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4-04-28 1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

A、德 B、智 C、体 D、美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 ) A、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 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 D刘迪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10、(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 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 C、性爱、理想和责任 D、性爱、理想和道德

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处罚。

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5、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1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的主要组成部分。( ) A、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C、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18、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19、爱国主义的基础是( )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言语 2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B )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22、 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2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是以( )A、集体主义为原则 B、享乐主义为原则 C、等价交换为原则 D、公平竞争为原则

25、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26、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 A、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 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27、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B ) 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8、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

A、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B、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C、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D、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29、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 )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

3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 ) 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代表大会 D、司法机关

31.下列关于人的素质中,不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是( A ) A、政治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34.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35.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3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38.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 A、传统 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

3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 A、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 C、助人为乐 D、保护环境

4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 ) A、情节轻微尚不够行政处罚的行为 B、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C、情节轻微尚不够民事处罚的行为 D、情节轻微尚不够经济处罚的行为

42.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45.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A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责任能力 D、民事法律能力 46、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 、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47、只有 才是道德理想彼岸的桥梁。(D ) A、实践 B、立志 C、躬行 D、修身 48、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C)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体验 50、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B )

A、爱国 B、诚信 C、团结 D、敬业 5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体制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改革创新 53、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B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5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5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公私兼顾 D、大公无私

56、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59、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60、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1.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包括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62. 学会宽容,善于原谅他人

A、一种美德 B、是非不分 C、软弱不欺 D、缺乏原则64.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 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 C、现实主义 D、 个人主义

65.社会公德涵盖了 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66.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69.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国家接班人 70.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 C、人才的心理素质 D、人才的身体素质 71.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C) A、设计理想 B、理论学习 C、社会实践 D、人际交往

72.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 (D)

A、一个国家不受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B、一个国家不受内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C、一个国家不受大国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D、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7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统筹发展 D、以人为本 74. 我国现行宪法是(A)

A、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5.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7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78、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7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8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 A、爱国 B、诚信 C、团结 D、敬业

82、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83、《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D )

A、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 B、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快速行走 C、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左边行走 D、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86、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的法律是( ) A、《国家安全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兵役法》 D、《国防法》

87、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

利。所有权是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包括( ) A、占有、生产、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B、占有、使用、经营、处分四项权能 C、购买、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D、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88、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89、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 A )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责任能力 D、民事法律能力 90、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 )

A、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C、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 D、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B 2 .A 3.D 4.B 5.D 6.B 7.C 8.D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A

16.C 17.D 18.A 19.A 20.B 21.B 22.D 23.D 24.A 25.B 26.B 27.B 28.A 29.A 30.A 31.A 32 .D 33.B 34.B 35.B 36.C 37.D 38.D 39.B 40.B 41.A 42.C 43.A 44.A 45.A

46、c47、D48、C49、B50、B 51、D52、B53、B54、D55、B 56、D57、C58、D59、C 60、A 61.D 62 .A 63.B 64.C 65.C 66.B 67.A 68.A 69.C 70.A 71.C 72.D 73.D 74.A 75.C

76、B 77、D 78、A 79、A 80、B 81、B82、B 83、D84、A 85、C 86、B 87、D 88、A 89、A 90、D

绪 论

1.(A)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A. 马克思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

2.(D)是引导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A. 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 B. 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体系 C. 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系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A)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4.(C)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起作用。 A. 法律规范 B. 思想规范 C. 道德规范 D. 行为规范

5.(B)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靠奖惩、靠精神的力量,更靠物质的力量来起作用。 A. 道德规范 B. 法律规范 C. 行为规范 D. 思想规范

6.人的历史使命由现实的人所处社会的(A)所决定。 A. 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状况 B. 政治地位和自身实际状况 C. 经济地位和自身实际状况 D. 文化水平和自身实际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正确的有(ABCD)。

A. 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 B. 是维系社会团体和睦的精神纽带 C. 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

D. 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BC)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 C. 科学的理想信念 D.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4.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社会犯罪现象有密切关系的包括(ABC)

A. 人们的道德水平的高低 B. 是否具有道德信念 C. 是否具有道德理想 D. 是否具有文化素质

5.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具体表现在(AD)

A. 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B.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处于首要地位

C. 社会主义法律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发展 D. 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6.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是(AC)。 A. 道德 B. 规范 C. 法律 D. 信念

