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3 03: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1页共5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第一部分:题目

1. 请概述鲁迅思想的分期

2.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4. 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5. 如何理解鲁迅思想中庞杂的矛盾

6. 谈谈鲁迅如何面对生命体验中的“绝望”与“虚无” 7. 鲁迅前期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8. 略述鲁迅世界观转变的原因 9. 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的读书方法 10. 你如何评价鲁迅?

11. 你如何看待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意识本质? 12. 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13. 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劳动妇女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14. 请以《狂人日记》与《长明灯》比照,分析鲁迅革命思想的发展

15. 请分析《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16. 简析《药》的主题思想

17. 简述《一件小事》的主题思想及其深刻意义

18. 鲁迅在小说中是怎样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 19. 论述《呐喊》、《彷徨》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20. 《呐喊》和《彷徨》相比在思想上有何新的发展? 21. 鲁迅的《呐喊》、《彷徨》如何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22. 请谈谈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主张与《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民族文学的渊源

23.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4. 简略概括鲁迅艺术思维中民族文化素养的主要来源 25. 鲁迅的艺术思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26. 请谈谈鲁迅的诗人气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7. 简述鲁迅对传统文学中白描手法的借鉴和运用

28. 请根据鲁迅少儿时期的经历谈谈他与民族文化的渊源 29. 请谈谈鲁迅思维方式上与民族传统的密切关系

30. 请谈谈鲁迅是怎样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传统思想文化的 31. 为什么说《呐喊》、《彷徨》的用语具有现代化特征? 32. 请谈谈鲁迅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与俄国文学的关系 33. 请比较鲁迅的人道主义与俄国文学中人道主义的异同 34.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35.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6. 请谈谈鲁迅文艺思想的基本要点

37. 简述鲁迅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

38. 试将鲁迅小说人物分为“看/被看”两类,并谈谈鲁迅对这两类人之生存价值的关注

39. 怎样认识鲁迅对《风波》中七斤等农民的态度? 40. 《祝福》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鲁迅? 41. 在《呐喊》、《彷徨》中鲁迅是如何运用讽刺这种艺术技巧的? 42. 简述《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43. 《祝福》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44. 《祝福》采用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45. 《药》的明暗两线联结起来有什么作用? 46. 简要分析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 47. 描写孔乙己那件破长衫有什么作用? 48. 《风波》的题目有什么寓意?

49. 《风波》开头的景物描写是否有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 50. 《风波》结尾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1. 狂人是一个什么形象? 52. 狂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53. 怎样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小说反封建的思想特色?

54. 简述《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55. 《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56. 分析《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57.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什么异同? 58. 《狂人日记》为什么要采用日记体裁? 59. 怎样理解《狂人日记》开头那篇“识”?

60.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彻底反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61. 怎样理解阿Q的形象?

62. 阿Q的精神胜利法经历了怎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 63. 略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渊源 64. 简述阿Q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65. 阿Q的“精神胜利法”蕴涵着怎样的历史内容? 66. 《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67. 《不准革命》与《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有什么联系? 68. 《阿Q正传》开头两段的背景描写有什么意义? 69. 略述《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70. 论述阿Q的性格内涵

71. 简述《伤逝》的思想内容 72. 简析《伤逝》中涓生的形象 73. 简析《伤逝》中子君的形象

74. 《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75. 分析《伤逝》中涓生的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 76. 怎样理解涓生“重情”“反省”的个性品质? 77. 分析《伤逝》中子君的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 78. 《伤逝》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79. 你怎样理解《伤逝》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80. 简析《伤逝》的艺术特色?

81. 泛神论是一种什么思想,对郭沫若的《女神》创作有何影响 82. 谈谈《女神》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83. 谈谈《女神》的思想内容 84. 谈谈《女神》的艺术特色

85. 分析《女神》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86. 分析一下《女神》的语言特点 87. 请分析《天狗》这首诗 88. 谈谈《女神》的意象世界

89. 任选《女神》中的一首诗谈谈“泛神论”对这首诗的影响 90. 论述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的诗歌主张 91. 《凤凰涅槃》

92. 《凤凰涅槃》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93. 《凤凰涅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94. 谈谈《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 95. 分析一下《凤凰涅槃》的风格特征

96. 为什么有人说《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97. 分析《凤凰涅槃》的情感特点

98. 分析《凤凰涅槃》与外国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 99. 分析《凤凰涅槃》中凤凰这两个意象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100. 从《凤凰涅槃》看《女神》的美学特征

101. 郭沫若早期戏剧可分为哪几类,分别有何特点 102. 郭沫若早期诗剧有哪些 103. 《女神之再生》赏析

104. 如何评价郭沫若早期诗剧中详写人物的共性情感,略写人物的

个性特征?

105. 谈谈何为“夫子自道”的写法 106. 谈谈郭沫若诗剧的结构特点

107. 分析一下《堂棣之花》中的聂嫈形象 108. 分析一下《湘累》中形象塑造的特点 109. 论述郭沫若诗剧的创作特征

110. 论述郭沫若诗剧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色 111. 《三个叛逆的女性》 112. “失事求似”

113. 试析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中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114. 分析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抒情性

115. 《三个叛逆女性》在主题构思上有何特点 116. 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中人物形象的设置有何特点 117. 谈谈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创新性

118. 举例谈谈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讽刺艺术 119. 论述一下《三个叛逆的女性》中的女性形象 120. 论述郭沫若早期历史剧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121. 社会剖析小说 122. 《腐蚀》

123. 简述《蚀》三部曲的思想主题 124. 简析《林家铺子》的思想内涵 125. 简析《春蚕》的思想内涵

126. 简析《腐蚀》的思想意义及主人公赵惠明复杂的心路历程 127. 茅盾与鲁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的艺术追求 128. 简析《子夜》的思想主题

129. 论述《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30. 谈谈茅盾小说的意识本质 131. 茅盾小说的艺术特征 132. 茅盾小说的史诗的规模

133. 简析《蚀》三部曲的艺术特色 134. 简析《子夜》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135. 简析《春蚕》透视生活的角度 136. 简析茅盾的文艺观

137. 简析茅盾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 138. 论述茅盾小说中的理性色彩

139. 结合《蚀》三部曲论述茅盾早期创作的特定思想情绪的艺术表

现手法 140. 结合《蚀》、《子夜》等作品论述茅盾整个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

风格 141. 方罗兰 142. 《虹》 143. 胡国光 144. 章秋柳

145. 简析《动摇》中的胡国光形象 146. 简析《子夜》中屠维岳的形象 147. 简析《子夜》中赵伯韬的形象

148. 简析茅盾对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的贡献 149. 分析茅盾小说中塑造的资本家的形象

150. 分析茅盾小说中塑造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 151. 《子夜》的“一树千枝”结构法 152. 《子夜》的总起与分叙情节安排法 153.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154. 简析《子夜》中赵伯韬形象的典型意义 155. 简析《子夜》中冯云卿悲剧的社会意义 156. 简析《子夜》的结构特点

157. 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58. 如何理解《子夜》倾向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59. 论述《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160. 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

献?

161. 巴金笔名的由来

162. 巴金前期小说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 163. 巴金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2页共56页

164. 简述《爱情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165. 简述《激流三部曲》的思想主题 166. 简述《寒夜》的思想主题 167. 简述《憩园》的思想蕴涵

168. 巴金前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169. 巴金后期的小说创作与其思想的关系 170. 巴金的思想发展与创作的发展 171. 高老太爷 172. 高觉新

173. 为什么说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174. 巴金小说中青年人物形象的塑造 175. 巴金小说《家》中的女性形象 176. 谈谈巴金塑造人物的独特视角

177. 巴金的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的? 178. 巴金小说的家园文化意识 179. 巴金小说的忏悔意识

180. 论析《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为代表的“小人物”的悲剧命

181. 《爱情三部曲》 182. 《激流三部曲》 183. 曾树生 184. 汪文宣

185. 为何说巴金是洋溢青春激情的小说家?

186. 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家》中以高家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必然

崩溃的历史趋势。

187. 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188. 简析《家》的思想艺术特点 189. 《家》的主要艺术特色 190. 巴金小说题材的特点 191. 巴金小说的风格

192. 巴金的小说风格形成的原因 193. 试谈巴金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发展 194. 外国文学对巴金小说风格形成的作用

195.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196. 《家》所表现的巴金风格的现实主义特色 197. 从《寒夜》看巴金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198. 以《家》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早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

199. 以《寒夜》等作品为例,论析巴金后期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风格

200. 谈谈《激流三部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01. 老舍早期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是什么?表现的主题有哪些 ? 202. 《猫城记》的主旨是什么? 203. 《月牙》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04. 《离婚》在老舍小说创作中的意义是什么? 205. 简要说明老舍前期小说的特征

206. 老舍前期后期小说在艺术风格上有哪些不同?

207. 为什么说老舍前期小说具有时代背景的模糊性特征? 208. 老舍前期小说采用时代背景模糊性的用意何在? 209. 老舍前期小说的幽默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10. 举例说明老舍小说风格的讽刺性特征 211. “京味儿”

212. 老舍小说中的“旧派市民形象”是指哪些人? 213. 老舍小说中的“新派市民形象”是指哪些人? 214. 老舍小说中的“底层市民形象”指哪些人? 215. 老舍的小说讽刺批判了哪些市民的心态? 216. 简要说说老舍小说里描述了哪几类市民形象 217. 老舍小说在取材上有什么特色? 218. 简述老舍小说的艺术倾向

219. 论述老舍小说的“京味”与幽默 220. 论述老舍的文学史意义

221. 简要说明西方文学对老舍在创作选材上的影响

222. 简要分析老舍在对西方文学进行吸收中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

的文学观的

223. 简要说明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

224. 老舍对文艺复兴的推崇与吸收的表现是什么? 225. 简要说明老舍幽默风格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226. 简要说明老舍对西方文学的选择的过程 227. 简述老舍的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关系

228. 根据《二马》这部小说,简要谈谈英国文化对老舍的影响 229. 试论述老舍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230. 论述老舍是怎样在东西文化的参照中吸取异域营养来创造自

己独具民族特色文学的? 231. 祥子 232. 虎妞

233. 《骆驼祥子》

234. 简要说明《骆驼祥子》的主题 235. 简要说明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

236. 通过祥子的悲剧,老舍表达了对社会、对祥子这样的下层百姓

怎样的思想 237. 7、《骆驼祥子》在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方面是如何表现

的?

