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精析

更新时间:2024-06-21 05: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汉语语法

第一章 词 类 活 用

一 概 说

(一) 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 “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 使 动 用 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

(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4)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5)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国语周语下》

(6)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第 1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7)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汉书东越列传》

(8)(天汉)四年春正月,(汉武帝)朝诸侯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9)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将朝王。——同上

(3)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4)涉间(人名)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尸于楚,以求知罃。——《》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汉书韩信传》 (5)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 (6)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世说新语方正》

(7)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世说新语贤媛》 (8)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中》

(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 省略宾语的情况:

(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魏其武安列传》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2)晋侯谓庆政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僖公十五》 (3)“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蔺列传》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论语子路》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第 2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1)宋人请猛获于卫,……亦请南宫万于陈,……宋人皆醢之。——《左传庄公十二年》 (2)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5)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信南山》 (6)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8)(齐欲救代,对魏王说)故王不如东苏子(代),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9)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

(1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南宋初降金被立为傀儡皇帝] 三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王吉兹卜。——甲骨卜辞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卦》

(3)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 (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5)……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国语鲁语下》

(6)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 (7)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8)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 (9)太子迟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10)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小雅白驹》

(2)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岂杓人哉?——《庄子庚桑楚》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襄十一》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7)秦,形胜之国也,带山阻河,悬隔千里。——《汉书高帝纪下》 (8)依渤海,墙泰山,堑大河。——杜牧《燕将录》

第 3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9)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 (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4)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 名 词 用 如 动 词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3)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6)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 (7)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8)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9)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10)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北。——《墨子贵义》

(2)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战国策赵策》 (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 (4)吾亦欲东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5)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 五 名 词 作 状 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不当)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第 4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 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 (4)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2)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 (3)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4)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列传》

(5)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汉书龚遂传》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適子不立而外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3)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汉书严延年传》 (5)左抱幼妾,右拥嬖女。——《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二 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2)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史记留侯世家》

(3)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表工具】 (4)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史记留侯世家》 (5)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6)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依据】 (7)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第 5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8)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0)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表方式】 三 表示对人的态度: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7)彼秦者,……虏使其民。——《汉书董仲舒传》 四 表示比喻:a

(1)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史记张释之列传》 (5)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 (8)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清稗类钞》 六 相 关 问 题

一 其它被视为活用的情况:

有些教材还介绍了古汉语中其他一些活用的情况: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数词充当谓语成分等,下面略作介绍: 动词用作名词:

(1)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形容词用作名词: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数词用为动词:

(1)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2)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第 6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6)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战国策赵策二》 “例不十,法不立”

另外,从句法的角度看,使动、意动实际上都是古汉语中动宾关系的特殊语义格式,因而有人把它们叫做“特殊动宾关系”。事实上,古汉语动宾结构中不属于施受语义关系的远不止这两种。下面结合例句略加说明: “为宾动”:主语“替”宾语、“为(给)”宾语动,或“为了”宾语动。 (1)晋解张御郤克。——《鞍之战》 (2)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 (3)文赢请三帅。——《崤之战》

(4)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左襄二十七》 (5)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孟子告子上》

(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8)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

(9)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10)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对宾动”:主语对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朝、向”宾动) (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郑伯克段于鄢》 (2)君三泣臣也,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因宾动”:宾语是主语发出某动作行为的原因,因宾而动。 (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崤之战》 (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 (4)诸侯归其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以宾动”:主语用宾语为工具或材料而动作,动词多以名词活用。 (1)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尔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2)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史记货殖列传》 二 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可资参考的语法条件有以下数种格式(主要是名词的活用,形容词主要是“高、贵、尊、卑、贱”等词,例略): (1)

名词+名词

正常关系(词性均不变):A 并列 B 偏正 C 同位 D 判断句主谓

第 7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活用关系(其一活用为动词): A 动宾: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5)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B 主谓: (1)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上(较上例6) (3)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4)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C 动补: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高祖本纪》 “军霸上” (2)名+代词 人称代词“之”、“我”

(1)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附着性代词“者”、“所”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 (3)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4)寡人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3)副词、助动词+名词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 (4)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左传僖公十九年》 (5)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蔺列传》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形容词) (7)非敢后也,马不前也。——《论语雍也》 (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9)寡人欲相甘茂。——《史记甘茂列传》

第 8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4)名词+介宾结构

(1)刑(通“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宁毋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 (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5)“名而动(动而名)”结构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2)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 (3)进诚梯而下之。——《资治通鉴》

(4)……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 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汉语语言特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从跟本上否定其合理性,主张取消“词类活用说”,有人则审慎地对其进行修正。事实上,很多教科书和语法著作把“词类活用”的范围划得过宽,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用法的用词现象视为“活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一类,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变化,就会看到很多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仅是名词的词,历史上它们曾经是动词或动名兼类词。如“衣”、“雨”、“军”、“贼”、“鞭”等(简析)。

