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3-11-07 02: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o.1什么是微生物?习惯上它包括哪几大类群?

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①非细胞型。小、无典型细胞结构,包括病毒亚病毒②原核细胞型。无成形细胞核及完整的细胞器,包括三菌三体③真核细胞型。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细胞器完善,包括酵母菌、霉菌、蕈菌等。

0.2微生物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分期: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奠基期 ?

1.1试对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设计一简表解。

荚膜 微荚膜 糖被 黏液层 凝胶团 鞭毛、菌毛、性菌 毛 芽孢 特殊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间体 核糖体 一般结构 细胞质 内含物 储藏物 核区 1.2试图示G+细菌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成分 占细胞壁干重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

菌 肽聚糖 含量很高含量很低

(50~90) (~10) 磷壁酸 含量较高(<50) 无 类脂质 一般无(<2) 含量较高

G+细菌和G-细菌都含有肽聚糖和磷(~20) 壁酸,区别在于含量的不同。蛋白质 无 含量较高 1.3试图示肽聚糖单体的模式构

+-造,并指出G细菌和G细菌在肽聚糖的成分和结构上的差别。G+细菌肽聚糖单体

结构与G-细菌基本相同,差别仅在于:①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不是L-Lys,而是被一种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壁上的特殊氨基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F)所代替;②没有特殊的肽桥,故前后两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稀疏、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1.4在G-细菌细胞壁外膜和细胞壁(内膜)上各有那些蛋白?其功能如何? 外膜: ? 细胞膜:?

1.5试列表比较真细菌与古生菌在细胞膜结构上的不同点. 古生菌细胞膜 真细菌细胞膜 亲水头(甘油)与疏水尾(烃链)间醚键酯链连接 连接 疏水尾的长链烃是异戊二烯的重复单位 疏水尾是脂肪

酸 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单分子双分子层膜 层比双分子层机械强度高) 甘油3C分子上连接磷酸酯基、硫酸酯基、 多种糖基 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独特酯类,如视黄醛, 可与蛋白质结合成视紫红质

1.6试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

+

与碘的复合物。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或丙酮)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止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保留最初的紫色(实为紫加红色)了。【涂片固定→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95%酒精→稀释复染→复红】

1.7什么是缺壁细胞?试列表比较四类缺壁细胞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缺壁细胞:(见前文名词解释6) 类形成 特点 实际应用 型 L在实验或宿主体内通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成多形可能针对型过自发突变形成的遗态;大多数染成革兰氏阴性;营养要求细胞壁的细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高,高渗环境,生长较缓慢,一般培养抗菌治疗菌 损菌株。 2~7天可形成中心较厚四周较薄的“油有关 煎蛋”似的小菌落。 原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G+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这种原生质 生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体除对相应的噬菌体缺乏敏感性(若在质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形成原生质体前已感染噬菌体的细胞体 胞壁的合成,所得到的仍可正常复制)、不能进行正常的鞭毛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运动和细胞不能分裂外,仍保留着正常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细胞所具有的其他正常功能。不同菌种胞。 或菌株的原生质体间易发生细胞融合,可用于杂交育种;另外原生质体比正常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有利于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研究。 球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 状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体 是G—细菌外膜层)的圆球形原生质体。 枝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没有的 原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zhai醇,故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体 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仍有较强的机械强度 生物。 1.8试对G-细菌的鞭毛和螺旋体的周质鞭毛在结构、着生方式和运动特点等方面作一比较。 结构 着生方式 运动特点 G-细菌的鞭毛 螺旋体的周质鞭 毛 1.9试用表解法对细菌芽孢的构造及各部分成分作一介绍。

1.10什么是菌落?试讨论微生物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及其内在原因。 菌落:是指将单一微生物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 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边缘、隆起、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细胞形态是菌落形态的基础,菌落形态是细胞形态在群体聚集时的反映。细菌是原核微生物,故形成的菌落也小;细菌个体之间充满水分,所以整个菌落显得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球菌形成隆起的菌落;有鞭毛的细菌常形成边缘不规则的菌落;具有荚膜的菌落表面较透明,边缘光滑整齐;有芽孢的菌落表面干燥皱褶,有些能产生色素的菌落还显出鲜艳的颜色。

1.11试以链霉菌为例,描述这一类典型放线菌的菌丝、孢子和菌落的一般特征。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链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分支,菌丝直径很细,与细菌相似。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无内隔,内含许多核质体,故一般呈多核的单细胞状态。基内菌丝体(营养菌丝“根”,吸收水、营养和代谢废物)气生菌丝生长致密,覆盖整个菌落表面,菌丝呈放射状。

2.1试对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作一表解。

2.2试图示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并对其中各主要过程作一简述。

(1)子囊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芽产生的单倍体营养细胞(2)单倍体营养细胞不断地进行出芽繁殖(3)两个性别不同的营养细胞彼此接合,在质配后即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营养细胞(4)二倍体营养细胞不进行核分裂,而是不断进行出芽繁殖(5)在以醋酸盐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同时又缺乏氮源等特定条件下(6)子囊经自然或人为破壁后,可释放出其中的子囊孢子

2.3试以表解法介绍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可分化成哪些特化结构,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2.4试列表比较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单细胞微生物 菌丝状微生物 菌落特征 微生物类别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 含水状干燥或较很湿或较湿 较湿 干燥 态 干燥 菌落 大而疏松外观状小而凸起或大大而凸起 小而紧密 或大而致态 而平坦 密 主要特征 单个分散或有相互关单个分散或一定的排列方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系 假丝状 式 细胞 形态特小而均匀个别大而分化 细而均匀 粗而分化 征 有芽孢 菌落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参考菌落与培养基结较牢固结不结合 不结合 牢固结合 特征 合程度 合 菌落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十分多样 十分多样

乳脂或矿浊色,少数红色或黑色 菌落正反面颜色的差别 相同 一般看不到细胞 相同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 可见球状,卵有时可见可见粗丝菌落边缘 圆状或假丝细丝状体状细胞 状细胞 细胞 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很快 较快 慢 一般较快 带有泥腥往往有霉气味 一般有臭味 多带酒香味 味 味 2.5试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提出制备相应原生质体的酶或试剂。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功能 细菌原生质体制备,溶菌酶,自溶酶

酵母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甘露聚糖(外层)蛋白质(中层),葡聚糖(内层)类脂,几丁质

酵母菌原生质体的制备:EDTA-a—硫基乙醇,蜗牛消化酶 放线菌和霉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微纤维,纤维素,几丁质

无定形基质成分:葡聚糖,蛋白质,脱乙酰几丁质,甘露聚糖,少量脂类无机盐等

3.1试图示并简介病毒的典型构造。 病毒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和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衣壳是病毒类的主要支架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衣壳粒所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核心壳。 3.2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体系?各种对称体系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3.3病毒的核酸有哪些类型?试举例并列表比较之。其中有哪几种类型目前还未找到代表性病毒?今后前景如何?P71 核酸类型 病毒代表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微生物病毒 DNA ssDNA 线状 细小病毒H-1 玉米条纹病毒等 核盘菌5Shadv-1病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g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