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高考调研内部学案(生物)

更新时间:2023-12-26 07: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限时规范训练(八)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名校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

D.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解析 肠道中的蛔虫是真核生物,但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有些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空气中的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 D

2.(2013·菏泽模拟)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一定是无氧呼吸

解析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或乳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 答案 B

3.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生理过程,甲-丁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丁分别代表的是CO2、酒精、乳酸 B.①②发生于线粒体中,③④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①过程有[H]产生,②③④过程均有[H]的消耗

解析 从细胞呼吸的三个反应式入手,通过对比产物可以确定③过程的产物丁为乳酸;②④过程的产物中均有甲,则甲为CO2,乙应该是酒精,A正确。过程①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仅释放少量的能量,过程②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中,释放大量的能量;过程③④为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正确。过程①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时,形成4个[H]提供给后面的化学反应,②③④过程中均消耗前面反应提供的[H],D正确。

答案 B

4.已知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2 870 kJ,其中有 1 161 kJ的能量储存在ATP分子中(ATP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30.54 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19 mol ATP B.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第三阶段

C.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中约有40%可以被需能的生命活动所利用 D.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解析 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ATP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30.54 kJ/mol,因此1 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生成1 161÷30.54≈38 mol ATP;贮存在ATP中的能量是能直接被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这些能量所占的比例为1 161÷2 870≈40%,还有约60%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答案 A

5.(2013·合肥模拟)下面为植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有关该代谢过程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代谢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后面ATP的能量来自前面的ATP C.代谢产物可进入线粒体中

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乳酸菌细胞中

解析 该过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生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继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乳酸菌细胞无氧呼吸也可进行此过程;代谢每一阶段合成的ATP中的能量都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

答案 B

6.(2013·山东临沂一模)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乳酸或酒精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解析 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A错误;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水时需要的是O2,而不是CO2,B错误;形成ATP的过程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图中②③④⑦过程不能合成ATP,C错误;晴天比阴雨天光照强度强,因此小麦的光反应强些,D正确。

答案 D

7.(2013·临沂模拟)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

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A中不含有乳酸 C.人体细胞中完成过程c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解析 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无氧呼吸中的乳酸途径也不产生CO2;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过程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场所;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

答案 D

8.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解析 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和CO2。试管中加水能减少氧气进入葡萄糖溶液,使酵母菌处于无氧状态。若换成冷水,酶活性下降,CO2产生速率下降。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的能量一部分生成ATP,一部分转移至酒精,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答案 D

9.(2013·南通一调)如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 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

D.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

解析 番茄果实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项说法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B项说法正确。低温、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存,C项说法错误。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D项说法正确。

答案 C

10.(2013·烟台模拟)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 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不会是乳酸;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 B

11.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探究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解析 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NaOH溶液时,可除去二氧化碳,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气压变小,液滴左移;若进行无氧呼吸,内部气体体积不变,液滴不移动。当内部小烧杯中盛装清水时,若进行有氧呼吸,气压不变,液滴不移动;若进行无氧呼吸,则气体增多,液滴右移。因此,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装臵1中液滴左移、装臵2中液滴右移。

答案 B

12.(经典题)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解析 甲组营造的是有氧环境,乙组营造的是无氧环境,故A正确;甲组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即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B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变成灰绿色,故C错误。

答案 C

13.(原创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w9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