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8-21 00:28: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学派:儒家学派 (政治核心:仁政,反对暴政及兼并战争)
2、主张:1)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施仁政行王道; 3)反对暴政及兼并战争; 4)提倡发展农业林渔业;5)重视教育。
1、中心旨意:阐述民本的王道理想 2、论说的线索: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王道之始“的标志:养生丧死无憾 治国思想:民本思想 修辞手法:排比 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演绎论证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修辞:对比。作用:反映统治阶级腐化奢靡的生活和下层百姓生灵涂炭的阶级对立现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修辞:比喻。揭露统治阶级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错误观点。
本段的道理:劝告梁惠王端正态度、实行王道,不要把暴政恶果转嫁到年成不好。
写作特色:抑扬兼施、循序善诱的说理方法。
秋水
庄子,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承认事物相对性,否认事物存在差别,反对战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
中心论点及其意义: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和后天教育限制。全文贯穿对比论证方法,以寓言形式说理。
意义: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全文以寓言形式说理。本文运用的论证发:例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反问
层递
成語:望洋兴叹、井底之蛙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学派: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主张: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体是史论
本文中心论点:国家盛衰兴亡关键在人事。(开篇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从整体而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
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本文的论据: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相结合
论毅力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演说特点:1、精炼 2、观点明确 3、条理清晰 4、情理并重 5、具有号召力与感染力,主要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对比法
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明确演说的三大教育思想:抱定宗旨(研究高深学问),砥砺德行(原因:风俗日偷,道德沦丧),敬爱师友(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同学间互相亲爱)
容忍与自由
胡适 (1945. 10 -- 1948. 12)北大校长。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郁达夫的《沉沦》。 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是用作者自己的经验教训作例证,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三个层次阐发中心论点:1、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2、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个人经验)。 3、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政治思想)——原因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咬文嚼字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和文艺学家,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
文体知识:议论文中的文艺专论
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吃饭
钱钟书
《吃饭》出自《写在人生边上》,散文文体,但有议论性质。
总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本文的写作特点1、类比联想丰富 2、主要采用类比论证。从吃饭说到结婚、艺术、政治等 3、生动地运用比喻说理 4、旁征博引
爱因斯坦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人类完全掌握客观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
“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人的认识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
叔本华的话的启示:既然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那么,对人对己就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宇宙观: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罗素
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原因。
避免愚蠢见识的方法:1、科学的认知态度 2、听取不同意见
涉及“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文章有:《容忍与自由》、《秋水》、《我的世界观》、《如何避免愚蠢的认识》
婴宁
蒲松龄
《婴宁》的故事梗概大体是这样的: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结成美满婚姻的故事。
小说中心思想:塑造了一个天性爱笑的狐女婴宁形象。她纯真、痴憨而略带狡黠,在未经世俗污染时,其自然天性自由流淌,寄托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但狐女走出深山幽谷,投身人际社会,她不得不失落自然天性,顺应社会礼法,这反映了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困境: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欲社会性相矛盾,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
作者点评婴宁“隐于笑者”(看似喜剧,实者悲剧。婴宁并不是真的憨傻或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否则就不会有狡黠的墙下悲剧,也不会因凄恋鬼母反笑为哭,只是平时依着自然天性,她笑对世情、隐藏不露而已)
整篇小说的建构特点:鬼母形象具有整体构建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都使用了(1)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行为描写、对话描写)(2)、侧面描写:(环境描写)
作者对嘤宁自然天性的态度是:由衷赞赏,认为嘤宁是“隐于笑者”的意思是:看似喜剧,实则悲剧。促使嘤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惩罚邻子,遭遇诉讼,實則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
宝黛吵架
曹雪芹《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红楼梦》别名:《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
作者描述了恋爱中男女主人公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生。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风味,语言简洁传神,富有表现力,艺术成就很高,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沙子龙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主要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时代感、落寞孤傲,其保守愚顽,孤傲偏执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
孙老者奢艺如命、豪爽乐观,积极进取,对时代变革无动于衷,有旧江湖艺人的消极面。
《断魂枪》的主要艺术特点:以社会环境描绘衬托人物性格; 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善用白描手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对比方法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对比,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言行神态白描
《断魂枪》的中心旨意:呼唤精神觉醒
哦,香雪
铁凝
作者对香雪的情感:对她封闭落后处境的同情;对她质朴纯真心情的赞美;对她追求文明心理的张扬;对她坚韧执着性格的歌颂。
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象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铁路穿过崇山峻岭的象征意味:新时期社会发展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前进,现代文明冲击着封闭落后的古老文化。运用的修辞手法:比拟
《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
全文採用倒叙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本文的语言特点,语言平实流畅,在不动声色的白描,真切动人
