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

更新时间:2024-03-24 11: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画概论

第一周 动画概述

动画,是把梦境幻化为真实的工艺。

做梦是人类的需要,幻想是人类的特权,而动画正因为其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得到大众的喜爱,动画被誉为人类“造梦的工厂”。

没有一门艺术能像动画一样,可以有无以计数的诠释方式,毫不费力地呈现人类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

动画艺术创作不同于传统绘画形式,是一门集绘画、音乐、摄影、文学和电脑技术等为一体的绘画型影视艺术门类(综合艺术)。

动画艺术因其技术的多元与范围的广阔,包含无穷的想象力,而成为实现人类梦想的最好工具。(手绘、剪纸、黏土、偶、沙等等)

动画在多种不同领域的运用,有着其他类别艺术所不能取代的地位。(教育工具、娱乐工具、视觉工具)

动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也扩大了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想象力。电脑动画也成为最广为流行的一种动画艺术形式。(网络、电视、电影、电信、视讯、游戏、互动装置等等)

在我国,动画也是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前景看好。(政府支持,动漫基地与频道的建立) 动画的定义

过去常说的“卡通”片,是英语的音泽(catoon) ,即是“动画影片”,动画影片是用图画表现某些情节和某一形体运动过程的一种影片, 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衬以所需的背景,连续放映,在银幕上便产生了活动的影像,这就叫动画。

早期,中国将动画称为美术片; 现在,国际通称为动画,动画片。 动画的特点: 夸张 抽象

视觉暂留原理提供了发明动画的科学基础。

摄影技术的普及也成为促进动画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

电影--------采用了每秒 24 幅画面(“帧”)的速度拍摄播放。

电视--------采用了每秒 25 幅(PAL 制,中国电视就 用此制式)或 30 幅(NTSC 制)画面的速度拍摄播放。

如果拍摄速度高于放映速度,我们称之为“升格拍摄”,即慢镜头。(因为此时按照常规速度播放,由于同样的动作所用的帧数多了,就会出现慢速的效果) 如果少于这个速度拍摄,则称为“降格拍摄”,即快镜头。 动画”的完整设备:

使画面动起来的机器(录像/影机)

将画面投射到墙壁和银幕的设备(投影仪) 人类“视觉暂留”的生理特征

第二周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动画的发明和早期发展

1、视觉游戏

动画的发明远远早于照片、电影、电视及漫画

阿尔达米拉洞穴壁画(西班牙境内,距今25000年)-----被看作是动画的开始。 17世纪----------教士阿塔纳斯·珂雪

发明了“魔术幻灯”-------- 现代投影机的起源 18世纪---------- “魔术幻灯”在许多娱乐场所表演,并添加了视觉效果 (烟雾,光影变化)

以视觉暂留为原理而发明的玩具在欧美流行 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1839年),

1824年彼得·罗杰的《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 技术与理论的支持下 许多科学家与艺术家相继投入研究光影投射效果和动作分解 动作分解研究方面,最有成就的是:

(美)爱德华·穆布里奇-----从1873年开始就不断从事拍摄连续动作的实验

穆布里奇------后来改良埃米尔·雷诺的“实用镜”,发明了“变焦实用镜”( zoompraxinoscope )-------电影史上被称为“第一架动态影像放映机”

2,第一部动画及谁是动画之父

(法)埃米尔·雷诺(1844.12.8~1918.1.9)

法国电影史上------将1877年8月30日,定为动画的生日

是光学家兼画家雷诺发明“光学使用镜”获得专利的日子 “光学剧场”(将光学使用镜放大改良后的设备,现场有音乐伴奏,阵容豪华,轰动一时) 放映装置所需的是把一张一张的绘画画面投射到荧幕上去,而不是能够透过光线的胶片。 (法)埃米尔·雷诺(1844.12.8~1918.1.9) 雷诺的作品已经利用了现代动画的主要技术 放映技术上------类似“电影”(停格,倒格,快放,慢放)

动画制作技术上------作为画家的雷纳,所有的动画片都是他亲自制作, 一些相关技术都是他独自发明的。(分离的布景,特效摄影,循环动画) 在采用负片拍摄动画的技法上:

(美)布雷克顿 《奇妙的自来水笔》(1900) 有争议,被认为舞台记录而已 《滑稽脸的幽默相》(1906) 被宣称为第一部手绘动画 (美)布雷克顿(1875.1.5~1941.8.13):

雷诺------精通动画,但始终没有和真正的电影发生过关系。 布雷克顿--------对动画没有什么概念,却一直对电影特技情有独钟。 贡献:

1 )发明了“逐格拍摄”技术,使动画和电影的联系有了可能。 (在摄影机上安装了一个附加设备——逐格马达,可使摄影机每拍一格画面都能停下来,人们可以控制每个画面中的所有因素)。

2)《滑稽脸的幽默相》----结合了动画与艺术家的才艺表演,并使用剪纸动画技巧,将角色的四肢与躯体分开,简化了制作过程。

局限:

布雷克顿后来因为渐渐将精力放在电影特技制作和他的电影公司“维他公司”(华纳公司前身)上,所以没有在动画创作上创造更大贡献。 (法)埃米尔·柯尔(1857.1.4 ~ 1938.1.20)

背景:

