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22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现代城市管理学期中作业
题 目: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国古代虽然很早就出现了城市,但进入近代后,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工业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不很充分,因此,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城市化水平很低。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中国城市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字】中国 城市化 问题 对策
【正文】纵观我国30年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有了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取向:但是城市化质量较差。其原因主要是政策观念仍未脱离IH体制窠臼及传统制度的巨大惯性所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治政策及其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仍在延续。具体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既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化既存问题
(一)城市化率偏低 1.城市化率偏低
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5.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由于受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使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实现现代化日标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巨大瓶颈。
2.结构规模与人口、经济规模不协调
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人
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方面.我国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低28、26和30个百分点。
(二)城乡壁垒积重难返 1.封堵农民“盲流”
尽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由市场配置资源。但是劳动力市场远未放开,最常见的是城市对“农民盲目流动”封堵。一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吸引大量农民工,仅广州日前就聚集240多万民工,超过1992年“卖户口”时全国17个省的农转非总和旧。
2.吸纳移民功能薄弱,如广东一个地级市,仅工业使用外来固定工即逾20万人.每年奖励性户口指标不足百名.在城市耗尽青春的农民极少有迁居城市机会。
3.浪费大量土地,在政府主导的大城市“退二进三”过程中,由于替代企业行为,低估城市和郊区土地价值,土地收益流失和非法侵占严重,浪费大量土地.本地农民用耕地换来城镇户口后。主要靠城市租金而不是劳动力资本致富。势必加重地方保护.排斥外地人口,居住地和就业地分离引发严重社会问题,阻碍和扭曲人口城市化进程。
二、城市化既存问题分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若即若离。经历与国际轨道相偏离而最终又相接近过程。城市化滞后与第=三产业低水平互为因果,市场机制及区域整体协调机制弱化。从改革前农村补城市,到今天农民养市民,社会变迁主流仍旧是农民顺应城市。而不是城市接纳农民。
(一) 理论滞后与市场缺蹈 1.理论研究滞后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要解决积重难返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环境等问题,调整和制定大量产业政策、管理政策、空间发展政策、环境资源管理政策等;同时还需要制定动态调控城市化时间、空间进程的宏观引导战略;需要对城市化理论及实践深入研究和创新,而我国有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外部性广泛存在,城市建筑投资和执行实施缺乏科学决策,对外部规模经济性和不经济性分析不到位。
2.市场缺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无论是在区位上,还是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配方面.最佳资源配置都显得更为困难。在城市经济活动纷纭复杂.且时空不断变化中,没有令人满意的资源配置模式可以决定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最佳组合。市场缺陷表现在难以完全灵敏地发挥作用。缺乏与城市基础设施密切联系的市场产品。以城市土地为例,缺乏土地使用效率(如供应住房不足)并缺乏实用性分析(如零售业发展用地分析)等;再如,存在各种投机,缺乏商业使用或住宅效用价值分析等,从而出现市场价格确定时.交易尚未发生等现象。由于城市房地产市场涉及到不同种类的建筑物以及由此选择的不同Ⅸ位,不同于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它没有高度组织的买卖中心,买主和卖方只是临时达成协议。是各种大小不同规模交易总和.所以.城市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地方性功能。
(二)城市化质量差
重数量规模、轻质量内涵。注重城镇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而忽视产业发展、城市内部结构和基础设施改善。强调城市化水平,偏重城市人口数量扩张,忽视城市人口质量构成,忽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存在诸如城市下岗失业人口多、城市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
(三)小城镇发展水平低
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小城镇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倾向。停留在“就地消化”农民阶段。镇区规模普遍弱小。缺乏产业依托和集聚效应.滥占耕地问题突出旧。
(四)危害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本质.是通过二元社会制度,阻挡要素资源尤其是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使广大农村服从于国家丁业化战略这一“非均衡赶超战略发展”需要.经济效益微弱.代价高昂。
1.制约中国工业与经济长期发展
绝大多数人口仍然依靠落后的农业维持生计,收入水平难以提高.不能为城市T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国内市场。市场不足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尚不明显,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市场不足问题凸现。并成为制约中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2.阻碍生产要素自由配置
城乡、丁农之间的制度化、凝同化差距,在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
开放进程中呈现日益扩大趋势.不利于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效益提高。由于城市大关闭,城市体制的保护,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动力不足、效益低下。使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源难以流动的情况下,随着市场饱和、环保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进一步发展步履维艰。
3.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突出
限制人口、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城乡隔离体制及僵化结构,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使农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受到制约。同时,城市的严格管制,限制众多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在中国i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数最巨大,但转移渠道不畅;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很高但吸收劳动力有限,并出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不高,限制可以大量吸收就业的第i产业发展,严重影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日益扩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城市病”与“农村病”祸不单行