以百裥裙为叙事的中心线索¡A开头以百裥裙的美丽来铺垫反衬,中间以儿子的行为来侧面烘托,结尾以裙子未完工来画龙点睛
小说的主题思想: 通过金鲤鱼想穿一次百裥裙以争名分的梦想的破灭,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出身份意识和等级观念无孔不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左右着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一生的不幸命运,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给就中国妇女造成的沉痛的心灵创伤。
金鲤鱼“一直想”“跳过龙门”的含义:她一心想升格为“太太”,改变低下地位。说明的问题:等级观念、身份意识也控制了她的灵魂。
契诃夫:
俄国杰出的小说家,优秀的戏剧家。
契诃夫小说的言简意赅,冷峻客观,独树一帜。他与莫泊桑齐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主题思想:这篇小说通过车夫姚纳有苦无处诉说的故事,揭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私、冷漠。 这是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者借此提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3、 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
“大家都要死的”这个回答,可以看出姚纳苦恼的是:这句话回答令人体会到姚纳苦恼无处诉说的精神痛苦。 反映当时的社会心态是:反映俄罗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无情。
车夫姚纳挨了打还嘻嘻地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原因是:精神痛苦到极点又无宣泄的机会,故而此时有人骂他打他,反而会感到舒畅;这种异常心态,更现出姚纳痛苦的深度、人情冷漠的残酷。
车夫姚纳向马诉说苦恼的原因:由于车夫姚纳的苦恼已经不可能找到诉说的人,而宣泄痛苦又是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所以他就只有对与他患难与共的小马倾诉。反映的社会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整体构思特点:以小见大,主旨: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由于他描写的生活画卷广阔,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往往在幽默中揉进辛酸,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小说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实,令人赞叹。
解题:
(电脑出示图片和文字:麦琪(Magi),指《圣经》所载耶稣降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个贤人:“光明之王”梅尔基奥尔赠送黄金表示尊贵,“洁白者”加斯帕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着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麦琪首开圣诞馈赠礼物的风俗。)
德拉和杰姆夫妇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尽他们纯真的感情。他们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仍保持着纯朴、善良的美德。在人性物化的时代,他们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气的“麦琪”。
主题思想:两人珍贵的礼物均变成了无用的东西,故事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 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辛酸,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使我们看到了镌刻在他们身上的“尊重他人的爱,关爱他人”的金子般的优良品德。
艺术特点:1、精致巧合的整体构思2、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3、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4、含泪微笑的艺术风格
结构精巧体现:1、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制造悬念,虚线:杰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 实线:德拉卖掉美发给丈夫买表链
的心,爱情更加纯真了,所以是最聪明的
哭小弟
宗璞
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作者的小弟,是一位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工作,不幸英年早逝。作者此文发自肺腑,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真挚缠绵、哀婉动人
文章构思别致,结构新颖。以“哭”为线索,围绕着小弟的病逝,作者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融一体,分成块状,交错展现
紀念傅雷
施蟄存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本文作者回忆与傅雷的交往并不涉及傅雷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具体原因与过程,而是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次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但傅雷直率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写这两次傅雷之“怒”,都是为第三次“怒”作铺垫。在文革中间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最后一 怒 ”导致轻生,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令人扼腕,也令人尊敬。写两个人的交往,通过三次发怒。
文章前面叙述两人的交往,文章的最后两段,是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
都江堰
余秋雨
这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
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与单纯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作者在评价都江堰时,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在第三节中,
我与地坛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地坛,围绕着地坛写自己和地坛的不解之缘。第二个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爱。母亲对自己的爱。写母亲对自己那种毫不张扬、意志坚韧的爱。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第三部分是用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作者对自己经历酸甜苦辣多变命运的感受。
本文中心:全文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体验,表现出一种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要求我们应该理解作者用三种方式来展现母爱: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二是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理描写。三是侧面烘托。
作品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4.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
蚂蚁大战
亨利。梭羅
文章中心思想:梭罗隐居瓦尔登湖,是寻求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一种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用梭罗自己的话来说,幽居森林之中,是因为“只想去面对生活的基本要素,看看自己能否学会生活必定会传授于我的东西”。于是,他回归自然,回归森林,回归原始的质朴生活。
仔细品味,梭罗的蚂蚁大战描写中,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
在写作特点上,首先,这里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又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其次,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同时,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
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文中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是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象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我的心灵的灯”,则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灯光”不仅使文章充满了诗意,而且是统贯全文的线索。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和感情的逐层推进,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出新的生活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容发展脉络。
文章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
秋夜
魯迅
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褒贬不尽妥当,但立意颇为别致。
