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考研大纲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0:0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药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学基础综合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

一、说明

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典型反应和反应性;掌握几类典型反应历程和取代基效应;掌握各种异构现象,熟悉几类重要反应中的立体化学;对于个别化合物和作为开拓知识面的内容作常识性的了解。 二、参考书

《有机化学》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王礼琛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三、考试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基本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凯库勒结构式、离子键和共价键、现代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属性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四、有机酸碱的概念:勃朗斯德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掌握:有机酸碱的概念

3、重点掌握: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基本内容】 烷烃

同系列的构造异构;同系列和同系物、构造异构 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结构

构象:乙烷的构象、丁烷的构象

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 化学性质:氧化和燃烧、热裂反应、卤代反应 脂环烃

脂环烃的分类、构造异构和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与开链烷烃相似的化学性质、环丙烷和环丁烷的开环反应 拜尔张力学说

环烷烃的构象:环丙烷和环丁烷的构象、环戊烷的构象、环已烷的构象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

2、掌握:烷烃的氧化、燃烧和热裂反应

3、重点掌握:烷烃的命名、结构、构象和卤化反应及机理;自由基的概念 4、了解(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5、掌握:脂环烃的分类,环烷烃的化学反应; 环丙烃、环丁烷、环戊烷和六元环以上的环烷的构象

6、重点掌握环烷烃、桥环和螺环的命名;脂环烃的构造异象;环已烷的构象、a键和e键的概念;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 烯烃 【基本内容】 一、结构

二、同分异构:构造异体、顺反异体 三、命名 四、物理性质

五、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性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a氢的卤代反应、聚合反应

六、制备:炔烃还原、醇脱水、卤代烷脱卤代氢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聚合反应

2、掌握:过酸氧化,硼氢化反应机理、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

3、重点掌握:烯烃的结构、命名;顺反异构体及其构型标记法;烯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加HX,加X2,加H2SO4,加HOX,硼氢化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加X2,加HX);亲电加成反应的马氏(Markovnikov)规则;烯烃的的氧化反应(被KMnO4氧化,臭氧化);a-氢的卤代反应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基本内容】

一、炔烃: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 二、二烯烃: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超共轭效应的概念 2、掌握:二烯烃的分类;物理性质

3、重点掌握:炔烃、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命名;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反应,碳碳键的还原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1,2和1,4加成;乙烯型卤烃和烯丙型卤烃;p-n共轭 第五章 芳烃 【基本内容】

一、苯及其同系物:苯的结构;苯衍生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和物理性质;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机理;一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律;苯的其他反应;烷基苯侧链的反应;卤代芳烃

二、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稠环芳烃、联苯、非笨芳烃及休克尔(Huckel)规则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苯的分子轨道模型,蒽和菲的反应

2、掌握:苯的加成、氧化反应;共振论对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解释;物理性质;萘的氧化反应

3、重点掌握:芳香性的概念;苯的结构;苯的同分异构及命名;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卤

代、硝化、磺化F,C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机理;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规律;萘的结构、命名;萘的亲电取代反应;联苯的立体化学;休克尔(Huckel)规则 第六章 立体化学 【基本内容】

一、对映异构:平面偏振光和比旋光度、对映异构体和手性、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法、构型的命名、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和内消旋体、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二、环烷烃的立体异构:几何异构和对映异构、一取代环已烷的构象、二取代环已烷的构象

三、聚集二烯烃的立体异构 四、十氢萘的立体异构

五、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及化学:手性中心的产生、外消旋体的拆分、对映异构体与手性试剂及非手性试剂的反应、手性分子在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偏振光有关概念:外消旋体拆分;手性分大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2、掌握:手性中心的产生

3、重点掌握: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的概念: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法及构型命名;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第七章 卤代烷 【基本内容】

一、分类和命名 二、结构 三、物理性质

四、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 五、乙烯弄和烯丙型卤代烃 六、多卤烷和氟代烷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多卤代烷和氟代烷

2、掌握:卤代烷的分类;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卤代烷的还原反应

3、重点掌握:卤代烷的分类、命名、结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消除反应及消除反应的Saytzeff规则;消除反应机理;E2消除的立体化学。 第八章 醇、酚、醚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醇

