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 - 教育心理学试题范围
更新时间:2023-09-21 11:11: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简答:
1、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学习与教学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论述:
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其他:
1、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成为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使用最多)(2)实验法(3)调查法(4)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3、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者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最近发展区
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度状态。 5、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7、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8、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使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至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9、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简答:
1、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早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2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 成年期、老年期。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人格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
(2)人格发展依照渐成原则
(3)自我在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在三岁左右基本成熟)到社会自我(到少年时期基本成熟),再到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的过程。 4、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特征差异: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方面) (2)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5、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1983年提出的。认为智能可被分为以下8种: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8种智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只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论述:
1、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机制(认知结构)
(1)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2)同化和顺应:
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也就是说,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己原有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度的过程。
(二)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具体特征表现为初期儿童刚刚区分主体和客体;中期儿童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索;到后期,有了表象。
(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特征是思维的单向性,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守恒:事物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不变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等。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学习的制约性,认为它不仅制约着学习内容的深浅,还制约着学习方法的选择。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中一方面宜居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3)最近发展趋势: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不能
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学首先必须建立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这一点更为重要。 其他:
1、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遵循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常见的认知方式
(1)场依存与场独立 (2)冲动型与沉思型
(3)辐合型(唯一正确答案)与发散型(一题多解) (4)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3、学习风格分类
(1)瑞德: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感官偏爱,把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小组型和个人型
(2)席尔瓦和汉森:感官—思考型(掌握型学习者)、感官—感受型(人际型学习者)、直觉思考型(理解型学习者)、直觉—感受型(自我表达型学习者) 4、智力差异
智利是个体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综合能力。对于治智力平的差异,一般是按照之上的高低进行划分,120以上为天才,70一下为低能,90—109为中等,比例最大。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学习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可以成为强化。 正强化: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快乐的刺激,使同类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惩罚是可能性降低) 3、渐近分化(接受学习教学过程原则之一)
渐近分化指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该遵循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按层次渐近分化的原则
4、综合贯通(接受学习教学过程原则之一)
综合贯通指在组织安排教材时,除了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的渐进分化原则外,还要有意识的从横的方面将新旧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加以组织、整合、协调、融会贯通。 5、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简答:
1、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绪,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2、尝试错误学习基本规律(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猫走“迷笼”实验)
效果律;
练习律(由使用律和失用律组成,必须与效果律结合); 准备律(即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是该理论的动机原则) 3、意义学习的条件(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即外部条件。指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即内部条件。 首先,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其次,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相联系;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的改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学习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
(3)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加新的知识经验。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1)支架式教学(2)情境教学(3)探究学习(4)合作学习 论述: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布鲁纳把认知的生长看作是一个表征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个体在认知生长的过程中,要经过三种不同的表征阶段:动作表征阶段、映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由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或经验构成的观念结构,实际上是指各种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递进关系)
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即对知识进行处理,以适应新任务;评价即对知识转化过程进行检查,检查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合适。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由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等组成的知识结构。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机构的优点:
第九章
名词解释: 1、问题
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 3、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简答:
1、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理论结合实践) 影响因素:(1)问题的呈现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
(4)功能固着 (5)智力水平 (6)动机强度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个体的气质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因素。 2、创造性及其特征(发散思维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包括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灵感和美感。
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特征,等同于创造性。 基本特征:(1)变通性(发散种类)(2)独创性(3)流畅性(发散数量) 论述:
1、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和如何进行创造性培养
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2)智力因素(3)已有的知识经验(4)动机(5)个性因素 培养途径:(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直觉思维能力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奥斯本1939年首次提出)
其他:
1、问题解决的特点
(1)解决问题上解决新的问题
(2)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包括概念)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 (3)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 2、致力于创造性的关系
(1)智力低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的人未来未必就有高创造性
(3)创造性低的人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
(4)高创造性地人必须具有中等(120)以上的智商水平 第十章 名词解释:
1、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简答:
1、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 (1)道德认识: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伦理性情感体验。
(3)道德行为:上述二者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能使品德有社会价值。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是道德判断的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难题”)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 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
①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逃避惩罚
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也叫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 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③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叫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④遵守法规取向阶段,也叫维护权威和遵守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的权威和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
⑤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⑥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个人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3、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①发展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论述: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1)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2)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
(3)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趋势:①从“他律”到“自律”
②从“结果”到“动机”
③从“对人”到“对己”④从“片面”到“全面”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1)道德情感的作用 ①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③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 ④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力量
(2)道德情感的培养 ①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②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 ③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道德行为的过程: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与评价
(2)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3)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能加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概括性、稳定性。
①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②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③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④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 ⑤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其他: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偶故事),初步奠定了品的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即儿童道德发展过程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转化年龄为10岁。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规则不具备约束力
(2)权威阶段(5-8岁)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3)可逆性阶段(8-10岁)即自律阶段,规则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可以改变 (4)公正阶段(10-12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记忆)、动作再现过程(练习)、动机过程。 第十一章 简答:
1、简述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与近因效应:教师必须克服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并综合考虑
学生的一贯表现。
(2)晕轮效应:又称光圈作用,即“以点盖面”。
(3)刻板印象:又称定型,至社会对某一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
(4)投射效应: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2、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 (1)凝聚力强(2)群体内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3)信息传递快、反应灵敏 (4)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有威望,影响力大 3、简述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原则
(1)真诚(2)尊重与接纳(3)同理心 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②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③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第十二章 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简答:
1、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心理辅导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3、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4、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1)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全身松弛法、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消退法等。
(2)认知调试的方法——艾里斯提出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即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论述: 其他:
1、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儿童多动综合症(高发年龄为8-10岁)、学习困难综合症、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厌学、儿童强迫行为、学校恐怖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3、常见的教师心理问题
(1)教师的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教师职业倦怠(4)教师人际交往问题 (5)人格缺陷(6)教师常见的身心疾病(7)教师常见的神经症 4、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 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6、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团体领导技巧、团体互动。 第十三章 名词解释: 1、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 简答:
1、教学评价的分类
(1)根据进行评价的时间不同,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3)(4) 论述: 其他:
正在阅读:
上海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11-26
设计计算书 - 图文05-19
湖南长沙方言02-09
高考英语2014年完形填空应试秒杀技巧09-14
高考必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03-08
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04-06
整体性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04-30
资材部工作改善报告工作总结01-29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说课稿07-29
- 传感器并使用最小二乘法(rls)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电动汽车的侧滑角和侧倾角外文文献及翻译大学论文 - 图文
- 熟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 燃煤电厂袋式除尘与脱硫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 珠江三角洲人才政策调研报告 - 图文
- 《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八套作业
- 姜卫东: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为实现通城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 《聆听西藏》教学设计
- 医学心理学基础340
-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 《当代科学技术新知识读本(一)》笔记
-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1500字
- 2010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基础护理知识儿科1
- 2013年计算机专转本模拟题一
-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背诵笔记
- 知识产权法复习题及答案(案例分析题)
- 台湾上市上柜条件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 白马镇经济基本情况及经发办工作计划
-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期末考试答案(吴根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