布雷克顿的逐格摆拍影片《闹鬼的旅馆》传入欧洲,风行一时(卖出400个拷贝),法国著名电影公司——高蒙公司倍感兴趣,派遣公司最好的导演研究此片

技巧,而解决之一问题的不是那几位导演,而是刚入公司不久的漫画家柯尔。

柯尔------与布雷克顿精通并熟悉掌握电影的手段和方法不同,柯尔是名漫画家,他考 虑到的只是如何使用逐格拍摄将漫画动起来。(比如一根线条会像虫子一样蠕动,又会像毛线一样蠕动起来)

《幻影集》(1908)

------被记录在案的柯尔的第一部动画片 《幻影集》(1908.8)-------长36米(2分钟) 《木偶的噩梦》( 1908.9 )-------80米 《木偶的悲剧》( 1908.11)--------70米

整部影片是用黑笔画在白纸上拍摄的,由于当时的放映条件,白底有闪烁问题,于是干脆使用底片放映--------画面便成为黑底白线,解决了闪烁问题。

柯尔动画的特点、意义:

1.用负片制作动画,从概念上解决了影片载体的问题---------为后来的动画片发展奠定基础。 2.柯尔不强调剧情,而着重发掘动画的可能性(图像间的转型与变形)-------成为欧洲动画艺术风格的源头。

3.柯尔是第一个利用“遮罩摄影”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 贡献:

1)将“漫画”这一绘画形式导入电影是柯尔的首创。

(漫画与电影相结合,绘画自身的美学特性几乎被改变,色彩,构图,线条这些有关传统的绘画要素在电影中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随电影而来的图形的变化和运动)。 2) “卡通”的出现始于柯尔。 (从柯尔开始,漫画成了动画的代名词,“cartoon”的称谓即可指漫画,又可指动画,很长时间两者是难舍难分的)。

柯尔参考布雷克顿的《闹鬼的旅店》而拍摄的《 忠实的家具 /Mobilier Fidele 》(1910),此片也成为柯尔的代表作之一。 谁是真正的“动画之父” 雷诺:

在电影没有诞生之前便将动画片发明出来。

他所创造出来的动画制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他的动画水准远远超过布雷克顿与柯尔。(早期电影中的动画几乎都是杂耍,而雷诺的动画有着非常正规的叙事。无论是剧作,造型还是场景,早期动画都和他相距甚远,直到20年后,迪斯尼精美动画的诞生,才算超越雷诺的动画。)

布雷克顿: 对逐格拍摄技术的发明奠定了动画成为电影的基础。 柯尔:在动画电影舞台上表演的第一人。

他将漫画的形式导入电影,给动画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将动画视为一种以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艺术。

柯尔--------动画电影的发明者,在采用负片拍摄动画的技法上柯尔被称之为“当代动画 片之父”

布雷克顿--------尽管之前发明了逐格拍摄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并不是动画所特有的方法,同时也是电影特技的方法。尽管触动了动画,但他的兴趣主要还是在电影特技上,几乎影片里

没有纯粹的动画。

雷诺--------对动画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从叙事艺术的角度来说,与柯尔相比,雷诺的动画可谓“艺术”,而这种“艺术”直到迪斯尼时代才被创建出来。在不经过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上,雷诺可以说是动画的鼻祖。

在电影史上,雷诺才被很多史学家誉为是真正的“动画之父”。

第三周 美国动画的早期发展

美国动画的早期发展:

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温瑟·麦凯

(于1871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西根,早年曾为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后来进入报社当记者和画插图。并成为知名的漫画专栏画家) 1914年-----(美)温瑟·麦凯推出《恐龙葛蒂》

结合了真人表演与动画角色 温瑟·麦凯《恐龙葛蒂》

包含了完整的故事,角色个性,富有娱乐性

是第一部注重动作的“拟真”与“夸张”的动画片 在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自此开创了美国式动画的时代 麦凯的第一部动画作品 : 《小尼莫》(1911)

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 麦凯《路斯坦尼雅号之沉没》(1918)

这是动画首次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在表现这类没有任何现场资料的事件时,动画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麦凯的贡献:

在发展多重角色的塑造,结合故事结构和通俗趣味,以及暗示三度空间的画面美学风格上,麦凯的努力是不可忽视;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发展全动画观念的人。而他以一个漫画家专业的素养为动画开辟的路线,也预告了一个美式卡通时代的来临。 由于布雷克顿和麦凯的成功,动画片厂逐渐兴起。

1913年,第一家动画公司在纽约设立

加拿大籍法国画家和动画家拉奥尔?巴利(1874年1月29日生于蒙特利尔),发明了在画纸上打定位孔的方法,避免了帧幅转换时产生的跳动。 1915年-----(美)艾尔·赫德

发明了在赛璐珞胶片上分层绘制图案的方法 自此建立了动画的基本绘制与拍摄方法 1915年---- 麦克斯·佛莱雪(1883-1972) 发明了“转描机”

将真人的动作,准确地记录在赛璐珞胶片上 佛莱雪1916年-1929年创作的《墨水瓶人》和《小丑可可》,都是利用转描机和动画技法制作出来的。

1921年----佛莱雪与两个兄弟共同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直到1942年这个工作室在美国和全世界是仅次于迪斯尼的一个工作室。 佛莱雪《墨水瓶人》1916

20~30年代的美国动画:

1919年----菲力猫在派特?萨利文(1887年~1933年2月3日)公司的奥托?麦斯莫(1892年8月16日~1983年)的孕育下,在《猫的闹剧》中首次登台。菲力猫是米老鼠出现前美国动画中最重要的角色。受欢迎的程度足可以和后来的迪斯尼公司的卡通人物媲美,特别是在知识分子的观众群中也广为流传。