一、分类和命名

二、结构和物理性质:结构、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一元醇的化学性质、二元醇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嚬哪醇重排) 四、制备:由烯烃制备、卤烃水解、格氏试剂与醛、酮加成、水解制备1°、2°、3°醇。 第二节 酚

一、结构和命名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四、制备:磺酸盐碱熔法、卤代苯的水解、异丙苯氧化法 第三节 醚和环氧化合物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 二、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釒羊盐的形成、醚键的断裂、自动氧化 四、醚的制备:醇分子间的脱水、威廉姆逊合成法 五、冠醚

六、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的结构、环氧化合物的反应 七、硫醇和硫醚:命名、硫醇的性质、硫醚的性质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硫醚

2、掌握:物理性质;醇与HX反应机理;取代酚酸性的解释;Claisen重排机理;酚的氧化反应;醚的自动氧化;冠醚。

3、重点掌握:醇、酚、醚的命名、结构氢键的概念;一元醇与Na的反应:取代反应,脱水反应,生成硫酸酯,醇的氧化(Sarrctt试剂、Jones试剂、活性MnO2,Oppenauer氧化、KMnO4,K2Cr2O7/H2SO4); 二元醇氧化反应和嚬哪醇重排;酚的酸性;酚芳环上的取代反应;酚酯的形成和Fries重排;酚醚的形成和Claisen重排;醚键的断裂和釒羊盐的形成;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及方向。醇、酚、醚的制备方法;硫醇和硫醚的性质。 第九章 醛和酮 【基本内容】

一、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二、醛、酮的物理性质

三、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a活泼氢的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其它反应 四、醛、酮的制备:官司能团转化法向分子中直接引入羰基

五、不饱和醛、酮:a,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a, 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烯酮

六、醌类化合物:双键的加成反应、羰基与氨衍生物的反应,1,4-加成反应、1,6-加成反应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醛、酮与水的加成、羟缩合反应的酸催化机理,醌的1,6加成;聚合反应

2、掌握:碱催化卤仿反应机理;醌的性质;烯酮的反应;醌的命名

3、重点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亲核实加成反应及活性(HCN、NaHSO3.ROH、RMgX、氨的衍生物的加成);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羟醛缩合反应(分子间,分子内及交叉羟醛缩合)及碱催化机理;氧化反应(KMnO4/H+;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和还原反应(Clemmensen)还原,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催化氢化,Meerwein-Ponndorf还原;金属氢化物还原及立体化学;酮的双分子还原);Witting反应;醛酮的制备方法;a β不饱和醛酮的1,4和1,2加成;Michacl加成;Diels-Alder反应。 第十章 波谱解析 【基本内容】

一、红外光谱: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图 二、核磁共振氢谱:基本概念、核磁共振谱图 三、质谱:基本概念、质谱图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上中的红外光亦、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 第十一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基本内容】

一、分类和命名 二、物理性质

三、结构和酸性及电性效应小结

四、化学性质: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还原反应、a氢的反应、脱羧反应、二元酸的热解反应

五、制备:氧化法、晴水解法、格氏试剂的羧化、丙二酸酯合成法、不饱和羧酸的制备 六、取代羧酸:卤代酸和差劲基酸的化学反应、羟基酸的制备、酚酸、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a-H被卤代反应机理;氨基酸的显色反应。多肽及蛋白质 2、掌握:取代芳酸酸性的解释,物理性质

3、重点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命名:羧基的结构;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羧酸衍生物的形成反应,酯化反应机理;卤代酸、羟基酸、氨基酸的化学反应;β-羰基酸的脱羧二元酸受热时的变化规律;羧酸的制备方法;Kolbe-Schmitt的反应。 第十一章 羧酸衍的生物 【基本内容】

一、结构和命名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醇解反应、氨解反应、与有要, 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还原反应、酯缩合反应、达参反应、酰胺的特征。

四、制备:由羧酸制备、由羧酸的衍生物间相互转化制备、由酮肟重排制备N-取代酰胺

五、乙酰乙酸乙酯: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在合成上的应用 六、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七、碳酸衍生物 八、油脂、原酸酯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Darzen反应机理;油脂、原酸酯 2、掌握:物理性质;碳酸衍生物;酯的酸性水解机理