238. 简要说明《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特色 239. 论述虎妞是不是祥子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 240. 论述《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241. 《雷雨》 242. 《日出》 243. 《原野》

244. 《北京人》

245. 简要分析“曹禺现象”

246. 列出曹禺解放前的主要代表剧作加以简要评述 247. 简述《原野》中的仇虎形象的典型意义 248. 试析《雷雨》的结构特点

249. 分析《日出》的戏剧结构艺术

250. 试述曹禺的生平及1949年以前的创作历程 251. 蘩漪 252. 周朴园 253. 花金子 254. 陈白露

255. 简要分析《雷雨》中“蘩漪”这个人物形象 256. 简要分析花金子的性格特征 257. 简析《日出》的思想艺术特色 258. 简析曹禺剧作中的死亡意识

259. 论述基督教精神在《雷雨》中的体现 260.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曹禺作品的悲剧美学 261. 曹禺“四大杰作” 262. 曹禺“五大杰作” 263. 侍萍

264. 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265. 列出对《雷雨》主角是谁的几种不同理解

266. 分析曹禺创作的成功及后来创造力的衰退与他的人格心理的

关系

267. 比较曹禺的《家》与巴金的《家》

268. 如何理解《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等曹禺

话剧中的诗意特征? 269. 论述《雷雨》的戏剧冲突

270. 结合《雷雨》,《日出》两部作品,分析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271. 古希腊悲剧 272. 契诃夫 273. 易卜生 274. 奥尼尔

275. 简述希腊悲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276. 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277. 易卜生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278. 《原野》对奥尼尔剧作有什么借鉴? 279. 论述曹禺的话剧受欧美戏剧的影响 280. 比较《原野》与《琼斯皇帝》 281. “人的文学” 282. 平民文学 283. 美文

284. “文抄公体”

285. 简述写实派散文的特征

286. 简述周作人“叛徒”与“隐士”的双重性格 287. 简述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288. 简评周作人的文学理想

289. 以《乌篷船》为例谈谈周作人小品文的魅力 290. 论述周作人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 291. 人生派散文 292. 社会派散文

293. 简述朱自清写景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294. 简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295. 朱自清的散文题材可分为哪些系列? 296.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297.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情感基调

298. 简评朱自清散文中委婉细腻的笔调 299. 《荷塘月色》赏析

300. 以《背影》为例,分析朱自清“人生派”散文的特点 301. 冰心体

302. 冰心的爱的哲学 303. 《寄小读者》

304. 简述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 305. 冰心散文的特点 306. 冰心散文的主题

307. 简析冰心散文中为人生的品格 308. 以作品为例分析冰心散文的主题

309. 以作品为例分析冰心的特有的为人生的风格 310. “牧歌的情绪” 311. “泛神论” 312. 《橄榄》

313. “新浪漫主义”

314. 简述浪漫派散文的特征

315. 简评郭沫若散文的艺术风格

316. 简述郭沫若散文创作中的感伤情绪

317. 简述郭沫若散文在风格、思想上前后期的不同 318. 试析郭沫若散文中浪漫与向往的情绪 319. 郭沫若散文的感伤情绪表现在哪些方面? 320. 创造社

321.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322. 《归航》

323. 《还乡记》和《还乡后记》

324. 简要分析郁达夫感伤情调的积极意味 325. 简述郁达夫散文中的“自叙传”色彩

326. 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色? 327. 郁达夫早期散文创作的风格

328. 试论述郁达夫散文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329. 试析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时代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3页共56页

330. 杂文

331. “砭锢弊常取类型” 332. 《且介亭杂文》 333. 简述鲁迅杂文的成就 334. 简述鲁迅杂文的风格 335. 简评鲁迅杂文的幽默特点 336. 简评鲁迅杂文的老辣特点 337. 简评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性

338. 如何理解鲁迅杂文的“人学”性质? 339. 论述鲁迅杂文的史诗品格 340. 《名优之死》 341. 《回春之曲》

342. 《名优之死》的艺术特点

343. 简述《回春之曲》的艺术特色 344. 简要分析杨振声的形象 345. 田汉戏剧创作的特点

346. 田汉三十年代戏剧创作的特点 347. 田汉二十年代戏剧的特点

348. 分析田汉戏剧作品中夜的意象

349. 以田汉剧作来论述他戏剧创作的转向 350.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 351. 《五奎桥》

352. 《这不过是春天》 353. 洪深戏剧创作的特点

354. 李健吾戏剧创作的一般特点 355. 《五奎桥》的特色

356. 简述洪深戏剧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创作的转向 357. 分析《这不过是春天》中厅长夫人形象: 358. 简述《五奎桥》中李全生形象

359. 从《这不过是春天》一剧,看李健吾戏剧创作的一般特点 360. 《法西斯细菌》 361. 《上海屋檐下》 362. 夏衍剧作艺术特点 363. 简析《上海屋檐下》

364. 简要分析《法西斯细菌》中俞质夫形象 365. 简述夏衍戏剧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 366. 简析夏衍剧作中的妇女形象 367. 夏衍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发展 368. 分析匡复形象 369. 新月诗派 370. “三美”原则

371. 《死水》和《红烛》 372. “戴着脚镣跳舞” 373. 闻一多的诗歌主张

374. 谈谈闻一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375. 谈谈《死水》的创作缘起

376. 以《死水》为例分析闻一多诗歌中美丑对比的写法 377. 分析《死水》中“死水”这一意象的象征意味 378. 论述三美原则在《死水》中是怎样体现的 379. 《再别康桥》

380. 简述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两个不同时期 381. 徐志摩诗歌的思想主题

382. 谈谈“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 383. 爱情对于徐志摩的影响

384. 如何理解《再别康桥》的感情倾向 385. 分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386. 谈谈徐志摩对诗歌的理解 387.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 388.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389. “雨巷”诗人 390. 《雨巷》 391. 现代诗派

392. 《雨巷》的基本内容 393. 分析《雨巷》的意象

394. 《雨巷》对西方象征主义抒情手法的运用 395. 试述《雨巷》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借鉴 396. 简述《雨巷》的艺术成就 397. 谈谈《雨巷》的艺术地位 398. 分析《雨巷》的音乐美 399. “吹芦笛的诗人”

400. 谈谈艾青诗歌创作的不同时期

401. 艾青的“太阳组诗”和“北方组诗” 402. 简述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

403.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这一意象 404.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论述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405. 如何理解艾青诗歌的忧郁风格 406. 谈谈艾青叙事诗的特点

407. 简述艾青诗歌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 408. 试分析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

409. 艾青诗歌的忧郁风格与西方作家的关系 410. “艾青体”长诗(叙事诗)

411. 西方印象派绘画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412. 分析艾青诗歌的苦难美

413. 波特莱尔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414. 中国古代文化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415. 分析艾青诗歌与俄罗斯、苏联诗歌的联系 416.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417. 惠特曼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

418. 艾青在艺术上是如何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 419. 沦陷区文学

420. 简述张爱玲作品《金锁记》的基本特色

421. 简要分析《金锁记》中人物曹七巧的性格特征 422. 简述张爱玲与鲁迅创作的异同

423. 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人物形象的悲剧 424. 简述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的特点 425. 简述张爱玲作品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 426. 简述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

427. 试论张爱玲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 428. 张爱玲小说有无后现代主义色彩? 429. 日记体

430. 《莎菲女士的日记》 431. 丽嘉

432. 莎菲女士形象分析

433. 简述丁玲三十年代小说的特点

434. 丁玲中篇小说《韦护》的主题是什么? 435. 《韦护》尖锐而深刻的思想

436. 简要分析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437.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艺术成就 438. 从《韦护》看丁玲小说的革命话语 439. 山药蛋派 440. 《三里湾》 441. “文摊作家” 442. 三仙姑系列

443. 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444. 简要分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45. 简述赵树理创造的评书体的现代小说模式

446. 通过作品人物现象的分析,考察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

447. 论述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448. 你如何看待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4页共56页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1、请概述鲁迅思想的分期

鲁迅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青少年时代到一九一八年《狂人日记》发表,是他的早期,这是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期。从一九一八年《狂人日记》发表到一九二七年,是他的前期(也可以称作为中期),这是他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度期。从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他的后期,这是他成为老练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成熟期。 2、“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在全面、深刻地反省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民族文化的积极成果及其弊端。既彻底地反封建,又科学地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广泛、理智地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从而,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崭新文化。

3、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1).从个人生活来看:

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的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化人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他一生崇尚独往独来,虽然在理智上他曾说,他要“听将令”,但在社交中,他是孤独的。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

他交往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

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且结识两年后,瞿秋白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

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2)从情感世界看:

鲁迅的情感丰富而鲜明:爱如阳光温暖人心;憎如冬寒砭人灵魂。但又爱憎分明。敏感而忧郁:对一切关己不关己的人和事都会引发一种感情倾向;对社会、自身常怀忧郁之情。

鲁迅的情感世界由两部分组成:A.民族、大众情感。对民族,鲁迅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大众,他“哀其不幸”(同情),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B.个人情感。他渴望爱,重情,正如他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有这样崇高的情感:“爱国”,“忧国忧民”,可是没人理解他,鲁迅对民众如此倾注同情,盼他们觉醒,不仅民众“不察”,连文化同人也“不察”。创造社同仁说他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郭沫若语);太阳社的阿英说他将民众写得如此落后,看不到光明,是落伍者,冷眼旁观者,等等。他渴望爱,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婚姻),却使他不知道爱情为何物,所以,他又是孤寂的。许广平曾回忆,鲁迅有时喝很多的酒,到阳台上躺着。这也是心中痛苦、寂寞的一种表现与排遣