2.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
3.是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统治进行着坚韧的战斗。这篇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启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
《秋夜》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营造。作者用冷隽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
香市
茅盾
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
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方法
馬伶傳
候方域
文章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着重记叙了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大败而后大胜。马伶的经验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作者采用倒叙方式。
先妣事略
文章中心思想《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
文章艺术特色
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胞弟苏辙及一些大臣的营救,方才得免死罪。获释后被贬谪到黄州,为团练副使,生活艰难,行动也受到监视。在如此重大的打击面前,苏轼感到沉重的苦闷,想从山水之乐及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写于元丰五年的这篇《前赤壁赋》,就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理状态。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极端失意时能忘怀得失,处之坦然,是很难得的。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文章表现手法
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其次,作者力求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的融会统一,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此外,文中关于洞箫声的描写,也颇见艺术功力。
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赋,本文将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文章出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战国策》。
赵武灵王采取的改革措施
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
1.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2.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
3.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4.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于是取得了成功。
文章的历史文化意义
1.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2.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种树郭橐驼传
中心思想--这篇人物传记带有寓言性质,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文章总体上采用了类比的方法。
1.种树与治民相类比
①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对比。种树提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和“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对比。
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多重的对比
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人对比。 郭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而不得。
2.他植者中特别粗心、马虎、过于疏懒者,若不过焉则不及、与爱之过殷,忧之过勤相对比。
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种树的道理与做官的道理相对比。
剪裁上祥略得当
张巡传后序
张巡、许远镇守睢阳的背景及韩愈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写作本文,既是补李翰所为《张巡传》之缺憾,更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驳斥小人谬论,歌颂英雄以宏扬正气,打击邪恶以维护朝廷政权的统一。
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张巡 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 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南霁云 深明大意、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本文能够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1.使用了肖像描写。
2.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3.语言描写
4.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
5.侧面烘托
冯谖客孟尝君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冯谖为孟尝君市义,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重点掌握冯谖的形象性格特征及使用的表现手法
1.性格特征: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2.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垓下之围
本文的中心思想--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细节描写
《史记》语言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诗 歌
一、诗歌的抒情方法
1.古代诗歌文体
(1)占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①楚辞: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
②汉乐府:两汉乐府民歌,风格活泼自然。标题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③汉乐府旧题:汉乐府诗的题目,是相对于新乐府新题而言。
(2)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规定。
①律诗:从形式上说一般为八句,分首、颔、颈、尾四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包括五律、七律。
②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称五绝、七绝。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一段)和双调(两段)之分。
①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舒缓。
②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的词称为小令。另一说法,小令是元曲中散曲的一种。
2.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①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领悟。
②间接抒情:又称意象表现,常将情、志、意、理渗透和含蕴在景、物、人、事之中,让读者感而悟之,思而得之。是诗歌主要表情达意的途径。
(2)主要的意象表现方法
①情景抒情:有自然天成(景物形态是自然的、质朴的)、融情人景(景物虽加工却保持原态,情感溶解、渗透在景物之中)、移情于景(由于主观感情介入,景物改变
③借举止抒情:特定情景中的表情和举止。
④借比喻抒情:以此物比喻彼物,往往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艺术感受。
⑤借象征抒情:通过某一特定形象,隐喻、暗示具有相似特征(神似)的某类事物、情感、观念的表达方法。
⑥借典故抒情:可分为事典和言典,指借舌人占事古言来隐喻今人今事今意,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二、诗歌总体考核要求
1.理解作品的情感内容。
2.认知作品所运用的抒情方法。
3.结合典型诗句,辨识借景抒情中的自然天成、融情人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
4.辨识作品中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三、18首诗歌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1.《蒹葭》(《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文章知识:
①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意深长的恋歌。
②以“在水一方”为中心意象,涵容了世间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一指情人难得,一指贤才难觅。
③本诗意境朦胧、含蕴不尽;重章叠句形式使其有一唱三叹之美,且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④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称赞这首诗“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从思想上说,指境界深远,意在言外。
2.《湘夫人》(屈原)
(1)作家作品:
①屈原,战国时楚人。出身贵族,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倡导举贤授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
②屈原是先秦时期伟大诗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形式。他的作品常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地方色彩浓郁,充满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③作品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和《九章》(九篇)等,本诗选自《九歌》。
. 2)文章知识:
①本诗是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而成的。借抒情主人公湘君忧伤焦灼一向往遗憾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他对爱情幸福的执著追求。本诗期约不遇的悲剧情景渗透着屈
法(写筑室情景来张扬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
3.《陌上桑》(汉乐府)
(1)乐府,音乐机关。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简称为“乐府”,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艺术特色,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汉乐府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文章知识:
①本诗是一首美女赞歌,它将“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风,也反映了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
②诗分三段。第一段侧面烘托罗敷的美貌,使诗歌充满想象,具有幽默风格;第二段展示她不畏强暴的坚贞品德;第三段“夸夫”展现她的聪明机智。
4.《饮酒》(其五)(陶渊明)
(1)作家作品:
①陶渊明,字元亮。因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贵,于41岁时弃官归田。
②其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情意真切,语言质朴,简洁含蓄,富有韵味,与当时颇为泛滥的玄言诗大不相同。有《陶渊明集》。
(2)文章知识:
①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田园诗。描摹了诗人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其陶醉自然,乃至步人得“真意”而“忘言”的人生境界。
②全诗以“心远”为纲领,首四句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忘我”心态,末二句写“忘言”a
③诗中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诗中“而”字的转折意味和“见”字的无意心态。
5.《行路难》(其一){李白)
(1)作家作品:
①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②李白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艺术上,李白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绘景抒情,挥洒自如,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李太白集》。
(2)文章知识:
①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②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抒写情怀。三、四句借典型行为举止抒情,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五、六句借象征抒情,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七、八句借典故抒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6.《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1)作家作品:
①杜甫,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盛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②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多蕴含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誉为“诗史”。其内容深厚博大,表现手法蕴藉沉著,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有《杜少陵集》。本诗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七。
(2)文章知识:
①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但此时局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②全诗绘景抒情浑然一体。首联融情人景,写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颔联象征寓意,象征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颈联移情于景,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尾联以景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怅、阴沉苍凉。
③本诗为七律诗,章法谨严,颔、颈联对偶,“开”、“系”二字语意双关,显出新警奇特。
7.《长恨歌》【白居易)
(1)作家作品:
①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诗人。
②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起倡导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在艺术上,以平易晓畅著称,有<白氏长集》。
(2)文章知识:
①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叙事长诗,铺叙了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
②本诗情节曲折生动,既源于情事本身的离奇,也出自诗人的精心构撰。增强r故事悲剧气氛,深化了“长恨”主题。
③整体构思注重心理描写和浪漫色彩,塑造了李、杨忠贞不渝的形象。
④此诗叙事详略得当,情致缠绵细腻,章法上下贯通,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手法多样,如借比喻抒情、借举止抒情,融情入景、移情于景。
8.《早雁》(杜牧)
(1)作家作品:
①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早年以济世之才自负,但当时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其抱负无法实现。
②其作品以深广的忧愤与旖旎的风情并存。与李商隐同为晚唐诗坛翘楚,人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雄豪健峭,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清朗,七绝最为人称道。著有《集》。
(2)文章知识
①本诗创作于回进犯唐王朝北方边境之时,表达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切与同情。
③以汉武帝建的承露仙人和陈皇后失宠后居住的长门宫指代宫廷,隐含了君王腐败堕落,包含着对朝廷无能的愤慨。
9.《虞美人》(李煜)
(1)作家作品:
①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蓬居士,五代时南唐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
②李煜早期作品大多反映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亡国后的篇什追怀昔日帝王生活,感伤囚徒处境,言辞凄苦,感情深沉。其词多直抒胸臆,直率天然,且善以白描手法摹写景物象鲜明。后人把他和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2)文章知识:
①这首词写在亡国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调感伤低沉,情感真实,感触真切。
②作者借“春花秋月”、“雕栏玉砌”等景物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伤痛,内蕴丰富。末两句,以“一江春水”喻愁,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愁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意境深远。
10.《八声甘州》(柳永)
(1)作家作品:
①柳永,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以词著称于世,是“婉约派”的著名代表。
②其词描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制作大量慢词,对推进词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善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情物,雅俗共赏。有《乐章集》。
(2)文章知识:
①这是柳永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倾吐了诗人萍踪漂泊的苦衷,表现其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②本词上片借景抒情,下片借事抒情,而词中“登高临远”四字,则是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红衰翠减”寄托了词人青春再、人生如寄的感伤。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临远思归之情。
③状物传情、白描语言、雅俗共赏。
11.《鹧鸪天》(贺铸)
(1)作家作品:
①贺铸,字方回,北宋著名词人。贺铸才兼文武,但秉性刚直,不肯逢迎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未尽其才。
