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更新时间:2023-05-20 11: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公共标识语翻译

王开烨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公共场所的标识语翻译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文章对现存公共标示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标识语翻译;错译;文化背景中国分类号:A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04-0087-02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不断推进,中国进一步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翻译作为一种纽带和桥梁把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世博会的召开,大量的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经商。公共表示语作为引领他们在中国畅游的向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标识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国给世界的第一印象,标识语的翻译质量不容忽视。

化中对老有一种仰慕和尊敬之情,认为老是智慧和慈善的象征,是有能力,有经验的表现。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却是被认为是风烛残年,虚弱无力。字面翻译没有考虑受众的文化因素,很可能使礼貌用语变成歧视性的语言。这样的翻译可以直接引用西方公交车上的用语"courtesyseat",既能达等效又使读者感到文化被尊重和推广的亲切感。

(4)未考虑小环境翻译的整体效果

标识语在一个小环境中应该保持一致,这样不容易产生误会,也使整个双语标示环境有整体性。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例,校园内所有的公寓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如 竹园 梅园 敏园 毅园 等。这些宿舍名称的翻译大不相同 zhugarden ,"palmgarden","minyuan","yiyuan"。不难发现这些名称有些事意译,有些直接使用汉语拼音,甚至连 园 的翻译也有 garden 和拼音 yuan 两种翻译。经过调查,这样的翻译,让受众觉得十分困惑,误认为这是不同功能的场所。这样的翻译分开来看都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对同一地点不同的翻译就容易引起误会,不能达到标识语指示方向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总结出一些标识语翻译的方法

1标识语错译现象分析

(1)对英语意义理解不深刻导致的错误

某交通公司的门口除了单位名称,还配上了英文翻译 pub lictrafficcompany 。但是这里究竟应不应该用traffic呢?从中文解释中,我们发现意义完全对等,用在此处是合理的。但是查看它的英文解释 themovementofvehicles,people,etc,inaparti cularplaceorforaparticularpurpose 既流动的车辆[行人]。所以用在这里不合理。这里用"transportation"更加准确。"transporta tion"意思为 theactoftransportingorthestateofbeingtransported 指的是交通运输。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于译者的水平。译者水平有限,没有很好的把握该词语的意义和使用环境。只对各个词语进行了逐个翻译对等,却没有考虑该表示语的整体意义和用途。导致既没有遵循原文的意义,又没有考虑受众的反应。想当然的逐字翻译,致使最后的文本和原文本无法对等。

(2)文化预设导致的错误

文化预设是长期潜移默化地储存在记忆中反应一定客观现实的原形,是作品作者与意象读者共有的不言而喻的知识。大部分中文标示语中有许多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这决定了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应该关注这些文化因素。尽量实现翻译的动态对等。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的中, 道 在中国文化里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山间道路,更重要的只是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如果只将 道 译为"path",就丢失了原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信息。也就失去了许多崇尚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这种差异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因为这些常识都是我们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往往容易忽略读者的文化背景。

(3)文化差异造成误会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这是在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思维习惯。如公共汽车上的 老弱病残孕专座 被译为 fortheold,sick,disabled,andpregnant .中国文

2标识语翻译方法

以目标语为导向的翻译。中国与外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中英两种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公共标示语是面向读者的,应该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外国朋友一看就懂,真正起到交流和宣传的作用。不能不顾受众,望文生义,追求单纯的字面对等。

区分文本类型,有针对性的翻译。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划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信息型和号召型。标识语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应用文应该充分考虑它的作用,考虑是否达到表示的效果。表达型的文本多用于宣传,有很强的表现力,翻译时需要考虑表达效果。此类文本多出现在旅游景点的宣传中。信息型文本提取主要信息,排除冗余信息,达到传递信息作用即可。 如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 ,中文表达很人性化但是不符合西方标识语简洁的习惯。提取其核心信息进行翻译便可,直接翻译为 keepoffthegrass 就能达到信息传递的效果。号召型的文本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要正确传达译文的感情是重点。如 生命有限,小心驾驶 译为 limityouspeed,limityourlife? 就表达出委婉提醒交通规则的感情,表达亲切,提醒明显。

借用外来词的方法可以用来翻译公共场所国际通用的标识语。在机场,公交,旅店有许多可以直接借用的标识语翻译。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全部使用西方的标识语。这样符合外国朋友的习惯,容易理解,也能更好的起到指示和提醒的作用,不会产生任何误解。不失为一种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下转第117页)