第 一 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B)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A. 理想 B. 信念 C. 目标 D. 抱负

2.(A)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理想 B. 信念 C. 抱负 D. 目标

3.任何信仰都包含着(A)两个基本方面。 A. 信念和理想 B. 信仰和理想 C. 理念和追求 D. 信念和追求

4.下列选项中(C)是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

A. 有无崇高的道德修养 B. 有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C. 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

D. 有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5.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C)。 A. 层次性 B. 复杂性 C. 多样性 D. 独特性

6.生活领域、职业领域和(A)领域的理想信念更多的关乎我们个人,是微观的,而( )领域的理想信念是宏观的。 A. 道德,社会 B. 社会,道德 C. 道德,学业 D. 社会,学业

7.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所具有的是(D)。 A. 现实性 B. 崇高性 C. 科学性 D. 独特性

8.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D)。 A. 马克思主义 B. 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9.理想与现实是(A)的关系。 A. 对立统一 B. 统一 C. 对立 D. 相互作用

10.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C)。 A. 现实等同于理想 B. 理想等同于现实 C.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二、多项选择题

1.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A. 思想性 B. 实践性 C. 时代性 D. 阶级性

2.关于信念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B.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C. 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它总是向外表现为行为和实践意志

D.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与人格密切相关,信念的稳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现

3.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包括(ABC)。 A.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B.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C.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物质保证

4.关于理想说法正确的是(ABC)。

A.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B.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理想具有超前性

C. 理想作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设想,与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有根本区别

D. 有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说明理想并不都具有实现可能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ABC)。

A.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B.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C.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D. 坚定改革政党制度,实行多党制

6.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现时代科学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 A. 现实性 B. 科学性 C. 崇高性 D. 健全性

7.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当(ABC)。 A. 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B. 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C. 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 坚持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

第 二 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的是(D)。 A. 爱故土 B. 爱人民 C. 爱国家 D. 爱社会主义

2.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C )。 A. 基本内容 B. 最低标准 C. 集中表现 D. 内在属性

3.(D )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 A. 民族主义 B. 共产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爱国主义

4.作为一种优良传统,(A )始终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祖国的独立和统一。 A. 爱国主义 B. 艰苦奋斗 C. 人道主义 D. 集体主义

5.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 A. 科学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国际主义

6.(B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A. 集体主义 B. 爱国主义 C. 社会主义 D. 艰苦奋斗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为人民服务 C. 维护祖国的统一

D.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现在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主题是( C)。 A. 改革与创新 B. 竞争与合作 C. 和平与发展 D. 交流与进步

9.(B )要求每一个爱国者都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抵制和反对来自“左”和右两个方面的错误干扰。 A. 新时期的集体主义 B.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C. 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 D. 新时期的理信念

10.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 )。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落后的生产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D ),确保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A. 改革开放 B. 党的领导 C. 社会主义道路 D. 四项基本原则

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A )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A. 经济建设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改革开放

13.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 B)。 A. 爱社会主义 B. 爱国主义 C. 爱人民 D. 爱国家

14.坚持爱国主义与( D)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A. 爱中国共产党 B. 爱共产主义 C. 爱人民 D. 爱社会主义

15.下列关于培养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说法错误的有(B )

A. 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就需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B. 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是否定我们的缺点和失误。 C. 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 D. 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

B.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C.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D.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2.爱国主义之所忠诚、所热爱的祖国,是(ABC )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A. 国土 B. 国民 C. 国家 D. 社会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ABCD )。 A.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B.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C. 开发祖国河山,创造中华文明 D.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4.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包括(ABC )。

A.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B.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 C. 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D. 爱国主义是个人成功的基础

5.关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 A.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 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C. 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D.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7.下列选项中关于培养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正确的是(ABCD )

A. 强烈的爱国情感表现在拥有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B. 我们个人的利益要永远服从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 C. 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

D. 只有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才能无私地为祖国作出贡献。

8.在新时期,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应该做到(ABC )。A. 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B.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C. 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D. 坚持闭关锁国,以保持中国的传统

9.关于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说法正确的是(AD)。 A. 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B. 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辅。 C. 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 D. 要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保持高度警觉。

10.在和平年代,爱国行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体现在各种具体而细微的事情当中,它指的是(ABC )。 A.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B. 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C.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学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D. 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工作岗位,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力量。

