情况下陷入了财务困境,其重要原因在于销售业绩考核中没有将销售额与应收账款的回收相结合,没有将“只有收到货款的销售才是现实的销售”的观念具体贯彻落实到销售工作中去。销售业绩考核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导致了盲目追求销售额而忽视了货款的回笼。

? 重视结算工具的选择

一般地说,银行承兑汇票的信誉要远远高于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出现坏账的风险要远远高于银行承兑汇票。在提供商业先用并采用商业汇票结算工具时应优先选择银行承兑汇票。 ? 慎防合同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以签订虚假合同、支付部分货款的方法,诱使对方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等到大批商品骗到手后,立即逃之夭夭,逃避销售方的货款催讨,使销售方蒙受巨大损失。

第五章 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

(一)、概念

采购:组织从市场中获取经济资源的行为。

必备条件:1.要有货款支付行为;2.要经过公开的市场。 方式:订单采购、合同订货、直接采购

付款:单位采购过程中的款项支付行为。

(二)、目标

? 保证购进的货物与生产、销售的要求相一致。 ? 保证资金支付后获得此相应的货物与劳务。 ? 保证应付款项的真实和合理以及授权支付。 ? 合理揭示采购业务中所享有的折扣与折让。 (三)、原则

岗位责任制与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强四意识 提高采购效率 ——增强法制意识、增强计划意识、增强主动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授权批准制度

案例一:某县政府采购中心接受该县中学的委托,正举行200台学生电脑的公开招标会。突然会议主持人接到举报,反映该校经办人在厕所用手机向某供应商提供有关评标信息。由于举报属实,招标会不得不被宣布做废。至此,此项招标活动又被拖延了近1月时间。 案例二: 某县医院采购一台中央空调设备,采购预算60万元,采购方式是竞争性谈判。谈判文件中规定的付款方式为:全套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金额的55%,自首付之日起1年内若无重大质量问题,再支付合同金额的25%,自首付之日起3年内仍无明显质量问题,付清余款。共有10家供应商参加了资格预审。由于上述付款方式将使成交供应商承担较大的资金利息成本和机会成本,因而谈判当日,前来参加谈判的4家供应商均向采购人提出,付款方式过于苛刻,无法接受,并出现整体“罢谈”的现象。经采购人代表几次回去请示研究,亮出底线:调试运转验收正常后首付80%,无重大质量问题,6个月后再付10%,余款使用1年后付清,供应商们才表示接受。从而因修改付款方式延长,采购时间达10天以上。

案例三:某县水务中心为新落成的大楼购置办公桌、椅200套,由于预先未向政府采购中心联系,而是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才向政府采购中心申报。谁知申报的当日,县政府采购中心正为6家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办公桌椅举行公开招标活动。因这一耽搁,延长采购时间17天。

案例四:某县劳动培训中心第1天已把标明购置的台式计算式160台的采购需求送至县政府采购中心,回来后听一些教师反映说这种型号已不适应教学发展需要,并根据这些老师的建议将采购需求进行了修改,就在采购中心准备发布此项招标文件的前一天下午,学校校长从外地回来听说此事后,认为不当,采购的数量和型号要重新研究,这样招标文件先后改了多次。由于该采购人对采购需求朝令夕改,使得此次采购时间延长了两个星期。

请购审批制度 采购申请制度

(一)原材料或零配件的构进、(二)临时性物品的购进、(三)经常性服务项目、(四)特殊服务项目、(五)资本支出和租赁合同 预算管理的方法

经济订购法、固定数量法、批对批法、固定期间法、物料需求计划法 采购付款内部会计控制

采购、验收储存、会计与财务部门在人员安排及职责分工等方面应相互确认或批准 一切购货业务,应编制购货订单,购货订单通过采购及有关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签单批准

收到货物并验收后,应编制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必须按顺序编号,验收报告副本应及时送交采购、会计部门

收到供方发票后,应及时送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将供方发票与购货订单及验收报告进行比较,确认货物种类、数量、价格、折扣条件、付款金额及方式等是否相符

会计部门应将收到的购货发票、验收证明、结算凭证与购货订单、购货合同等进行复核,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正确性 实行付款凭证单制

已确认的负债都应及时支付,以便按规定获得现金折扣,加强同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和维持单位信用