数量巨大的“进城民工”无法有效融人城市社区.形成中圜特色的“城市病”与“农村病”。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机会及社会地位,工作预期不稳定。消费行为难以“城市化”,成为摆动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群”。缺乏归属感甚至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遏制起投身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城市管理体制也难以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有效管理。一方面,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居民生活质
量下降等问题日趋严重。发展中国家“城市病”问题也出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滞后与城乡差别持续扩大,中国还面临比“城市病”严重的“农村病”。其突出表现是农业与农村发展日益困难,“贫困村”与贫困户有增无减阎。
三、解决克服中国城市化既存问题对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自然生息地.是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有机综合体;而并非仅仅是行政中枢;主要靠市场“育”而不是政府“抓”。农民无出路,国家不安康;城市不发展,经济难繁荣。
(一)正视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
中国城市化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在于,必须同时面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双重任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面临更大的人口增长压力。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也是城市化必须面对的特有国情。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城市增长、空间结构、房地产、城市土地使用区位、城市发展、财产与投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经济分析,将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社会生产和分配过程,从而解决各种城市区域问题例。
1.引入行政激励因素
将城市建成Ⅸ(含近郊)作为基准界定城市, “市管县”改为“县管市”和“县含市”。随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扩大,相应提高城市建制级别。
2.改变城市粮食自给政策
对沿海地少人多省份.按城市吸纳人口数量相应增加建设用地指
标和调减农田保护面积。
3.培育生态型城市
尝试在西部用土地吸引移民和通过政府扶持培育生态建设型城市。
4.重视科技潜力
城市规模受地理位置、地质、能源、水资源、气候等客观条件限制.一些有经济潜质的城市不宜规模过大,应全国统筹,例如在计算水资源约束时,应提高科技节水能力,否则我国北方难找适于扩展的城市。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指标
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滞后程度判断.有几组常用比较参数。一是所处发展阶段和人口城市化率关系,如人均GNP或工业化水平和城市人口对比:二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如农业增加值比重和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比;三是微观变量和人口的关系,如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或近年人口增速和劳动力转移对比。如果要定指标,最好将劳动力非农化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切莫倒果为因,是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带动人口城市化,而不是为加快人口城市化而耗费资源发展。
(三)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消除制度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培育城乡制度贯通机制,承认农民是市场主体,借助市场机制解决城乡矛盾。减少“城市租金”,就业与定居一致。城市难题靠农村解决,农村难题靠城市解
决。例如,农村计划生育不能只用惩戒手段,应有奖励性利益诱导机制,放宽独生子女的农村青年移居城市限制,疏通城市人口流出渠道,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租赁、开发荒山荒地,使城市资金、人口流向农村。
(1)积极培育新兴城市
是继续限制农民进城,还是帮助农民进城?是同守一厢情愿成本高昂的“小城镇道路”,还是积极培育新兴城市。分流大城市压力,扩充人口容量?是将城市建设导向可持续内涵式发展,还是放任粗放式扩张?虽然“卖户口”、“卖商品房”是一种现实选择但只会抬高城市门槛,加剧农村通货紧缩,农民照样得跳龙门,事关全局。
(2)创造规模效益
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提出一个鲜明观点:“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而是要由人类智识发展决定。个人迁移的权利的确宋贵,正是这种追求环境改善的基本原则,使个人和家庭获得最好的收益,也正是这种保持开放的高效率经济体制的基本准则,极大地增进人类福利。”就业机会是人口迁移的理由而不是障碍:小城镇是人口城市化起点而不是终点;大城市所占比重上升是必然规律。居民是城市主体.既是消费者,能聚合商业、服务业需求;又是生产者。地方财政收入本来是聚居民之财,谋居民之利。“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城市生活费用水涨船高,人口增长必然扩大经济资源和税基,产出规模效益。
(3)保护进城农民利益
选准重点,协调主次关系.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环境.规范政府行为,疏通农民造城和进城渠道.发挥城市社会稳定器、经济加速器功能;同时,保护处于弱势地位、易受组织行为伤害的微观经济主体。
参考文献
[1].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J].经济地理,2003(6). [2].刘羽平,何跃飞.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2007(1). [3].张秋,李佳.二元经济结构与西部城市化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17). [4].符小洪,林岭,张木生.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城市集群化探讨叨.热带地理,2007,27(2).
[5].李玉江,陈培安,包玉香.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静态与动态比较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许经勇.城市化滞后引起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10).
[7].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8].孙天壮.试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9(1). [9].周加来,石丽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叨.经济与管理,2008(8).
正在阅读: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03-22
9E汽机辅助系统讲义07-07
证券投资学英文名词解释重点整理03-25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03-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顺数倒数_0807文档04-05
Tekla Structures (Xsteel)培训内容【精品文档】08-06
思修题库完美整理版(1)11-09
温湿度系统简介06-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城市化
- 中国
- 研究
- 问题
- 安眠药中毒临床路径
- 最新201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范文-范文模板(4页)
- 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
-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3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库房管理制度
- 卫生部题库放射卫生-单选参考答案(1)
- 2012年国家公务员报考的基本步骤
-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复习(一)
- 2019版理科数学一轮复习第14章第1讲 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
- 2015年中科院试题回忆版
- 2012年高考作文材料预测
- 《信息技术导论》复习资料(LDT)
- 期末复习资料(二) - 图文
- UML期末大作业(失物招领系统)
- 2017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五讲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粤
-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 国培计划
- 10803回风巷采用架棚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