第 三 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C )。 A. 享乐主义人生观 B. 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C. 拜金主义人生观 D. 禁欲主义人生观

2.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 A)。 A. 目的性 B. 客观性 C. 能动性 D. 基础性

3.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C )。

A.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人生目标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D.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C )。

A.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人生目标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D.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5.(A )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 A. 境遇 B. 际遇 C. 机遇 D. 境界

6.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C)。 A. 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C. 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7.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是( D)。 A.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 树立怎样的人生目的 C. 个人的需要与享乐

D. 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8.( B)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

A. 人生观念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目的

9.(B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A. 征服自然

B. 利用和改造自然 C. 认识自然 D. 调节自然

10.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并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生理是心理的(C )。 A. 基本条件 B. 必备条件 C. 物质基础 D. 精神功能

11.(D )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A. 诚信 B. 亲切 C. 理解 D. 宽容

12.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形式是(B )。 A. 聆听 B. 沟通 C. 咨询 D. 表达

二、多项选择题

1.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ABC )。 A. 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B. 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C. 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D.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2.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ABD)。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境遇 D. 人生态度

3.下列关于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B.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C.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前提。

D.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

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4.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在于(BCD )。 A.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否。 B.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C.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D.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5.下列论说中正确的选项有(ABCD)。 A. 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

B.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C. 人生态度包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D.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6.当代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和成长成才的迫切愿望要求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因为(ABD )。

A.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B.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C.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个人成才的必然要求。 D.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7.对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D )。

A. 二者是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B. 自我价值是第一位的,社会价值是第二位的 C. 二者是并列关系

D. 人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而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8.下列论述中,说法正确的有(ABC )。

A.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B.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类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是行不通的。

D. 我们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

9.任何人要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都必须协调好(ABCD)的关系。 A. 人与自然

B. 自我生理与心理 C. 个人与他人 D. 个人与社会

10.“身心健康”在心理方面的表现主要有(ABCD)。 A. 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 B. 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

C. 能够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 D. 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1.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要做到(ABC)。 A.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B. 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 C. 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D. 只要保持内在美,不必在意外在的穿着和打扮 12.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 平等原则 B. 诚信原则

C. 宽容原则 D. 互助原则

第 四 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 B)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 交流 B. 劳动 C. 语言 D. 意识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C )。

A. 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B. 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C. 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D. 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3.道德是社会(A )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A. 经济关系 B. 行为 C. 阶级关系 D. 政治制度

4.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D )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A. 阶级关系 B. 矛盾 C. 价值 D. 利益

5.道德的(B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A. 认识功能 B. 调节功能 C. 沟通功能 D. 激励功能

6.道德调节的主体是(D )。 A. 社会团体 B. 国家机关

C. 专门的部门组织和人员 D. 社会一切成员

7.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 B)。 A. 社会主义道德 B. 共产主义道德 C. 资产阶级道德 D. 无产阶级道德

8.道德进步随(D )的变化而在进退交替变化的曲折过程中发展前进。

A.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B. 阶级矛盾 C. 社会矛盾

D.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9.社会主义( B)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A. 经济建设 B. 道德建设 C. 法制建设 D. 民主建设

10.(A )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 A. 道德 B. 纪律 C. 社会习俗 D. 社会法规

11.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C )。

A.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B.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C.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D.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C )。

A. 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B.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C.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是(B )。 A.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B.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C.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 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14.社会主义道德是现时代最先进的道德,它属于(C )。 A.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B.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C. 共产主义道德体系 D. 共产主义经济体系

1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在道德建设中(A )。 A.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 D. 以社会主义为原则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C)。 A. 为人民服务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具有的是( D)。 A. 文化传承性 B. 现实针对性 C. 历史指引性 D. 思想规范性

18.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包括以下哪项( C)。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国家主义 D. 社会主义 19.社会主义首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B )。 A. 建设祖国 B. 热爱祖国 C. 热爱人民 D. 助人为乐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产生的条件有以下哪几个方面(ACD ) A.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 社会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客观基础。

C.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D.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 2.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有(ABC ) A.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B. 道德力量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C. 道德水准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 道德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3.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的那些方面(ABCD)

A.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B. 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D. 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4.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它表现的方面包括(ABCD )。 A.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C.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 道德能够保护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5.在道德的各项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B )。 A. 调节功能 B. 认识功能 C. 沟通功能 D. 教育功能