3、重点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及反应活性;酯碱性水解反应机理;酯与格氏试剂的加成;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氢化锂名品还原,Rosenmund还原,Bouveault-Blanc还原);Claisen酯缩合反应(分子间及分子内的Dieckmann缩合)及机理;Dargen反应;酰胺的酸碱性及Hofmann降解反应);乙酰乙酸乙酯与烯醇式互变,酮式分解及在合成上的应用;丙二酯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基本内容】

一、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酸性、中性及碱性还原;联苯胺重排)、硝基对苯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含a-氢的硝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二、胺的分类和命名 三、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四、胺的反应:碱性和铵盐的生成、烃基化、酰化和黄酰化、亚硝化、芳环上的取代反应、其它反应

五、胺的制法:氨或胺的烃基化、硝基化合物的还原、腈

和酰胺的还原、还原氨化、霍夫曼降解、加布瑞尔合成法、曼尼希反应 六、季铵盐和季铵碱:季铵盐、季铵碱

七、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芳香重氮盐、偶氮化合物、重氮甲烷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偶氮化合物性质

2、掌握:硝基的结构;硝基化合物及胺的物理性质;重氮盐的偶合反应;重氮盐的还原反应;重氮甲烷结构和性质

3、重点掌握:硝基对苯环上邻、对位上的化学反应性的影响和还原反应;联苯胺重排及在合成上的应用;胺的结构、分类及命名;胺的化学性质(碱性及成盐;酰化和磺酰化;亚硝化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烯胺在合成上的应用);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反应(Hofmamn消除反应及在胺结构测定上中的应用);重氮盐的取代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胺的制法(包括Gabriel合成法)。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基本内容】

一、分类和命名

二、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喹啉和异喹啉、含氧六元杂环、含两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 三、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和吡咯;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吲哚和嘌呤。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吲哚、嘌啉的母核及编号

2、掌握:无特定名称稠杂环的母核命名;吡喃酮的性质;吡嗪、哒嗪的命名,嘧啶的亲电及亲核取代反应;嘧啶类的合成。

3、重点掌握: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芳香性、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呋喃甲醛的反应;咪只会、吡唑、噻唑的命名,互变异构及化学反应;吲哚的亲电取代反应;吡啶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喹啉、异喹啉的命名及化学性质;喹啉的Skraup合成法;嘧啶的结构、命名及水溶性、碱性。 第十五章 糖类 【基本内容】

一、单糖:糖的开链结构及构型、糖的环状结构及构象、单糖的化学性质 二、寡糖和多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环糊精、多糖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环糊精

2、掌握:寡糖(蔗糖、乳糖、纤维二糖、麦芽糖)的结构的性质

3、重点掌握:单糖(以葡萄糖为例)的开链结构,不状结构的表示法和命名;Fischer投影式和Haworth透视式之间的关系;单糖的优势构象;单糖的化学性质(差向异构化、成苷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含氮试剂反应、糖脎的生成等。 第十六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基本内容】

一、萜类化合物:异戊二烯规律、单萜类化合物、倍半萜和二萜类、三萜和四萜类 二、甾族化合物:基本骨架、基本骨架的编号、命名、甾族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甾族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双环单萜类、碳架和命名;甾族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2、掌握:单环单萜、双环单萜中的苧烯、樟脑、龙脑、异龙脑的命名。

3、重点掌握:萜类的异戊二烯规律;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编号(记住几个基本母核

名称);甾体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正系,别系)。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基本内容】 一、电环反应

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分子轨道、成键轨道和反键辎重道、1,3-丁二烯的π电子轨道、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电环反应的理论解释 三、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的理论解释 【基本要求】

1、了解(理解):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电环反应的理论解释;环加成反应的理论解释

2、掌握:电环反应和环加成反应的规律

第二部分 分析化学 一、说明

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化学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三大部分发,课程的基本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和熟悉部分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一些开拓知识面的内容要求考生了解。 二、参考书 孙毓庆等主编,《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孙毓庆主编,《分析化学习题集》,科学出版,第一版 三、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包括问答题、计算题和解谱题) 四、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基本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下趋势,分析化学文献。 【基本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分类、发展趋势及常用文献 (二)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基本内容】

概述,测量误差,有效数学及运算法则,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基本要求】

1. 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识破、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半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

2.熟悉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3.了解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 (三)滴定分析法概论 【基本内容】

