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作业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6 1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概论》期末作业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2. 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

3.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4. 意象在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5.在创作中,作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当成是第一次看见,无法称呼,不得不进行非指称的描写,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二、论述

△1. 答:(1)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普通话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文学话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

(2)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话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话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话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3)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又称“陌生化”。文学话语要力避语言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话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话语,这种话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人们理解的常规,甚至不易被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延长感知时间、增加感知难度的情况下,反而增强了它的审美效果,形成文学话语的一大特色。但阻拒性话语不能使用得过滥、过多,要用得恰到好处。

△△2. 答:(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举例时最好列举两例,一类是写实型的,必须从中谈出作者对生活原型的加工提炼,以证明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一类是抒情或者象征型的,必须从荒诞的外貌中,举出这个形象的客观依据,以证明貌似主观化的形象,实有客观根据。

(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能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实的生活还真。这就是文

第 1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

(3)文学形象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4)文学形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

△△3. 答:(1)文学典型有两大审美特征:鲜明的特征性和富于艺术魅力。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唯他才有的、能贯串其全部活动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二是表现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其实就是人物性格所显示的生命魅力。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是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与多彩。另一方面是典型人物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这是艺术魅力的内在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寄托的人性深度、历史真实的深度、作家的人格深度和理想的深度。从这里辐射出无穷艺术魅力,每一点都有它深刻的道理。

(2)关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回答时有三个要点:其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人物性格往往是环绕着他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二,典型人物在环境面前也并非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其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又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 答: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

其一,情景交融。南宋范晞文首先发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他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说意境中有两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是意境創造的表现特征。

其二,虚实相生。是说意境一般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存在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虚境不能凭空产生,还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是艺术表达的重心。由于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形成意境的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其三,韵味无穷。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意境结构的多层次和文学本文意蕴的多侧面,其中包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不但有象中象,韵中韵,味中味,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韵外之韵”,让你咀嚼不尽。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集中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从而使它具有与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类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之一。

△△5. 答:其一,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20世纪现代派文学艺术也把表达哲理和观念看作是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这就决定意象从本质上讲,就是“表意之象”;反之,也就不能称之为意象,更不能称为审美意象了。

其二,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往往在于象征性。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也就是说,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象征也成了判定一个形象是否是意象的尺度。

其三,意象的形象特征往往具有荒诞性。中外文论都已揭示了意象往往是一种有悖常规的形象,它的外在形态的荒诞奇怪和内在事理的有悖常理构成了“荒诞”的双重内涵。

第 2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其四,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意象的思维特征。这一点不论在创作中还是在鉴赏中都表现得很充分。在创作时,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都是在严格的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进行的。

其五,鉴赏特征的求解性与多义性。其鉴赏的过程乃是审美求解的过程,即从意象特征出发,“猜”出它的立意来,从具象到抽象。

△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法国当代叙事学是本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与法国结构主义思潮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它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论,更加注重作品本文及其结构而不是作品的社会意义,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而不是具体的艺术成就。在我们看来,叙事学应当是在传统的叙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产生的系统的叙事研究学科。

2. 这是分析叙事作品内部结构的两个向度。表层结构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字面顺序研究作品各个单元之间在作品本文中的关系;深层结构是共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叙事内容各个要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的关系。

3. 叙述者的声音是叙述动作在作品本文中的体现。叙述者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就构成了叙述者声音的特点,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在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成了被关注的对象,便形成了“戏剧化”的叙述者。

4.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5. 这是叙事作品中人物功能的两个方面。行动元即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角色即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应当是统一的。

6. 这是叙事作品中的两种时间关系。本文时间指的是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也就是表示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本文长短的时间概念;故事时间指的是所叙述的故事内容中虚构的时间过程。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在顺序上的相同或不同构成了叙述中的顺时序(顺叙)与逆时序(插叙、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式;而本文时间长度与故事时间长度二者关系的变化则构成了叙事速度的变化。 二、论述

△1. 答: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应当从“话语虚构”与“社会生活事件过程”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叙事的特征:(1)从内容来看,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2)从形式来看,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叙事话语之中,因而使得叙事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2. 答: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但情节又不同于一般的事件,表现为:(1)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2)情节必须表现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3. 答:首先应当阐述清楚本文时长和故事时长两个概念,并进一步说明两种时长在叙事中形成的各