6.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ABCD )。

A. 道德对社会和谐及个人精神完善的促进作用不断增长 B.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C. 道德的认识论内容不断加深 D. 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

7.道德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 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B. 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C. 道德的发展总是直线上升的。

D. 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8.下列选项中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正确的有(ABCD)

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C.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

道德价值导向。

D.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9.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CD )。

A.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道德是法律的底线。

C. 道德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 D. 法律与道德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

10.关于求真和务实,这二者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求真必然表现为务实。

B. 务实就是务须讲究实际,务必不事浮华。 C. 务实的目的是为了求真。

D. 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1.乐群贵和,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是(ABCD)。 A.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重要表现

B. 中华民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达到群体团结统一、民族和睦、稳定与和谐的基本准则

C. 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平等相待、发展和平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D. 当代中国调节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美德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ABCD )。

A. 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 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D.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13.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有: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ABC)。

A. 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C.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 社会人口发展速度相一致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其原因在于(ABCD )。

A.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B. 诚实守信是成事之基

C.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D. 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1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即要( )。 A. 重视荣辱

B. 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C. 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 D. 树立荣辱意识

第 五 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D)的要求。 A. 勤俭自强 B. 团结友善 C. 爱国守法 D. 明礼诚信

2.在公共生活中,(B )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A. 法律 B. 道德 C. 准则 D. 法规

3.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 B)。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 C. 公共场所 D. 公共领域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 A)。 A.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B. 社会职业生活领域 C. 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D. 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5.(B )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A. 职业道德 B. 社会公德 C. 生活习惯 D. 行为准则

6.(C )是一种蕴涵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工作。 A. 职业 B. 劳动 C. 事业 D. 从业

7.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C )。 A. 爱护公物 B. 尊老爱幼 C. 诚实守信 D. 文明礼貌

8.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不怠工是(A ) A.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C.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9.(A )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相对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A. 职业品质 B. 职业意识 C. 职业要求 D. 职业美德

10.单相思、一厢情愿不是爱情,这是因为爱情具有( B)。 A. 专一排他性

B. 平等互爱性 C. 纯洁严肃性 D. 强烈持久性

11.“性解放”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它违背了爱情的(D )。 A. 平等互爱性 B. 转移排他性 C. 强烈持久性 D. 纯洁严肃性

12.恋爱应是以( B)为目的。 A. 寻找乐趣

B. 寻找爱情、培养爱情 C. 追求自由 D. 婚姻

13.(A )是家庭美德中最基本的要求。 A. 男女平等 B. 尊老爱幼 C. 夫妻和睦 D. 邻里团结

14.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C)。 A. 家庭义务 B. 伦理道德 C. 家庭美德 D. 家庭道德

15.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D )。 A. 品性 B. 能力 C. 性格 D. 社会实践

16.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A)。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意识 D. 道德认识

17.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A)。 A. 道德修养 B. 道德品质 C. 道德信念 D. 道德认知

18.(D)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 A. 勤于实践

B. 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C.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D.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二、多项选择题

1.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ABCD)。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主要特点是(ABCD)。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3.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其主要表现有(ABCD)。

A. 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 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 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 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有哪些方面的特点(ABCD)。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明上网说法正确的有(ABCD)。 A. 文明上网要求人们自觉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严格自律,科学、文明、健康地上网。

B. 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同样需要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共同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

C. 网络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要求人们自律而不逾矩,真正做到文明上网。

D. 文明上网要求适度网上,不长期沉迷网络。

6.职业和事业有区别也有联系,关于这二者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

A. 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 B. 一个职业成功的人一定也是个有事业的人。 C. 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一定也是个有职业的人。 D. 事业是人们为着崇高理想所从事的工作。 7.以下关于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ACD )。

A. 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 B. 利益是职业的基础。

C. 种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劳动分工的自然结果。

D. 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 8.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ABD )。 A. 规范性和专业性 B. 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 C. 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D.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9.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

质,其中包括( ABC)。

A. 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B. 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C. 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D. 努力寻找最适合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 10.恋爱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BC)。 A. 真诚负责 B. 平等互尊 C. 文明相爱 D. 追求性爱

11.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包括( ABD)。 A. 真诚负责 B. 平等互尊 C. 纯洁严肃 D. 文明相爱

12.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ACD )来培养。 A. 提高道德认识 B. 开展道德宣传 C. 陶冶道德感情 D. 锻炼道德意志