要想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建立在阅读大量历代典籍基础上的纯熟的文言文语感,又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特点的把握、汉语史的观念)作支撑。 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3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4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5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6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二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 词序及词序的功能:

(1)词序:也叫“语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2)词序的功能:词的排列顺序,反映着词与词的各种关系。因而,词序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词序发挥的功能并不一致,如俄语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的语法意义,语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各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的正常语序是“主宾谓”。

词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也是修辞手段。通过词序的变化,可以强调句子语义的重点,给读者或听者以更为明晰、强烈的印象。如《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强调了谓语“贤”,突出了颜回所具有的不同凡响的品格。 (3)汉语的词序特点:

1. 地位突出: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语素)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在汉语中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无论词、短语或句子中都是这样。如“语法”、“法语”,“人情”、“情人”,“人君”、“君人”,“学习汉语”、“汉语学习”,“我爱他”、“他爱我”。在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为主,更是出现了象“回文联”、“回文诗”这样特殊的语文体式。(例见卡片)

第 9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2. 词序固定:汉语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词序却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是:(1)主—谓,(2)动—宾,(3)定—中,(4)状—中,(5)中—补。这些基本词序自古至今保持了巨大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二 古汉语的特殊词序:

古汉语里也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词序实际上主要存在于先秦上古汉语中,自汉代以后逐渐变化,后来大都从口语中消失。但由于历代写文章的人习于仿古,也由于有些句式富于表现力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因而特殊词序在中世以后的古文中仍不乏其例。词序变化的特殊性与基本词序的稳定性相结合,使语言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掌握这些特殊词序的变化规律不仅使我们对古今汉语的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汉语的能力。这些特殊词序主要有宾语前置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一)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基本的动宾、介宾词序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即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也是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诗经?唐风?鸨羽》

(3)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国语?晋语一》 (4)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5)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6)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7)藐藐孤女,何依何恃?——陶潜《祭程氏妹文》 (8)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9)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10)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1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有两个要件,一,必须是疑问句,二,宾语必须是代词。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时,疑问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前(如“又谁敢怨?”),也有置于助动词后的(如“吾敢谁怨乎?”)。另外必须注意的,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时才受本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宾语中的一个成分,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如: (1)此为何名?——《韩非子?喻老》 (2)欲于何所王之?——《史记?三王世家》 如欲前置,需使用“之”标志。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先秦时代,这一规律比较严格,偶有例外。汉以后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第 10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 表比喻关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4. 表某种特殊逻辑关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5. 表因果关系: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本章思考题:

1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2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3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 是从哪里来的?

5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6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第四章 被 动 句

(一) 被动和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3.被动句式: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从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二) 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除了借助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外,有些句法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被动性质,如及物动词却不带宾语(例1——7);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它的宾语,而相当介词“于”的宾语,表动作的主动者或处所等。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 (2)十三年,晋侯弑。——《国语?周语》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4)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

第 16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7)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

(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史记?酷吏列传》 (9)(大树)不夭斧斤。——《庄子?逍遥游》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三) “于”字句:(“于”、“於”的区别简介,见卡片)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1. 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2. “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3. 特 点: ① “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 ② 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1)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 “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1. 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2.“为”的作用:“为”(助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经历了一个由“动词——助词——介词”的虚化过程。

3. 特 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 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 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1)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五) “见”字句:

第 17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1. 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2. “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3. 特 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也可理解为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介词)。 ③ 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六) “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1. 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2.“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3. 特 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 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由名词引申,“被”,《说文》:“寝衣也,长一身有半。)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1) (2)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助词(一说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普遍运用)。如:

(1)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起源于两晋,盛行于唐)。如:

(1)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七) 小结:

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字句、“于”字句为主的时期(上古早期) 1.被动标志词是“见”、“于”“於”

2.主要句式是:“见动”、“见动于宾”、“动于(於)宾” 3.施事者在动词后,由“于(於)”引进

4.缺点:“见”表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于”可引入主动者,但不可省,且位置靠后。

第 18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第二阶段:“为”字句的出现(战国——两汉) 1.增加了标志词“为”

2.出现了“为动”、“为……动”、“为……所动”等更多的句式。 3.“为”本身表被动,施事由动词后移至动词前(革命性意义)。 4.缺点:“为”的用法多样,句式中有不必要的成分,繁琐而不够简明。 第三阶段:“被”字句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中古以后)

由“被”直接标志被动,可引进施事,且不需借助其他不必要的标志成分,简明干净。因而逐渐战胜了同类其他句式。王力《汉语史稿》(p426、429)说:“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句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这一个发展阶段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被动式与动补式、处置式的结合以及被动句本身的复杂化(近代汉语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何为“被动”?何为“被动句式”?汉语古今的被动句有什么异同? 2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都是怎样构成的? 3 “于”字被动句中的“于”语法作用是怎样的? 4 “为”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5 “见”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6 “被”字被动句是怎样发展来的?