菲力猫的影片包含了很多表现动画特性的视觉趣味,麦斯莫沿袭了麦凯创造葛蒂的诀窍,赋予菲力猫独特的个性,并设计了好几款的表情和姿势,使得菲力猫在众多动画角色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连续10年最受欢迎的卡通角色,菲力猫玩具、菲力猫唱片、菲力猫贴纸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个以儿童为对象的新市场,一套有创意的电影销售模式,也因此建立起来。

贝蒂·布鲁在1932年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性感象征,声势不亚于好莱坞巨星。

第四周 迪斯尼

华特·迪斯尼 Walter Elias Disney ( 1901.12.5.—1966.12.15) 从1928年起,华特·迪斯尼把动画影片推向另一个高度

(米老鼠的诞生11月18日)

他宣称观众不会只满足闹剧式的幽默,而需要“真正的表演”动画片

美国著名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和卡通设计者,并且和其兄洛伊·迪士尼 (Roy O. Disney)一同创办了世界著名的华特迪士尼公司。

华特·迪士尼是一个成功的故事讲述者,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制片和一个很普通的艺人。 他和他的职员一起创造了许许多多世界上最有名的最受欢迎的角色,包括那经常被提及的称得上是华特好友的米老鼠。

192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蒸汽船威利号》 米老鼠的产业化

1930年-----一个名叫乔治·博格费尔特的纽约商人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圣诞礼物,向迪士尼片厂购买了米奇和米妮形象在玩具、书籍和服装上的使用权。

接着,华特迪士尼授权纽约的拜博·兰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米奇的出版物。 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

1932年7月30 日-----华特·迪斯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这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1932)

1937年12月21日-----华特在好莱坞卡塞剧院(Carthay Circle Theater)正式推出了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经营方针由短篇转向长篇故事片。

1938年,由于影片中的歌曲很受欢迎,华特发行了影片的原声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原声带。

1939年,华特第二次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荣誉奖)。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1937)的创新:

1,从杂耍到文学叙事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之前------动画基本都是搞笑短片

其作用都是放在电影院的正片前放映

迪斯尼决定打破这一现状,使动画成为一种高雅艺术 1,将杂耍的动画变成文学叙事,表现苦难成为动画首要难题。 2,歌舞剧形式的确立

2,技术上的突破-----解决影视空间表现难题

一般剧情片(真人表演片)-------- 摄影机可在三维空间中自由运动。

动画片-------- 所谓的三维空间是绘画假定的三维空间,摄影机可以靠近,却没有 可能进入。

技术关键

把一个空间处理成多层的景物,当前层景物移动时,便能模拟在空间上逼近的效果。 1940年2月7日,华特推出第二部长篇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Pinocchio)。 同年11月13日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使用立体音响的电影《幻想曲》。 本片是影坛首次尝试将音乐和美术所作的一次伟大的结合, 以美术来诠释音乐。

被誉为是迪斯尼最优秀的长篇动画片

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音乐和录音术)2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迪斯尼黄金时代

1950年2月15日----迪士尼再次推出了一部长篇动画《仙履奇缘》 华特的动画制作进入黄金时期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华特推出了《小飞侠》、《小姐与流浪汉》、《睡美人》、《101忠狗》、《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片。 1950年7月19日----迪士尼第一部真人电影《金银岛》。

1964年8月29日----真人与动画结合由朱丽叶安德鲁斯主演的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

这也是影史上迪士尼成就最高的电影 创造主题乐园

1955年7月17日----华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Anaheim的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 )并开始规划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世界Disney World。 华特迪士尼成就

华特迪士尼的很多作品让他成为全球著名的人,包括他创造了《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很多知名的电影,还有米老鼠等动画角色。

华特迪士尼让迪士尼乐园成为可能,开创了主题乐园这种形式。

华特迪士尼在电视节目《迪士尼奇妙世界》(原来还叫 Disneyland)的主持让无数美国人民无法忘怀。

华特迪士尼一身获得了48个奥斯卡奖提名和7个艾美奖,是世界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人。

华特迪士尼当初以艺术为号召,同时还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运作联合在一起,被称为是“商业动画之父”。

乌伯·伊瓦克斯(Ub Iwerks):

原画师乌伯·伊瓦克斯(Ub Iwerks)

迪斯尼-----是个高明的说故事专家和寓言家。

伊瓦克斯-----则是杰出的艺术家、动画家和技术专家。

迪斯尼在1928年推出的米老鼠,其造型就是出自乌伯伊瓦克斯之手。米老鼠结合早期卡通人物的特征,圆大的黑色耳朵、细长如软管的四肢,像奥斯华,也像菲力猫。此外,伊瓦克斯曾在1937年发展出多层摄影的技术,而在后来的《幻想曲》中,将此项技术运用到极致。伊瓦克斯在1930年曾经离开迪斯尼,可能是觉得缺少认同感,但十年后,他再度成为迪斯尼片厂重要的合伙人之一。

第五周 美国联合制片公司

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United Productions of America) 背景:

迪斯尼是以艺术动画起家的,因而网罗人才,但随着制片厂制度的定型,迪斯尼的影片越来越走向程序化,娱乐化。观众的娱乐品位主导着动画片的创作,这使得一群满怀梦想的动画家集体辞职。

1943年----约翰·胡不里与朋友合开动画公司“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United Productions of America)