②其词题材教丰富,风格婉约、豪放兼善,长于融化前人成句,用韵严格,音律谐美。有《东山词》。
(2)文章知识:
①本词是贺铸悼念亡妻的悼亡词。
②艺术构思最突出之处:将生者与死者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旧栖新垅两依依”,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之感。
12.《声声慢》(李清照)
(1)作家作品:
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作家,女词人。
②其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她出嫁前后的闺阁生活,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心境,词风沉哀凄苦。有《漱玉词》。
(2)文章知识:
①是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之一,抒写了她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其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哀愁。
②开头十四个字统领全词,两个呼告句表达了词人哀愁的情绪。通过五个层次的残秋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以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突出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
③语言上是运用叠字,富于创造精神;二是采用“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宋代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
13.《摸鱼儿》(辛弃疾)
(1)作家作品:
①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才兼文武,毕生以复国为己任,但南宋执政者却将他投闲置散,于是他把自己的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在词作中。
②其词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2)文章知识:
①抒写词人对国运殆危的焦虑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②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借暮春景物抒情,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下片借典故抒情,暗示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③本篇在总体上具有象征意义。以残春景象象征南宋局势风雨飘摇;以美人之失宠见妒、伤春怀怨比况作者的遭际、心境。外在形象与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寄托深远。上片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下片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④本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寓豪放于婉约之中,风格刚柔相济。
14.《一句话》(闻一多)
(1)作家作品:
①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②出版诗集《红烛》、《死水》,创办《新月》杂志。有《闻一多全集》。本篇选自诗集《死水》。
(2)文章知识:
①揭露了中国现实的黑暗,抒发了对理想中国的企盼,对民众革命的信心,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②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说出来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压,“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普
③两节诗末三句使用“反复”修辞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不仅强调了“霹雳”和“咱们的中国”,突出了主题,而且高潮迭起,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④形式整齐,语言自然平易、富有节奏感。
15.《再别康桥》(徐志摩)
(1)作家作品:
①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常留学欧美,是“新月派”的中坚。
②早期诗歌多表现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和空虚情绪。他的诗形象性强,比喻贴切,音节和谐,语言清新,形式也比较多样。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爱眉小札》。1991出版《徐志摩全集》。
(2)文章知识:
①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②本诗以悦目赏心的诗性美感著称。意象美:通过描写物象来渲染情感,诗意含蓄而蕴藉。抒情手法多样:自喻为物,托物寄情贴切而易懂,通过美化对象来激发感情,新鲜而动人。象征抒情:“西天的云彩”暗示西方文明,“彩虹似的梦”造景隐喻美好理想;反复“轻轻来”、“悄悄走”的举止渲染惜别之情的深挚,亲切感人。还有诗歌体式的建筑美(结构完善、章节整齐、句式匀称)和音乐美(节奏流畅、章节顿挫、韵律和谐)。
16.《雨巷》(戴望舒)
(1)作家作品:
①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2)文章知识:
①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有三个方面的丰富蕴含。从日常生活看,是一首爱情诗;从现实斗争看,是大革命失败后的愁苦情感的抒发;从抽象理念看,是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②“丁香姑娘”是最富象征意味的。她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她”是“美”与“理想”的象征。
③运用象征手法是本诗的显著特点。“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和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
④本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占典诗词意境的浓郁韵味。
⑤本诗具有句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1)作家作品: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诗人。
①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②第一节象征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第二节象征感叹祖辈们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第三节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第四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及其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③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情感逻辑层次清晰。
18.《我愿是一条急流》(裴多菲)
(1)作家作品:
①裴多菲,匈牙利诗人、革命家。
②其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幽默生动,富有活力,并继承民歌传统,开创了直截了当的风格和明快的、不加雕琢的新诗体。
(2)文章知识:
①这是献给他妻子森德莱·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渗透着诗人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
②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
③本诗语言朴实,不加雕琢;结构匀称,节奏明快。
正在阅读: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08-21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长沙)04-07
闽江学院《投资银行学》期末综合练习与参考答案 - 图文04-30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单词拼写总复习09-03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2-10
为民务实清廉: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05-28
中国古代史复习(隋至清)06-08
- 2012诗歌鉴赏讲座 师大附中张海波
- 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五市三区高三(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 小方坯连铸机专用超越离合器(引锭杆存放用)
- 荀子的学术性质之我见
- 氩弧焊管轧纹生产线操作说明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 (商务)英语专业大全
-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猴的出租车》
- 第七章 仪表与显示系统
- 身份证号码前6位行政区划与籍贯对应表
- 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通知书
- 浅谈地铁工程施工的项目成本管理
-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
- 前期物业管理中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律地位
- 2014微量养分营养试卷
- 地质专业校内实习报告范文(通用版)
- 内部审计视角下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研究
- 高次插值龙格现象并作图数值分析实验1
- 复习资料
- 自考
- 语文
-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