第 3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种不同的关系,即省略、概括、场景、休止等形式及其对叙事速度的影响。然后再从作品的宏观角度分析叙事速度是怎样交替变化的,这种速度的交替变化就是叙事的节奏。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来进一步分析叙事节奏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审美效果。

4. 答:叙述角度即视角。根据分析,首先按照人称区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不同特点。不同叙述方式中视角或焦点的差别,即“无焦点叙述”和“内在式焦点叙述”的差别。“无焦点叙述”的特点在于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因而使读者得以洞悉故事的任何细节,充分满足了读者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心和试图公正、客观地了解故事内容、判断故事意义的愿望。“内在式焦点叙述”的特点是叙述者深入到了角色内部,由于视角的限制而产生了更加逼真的效果。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更加贴近,更容易互相认同。在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无焦点叙述,因为有的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采用的是内在式焦点叙述的方式;而有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而使得叙述实际上靠拢了无焦点叙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同一部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变换的情况。由于视角不同,读者所处的地位、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同一部作品中视角的变换会使读者的视角与兴趣也随之变换,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也以抒情写意为主。

2. 抒情话语则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言语规范,既经济精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主要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而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4. 声情并茂主要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融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象征性表现。

5. 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

6. 指抒情性作品中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7. 隐喻主要指不用喻词,喻体与喻本直接相合的比喻方法。

8. 主要指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性抒情话语。

9. 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概念,是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象征性

第 4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地表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10. 指抒情作者为创造审美化的抒情话语而采用的特殊用语方式。主要有比喻、象征、倒装、歧义、夸张、对比、借代、用典等。 二、论述

△△1. 答: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2. 答:抒情话语突出了通过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改造普通话语系统,创造出词句精练、同时又能表现复杂意义的陌生化的话语形式,以传达直接的、新鲜的审美经验。

△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文学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2.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

3. 话语情境是指本文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创造等构成的具体话语环境。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风格就是通过这种话语情境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词,可以表现不同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体势和效果;完美统一的结构,才能造成显示风格的艺术整体;形象创造包括题材选择、主题提炼、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是表现作品风格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

△△1.答: 风格具有独创性。个性鲜明,有独创性,艺术上日臻成熟的作家,才能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模仿重复别人的风格就等于没有风格。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作家个性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这是造成风格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但这不排斥某些作家由于生活状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风格可能变化的情形。这种变化了的风格同样也有相对的稳定性。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由作家创作的个性和才能,描写对象的不同品格,读者的不同需求决定的。不仅不同作家有不同风格,同一作家在不同情势下也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当然这不同之中仍有其主导的方面。

△ 2. 答:文学风格是千姿百态的,但是可以归类。风格的类型常见的有这样四对八种:其一简约与繁丰,简约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风格,简约不是简陋浮浅,而是形式简洁,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繁丰则是不节约词句,任意衍说的风格,该类作品一般内容充实,辞藻丰富,描述祥尽,篇幅较大。其二刚健与柔婉,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此类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具有阳刚之美。柔婉是柔和优美的风格形态,此类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表情曲折委婉,给人娴静和谐的感受。其三平淡与绚烂,平淡是少用词藻以求清真自然素朴的风格,该类作品质朴、通俗、真切,给人平实而悠远的感受。绚烂是尽用词藻、力求富丽的风格,该类作品色彩绚丽、富于夸饰、讲究铺陈,意在畅人之情,

第 5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极物之美。其四谨严与疏放,谨严的作品一般细心检点、字斟句酌、结构严密、体系完备。疏放的基本特点是随意而不加雕琢,是作者本相的流露。性之所至,思之所悟,随口唾出,给人一挥而就的感觉。

3. 答: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的,而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的影响,便使文学风格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而在文学发展中,一旦流派形成,还会有流派的风格。

△4. 答: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即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作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才是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5. 答:(1)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文学风格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一般不分轩轾。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这是不足为奇的。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

(2)风格欣赏中的偏好,归根结底是因为读者与作者通过风格的纽带达到了个性间的吸引,灵魂与灵魂的相通,如不相合,则不可勉强。但是如果认为把自己所欣赏的风格奉为圭臬,把个人不欣赏的弃如敝屣,那就失之偏颇,也不符风格多样化的规律。