(3)从思想境界看:

鲁迅的思想,犀利、睿智、深邃、明达。他对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人的认识既独特又深刻。他对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给予了全面的反省,既首肯了中国历史的伟绩,更发现了它的弊端,如礼教“吃人”,制度的专制等。他对中国现实中各种革命的性质及问题,洞若观火。他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是无人能比的(没有唤醒民众),对革命文学的真知灼见,今天看来,仍是深刻的。至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发掘、批判的深度,至今也是让人惊叹的。总之,他当时的思想境界,在中国的思想界、文学界的同仁中是最高的。这无疑直接显示了他巨人的风范。

但是,事物的辩证法恰恰就在这里:曲高则和寡。由于他的思想境界太高了,他同时代人都难以达到,所以引不起共鸣。他与中国的许多文化名流进行过“论争”。他论争的目的很清楚:探索真理,也检验自己对历史、现实、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他希望在“论争”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可是,他失望了。每一次论争,从五四时期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到左联前期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直至晚年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没有一个人真正以理论的力量说服过他,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似乎“胜利”了,但这是苦涩的胜利。所以他更感到孤独、寂寞。

4、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我们可以说,鲁迅的思想是一种“人学”,更具体地说,鲁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现象。鲁迅曾经说过“精神先上实人类生活之极颠”,近来有学者据此而认为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思想是“以改变人的精神为总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鲁迅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体察与探讨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 首先是对从“此”(生)到“彼”(死)的“生命的路”的体验与理解,在这里展开的是“生”与“死”的中心命题。对于“死亡”,鲁迅一方面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感受着一种“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的生命进化的乐观主义;另一方面从“人”的个体体验出发,又感受着生命无可避免的消逝的悲剧性,人的一切挣扎终不免毁灭的绝望。在鲁迅的“死亡”体验里,就这样同时交汇着希望和绝望、理性与非理性的两股激流。而尤其构成鲁迅体验的独特性的,是他“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把“死亡”转化为对于“生”的思考。

其次,当鲁迅进一步从“人我自他”即人与外界的“关系”中去体验、探索人的存在时,他的内心依然交织着两股生命之流: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他感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是从与群体存在的血肉联系中发现与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并且产生了对“他人”的亲切感、关怀与爱,以及交流与沟通的欲望。但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却感到了极度的孤独,他发现一堵“高墙”将自我与外界、他人“各个分离”,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已经简化为“求乞”与“布施”,甚至发现了“吃人”与“被吃”的双重残酷。这两个侧面——群体体验和个体体验,实际上正是根源于他对人的本质的两种把握方式。一方面是从“类”出发,强调社会性,民族性,阶级性,另一个方面是从“个”出发来把握人,强调个体的、自我独立不依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说鲁迅心中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互消长,“爱”与“憎”互相缠绕,既“喜欢寂寞,有憎恶寂寞”,而这一切正是根源于“人性的矛盾”。而“人性的矛盾”便是“真实的人”——鲁迅,所一生关注的核心所在。

5、如何理解鲁迅思想中庞杂的矛盾?

鲁迅身上有着太多的矛盾,以至我们很难满意地找到某个对应的名词来概括他的丰富性。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道德,与传统文化针锋相对,但不难发现,由儒道代表的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气质与智慧,都在他的新的价值基座上给激活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论语》、《孟子》的传人比他更“君轻民贵”,更“先天下之忧而忧”,有多少读过《道德经》、《庄子》的人,比他更“独异”、“不羁”、“天马行空”。

如果说启蒙主义在他一生的思想中占据着主流,但恰恰是启蒙主义的两大旗帜的“德、赛”二先生,都曾是他或盘诘或非难的对象。在他的著作中,甚至极难找到“民主”之类的字眼。

他的思想中包含着存在主义的元素,他对人的存在状况确乎有着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们相同的“厌恶”、“恐怖”、“孤独”体验乃至宗教情绪,但没有哪一个存在主义像他那样不歇地向外做现实的捣乱和反抗。

鲁迅是个非理性主义者,以尼采为主的一批现代非理性主义者都曾为他所激赏和介绍,由“新神思宗”而接引出来的“力”或“意力”概念,一生都交融渗合于他的价值思想中。但他的这种“力”恰恰更多地诉诸理性的运动。

说鲁迅是“人道主义者”,或者“个性主义者”,都像,又都不尽像。鲁迅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结构。这一矛盾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之交的思想文化研究。他以独特的符号系统和人格践履,对这种冲突做出的回应,在中国至今无人可以比肩。

6、谈谈鲁迅如何面对生命体验中的“绝望”与“虚无”?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发现一堵“高墙”将自我与外界、他人“各个分离”,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已经简化为“求乞”和“布施”,进而他发现了“吃人”与“被吃”,最后在“他人”中他发现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时,他就仿佛置身于“看不见的地狱”之中。这种孤独与恐惧感将鲁迅的生命体验推向“绝望”、“虚无”的极致。

但鲁迅的思想是真正彻底的,他对这“绝望”、“虚无”的生命体验本身也投以“怀疑”的眼光,他于是提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命题,一面宣布自己“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 ‘实有’”,同时又承认“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他正是在“绝望与希望”(以及相应的“充实与空虚”、“记得与忘却”、“正视与逃避”、真实与说谎)的矛盾、挣扎中选择着,调整着自己的生存态度与人生之路。在承认自我的有限、他人的可疑可怕与世界的残酷、荒谬的前提下,在“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以后,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存态度,选择“反抗绝望”作为从“此”(生)到彼(死)”的现实道路。对达于“绝望”的人的生存困境与命运既是正视,又是挑战,这两个方面构成了鲁迅之为鲁迅的“特色”,将他与同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思想家既联系又区别开来。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5页共56页

7、鲁迅前期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鲁迅前期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最为深远,长期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观察社会的一种武器。后来,又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民主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的某些影响,形成了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本特点的前期思想。但鲁迅把丰富的斗争经验融会进西方文化思想中,从而使他的进化论和个性主义思想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鲁迅引申了进化论学说里的发展观点和变革观点,相信将来必胜于现在,青年必胜于老年。但他并没有强调“生存竞争”以鼓励社会斗争,这和达尔文主义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鲁迅的个性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掊物质而张神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里。鲁迅把个性解放当作达到社会解放的途径,是符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的。他和尼采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尼采敌视群众,推崇“超人”,鲁迅则同情群众,从启发群众觉悟的立场,造成“欲自强,而力抗强者”。

8、略述鲁迅世界观转变的原因。

鲁迅的思想发展,是从进化论向阶级论、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个转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对鲁迅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他在文章中一再提对十月革命表示赞颂与向往。1927年,鲁迅与共产党人有了较密切的接触,同年四月十日,在鲁迅发表的《庆祝沪宁克复的一边》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了马列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政治局势,标志着鲁迅思想一个新的飞跃。

二、 严格的自觉的自我改造精神。鲁迅在与敌人斗争的同时,不断地进行严格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改造。例如《一件小事》中的“我”,以及在后来翻译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时,更明显地表现出鲁迅的勇于自我改造的精神。

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的教训。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给鲁迅思想以极大的震动,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思路因此轰毁”。鲁迅觉悟到不能再把进化论作为观察社会的武器,而代只以马克思主义。

9、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的读书方法。

鲁迅读书,最强调的是“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是鲁迅读书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其细则包括:(1)、脑子不应该是别人的“跑马场”,鲁迅把观察者观察社会的方法用来读书,再加上思想家的活力,使观察、思考、读书三者结合起来。还特别强调思考在三者中的主导作用。(2)、把所读的书同实社会比较。鲁迅坚持不盲从、不迷信,以生活事实的逻辑为准绳的读书精神和方法,检阅了前人留下的各种有名的文化典籍和著述,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有独创性的真知灼见。(3)、“泛览”和“随便翻翻”。“泛览”就是指不限制地读书,广泛地读书。而“随便翻翻”可以扩大阅读的量,可以作为比较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值得细读的书。

10、你如何评价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人;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展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创造者。他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所达到的完美的境界,他自己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11、你如何看待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意识本质?

关于鲁迅小说的意识本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形象反映”。这种观念在20世纪50~70年代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从50年代起,在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政治态度的分析为纲领,以对《呐喊》、《彷徨》客观政治意义的阐释为主体的初具脉络的《呐喊》、《彷徨》研究系统。这种观念就是这一系统的产物。

一种认为,鲁迅的小说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此观点1985年由王富仁博士第一个提出。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 >、<彷徨>综论》。

此后再没有人突破这一观点,也再没有人在《呐喊》、《彷徨》的研究方面,超过王富仁博士。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富仁博士的这一研究,是关于鲁迅《呐喊》、《彷徨》研究的集大成和最高成就的代表。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相比较而言,王富仁博士的观点更切合鲁迅《呐喊》、《彷徨》的本体意义。

前一种观点的缺憾:前一种观点虽也有道理,但却有着明显的缺憾,缺憾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这个缺憾不在于它结论的正确性与否,而在于这种观点中所包含的对鲁迅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无法统领与这种思想内容相联系的小说的艺术内容;反过来,小说的艺术内容也难以与所剔析出的思想内容相契合。例如,支撑这种观点的关于阿Q革命的描写,在鲁迅的作品中原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在这种观点的统辖下却被大大强化了;在原作中居于主要地位的对阿Q精神弱点的描绘则被降到了相对次要的地位,而在阿Q革命的表现中,其积极意义被片面地夸大了,其消极意义只剩下了轻描淡写的几笔。这样的结果虽然能说明鲁迅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内容,但《阿Q正传》中描写阿Q革命的那几章所具有的喜剧性质便没有了内容上的依据。因为,按鲁迅的说法,“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显然,《阿Q正传》这几章的喜剧形式是为了满足“批判”、否定的思想内容(无价值的东西)而采用的,而在“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形象反映”这一观点需要下所进行的这种分析以及得出的对阿Q革命行动肯定的结论,正好与喜剧艺术形式的否定功能相矛盾。