UPA是用以对抗美国的大制片厂制度而产生的,理想是改革动画既定的风貌。 UPA只能以“有限动画”方式制作影片(资金不足)。 UPA的作品在许多影展上获得奖项,对日后美国动画的多元化发展贡献巨大。 《马古先生》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动画的兴起) 背景:

1954年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次正式播放彩色电视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电视的发明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观赏习惯,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动画的成本过高,多数戏院不愿承担制作经费,动画发展曾一度停歇。 各大片厂通过把旧片的播映权卖给电视台,用以积累资金。

为了缓解电视台的播出压力,减少动画片的制作成本与时间,制作者采取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且剧本更加灵活。

创造出许多风格怪诞,造型夸张,节奏明快的动画片。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动画的兴起) 菲力猫,小丑可可,还有其他一些被人们淡忘的动画人物通过电视又重新拾回了他们的观众,尤其是新的年轻观众。 《猫和老鼠》、《兔八哥》、《达菲鸭》 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美国电视动画

被定型为“儿童节目”或是“周末早晨秀”

随着其成本降低,数量减少动画风格越来越趋向简洁,剧情相对简单。 汉纳·巴巴达公司 (成立于1957年)

是早期制作美国电视系列片的重要公司,其事业在60-70年代达到高峰。 汉纳·巴巴达公司出品

《史酷比》 《摩登原始人》 《瑜伽熊》

威廉·汉纳与约瑟夫·巴巴达从1939年开始制作《猫和老鼠(汤姆和杰瑞)》系列,在20年中,他们依仗汤姆和杰瑞共获得7个奥斯卡奖项。 1976年 汉纳与巴巴达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 1993年当选人电视节目学院奖荣誉榜。

第六周 加拿大的早期动画发展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简称 NFB):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简称NFB)是加拿大官方组织,创建于1939年,由国家电影局长同九位信托局官员组成的委员会管理电影发展事宜。 当时正值二战期间,加拿大政府在隔壁媒体强国-美国的刺激之下,希望能为自己的祖国打造自己的形象,并且通过国际间的交流,让世界更了解加拿大这个国家,文化,人民以及其它种种面貌。

目标 -----“向加拿大及其他地区说明加拿大人”。

创办宗旨-----制作“无暴力,无性别歧视,无种族歧视”的电影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

动画部

负责人-------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1914——1987)

发展方向-----以制作15秒到15分钟的短片为主要发展方向 。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部

出品了许多优秀作品,并开创了新的美学观念,在动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形式和风格流派,对世界动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1914——1987) 代表作:

《圆点(dots)》 《圆环(loops)》

《邻居( Neighbours )》

1914年4月11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斯特灵。

1933年,他进入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课程,课余时间在学校发起成立了电影社,并尝试在胶片上画画。

1942年,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首任局长(原为英国大众邮局电影部著名纪录片导演,被称为“英国的纪录电影之父”)----约翰·格雷尔森的推荐下成为动画部的负责人。 在1930年代到1980年代的50年间中,麦克拉伦制作了大约70多部作品,获得200多项国际奖项。

1973年,麦克拉伦作为一位动画片制作人和NFB的动画部门的领导人被授予勋章。这位天才动画大师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于1987年1月27日逝世于蒙特利尔,并为世界人们所哀悼。 贡献:

麦克拉伦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部开设了一种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他鼓励动画 家创新,实验,自己也以身作则对动画作了许多前卫的探索。

麦克拉伦不断的探索动画的本质,在他实验,艰涩的作品背后,可以看出其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他眼中,世界万物都是动画实验的素材,都具备特殊的美感与动感。

在政府与麦克拉伦的支持下,加拿大电影局成为自由创作的乐土。

60年代末--------网罗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动画家,组建了一支由艺术家组成的队伍。 (加)乔治·当宁(George Dunning)

(加)艾芙林·兰伯特(Evelyn Lambert) (德)佛德瑞克?贝克(Frederic Back) (荷)寇·赫德曼(Co Hoedeman)

(美)凯洛琳·丽芙(Caroline Leaf)

他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动画组织。创造或修正了多种动画类型,多样化的技巧至今仍难被超越。(剪纸动画,真人动画,沙动画,玻璃绘制??)

《黄色潜水艇》(1968) 乔治·当宁(加拿大)

被誉为表现20世纪60年代末期流行文化的图志目录,充满抽象,大胆的超现实想象,但因剧作结构松散,情节牵强,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摇椅》(1981)佛德瑞克?贝克(德) 《植树的人》(1987) 《大河 》(1994)

第七周

欧洲动画的早期发展

一,前南斯拉夫萨格雷布学派

“萨格雷布学派”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的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Georges Sadoul)提出的。萨杜尔同时指出:萨格雷布学派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学术团体,而是工作在同一个电影制片厂、对一种媒体有着相似理解、作品风格相近的一群电影人。

萨格雷布学派发端于1950年代,辉煌于1960年代,1980年代后渐渐淡出国际动画界的瞩目。萨格雷布学派在40年内制作了600余部动画片,并获得了400多个世界动画大奖。多少年来,萨格雷布像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一样成为世界各地动画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 萨格雷布片厂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立,由一群受到UPA影片鼓舞的艺术家和动画家组成。他们全力试验有限动画,发展有趣的故事和别具一格的线条。其学派在60年代对世界的发展和艺术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政府的支持,南斯拉夫成为另一个动画中心,直到今天,萨格雷布影展依然对世界动画潮流有着重要影响。 二,“捷克木偶动画王国” 17世纪后 木偶制作技艺在捷克的民间广为流行。

