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珠小竹娃(第3稿)

更新时间:2023-10-31 19: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是明珠小竹娃

——“幼小衔接”课程设计方案

一、方案名称的由来

1.源于我校的特色品牌——竹文化

为拓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我校把小小的竹子引入学校教育。作为深化二期课改、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学校不断丰富与完善以竹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经过数年的努力“竹文化”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实现了校本课程全覆盖、阳光活动齐参与、拓展课程可选择的立体交叉实施局面。

以自主开发的竹竿操①

一至五年级的《竹韵》教材。以课堂为渠道让学生了解有关竹的名称、习性、产地、作 以学生不同的年龄特

(一、二年级)、竹竿舞(三--五你年级)丰富学 征和兴趣开设不同的活动 小组,丰富学生课程的体

2.源于初入小学孩子的心理特点——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探究行为。布鲁纳主张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幼儿在学习实践中感到愉快,在他看来,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即是好奇心。

“竹娃”的卡通形象可以从感官上引起兴趣。刚从幼儿园走出的孩子对于卡通人物保持着较高的好奇心,他们对自己喜欢的

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对“竹娃”的认识可以激发孩子成为“竹娃”的梦想。

1

说明:方案中使用的所有“竹娃”形象为借鉴图。仅用于对本方案的说明。

“竹娃卡”的评价方式可以促使孩子体验活动的快乐,通过获得“竹娃徽章”来保持内在的动机。

3.源于初入小学孩子的美丽期盼——健康成长

每年的9月,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心中满是欢喜,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学校能给孩子们优质的教育,我们坚信我们的学校能给孩子人生中一段美妙的旅程,我们也期待不久的未来他们能养成学习的基本习惯、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拥有美好心态。在这充满

“竹”的气息的校园,我们祝愿孩子们能早日成为我们学校的“小竹娃”,在“竹”的家园里健康茁壮地生长,从容地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二、方案实施的目的

1.与幼儿园的实施方案顺利对接

我校活动方案制定的首要目标是让初入小学的孩子尽快地从幼儿园的游戏为主的学习状态过渡到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中来,同时能在学习的起步阶段自信地跨起第一步。因此,我们的方案必须和幼儿园的方案能顺利地对接。

(活动内容对接) 2.深化我校的“零起点”项目

“零起点”项目在我校实施一年多来,我们的新生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了,我们的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初入小学孩子的身心特点;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的推进,能更

好地深化“零起点”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已有的经验能为本方案的顺利实

2

施提供有力支撑。

3.让初入小学的孩子了解新的学习环境

通过了解卡通人物“竹娃”诞生的背景与意义,让新入学的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对新的校园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唤起对学校竹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进而产生归属感。

4.让初入小学的孩子养成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

小学的学习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区别:幼儿园孩子以游戏学习为主,而小学是人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因此,对于初入学的孩子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的训练尤为重要。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在学习生涯中体会到事倍功半的乐趣,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用。

三、方案实施的路径

以符合初入小学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为载体,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基本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建立评价手册为目标,完善学生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 (一)开发系列活动方案 1.学习习惯养成系列活动方案

组织各学科的教师,对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学习习惯进行讨论。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习惯的训练,通过一种习惯的养成带动其他习惯的形成。学科的差异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把握学科之间的平衡性,与可移性。

2.行为习惯养成系列活动方案

我们将以学生最基本的行为素养为训练内容。即能符合学生在幼儿园已训练过的习惯又凸显出小学生活的特点。入上下楼梯靠右走的习惯、安静就餐的习惯、进入老师办公室的习惯等。 (二)丰富评价方式 1.“竹娃”卡通图案评价

在活动中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孩子,以“竹娃”进行评价。当孩子在方案实施的周期中集满一定数量换取相应的“竹娃”卡。

3

2.“竹娃”游戏卡评价

建立不同寓意的“竹娃”形象,让学生在不同系列的活动中所获得的不一样“竹娃”卡,保持参与活动的激情。同时,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学生依然可以利用手中的“卡”进行游戏,让习惯训练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提醒与强化。

3.“竹娃”徽章评价

徽章评价是本方案的终结性评价。活动结束,但孩子习惯的训练还只是个开始。“竹娃”徽章意味着孩子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意味着将在我们这样一个大竹园里健康成长。同时,让孩子能佩戴徽章为傲,树立学习的信心,以徽章促进孩子自律精神的养成。 (三)评价主体 1.教师对学生评价

以设计的各项目活动方案为基准,单个活动的评价可以是一个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对于一些学科整合活动中的评价将由教师进行联合评价。 2.家长对学生评价

家长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能更好地了解学校开展的活动,促进家校的联系;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家长在孩子基本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3.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更好地反思自己习惯训练中的不足,生生评价能更好地发挥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的作用,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四)评价手册的建立

评价手册集合各项目活动的方案设计,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训练的蓝本,为学生搭建了开展活动的平台。评价手册包含的内容为:

4

四、方案实施的周期

实施周期:8个星期 (初定)

五、方案实施的步骤

六、方案实施的保障 1.组织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小组,学校大队部、教导处、总务处等多部门协同合作,明确分工,保障活动方案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2.资金保障 (1)项目开发经费 ①“竹娃”等实物制作经费 ②活动组织经费 ③专家指导经费

(2)方案实施的奖励经费

方案建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将以照激励性原则实施奖励,提高系列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崇明县明珠小学“幼小衔接”项目启动小组

2014年10月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