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措施

更新时间:2023-05-06 23: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和记黄埔地产(重庆南岸)有限公司

南岸区南坪镇杨家山片区商住项目(一期)8号地块总承包工程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措施

编制单位: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现场布置 (2)

四、排污方案 (3)

页脚内容0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页脚内容14.1、现场排水沟布置 (3)

4.2、生活废污水排放 (3)

4.3、车辆冲洗区布置 (4)

4.4、排水泵设置 (4)

五、目标 (4)

附件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重庆市南岸区城乡建设委员会“南岸建通〔2013〕59号”文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二、工程概况

重庆南岸区南坪镇杨家山片区商住项目8号地块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坪镇杨家山。本工程由一栋3层商业建筑加一栋18+1层住宅组成,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设计。±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7.70,含2层地下停车库,其中2#楼高度63.70m,商业建筑高度12m。现场东侧为正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13#地块,西侧紧邻纵一路,北侧为南岸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南侧为待开发地块。本方案将对本工程生活、施工污水排放线路、处置措施、受纳水体和接入市政排水管道位置进行规划安排。

三、施工现场布置

工地现场四周按照南岸区要求设施轻质彩钢围挡,大门旁的围挡上设置各类图牌,围挡高度 1.8m。临时大门内按照南岸区要求设置规范统一的截水沟、沉砂井、过水池、冲洗设施、凹凸齿状棱形混凝土路面,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洁。主大门至纵一路之间修筑6m宽临时道路连接,采用1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在16m临时道路与纵二路交叉处再设置一处供材料运输车辆进出的临时大门,主大门及临时大门内均按要求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场内及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

现场按雨污分流的方式进行布管,根据我司现场勘查,场地西南角纵一路旁有雨、污水管井,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页脚内容2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

所有污、废水都将排放至该处井内。其中施工污水通过现场设置的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内;生活污水先排入场内砌筑的化粪池中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内。本工程详细平面布置详附件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四、排污方案

4.1、现场排水沟布置

沿基坑底部四周及基坑顶部四周分别设置300*400的排水沟,排水沟侧壁采用100mm厚页岩标砖砌筑,1:3水泥砂浆抹灰,底部设50mm厚C15混凝土垫层,通道处用混凝土盖板封盖。在排水沟下游末端设沉淀池,排出口加设钢板网,沉淀池内定期清理,确保泥浆、污水等不直接排入总排水沟内。总排水沟/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及雨水分别布置单独的总管,采用直径250mm双壁波纹管埋入地下,考虑到施工现场与市政管网间可能存在高差,因此在总管中间处设置砖砌雨水及排污井。

4.2、生活废污水排放

生活设施内设置一个卫生间及配套化粪池,池化后排入城市管网内,化粪池内沉淀物定期清理。现场食堂厨房内设置地沟,废水先排入隔油池中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化粪池废水通过总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内。每栋活动板房前设置300*300排水页脚内容3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沟,做法同上,接入总管内排入市政管网。

4.3、车辆冲洗区布置

车辆冲洗区按照南岸建通〔2013〕30号文件要求进行布置,在施工现场两处大门内设置规范统一的截水沟、沉砂井、过水池、冲洗设施、凹凸齿状棱形混凝土路面,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洁、冲洗。冲洗区按照南岸建通〔2013〕30号文件要求的方案一进行布置,如下:

①凹凸齿状棱形混凝土路面车辆泥沙颠簸冲洗区段→

②车辆出场冲洗净化区段(人工高压水枪冲洗或自动冲洗设施);

①+②段合计总长度不短于60米。

冲洗区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污水总管,接入市政管网。

4.4、排水泵设置

施工现场配备排水泵、排污泵各2台。同时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及施工时的意外进行全力以赴的应急抢救,确保如遇大雨等自然灾害时,施工现场不出现大面积积水,泥浆、污物等尽量避免直接排入城市管网。

五、目标

通过本措施,加强使现场污、废水排放管理,规范施工页脚内容4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现场污水排放行为,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页脚内容5

污水处理控制作业指导书附件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页脚内容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v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