13.加强道德行为训练的修养方法是(AB )。 A. 知行统一 B. 积善成德 C. 省察克治 D. 陶冶情操

14.良好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ABC )。 A.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C.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D. 勤于锻炼,培养良好体魄

第 六 章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治国理念是(D )。 A.法制 B.专制 C.人治 D.法治

2.下列有关依法治国的标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 B.主要在于法律体系是否完善 C.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

D.主要在于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B)。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5.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是(D)。 A.能否树立党的权威地位

B.能否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C.能否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 D.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6.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的,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这说明了证据的(B)。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7.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B)。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8.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D)。 A.传统观念 B.个人权威 C.道德规范 D.法律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10.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含义的表述,错误的是(B)。 A.法治属手意识形态范畴 B.法治与法制外延相同

C.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11.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首要表现是(A)。 A.学法 B.守法 C.用法 D.制定法

12.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们 应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C)。 A.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 B.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和金融安全

13.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A.依法治国 B.执政为民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14.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D)。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15.依法治国首先要确立的理念和原则是(A)。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16.实现法治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7.国家安全的基础是(D)。 A.科技安全 B.社会公共安全 C.文化安全 D.经济安全

18.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D)。 A.执法为民 B.有法必依 C.违法必究 D.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是(ABCD)。 A.依法治国,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2.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主要包括(ABC)。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 C.讲程序

D.实体公正大于程序公正

3.在我国,依法治国是(BCD)。 A.治理国家的惟一方略

B.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D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4.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

C.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D.没有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治国家

5.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ABC)。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 C.讲程序 D.重公平

6.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ACD) 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第 七 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行政责任的是(B)。 A.罚款 B.赔偿损失 C.劳动教养 D.拘留

2.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D)。 A.宪法 B.行政法 C.民法 D.仲裁法

3.立法解释的主体是(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和地方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4.法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体现了法的(A)。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 D.预测.教育和制裁作用

5.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6.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是(D)。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C.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团 D.1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7.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是(B)。 A.法律解释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

8.人的出生是法律事实中的(A)。 A.自然事件 B.社会事件 C.合法行为 D.违法行为

9.反映法的手段和目的关系的是(B)。 A.法的社会作用 B.法的规范作用 C.法的指引作用 D.法的评价作用

10.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l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

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里的“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法逻辑结构中的(B)。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分类

11.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B)。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遵守 D.法律实施的监督

12.国家专门机关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于违法行为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称为(B)。 A.法律责任 C.法律适用 B.法制制裁

D.法律实施的监督

13.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法的(B)。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制裁作用 D.指引作用

1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的是(C)。 A.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现行法律在50年内基本不变 C.享有独立的外交权 D.享有行政管理权

15.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A)。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

1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D)。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刑事责任

17.法律关系的构成不包括(D)。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制裁

18.下列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是(B)。 A.制定法是基本渊源 B.判例法也是正式渊源

C.习惯意义很小,只有经过国家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D.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 二、多项选择题

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ACD)。 A.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B.法是所有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C.法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D.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2.根据法律规范对人们的限定程度和范围不同,法律规范分为(BD)。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ABD)。 A.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B.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C.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因而不具有阶级性 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4.我国法的渊源包括(ABCD)。 A.宪法.法律 B.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特别行政区法律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ABCD)。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科学性

6.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是(BC)。 A.国家编纂 B.国家制定 C.国家认可 D.国家颁布

7.当代我国的正式法律解释包括(BCD)。 A.执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第 八 章 熟悉我国基础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为(A)。 A.1年 B.2年 C.3年 D.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的施行时间是(B)。 A.2005年8月28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0月1日 D.2006年10月1日 3.我国的国体是(A)。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单一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4.公民的财产权和继承权属于公民的(D)。 A.特定人的权利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社会经济权利 5.每届任期5年,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人员不包括(D)。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B.国家主席、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D.军委主席、副主席

6.“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给予两次以上的(B)处罚。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吊销执照

7.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C)。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8.14周岁的李某是(B)。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权利能力人

9.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包括(D)。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法定代理人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AB)。 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D.三资企业

3.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可能包括(ABCD)。 A.外国人 B.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

C.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

D.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BCD)。 A.平等权、特定人的权利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和人身自由

D.社会经济权利和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人民主权原则 B.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6.《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 C.和平进行原则 D.自由进行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s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