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类账应按月结账,并且互相核对,出现差异时应编制调节表进行调节

按月向供货方取得对账单,将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或未付凭单明细表互相调节,并查明发生差异的原因

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定期对预付定金、预付货款进行核对 付款控制中单据审核

真实性审核、合法性审核、合规性审核、完整性审核 建立退货管理制度

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 监督与检查

采购与付款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制的执行情况 应付与预付账款的管理情况

有关单据、凭证和文件的使用和保管情况 在采购有效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完善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人的因素

降低商品成本的方法和手段 :1、 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采购成本。 2、 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3、 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同。4、 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

以格兰仕为例:

采购部门:变成本中心为利润中心 不断开发供货商,营造竞争局面 向供应商要利润

业务环节

与供货商共赢 招标比价技巧 管好采购员

案例:KY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案

KY公司是医药制品公司,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除价格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当KY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需采购时,在原材料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或购买新的原材料品种,采购部门需重新确定供应商时,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的。首先从采购部门建立的供应商档案中确定参加招投标会议的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是经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后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这样的供应商生产的原材料应该符合国家医药行业的质量标准),通过比较产品性价比确定几家供应商,由KY公司的检验部门对待选供应商的原材料样本进行检验,KY公司除执行国家医药行业的质量标准外,也制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标准,经检验后,采购部门从中确定质优价廉的供应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定购买合同;购买的原材料到达后再经检验部门进行抽检,出具检验单;仓库保管部门对数量、品种进行检验并出具入库单,财务部门审核及核对检验单、入库单、购货发票后登记明细帐;采购部门制定用款计划,财务部门根据用款计划筹备资金付款。

KY公司每月首先召开财务分析会议,对当月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产品生产成本如果出现异常波动,排除市场价格等等因素后,若是因原材料质差价高造成的,在其后召开的由公司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总经理扩大会议上对采购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并与采购部门的经济利益挂钩。 案例分析:

(1) 可借鉴之处:

首先,KY公司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

第二,建立了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

第三,建立了供应商档案,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信誉、供货能力等有关情况,采取由采购、使用等部门共同参与比质比价的程序;

第四,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独立的验收部门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

第五,财会部门在做帐务处理和办理付款业务时,对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六,通过对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对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2)不足之处:

KY公司虽然建立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但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上存在先天不足,现有的内控制度在该业务执行过程中不相容岗位之间不能完全起到牵制和制衡的作用。 如“询价与确定供应商”是两个不相容岗位但都由采购部门承担,这就存在舞弊的可能。虽然公司对职能部门有问责制度,但只能是事后的责任追究,而不是事前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3) 建议:修改内控制度,使不相容职务分离,并且在采购原材料确定价格环节上,增加控制程序,即购买原材料的价格应经价格委员会讨论,并由财务部门分析审查后,报管理层审批,可有效地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第六章 存货控制

第一部分:存货内部控制概述

一、存货含义和分类

含义:存货是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指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准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将在生产经营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分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 二、存货作用与弊端

(1) 作用:维持销售商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2)弊端: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商品成本和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的管理问题。

三、存货内部控制的宗旨

规范存货的管理行为;防范存货业务中的差错与弊端行为;保护存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四、存货内部控制的责任人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存货业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存货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对货物进行管理的是仓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存货周转使用相关的其它业务部门。

2.单位负责人对存货管理承担的是领导和组织责任。 五、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1.存货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2.存货控制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需要;3.存货控制是回避风险的需要。

第二部分:存货控制的现状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责权不明晰

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一人说了算,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 二、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

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存货的管理,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

三、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 部分企业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定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

第三部分:如何保证存货的安全 保证存货控制安全性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贯穿于企业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2)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监督制度。 二、加强存货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

环节有:采购——验收——付款——仓储保管——清查——领用和发出——记账 1.实行全面预算,加强预算管控。

(1)要考虑存货品种的控制,应根据客户的订单、存货需求预测等,分析和制定存货的品种决策。(2)要确定存货的数量结构。

2.加大存货采购与验收控制。

(1)应由独立的采购部门负责,确保采购过程透明、有章可循。(2)采购时应慎选供货单位,要在了解了各供货单位的信誉和财务状况。 3.存储保管控制。

(1)要协调好物品的数量,使存储的物料保持最低的必需限度,以节约成本,但同时及时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2)要有效利用仓库的空间,以有效的空间达到合现的最大化存储量,追求效益最大化。 (3)要定期清理仓库中的呆滞和不合格品。 4.存货的出库控制。