第五章 副 词

一、概 说

(一) 副词及其特点:

副词主要修饰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各种特征,与此同时,也对主语和宾语起修饰作用,显示它们在与谓语发生关系时的方式、状态、范围等。

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

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谦敬副词整体语义较虚),用法也比较灵活,在句中大都位于谓语前作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后作补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中心语。因此,副词既有实词性,也有虚词性。 副词虽然只是状语的一种,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古汉语句子中,动词谓语占压倒优势,因而副词也特别发达。 朱德熙《语法讲义》(40页):“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指的是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从这个角度看,副词是封闭类。古汉语词类研究中,对副词的断代研究、专书研究多采用穷尽列举、数学统计的方法。 (二) 副词的分类:

副词是一个很特别的词类,范围比较宽,量也相当大。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落,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

对词的分类(包括其下位不同层级的分类),要贯彻既要提高分类的概括性,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使不同类别的词在用法与意义上有其内部共同性的原则,专门的语法研究一般分类较细。如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副词为十一类:

时间副词 程度副词 状态副词 范围副词 否定副词 疑问副词

第 19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推度副词 判断副词 连接副词 劝令副词 谦敬副词

常见的简略分类一般分副词为七类:【北大张双棣、宋绍年《古汉语知识教程》、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语气词) 表敬副词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概括起来可分五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表示程度正恰合适,表示程度差不多。粗略地划分可分三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 (一) 表示程度高 常见词:

A 表最高:“最、绝、至、极”等

(1)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 (2)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3)终逾絕险,曾是不易意。——《诗经?小雅?正月》(不易意:不改变主意) (4)策驰驱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注》 (5)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鲁问》 (6)汉使至轻我。——《汉书?张骞传》

(7)洪泉极深,何以填之。——《楚辞?天问》(洪泉:传说中的地水之源) (8)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B 表较高:“太、特、殊、尤、良、甚、大、孔”

(1)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韩非子?和氏》 (2)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3)孔璋表章殊健,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

(4)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曹丕《与吴质书》 (6)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周易?系辞下》 (7)蔡文大奇其容貌。——《汉书?翟方进传》 (8)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小雅?小旻》

另有“丕、颇(叵)、稍、雅、酷”;“了、都、浑”(与否定词连用)等。 (1)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孟子?滕文公下》 (3)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 (4)帝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后汉书?隗嚣传》

(5)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 (6)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

(7)肃宗先闻后有才色,数以询诸姬傅。及见,雅以为善。——《后汉书?章德窦后记》 (8)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宋?卢炳《玉团儿词》

第 20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9)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媛》

(10)身与君别数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世说新语?文学》

(11)王经……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泣涕辞母,曰:“不从母教,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世说新语?贤媛》

(12)病来意气浑非昨,一柱香烟帐底看。——陆游《病中绝句》 (二) 表示程度轻微(程度较低) 常见词:“略、少、稍、微、颇”等

(1)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荀子?君道》 (2)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3)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和之外。——《庄子?徐无鬼》 (4)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四》 (5)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汉书?袁盎传》 (6)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7)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汉书?翟方进传》 (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9)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10)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 另有“差”

(1)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 (2)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汉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传》

(3)谢太傅雪日内集,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言语》 (三) 表示程度变化(加深)

常见词:“弥、益、愈(逾)、兹(滋)”等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絕。——《吕氏春秋听言》 (3)自是鲁人轻晋币,而益敬其使。——《左传?襄公十四年》 (4)城中闻车驾至,众心益固。——《后汉书?庞萌传》 (5)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吕氏春秋?尽数》

(6)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庄子?渔父》 (7)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8)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下》 (四)其他

程度副词除以上三类之外,还有些副词可以表示程度的适合、差不多等,主要有“正”、“恰”;“庶(庶乎、庶几、庶或)、”“殆”“几”等。

(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2)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战国策?秦策四》

第 21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隔户杨柳弱娜娜,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学术,殆与萧曹陈平异矣。——《史记?张丞相传》 (8)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9)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其用笔甚草率,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梦溪笔谈?书画》 三、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都用作谓语的修饰语,在句中作状语,主要表示主语或宾语在参与谓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时范围的大小,其语义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宾语(语义指向)。

“范围”,主要是指发出或接受动作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或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者是施事者共同发出的,还是以其他方式如各自、分头……发出的。

范围副词大致可分为两类:(1)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2)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一)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常见词:皆、咸、尽、具、悉、举、率;俱、共、并等,如:

【皆】(1)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尚书?吕刑》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咸】(1)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吕氏春秋?仲春》 (2)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史记?孝文本纪》

(3)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尽】(1)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尚书?金縢》

(2)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史记?田单列传》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 【具】(1)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尚书?吕刑》 (2)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史记?郑世家》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悉】(1)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上》

(2)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3)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周本纪》

【举】(1)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左传?宣公十七年》

(2)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率】(本义:捕鸟网。《说文》:捕鸟毕也。) 今义“大都”

第 22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用。——韩愈《进学解》 (2)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吴王饮群臣酒,不问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资治通鉴?晋纪》 【俱】

