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3-08-06 16: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本文由zdhe03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37 卷 2007 年

  第 4期 8月

  电 BA T T ER Y

  池 BIM ON THL Y

  Vol 37, N o 4 A ug , 2007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张华辉1, 齐铂金1 , 袁学庆2, 郑敏信1

  (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 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 为更好地使用锂离子电池组, 更精确地估算电池的 荷电状态 ( SOC) , 对 锂离子 电池组合 前后进 行了常 温 4 0 A 充放 电、 常温 7 5 A 放电、 20 ! 下 4 0 A 放电以及 55 ! 下 4 0 A 放电等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 锂离子电池成组后的充放 电特性有所 下降, 电池组总容量下降为单体电池的 90% 左右, SOC 偏低, 工 作电压 的下降 速率在放 电末期 急剧上 升, 可达 平台区的 50 倍。对电池组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 得出锂离 子电池 成组时应 充分考 虑单体 电池的 一致性; 在估 算 SOC 时, 采用电池组参数和单体电池参数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中图分类号: T M 912 9 充放电特性; 一致性 文章编号: 1001- 1579( 2007) 04- 0294- 03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ion batteries before and after grouped

  ZHANG H ua hui1 , QI Bo jin1, YUAN Xue qing 2, ZH ENG M in xin1

  ( 1 School of M echanical Engineering & A utomation, Beihang University , Beij ing 100083, China; 2 Shenyang I nstitute of A utomation,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Shenyang, Liaoning 11001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L i ion batteries and estimate the state of char ge ( SOC) mor e accurately, some

  charge discharg e ex periments of L i ion batteries before and after grouped, including 4 0 A charge discharge at normal temperatur e, 7 5 A discharg e at normal temper ature, 4 0 A discharge at - 20 ! and 55 ! were done T he exper iment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charg e discharg e characterist ics o f t he L i ion batteries descended after g rouped, the batteries had low er total capability( about 90% of the sing le cell) , lower SOC, its work voltage descended faster especially at the end of its charge phase ( 50 times faster than that in ?flat roof# stage) T he co nsistency of the batteries w as analyzed T he consistency of the single cell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L i ion batter ies were used in gr oup As estimating the SOC of the batteries, the parameters of t he single cell and t he batteries should be combined

  Key words: L i ion battery;

  charge discharge character istics;

  consistency

  锂离子电池因其端电压高、 比能 量大、 充放 电寿命长、 电 放 性能稳定、 自放电 率 低和 无污 染等 优点 [ 12]

  , 得到 了广 泛的 应

  1 锂离子电池成组前后的特性对比实验

  电池组 A 和 B 的组合方式如图 1 所示。

  用。锂离子电池 的特 性, 一般 是指 锂离 子 单体 电池 的特 性, 如 不同电流下 的充 放电 特性、 同温 度下 的充 放电 特性 等 [ 3- 4] 。 不 当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特性完 全一致 时, 电 池组的 特性才 体 现出与单体 电池一 致的 或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满 足一 定规 律的 特性 [ 5] 。本 文作 者 以 IM R42120 锂离子电池( 10 Ah, 潍坊产) 作 为实 验对象, 对 单 体电池和电池 组进 行 实验, 以 找 到 两者 特 性的 相 似 点和 差 异 性。实验中所有电池均为新电池。 作者简介:

  图1 Fig 1

  电池组的连接方式

  T 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batteries

  张华辉( 1979- ) , 女, 浙 江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 生, 研究方向: 新型电源技术, 本文联系人; 齐铂金( 1963- ) , 男, 湖 南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新型电源技术及应用; 袁学庆( 1970- ) , 男, 辽 宁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水下 机器人; 郑敏信( 1978- ) , 男, 山 西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 生, 研究方向: 机电过程控制及自动化。 基金项目: 863 计划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车用高性能蓄电池组及其管理模块子项目( 2005AA 501550)    第4期