概述,标准溶液,滴定分析的计算,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基本要求】

1.掌握滴定分析法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标定、比较、滴定度等,滴定分析中常用的滴定方式,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2.掌握用反应式中系统数比的关系(物质的量之比)进行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 3.熟悉分布系数、副反应系数,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 4.了解电荷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含义及化学平衡系统处理的基本方法。 (四)酸碱滴定法 【基本内容】

概述,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应用与示例,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基本要求】

1.掌握质子论的酸碱概念,酸碱分布系数及影响因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选择方法,在各咱类型酸碱滴定过程中的PH的变化规律基础上,掌握弱酸(碱)、多元酸(碱)能否被准备滴定的判断。

2.掌握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中的溶剂性质对滴定的影响,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滴定酸(碱)常用的溶剂、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和指示剂。

3.熟悉酸碱滴定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和指示剂。 4.了解溶剂的分类,根据质子条件计算[H’]的方法。 (五)络合滴定法 【基本内容】

概述,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上的选择,应用与例。 【基本要求】

1. 掌握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等基本概念,金属指示剂的原理。

2.熟悉EDTA及其络合物的性质,络合滴定常用的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和指示剂,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的选择。 3.了解掩蔽剂的选择。 (六)氧化还原滴定法 【基本内容】

概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滴定,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三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特点等,碘量法和高锰酸钾法的原理、滴定条件、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2.了解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 (七)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基本内容】

概述,银量法的基本原理,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沉淀重量分析法,挥发重量法。 【基本要求】

1.掌握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钒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的原理、滴定条件及应用范围。 熟悉沉淀滴定法常用的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2.掌握沉淀重量法中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共沉淀、后沉淀、陈化、换算因素等基本概念,沉淀的条件,沉淀重量法的有关计算。熟悉影响沉淀完全、纯净的因素。 3.了解沉淀的形态、挥发重量法的原理。 (八)电位分析法及永停滴定法 【基本内容】

概述,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们滴定法,永停滴定法。 【基本要求】

1.掌握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有关基本概念,学用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氢离子活度的原理和方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2.熟悉饱和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的结构和原理。

3.了解电位滴定法的应用,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及应用。 (九)光学分析法概念 【基本内容】

光学分析法的定义和分类,电磁辐射及其物质的相互作用,光谱分析法,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 【基本要求】

了解光学分析的定义和分类,各种光谱分析法的产生机制和特点,光学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

(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基本内容】

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概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规分析方法,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简介。 【基本要求】

1. 掌握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理(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及影响因素),Lambert-Beer定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和常用的主要部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定性鉴别与纯度检测、单组分定量方法和分定量方法)。 2.了解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透光率测量误差。 (十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 【基本内容】

概述,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析仪器,定理分析方法,实验技术。 【基本要求】

1. 掌握共振吸收线和分析线基本概念,影响原子吸收线变宽的因素,吸光度与试样中被测组分浓度的线性关系及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常用的主要部件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

3.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荧光、磷光的产生过程,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等

4.掌握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和定量分析方法,荧光仪器的组成和常用的主要部件。 (十二)红外分光光度法 【基本内容】

概述,基本原理,典型光谱,红外分光光度计,光谱解析法与示例。 【基本要求】

1. 掌握红外吸收的产生原理和条件,红外吸收峰数与振动自由度的关系,简并、红外非活性振动、基频峰、泛频峰、特征峰、相关峰、特征区、指纹区、不饱和度等基本概念,决定基频峰位置的主要因素:化学键两人端的原子质量,化学健力常数和内部影响因素,在掌握常见基团特征峰的基础上,会根据红外吸收光谱判断主要基团存在与否,从而推断简单分子的结构。

2.熟悉常见的几种振动,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常用的主要部件。

3.了解影响吸收强度的主要因素。 (十三)核磁共振波谱法 【基本内容】

概述,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自旋系统,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方法与示例。 【基本要求】

1.掌握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化学位移的产生机制、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化学等价 、磁等价等基本概念,简单偶合及其自旋分裂规律,自旋系统的命名及一级图谱的特点,简单有机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2.了解核磁共振的产生原理,二级图谱中AB和AA’BB’乖自旋系统的特点。 (十四)质谱法 【基本内容】