手 出 字面意思是 手从喉咙出来 ,如果按照字面来翻译的话,就会让人难以理解。不管是 望眼欲穿 还是 非常想弄到手的样子 ,应该都充分表达出 喉 手 出 的比喻意义。例?是为了在之后不产生纠纷在一开始就充分讨论好的意思,意译成 丑话说在前头 比较恰当。例?在日语谚语辞典上解释为 愛 者 目 ! # %& 思 。 目 見 醜 !美 見 意(在爱的人眼里情人的麻子也如酒窝一样可爱) ,确实和汉语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 意思相同。虽然译文中看不到 麻子 和 酒窝 ,但也传达出 只要爱的话连缺点也喜欢 的深层含义。

3等值译法

如直译和意译一样,等值译法也是日语谚语翻译时常被使用法。等值译法又常被称为借用法、代替法或对译法,是将源语谚语翻译成与目的语相似或意思相近的谚语。有一部分的日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无论在文化内涵、形式还是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很相似,这时若采用等值译法,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形式,较易为读者所接受。但是采用此方法的话必须慎重考虑,一部分的日语谚语虽看起来和汉语谚语相似,但实际上在语感细微之处可能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因此,在翻译不太包含有民族特征和历史典故的日语谚语时可以采用等值译法。如:

例:武士 二言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例:泥棒 捕 縄 /临阵磨枪例: 袖 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例:鳥 里 蝙蝠/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以上的例?、?、?、?都采用的是等值译法。例?若直译的话,就是 武士没两话 ,但是汉语中很少有这个形式,而且对中国读者来说也很难理解,因汉语中有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表达,再加上不管是君子还是武士都是具有只要承诺了就必然遵守规则的特点,因此采用等值译法翻译没有问题。例?和例?若直译的话就是 捉贼才搓绳 和 无袖不摇 ,翻译成如例如译的 临阵磨枪 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虽然与源语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在意思和语感上大致相同,用等值译法比较恰当。例?的字面意思是 没有鸟的时候像鸟的蝙蝠就成了大王 ,和汉语的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大致相同,等值译法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直译、意译、等值译等,经常被使用的还有加注

法。严格的说,加注并不是翻译的方法,是在翻译谚语时,使用直

译或意译并在文章末尾详细介绍这个谚语的意思和历史典故。比如说日语中的 ! #卵 这个谚语,直译的话就是 哥伦布的鸡蛋 ,大部分的中国人读了都肯定不懂,须加注说明 当哥伦布被人说谁都可以发现新大陆时,就说那样的话立个鸡蛋看看,当众人试了没成功时,敲破鸡蛋底,让之立起来了 。另外,像翻译 敵 本能寺 这种出自日本历史事件中的谚语时,如果不加以注解,不管是直译、意译还是等值译都不能给中国的读者较好的传递出日语谚语中所隐含的日本文化、社会、历史的烙印。加注法保留了源语的形式,又翻译出谚语的深层意思,将源语国家的民族独特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但是,加注太多,会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感受不到阅读的流畅反而或称为阅读的障碍。

直译、意译、等值译、加注法等是在日语谚语汉译时常被使用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翻译中应该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关系进行选择。但在翻译作为日本文化一部分载体的日语谚语时,如果单纯只着力于日语谚语的表达方式和字面意义,无法译出合格的译文,应该更多的将日语谚语更多的与日本文化联系起来,译者应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翻译的文化沟通作用,抓住日语谚语的精髓,充分表达出其在源语文化中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陶元山编著.日汉惯用语谚语辞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古今中外谚语大观[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8.[3][日] !辞典[M].東京:日东书院,1981.

[4]陶振孝编著.日译中教室[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苏讯江编著.日汉成语谚语小辞典[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

[7]王先进.日谚语汉译的方法和原则[J].日语知识,1995,(10).

[8]贺明真.漫谈日谚汉译的等值性[J].日语知识,1995,(5)

(谢静(1984-)女,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上接第87页)

3小结

公示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但同时亦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涵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走进中国,与中国人接触,他们希望了解中国。在这种跨国、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成为各国人民沟通的最便捷工具。因此,国内大量的公示语的双语化是大城市国际化进展的必然正确的使用标示语,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余晓芳.论文化预设与翻译策略[N].考试周刊,2008,(9).[2]耿殿磊宋红波公共场所翻译错误及对策[N].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2).

[3]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c]2005,(2):21-26.

(王开烨(1988-)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本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w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