  张华辉, 等: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295

  在实验 过 程 中, 监 测 各 单 体 电 池 的 端 电 压 和 荷 电 状 态 ( SOC) 、 电池组的总 电压。 1 1 充电实验设计 采用先 恒流 后恒 压 的充 电模 式。恒 流 充电 的 电 流为 4 0 A , 并控制串联电池组中单 体电池 的最高端 电压为 4 2 V, 即 当 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 最高 端电 压达到 恒压 点( 4 2 V ) 时, 转 入 恒压充电阶段。当充电电流小于 0 4 A 时, 充电停止。 1 2 放电实验设计 根据中国科学 院沈 阳 自动 化研 究所 的水 下机 器人 备用 电 源的使用要求, 采用 4 0 A 和 7 5 A 恒流放电, 当单体电池的最 低端电压低于 3 0 V 时, 停止放电。    从图 3 可见: 电池在恒流 放电条 件下的 工作电 压变化 可分 为 3 个阶段: ? 放电初期, 电压下 降较快; % 之后放 电曲线 逐渐 趋于平缓, 进入 平台区 。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与电 压值、 环境 温度、 放电倍率、 电池的质量和寿命等有关; & 放电末期, 曲线有 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电 池组 B 在放 电初 期和 末期 都有 较大 的 下降速率, 在高、 低温( 55 ! 和- 20 ! ) 放电时尤其明显。 表 1 是在常温下单体电池和电池组 4 0 A 放电的电压下降 速率随 SOC 的变化情况。 表 1 单体 电池和电池组 4 0 A 放电的电压下降速率与 SOC 的 关系 Table 1 T he relation betw een the SOC and the voltage descending speed of the sing le cell and the batteries w ith 4 0 A

  S O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电压下降速率/ V?h- 1 单体电池 3 64 0 17 0 12 0 29 0 12 0 10 0 12 0 17 0 28 0 34 5 00 电池组 A 4 78 1 78 0 17 0 18 0 18 0 18 0 18 0 18 0 18 3 75 12 60 电池组 B 5 53 2 70 0 90 1 80 1 80 0 90 1 80 2 70 3 60 6 30 16 20

  2 结果与讨论

  2 1 充电性能 在常温 下, 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以 4 0 A 充电的曲 线, 如 图 2 所示。

  图 2 单体电池和电池组 的 4 0 A 充电曲线 F ig 2 T he charge curves of the single cell and the batteries w ith 4 0A 由图 2 可知: 单体电池和 电池组的 电压在 充电初 期均有 较 大上升, 之后趋向平缓。电池组 B 的端 电压在 整个充 电过程 中 均具有较大 的上升率, 在 充电 末期 表现 尤 为明 显, 说明 单体 电 池成组后, 充电性能有所变化。 2 2 放电性能 图 3 是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放电测试结果。

  从表 1 可知: 单体电池和 电池组 在放电 初期和 末期的 电压 下降速率均较大, 其中电池组 B 的波动 最大。这说 明在电 池成 组之后, 由于单体 电池 的不 一致 性, 电池 组的 放电 性能 受到 了 影响, 尤其表现在放电初期和末期 。这使得 电池组的容量下降, SOC 偏低。 2 3 一致性评价 由于锂离子电池一般以串 联或并 联方式 组合作为 动力源, 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对电池组的使用十分关键 [ 1的端电压随电池组 SOC 的变化数据。 表2 Table 2 电池组 B 中 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和电池组 SOC 的关系 T he relat ion betw een the SOC of the batteries and t he en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d voltage of the single cell in the batteries B

  SO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 V 1 4 22 4 19 4 13 4 10 4 08 4 02 3 98 3 94 3 89 3 81 3 41 3 00 2 4 28 4 21 4 13 4 10 4 08 4 04 3 99 3 95 3 91 3 84 3 66 3 66 3 4 28 4 21 4 13 4 11 4 09 4 03 3 98 3 95 3 91 3 83 3 66 3 66 4 4 29 4 21 4 13 4 09 4 09 4 06 3 98 3 95 3 91 3 84 3 68 3 68 5 4 27 4 21 4 13 4 10 4 09 4 05 3 98 3 95 3 92 3 85 3 65 3 65 6 4 26 4 18 4 13 4 10 4 08 4 05 3 99 3 95 3 92 3 84 3 61 3 61 7 4 27 4 21 4 13 4 10 4 08 4 04 3 98 3 94 3 90 3 83 3 61 3 61