(2)这种观点也不符合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实际。五四时期的鲁迅强调的是思想启蒙,而不是实际的社会政治革命;他信奉的是

个性主义,认为民众只是示众的材料或看客,他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民众是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主力军。

所以,相比较而言,王富仁博士的观点更切合鲁迅《呐喊》、《彷徨》的本体意义,也能

从鲁迅当时的思想中得到实际的验证,与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也更吻合。

12、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没有知识分子的奋起,就无所谓反封建思想革命,因此,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必然关注的人物形象之一。在鲁迅的笔下,这些知识分子有些穷途末路,沉迷不悟,成了旧教育、旧制度的殉葬品,如孔已己。有些则以被迫害、被扭曲的面貌,孑然一身,“叫喊于生人中”,如狂人。而同是知识者,《药》中的夏瑜既不是病狂者,也不是沉迷者,而是神志清醒的革命者。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以民族、民主思想宣传群众,在黑暗的王国里闪露一线曙光。但他的结局却更令人颤栗。又如吕纬甫和魏连殳虽各有个性和经历,或敷衍度日,或桀骜不逊,但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这是被当时政治斗争的大气候决定了的。

先躯者、革命者本是堂堂正正的人物 ,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出现,有的被扭曲成狂人形象,有的被埋没在群众的围观和辱骂声中,占据不到正面描写的地位,而是只能居于幕后。这寄托了鲁迅多么沉痛的生活体验和用心。封建思想所以能在当时蛊惑人心,成为压制知识分子的一股力量,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它有什么特殊的“关键性意义”,而在于辛亥革命除了推翻皇帝以外,基本上还保持着封建社会的强权政治和经济基础,这才是封建思想得以逞威作虐的强大后盾。鲁迅的沉痛与深刻让读者更察觉封建毒害的深重以及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艰巨与复杂。

13、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劳动妇女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祝福》与《离婚》都是以劳动妇女形象为聚焦点的。

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形象,以揭露夫权为中心,控诉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把广大被压迫人民逼向绝境。作品的战斗锋芒,直指整个封建社会,在《祝福》的评论中,人们指出它是礼教吃人,是《狂人日记》所提出的”仁义道德“吃人在妇女身上的体现。

至于《离婚》中的爱姑,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出格“的妇女,她的出格以她的大胆、泼辣和强烈的反抗性为表现。祥林嫂被“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尤其是夫权的绳索束缚住,爱姑则敢于挣脱夫权的束缚。在她身上已经具有近代社会平等思想的萌芽。自然,在当时的社会,爱姑的斗争不能不以失败告终,这是历史的必然。但《离婚》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思想:被压迫人民和妇女要从封建宗法的制度和思想中解放出来,必须把斗争矛头指向一切权力的中心——以豪绅地主为代表的封建政权,同时必须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斗争勇气和信心。这反映了鲁迅反封建革命思想的重大进展。

14、请以《狂人日记》与《长明灯》比照,分析鲁迅革命思想的发展。

《长明灯》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都以被迫害的疯狂者出现。都对封建主义采取反叛的立场。但就主题思想说,《长明灯》的战斗性却更坚决,更彻底。

《狂人日记》是一篇振聋发聩的新小说,自有它强烈的战斗意义。鲁迅认为它“忧愤深广”,但对其思想内容似乎不甚满意。若干年后,不仅再取材于病狂者,写了《长明灯》,还批评前者所发的“救救孩子”的议论,“四平八稳”,“空空洞洞”。这是唯一的对自己小说的公开批评,不是针对其他作品,而是针对这成名杰作。其原因,就在于它只是“暴露旧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只有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主题,而且在如何实现思想革命的答案上,又停留在思想感化和劝转上。

《长明灯》的疯子,却丝毫没有劝转的念头,他蓄意要熄灭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统治的“长明灯”,当熄灭不了时,他又喊出了一个新的战斗口号:“我放火!”即从反封建传统统治,到要用一把火来烧掉长明灯的所在地——古老的社庙——黑暗的王国 ,这反映出鲁迅思想的巨大跃进。如果说“熄灯”比起劝转来,在思想革命的范围内,是一个发展的话,那么“放火”比起前两者来,更是一个伟大的发展,反映出他从思想革命而进向政治革命。

15、请分析《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闰土的形象,是旧中国普通农民的形象,在农村中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他吃苦耐劳,象大地一样沉默和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不幸。生活的煎熬使他变得麻木了,他逆来顺受,默默劳作。然而他所受的精神摧残甚至超过了生活上的苦痛。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他恪守的生活原则。在他和他的童年伙伴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他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他的命运的悲剧色彩。

16、简析《药》的主题思想。

《药》的深刻主题思想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的与个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用他的血来为儿子治病,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剧,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6页共56页

17、简述《一件小事》的主题思想及其深刻意义。 《一件小事》通过“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乘坐的人力车撞倒了一位老年妇女的意外事故,对此着力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劳动人民正直无私的品质,对知识分子自大和自私的心理做了深刻的剖析。 作品的深刻意义在于:车夫虽然还不是一个产业工人,但他的形象却包含了劳动者的无私与善良。作品表明:鲁迅在革命力量的探索中,开始把希望寄托于城市劳动人民。这一思想远高出五四时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站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立场上对人力车夫表示同情的思想水平之上。另外,作品中的“我”,是个进步知识分子,虽然不能把“我”看作就是作者自己,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我”在车夫行动的感召下,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省。 18、鲁迅在小说中是怎样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 鲁迅在《药》、《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等小说中,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药》里的夏瑜是辛亥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但愚昧落后的群众对他的革命和牺牲持冷漠态度,甚至以他的血治病。作品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先天不足的弱点:缺乏群众基础,从一开始就没有着手发动群众,造成了革命者和尚未觉悟的群众之间的可悲的隔阂。 《头发的故事》和《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除了革掉一根辫子,一切依旧。人们对双十节挂旗纪念的事早已忘却,只有谈到辫子时才想到民国革命来。七斤因为在辛亥革命时被剪掉了辫子,待到张勋复辟,乡村中的封建势力和落后群众便掀起一场风波。 《阿Q正传》则在批判辛亥革命脱离农民群众的同时,告戒人们谨防封建统治者投机革命,篡夺革命权力,破坏革命。“神往”革命的阿Q,就是被掌握了辛亥革命后的政权和封建反动势力杀掉的 。这是个沉痛的教训。 19、论述《呐喊》、《彷徨》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文学革命主将鲁迅在“五四”前后创作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真正具有现代色彩的白话小说的杰出代表作,是“五四”前后小说艺术革新中涌现出的成就最高的小说集。由于它们的先后问世,不仅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光辉实绩,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经验,而且一下子把中国现代小说艺术提高到世界近代进步小说的水平上,使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毫不逊色地进入了世界优秀文学之林。 从中国小说发展特别是短篇小说发展来考察,《呐喊》和《彷徨》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地位。 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主题开掘深刻。它们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大革命前夕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这两个集子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革命的一面镜子,也是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小说真正摆脱了传统情节小说的旧套,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性格小说,不仅在主要人物系列的成分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些已达到典型化的高度,成功地刻画出中国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典型性格。 此外,同大多数古代小说相比,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在结构布局、叙述方法、表现手法、语言体式诸方面 ,都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革新,为现代新小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特别在体式方面,鲁迅的新小说完全打破了旧章回体的程式,批判吸取了古代小说体式上的合理因素,根据新内容的表达需要,大胆地借鉴外国小说的体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自由的新体式。 20、《呐喊》和《彷徨》相比在思想上有何新的发展? 《呐喊》在格调上比较明朗、热烈,而《彷徨》在格调上显得冷峻、沉郁。从思想深度上看,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揭露,《彷徨》显得更深刻、更透彻一些。 《祝福》和《明天》虽然都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歌,但祥林嫂的悲剧内容不限于单四嫂子丧夫失子,孤苦无依,承受人间的凉薄,而是封建宗法制度及思想统治的万钧重压,萃于一身。祥林嫂这一悲剧典型,深广地概括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运命。作品的战斗锋芒不仅指向了封建的族权、夫权,而且指向了被封建社会视为至高无上的神权。 《长明灯》的主人公不象狂人对大哥——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代表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显得坚忍而严冷。在吉光屯这个被保守、迷信所笼罩的黑暗王国里,“疯子”只身战斗,不怕恐吓和威胁,不时地发出勇猛的战叫:“我放火!”从中可以领悟到鲁迅忧愤的加深,他对改革的艰难,旧传统的顽固性认识得更加深切了,抗争的意志也更坚决和彻底了。 很显然,就总体而言,从 《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的思想在前进,在发展:对现实人生更执着,对旧制度的本质剖析得更犀利,对被压迫群众的悲剧根源挖掘得更深刻,对革命力量、革命道路问题探索得更深入??。这些都体现出《彷徨》的创作思想的深化,现实主义的深化。

21、鲁迅的《呐喊》、《彷徨》如何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从鲁迅《呐喊》、《彷徨》的价值目标看。这个价值目标就是“为人生并且要改良这人生”。这种价值目标在方向上无疑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在本质上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价值观血脉的延续。鲁迅一向重视艺术真的品格,并将其视为艺术生命的标识和现实主义文学的

最基本的品格。但是,鲁迅所强调的“真”并不是“实有的事实”,而是“会有的实情”其本体内涵也不具有西方经典现实主义所恪守的科学性、可验证性,而是不可量化的“精神”的真切性与有目的的合目的性。他在《漫谈<漫画>》中曾说:“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又在《<出关>的“关”》中说:“纵使写的是妖怪??在人类中也未必没有谁和他们精神上相像。”这种精神的真切性的本体目的和最高境界就是要“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在《阿Q正传》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阿Q形象的“真”,我们既无法简单地对其作个性与共性的分离和量化,更无法在生活中进行实践验证。我们