概述,质谱仪及工作原理,质谱中的离子与分裂类型,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原理,几类化合物质谱的裂解特征,应用与示例。 【基本要求】

1. 掌握质谱雠的组成,质谱的表示方法,主要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同

位素离子、亚稳离子)的特点为和用途,单纯裂解和重排裂解(McLafferty重排)的规律,识别分子离子峰的方法,典型有机化合物的质谱特征,能根据简单化合物的质谱写出有关离子的裂解方程式。

2. 了解单聚集磁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元素组成的确定。

(十五)色谱分析法概论 【基本内容】

概述,色谱过程与术语,色谱分享的基本理论,基本类型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基本要求】

1. 掌握色谱法的分类方法、基本术语及影响分离的因素,系数和保留行为的关系,塔板理论、速率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了解各种基本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十六)经典液相色谱法 【基本内容】

概述,液-固吸附柱色谱法,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平面色谱参数,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液-固吸附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色谱条件的选择方法,平面色谱法的色谱参数。

2.熟悉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的操作方法和定性定量方法。 3.了解离子交换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十七)气相色谱法 【基本内容】

概念,色谱柱,仪器原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的选择,气色谱仪组成,热导池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了解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分类及性能。 (十八)高相液相色谱法 【基本内容】

概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与基本原理,各娄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Van Deemter方程式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表现形式,影响色谱柱柱效的因素,化

学键合相色谱法常用的固定相、流动相及色谱条件的选择,化学键合相色谱的色谱特征,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常用的主要部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了解其他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部分 生理学

一、说明

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理学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的评价

3、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参考书 1、《人体解剖生理学》岳利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三、考试题型

选择题、填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四、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 【基本内容】

人体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实验方法 人体生理学与现代医药的关系。 【基本要求】

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掌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实验方法。 (二)细胞和基本组织 【基本内容】 细胞与基本组织 【基本要求】

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掌握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3、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动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运动转动、出胞和入胞。 4、了解细胞质的组成及主要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5、了解细胞核的组成及其功能。 6、了解细胞的增殖过程

7、了解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功能。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基本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生理功能的调节事整合。

【基本要求】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掌握细胞的两种主要跨膜信号传导系统 3、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

4、掌握福音经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的兴奋性周期变化 5、了解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征

6、掌握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和特征 7、掌握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特征。 8、掌握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9、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10、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征。 (四)血液 【基本内容】

血液组成与特征、血细胞形态和生理功能、血液凝固与止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型与输血

【基本要求】

1、掌握血液组成及功能。

2、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作用。 3、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 4、掌握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5、了解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与破坏。 6、了解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 7、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8、掌握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 9、了解体内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10、了解血型的分类依据及鉴定血型的生理意义。 (五) 循环系统生理 【基本内容】

心脏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 【基本要求】

1、掌握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

2、掌握不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3、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发生动作电位时的兴奋性周期变化 4、了解心脏的泵血功能

5、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及各波形的生理意义 6、了解血管种类与一般解剖结构特征 7、掌握血压的形成及期影响因素

8、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包括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9、掌握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包括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 10、掌握压力感受性反的、射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12、了解化学感受器反射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3、了解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4、了解淋巴循环的组成、功用和循环途径 15、了解微循环的组成及调节 16、了解血量调节和器官循环 (六)呼吸生理

【基本内容】

呼吸的概念、呼吸的过程、肺通气、气体交换和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的概念和呼吸的三个环节

2、掌握呼吸肌的组成、呼吸运动的产生及肺通气的动力 3、了解平静呼吸的深呼吸的产生原理

4、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 5、掌握胸内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6、了解肺通气的弹性阻力、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

7、了解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

8、了解气体交换过程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9、掌握呼吸运动的化学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行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

10、掌握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11、了解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12、掌握肺牵张反射的概念 (七)消化系统生理 【基本内容】

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消化管理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的胃肠激素、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大肠的功能、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方式 2、了解消化道平没肌的特性 3、掌握消化道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4、掌握消化腺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5、掌握胃的运动及有的排空 6、掌握小肠的运动形式

7、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8、了解唾液和小肠液的分泌

9、了解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及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10、了解大肠的功能 (八)体温 【基本内容】

正常体温及期波动范围、机体的热平衡、体温调节 【基本要求】

1、了解正常体温及波动范围 2、掌握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掌握体温的调节

4、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5、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九)尿的生成与排出 【基本内容】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尿的生成过程、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

