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4-07-03 2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单元内容

第一组元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安排了“识字1”,三篇课文《柳树醒了》《春天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两首古诗《春晓》《村居》,另外安排了一个“语文园地一”。

“识字1”由8个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组成,用总分的方式描绘了春天的风景。跳跃的词串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激起了学生对春天的无限遐想。

《柳树醒了》是一首动人的童话诗,每个小节都用了同样的句式,亲切而富有童趣,且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人春天,陶醉在春天的诗情画意之中。

《邓小平爷爷植树》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读起来亲切、自然,令人感动。

《古诗两首》中,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寥寥几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晨美景图,让人浮想联翩;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

“语文园地一”中,“我的发现”通过比较形近字、同音字让学生自己发现加偏旁和换偏旁两种识字方法;“我会认”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会认7个字;“日积月累”丰富和积累了有关词、句的知识;“我会读”巩固了描写春天的6个四字词组;“我会写”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会写的生字看拼音写两句话;“读读背背”要求学生会读、背《花园果园》;“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春天在哪里”的口语训练,丰富了对春天的认识;“展示台”让学生展示在课内外学会的歌颂春天的歌曲,并比赛谁认的班上同学的名字多,在生活中扩大识字量。

二、教学目标

1、识记65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柳树醒了》《古诗两首》。

3、通过看、找、画、说、唱等各种有趣的方式,大量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古诗、诗歌等内容。

4、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喜爱春天和大自然。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四篇课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

2、识字课特点突出。第一单元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有的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问题是以学生自读自悟或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的,是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会想到、会问到的。这样设计,

暗示学生在什么地方质疑,问什么,怎样问,兼有了引导理解的渗透学法的功能。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去植树吧!”这是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活动的引导,由知到行,结合自然。总之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自主发现学习方法,并掌握学习方法。

四、教学建议 (一)体现整体性

本单元是围绕“美丽的春天”来编排的,设计有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体现整体性。 (二)识字教学

第一学段四个学期中,本册要求“会认”的量最大,达55O个字(一上400字、二上45O字、二下400字)。显然,识字是本册的“重头戏”。本单元共要求“会认”65个字,占全册12%。每课至少要求“会认”10个左右,识字的量确实不小。

这么大的识字量,在教学时要注意: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识字。

5.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结合汉字的学习,认识最常见的偏旁。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三)写字教学

相对于上学期来说,这学期写字量增大(上册100字,下册250字),每课基本都在六个左右。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写字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教师可以边指导边板书示范。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遵循写字的自身规律,引导学生把典型字写好。注重归类指导,如第2课中要写的六个字可分成三组,单人旁、绞丝旁、草字头,对一个偏旁进行好指导,再写此类偏旁的字就不难了。

2.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3.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如,要求学生看清字形再起笔;把字写整洁,尽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为了激励学生写好字,教师可以在学生写得好的字上“加圈”,在墙报上把好字张贴出来。

另外,写字练习要体现弹性,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业要求。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多写几个;自己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只要能够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四)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主要任务仍然是识字。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想象词语和诗文描绘的画面,培养语言的形象感。

﹡如识字(一),引导学生尝试把8个词语读出有声有色的画面。

P1(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春天来了, 。再读词语,感受凝练的语言所描绘的春天。读词语时,可以有这样的训练:读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春天五彩缤纷的颜色──柳绿花红百花齐放,读哪些词语让你听到了春天欢愉悦耳的声音──莺歌燕舞 泉水丁冬 百鸟争鸣。借助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和立体感。

﹡再如,P3第1课《柳树醒了》,借小柳树的生长变化写春天,是一首诗,也是一个童话故事,语段内在有联系,有一种语言的层次美,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稍绿了──柳絮飞了,读诗文时,也要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生动、鲜活的春意。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可以进行删换、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领会潜词造句的准确感。

2.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用语言 ──表演,本身就有一个吸收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如P6第2课《春雨的色彩》,文中三次出现 春雨是 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 什么变化;春雨落在 , 也有什么变化。的句式, 这样的句式,可设计这样几步训练:

①反复读,读充分,体会小鸟眼中的春色。 ②角色表演,内化语言。

③进行访说练习,引导学生想象在春雨滋润下,万物还有哪些变化的景象,以此学用语言。──积累这种语言形式。

3. 积累写春的词语、诗句,扩充词汇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①本单元有四字词语,有古诗,显然,积累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学用,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写话。

②对于构词率高的字,要以口头组词的形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如P8, P14,口头积累,都有这样的引导。 (五)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要注意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指导。把画春天与“春天在哪里”主题口语主题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做到说与情紧密结合,说与评紧密结合。 和孩子共同走进春天,不局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把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找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用心和春天交流,融于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五、课时安排

本组教材可安排12——15课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