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一次月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03 1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下语文第一次月练习

一、(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

2011年5月中旬,刚从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回哈尔滨,迟子建接受了中华读书报记者专访。

读书报: ?

迟子建:低矮的板夹泥小屋,房前屋后的菜园(那是我童年的乐园),无边无际的森林,

cāng máng的大雪,wēi zhe火炉听童话故事,暑假时到园田干农活,寒假时去山里

拉烧柴。这些,构成了我的童年生活。

读书报:您的多数作品,都关乎脚下的黑土地。家乡对您的人生有何影响?您说过呼吸什么空气,产生什么气息 童年的经历是怎样影响了您的写作?

迟子建:没有我童年的经历,是不可能有我的写作的。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可以受用一生。这经验像一颗永不mǐn miè的星星一样,能照亮你未来的写作生活。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文中划线句缺少一些标点符号,请将在下面语句中直接添加。(2分) 您 说 过 呼 吸 什 么 空 气 , 产 生 什 么 气 息 3.在文中空格处写下记者的一个问题。(2分)

? 4.阅读片段,完成以下题目。

(1)2013年“六一”人民日报与央广中国之声微博都给孩子们送去祝福,同时作为有责任的媒体,他们也提出了发人深思的现象,请将他们提出的现象分别概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人民日报:【你好,明天】童年属于快乐,可这个儿童节却令人沉重。当成人的功利和欲望,压短了童年,斩断了童真,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 你的童心还在吗?人生最宝贵却又最易丢失的东西无非三样:青春、梦想和童心。青春无法停留,岁月无法找回,只有梦想和童心,不应离去。六一到了,愿孩子们快快乐乐过个节。安。

@中国之声:【一样的六一,不一样的儿童节】“六一”儿童节,幸福的孩子们在游乐场、铺天盖地的礼物和赞美声中度过美妙的一天;可是,还有6000万留守儿童,他们可能没有礼物,没有陪伴。贵州五年级学生黄大芬“六一”最大的心愿,是见到在外打工的父母一面??如何给他们送去温暖,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呢?

(2) 根据上下文天空:童年是一个谜, , ;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首诗,激情澎湃,意气风发 。(2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2)油蛉在这里低唱, 。 (3)曲径通幽处, 。 (4)亲朋无一字, 。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以幽静的环境来表现人的心情与大自然景象和谐相融的诗句: , 。

(6)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描绘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诗句: , 。 二、(4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3分)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ú”。

6.“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1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8.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朕 不 与 迁 官 ②良 久 不 止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帝素嫌其人 ( ) ②良久不去 ( ) ..③帝怒形于色 ( ) ④外间百姓正望雨( ) ..10.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刑以惩恶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B.以其人奏(《赵普》)

C.以攻其后也(《狼》 ) D.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八则》)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帝竟从其请。

译文: ②左右皆震恐。

译文:

12.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答:

阅读《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完成13—16题。(10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二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就连那宝二爷也疯疯傻傻地说:“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治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3.文章由风筝线牵出 ,侧重叙写了有关风筝的两个片断: (2分)

① ②

14.第①段中引用古诗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5.请用心揣摩第④段中加点的一连串动词,说说它好在哪里。 (2分) 16.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两篇文章,它们在内容上与上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以下问题作答。 (4分) ⑴这三篇文章中的儿童都具有哪些共同的性格特点?(至少写出两点)

⑵请从鲁迅所写的这两篇文章中,找出表现童真童趣的两个事例。

① ②

阅读《母亲的心》,完成17—20题。(13分)

母亲的心

我的外婆老年痴呆了。

外婆先是不认识外公,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后来,有一天外婆出了门就不见踪迹,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 哄着骗着,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甥外甥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我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她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

么还不放学呢?”------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以后她再要说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我的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为。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神神秘秘地,仿佛是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夹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自己,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秘,露出欢畅的笑容。那顿饭吃得??实在是有些艰难。 上完最后一道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把抓住母亲的手,用力拽她,母亲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母亲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母亲手里一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母亲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外婆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 18.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19.文中划线句能否改成“仿佛一个正准备下手的小偷”?为什么? (3分) 20.“母亲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外婆的笑脸,她突然哭了。”请想象一下当时母亲的心理感受,并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80个字左右) 三、(40分,其中含写字5分)

21.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那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曾怎样长久地拨动着你的心弦?

请以“遥远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注重描写,适当议论抒情;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遥 远 的 眼 神

600

七下语文第一次月练习答案

1.苍茫 偎着 泯灭

2.您说过“呼吸什么空气,产生什么气息”。 3.最早留在记忆里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4. (1)成人因为功利和欲望,逐渐丧失了童心。很多留守儿童在“六一”儿童节缺少温暖。(2)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5.(1)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禅房花木深 (4)老病有孤舟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顽皮,可爱 7.B(下片写兄弟三人的活动,不是两代人。)

8.①朕 /不 与迁官 ②良 久/ 不 止 9.①一向,向来 ②离开 ③脸色 ④期望,盼望 10.C(均为“表目的,来”。A认为,B把,D因为。)11.①皇帝最终同意(听从)了他的请求。 ②身边的人都感到惊恐(害怕)。12.①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13.①制作风筝 ②放飞风筝

14.表现春天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景色优美,引出对春日放风筝的回忆。

15.①具体准确地写出制作风筝的全过程;②表现了“我们”制作时是何等的仔细与用心。 16.(1)天真烂漫、向往自由、活泼好动、热爱自然。(2)例:雪地捕鸟、捉苍蝇喂蚂蚁、看社戏、偷罗汉豆等。

17.年老痴呆的外婆仍然记挂着她的女儿,为女儿留着好吃的菜。

18.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外婆为女儿“偷菜”时候的小心翼翼以及“偷菜成功”的喜出望外,深刻地展现了外婆对母亲的爱(或者答“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亦可)。 19.不能。“偷糖的小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偷菜这种行为的可爱,(也表现了大家对外婆这种行为的理解),而“准备下手的小偷”带有贬义,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0.妈妈,虽然您患病了,您遗忘了生命中许多人和事,而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你依然深深地记挂这我,您的女儿,感谢您母亲,我一定好好地赡养您,照顾您。我爱你,妈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v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