(1)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五蠹》 (2)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共】【并】例略。

另有:备、兼、毕、徧(遍)、凡、一;钧(均)、胥、佥 【备】

(1)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楚辞?离骚》 【兼】(《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1)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七》 (2)万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朱熹《己酉拟上封事》 【毕】(本义:捕鸟器。星宿名,象形)

(1)群臣闻之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战国策?秦策二》 (2)天下逸文故事,莫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 (3)儒墨毕起。——《庄子?在宥》 【徧】(遍)

(1)时从出游,……然犹未能徧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2)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史记?周本纪》” 【凡】

(1)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 (2)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 (3)凡杀三人,伤一人。——《汉书?文三王传》 【一】

(1)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后本纪》

(2)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史记?孟尝君列传》 【钧】(均)

(1)公都子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 (2)其乡里未之均见闻也。——《墨子?尚同下》 【胥】

(1)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2)逮八月既望,新驿成,郑人胥悦。——刘禹锡《管城新驿记》 【佥】

(1)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尚书?舜典》

第 23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2)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后汉书?桓荣传》 (二) 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常见词:唯(惟)、独、特、但、徒、第、仅等 【唯】(惟)

(1)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不惟许国是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独】(另有情态副词用法表反问语气“难道……”、形容词) (1)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2)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左传?桓公六年》 【特】(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特地、特意”)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赵城。——《史记?廉蔺列传》 (2)此特群盗鼠窃狗偷耳。——《史记?叔孙通列传》 【但】

(1)为将当有怯懦时,不可但恃勇也。……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夏侯渊传》 (2)公干(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徒】(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白白地、徒劳地”)

(1)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2)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第】

(1)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后汉书贾复传》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仅】(两种用法:“只”;“接近”。第二种或视为程度副词)

(1)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絕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殁也,距今兹仅二千岁。——《龙安海禅师碑》 (3)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 (4)江国愈千里,山城仅百层。——《治岳阳城下》 另有:才(财、裁)、止、直、啻、祗(秪)、亦;鲜;各、别 【才】(繁体字形作“纔”,注意与“才干”之“才”区别)(财、裁) (1)虽大男人,裁如婴儿。——《战国策?燕策一》 (2)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3)身死纔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汉书?贾山传》 【止】

(1)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2)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世说新语?夙惠》 【直】

(1)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2)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战国策齐策四》

第 24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啻】“只”、“仅”(与“不、匪、奚、何”连用)

(1)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尚书?泰誓》 (2)若斯之类,匪啻于兹。——左思《三都赋序》

(3)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奚啻一人!——《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二年》 (4)人情相去之远,何啻于十百千万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祗】(秖)

(1)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小雅何人斯》 (2)欲之而言叛,祗见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亦】

(1)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2)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鲜】

(1)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公二十年》

(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各】

(1)其湛有乐,各奏尔能。——《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2)且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传?成公二年》 【别】

(1)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注:“各”、“别”也有的视为情态副词。 四、时间副词: (一)概说

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两大类:(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表时间点或时间段);(二)表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特征(快慢缓急、短暂永久、与其他动作行为的时间关系)。

这类副词及其词组,无论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都在副词中居首位,因为与动行有关的时间在语言信息的传递中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 表动作行为发生时间的副词 (1)表过去:

A 对往事的追述:昔(昔者、夙昔、宿昔、畴昔)、曩(曩者、曩昔)、向(乡、曏、向者)、初、始、日(日者、一日、他日)、往(往者、往古、往昔)…… 【昔】(甲骨文字形)

(1)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尚书?君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特殊用法:(“刚才”)

第 25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余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列子?周穆王》 【曩】

(1)(文公)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外储说左下》 (2)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飨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 (注:辟奠,撤去酒食。辟,通“避”;奠,放置,用为名词。)——《国语?晋语二》 【向】(本义:北向窗)(“向、嚮、曏”三形)

(1)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庄子?庚桑楚》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公室之美而受之。 ——《孟子?告子上》

(3)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世说新语?文学》 【日】

(1)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左传?文七》

(2)日者,淮南(刘安)、衡山(刘勃)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盐铁论?晁错》

(3)他日吾见蔑(然明)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左传?襄公二十五》 (子产问政,答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往】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 表完成体:

已、业、既;毕、讫(位于动后)

【毕】(1)(韩)信拜礼毕,上坐。——《史记?淮阴侯列传》 (2)王(恭)饮酒毕,因得自解去。——《世说新语?方正》 【讫】(1)用讫再火,令药熔。

(2)每饲蚕,卷帘帏,饲讫还下。——《齐民要术?种桑与养蚕》 (2)表现在:

今(而今、如今)、见(xian现)

【今】(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晏子春秋?外篇》 【见】儿见在,未死。 ——《汉书?外戚传》 (3)表将来:

将、且;方、行(行将)、今;其(古)、欲、要(晚近)

【方】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行】十八岁(十八年后)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今】表短暂将来。