(3)作为一个有修养的读者,尤其是作为一个鉴赏家和评论家,却应广泛涉猎,这样才能遍识各种风格之美。刘勰指出的“务先博观”,“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风格批评不妨推崇某种风格,也可批评另一种风格,这本来无可厚非,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行。

(4)研究风格的审美价值,要注意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过去时代形成的风格类型,其审美价值并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消逝。历史和未来都属于拥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同时也要看到,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它不取决于少数人的选择,而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选择。

△△6.答: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能力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作家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样化。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也有影响。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气候和土壤。

△7. 答: 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个性是形成风格的内在动因,特定的话语情境则是它的外在表现。 作品的话语情境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塑造等因素构成,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

第 6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风格,就是通过这些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往往通过语词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读者对作品风格的认识和感受也首先从语词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中获得。不同风格要求不同的文辞表现。体裁与风格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不同文体要求不同的表现方式,从而显示不同体势和效果。不同作家的结构安排各有特点,通过结构安排将作品造成完善的整体,从而显示特有的风格。形象创造与风格的关系尤其密切,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是创造话语情境、表现作家风格的重要内容。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一、名词解释

1. 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文学欣赏与文学接受。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自古迄今就一直存在的。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化市场形成、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或欣赏。

2. 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文学传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的发表或发行活动。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文学传播作为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古已有之,换言之,文学传播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学传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而演进。大体上说,文学传播先后经历了口头人际传播、纸质文字传播与大众媒介传播等三个大的阶段。

3. 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它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特点是: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具有探索性、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能给读者严肃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具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由于语境的不同,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美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

4. 文学接受作为一个正式的文艺理论术语出现在20世纪,但文学接受现象却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事情。文学接受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不太被西方传统美学和文论所重视。在西方古典文艺理论家心目中,作家作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文学接受活动被看作被动的接受教化或被动的审美静观。在现代结构主义文艺理论中,作家被宣告死亡,作家的权威被作品的内在结构所取代,文学接受被视为对于作品结构与意义的发现。解构主义则消解了作品结构的封闭性和自律性,赋予语境和读者以重要地位,从而导致文学接受的开放性和文学价值的多元性。

5.大众传播媒介即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众传播是由一些专业机构或群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向为数众多、各不相识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量收集、复制和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单向扩散等特点。

6、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通常指一种浅近、通俗、平易、适合消遣和易于流行的文学类型,它以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大众为读者对象,以读者现有的一般审美趣味为艺术水准。其特点是:思想内容浅俗,艺术形式简明,适合消遣娱乐。在商品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

7.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用以取代“大

第 7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众文化”这个概念的术语,指的是发达工业国家中出现的一种凭借现代科学技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完全按照市场法则运营,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文化工业既为生产者带来巨大利润,又起着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论述

△1. 答:概而言之,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是:文学生产决定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前者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后者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得以最后完成;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 答:由于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并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因而,文学传播对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有重要影响。并且,现代传媒理论认为,媒介即信息。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和更替导致了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文学创作出现了互文化、网络化与图像化的新特点,而文学消费由单一的文字消费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甚或主要是读图的消费。

△3. 答:由于文化市场是联结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中介,因而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均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最重要的标志是价值规律介入了文学活动领域,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商品属性,从而给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刺激了文学创新的加速,促进了文学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繁荣,满足了文学消费者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可能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文化消费主义至上,一些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在文化市场十分畅销。

△4. 答: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借助文化市场来实现,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阐释价值和交流价值等文化属性,因而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精神享受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性质。

5. 答:回顾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学从来就不是一种纯审美或纯商品的东西。古今中外的文学接受史也表明,文学消费和接受从来不是纯粹的个人消遣,尽管它要经由个人发生。文学消费和接受总是或隐或显、或强或弱地与特定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以及集团的利益相关。文学消费和接受的实质,是通过艺术娱乐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和再生产特定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当然,在文学生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消费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有不同的表现。

△6. 答: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同为两个现代文艺学术语,其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是:(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性的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只是针对阅读活动而言的;(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4)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研究视角不同。二者的联系是: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二者共同指向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这一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

△7. 答: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产品是一种审美精神产品。文学最基本的价值属性是审美价值。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指的是文学作品以其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享受、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包含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等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层次。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的产生及其层次,既与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所达到的审美层次有关,也与接受者自身审美经验的境界

