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

更新时间:2024-05-22 11: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

一、健康相关行为总述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健康相关行为概念及其分类 健康相关行为是行为学科的一个分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涉及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众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便于对其进行研究。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 (二)促进健康行为

1.概念及特点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具有5个方面特征: (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

(2)规律性:行为有规律地发生而不是偶然行为;

(3)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即个体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行为;

(4)一致性: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没有冲突; (5)适宜性:行为强度适宜,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表现。 2.促进健康行为分类

促进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

(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的身体活动、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2)戒除不良嗜好:戒烟、戒毒、戒除酗酒、戒除滥用药物、戒除网络成瘾等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3)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以及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4)避免环境危害行为: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属于积极避免环境危害行为。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指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卫生保健服务,以实现三级预防,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包括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诊、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其中:

1)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不适,或察觉到自己患有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

2)遵医行为: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后,积极遵从医嘱检查、用药,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

(三)危害健康行为

1.概念及特点 危害健康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其主要特点为:

(1)危害性:行为对个体、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2)稳定性:行为非偶然发生,有一定强度的行为保持相当的时间; (3)习得性:危害健康的行为都是在个体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的。

2.危害健康行为分类 危害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锻炼、高盐高脂饮食、不良进食习惯等。

(2)致病行为模式: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3)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

(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我国有关法律、条例、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等对部分行为进行了规范,如禁止吸毒贩毒、性乱,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

美国学者布莱斯勒(Breslow)等依据对近7000人为期五年半的研究,发现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它们是: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

(四)影响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人的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做出的能动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外显的,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也可能是内隐的,不能被直接观察,需要通过测量和观察外显行为来间接了解。在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形成与改变过程的基础。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基因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这使得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行为优势得以承袭;基因的突变、选择和整合,又使得人类的行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 2.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的行为环境,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之一。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有大小、强弱之分。比较而言,性别、年龄、知识、技术等主要影响行为者个体,且能决定个体接受环境作用的程度,行为者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也较大;而生态环境、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等因素会在更大范围内影响人群的行为,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

3.学习因素 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类的很多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和发展。

学习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学习是模仿,包括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无意模仿多见于儿童,他们在模仿他人行为时是无意的,并无明确的目的;有意模仿具有主动性,人们多模仿他们认可、崇拜和羡慕的行为;强迫模仿为家长、老师、上级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要求孩子、学生、下属模仿某种行为的学习过程。

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是第二、第三层次的学习,这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是在教育者的启发下,使学习者全面理解和认识目标行为,使之对行为习得的需要上升到理性层面,再实现主动的行为学习,并使这些行为在不断的强化中得以巩固。 学习因素对于个体工作和生活技能的形成、发展,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主要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的学习模式,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有益于健康的新行为。

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各国学者、专家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以期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健康。在众多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中,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在此介绍知-信-行理论、健康

信念模式以及行为转变阶段理论。 (一)知-信-行理论

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 practice,KABP或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特别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人们遵从医学建议的行为。 该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可导致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感知疾病的威胁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由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构成。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感知程度高,即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

(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疾病会导致疼痛、伤残和死亡,还包括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意识到疾病会影响到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人们往往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指个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感觉到障碍多,会阻碍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

因此,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4.提示因素 提示因素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运动、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5.社会人口学因素 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人格特点、社会阶层、同伴影响,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等。具有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更容易采纳健康行为。对不同类型的健康行为而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人采纳行为的可能性相异。

下面以针对高血压病的低钠盐饮食行为为例,介绍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某人60岁,近期查体发现患有高血压病,由于几十年来饮食口味很咸,医生建议他要把每天的钠盐摄入量降下来。如果他认识到自己口味很咸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感知疾病的易感性),高血压病可能导致脑卒中,脑卒中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感知疾病的严重性),他相信控制钠盐的摄入对控制血压有好处(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同时他觉得改掉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太难了(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但是他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把口味变淡(自我效能),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提示因素)帮助他做出减盐的决定,综合以上因素,这位患者可能逐渐采纳低钠盐饮食行为。 (三)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需要经过几个阶段,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动机,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中,可将行为改变的心理发展过程分解为5个阶段,因此,对于处于行为改变特定阶段的人们,促使其向下一阶段改变的干预策略也有所差异:

第一阶段(没有准备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人们对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尚无了解,或没有意识,对行为改变毫无思想准备,在最近6个月内,没有考虑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有意坚持不改变。处于该阶段的人不喜欢阅读、谈论或考虑与自身行为相关的问题或内容,有些人甚至有诸多理由为自身的行为辩懈。如没有觉得吸烟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危害,从未考虑过戒烟。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干预要点应该是提供信息,向他们提供有关吸烟危害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产生戒烟愿望,唤醒其对戒烟必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犹豫不决阶段):在最近6个月内,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即关注健康,但又存在侥幸心理或存在改变行为的障碍,在益处和代价之间权衡,处于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态。如对吸烟的危害将信将疑,对是否戒烟犹豫不决。针对处于该阶段人群的特点,行为干预必须能进一步提高其认知,激发他们改变行为的动机。

第三阶段(准备阶段):在最近30天内,人们的对于行为改变已经有积极的态度,做出承诺要改变行为,如向亲属、朋友宣布自己要改变某种行为,并且为行为改变做了相应的准备,如向别人咨询有关行为改变的事宜,购买自我帮助的书籍,制定行为改变时间表等。对于这些人,应该注重提供科学的方法,鼓励人们尝试健康行为,并给予抵抗社会压力的环境支持。

第四阶段(行动阶段):在6个月内,人们已经开始采纳新的行为,如开始戒烟。对于已经开始行为改变的人们,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行动的困难和阻碍,不断施以正向强化,并继续提供环境支持。

第五阶段(维持阶段):人们的行为已经比较稳定,行为改变已经达到6个月以上,并能继续坚持。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们,行为干预的重点是巩固成果,防止复发,因此需要继续心理、环境上的支持,不断强化。

三、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一)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针对个体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进行干预,干预方法包括通过认知和技能提高促使个体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也包括通过行为矫正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认知和技能的策略将在健康教育计划设计部分详细介绍,故本单元重点介绍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行为矫正过程的核心问题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行为来选择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直

到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迄今,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行为矫正技术有以下4类:

1.脱敏法 具体如系统脱敏法、直接脱敏法、自身脱敏法等。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对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如恐惧症、焦虑症等。该方法以认知原理为基础,在治疗中有目的、循序渐进地主动提供这一刺激因素,适时修正个体对刺激因素的错误认知,再通过反复的操作、强化,就可以达到消除这种过于敏感行为的目的。

2.示范法 将所要提供的促进健康行为分解成不同阶段或不同表现,设计相应的模拟场景,让行为矫正对象扮演其中角色或观察角色行为,身临其境模仿角色的示范,从中得到启发,促进态度和行为转变。

3.厌恶法 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立即给予一个能引起负性心理效应的厌恶刺激。反复作用后,在矫正对象的内心就会建立起该行为与恶性刺激之间的条件反射,引起内心的由衷厌恶,直至消除该行为。常用于矫正各种成瘾行为,如酗酒、吸烟、吸毒,强迫症、异常癖好等。

4.强化法 是一种在行为发生后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来矫正行为的方法。当矫正对象表现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时,对矫正对象施以正强化,以肯定和巩固健康行为,常用方法有口头表扬、物质/货币奖励等。反之,当矫正对象表现出对健康有危害的行为时,对其施以负强化,如批评、惩罚等,使矫正对象由于逃避负强化而放弃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本方法是迄今在帮助个体矫正危害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方面最有前途的矫正手段。 (二)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会团体作为行为主体的各种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特点:团体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伴随其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往往有大量资源投入与利用;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和后果要比个体行为大得多;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启动和停止都较个体健康相关行为缓慢;团体往往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团体对社会压力有较个体更大的承受能力。 对团体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考虑如下策略:

1.动员领导 其作用不仅表现在榜样,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决策权,可制定有益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决定目标和资源投入,能对健康教育给予物质、精神、组织上的倾斜与支持,能号召和组织成员。

2.发动群众参与 团体行为的改变有赖于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只有当每个成员自觉地表述健康要求并采纳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团体的良好行为才有可能长时间巩固。 3.培养骨干和典型 改变团体行为需要从团体中每个个体和整个团体两方面入手。必须在团体中培养骨干,树立典型,成为团体改变行为的中坚力量。 4.利用舆论、法规及社会监督的力量。

5.应用竞争与评价机制 在团体间引入竞争与评价机制,利用团体凝聚力,激发团体的强大力量,促使团体成员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巩固。评价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激励行为干预取得良好成果的团体,督促还存在差距的团体,最终达到采纳健康行为,增进健康的目的。

6.改善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例如,我国已制定了对职业健康危害进行防护的相关法规,在职业人群了解到工作性质并愿意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健康时,如果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人群的健康行为仍无法实现。社会环境指舆论倡导、社会氛围、团体氛围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v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