(1)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战国策?魏策一》 (2)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项羽本纪》 【其】(1)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卫风?伯兮》

第 26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2)今殷其沦丧。——《尚书?微子》

(3)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僖二十三》 【欲】(1)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醒物所为也。”——《后汉书?华佗传》 (2)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与元微之书》 (3)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三) 表时间特征(时间的状态)的副词

(1)表先后早晚: “先、后、早(蚤)、晚、才(财、裁)、适、方、甫”等,如: 【适】(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孔雀东南飞》 (2)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汉书?贾谊传》

(3)自谓去家适经旬余,而已十余年矣。—《后汉书?费长房传》 【方】(1)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南匈奴传》 (2)晚色云开,春暖人意,骤雨方过还晴。—秦观《满庭芳》 【甫】(1)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欧阳修《原敝》 (2)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辛弃疾《满江红》

(2)表两件事的时间关系(叠合、接连、间隔): “会、适、属、恰”; “即、随、辄、便、旋、继(继而); “俄”(俄而、俄顷)、顷(有顷、顷之、顷者)、须臾、寻、间(间者、选间),如: ”【适】(1)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2)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鲁仲连,齐国高士)—《战国策?赵策三》 【属】(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左传?成公二年》

(2)属梁乱,始居新城郡武东山。—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 (3)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旋】(1)……病旋已。 —《史记?仓公列传》 (2)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韩愈《平淮西碑》

【间】(1)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近来)闻足下迁,惕然不喜。 —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2)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吕氏春秋?任数》 (3)动作的时间特征(急遽突然、快慢疾徐)【注:或以为情态副词】 “忽、倏、猝(卒)、遽、乍、骤、蓦” “徐、缓、迟、渐、垂(单或双)” (4)动作的持续或频度: “方、正、犹、尚、还”;

“时、常、每、频、屡”;(单或双) “永、久、长、恒”;

“终、卒、竟”; ←以上表持续 “姑、权、偶、聊、罕、希”;

“再、复、更、有(又)、仍、荐”。 ←以上表频度

【再】(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第 27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4)(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 (5)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6)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韩愈孟郊《斗鸡联句》

【注】:教材(郭版)说,一般专指两次,唐以后也可指第二次。杨、何《古汉语语法》说,上古表第二次,汉魏以后也表两次。相互矛盾,未知谁是。

【方】(1)蚌方出曝,鹬啄其肉。—《战国策?燕策二》

(2)天下方扰,诸侯并起,置将不善,一败涂地。—《汉书?高帝纪》 【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淮阴侯列传》 【仍】(1)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汉书谷永传》

(2)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荐】(1)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诗?大雅?云汉》 (2)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 —《左传?僖公十三年》 五、情 态 副 词 (一)相关理论问题:

情态副词(也叫情状副词)是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情态”的含义,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理解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或动作行为发生时伴随的主观情状,也有理解为动作行为本身的情形、状态的。“语气”即指说话者在语句中传达的陈述、疑问、祈使、反诘、感叹、确定、测度等不同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语言中的基本语气可以靠语音手段传递(英语),也可以通过词汇手段传递和加强(语气词),但有些语气则必须靠词汇手段来传递(may,must,should,had better,maybe)。

鉴于对“情态”涵盖范围的不同理解和语气与情态难以截然划清界限的语言事实,所以相关副词的分类就显得很不统一。有些著作混而不别(教材),有些将语气副词分离出来单列一类(多数),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得最细,分“状态副词”为单独一类,又把表语气的副词细分为“疑问副词、推度副词、判断副词、劝令副词”四类。 (二)常用词:

为了避免芜杂,我们粗略地把情态副词分为两类: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2 表某种语气。 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认识不一,举略):

(1)表轻率肆意凭空白白:“妄、擅、苟、徒、、空、枉”,例: 【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庄子?齐物论》 【擅】非司寇而擅杀。——《国语?晋语九》 【苟】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徒】括徒(空)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史记?廉蔺列传》 【空】皆曰:“空杀兵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枉】汝休枉杀南飞鸿。——杜甫《岁晏行》

(2)表公开私下直接诈伪:“公、明、间、窃、私、微、伪、佯、诈” 【公】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盐铁论?备胡》

【明】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间】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复姓“辛垣”,名“衍”) ——《战国策?赵策三》

第 28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窃】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史?吕本》

【私】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爵禄;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 ——《孟子?公孙丑下》

【微】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左右有私不善者,乃为之请王曰:“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王不许,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王以为贱公子也。乃诛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 【伪】阳虎伪不见冉猛者。 ——《左传?定公四年》

【佯】(1)(李)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跃而上胡儿马。 ——《汉书?李广传》 (2)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史记?吕后本纪》 (3)箕子怒,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史记?殷本纪》 【诈】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史记?陈涉世家》 (3)其他:“递、迭、相、互”

