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期末复习总结汇总

更新时间:2023-11-28 08: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质学研究的特点:

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2,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区差异性和变动复杂性,地址记录的残缺

3, 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时间的科学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野外调查研究和地质测量,积累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2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 3,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 名词解释:

1, 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度处,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

的面。

2, 一级不连续面:a.莫霍界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平均深度

33千米(陆厚洋薄),p28

b.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2900千米。纵波13.32—8.1、横波消失

3,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 拜尔勒面:地下400km的次一级不连续面 5, 雷波蒂面:地下1000km的次一级不连面

6, 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固体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圈

(p33)

7, 软流圈:深度在60~400km的古登堡低速层, 有部分熔融具有

较大塑性或潜柔性。700~1600度

8, 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

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9, 地质营力: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

10,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自然产物、有相对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分)

11,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12, 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顺序重复排列而

成的固体

13, 类质同像:在结晶构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

象。(条件: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电价相同) 14, 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

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15, 自色:因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中含有某些色素离子而呈现

的颜色

16, 他色:矿物颜色与自身化学成分与结晶结构无关,而是因矿物所

含的杂质成分引起的

17, 假色:矿物颜色是由某些化学的和物理的原因而引起的

18, 晕色:片状集合体矿物因光程差引起干涉色,eg。云母 19, 锖色:易氧化的矿物在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薄膜,

eg,斑铜矿

20, 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

面的性质

21, 最完全解理:矿物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较大而平整光滑(云

母,石膏)

22, 完全解理:矿物极易裂成平滑小块或薄板,解理面光滑(方解

石,石盐)

23, 中等解理:解理面旺旺不能一劈到底,不很光滑,且不连续,

常成小阶梯状(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

24, 不完全解理:解理程度很差,在大块矿物上男看到解理,只在

细小碎块上才看到不清晰地解理面(磷灰石) 25, 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石英,磁铁矿)

26, 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

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岩矿床的母体(SiO2是火成岩的最主要成分,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65%。火成岩中二氧化硅的多少指火成岩中石英,长石含量多少) 27, 自形晶:晶体发育成应有的形状 28, 半角晶: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

29, 他形晶:晶体不能发育成应有的形状,而是决定于相邻晶体所

遗留的空间形状,因此常是不规则的(在岩浆中早期结晶矿物常为自形晶,晚期结晶矿物多为他形晶

30, 卸荷裂隙:位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因承受上覆岩石的巨大静压力,

处于坚实致密状态。此种岩石随着上覆岩石被剥蚀而出露地表,重力顿释,体积膨胀,因而可产生平行于地表的裂隙。 31, 层裂作用:如果具有层理的沉积岩石,层与层之间也可张开 32, 成岩作用:岩石的风化剥蚀产物经过搬运、沉积而形成松散的

沉积物,这些松散的沉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以及其它的变化和改造,才能形成固结的岩石。这种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固结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

33, 压固作用:在沉积物不断增厚的情况下,下伏沉积物受到上覆

沉积物的巨大压力,使沉积物孔隙度减少,体积缩小,密度加大,水分排出,从而加强颗粒之间的联系力,是沉积物固结变硬。(使粘土矿物定向排列,使粘土岩具有清晰薄层层理) 34, 脱水作用:深埋地下的沉积物在经受上覆岩石强大压力的同时,

受地热影响温度也逐渐增高,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排出沉积颗粒之间的吸附水,使胶体矿物和某些含水矿物失去胶体水或结构水变成新矿物

35, 胶结作用:沉积物中有大量孔隙,在沉积过程中或在压固成岩

后,孔隙被矿物质所填充,从而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碎屑岩的主要成岩方式)

36, 重结晶作用:沉积物在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大情况下,可以发生溶

解或局部溶解导致物质质点重新排列,使非晶质变成结晶物质 37, 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不同,

而形成层状构造P123

38, 纹层(不能再分的微细层):在水动力条件微弱、平静环境条件

下形成的,多形成于闭塞海湾、较深的海、湖泊、沼泽、河漫滩等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

39, 砖红土型风化壳:在湿热条件下化学风化做到达晚期,母岩彻

底分解后的产物

40, 变质作用:当岩石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

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以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沉积岩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副变质岩)

41, 变晶结构:变质岩是原岩重结晶而成的岩石,具有晶质结构,

这种结构称为变晶结构

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基本是在固态条件下各种矿物几乎同时重结晶而成,所以矿物颗粒多为他形和半角,其自形程度反映结晶能力的强弱,结晶能力越强,自形程度越好,而且矿物排列常具有明显的定向性。

火成岩的变晶结构:在熔融的岩浆逐渐冷却过程中,由各种矿物按一定顺序结晶而成,矿物晶粒的自形程度常反映结晶的顺序,且火成岩中除去部分矿物变现为流线(eg流纹构造)、流面构造外,一般不具定向排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u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