  2]

  。

  表 2 是在常温下 4 0 A 放电实验 中, 电池组 B 中单体 电池

  图 3 不同温度下单体电池和电 池组的不同电流放电曲线 F ig 3 T he discharge cur ves of the sing le cell and the batter ies with different discharg e curr 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5 0

  注: 表中数据为 2 只并联单体电池的平均值。

  296

  电 BA T T ER Y

  池 BIM ON THL Y

  第 37 卷

  由表 2 可见: 电池 组 B 中 单 体 电池 在 放电 初 期 以及 放 电 平台区 端电压的差 异较小, 具有 良好的 一致性。接 近放电 末 期, 尤其当电池组的 SOC 小于 20% 时, 单体电 池的端 电压开 始 发散, 一致性变坏; 当 SOC 降到 10% 以下时, 这种 发散程度更为 严重。这说 明锂离子电池在深放 电条件 下的一 致性变差, 电 池 组中某只或几只单体 电池 的端 电压 已经 下降 到放 电允 许的 最 低电压( 在本实验中规定为 3 00 V ) , 而其他电池 的端电压还 远 远高于这个电 压。此 时, 若按 电池 组的 参数 估测 SOC, 电池 组 还能继续放电, 而实际上, 该电池组已经不允许再放电了。 综上所述, 在电池组 的 SOC 估测中, 应 采用 电池组 的参 数 和单体电池 的参数相 结合 的方 式, 在放 电 初期 和平 台区, 侧 重 于由电池组的参数估测的 SO C 值, 而在 放电 接近末 期阶 段, 则 侧重于由单体电池的参数估测的 SOC 值, 这样才 能更好地避 免 电池过放电, 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池的参数 相结合的 方式。 在放 电初 期和 平台 区侧 重于 电池 组 的参数估测; 在放电接近末期阶段 , 当电池组中有 1 只单体电池 的 SOC 为 0 时, 即认为电池组的 SOC 为 0。 参考文献:

  [ 1] G U O Bing kun ( 郭炳 火 ) , LI Xin hai ( 李新 海) , Y A NG Song qing 昆 ( 杨松青) [ 2] 化学电源 ( ( ( 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 [ M ] Changsha( 长 沙) : Press of Cent ral Sout h U nivers it y(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00 G U O Bing kun( 郭炳 火昆) , XU Hui( 徐徽) , WA N G X ian you( 王 先 友) , et al 锂 离 子电 池[ M ] Changsha( 长沙 ) : Press of Cent ral S out h U n iversit y(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02 [ 3] CHEN Q ing quan( 陈清 泉) , SU N Feng chun( 孙逢 春) , ZHU Jia guang( 祝嘉光) [ 4] 现 代电 动汽车 技术 [ M ] Beijing ( 北 京) : Beijing 锂离 子 电池 充放 电 过 程的 研 究 [ D ] Inst itut e of Technology Press(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2 HU G uang xia ( 胡 广侠) S hanghai( 上海) : S hanghai Instit ute of M icrosyst em an d Inf ormat ion T echnology, Ch 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中 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 统 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2002 [ 5] WA NG Zhi f u ( 王 志福 ) , PEN G Lian yun ( 彭连 云) , SU N Feng chun( 孙逢春) , et al 电动车用 锂离子动 力电池充 放电特性 [ J] Bat t ery Bimont hly( 电池) , 2003, 33( 3) : 167- 168

  3 结论

  a 锂 离子电池成组以后, 电池组的 充放电性能较单体 电池 有所下降; b 在成组使用锂离子电池时, 应当 充分考虑 由于单体电 池 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电池组总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容量下降和 SOC 偏低等问题; c 在估测电池组的 SOC 时, 应采用电池组的参数和单体电