【递】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迭】迭兴迭废,胜者用事。——《史记?律书》

【相】(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双向“相互”】 (2)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汉书?张耳陈余传》【单向,有指代性】 【互】胡笳互动,牧马悲鸣。——李陵《答苏武书》 2 表某种语气:

肯定语气:“必、诚、果、本、即、乃、曾、尚、犹、姑、固、且、盖、殆、或、将(qiāng)……大抵、大率、意者……”

反问语气:“岂、独、宁、安、何、胡、盍、曷、恶、乌、奚、焉;得无、无乃……”

其中“安、何、胡、曷、恶、乌、奚、焉”在词性上跨代词、副词两类:在表反问语气时应视为副词,因为此时它们不再具有代词的意义和功能。如: (1)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2)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

(3)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若穑夫,余曷敢不终朕亩?——《尚书?大诰》 (5)平子曰:“尔幼,恶识国?”——《左传?昭公十六年》 (6)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哉?——《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7)士患不勇耳,奚患于不能?——《吕氏春秋?忠廉》 (8)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表疑问,作状语的用法一般视为疑问代词,也有视为疑问副词的。(可对比语序、代词部分,认识词性是重点) 六、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否定或禁止。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它们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比较复杂。按照它们的作用可分四类:

(一)表叙述的否定:常用:“不、非(匪)、弗”; 偶用:“莫、未、毋、勿”[靡、蔑、无、亡(古、僻)]

这类副词占否定副词的最大多数。其中,“不”的用法最灵活多样,可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弗”一般用于否定及物动词,但宾语不出现。

第 29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不】(1)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深也。 ——《荀子?天论》 (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阐述而不创作(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好古,敏以求之”),我私自和我那老彭(或以“老子”、“彭祖”二人,或以为一人,大戴礼有“商老彭”)相比。 (4)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

(5)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6)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太中大夫陈炜]“高明必为伟器” “不”用于名词前,相当于“不是”,作用同“非”,如: (1)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

(2) 君过(国君拜访)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庄子?让王》

[出处]: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郑相)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有时表示那个名词用如动词,如:

(1)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 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 (3) 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左传?庄公八年》 (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另有“不法”、“不轨”、“不经”、“不群”、“不时”、“不庭”等

【非】(1)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4)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 (5)是非圣人之情也。——《荀子?不苟》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7)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大雅?烝民》

【弗】(1) 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2)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秦策三》

(3) (灌夫)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莫】(1)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2)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未】(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毋】 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韩非子?说林下》 【勿】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左传?襄公八年》

第 30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二)表禁戒的否定:“勿、毋、无、莫”;“休、别”(后起,例略)

【勿】(1) 我言维服(服、毕二音,“采用”或“发自心中”),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2)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诗?召南?甘棠》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4)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毋】(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3)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左传?文公十年》 (4)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 (6)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憚改。——《论语?子罕》 【无】(1)硕鼠硕鼠,无食我粟。——《诗?卫风?硕鼠》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莫】(1)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行苇》 (2)曰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3)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陆机《吴趋行》

(三)表疑问的否定(疑问句末,构成选择性问句):“不(fǒu)、否、未、无”(冇mo) 【不】(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蔺列传》

(2)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3)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汉书?于定国传》

【否】(1)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卫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孔距心) ——《孟子?公孙丑下》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未】(1)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张良子张辟强问丞相陈平“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 【无】(多出现于诗中)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四)表假设的否定:“非、否则”

【非】(1) 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左传?僖公四年》 (2)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 (3)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国语?越语上》

(4) 孤非周公瑾,则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第 31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5) 王非守御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赵策》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又叫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由此可分表敬和表谦两类。这类副词多用于书面文字之中,如书信、章表等,下面对其中的常用词分别介绍。

(一)表敬副词:“幸、辱、惠、蒙、垂”等

【幸】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武涉《淮阴侯列传》蒯通 【辱】何致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宗臣《报刘一丈书》 【惠】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蒙】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李密《陈情表》 【垂】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二)表谦副词:“敢、请、窃、恭、伏、忝、猥、叨(tao,犹“忝”)、敬、谨”等 【敢】(1)敢诏告于上天神后。——《尚书?汤诰》

(2)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臣敢以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听言动”) 【窃】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吴子?图国》 【恭】敢竭鄙诚,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忝】(1)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 臣忝备爪牙之任,不能早除妖逆,至銮舆再迁。——《唐书?李晟传》 【猥】仆,野人也。……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潘岳《秋兴赋》

【叨】(1)臣本以孤直,误叨奖知,久留滞于外藩。——苏舜钦《京兆求罢表》 (2)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敬】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周亚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谨】今当奉别。谨上二女子,一珠帘。——《资治通鉴?陈纪四?宣帝大建元年》

随着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消亡,现代汉语中,除了“请”(请问,……)、“敬”(敬请)、“惠”(惠顾)、“垂”(垂询)等少数残存用法之外,古汉语的谦敬副词基本被弃置不用了。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2 古汉语中的副词“少、稍、颇、但、徒、第(弟)、直、仅、曾、再、且”等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3 否定副词“不”和“弗”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4 否定副词“毋”和“勿”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5 何为“表敬副词”?表敬副词分哪两类? 6 表敬副词“请”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第六章 代 词

