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练习:第7课忽必烈改制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04-28 0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忽必烈具有大中国的观念,立志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下列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天下一家” B、“视居庸以北为内地” 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 D、“期与物以更新”

【解析】 忽必烈定都燕京(即元大都)后,明确宣布,改变太祖“视居庸(关)以北为内地”的观念,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期与物以更新”,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故A、C、D三项均符合忽必烈的观念,而B项则不符合. 【答案】 B

2、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之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 ) 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 B、以中原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革 C、实行南北汉蒙分治

D、抛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信息.“山以南”即指中原地区,所以可得出“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结论.

【答案】 B

3、下列对元朝“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 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 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

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解析】 “汉法”代表中原先进文化,“旧俗”代表蒙古社会落后的习俗文化,前者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和游牧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两者性质不同,故选C.A、B、D均正确.

【答案】 C

4、“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 )

①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 ②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③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 ④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影响深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表明行中书省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而“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仿中书省建制”则说明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不确保地方的独立性,③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5、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方针标志着蒙古汗国国策逐渐转变为( )

A、改行汉法 B、工商立国 C、游牧经济 D、农耕文明

【解析】 忽必烈改制主要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而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即农耕文明.

【答案】 D

6、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指定的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 A、屯田多少 B、编写农书 C、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D、农桑兴废

【解析】 元朝为转变立国之本推行农业,制定了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以农桑兴废为原则. 【答案】 D

7、下列最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是( )

A、蒙古贵族采用汉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元朝实行民族分治 D、元朝的民族融合

【解析】 B、C、D为政治范畴,首先排除;采用汉法反映出为适应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蒙古贵族被迫逐步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游牧文明).

【答案】 A

8、在忽必烈改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 ) A、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B、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C、重视发展农业 D、实行兵民分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忽必烈改制措施的影响的理解.B中的行省制度奠定了后来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答案】 B

9、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统治中国近百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文化 D、忽必烈善于谋略,政治经验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元朝能统一中国并能统治近百年的主要原因不在A、B、D,它们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元朝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现自身进步和民族融合.

【答案】 C

10、下列对忽必烈改制中的政体更新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书省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行中书省制的实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宣政院的设立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④民族分治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民族分治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术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官.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2)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出回答.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的“选儒术用之”“崇本抑末”“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第(2)题结合忽必烈改制的目的回答.

【答案】 (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s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