  收稿日期: 2007- 02- 23

  1本文由zdhe03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37 卷 2007 年

  第 4期 8月

  电 BA T T ER Y

  池 BIM ON THL Y

  Vol 37, N o 4 A ug , 2007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张华辉1, 齐铂金1 , 袁学庆2, 郑敏信1

  (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 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 为更好地使用锂离子电池组, 更精确地估算电池的 荷电状态 ( SOC) , 对 锂离子 电池组合 前后进 行了常 温 4 0 A 充放 电、 常温 7 5 A 放电、 20 ! 下 4 0 A 放电以及 55 ! 下 4 0 A 放电等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 锂离子电池成组后的充放 电特性有所 下降, 电池组总容量下降为单体电池的 90% 左右, SOC 偏低, 工 作电压 的下降 速率在放 电末期 急剧上 升, 可达 平台区的 50 倍。对电池组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 得出锂离 子电池 成组时应 充分考 虑单体 电池的 一致性; 在估 算 SOC 时, 采用电池组参数和单体电池参数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中图分类号: T M 912 9 充放电特性; 一致性 文章编号: 1001- 1579( 2007) 04- 0294- 03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ion batteries before and after grouped

  ZHANG H ua hui1 , QI Bo jin1, YUAN Xue qing 2, ZH ENG M in xin1

  ( 1 School of M echanical Engineering & A utomation, Beihang University , Beij ing 100083, China; 2 Shenyang I nstitute of A utomation,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Shenyang, Liaoning 11001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L i ion batteries and estimate the state of char ge ( SOC) mor e accurately, some

  charge discharg e ex periments of L i ion batteries before and after grouped, including 4 0 A charge discharge at normal temperatur e, 7 5 A discharg e at normal temper ature, 4 0 A discharge at - 20 ! and 55 ! were done T he exper iment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charg e discharg e characterist ics o f t he L i ion batteries descended after g rouped, the batteries had low er total capability( about 90% of the sing le cell) , lower SOC, its work voltage descended faster especially at the end of its charge phase ( 50 times faster than that in ?flat roof# stage) T he co nsistency of the batteries w as analyzed T he consistency of the single cell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L i ion batter ies were used in gr oup As estimating the SOC of the batteries, the parameters of t he single cell and t he batteries should be combined

  Key words: L i ion battery;

  charge discharge character istics;

  consistency

  锂离子电池因其端电压高、 比能 量大、 充放 电寿命长、 电 放 性能稳定、 自放电 率 低和 无污 染等 优点 [ 12]

  , 得到 了广 泛的 应

  1 锂离子电池成组前后的特性对比实验

  电池组 A 和 B 的组合方式如图 1 所示。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用。锂离子电池 的特 性, 一般 是指 锂离 子 单体 电池 的特 性, 如 不同电流下 的充 放电 特性、 同温 度下 的充 放电 特性 等 [ 3- 4] 。 不 当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特性完 全一致 时, 电 池组的 特性才 体 现出与单体 电池一 致的 或满 足一 定规 律的 特性 [ 5] 。本 文作 者 以 IM R42120 锂离子电池( 10 Ah, 潍坊产) 作 为实 验对象, 对 单 体电池和电池 组进 行 实验, 以 找 到 两者 特 性的 相 似 点和 差 异 性。实验中所有电池均为新电池。 作者简介:

  图1 Fig 1

  电池组的连接方式

  T 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batteries

  张华辉( 1979- ) , 女, 浙 江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 生, 研究方向: 新型电源技术, 本文联系人; 齐铂金( 1963- ) , 男, 湖 南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新型电源技术及应用; 袁学庆( 1970- ) , 男, 辽 宁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水下 机器人; 郑敏信( 1978- ) , 男, 山 西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 生, 研究方向: 机电过程控制及自动化。 基金项目: 863 计划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车用高性能蓄电池组及其管理模块子项目( 2005AA 501550)    第4期