一 概述

1 代词的概念和作用

第 32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代词,也叫“代名词”。《马氏文通》称“代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 现代语法理论认为代词是代替词(名、动、形、数量、副)、词组或句子的词,既可以是体词,又可以是谓词。

代词的出现是任何种语言的必然现象,有了它,便可以避免语言中的重复和拖沓现象。有时一个“之”字,或能代替很长一段文字的内容,或能指一件相当复杂的事件(前文已经出现或明确)。另有一些代词,或无所指代,或暂时不知道所指是什么(无指代词、疑问代词),而语言表达中又经常需要这些语义的参与。因此,代词可以说是语言中很重要很基本的一类词。

代词在句法结构中可以担当主语、宾语、定语、判断句谓语、状语等成分。 2 代词的分类

代词一般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其中,指示代词中的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另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代词——辅助性代词。 二 人称代词

代替人称的代词(有时也指代人格化外物)。通常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三类,也有细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再加上己身称、旁称两类的。 (一)第一人称代词: 常用词:“吾”、“我”、“予(余)”

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吾”在先秦一般只作前置宾语,很少在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战国策?秦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8)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9)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10)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崤之战》 (11)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鞌之战》 (1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其他:“朕”、“卬”、“台”

(1)朕又何知?——《庄子?在有》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4)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二)第二人称代词:

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廼)”五个,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有所不同。“女(汝)、”“尔”、“若”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如: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左传?僖公四年》 (2)吾将残女社稷,灭女宗庙。——《国语?越语》

第 33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4)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成公元年》 (5)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经?魏风?伐檀》 (6)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8)予知之,将语若。——《庄子?知北游》

“而”和“乃(廼)”经常做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不能作宾语。 (1)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僖公十二年》

(2)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欲利而身,先利而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5)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6)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 (7)吕氏真廼主矣。——《汉书?张良传》

(8)过此以后,非廼所及。——《汉书?张良陈平王陵周勃传赞》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在先秦汉语里是没有的,古人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人称的概念。后代才产生的第三人称概念,在古代汉语里是用指示代词“之”、“其”、“彼”来表达的。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把“之”、“其”、“彼”当作第三人称代词看待。“之”一般只作宾语,如:

(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2)马逸不能止,师从之。——《左传?成公二年》 (3)从左右,皆肘之。——同上

“其”通常只作定语,也用于复指主语或作主谓结构的主语,如: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散其党,收其与,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韩非子?主道》 (4)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5)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 兼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双重性质,作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宾语,例: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2)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永某氏之鼠》 【注】:“之”、“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例

(1)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2) 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宋玉《对楚王问》

(3)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營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 (4)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三年》

第 34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6)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乐毅《报燕王书》 第二人称例

(1)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赵策四》

(2)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3) 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4)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5) 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汉书?蒯通传》 (6)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刺客列传》 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的另有“夫”、“厥”,中古以后有“渠”、“伊”等,如: 【夫】(1)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年》 (2)使夫往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礼记?大学》

【厥】大量见于金文,《周易》、《诗经》雅颂部分、《尚书》等有用,一般作定语,两汉后仅见于典诰文字,例略。 【渠】六朝后产生,唐时盛行。

(1)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2)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寒山子诗》 【伊】《世说新语》常见,隋唐仍用。例略 (四) 其他人称代词:

己身称代词“己”、旁称代词“人”,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臯繇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孟子?滕文公上》

(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五) 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法:

A 古汉语中,“我、吾、尔、女”既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 (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鲁国” (2)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八佾》 (4)我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B 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语法性质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是名词,有实在的意义,意为“一班人”。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

(2)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什邡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

第 35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3)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世说新语?德行》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我辈、“”尔辈”、“小儿辈”、“鼠辈”、“奴辈”等 (6)“公等”、“臣等”、“卿等”、“魏其等” (六) 谦称和尊称:

古汉语中不仅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低,第一二人称的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也不高。原因有两个:一是古汉语省略主语的现象很普遍,二是古代习惯对自己用谦称,对听话人用尊称。

性质:名词,属古汉语特有的一种称谓词。称谓词是名词中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的一个词族(词群),是近年来词语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亲属称谓词、社会称谓词)。 谦称:(1)自称称名。

①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2)“臣”、“妾”、“仆”【走、下走、牛马走,下官、卑职,草民,学生】 尊称:“子”、“君”、“足下”、“先生”等

附:母亲,“令堂”(萱堂、令慈);父亲,“令尊”(令严、椿庭)、“高堂”(父母);“令爱”、“令郎”;“宪台”、“堂台”(下属称上级);“兄台”、“台下”(朋友相称) 另有,傲称:“乃公”、“老夫”、“老娘”