“二战”后,在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制片厂的推动下,木偶成为动画片中最重要的表现工具。其“捷克木偶动画王国”的名声享誉欧洲乃至世界。 1,杰利·川卡(Jiri Krnka)(1912-1969)

画家、插画家、雕刻家、动画导演,曾是木偶剧大师约瑟夫·斯库巴(Josef Skupa)的学生,1936年创立木偶剧院,因二战未获成功。1945年在布拉格成为动画片厂的厂长。是捷克动画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开创者及领导者。偶动画艺术成就极高,有评论认为,是他滋养了整个世界的木偶艺术。 杰利·川卡(内容,风格)

如同许多东欧的动画家,杰利·川卡的作品在歌颂国家文化,特别是民俗风情时,也隐约地对当下的政治情势提出评论。

杰利·川卡制作的木偶可爱而细致,场景与服装也一样精细而美丽。而且他开始注意到木偶动画与木偶剧场的不同处,利用镜头与灯光来转换气氛。

杰利·川卡同时也是个说故事高手,他很早便认识到“故事线”对木偶动画的重要性,

不管是改编或是自创,他让原本无生命的木偶成为可爱可亲的角色,栩栩如生地表演出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 杰利·川卡早期作品

偏向摄取民族传说与神话故事体裁,和改编世界文学名著与儿童文学等制作方向。 《捷克的古老传说》( 1947)(The Czech Year)是一部取材自捷克民间习俗的动画剧情长篇;运用了可爱的木偶和捷克民谣,表现出捷克特有的文化特色。

《国王的夜莺》( 1948)(The Emperor‘s Nightingale),是根据安徒生童话改拍而成。 《巴亚雅王子》(1950)(Bayaya),取材中世纪民间的屠龙英雄传说。 《仲夏夜之梦》 (1959) (Sen noci svatojanske) 杰利·川卡的代表作之一,改编自莎士比亚名作。

《手》(1965)( Ruka )

杰利·川卡在世的最后遗作,被认为是其作品中跨越时代,最具现代创作自觉意识的动画作品。因其内容上的政治因素,被禁演多年。

第八周 杨·思凡克梅耶

杨·思凡克梅耶(史云梅耶)(1934-) 1934年9月4日出生于布拉格

学生时代钟情超现实主义艺术,学习欧洲传统木偶戏,并涉及舞台、诗歌创作、电影等艺术范畴。

1950年毕业于布拉格美术学院(Prague Academy of Fine Arts),专业为工艺美术和牵线木偶戏。毕业后最初的工作是剧场导演。

1964年制作了他的首部动画短片《最后伎俩》,将剧场表演和木偶表演合而为一

1965年《巴哈狂想曲》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拿到评委会大奖。

1968-1989:受到压制。 1968年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之后思凡克梅耶的作品被立刻中止,在1968-1989这段期间的其它时候,也被严格受限。 1970年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

1972年《李奥纳多日记》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82年《对话的可能性》赢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C.I.D.A.L.C. Award 。使得英国,法国和其它的欧洲国家为他打开了大门。他的电影被展播,偶尔也会出现在电视上。 1984年英国为这位艺术家制作了一部纪录片。

1988年《男性游戏》 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88年《爱丽丝》 其作品进入北美市场的标志作品。 1989年《暗/光/暗》赢得柏林电影节Honorable Mention。

1989年之后:以真人表演和动画制作剧情长片闻名世界 1992年《食物》 1994年《浮士德》 1996年《极乐同盟》 2000年《树婴》 2005年《疯狂疗养院》

2000年,获得著名的萨格雷布世界动画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特点

风格上-----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诡异荒诞)。 材质上-----创造出一种暂新的“混合媒体”风格。 内容上-----富有深刻的省思与寓意。

第九周 日本第一部动画作品:

下川凹夫《芋川椋三玄关· 一番之卷》 北山清太郎《猿蟹和战》 幸内纯一《埚凹内名刀》

1923年 日本出现第一部布偶动画《姥舍山》(金井喜一郎) 1923年后 日本动画默片时代的黄金时代

动画受到文部省的重视,拨款定制教育动画片,带动动画的繁荣。 30年代 日本动画的衰落期

有声片时代,动画制作成本被提高,价格无法与美国动画抗衡,逐渐衰落。 二战后 日本动画初具规模 在20世纪前50年,日本动画难以抗衡美国动画 东映动画株式会社

1951年 大川博(1896-1971) 担任东映动画株式会社社长 1958年 “东映”推出《白蛇传》(导演:薮下泰司) 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 中国(剧情改变自中国民间故事) 美国(叙事风格与角色设计) 手冢治虫:

日本电视起步于1953年

手冢治虫的动画片《原子小金刚》(《铁臂阿童木》黑白版)在1959年开播,好评如潮。 1961年手冢开办“手冢治虫动画制作部”(后更名为“虫制作公司”),开始大量制作动画片。 1963年《铁臂阿童木》被制作成彩色片之后重播,收视率保持在47%的惊人水准。这部电视动画片后来在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许多地方播出。 内容

1,手冢治虫在作品中强调“人性”

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2,在其作品中流露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忧虑 流露出人对人为制造机器既爱又恐惧的矛盾心理 流露出对科学发展是否能够继续造福人类的怀疑······ 这种思想深刻影响到后来的动画制作者 日本动画特征:

1) 整部作品系使用特殊绘画颜料在赛璐珞(其实并非赛璐珞,而是透明的醋酸盐)片上绘制而成的“赛璐珞动画”。

2) 采用了只让说话者的口型发生变化的所谓“口动作画法”(口PAKU)作画,以及将一组连续动作(例如变身的场景)的画面反复使用的“保存备用法”(“BANK”)等方式制作。而且为提高制作效率,将通常需要每秒使用12张以上的绘画(即“两格拍摄法”才能表现的场景,运用8张绘画(“三格拍摄法”)来表现。

日本动画的早期发展

3) 作品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噘头或简单的敌我对立,而常常是展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以及影片主题。(最主要特征)

第十周 日本早期动画(2)

70年代商业电视动画时代:

《机器猫》藤子不二雄

1952年 开始合作并共用同一笔名:“藤子·不二雄”。 1964年 发表Q太郎一炮而红。

1969年 《机器猫》 (Doraemon, 又名《哆啦A梦》 ,《小叮当》 )》首次被小学馆作为长篇连载漫画出版。

1973年 赢得《漫画家协会优秀赏》及后来的《文部大臣赏》。

1979年 首部机器猫动画片在日本播出,并在全日本掀起了机器猫热潮。 1980年 第一部机器猫电影推出。(除了2005年外,至今每年春季都有一部电影在日本发行)。

1987年 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终止了合作,开始独立创作活动。(他们仍然继续使用藤子不二雄这个给他们带来荣誉的共同笔名,只是在名字中加了一点区别:藤本弘用的是藤子·F·不二雄,安孙子素雄用的是藤子不二雄A)。

1996年9月23日凌晨 藤本弘因肝病逝世,终年62岁。

(藤本弘之徒田中道明和三谷幸广开始画机器猫,使机器猫不至青黄不接)。

《银河列车999》是根据日本漫画大师松本零士的代表作改编的动画系列。除播出于1977年至1981年的电视动画外,该系列还先后推出过3部长篇动画电影。

1979年《银河列车999》

1981年《再见银河列车999 仙女座终点站》 1998年《银河列车999 永恒幻想》

富野喜幸,为日本的动画导演、作词家、小说家。本人自述为演出家、原案提供者。 《机动战士高达》

第十一周 日本动画(3)

80年代日本动画-----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影院动画时代 宫崎 骏みやざき はやお(1941年1月5日-)

是一位知名日本动画导演。外文名Miyazaki Hayao,别名(笔名)秋津三朗(あきつ さぶろう)、照树务(てれこむ)。 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 自幼对手冢治虫的漫画爱不释手,曾立志成为一名漫画家。 高中进入都立丰多摩高中,开始学习绘画。1958年因为东映动画《白蛇传》而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

1959年考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攻“日本产业论”。大学期间热衷创作漫画,积累了数千张画稿。

1963年4月,大学毕业后的宫崎骏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工作。成为动画师后第一次参与制作的动画是《汪汪忠臣藏》(制作人:白川大作)。 1985年中旬创立吉卜力工作室,拥有独立的一组高素质制作团队,制作了大量画功细腻、剧情寓意深远,配乐雄壮的作品。他的动画电影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以及反战和飞行的主题。也被被喻为日本的迪斯尼,作品在商业性之外还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有

《风之谷》、 《天空之城》 、《龙猫》、《千与千寻》等 。

《风之谷》 1984年

电影版的《风之谷》是由宫崎骏同名漫画改编,在1984年推出引起了极大轰动,宫崎骏的卓绝名声也是从这个时期奠定的。此片是宫崎骏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篇,也是久石让为宫崎骏担任音乐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电影剧本源自漫画的前三分之一,在《风之谷》中,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全剧的主要元素,女主人公娜乌西卡在这些关系中周旋、斗争,演绎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勇敢、细心和坚韧不拔的女英雄形象。

1,导演风格受到关注 《风之谷》

“我不想用与《鲁邦三世 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并列的杰作之类的定位,将这部影片局限于动画片的范畴之内。难道在1984年,还可能期待一部在气势上超过《风之谷》的,在情感上表现得更丰富的传统的日本电影出现吗?动画片率先一步企及如此境地,对此,该片导演宫崎骏和所有创作人员完全可以和娜乌希卡一道,挺起自豪的胸膛。如此一来,能否给与该片正当的评价,就完全是影评界的事情了。”

------------野村正昭 《电影旬报》1984年5月上旬号

其评价不是作为“动画片”而是作为一部“电影”获得认可,且“导演宫崎骏”被屡屡提及,导演本人的风格特点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风之谷》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便是让动画片赢得了作为“电影”才能拥有的评价,从而大幅度拓宽了动画的观众层和年龄层。

2,注重“构想稿”与分镜头 《风之谷》 宫崎骏采用的是绘制表现作品主要场景和出场人物的“构想稿”与创作分镜头剧本相并行的创作方法,而根本没有任何分镜头剧本所遵循的文字剧本。

(创作作品时)很多人专注剧本构思,我认为在动画创作领域里,不那样做才能更有效率地工作。······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构想稿”的绘制将会更有效率。 即便是总结在一张纸上的备忘录,只要经过了深思熟虑,就会及其顺畅地催生出分镜头剧本来。如果感觉有些磕磕绊绊,或是不能一气呵成,那么一定是哪里隐藏着问题。······靠得住的不是逻辑,而是感觉。