节、尿的排放 【基本要求】

1、掌握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 2、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3、掌握肾小环的滤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5、了解肾髓质渗透压琪形成机制 6、了解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7、掌握肾对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作用 8、了解血浆清除率及其生理意义 9、了解排尿反射过程 (十)神经系统 【基本内容】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神要系统的感觉功能、神要系统的躯体动物功能、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和及脑电图 【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2、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

3、掌握突触的结构、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原理及特征。 4、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5、掌握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6、掌握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 7、了解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8、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反射过程及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9、掌握中枢抑制的分类及其发生机制。 10、掌握主要感觉传导通路的特点和功能。

11、掌握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12、掌握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3、掌握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4、 了解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意义。 15、了解脑电图产生机理及波形特点。 16、掌握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 (十一)特殊感觉器官的生理 【基本内容】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生理特性、眼的功能 【基本要求】

1、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3、掌握房水形成及循环途径

4、 了解瞳孔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5、掌握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6、了解眼的感光系统的功能。 (十二)内分泌生理 【基本内容】

激素、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肾上腺、胰鸟 【基本要求】

1、了解激素的分类。

2、掌握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3、掌握激素的作用机制。

4、掌握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及其与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5、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6、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7、掌握糖皮质激素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8、掌握胰岛素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9、掌握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 10、掌握加压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1、掌握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2、了解催乳素和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13、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 14、掌握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15、了解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16、掌握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物激素。 (十三)生殖 【基本内容】

卵巢的生理功能、睾丸的生理功能 【基本要求】

1、掌握卵巢的生理功能 2、掌握睾丸的生理功能 3、掌握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4、掌握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5、掌握睾酮的生理作用

6、了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及其活动的调节。

第四部分 生物化学

一、说明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变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一六科学。是当代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的阐述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关系的一门科学。

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和水分等,此外还有多种含量较少而对生命活动极为重要的维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这些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些内容也被称为静态生物化学。

生物体内的各种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多种多样,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化学变化。这一系列化学变化就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它是生全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代谢一停止,生命也就随之停止,所以生物化学的另一任务就是研究代谢的规律。这些内容又被称为动态生物化学。

总之,生物化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以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本大纲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

1、熟悉生物化学的含义和任务以及本课程在药学者的进位和重要性

2、掌握组成生物打开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难这些性质的方法。 3、掌握生物体内各种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进行这的各种合成、分解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二、参考书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主编:吴梧桐 三、考试题型

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四、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基本内容】

生物化学的定义、内容、研究目产及任务;生物化学与医药卫生及工农业生产的相互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医药工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生物化学的发展概况、成就及其发展前景。 【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任务

2、掌握生物化学在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3、了解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第二章 糖类化学 【基本内容】

糖的概念、分布及重要生理功能;糖的分类及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用;多糖分离纯化的原理;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的原理 【基本要求】

1、了解糖的概念、分布

2、掌握糖对机体的重要性及糖的分类;掌握多糖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3、解决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及多糖含量测定、分子量测定与纯度分析等理化性质研究的方法

4、重点掌握多糖的分类及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多糖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 第三章 脂类化学 【基本内容】

脂类的概念及分类;单脂的化学及复脂的化学;生物膜的化学 【基本要求】

1、了解必需脂肪酸、重要的多不饱和和脂肪酸的来源与应用

2、掌握脂类的性质与分类;掌握脂肪、磷脂及固醇的化学结构;掌握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及生理功能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基本内容】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蛋白质元素组成和基本结构单位;蛋白质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分离、纯化基本原理;蛋白质的分类 【基本要求】

1、了解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2、掌握氨基酸的一般结构和性质,蛋白质构象的基本梅圣俞诗集序,蛋白质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3、重点掌握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和重要理化性质 第五章 核酸化学 【基本内容】

核酸的概念和化学组成、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的分离和含量测定 【基本要求】

1、了解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与研究方法;掌握核酸的分离与含量测定原理

3、重点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及核酸的重要性质 第六章 酶 【基本内容】

酶的催化特性和作用特点;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催化机制;酶促反应当动力学;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别构酶和固定化酶;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了解某些酶的活性中心的作用原理;了解一些重要的酶的抑制剂及其应用