  张华辉, 等: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295

  在实验 过 程 中, 监 测 各 单 体 电 池 的 端 电 压 和 荷 电 状 态 ( SOC) 、 电池组的总 电压。 1 1 充电实验设计 采用先 恒流 后恒 压 的充 电模 式。恒 流 充电 的 电 流为 4 0 A , 并控制串联电池组中单 体电池 的最高端 电压为 4 2 V, 即 当 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 最高 端电 压达到 恒压 点( 4 2 V ) 时, 转 入 恒压充电阶段。当充电电流小于 0 4 A 时, 充电停止。 1 2 放电实验设计 根据中国科学 院沈 阳 自动 化研 究所 的水 下机 器人 备用 电 源的使用要求, 采用 4 0 A 和 7 5 A 恒流放电, 当单体电池的最 低端电压低于 3 0 V 时, 停止放电。    从图 3 可见: 电池在恒流 放电条 件下的 工作电 压变化 可分 为 3 个阶段: ? 放电初期, 电压下 降较快; % 之后放 电曲线 逐渐 趋于平缓, 进入 平台区 。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与电 压值、 环境 温度、 放电倍率、 电池的质量和寿命等有关; & 放电末期, 曲线有 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电 池组 B 在放 电初 期和 末期 都有 较大 的 下降速率, 在高、 低温( 55 ! 和- 20 ! ) 放电时尤其明显。 表 1 是在常温下单体电池和电池组 4 0 A 放电的电压下降 速率随 SOC 的变化情况。 表 1 单体 电池和电池组 4 0 A 放电的电压下降速率与 SOC 的 关系 Table 1 T he relation betw een the SOC and the voltage descending speed of the sing le cell and the batteries w ith 4 0 A

  S O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电压下降速率/ V?h- 1 单体电池 3 64 0 17 0 12 0 29 0 12 0 10 0 12 0 17 0 28 0 34 5 00 电池组 A 4 78 1 78 0 17 0 18 0 18 0 18 0 18 0 18 0 18 3 75 12 60 电池组 B 5 53 2 70 0 90 1 80 1 80 0 90 1 80 2 70 3 60 6 30 16 20

  2 结果与讨论

  2 1 充电性能 在常温 下, 单体电池和电池组以 4 0 A 充电的曲 线, 如 图 2 所示。

  图 2 单体电池和电池组 的 4 0 A 充电曲线 F ig 2 T he charge curves of the single cell and the batteries w ith 4 0A 由图 2 可知: 单体电池和 电池组的 电压在 充电初 期均有 较 大上升, 之后趋向平缓。电池组 B 的端 电压在 整个充 电过程 中 均具有较大 的上升率, 在 充电 末期 表现 尤 为明 显, 说明 单体 电 池成组后, 充电性能有所变化。 2 2 放电性能 图 3 是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放电测试结果。

  从表 1 可知: 单体电池和 电池组 在放电 初期和 末期的 电压 下降速率均较大, 其中电池组 B 的波动 最大。这说 明在电 池成 组之后, 由于单体 电池 的不 一致 性, 电池 组的 放电 性能 受到 了 影响, 尤其表现在放电初期和末期 。这使得 电池组的容量下降, SOC 偏低。 2 3 一致性评价 由于锂离子电池一般以串 联或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并 联方式 组合作为 动力源, 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对电池组的使用十分关键 [ 1的端电压随电池组 SOC 的变化数据。 表2 Table 2 电池组 B 中 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和电池组 SOC 的关系 T he relat ion betw een the SOC of the batteries and t he end voltage of the single cell in the batteries B

  SOC/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 V 1 4 22 4 19 4 13 4 10 4 08 4 02 3 98 3 94 3 89 3 81 3 41 3 00 2 4 28 4 21 4 13 4 10 4 08 4 04 3 99 3 95 3 91 3 84 3 66 3 66 3 4 28 4 21 4 13 4 11 4 09 4 03 3 98 3 95 3 91 3 83 3 66 3 66 4 4 29 4 21 4 13 4 09 4 09 4 06 3 98 3 95 3 91 3 84 3 68 3 68 5 4 27 4 21 4 13 4 10 4 09 4 05 3 98 3 95 3 92 3 85 3 65 3 65 6 4 26 4 18 4 13 4 10 4 08 4 05 3 99 3 95 3 92 3 84 3 61 3 61 7 4 27 4 21 4 13 4 10 4 08 4 04 3 98 3 94 3 90 3 83 3 61 3 61

