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10-22 2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注:此本教材为:章志光主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副主编为金盛华,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时期:

①思辨期:社会心理学思想早期积累二段;(关于人性的讨论)

②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及相互渗透)

1859年德国哲学家扎鲁斯和语言学家汤达尔创办《民主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1900年冯特出版了《民族心理学》; 1838年孔德首先使用了“社会学”一词;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

③试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

特里普利特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德国人默德与1920年首次出版《实验群体心理学》小册子;

奥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成是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学科性质:心理学被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科学。

2.研究对象:研究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一)就上述研究对象的界定分三点加以说明: 1.社会行为VS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

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社会事务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社会情境←→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 (三元图)

2.个体心理VS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主观印象

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全体或大部分成员头脑中,反应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或占优势的心理倾向。

社会交互作用VS交往:

社会交互作用,指人和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及社会事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

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或潜存在其中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怎样研究社会心理学

一。方法原则

①客观原则:也叫实事求是原则,即按照事物的实际表现去揭示其内在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以任何主观臆断或歪曲。

②宏观微观结合原则:广大社会→个人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的社会小群体。 ③交往原则:交往在广义上是指人际或群际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接触、来往、联系,因而出现信息及情绪沟通以及行为调节等复杂现象的过程。

④人道原则(伦理原则) S→ Sˊ→ O (三元图)P21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是在有控制的观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精密的科学方法。 2.非实验法(也叫相关法):

(1)档案研究:指依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的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种现象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2)现场研究:指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以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

(3)模拟研究:仿照社会的设置类似的情境,而后考察被研究者在其中所引起的心态和行为变化,并找到某些规律的方法(如津巴多模拟监狱的实验)。

第三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What、基本目标、社会化与个性化)

1.社会化:人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原因:人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化,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人类独有的语言决定的;

本质:社会经验的传递; 特点:连续不断、终身的过程

2.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角色引导机制

1.角色: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 问:中国...差别...统一...? P74 答:

其一,从角色理论来说,儿童与青少年的学生角色,是其自我同一性的核心。相应的学校社会的接纳与承认,是他们自我价值的核心构成部分。(社会认可从来都是人们自我价值的重要来源。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对于社会接纳与承认的看重和对于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虑与恐惧,直接成了人么隶属于和认同于社会的心理动力,成了他们自觉不自觉的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心理原因。)

其二: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自我价值判断的首要和稳定的参照系。(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已逐渐将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群体抽象成了一般化他人的概念,这个一般化他人的概念就是个人所意识到的社会,而个人的思维、推理、与他人的沟通,都是以这个一般化他人为基础的,个人对于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理解,也是以这个一般化他人为根据的。)

2.角色采择:指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的行为情境中的状态,了解其期望与情感。 二、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比较: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1.存在太多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比较实际上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

2.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改变; 3.自我评价VS成就肯定。 三、社会学习机制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发现,外部社会的强化力量不仅在直接作用于行为者本身的情况下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定向作用,而且这些强化力量不是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与人们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并且这种作用过程及其后果被人们所观察时,也会对人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定向作用 四、亚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世界的亚社会)

第三节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提出自我概念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

并决定人们的期望

1.保持自我一致性: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如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名声不佳,被别人认为民行不良时,由于自我概念(此时该学生的自我概念为自己的品行差)具有引导一致行为方面的作用,他就会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因此教育工作中,在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相当重要)

2.解释系统的作用:人们强烈的倾向于按照与自己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3.决定着人们期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度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具有语言自我实现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期望便成就什么样的人) 三、自我概念的结构 四、自我概念的发展

库利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一面镜子,儿童通过他们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米德认为,儿童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体,而是将它们转化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重要他人:儿童生活中的某些对于他们的自我概念的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 的人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社会知觉(含义、特征、影响因素)

1.社会知觉:对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而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 2.特征:

(1)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某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2)有强弱:人对于信息的知觉反应随其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而有强有弱; (3)有不同: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 (4)社会知觉具有完形性:人倾向于在认识对象之后就开始勾勒出他/她的印象,通过已知的各种信息和自己的推理幻想来丰富被知觉者的特性,使之规则化、完整化。

3.影响因素(个体,主体、客体;情景) 个体因素:

(1)知觉主体:知觉主体与信息的相关程度、情绪状态;知觉主体的背景经验;知觉主体的价值观也会影响社会知觉;知觉主体固有的知觉偏差 (2)知觉对象:外表特征;人格特征;身份地位;自我表现 情景因素:

情景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也为知觉主体对知觉客体的知觉过程提供了

评判标准。(例如一个女孩在其生日的时候经历了笑——哭——笑的过程,情景为和朋友约好一起庆祝,但到底约定地点后所有的人都打电话给她说有事不来了,就在其情绪低落时所有的朋友又像天兵突降一样同时出现) 二、印象形成(最重要维度、信息整合法则、先后顺序) 1、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的最重要维度

人们根据三个基本的维度进行评估,评价(好—坏)、力度(强—弱)、活动向度(主动—被动) 2、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法则

平均法则:人们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将他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叠加法则: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加权平均: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更多的权数.