2、掌握酶的化学本质、生物学意义与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功能;掌握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及抑制剂对酶的作用的动力学;掌握别构酶、同工酶、固定化酶的概念;

3、解决酶的提取、纯化和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解决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4、重点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和酶的催化作用高效率的机理;重点掌握Km值的含义及其求法;重点掌握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判断方法。 第七章 生物氧化 【基本内容】

生物氧化的概念、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氧化磷酸化用机理、其它氧化酶类 【基本要求】

1、掌握体内物质氧化过程中的氢与电子传递体系 2、掌握各种呼吸链传递体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机理

3、解决生物氧化与体内胆的转移方式和意义;解决呼吸链抑制剂的作用和意义 第八章 糖代谢 【基本内容】

糖的消化与吸收、糖的分解代谢、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其它单糖的代谢、血糖、糖代谢的调节、糖代谢的紊乱 【基本要求】

1、了解糖在体内的消化吸收; 了解糖代谢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

2、掌握糖的主要分解过程和生理意义;掌握血糖浓度水平的维持和调节机制 3、掌握糖原的生成与分解过程;掌握糖异生及其意义 4、重点掌握糖的无氧分解及有氧分解的过程及意义 第九章 脂类代谢

【基本内容】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和生理功用;脂类在体内内消化和吸收;脂类在体内的贮存、动员和运输;脂肪的代谢;类脂的代谢;脂类代谢的调节和紊乱 【基本要求】

1、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了解类脂的主要代谢途径;了解磷脂和胆固醇代谢的概要及其生理意义;了解脂类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

2、掌握脂肪酸与甘油氧化过程及其生理意义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掌握酮体的生成、分解途径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3、重点掌握脂肪酸的B-氧化分解及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第十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基本内容】

蛋白质的营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基本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的营养意义;掌握蛋白质有消化和吸收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规律和最终产物的形成及意义; 2、了解个别氨基酸代谢的特点

3、重点掌握氨基酸脱氨基本基作用及尿素生成过程;重点掌握“一碳基团”的代谢及意义

第十一章 核酸代谢及蛋白质生物合成 【基本内容】

核酸的消化与吸收、核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合成代谢、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药物对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DNA重组与基因工程、DNA的损伤和修复 【基本要求】

1、解核苷酸分解途径及产物和主要合成过程;了解核酸一遗传变异的关系

2、掌握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关系;掌握DNA损伤与修复的基本原理;掌握DNA重组与基因工程;掌握抗代谢物的理论及重要意义

3、解决转录、逆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原理及有关酶的作用 4、重点掌握DNA复制过程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总论 【基本内容】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代谢调节总论、代谢抑制剂和抗代谢物

【基本要求】

1、了解代谢调节的一般概念

2、掌握物质代谢的调控方式;掌握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第十三章生物药物 【基本内容】

生物药物的概念、发展与特点;生物药物的分类与临床用途;生物技术药物 【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药物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了解生物药物的分类与临床用途

第十四章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 【基本内容】

生物药物制造的生物化学基础、药物质量控制的生物化学基础、药理学研究的生物化学

基础、与药物设计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药物制造的生物经学基础、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生物化学基础、了解药理学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熟悉与药物设计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57990757&owner=326982213

考研分数(总分500分)

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试卷结构:

政治: (马原22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律基础18分,中国、美国等世界当代与时政16分)

英语: (完型10分,阅读 A 40分,阅读 B 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数学: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专业课:…… .

报名及考试时间

(1)网上咨询:9月12日—9月14日(可同时报考多个院校,但一定要记住报考号) 公网网址:yz.chsi.com.cn 教育网网址:yz.chsi.cn (2)预报名:9月17—9月23日(应届本科生)

(3)正式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 每天9:00—22:00

(4)现场确认:11月10日—11月14日 考生到指定地点交费并照相 时间 1月左右

第一天 上午 政治 (8:30—11:30) 下午 英语 (2:00—5:00) 第二天 上午 基础课(8:30—11:30) 下午 专业课(2:00—5:00)

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每年3月份

(1)复试一般在4—5月

(2)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 (3)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4)笔试分为英语的听力笔试和专业笔试 (5)面试分为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

中国药科大学

03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药剂学试题 2006-6-2 17:2 (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1.试述 DDS、TTS、TDS 的基本定义(10 分)