第 8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和层次有关。由于审美属性是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文化活动的首要特征,因而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构成文学接受其他价值属性的基础和前提。

8. 答:文学接受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审美认识活动。认识价值因而也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重要价值属性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创作即是起源于人类模仿与求知的本能。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此,文学接受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文学历来被喻为烛照社会人生的一面镜子,尽管这面镜子有它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认识价值的深浅、大小和表现有所区别。文学接受既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外在的客观世界和社会现实,又可以帮助读者反观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自我阅历。

9. 答:文学接受的阐释价值是文学接受活动的一种最为古老又最为现代也最为深厚的价值属性。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价值蕴涵丰富、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是人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的审美表达。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文学都关涉他作为生命主体的生存价值或生存意义。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中探索某种文化含蕴,因而,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意义阐释、文化价值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文学接受的阐释价值具有多向度、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一、名词解释

1.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

2. 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按照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义,把本文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3. 共鸣原是物理学方面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不同物体之间,由声波作用引起的一种共振现象。在文学理论中,则通常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出现的这样两种情况:一是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感受的现象

4. 净化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的一种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作品,读者能够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与人生的烦恼,而得以维持心灵的平衡;二是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读者的某些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心态可以得到纯化,人格可以得到提升。“净化”实际上正是文学艺术最为本质的审美功能的体现。

5.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种高级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人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二、论述

△ 1. 答: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由人生经历、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构架、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道德信仰、政治态度等;二是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如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与了解等;三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如读者的性别、年龄、

第 9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体质状况等生理特征。这些因素,综合构成了读者先在的心理图式。体现在阅读过程中,这类心理图式就成为阅读期待视野。

△2. 答: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模仿动机。审美动机,即人们寻常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即人们力图通过文学作品,发现历史的规律、社会的本质,熟悉人类的某种生活状态,了解有关知识的动机;受教动机,即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化育、精神鼓舞的动机;批评动机,即为了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而接受的动机;模仿动机,即为了学习借鉴他人,提高自己创作水平而接受的动机。

△3. 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这种伴随读者的情绪状态,即谓接受心境。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当读者处于欣悦的情绪状态时,一部平常之作,也有可能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得到惬意的审美享受;当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的是一部优秀作品,也有可能因心烦意乱而难以进入艺术境界,难以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奥妙。总之,面对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接受心境中,可能得到不同的阅读效果

4. 答: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预想的能够按自己的创作动机,理解作品内涵,把本文的可能性予以具体实现的读者。其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本文中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第二,作家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决定了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第三,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决定了本文中隐含的读者的存在。 △5、答:“填空”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未尽内容的想象补充,“对话”是指读者基于自己的理解与作品本文内涵之间的交流,“兴味”是指读者由本文激发的情感体验与想象创造。文学接受之所以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主要是由文学本文的特征决定的。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文学本文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这些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第二,文学本文使用的主要是不确定的描述性语言,隐含着无数“空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对话”、“兴味”才能把握;第三,优秀文学作品的特征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文学本文形象中的丰富内涵,也必须经由读者自己的主动创造,才能理解,才能充分实现。

△6. 答: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往往掺杂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与作者的“第一本文”相比,会有某种程度的不同,这就是异变。异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读者的某些预定政治观念; 第二,读者的某些预定文化观念; 第三,读者的文化视野; 第四,读者的个人经验; 第五,读者的文学欣赏能力。

△7. 答:文学接受过程中常常出现“误解”,或曰“误读”,具体包括“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意不符,但却符合作品的客观实际;“反误”则是指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以及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正误”由于合乎“再创造”的文学接受规律,因而是可取的;而“反误”则脱离了作品实际,是应予以否定的。

△8. 答:一般说来,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只有伴随着期待遇挫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果完全合乎读者的期待,一切都不出读者所料,这往往表明作品缺乏新意,表明作者创

第 10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作能力的低下。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令读者感兴趣。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文体特征或文本内涵完全超出了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形成“完全遇挫”,阻绝了读者的介入,同样难以产生艺术魅力 △△ 一、名词解释

1. 在汉语中,凡涉及对人、事、物的审定而做出判断曰批,议论其是非高下、辨别其长短得失曰评,即通过议论而有所评定就是批评,因此又称评论。简单地说,批评也就是发表意见,彰明观点。由批评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作家和其它文学现象进行批评的的实践活动的概括。它是沟通作家和读者的桥梁,是构成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和规范性因素,既促进文学创作,又推动文学的传播和接受。

