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更新时间:2023-10-28 06: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对策

在当前高职教育变革中,教师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高职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有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个体的成长,专业的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的提高。 一、身份认同相关理论

身份认同(identity)一词,在英文中有多重含义:使……等同于;同一性、认同;身份。学者们普遍认为“身份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既强调“群体的同一”,又强调“个体的差异”。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指教师自我对社会所界定的教师内涵的认知与体验,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何以属于这个群体”的根本问题。高职教师身份认同是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区别于幼儿、中、小学教师、以及本科院校教师的特有身份。高职教师不仅具有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传统身份,更具有传授技能的新兴身份。唯有实现身份认同,教师个体的生命发展才能得到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现实。 二、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高职教育改革下,教师身份认同要求随之实现多方面转变。这些转变与以往的身份认同、个人生活经历、专业知识及担任的角色都可能冲突,许多教师在短时间内欠缺身份认同,对身份认知比较模糊,面临一些困难。

1.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1)高职教师身份认同感偏差。受社会及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高职教师普遍缺乏高校教师身份的认同感。高职教育被认为是低于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其认可度低,高职教师往往体会不到高校教师的成就感。同时,高职教师的构成比较复杂,从中专、成人学校转型的教师很难实现身份的转换,其身份认同感比较薄弱。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普遍缺失严重影响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高职教师身份认同不断转变。在高职院校不断推行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被赋予新的内涵,需要不断地实现身份认同的转变,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这些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原有教学行为和方式。高职院校从企业、社会上聘请专家、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以补充师资,原有的教师不得不转变,他们或者承担基础课程,越来越趋于“边缘化”;或者进修培训进行转岗,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向新的身份投资,以适应新角色。

2.影响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

(1)国家教育政策调整与变化对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挑战。每次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变化,都需要教师重新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教学行为和方式。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认同提出了挑战,对其工

作难度提出了新的高要求。

高职教师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技能;需要转变教授方式,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搬到工作现场,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就业导向”对高职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提升其工作和职业适应的难度,形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

(2)学校组织管理文化对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在个体认同过程中,文化机构的权力运作促使个体积极或消极地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其身份认同。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载体,每一所院校是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具体环境,任何组织管理形式都会对教师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专业调整或者转岗都意味着新的领域的开始,意味着大量精力的投入,加大了教师职业适应的难度和职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整体发展。科层管理组织制度使得高职教师除去自身教学中的压力,又有来自领导的压力,及与行政管理人员沟通交流的压力。这种科层文化会潜在地削弱高职教师的归属感与安全感,限制其身份认同。旧的教师评价制度与科研要求给高职教师带来了困惑。在职称评定中,科研是教师职称评定的硬指标,也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提升的瓶颈。

(3)自我认同感对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目前,高职教育过于强化教师的社会价值,努力挖掘教师的潜力与实力以满足高职改革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教师个体需要的满足,比如:

个体的成长、职业的满足感、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等。因此,高职教师忙于高职教育的改革,容易迷茫困惑,缺失自我认同感。 疲于改革尝试致使工作失衡。高职教师面临改革中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一次尝试都是一个解构、重建的过程,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也会令人迷茫,这些不确定性加大了教师的压力,降低了职业满意度,致使一些教师过早或者频繁进入职业倦怠期。 参与学生管理身心疲惫。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欠缺,缺乏良好习惯和端正态度,教师不但要想方设法改革教学方式,使课堂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性,而且要维持课堂纪律,这样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实现高职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 1.国家的支持和保障必不可少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和投入,保障教师的教学和生活质量;重视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加强对教师终生学习培训;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和科研制度,缓解高职教师的压力。 2.学校的和谐氛围与民主管理势在必行

(1)要尽快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推动教师在自主发展中创新。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师资规划,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建立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尝试建立专兼结合的班主任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积极性,迅速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

心理压力。

(2)完善配套的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在高职教师普遍缺乏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感的前提下,学校应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激励教师事业心或给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事业平台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研,提倡以研促教,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3)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师专业成长群体。教师在和谐团结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中对话探究、共处切磋,逐渐完善来自同事、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在共同提高中减轻了来自专业发展过程中教育变革的压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定位的专业身份认同。

3.自我反思自我认同极其必要

高职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自我认同,真正从内心出发,认清自己的责任和身份,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寻求专业发展。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中的压力与矛盾,转变自身观念,变压力为动力,确定自己在学校育人功能中的核心技能,保障核心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科学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生活。尤其要留出思考的时间,通过独处静思,沉思默读,野外散步,与友倾诉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使自己精神愉悦回归心灵的世界。

国家教育政策调整与变化、学校组织管理文化形式,以及自我认同的困惑等因素会从内外两个向度对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深刻影响。只有积极获得外在的有效支持并进行内在的真正改变,高职教师的身份认同才能够得以实现,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q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