------〈我的创作观〉《宫崎骏访谈》(日)德间书店,1984

一般来说,剧本是一部作品的总构图,如果没有剧本,在创作时一切只能凭借创作者的感觉。而宫崎骏也在以上文章中,承认自己完全凭“感觉”创作,强调了“感觉”的特殊意义。但依据“感觉”制作出来的作品,也往往暴露出结构的弱点,从而成为宫崎骏动画受到批评的材料。

宫崎骏对日本动画的贡献

《鲁邦三世 卡里奥斯特罗之城》(1979)----获得了日本动画片最高奖,每日电影竞演会大藤信郎奖。 《风之谷》(1984)----在大获成功后,宫崎骏的作品不仅在电影界且社会上获得好评,此后开始在长篇动画领域切实地积累不俗的业绩。

《龙猫》(1988)-----摘取了日本国内当年所有的奖项。

《红猪》(1992)-----(标志性作品)获得安纳西国际动画节最佳长篇作品。 《幽灵公主》(1997)-----打破多年未被撼动过的《E.T》动员观众人数纪录,创下日本历届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

《千与千寻》(2001)-----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这是第一次由动画片获此项殊荣。 宫崎骏不仅提升了日本动画片的电影艺术以及大众文化领域中的地位,而且开启了日本动画片获得世界性评价的新时代。

第十二周 日本动画(4)

《千与千寻》(2001)

《千与千寻》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创下约2350万观影人次和304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在《幽灵公主》宣布息影之后的出山力作,被誉为宫崎骏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在神灵异界里发生的故事。 75届奥斯卡(2003) 最佳动画长片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2002) 金熊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2002 ) 最佳亚洲电影

宫崎骏动画中的固定模式

作画方面: 舒缓自如充溢着飞翔感的作画,爱好者称之为(女主人公的)“宫崎哭” “宫崎飞”作画方式。

人物造型方面:可爱且意志坚定的个性鲜明的少女主人公形象。《风之谷》、《千与千寻》 舞台设计方面:重视劳动和公有化的社会主义共同体的存在。 迥异点

1,女英雄人物的演变

古典主义中的“英雄”主义:高贵的血统 非凡的能力

今天的“英雄”主义:不要求高贵的血统而是能力和献身精神 凡人英雄化

女主人公身上既没有高贵的血统,也没有超凡的能力,甚至牺牲精神也不在是为集体或群众的“高尚”行为,而只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2,爱情观念的演变

以牺牲为代价的“残忍之爱” “无声之爱” “牵手之爱” 总结 从80年代到2000年之后,观众的爱好和动画片的欣赏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宫崎骏的作品很好的适应了这种变化,换言之,与手冢治虫不同,一贯在商业动画片领域从事故事创作的宫崎骏,也是一位对观众喜好的变化非常敏感的作家,他从正面意义上很好地履行了一位商业动画片创作者的职责。 导演比较 宫崎骏

继承了东映动画的传统,坚持制作长篇动画片,以剧场版电影为媒体,采用了不同于欧美动画的“复杂的故事情节”,“面向青年的内容”,“可以转移情感的人物形象”。既拓宽了动画片的观众群,又令人认识到动画片导演的重要性。

手冢治虫

主要运用电视动画之一媒体,通过采用不同于迪斯尼作品和东映动画作品的极端省力化体制,实现了“每周播放一集,每集30分钟的连续动画作品”,使日本动画的题材由此实现了多样化。

90年代后------未来世界题材影片 代表人物及作品:

押井守 《福星小子》《攻壳机动队》

大友克洋 《阿基拉》《老人Z》《蒸汽男孩》 庵野秀明 《新世纪福音战士》 今敏 《东京教父》《千年女优》

第十三周 日本动画(5)

90年代后------未来世界题材影片 代表人物及作品:

押井守 《福星小子》《攻壳机动队》 大友克洋 《阿基拉》《老人Z》《蒸汽男孩》 庵野秀明 《新世纪福音战士》 今敏 《东京教父》《千年女优》 以精致,唯美的影院动画为主;

具有个人风格的大师级导演的崛起; 作品的观众层次扩大。

押井守(1951年8月8日-)

日本的动画、电影导演。代表作有《福星小子》、《机动警察》、《攻壳机动队》等。

1951年8月8日生于东京大田区的大森的押井守,76年在东京学艺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著名龙之子动画制作公司。

押井守是少数同时兼具拍摄电影与动画经验的动画导演,他的特点就在于合理的结合原著,并且在作品里大量加入了自己的制作手法,使全剧表现出其独特的个人思想、分镜手法及气氛处理,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攻壳机动队》 (1995) 片名:(GHOST IN THE SHELL)

监督导演:押井守 脚本:伊藤和田 原作:士郎正宗 作画:黄赖和哉

大友克洋(1954年4月14日-)

大友克洋 ,1954年4月14日出生于日本宫城,是日本著名漫画家、动画制作人。 其漫画作品以精细的画面和巧妙的剧情在业界受到好评。对物体的质感与运动的速度感(例如爆炸,飙车)有着高超的表现力,对每一个场面都有着极为细腻的描画。对许多漫画创作者来说,其影响力仅次于“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1983年作品《童梦》获第4届日本SF大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之前该赏只颁给科幻小说家)。 没有美化日本人角色

(小眼睛、塌鼻梁、短腿、贫胸等)特点:

最长被赞扬的是其“真实感”,还有故事中富含哲理和对人类的关怀。 代表动画作品:《阿基拉》(1988)《老人Z》(1991)《蒸汽男孩》(2004)