2. 指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文学批评的标准是随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文学发展的实践而变化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将“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的标准”。我们现在主张的文学批评标准包含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两个具体方面: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3. 一是它属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批评,这种批评对社会、对权力、对人尤其是普通人物、下层人士的关注超越了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因此,它的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意义也超越了批评学的意义。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广义上就是文化批评。二是它着重于文学所联系的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批评,因而,主要关注文学的内容所可能折射或辐射的人们的生态景况、命运遭际和文学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关注主题、思想、政治倾向、社会指向而不是文本的内部事实如语言、结构、手法、技巧、风格等。所谓文化批评由对文学的内部批评转向外部批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文化批评与其他批评相比较,是没有特定的学科或理论背景的批评,它涉猎广泛的文化现象,也涉及广泛的学科背景,是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甚至非学科意义上的批评。

4. 亦称道德批评。即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甚至道德理想对文学作品、文学主张、文学思潮等文学现象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伦理批评特别着重文学的“教化”作用,但同时也注重其艺术表现,“寓教于乐”是伦理批评的普遍原则。

5 . 指密切联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形态。这种批评的要旨在于将一定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产生、影响和成败得失与一定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状况相联系,与作家的生平遭际相联系,既评价社会历史对文学的影响,也评价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从而判断文学的特点、地位及作用。

6. 一种着眼于文学作品美学属性及美感效能的批评模式,即以一定的美学思想或美学主张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审美特性、审美创造、审美功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力求以此来规范文学特性而区别于其他精神形式,发挥文学特有的情感和精神影响力。审美批评由于美学思想的多样性和个体审美的差异性而显得纷繁复杂,但对文学作品情感性、愉悦性、创造性及技巧性、形式美的强调则是共同的。

7. 从心理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古已有之。但心理批评通常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现代批评形态。这种心理批评或以精神分析学为据,或以实验心理学为本,或以完形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进而追寻创作心理机制和鉴赏心理构成。与其他批评形态主要从作品外在因素或作品构成因素评价作品不同,心理批

第 11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评强调文学活动特别是创作和鉴赏活动主体内在特殊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8. 语言批评本质上属于形式批评范畴,指将文学作品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形式,对其意义、结构功能、象征意蕴、指称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形态。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及结构主义等批评都包含了语言批评。语言批评借鉴和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文学语言的解析有其精微独到之处,但往往切断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文学内容本来应有的含义,把语言功能夸大化、极端化,有明显的局限性。

9. 这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具体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包括作品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和健康的情感性;艺术标准是判断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包括文体的评价、形象的评价、意蕴的评价以及与文体、形象、意蕴密切相关的创造性状况的评价。坚持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是正确开展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论述

△△1. 答:(1)就文学批评活动本身的状况看,它首先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即表达文学应该“写什么”、 “怎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主张、观点、分析、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在形式上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的思维形式相类似,而且其思维的内容还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相联系、相杂糅,哲学、政治、道德、宗教同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因而,文学批评作为精神活动也必然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其次,就批评活动主客体双方而言,批评的客体对象无论是狭义的作家作品,还是广义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文学流派包括批评自身,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而批评的主体即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无论是个人的批评还是代表一定时代和阶级的批评,都必然有着思想的、美学的、社会的、人生的指向,有着对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维护或质疑甚至排斥,从而,批评者的批评就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工作。

(2)从批评的指导思想和批评的模式与方法看,文学批评也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首先,凡称为指导思想者,都是用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的,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文学批评,就是在一定指导思想下展开的精神活动和话语形式,其意识形态属性不言自明。其次,就一定的批评模式或方法而言,它们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主张下逐渐形成的规矩和操作要求。模式和方法也是意识形态性的。像社会历史批评、道德伦理批评、文化批评等,其意识形态的内涵自不待言,就是语言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等,无一例外也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背景和内涵。

(3)从文学批评的影响和功能看,它仍然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学批评一要影响文学创作,二要影响读者的阅读欣赏,三要影响文学理论,四要影响文学观念。总而言之,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影响作家的创作走向,也影响文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构建。

△△2. 答:(1)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世界观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上的体现,对文学、艺术批评具有宏观指导的原则意义。恩格斯曾称之为“最高的标准”。