对他很熟悉,又确实难以归类或指出他的现实地位,因为这一小说写的并不是某种客观对象或某个人,而是一种普遍的病态精神,是

民族文化的“血和肉”,其目的不在周详的叙述故事,而在“画出国人的魂灵”中对中国伦理文化的种种弊端进行反省与批判。可见,鲁迅小说“真”的兴奋点是在伦理文化方面而并不在科学(知识)文化方面,他小说的艺术本体的价值目的不在“实事”而在“实情”。这一特点正反映出他的小说的价值观虽然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但内在的血脉仍是民族的。当我们从文化观念上审视鲁迅小说的价值目标时,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据鲁迅自述:“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这种“启蒙”和“为人生”,在文化观念上无疑是一种实践理性,价值目标是文学的社会效果,重视的是人伦关系;

在创作中则孜孜于“揭去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注目的是小说的审美教育价值。这种价值观正是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所谓“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他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有为而发,而且这种“为”的意向针对的也往往是孝敬、人文、风俗等伦理文化。《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明天》与《祝福》揭示礼教与社会的吃人,《肥皂》与《高老夫子》嘲讽正人君子

的肮脏??。尽管鲁迅对中国伦理文化没有给予正向的弘扬,而是进行了反向的否定,但小说题旨的运行轨道仍是中国固有的伦理文化,仍是来自传统的价值意识。勿庸置疑,鲁迅的伦理意识,自有自己的个性内涵和鲜活蓬勃的时代色彩,但是,在文化本质的层次上,又无一不是对传统文学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既有革新,也有“保旧”。正如鲁迅所说:“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虽然有‘蜕变’有比较的偏向,但是,我也以为‘新文学’和‘旧文学’中间不能有截然分界。”这正是新时代特有的现象。鲁迅在小

说中是以“新道德”反对了“旧道德”,以“新文化”反对了“旧文化”,但将伦理文化看得重于科学文化,将启蒙和“美人伦”看得重

于传播知识的价值观,仍是鲁迅创作小说的内在动力。这正反映了鲁迅小说那种既全力创新,走向现代化,又立足民族化的艺术品格。如果说《狂人日记》等是以天才的发现引起了文坛和思想界的震动,那么,这些小说能受到普遍欢迎,又不能不说是由于它契合了民族

的价值观和普遍心理:伦理文化重于科学知识,实践理性高于纯粹理性。 22、请谈谈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主张与《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民族文学的渊源。 鲁迅十分赞赏《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艺术方法。指出《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峰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这是鲁迅的一贯主张和认识,也是《儒林外史》的价值所在:“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这和他对《红楼梦》的赞扬是一致的,即“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鲁迅要求“烛幽索隐”,“如实描写”,就是要求排除一切“遁形”与“讳饰”,敢于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描写

它的矛盾和斗争。这正是鲁迅对民族文艺精华所作的精确概括。 23、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浩大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色调,也是这种忧患意识及其小说孕育了无数的诗人,散文家及其他文学家,产生了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文学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伟大

的开头者,他的忧患意识及其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同屈原、陶潜、杜甫等杰出的古代作家及其作品一脉相承。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先秦、两汉文化文学的忧患意识作了历史的肯定,尤其是深受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的影响。鲁迅对屈原的悲剧一生及其卓绝一世的辞章是敬佩的,虽然鲁迅对屈原的

忠君思想及《离骚》中流露出的“多芳菲凄恻之音”有所批评,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使命意识却与其小说的忧患意识一脉相通。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同对旧传统、旧礼教、旧习俗、旧势力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彻底反抗精神和疾恶如仇的爱憎感情结合在一起。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的忧愤和嵇康的敢于反传统、蔑视权贵的愤世嫉俗精神,对鲁迅小说忧患意识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 鲁迅对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作过深入的研究,特别对那些忧患意识深蕴的古典文学作品更为熟悉,因此《呐喊》和《彷徨》的崇高而深广的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屈原、嵇康、陶渊明诗文忧患意识的批判继承,而应是对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文学蕴涵的忧患意识的借鉴和超越。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7页共56页

24、简略概括鲁迅艺术思维中民族文化素养的主要来源。

鲁迅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二分法的态度。事实上,对于儒家文化,他是接触甚多、了解很深的。但是,鲁迅主要接受、喜爱而受到甚深影响的,是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支脉。这是由屈原《离骚》、魏晋文章,唐代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以及民间艺术(从小说、戏曲、花纸到民间故事、传说)所组成的一个文学的文化传统,它以根本精神上的现实主义和充满着浪漫主义性格为特征,它在鲁迅眼里,更偏重于审美文化和审美理想。鲁迅从这个传统中,主要吸收了(个体的)和提取了(民族的)忧患意识、爱国爱民的热忱、献身的精神、傲岸坚韧的品格,以及颇富浪漫主义的审美心理与艺术风格。鲁迅收集整理校订《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嵇康集》、《会稽郡故书杂集》的功能古籍、小说资料,研究中国小说的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他还深入地研究汉唐文化,特别是唐文化。在古老文学、文化研究的延长线上,他对碑帖石刻、汉画像以及文学史、中国画史等也做了独特的研究。这些杰出的学术成就和深入的研究,都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掌握和继承、发扬的表现和“物化形态”。这种中国文化传统,成为他的艺术思维的民族血脉和文化基础。

25、鲁迅的艺术思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中国佛教文化,对于鲁迅的影响是很深的,这也是构成鲁迅艺术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鲁迅对于佛教文化的研究是深刻而独到的。他从佛学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对人世苦难的深切感受和感情化入,对解救人的苦难的迫切感与献身精神。这种“菩萨心肠”同他的自我牺牲精神、“普度众生”同他的人道主义精神结合,化而成为救国拯民的崇高思想品性。对于佛教宣讲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文化,那种用美好的艺术形式传达睿智与思想的艺术风格技巧,鲁迅非常赞赏。

26、请谈谈鲁迅的诗人气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鲁迅从自己的气质和民族命运的视角来选择传统的文化层次。历代反抗诗人首先进入他的视野,引起他的深爱与共鸣。他同中国文学上具有伟大社会热情和叛逆精神的诗人们有着深刻的精神上的联系。

屈原的崇高人格和整体精神,和被鲁迅誉之为“托讽的杰作”的《离骚》中许多诗句,引起鲁迅精神气质上的极大共鸣,成为寻求真理时的现实的一种寄托。此外,魏晋诗人陶渊明、嵇康、阮籍、晚唐皮日休、陆归蒙代表的讽刺小品,都曾引起他的景仰和情感上的共鸣。冯学峰也曾说,鲁迅身上有他故乡——浙东人气质上的某种优秀的传统,即由大诗人陆游,明末浙东诸文人,清末和民初的浙东诸革命先烈所表现出的那种富有爱国特征的气质。

27、简述鲁迅对传统文学中白描手法的借鉴和运用。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白描手法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疏导一大篇。”

白描法在中国传统文学乃至绘画等艺术中都极为典型,它是明显地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它,甚至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艺术趣味和艺术心理。思想上和精神上坚决反传统的鲁迅,艺术趣味与艺术心理却和这种传统手法相通,既矛盾,又统一。这并不奇怪,鲁迅的一些小说运用白描的工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然,另一些小说也并不以这种手法为主,这说明,鲁迅在对传统艺术的吸收上是本着为自所用的观点,并不盲目,也并不片面。

28、请根据鲁迅少儿时期的经历谈谈他与民族文化的渊源。

鲁迅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接受了儒家的传统教育。幸运的是,家道的败落使他的很快发现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因而没有堕入儒教中。但却不能否认,他还是从儒家那里接受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儒家入世精神培养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鲁迅出生于绍兴。绍兴为古吴越之地,自古以来,这里贤良荟萃,人才辈出,中华民族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和这里密切相关。他们的思想品德,凝聚成一种宝贵的绍兴遗风。一种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力抗强暴、坚贞不屈的遗风。鲁迅从小对故乡先贤怀有深切的敬意。鲁迅光辉思想和人格的形成,同这种遗风直接相关。

29、请谈谈鲁迅思维方式上与民族传统的密切关系。

鲁迅与民族传统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他的思维方式的心理特征上。李泽厚在《试谈中国的智慧》等文中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概括为“实用理性”,这种特征,在鲁迅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鲁迅是个理性色彩十分强的人,人们常用冷与热的辩证统一来概括鲁迅的风格。热烈的心肠,冷静的头脑,确实是鲁迅最突出的心理特征。鲁迅是个诗人气质非常强烈的人,他早期的文章气势恢弘,热烈奔放,即使在后期的杂文中也有一股淡淡的抒情的意味。但是,传统文化心理和黑暗的社会现实,陶铸了他的超人的理性,使他从不滥用和放任自己的感情。这一特征,在他对待个人生活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30、请谈谈鲁迅是怎样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传统思想文化的。

鲁迅在考察思想文化问题时,他关注的并不是某一思想文化学说的原始教义,而是其在中国历史与实际生活运作中的现实形态和实效,是“促进了人的自身解放,还是助长了人的奴化”。

他发现,当儒家学说成为一种“敲门砖”时,就必然产生双重的“儒效”,一方面,儒教被利用作“治民众”的统治,奴役人的工具,另一面,儒家学说本身成了“权势者的留声机”,失去了思想的独立性。鲁迅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侠之徒,无一不是依附于权势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无一不是以“君王”为主体的,儒家对“天子”的权力秩序与“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秩序的维护自不待言,就是被许多人无限美化的孟子“民为贵”说,其实也是为了稳定君权,依然是君王本位主义的。至于法家直接为帝王的专制霸权服务的本质更是连他们自身也是直言不讳的,即使是道家的出世,如一些研究者所言,也是对权势的恐惧逼出他们的侧身江湖的犬儒主义的态度。

