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必修一

更新时间:2023-09-01 05: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1 必修一

学案1 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了解一下通假规律。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砺则利 金就. A.

颓然就醉 .

( )

逝者如斯.

B. 斯天下之民至焉 . 于物也 善假.D.

狐假虎威 .

有槁暴 虽.

C. 虽一毫而莫取 .

答案 B

解析 B项这/那么。A项接近,到。C项即使。D项凭借。 2.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望武昌 东.A. 也 顺流而东.

( )

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

B. 之入 不知日. 圣人也亦远矣 其下.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之 吾从而师. C.

孔子师郯子 .

答案 C

解析 C项意动用法,以 为师。A项向东,名词活用作状语/东进,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每天,名词活用作状语/太阳,名词。D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不同,低于/攻下。

3. 写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1 必修一

登高而招表顺承,不译,连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不译,连词.①而 扣舷而歌之表修饰,不译,连词.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表转折,却,连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介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介词.②于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介词..

寄蜉蝣于天地在,介词.

4. “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

词短语。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 ...答案 承接:②⑤⑥⑦。修饰:①③④⑧。 5.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故木受绳则直 .A. 耻师焉 于其身也,则. 吾前 生乎.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 )

犹且从师而问焉 .

B. 风雨兴焉.

假舟楫者.D.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 的人”。A项就/却。B项之/于之。C项在/词尾, 的样子。 6. 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知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 答案 均为宾语前置,条件是疑问代词作宾语。 7. 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1 必修一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⑩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一)“可以”、“以为”、“所以”的理解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可以”。

①学不可以已 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③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答案 ①②⑤与现代汉语同;③④是两个词,“可以凭借”的意思,“以”为介词。

“可以 ”什么时候是一个词,什么时候是两个词,取决于“以”字后所跟词的词性。一般说来,“以”字后跟名词(“口、舌”),这时可以看作两个词。不过,一定要结合句子情况而定。 2.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为”。

①以为轮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⑥(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

答案 ①②③均是“以(之)为 ”,可译为“用 做 ”或“把 看做 ”。④⑤均是一个词,认为。⑥是“认为 是 ”。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的“以为”、“认为”相同,然而更多场合,“以为”却是“以 为”的紧缩。常见有两种情况,第一相当于“用 把 ”或“把 当作 ”,“以”是介词,作“为”的状语。如①②③。第二,是“ 以(之)为 ”,“以”是动词,认为,“ 为 ”是主谓短语,作“以”的宾语。如⑥。

3. 解释下列句中的“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1 必修一

后私仇也 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⑦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 ..⑧(贼)必于渡淮之所以火标之 ..

答案 ①④⑥⑦中的“所以”是“ 的办法”或“用来 的”。②③⑤皆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而⑧中“所以”则是两个词,“所”, 的地方;“以”,用(火把)。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结构,有表示原因和凭借两个意思。但有例外如⑧。总之,需结合语境灵活辨析。 (二)如何辨识通假字

4. 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看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①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④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通“趋”

构成通假字,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读音相同或相近;②字形相似,有一偏旁相同。

5. 根据通假字的特点,试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炎”通“焰” ③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陵”通“凌”

④余甚或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或”通“惑”,“傥”通“倘”

1. 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译文:驾着一叶小舟,(在这里)举起酒杯相互劝酒。(要点:“尊”通“樽”,酒杯;属,劝。)

②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译文: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要点:“僇”通“戮”,刑辱;恒,常常。)

2. 试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注意句中的通假字和“所以”一词。

①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要点:判断句;“振”通“赈”,赈济。)

2015届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金牌学案:1 必修一

②土工洊(jiàn,再度)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要点:“罢”通“疲”,疲劳;于,表被动;所以,用来 的。

)

辨识通假字,有一个语境前提,就是用该字来解释,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毫不相干,或者用该字在句中无法解释,这时,就有可能通假了。再根据音同音近或形近原则,就大致能推断出所通的本字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r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