(2)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具有最广泛地适应文学、艺术作品产生和存在实际的一般性品格,可以吸收、兼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批评形态的长处,也可以指导各种批评形态的具体应用。

(3)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可以衍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批评标准,如思想标准、艺术标准等等。 (4)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还因为它始终体现了艺术的特性和规律,与艺术发展的实践相一致。

△△3. 答:思想标准重在评价文学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艺术标准重在评价文学批评怎样表现

第 12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了“意”。用通常的表述则为:思想标准是衡量作品思想意趣真假正误、好坏善恶的尺度,而艺术标准是评价作品艺术创造高下优劣、成败得失的准绳。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虽然从理论上可以指出其具体内涵,但是在批评的实践应用中,由于不存在没有思想性的艺术作品,更不存在没有艺术性的艺术作品,因而两者总是相互联系并且互为条件的。通常的情况是:一部作品可能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平衡,或者思想性强而艺术性比较淡薄,或者艺术性独特而思想性不足。并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对一部作品的批评往往会在历时性的接受中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相互之间的倚轻倚重也会不一样。但是,从总体上说,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就是两个标准的“二而一”的关系。例如真实性、倾向性、情感性的思想评价,如果离开文体评价、形象评价、意蕴评价,实际上无从进行;同样,如果连文体、形象、意蕴都不能感受、理解,都评价不了,其包含的思想、情感也就无从说起或说而不清,说而不准,说而不透,思想标准就变得空洞无物,大而无当。因此,批评标准在批评实践中,总是互为表里、密切联系的。

4. 答: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并没有截然的时限区分,也不意味着两者的不可相容性。传统的批评只意味着它兴起较早,运用较久,因而也比较成熟和相对稳定;而现代批评模式,则意味着它兴起较晚,运用较新,因而正处于发展之中。

传统批评与现代批评的四点主要区别:一是产生形成的时代历史条件不同,二是学科理论的背景支撑不同,三是批评的着眼点和视野不同,四是对社会和读者产生的影响不同。但是,它们也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批评的对象都是文学作品。以社会历史批评与语言学批评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差异:

(1),从源头上讲,尽管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深处,而且可能在同一个人的批评中出现,但是,就其成型为一种各有规范的批评模式,则社会历史批评早而语言批评晚。在西方,社会历史批评奠基于维柯,成型于圣佩韦,成熟于丹纳,马克思主义变革和发展了这种批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语言学批评形成模式,则是在西方现代语言学成就的推动下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它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建构于本来也是语言学家的俄国的雅各布森,发展于美国和法国的一批批评家如艾理查兹。而且,语言批评又与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多有纠缠。因此,它虽然模式化了,但其模式的清晰度,远不如社会历史批评那样明确。

(2)其次,从学科理论的支撑背景讲,尽管两者都不乏学理支撑,但背景各不相同。社会历史批评有着深厚宽广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学科背景,尤其是后来,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支撑,使社会历史的批评模式宏大而又不乏精到,广为批评者运用。而语言学的批评,则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有着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新意。

(3)从批评的着眼点讲,社会历史批评更关注作品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的关系,主要的批评点是作品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状况及其社会影响,有时,它会由对文学的批评转向对社会的批评。因此,社会历史批评的视野十分开阔。语言批评的着眼点则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

(4)最后,从批评产生的效应讲,社会历史批评影响读者阅读思考的,更多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社

第 13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会生活情景,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而语言学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排斥“误读”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语言学的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

△△5.答:(1)分别指出文学批评家应有的态度和素养。基本态度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全面的公

正态度,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关键和核心。基本素养是:思想理论素养,要求思想敏锐,理论深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前沿性;专业艺术素养,要求具有专家的学识功底,尽可能成为某一专业艺术的专门家,至少应熟悉、懂行;三是知识技能修养,知识求广博,技能求熟练。

(2)指出批评家应有的职责:进行意识形态评价,引导文学方向;进行艺术分析,总结创作经验;评价艺术作品,引导读者消费;发展文学理论,培养文学新人。

(3)指出批评家的态度和素养对履行其职责的关系: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素养能使批评家对文学现象作出及时、敏锐的反应,并使其批评更具科学性、深刻性、公正性、引导性,令人信服,有所建树,从而有效地履行其批评家的职责。

第 14 页 共 14 页

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

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g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