庵野秀明( 1960年5月22日-) 日本著名动画和电影导演

少年时代受到《宇宙战舰大和号》(松本零士)的感染而爱上动画,并于高中开始尝试制作动画。

1980年考进大阪艺术大学\映像计画学科\。

作为一个动画从业员,他初期参与过《超时空要塞》(美树本晴彦)的制作和宫崎骏监督的《风之谷》(巨神兵的复活一幕即出自他之手)的设计工作。 《新世纪福音战士》

今敏(1963年10月12日—2010年8月24日)

1963年10月12日出生于北海道,高中时候迷恋上了动画高达系列。他还就读武藏野美术大学时,就已开始在《Young Magazine》杂志上发表漫画,并在90年代初期发行过多本单行本《海归线》、《World apartment horror》,细腻的画风与紧凑的剧情,受到当时漫画界的瞩目。进入大学后,他完全地沉迷在真人片里,电影所带来的震撼使得今敏的作品中总是有强烈的电影气息。与其说他是一个纯粹制作动画的制作者,还不如说他是力求把动画与电影结合,用电影的拍摄、编导手法来诠释动画的探索者。 2010年8月24日,年仅47岁今敏因癌症去世。 代表作品:《千年女优》(2002)、《东京教父》(2003)

第十四周 中国动画

早期中国动画发展概况

中国最早研究动画的是---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中国美术片的雏形 早期中国动画发展概况

1926年----受《墨水瓶人》(美,佛莱雪)启发,成功制作出《大闹画室》。 1935年----万氏兄弟在明星影业公司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1941年----万氏兄弟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80分钟)。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 贡献与意义:

技术上------首次在黑白胶片中将火焰染成红色。 篇幅上------是东南亚第一部动画长片(80分钟),轰动东南亚诸国。

内容、风格、主题上------蕴含中国特有民族风情,万氏兄弟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第一批开拓者。 早期中国动画发展概况

1947年-----中国第一部木偶剧《皇帝梦》(陈波儿)(东北电影制片厂) 本片采用傀儡戏的夸张手法,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

1948年-----《瓮中捉鳖》 (东北电影制片厂)

影片描写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但在人民力量的打击下,终告失败,成了瓮中之鳖。

5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制片厂成立于1957年,该厂汇集了包括万氏兄弟、特伟、钱家骏等在内的优秀动画艺术家,该厂的创作宗旨是“明确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但在题材和形式上也考虑到成人的欣赏兴趣,力求做到‘老少皆宜’。”其中,万氏兄弟的加盟为“美影厂”带来一股新的势力,他们力排美国的动画风格影响,在追求中国独特的传统美术之外,也不忘以动画为媒介讲述哲理故事或宣传美德。创作出《大闹天空》、以及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优秀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中国式情调风格也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 中国学派

产生背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对抗美、日动画片的强势入侵,中国的动画家们开始思索和探讨如何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创作者的共识-----认为动画虽然是一门世界性艺术,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但在艺术风格上应从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中找寻资源,创作属于自己民族的动画特征。 动画中的“中国学派”:中国的动画片从传统绘画、壁画、年画、雕刻、民间工艺和地方戏

曲等各个艺术领域吸取丰富的养料,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神笔》同 《骄傲的将军》被认为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

1955年《神笔》靳夕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动画片,也是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动画片。 1957年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美术片一等奖;

获意大利威尼斯第8届国际儿童电影节八至十二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 南斯拉夫第1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

1956年在第3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获短片银质一等奖章; 1957年又获华沙第2届国际儿童比赛会木偶片特别优秀奖; 还获加拿大斯特拉福纪念莎士比亚国际电影节奖状。 1956年《骄傲的将军》特伟

角色设计向传统京剧借鉴,背景则是国画中的工笔画风格。 1958年《过猴山》王树忱

1958年《猪八戒吃西瓜》万古蟾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 60年代 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

1961年-1964年历时4年完成,成为所谓“中国学派”动画的旗帜,甚至成为往后中国动画的衡量标准。 60年代中国动画

传统美术片(水墨动画) 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特伟、钱家骏

1963年《牧笛》特伟、钱家骏

将富有意境的水墨画与动画叙事手法相结合,打破了水墨画不能产生动态的传统观念; 且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画特有的情绪,意境,使动画艺术进入了更高的审美境界,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个盛举。 动画教育片

《草原英雄小姐妹》钱运达 《没头脑和不高兴》张松林 《黄金梦》王树忱

文革期间(60年代末-70年代末) 中国动画的停滞期

文革后(1977年-1983年)

中国动画的恢复期

一批优秀的动画片复映,轰动一时,全国的动画制片厂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结束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时代。

文革后(1977年-1983年)中国动画的恢复期

1979年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严定宪、金复载) 1980年 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1983年 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宽银幕长动画片奖。1979年《哪吒闹海》王树枕 1981年《九色鹿》钱家骏, 戴铁郎

1983 年《天书奇谭》王树忱,钱运达

1982年《鹿铃》唐澄、邬强 1983年《鹬蚌相争》胡进庆

1988年《山水情》特伟 采用的是画家一边作画,一边拍摄的逐帧拍摄手法。 堪称中国水墨动画最高水准

90年代----只有产量而缺乏质量的年代

1999年《宝莲灯》常光希

融合了主流叙述手法,造型设计和流行音乐等元素。 是中国动画走向商业运作的第一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x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