(1)仓库保管人员应填制统一的领料单进行发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发料。 (2)对于超额或计划外的领料,应有经过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

(3)发料时应办妥出库手续,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并做到准确、讯速及时发料,不影响生产经营。 5.领用退回控制。

应填制退料单,对所退物料质量、数量等进行验收后接收,进行账务处理,并查明退料原因,再通过分析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6.盘点清查环节控制。

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专人对存货的库存情况进行清查盘点,编制盘点报告,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清查盘点的方法:

1).定期盘存法(实地盘存法):是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计入各有关存货的账户,并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永续盘存法(账面盘存法):是指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记录存货收入,发出的数量、金额,以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金额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7.账簿控制

按照各实物、用品的品名、规格和存放地点设置明细账,并与实物采购部门的实物账和仓库部门的保管卡定期核对,做到账账、账卡相符。 三、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

1.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 2.经办人应在职权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存货业务。 3.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存货业务 四、岗位责任制与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1.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在存货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应设置相应的岗位,并确保各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2.采购与付款业务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注意:单位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存货业务的全过程,应该具体情况对办理存货业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五、办理存货业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1)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办理存货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全员存货内部控制意识 。

案例

某企业仓库保管员负责登记存货明细帐,以便对仓库中的所有存货项目的验收、发、

存进行永续记录。当收到验收部门送交的存货和验收单后,根据验收单登记存货领料单。平时,各车间或其他部门如果需要领取原材料,都可以填写领料单,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发出原材料。公司辅助材料的用量很少,因此领取辅助材料时,没有要求使用领料单。各车间经常有辅助材料剩余(根据每天特定工作购买而未消耗掉,但其实还可再为其他工作所用的),这些材料由车间自行保管,无须通知仓库。如果仓库保管员有时间,偶尔也会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上述描述的内部控制有什么弱点?并简要说明该缺陷可能导致的错弊。(2)针对该企业存货循环上的弱点,提出改进建设。 案例分析:

1.存在的弱点和可能导致弊端。

(1)存货的保管和记帐职责未分离。将可能导致存货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并通过篡改存货明细帐来掩饰舞弊行为,存货可能被高估。

(2)仓库保管员收到存货时不填制入库通知单。将可能导致一旦存货数量或质量上发生问题,无法明确是验收部门还是仓库保管人员的责任。

(3)领取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时未进行审批控制,对剩余的辅助材料缺乏控制。将可能导致原材料的领用失控,造成原材料的浪费或被贪污,以及生产成本的虚增。

(4)未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将可能导致存货出现帐实不符现象,且不能及时发现,及计价不准确。

2.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1)建立永续盘存制。

(2)仓库保管员根据入库情况填制入库通知单,并据以登记存货实物收、发、存台帐。入库通知单应事先连续编号,并由交接各方签字后留存。 (3)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各种存货的领用实行审批控制。 (4)对剩余的辅助材料实施假退库控制。 (5)实行存货的定期盘存制。 六、如何保证存货的效率

库存不是资产而是负债:一方面,拥有过多的存货需花费大量的储存成本,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将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存货不足又会使企业丧失许多发展机会。

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最小的存货!最低的成本费用!最好的顾客服务水平! 一、存货的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如下: Q*=√2uv/c

式中:Q*——经济订货批量

D——商品年需求量 S——每次订货成本

Ci——单位商品年保管费 二、零库存

零库存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技术。美国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了解并认识了零库存管理理论。现在,零库存管理管理已从最初的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内涵丰富,包括特定知识、技术、方法的管理哲学。

案例:戴尔的库存管理模式 见课本P175

一、零库存的定义

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零库存管理应当包含以下两层意义: (1)库存货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

(2)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 二、零库存作用

1、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 。

2、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

3、缩短了原辅材料的供应时间,并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零库存管理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 三、零库存管理对我国的借鉴

1、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2、合理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3、建立由销售定生产的观念。 4、严格奖惩制度。 四、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

1、无库存储备。2、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3、协作分包方式4、采用适时适量生产方式5、按订单生产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x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