(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平均法则更正确,而中国大学生形成印象时也是按照平均法则而来的)

3、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首因效应: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信念固着偏见: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尽管以后这个人以后所表现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人们仍要坚持,这就是信念固着偏见。

第二节 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印象形成:认知心理学认为人都是有选择的接收信息并将其统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因此印象形成是知觉者主动地、有组织的将关于认知对象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紧凑的、有意义的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孤立的将一些特征加以平均的过程。 1.社会知觉的过程:

(1).寻找意义(背景、核心品质):面对信息时,知觉者总是尽力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

(2)注重显著性信息:人们在形成印象时遵循刺激——图像原则,即直接关注那些从背景中突出出来的刺激图像,而对于图像所处的背景或环境注意较少;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在社会知觉中,个体往往将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类别化在社会知觉中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简化人的认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4)运用图式,当我们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示与之对照,加以理解与解释。(社会图式包括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有关概念:

1.中心品质:阿希将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印象力的品质

2.负向效果: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人们,人们根据他人的消极品质形成的印象很难改变。消极品质因不寻常而

附:纽科姆的A——B——X 模式(P213)

2、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他们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协调的;无关的;

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而不是逻辑上的)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

认知失调后的改进

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形成: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劝说情境的模式图P217)

第二节 归因风格和归因训练

一、归因风格: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二、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程序,使个体掌握一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试述归因训练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归因途径可分为两条:

一是错误归因训练,理论基础是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二因素论; 二是再归因训练,分为团体训练法,强化矫正法,观察学习法; 再归因训练实施步骤:

1、选择对象:按照训练的目的,根据归因风格测量挑选出由于归因风格不当导致行为不适应的人作为训练对象。

2、实施干预按照规定的一套训练程序:干预的时间和次数依训练对象的年龄而定。

3、效果测量: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改变,可以显示出训练的效果。

第三节 决策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决策

所谓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作出抉择的过程 二、决策理论

1.概率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通常是以概率为依据的,在做决策时人们通常认为“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人们做决策时不仅仅是依靠客观概率,更多的时候依靠的是对客观概率的主观判断的主观概率;

2.预期损失理论,“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以损失来描述各种决策结果”; 3.效用理论,提出一条重要的EU标准:在决策时使期望效用值最大; 4.对策理论,是对不确定情境中一些“冲突”或“竞争”,情境的决策分析,旨在寻求最好的对策策略;

第四节 决策风格与决策技术

一、决策风格及其测量

所谓决策风格,是指在长期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决策倾向; 1.冒险型,企业家的决策风格,只要你能获得巨大利润,甘冒风险; 2.谨慎型,主要特征是使损失的风险降到最小;

3.防御型,力求把损失降到最小,又力求不使自己坐失良机; 只有把决策风格与情境需要统一起来,才能把握住最好的行动机会。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独立性—-依赖性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性—-理智性对决策的影响;

第六章 态度及其改变

第一节 态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态度 定义与特征

33、态度,个人在对某一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单成分说,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双成分说,认为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感情、行为和认知三种因素;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的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保护他们自己; 3、价值表现,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知理解,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二)态度的作用 1、影响社会性判断; 2、影响耐力;

3、影响学习效果,态度在学习中的过滤作用:学习者对某些事件所持的社会态度,也常影响着她对有关事件的论述材料内容有筛选的去掌握并产生不同

的学习效果;

4、影响工作效率,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相关 三、态度与行为

由同类几个行动所组成的行为叫做多重行动; 用多重行动作为衡量态度的工具,叫做多重行动尺度 关于各因素决定个人行为的合理行动模型P205

第二节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霍夫兰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获得

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联想:是两个或多个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

其形成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二、诱因论

把态度的形成看做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

认知反应理论,设想人对沟通所做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思想,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对于态度的通俗看法)

期望—价值研究,由于诱因冲突的复杂性,人们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而拒绝那些似乎会带来坏效果或未必能带来好效果的立场;(另一个诱因论的普通看法) 三、认知相符理论

1、平衡论:海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社会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这里就存在着P—O—X封闭的三角关系模式。

在三个实体的情况下,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都是肯定的,或者两个是否定的、一个是肯定的,则平衡态存在。

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正一负,则存在不平衡状态。 个体处于不平衡态时,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引起的应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为平衡态。

附:纽科姆的A——B——X 模式(P213)

2、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他们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协调的;无关的;

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而不是逻辑上的)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

认知失调后的改进

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形成: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劝说情境的模式图P2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s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