31、为什么说《呐喊》、《彷徨》的用语具有现代化特征?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1)从《呐喊》、《彷徨》用语的质的规定性看。这种质的规定就是既墨守成规又革新创造。这是语言发展的基本定律。鲁迅运用白话创作小说,正是遵循着语言发展的这种规律的,从“墨守成规”看,鲁迅不仅恪守了汉语的规范而且继承了汉语中白话质朴的风格以及它来自生活与口语一致的本性。《呐喊》、《彷徨》的每一篇小说,都可以找到这种继承的范例。但在墨守成规的同时,他又以开放的姿态,一方面从现实生活的用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和相应的表述规范;另一方面又颇具魄力地引进外来语和外来文法,如《祝福》中的定语后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正是在这两相结合的实践中,构造了他的白话艺术的现代格局。这种格局的特点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是自觉地构造的白话艺术;它有博大的胸怀——融中外古今于一体;它有实践的品性——与时代紧密相连;它有美的神韵——自然、本色,多姿多彩。事实上,鲁迅小说用语的这种既恪守规范又勇于开放吸收,本身就是一种现代风采,它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五四新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气魄和姿态,也显示了鲁迅小说作为一种白话艺术的现代化意义。

(2)从鲁迅小说的白话艺术与文学现代化的关系看。

五四新文学从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开始自己现代化历程,鲁迅的小说又是这一历程的先驱与代表,正是鲁迅率先采用“白话”创作小说,而在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划出了一条分水岭,从而为整个新文学走向现代化打开了通道。“在白话中,我们总是听到一个愤怒而灵巧人的声音。由于鲁迅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巨大成功,他的愤怒而灵巧的文体就被牢固地保存在白话之中,以至后来的作者在运用白话这一工具时,很难避免它。”因此,完全可以说,鲁迅小说对本民族文学用语现代化的作用,就像普希金的创作对俄国文学现代化的作用一样,具有开创性与代表性,它在本体上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第一个要素——用语,显示出了现代化的风貌。

32、请谈谈鲁迅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与俄国文学的关系。

从辛亥以前到“五四”以后,从旧俄文学到新俄文学,绵亘三十余年,现实主义的影响日见深切。这除了社会背景的原因,还在于俄国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立意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这种为人生又是同作家关心祖国忧患、命运,在不同程度上关心社会解放运动密切相关的。这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最可宝贵的特征。它有力地吸引着鲁迅,启示他坚定地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并在思想上给予他以深刻的影响。

鲁迅所接受的外国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多元的,但以俄国文学的影响最大。在《摩罗诗力说》里,鲁迅就开始注意俄国文学,他介绍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作品,还赞赏现实主义大师果戈里,“以描绘社会人生之黑暗著名”,“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他认为安特莱夫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肃的现实性”,赞赏他写出了“俄国人的心理的烦闷与生活的暗淡”,并“消融了内面精神与外面表现之差,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当然,在俄国文学中,鲁迅最爱读的作品还是果戈里。此外,他还盛赞契柯夫,把他的书和高尔基并列,由于把文艺同社会解放、人民解放结合起来考察,鲁迅对现实主义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鲁迅从以俄国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所得到的启示和教益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艺术的借鉴,“睁了眼看”的求真态度,从而帮助他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束缚,更重要的还有作家与祖国命运和人民解放息息相关的热切胸怀和抗争精神。这种文艺思潮更投合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并且持久地吸引着他,使他终生成为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33、请比较鲁迅的人道主义与俄国文学中人道主义的异同。

鲁迅小说的人道主义,主要来自俄国文学的影响。但人道主义被鲁迅吸收之后,有了变异和发展。

以对农民的描写来说,在“哀其不幸”方面,鲁迅和俄国作家相同之处甚多。但是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来“怒其不争”,期望农民克服弱点奋起抗战,鲁迅则远胜于他的异国先驱。辩证地分析农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既肯定他们的淳朴、善良,又批评他们的愚昧、落后,这在俄国文学中是不多见的。同样是肯定农民的美好品德,屠格涅夫的作品存在着不加分析美化农民的忍耐、屈从,把从革命的观点应予克服的东西当成美好的品德来表现。至于果戈里,则认为农奴身上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只有契珂夫与鲁迅比较近似。但是鲁迅对于旧社会的批评则比他更尖锐,有更明确的社会性质。而在这一点上就与高尔基相近了。

鲁迅接受了俄国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但在创作上却超越了前人所达到的思想境界。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8页共56页

34、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鲁迅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而深广的忧患意识,受到外国文化忧患意识的渗透和影响。虽然这种渗透和影响对鲁迅来说是有重点有选择的,但他并非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而是综合性或整体性的渗透和影响。而其中,俄国与日本文学艺术的忧患意识对鲁迅小说的影响最深。

日本文学对鲁迅小说忧患意识的渗透和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一是文学作品,一是美学思想。前者包括夏目漱石、森欧外、武者小路实笃,其中以武者小路实笃影响最大。后者主要是指厨川白村及其《苦闷的象征》。

俄国作品中,那些表现农民苦难和忧患的作品对鲁迅的影响极为深切。其中包括契珂夫、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鲁迅创作为人生小说的动因及其小说中表现的忧患意识,都不能漠视俄国文学这个重要渊源。

35、《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对旧世界的决绝态度和彻底否定。《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具有很强的革命批判性。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反动本质。

第二,对下层劳动群众的深挚热爱和真诚关怀。鲁迅对劳动群众不仅是“哀其不幸”,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怒其不争”。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描写下层群众根源于封建主义统治和小生产者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精神病苦。

第三、新世界的曙光的照耀。《呐喊》和《彷徨》的萌生、滋长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激荡。鲁迅热情地称赞十月革命是新世纪的曙光。

36、请谈谈鲁迅文艺思想的基本要点。

在文艺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鲁迅在“五四”时期就认识到文艺应该“为人生”并且要改良人生。联系鲁迅小说创作便可以发现,他所强调的为人生主要指农民、人力车夫、妇女、市民或不同类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生,实际上初步解决了文艺为人民大众这个根本问题。

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鲁迅是个革命功利主义者。早在“五四”时期他把文学视为改良社会的机械,公开申明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强调“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花,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在文学创作与作家世界观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上,鲁迅非常重视世界观对革命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他指出革命文学的“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鲁迅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他不仅明确地认识到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而且也指出“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揭示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在新文学与中外文学遗产的重要关系上,鲁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观,既反对文学上的“全盘继承”论,又批判了文艺上的虚无主义。

此外,鲁迅对于开展文艺批评、建设革命文艺队伍、采取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多种创作方法等,都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

37、简述鲁迅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

现代主义是一个总称,包括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等等。对于现代主义,鲁迅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从启蒙主义的角度肯定它,又对它的消极倾向持批判的态度。

鲁迅的小说就很注意吸收它的某些长处,尤其是象征主义的技巧和手法。如《药》接受安特莱夫的《齿痛》和《默》的影响。《长明灯》取法于迦尔询的小说《红花》,长明灯就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的象征。《白光》《肥皂》《弟兄》诸篇,关于人物的下意识、无意识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也跟接受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接受现代派表现人物特点的影响有关。例如借两块肥皂“咯吱咯吱”洗一洗的描写,形象地揭露道学家四铭潜意识里对街头行乞孝女的邪念。(《肥皂》),就是用精神分析法为现实主义创作服务的。

38、试将鲁迅小说人物分为“看/被看”两类,并谈谈鲁迅对这两类人之生存价值的关注。

鲁迅的小说以《示众》突出“看与被看”一个二项对立的场景,以此为生长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和《彷徨》等多篇小说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从而构成了一个系列:《狂人日记》、《孔已己》、《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等等。实际上,这个二元对立的模式就凝结了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价值、命运??最深刻的观察与把握:在中国这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

对于祥林嫂这类被看者而言,鲁迅对其人生价值做了如下描述: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芥尘堆里,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而看客们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但这些人的价值也同样被过分压榨,看者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甚至遗忘。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极度的麻木。

对于夏瑜这样的被看者而言,其价值已经在看客的嘴中实施了消解,由于看客的存在,使一切牺牲都化为演戏,化为残忍的娱乐的材料,这种包围销蚀着知识者或先觉者一切真诚的努力,使之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和可笑。

39、怎样认识鲁迅对《风波》中七斤等农民的态度?

首先,应该看到鲁迅当时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把改变民众的精神当作革命的“第一要素”,他写农民群众身上的愚昧和落后,是“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这种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唤起民众的觉醒。鲁迅是真正站在革命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所以对于农民的不觉悟状态,不是采取嘲笑和攻击的态度,而是寄以热烈的希望。

其次,鲁迅写七斤等农民的不觉悟是在暴露封建统治势力的罪恶。存在于农民群众身上的落后和愚弱,其根源在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长期的压迫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来揭露封建制度及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的罪恶。鲁迅在这里还告诉我们,如果容忍旧的封建势力继续存在下去阻碍社会前进而不彻底铲除,如果仅从外表上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而不彻底铲除人民头脑里的旧思想、旧习惯,那么人民群众永远不会理解革命的必要性,从而成为阶级敌人搞复辟倒退的有利条件。

40、《祝福》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鲁迅?

小说中的“我”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叙述者,是经过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不能看作是作者自己,但是“我”在许多方面表现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鲁迅正是通过“我”来表现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的。

“我”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富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憎恶旧社会,同情被压迫者,这是“我”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我”的性格中也流露了某些软弱无力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说明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已意识到吃人的旧社会非推翻不可,却还没有明确找到推翻它的力量和道路。

41.在《呐喊》、《彷徨》中鲁迅是如何运用讽刺这种艺术技巧的?

