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更新时间:2024-05-17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周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周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陕西的粮食、果品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陕西水果畜牧业十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显著,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经济的农业产业新格局。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树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加强。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建议

周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76.6%,耕地面积73万亩,人口67.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08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88.03%,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陕西的粮食、果品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陕西水果畜牧业十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显著,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一、周至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周至充分结合县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

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猕猴桃、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经济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南部沿山杂果和畜牧养殖,中部猕猴桃,北部沿渭片苗木花卉和无公害蔬菜三条特色产业经济带已初具规模,全县粮经比例实现4?s6,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8元。 1.优势明显

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优质专用粮食基地、以猕猴桃为主的名优果品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肉牛羊基地、精品瘦肉型猪基地、苗木花卉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2009年,粮食总产28.2万吨;猕猴桃栽植面积27.3万亩,总产15万吨,拥有贮藏冷库1804座,库容量14万吨,一、二、三产业总收入达11.7亿元;蔬菜播种面积7.7万亩,产量13.2万吨,产值达2.24亿元;生猪出栏27.2万头,肉类总产2.31万吨,奶类总产1.32万吨,禽蛋总产0.85万吨;苗木花卉面积5.2万亩,品种400余种,年可提供高档次苗木1.5亿株,总产值3亿元。 2.建设强势推进

以美好、山美、喜仙、沛民、聚仙、圣桑、鑫康等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深入、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农户科学作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逐年递增,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有了很大

提升。截止2009年底,拥有农业产业化组织664个,农业龙头企业59个,产业化类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固定资产总值9.29亿元,带动农户9.31万户,其中订单农户数4.13万户;龙头企业经营收入3.84亿元,净利润3260.6万元,上缴税金685.8万元。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作用明显。 3.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优质粮食、名优果品、设施蔬菜、生态养殖、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特色板块农业逐渐形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档次逐步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现代物流、中介、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周至农业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

长期以来部分农产品由于受产后服务脱节、流通加工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基地建设,千亩村、万亩乡基地较少,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

2.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弱

一方面周至县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

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周至县还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果干和果汁加工为例,大多数企业加工的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业的流通加工企业少,更谈不上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同时,现有的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基本上与农户还是买卖关系。

3.龙头企业的主体意识不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

部分企业只重视产品市场销售和自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地建设和农民利益。有的企业在农产品收购上压级压价;有的农户缺乏信用,不按约定把农产品卖给企业。在基地建设上还存在政府、农户两头热,龙头企业中间冷的现象。 4.名牌产品少,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技术含量低 目前,周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大多数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特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薄弱,初级农产品及粗加工产品较多,科技含量高的名优特新品种少,特别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户与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之间缺乏科学规范的“组织链”,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注册专业

中介组织多,作用发挥不充分。同时,由于农民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弱,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只注重自身利润,忽视产品质量、商品性,另一方面缺乏法律意识,很难保护自身利益。 三、周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要实现周至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跨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树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

在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机制,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大产业理念、一体化理念、外向型质量型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新的理念推动全县农业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2.要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当前,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焦点是土地问题,要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反租倒包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 3.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

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路,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4.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推进农业市场、信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和效益。

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要大力加强和推进科技创新、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素质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推进新品种开发,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形成科技兴农的发展格局。

6.强化保障机制

要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以农民专业协会为基础,政府扶持、协会会员自愿参加的生产风险基金,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降低自然灾害和疫病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围绕优质粮食、畜牧、蔬菜、果品、苗木花卉五大农业产业,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由大变强;围绕“生态”

和“人文”两大主题,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做新做亮旅游业,积极发展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

2.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上,以产业内涵调整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按照构建“大集中、小灵活、立体型、循环型”产业格局的总体思路,构造南部以农业旅游观光、时令水果、农产品加工为主,中部以猕猴桃贮藏加工、销售为主,东西部以刺绣、养殖、织布、印染、建材、编织为主,北部以苗木花卉、蔬菜规模种植经营为主,城区以建筑、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为主的区域化特色经济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产业,形成规模,获取效益,实现“调大总量、调活布局、调优品质、调高效益”的目标。

3.树立产业强县理念,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发展蔬菜、果品、苗木花卉、畜牧业为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基地带动战略,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

4.做大做强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立足粮食、果业、畜牧业、中药材、土特产等优质资源,抓住机遇,走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兴办医药、食品、饮料等企业,着力培育奇异王果、莱富、神龙、佳兴等企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争创名牌,增加效益。

5.做大旅游产业。按照“走近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思路,以秦岭北麓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资源,开发以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观光产业与休闲度假产业互补的现代旅游产业,积极开发宗教旅游、会展旅游、健身旅游、商务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旅游服务设施,整治旅游环境,开通多条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满足游客吃、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实现多元联动,形成大产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v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