特称:“陛下”(天子)、“殿下”(诸侯王、太子)、“阁下”(大臣)、“麾下”(将帅)

昵称:“尔”、“女”(一般称谓——轻贱色彩——亲昵色彩)、“卿”(敬称——亲昵色彩)蔑称: “竖子”、“竖儒”、“丑类”、“秃奴(称和尚)、”“厮(宋元话本)”

(1) ……人能充(扩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 (2) (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3)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 (4)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时歌》 (5)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6)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世说新语?排调篇》 (7)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

(8)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夫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世说新语?惑溺》 三 指示代词 (一)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

指示代词兼有执指示和称代两种作用,称代是它作为代词的共同属性,指示是它作为指示代词的特殊属性。当它以代词的身分代替名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同时含有称代、指示、区别的作用(“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逝者如斯”)。当它位于实体词前作定语时,其指示作用就更明显(“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物最相思”)。

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是近指和远指二分,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 36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近指和远指,特指和泛指,旁指代词,无定代词,谓词性代词。

【附】: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指示代词为近指、远指、兼指、他指、旁指、虚指、无指、分指八类,别谓词性代词为“兼词”。 (二)近指和远指:

这一组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近指)、“彼”“夫”(远指)。例: (1) 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3) 左史依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文观止《子革对灵王》)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5)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冯衍传》

(6)夏王率遏(竭)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7)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尚书?尧典》 (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9)(声子)对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左传?襄公廿六年》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夫”的指示作用较弱]

(三)特指和泛指:

这一组代词有“其”“之”,特点不在于近指或远指,在文中译为“这”“那”都可以。“其”表示特指,即总是含有特定的意义,并且总是做定语。一般代词都是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名词(前辞),而“其”不然(无前辞,非确指),如: (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2)至其时,往会之河上。——《史记?滑稽列传》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之”表泛指,有所指,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兔子比乌龟跑得快:A hare runs faster than a tortoise.),读者可以从文中体会。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3)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魏风?陟岵》

(5)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法言)陟彼岵君子》 注:例3、4、5“焉”、“旃”、“诸”= 之

(四)旁指代词:“他”(它、佗),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

(3)(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孟子?梁惠王下》

第 37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4)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 (五)无定代词:

“或”和“莫”,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可指人指物,“或”是肯定行的,“莫”是否定性的。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3)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心)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诗经?小雅?北山》 另,“无(毋)“靡””“罔”等词也有相当于无定代词“莫”的用法,如: (1)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2)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3)遗诏曰:“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书?多士》 (六)谓词性代词(兼词):

谓词性代词的词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可分两组: (1)“尔”“若”“然”,意为“如此”、“像这(那)样”。如:

(1)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三国志?蜀书?张裔传》

(2)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世说新语?贤媛》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 (4)尔知文王若勤哉!——《尚书?大诰》

(5)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位,非邪?[辕与黄生辩语]——《汉书?儒林辕固传》 (6)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7)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庄子?齐物论》 (8)今兹之正,胡然历矣。(当今执政者,为何如此暴虐)——《诗经?小雅?正月》 【另,“果然”“固然”“不然”“虽然”中的“然”词义词性同】

(2)“焉”和“诸”,“焉”的意思是“于此”,“诸”的意思是“之于”,词义中都包含一个介词,而介词是谓词性的,故可归入谓词性代词。如:

(1)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三十章》 (3)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左传?庄公十年》 后“焉”有虚化为语气词的用法,例见教材。

(4)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乎前也,在舆则见其依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5)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之以)——《论语?学而》“ (7)子贡曰:“有美玉于此,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第 38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四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因而也据以分为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一词兼有两种或以上用法)。

疑问代词在句子结构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判断句谓语、状语等成分,但不是每一个词都可以担当所有这些句法成分。

疑问代词是句子中未知而又需要回答的实义成分,即语义上“确有所代”。 一 指人:“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

A “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1)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主语]——《战国策?齐策》 (2) 吾谁欺?欺天乎?[宾语]——《论事?子罕》 (3) 敢问谁之罪也?[定语]——《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谓语]——《战国策?齐策》 B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a 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

(1)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2)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 (3) 孰城?城卫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b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和“谁”的用法相同。如: (1)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2)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3)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c “孰”和介词“与”结合,构成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 (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我孰与黄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d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谓语的核心谓词可以不出现。 (1)君料臣孰与舜?——《战国策?楚策》 (2)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e“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中,已经不表疑问。

(1)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2)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二 指事物: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A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可以指事物,也可询问原因和方法,意义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例如: (1)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2)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3)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第 39 页 共 68 页

古代汉语语法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5)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哭什么呢)”——《史记?魏公子列传》 (6)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指事物)。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B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2)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 (3)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5)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例(3)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1)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

(2)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1)“曷”充当定语;例(2) “曷”充当状语。

C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1)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 (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4)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D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1)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 (2)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三 指处所:“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 例如:

(1)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2)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列子?天瑞》

(3)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4)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

(5)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第 40 页 共 6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t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