鲁迅主要从三个方面运用了讽刺技巧:

第一,情境讽刺。所谓情境讽刺,主要是通过具体情境中人物的举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形成的讽刺。在鲁迅小说中,这种讽刺有时构成喜剧效果,有时则构成悲剧效果,而且充满了深层的理性内容。前者最杰出的例子是《孔乙己》,“孔乙己是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的情境描述,就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后者的典型的例子是《药》。作者将明、暗两条线索交叉起来写:夏俞为寻找救国救民的药而牺牲了,华老栓为儿子寻找医治痨病的药,药找到了却没治好儿子的病,儿子也死了。所以,当小说的最后两个母亲在坟场上碰在一起时,此情此景所构成的讽刺,不仅突出了两个母亲的悲剧,也分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理性评判,将一个严肃的课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第二,描述性的讽刺。在描述性讽刺中,鲁迅小说的理性内容更为深厚。例如,《狂人日记》,它的讽刺就不是一般的讽刺,而是在描述中采用了系统的象征讽刺。还有《头发的故事》,虽然在讽刺的性质上与《狂人日记》相比甚远,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以反语来表现一个持续的观点。这是一种讽刺技巧,先抓住一点,再按照古怪的逻辑把它扩展为一个荒诞的论点,这和鲁迅有时在杂文中应用的方法很相近。这篇小说也大量使用反语,比直接的叙述远为有力。这里写的有些是鲁迅自己的经历,有些观点是他当时正向学生们极力灌输的,但整个论点经过适当的夸张,从一个脾气乖张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成为了反语。小说那个听说话的人纯粹是为了描绘说话人的样子。

第三,性格讽刺。说到性格讽刺,当首推《肥皂》与《高老夫子》两篇小说。它们都通过人物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男盗女娼,撕下人物虚伪的面皮,显示出人物的本相,从而构成尖锐的讽刺。

42.简述《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是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方法。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所谓“杂取种种人”,当然不是人物性格的生拼硬凑,而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是性格各异的“这一个”,同时又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包容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

其次,鲁迅善于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所谓白描手法,就是用极简洁的笔墨描绘人物,力避陪衬拖带,并擅长捕捉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如《故乡》中,通过闰土叫“我”为“老爷”,让儿子给“我”磕头,要香炉、烛台等生活细节,就把成年闰土的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写了出来。又如《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的三次眼神的描写,反映出她的精神的巨大变化。

再次,鲁迅小说大都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主要是服从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而非根据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布局谋篇的。作品中的任一片断和场景,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祝福》没有完整地去描述祥林嫂的一生,而是通过她在鲁四老爷家里的两段生活,以及卫老婆子的一段转述来表现的,这说明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心构思和高度技巧。还有《孔乙己》、《肥皂》等作品的情节发展,也充分显示了这种结构特点。

最后,鲁迅的《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的语言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具有独特的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9页共56页

43.《祝福》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祝福”是旧社会过年时的一种迷信的习俗,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祝福的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在旧社会,剥削阶级终年吮吸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过着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他们大搞年终“祝福”的迷信活动,以追求来年享受更大的“幸福”生活,并利用反动神权来麻痹、欺骗劳动人民,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长久统治。

小说从鲁镇的人们忙于准备“祝福”的背景开始,又以鲁四老爷家的“祝福”的爆竹声惊醒了正在回忆中的“我”结束。以“祝福”命题,不仅因为它是这个悲惨故事的情节线索,而且借祝福活动为背景揭示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中,而压迫者却在为自己的来年幸运“祝福”,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同时,一般的人们对于压迫者在“祝福”声中悲惨死去不仅毫无反应,反而跟着统治者一起热衷于追求这种迷信的“祝福”活动,这又是多么令人可悲!小说否定了向神祈福,启示人们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寻找另外的路。可见,小说以“祝福”为题,含义丰富,发人深思。

44.《祝福》采用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这种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这种倒叙方法的作用,是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同时,引导读者急于了解,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怎样沦为乞丐的?为什么要向“我”提出一连串关于有无灵魂、地狱,一家人死后能否见面的问题?她的死与鲁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鲁四要骂她“谬种”?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45.《药》的明暗两线联结起来有什么作用?

答:从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安排上看,小说写了华家和夏家都死了儿子的故事,整个故事由明暗两条线索贯串起来。明线写买“药”,烧“药”,吃“药”,上坟,正面详写华老栓夫妇的活动;暗线写夏瑜被捕、英勇斗争,夏四奶奶上坟时发现花圈,点明革命者夏瑜牺牲。这明暗两条线,通过康大叔和人血馒头而自然地联结起来。康大叔杀了革命者夏瑜,同时又把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当作药去愚弄华老栓;夏瑜因革命被杀,他的血竟成为一种迷信的药,结果给华小栓吃了仍不免一死。小说以华家这条明线为主,以夏家这条暗线为次,这中一明一暗,一主一次的结构安排得十分自然、熨贴,使人民群众的不觉悟和革命者的失败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两条线的联结对于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华、夏两家从表面上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华小栓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愚民政策;夏瑜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武装镇压。一个是被软刀子暗杀,一个是被钢刀明杀,从而,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革命者和人民群众采用反革命两手政策的罪恶。小说用“药”把两家联系起来,华夏两家的被害,暗示中华民族正处在黑暗的反动统治下,这种巧妙的构思有力地启示人们认识反动统治阶级是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敌人,唤起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46.简要分析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

答:鲁镇的咸亨酒店是一个等级森严、冷酷势利的地方。这个酒店的格局特殊,两种酒客,一“长”一“短”,一“坐”一“站”,一“里”一“外”,揭示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之间的阶级对立,这是第一组阶级对立关系。第二组阶级对立关系表现为短衣主顾和酒店掌柜之间的矛盾。短衣主顾对小伙计温酒过程的严密监督,是对掌柜在酒里羼水等剥削行径的强烈不满。第三组阶级对立关系存在于掌柜与小伙计之间。掌柜因小伙计对羼水等事“干不了”,总是“一副凶面孔”,反映出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对立。这些阶级对立关系的描写既揭示了鲁镇的阶级关系,又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为孔乙己的出现作了很好的准备。

好的典型环境的描写总是为表现典型人物服务的。小说把鲁镇的酒店作为主人公活动的环境,既便于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又能突出孔乙己在鲁镇的社会地位。在气氛冷漠、单调无聊的酒店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从酒店的人们对孔乙己的嘲笑中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冷酷,从而预示出他的悲剧的命运。因此,小说描写鲁镇酒店这个典型环境对于突出典型人物的性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47.描写孔乙己那件破长衫有什么作用?

答:小说中写孔乙己在酒店里喝酒时穿着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这是人物外貌描写十分有力的一笔,它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又一直没补,没有洗,说明他“好喝懒做”,生活十分穷困。为什么他不愿脱掉身上那件长衫?因为他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自命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鄙视劳动人民。孔乙己的那件破长衫又与他一生的理想联结着。孔乙己一直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是爬进士大夫阶级的地位,如果脱去了这件长衫,也就失去了他一生的理想,因此,即使破烂得“十多年没有补”,穷得快要讨饭,他还不肯脱下,以示和“短衣帮”的区别。

一件破长衫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是十分典型化的外貌描写。

48.《风波》的题目有什么寓意? 答:《风波》是一篇以1917年封建军阀张勋复辟事件为题材的小说。鲁迅用《风波》作题目是含有深意的。1934年,他在《病后杂谈之余》中写道:“假如有人要我颂功德,以‘舒愤懑’,那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剪辫子。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张勋的姓名已经暗淡,‘复辟’的事件也逐渐遗忘,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这说明鲁迅写这篇小说,是为了要总结张勋复辟事件的历史教训。在鲁迅看来,张勋复辟事件不管在北京闹得如何乌烟瘴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只是一幕短暂的丑剧,他们的丑恶表演只不过激起一场“风波”,一吹而过。但是鲁迅特意把这件事作为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风波”的背景,反映了严重的农民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因此,“风波”虽小,含意极为深刻。它向人们提出:张勋复辟为什么在遥远的南方水乡会引起一场风波?为什么七斤头上没有一条辫子会引起一场风波?风波过后,复辟势力未受任何惩罚,人民群众依然辛苦而麻木的生活,农村中仍如一潭死水。这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

49.《风波》开头的景物描写是否有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 答:有人认为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象征意义,如“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是用日暮黄昏的景色象征复辟活动犹如“日薄西山”,好景不长;“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是暗喻革命给人民带来好处等。其实,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并没有什么象征意义。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从不同的侧面交代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为人物出场和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典型环境。这些景物描写有下列几点作用:

第一,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选择临河土场和傍晚收工的时间,有助于开展情节:七斤刚从城里撑船回来得知“皇帝坐龙庭”的消息,赵老爷乘村人吃晚饭时间闯进来掀起一场风波。

第二,表现农村中一幅停滞、落后画面。临河土场上蚊子猖獗,七斤家的农舍阴暗,为了节省灯油,在门口吃饭,用的是小桌矮凳,吃的是黄米干菜,九斤老太拿着破扇,骂六斤吃穷了一家。这些描写说明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变革。这样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第三,以静衬动。通过开头农村表面恬静景象的描写,反衬后文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风波,揭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第四,点明故事的历史背景。张勋复辟时间发生于1917年7月1日至13日,小说中的故事从盛夏的一个黄昏写起,一直到一场辫子的风波后十余天七斤嫂感到“皇帝不坐龙庭”结束,与张勋复辟的时间大致吻合。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

50.《风波》结尾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小说的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一样,同样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

六斤裹着脚,捧着那只补过十几个铜钉的破饭碗,一瘸一拐地走着,暗示出一场“风波”以后农民的贫困生活依然如故,年轻一代仍在封建习俗的压迫下,在旧生活的道路上艰难痛苦地挣扎着。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启示人们:农村正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来改变保守、停滞不前的旧貌,从而唤起人们的觉醒,有力地突出小说的主题。

51.狂人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狂人是中国新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形象,也是中外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狂人既是一般的狂人,又不是一般的狂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形态看:在生理上,狂人有一般精神不正常的人所具有的特点:强烈的幻觉、混乱的逻辑、变态的心理等等。所以,狂人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第二,从内涵看:在精神上,狂人又具有一般精神不正常的人所没有的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怀疑精神与研究精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抗争与呐喊的勇气与正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于后代特有的关心——救救孩子等。