  2]

  。

  表 2 是在常温下 4 0 A 放电实验 中, 电池组 B 中单体 电池

  图 3 不同温度下单体电池和电 池组的不同电流放电曲线 F ig 3 T he discharge cur ves of the sing le cell and the batter ies with different discharg e curr 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5 0

  注: 表中数据为 2 只并联单体电池的平均值。

  296

  电 BA T T ER Y

  池 BIM ON THL Y

  第 37 卷

  由表 2 可见: 电池 组 B 中 单 体 电池 在 放电 初 期 以及 放 电 平台区 端电压的差 异较小, 具有 良好的 一致性。接 近放电 末 期, 尤其当电池组的 SOC 小于 20% 时, 单体电 池的端 电压开 始 发散, 一致性变坏; 当 SOC 降到 10% 以下时, 这种 发散程度更为 严重。这说 明锂离子电池在深放 电条件 下的一 致性变差, 电 池 组中某只或几只单体 电池 的端 电压 已经 下降 到放 电允 许的 最 低电压( 在本实验中规定为 3 00 V ) , 而其他电池 的端电压还 远 远高于这个电 压。此 时, 若按 电池 组的 参数 估测 SOC, 电池 组 还能继续放电, 而实际上, 该电池组已经不允许再放电了。 综上所述, 在电池组 的 SOC 估测中, 应 采用 电池组 的参 数 和单体电池 的参数相 结合 的方 式, 在放 电 初期 和平 台区, 侧 重 于由电池组的参数估测的 SO C 值, 而在 放电 接近末 期阶 段, 则 侧重于由单体电池的参数估测的 SOC 值, 这样才 能更好地避 免 电池过放电, 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池的参数 相结合的 方式。 在放 电初 期和 平台 区侧 重于 电池 组 的参数估测; 在放电接近末期阶段 , 当电池组中有 1 只单体电池 的 SOC 为 0 时, 即认为电池组的 SOC 为 0。 参考文献:

  [ 1] G U O Bing kun ( 郭炳 火 ) , LI Xin hai ( 李新 海) , Y A NG Song qing 昆 ( 杨松青) [ 2] 化学电源 ( ( ( 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 [ M ] Changsha( 长 沙) : Press of Cent ral Sout h U nivers it y(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00 G U O Bing kun( 郭炳 火昆) , XU Hui( 徐徽) , WA N G X ian you( 王 先 友) , et al 锂 离 子电 池[ M ] Changsha( 长沙 ) : Press of Cent ral S out h U n iversit y(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02 [ 3] CHEN Q ing quan( 陈清 泉) , SU N Feng chun( 孙逢 春) , ZHU Jia guang( 祝嘉光) [ 4] 现 代电 动汽车 技术 [ M ] Beijing ( 北 京) : Beijing 锂离 子 电池 充放 电 过 程的 研 究 [ D ] Inst itut e of Technology Press(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2 HU G uang xia ( 胡 广侠) S hanghai( 上海) : S hanghai Instit ute of M icrosyst em an d Inf ormat ion T echnology, Ch 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中 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 统 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2002 [ 5] WA NG Zhi f u ( 王 志福 ) , PEN G Lian yun ( 彭连 云) , SU N Feng chun( 孙逢春) , et al 电动车用 锂离子动 力电池充 放电特性 [ J] Bat t ery Bimont hly( 电池) , 2003, 33( 3) : 167- 168

锂离子电池组合前后的特性研究

  3 结论

  a 锂 离子电池成组以后, 电池组的 充放电性能较单体 电池 有所下降; b 在成组使用锂离子电池时, 应当 充分考虑 由于单体电 池 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电池组总容量下降和 SOC 偏低等问题; c 在估测电池组的 SOC 时, 应采用电池组的参数和单体电

  收稿日期: 2007- 02-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wy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