2.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在制剂中至少3 种主要应用(10 分)

3.试述药物制剂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方法(10 分) 4.试述溶出度和释放度定义和测定方法(15 分)

5.试述3 种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15 分) 6.试述分散片的处方设计要求及制备工艺(15 分)

7.试述制备缓控释制剂的3种技术,并简述其缓控释机理(15 分) 8.试设计含 A、B 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20 分) 注:A、B 两种成分有相互作用

9.某口服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常用给药剂量为 2.5mg/次(tid)。试设计 每日口服给药一次的缓控释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说明其释药机理(20 分) 10.某药用于临床脑疾病发作的抢救治疗(每次 100mg),现欲制备有效的临 床用制剂,试设计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20 分) 国药科大学 05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药剂学试题 1、试述剂型的定义、重要性,举例说明。(10 分)

2、试述 Liposomes 的定义、特点及提高其靶向性的 3 种方法。(10 分) 3、试说明注射剂调节 PH 制的目的有哪些,维生素 C 注射剂需要将药液的 P H 调节到何值?为什么?(10 分)

4、狄戈辛为强心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处方为 原料 每 1000 片用量 狄戈辛 淀粉 糖粉 10%淀粉浆 硬脂酸镁 试说明:2.5g 530g 256g 15g 8g (1)分析处方中各物料的作用

(2)本处方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3)狄戈辛是由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结晶性甙,几乎不溶于水及无水 乙醇,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差距小,经研究其生物利用度差,且血浓因生产厂家 及批号不同差异大,请指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及控制指标(质量控制)。(15 分)

5、滴丸剂属于速效剂型还是长效剂型?为什么?叙述其速效或长效原理及 滴丸制备方法和制备要点。(15 分)

6、试述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测定原理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应 用中的意义(15 分)

7、试述絮凝和反絮凝定义,有何异同?试述其对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15 分)

8、何为生物技术药物?简述这类药物不稳定地的原因。生物技术药物口服 给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以胰岛素为例, 研制成哪些新型口服给药系统。 (20 分) 9、气雾剂全身作用有何特点?影响其肺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某药不 溶于抛射剂和潜溶剂, 试设计气雾剂处方; 叙述其设计要点及制备工艺。 (20 分)

10、某药临床用于胃部疾病的治疗(每次 100mg),试设计胃内滞留片的处 方及制备工艺,并说明其设计要点、释药机理。(20 分)

第一部分 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感觉器官 肾糖阈 兴奋—收缩耦联 整体生理实验

二、填空

1、胃的运动形式: 、 、 。 2、心脏的优势传导系统: 、 、 和浦肯野纤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EPSP?产生机理是什么? 2、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3、肌肉产生动作电位后兴奋性的变化

4、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的作用 5、动脉血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SD序列 二、选择

1、粘多糖的种类

2、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是抑制哪种酶 三、简答

1、什么是酶的抑制?竞争性抑制的机理动力学特点并以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说明竞争性抑制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2、氨甲蝶呤的抗肿瘤机理 第三部分 有机化学 一、命名

螺环的命名 杂环的命名 烯烃以及手性碳的构型 二、选择

1、 烯烃的顺反加成

2、 苯环取代对芳酸酸性的影响 3、 对氯间溴硝基苯的取代活性 三、人名反应(4*1’)

克莱森还原 达参反应 霍夫曼消除 拜耳-维利格 四、完成反应式

都是基础的大家掌握大纲要求的就好 五、机理

碳负离子的反应 六、结构推理 与红外和核谱结合 七、合成

第四部分 分析化学 一、名词解释

荧光效率 (英文) 振动弛豫(英文) 分布系数 二、选择

1、产生紫外吸收的震动形式

2、两个电极反应问原电池反应方向以及电势 三、简答

1、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写出质谱碎片(不要求裂解过程)

2、什么是反相离子色谱?常用来分离哪种样品?常用来分离碱性物质的溶剂有哪些?

四、计算题

1、氧化还原的电极反应计算

2、已知理论塔板数、两种样品的保留时间(1)求分离度(2)完全分离需要柱长多少? 五、解谱

C16H10N2 的红外谱3050 2870 1500 1600 1590 14*0 900 870 ……(大概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