狂人的这种精神特征告诉我们,狂人,的确不是一般的狂人。狂人既是一个被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又是一个精神界反封建的战士。他的典型性包括生理特征与精神特征两个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简答论述(附答案)

第10页共56页

52.狂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狂人的语言,一方面与精神病患者相似,是狂言疯语;另一方面又体现他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精神,是清醒的战斗的语言。小说通过狂人所发出的似狂非狂的话,巧妙地把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揭露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狂人的语言有两个特点:

一是跳跃性大。狂人敏感多疑,联想奇特,甚至思路混乱,表现在语言上是“错杂伦次”,富于跳跃性。如狂人说:“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些话似乎没头没脑,毫无连贯。又如:“‘海乙那’是狼的亲眷,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过我。”这里从土狼忽而讲到狗,忽而又讲老头子,似乎痴人说梦。再如狂人从别人要吃他,便想到“古来时常吃人”,还想到古代医书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又想到古书上“易子而食”等等,狂人的思想驰骋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联想奇特,跳跃性强,语似错杂混乱,但这正是表现了他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吃人历史的深刻认识。

二是精炼含蓄。在狂人的语言中有着许多比喻、象征、双关的语言,这些语言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如狂人说的“吃人”就是一种比喻,是指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达到了极为可怕的程度,包括了肉体上的屠杀和精神上的奴役和摧残两个方面,而后者比前者尤为严重。又如“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连用三个比喻,概括地揭露了吃人者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象征的语言也用得很多。如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象征中国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吃人”的历史;用将这“薄子”“踹了一脚”象征狂人敢于批判旧传统,把帝王将相的家谱踹在脚下。还有狂人的语言大都带有双重的含义,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表面上看这是狂人的一种狂乱心理的流露,实际上是对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的敏感和多疑,又是在提醒人们要认真研究现实和历史,找出其中的病根来。

总之,狂人的语言看似“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实际上表现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它反映了人物的独特的感受、心理和性格,有力地表现了战斗的主题。

53.怎样从《狂人日记》看鲁迅小说反封建的思想特色?

答: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的突出特色是:坚决、彻底、毫不妥协。这种思想特色在《狂人日记》里有着集中而鲜明的体现,这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彻底地揭露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反动本质。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通过狂人之口,鞭辟入里地指出,整个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仁义道德”、互敬互爱关系,而是人吃人的关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实际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封建的吃人者具有“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的特点。鲁迅用“吃人”两个字,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本质,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标志着中国思想界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第二,无情地鞭挞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性和虚伪性。鲁迅怀着强烈的仇恨和无比的轻蔑,狠狠地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上的反动性和道德上的虚伪性,把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紧密地结合起来。《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大哥是封建家族制度的代表,他是吃人礼教的宣扬者和执行者,平时他给别人讲“割股疗亲”之类吃人的“孝道”,目的是以封建礼教来“收拾幼者弱者”。鲁迅在小说中通过对“大哥”、“赵贵翁”等种种反面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坚决、彻底、毫不妥协的反封建立场。

第三,充分地揭示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深广毒害。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和罪恶,不仅表现在对广大被压迫群众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还表现在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极力推行愚民政策,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观念来毒害广大人民群众,让被统治者把封建的道德规范作为行动的准则。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指出,在吃人者的行列里,“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笃信“从来如此”的旧观念;“吃人”的传统观念还毒害了孩子——这是为狂人、也是最为鲁迅所忧愤的。因此,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必须从思想上消除封建传统观念对群众的毒害。鲁迅小说尖锐地描写封建思想对广大群众毒害的深重,正是为了强调反封建斗争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以及进行思想革命的紧迫性。

54.简述《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答:《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发表于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以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本质。狂人生活在一个封建家庭里,因而也被禁锢在封建宗法和礼教的“囚牢”之中,狂人的“狂”,实际上是封建制度迫害的结果。他的大哥作为封建家长时时处处奉行“仁义道德”,实际是迫害“狂人”,甚至策划着吃人——吃掉狂人和他的妹妹。这虽是狂人的疯话,却深刻地揭示了在血缘关系掩盖下,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小说还借狼子村吃人的传闻,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普遍存在着“人吃人”的本质;狂人并由此上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在字里行间也都是歪歪斜斜地写着“吃人”二字,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当然,狂人的“狂”又是他觉悟的表现。他敏锐地观察到整个封建阶级都有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对他大哥的一切胡言乱语地抗争,是当时中国新旧两种势力——被统治的民主力量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曲折反映。尽管狂人因精神被害而处于“病态”,但他对于封建制度的憎恨是强烈的,揭露是深刻的,否定是彻底的。

《狂人日记》发表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期,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内容和新颖的构思,最早地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就;它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正确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

动的战斗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

55.《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狂人日记》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具有现代精神与现代文学意味的白话小说。

首先,《狂人日记》的现代性意义表现为作者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悉中体现的一种空前千古的现代理性精神。鲁迅将他在长时期对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沉思中磨锐的理性锋芒,直接刺向被仁义道德一类冠冕堂皇的假面掩盖着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内核,剥露出凶残的“吃人”真相。小说切开历史的纵剖面,活现出旧中国是一个几千年时时吃人的地方,而这种吃人的惨剧如恢恢天网,笼罩社会。从赵贵翁到大哥,从医生到路人,“自己想吃人,又怕别人吃,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吃人的场面又是如此暴戾:“易子而食”,长幼在劫,食肉寝皮,无所不施。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小说实乃一篇囊括数千年宗法制度吃人总罪状的檄文,它以其热烈的憎恶拆穿“从来如此”的封建宗法教义,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是一种完全的体现了“醒来的人的真声音”的理性自觉,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

其次,《狂人日记》的现代精神体现在它所表现的五四启蒙时期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自省精神。所有的人(除去“我”),都是要“吃人”的,无论是社会受益阶层的赵贵翁,作为“礼教”和“家长制”化身的“大哥”,还是社会非受益阶层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还是专业人员的医生,包括自己的母亲,无一例外,特别是青年、小孩,都为人吃人的社会所深深戕害,这样一个吃人者用礼教杀人的凶残严酷与被吃者的麻木不醒是一种何等可怕的民族现实,从中不难看到作者对民族命运忧愤深广的情怀。当然《狂人日记》对民族历史的批判与作家自身文化心理的自省是结合为一体的。当狂人在联想之中觉得自己“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时,便由被害者的恐怖转化为加害者的恐怖,由被害者的控诉转化为加害者的深深自责,从中蕴含了复合在狂人形象中的创作主体人格对自身无情、沉痛的剖析。

56.分析《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答:《狂人日记》创作方法是直接受到人物形象质的规定性所制约的。而鲁迅在小说中所采用的创作方法,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塑造人物的需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优秀之处:内容与形式的完好配合,而创作方法的成功运用又构成了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作者在小说中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又采用、吸取了象征主义的方法和象征、暗示、双关等手法。之所以采用两结合的方法,是由狂人这一形象的特点所决定的。正因为狂人是一个真狂人,既有一般真狂人(精神病患者)所具有的多种特点:(1)病态的敏感;(2)病态的精神亢奋;(3)迷离的错觉、幻象等,所以为了真实地写出狂人的生理特点,鲁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方法。现实主义对对象“真实描写”的特点,恰好满足了狂人这种“真狂”的特征。又由于狂人是一个思想界的先驱,他的精神状态和反封建的个性特征又不是一个真狂人所具有的,为表现狂人的这种个性特征,鲁迅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是反封建时代先驱的象征,是一切敢于向封建传统宣战,并深刻地反省封建传统揭示其吃人本质的思想界战士的象征;是所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如此,就使作者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狂人“半夜查历史”等行为有了可信性和艺术的依托性;也使作者顺利地揭示了狂人的精神内容: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抗精神、理性精神。狂人这一形象也就在两结合艺术方法的作用下被成功地塑造出来了。

57.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什么异同? 答:(1)相同之处:

A、人物: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被环境迫害致狂的狂人。 B、体裁:都采用了日记体,这种近代特殊而新颖的短篇小说体裁。

C、思想倾向:都对现存的秩序和历史的弊端进行了批判和控诉。也都在小说的结尾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D、艺术上: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也都采用了深刻的心理解剖的方法。

(2)不同之处:

A、立意上的差异: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中狂人波布里希钦,喊出了被侮辱、被损害、被摧残的小人物充满心田的不满和愤怒,攻击的矛头指向上层的侍从官、将军。鲁迅的狂人,喊出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彻底否定的心声,攻击的矛头指向整个旧制度,揭示的是中国封建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的立意更为深广。

B、人物的本质与思想境界的差异:果戈理的狂人是一个受歧视、受屈辱的卑微的人物;鲁迅的狂人是一个受迫害受围攻的时代战士。一个是为被夺去了昔日的天堂和今日生活的权利而怨恨,为羡慕上流社会而倾倒,以至发狂;一个为被夺去了的人性而愤怒,为改变古已有之的旧制度、旧秩序而呼号,不被理解,反遭迫害,以至发狂。一个是因为自己想入非非而不得以至发狂,他是真疯实狂,他想得到隆盛华贵,实际却卑微可怜;一个是为唤醒世人奔走呼号而被人逼疯,他既是真疯狂,又是真清醒,他说的是狂话,道出的却是真理。一个朝思暮想得到司长小姐;一个日夜思虑人在吃人又被吃。一个哀告妈妈赶快来拯救自己,他要的是同情、爱抚、温情和个人的幸福;一个是呼吁拯救未被礼教污染的干净的人之子,他要的是觉醒、转变、反抗、战斗和人类的进化。

C、风格的差异:果戈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开始可笑后来悲伤”。鲁迅则以悲剧的形式来表达忧愤的内容。果戈理描绘、刻画狂人时,笔调是幽默的,语含风趣,略带调侃意味,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qk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