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_吕拉昌
更新时间:2023-05-27 05: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城市集中主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33卷第2期2014年4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33No.2Apr.2014
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
1,2
吕拉昌,黄
茹
1
(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2.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48)摘要:比较城市主义是城市研究重要的思想与方法。对比较城市化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比较城市主义从兴起、盛兴、衰落到复兴的历程,并着重分析了比较城市主义的理论视角,包括全球城市网络的比较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的比较视角、全息分析的比较视角、历史比较视角等。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具有必然性,比较城市主义对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通过比较明确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城市主义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中,未来比较城市研究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对确立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模式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比较城市主义;复兴;比较视角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4)02-0001-05
中图分类号:F291.1
0引言
比较城市主义是针对城市或城市化过程中异同点
否相似?为什么相似?中国城市的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为何不同?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学者们争论的热点,对中国建立城市地理科学体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比较城市主义的发展历程、复兴与未来的发展,进一步对比较城市化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系统研究,旨在理解、概括在特定时间点上城市一般规律与个别城市的特殊规律之间的异同间差异的描述与解释。
比较城市主义在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以来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要70—80年代达到学术顶峰,方法,但9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方法逐渐衰落。近年来,城市比较研究在城市研究中复兴
[2-4]
[1]
,强调对城市
1比较城市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复兴
地理学具有比较研究的传统,历史时期的关于区域
描述性的比较有许多的成果。城市、城市化的比较研究起步较早,而城市系统的比较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90年代逐渐衰落。但是,近些年来比较城市研究又出现了复兴的浪潮。
20世纪50—60年代,城市比较研究主要基于芝加哥学派的实证主义
[5]
,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实证、理论、方法方面
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地理以及城市科学的发展。
比较城市主义有助于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城市的本质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理解,对所比较的城市及其发展给予解释。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城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本区域城市发展的模式;城市比较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城市通过比较的学习过程。因此,它不仅对城市地理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对城市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比较城市主义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中国城市及其发展道路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通过城市比较研究可以透析中国城市化中遇到的许多现实问题。例如,中国的城市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城市化道路是
收稿日期:2013-10-28;修回日期:2014-0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2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6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100);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大招标项目(ICS-2012-A-04)
教授,博士生导男,陕西凤翔县人,作者简介:吕拉昌(1963-),
,进行运用科学主义的定量方法,
城市发展模型、模式的比较研究。这一时期,地理学经“计量革命”,60—70年代达到高峰。许多地理学历了
家、经济学者、社会学者都投入到城市系统的研究。地理学家布赖恩·贝利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学说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并通过实际调研比较了多个城市的发展模式
[6]
。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城市比较研究达到学术顶峰。这一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理论框架,统领整个城市以及城市比较研究规律
[8]
[7]
。学者们着重研究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城市发展动力,强调模式和
,揭示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重构的一般模式,
产生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比较策略,并分析了大量城市的一系列政策领域的异同点,开始专注于从国际的视角看
[9]
待城市发展问题,提出“跨国家的比较视角”。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洛杉矶学派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学术思潮使城市比较研究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这一时期,比较研究的方法常被看做是现
(E-mail)lachanglu@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区域发展研究,aliyun.com。
代主义的一部分,被认为容易出现科学主义和发展主义的谬误。传统的比较研究学者都开始尝试用一些简单、传统的方式治理和理解社会现实。比较研究的方法失去了魅力,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被废弃的方法。在这个时期比较研究的方法不是特别流行,所以相关学者也很少在理论或方法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这一知识脉络的研究步伐逐渐放缓,甚至停滞不前。尽管研究没有完全停止,仍然称为“城,市比较研究”但却被其他方法和关注点边缘化了。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活动以及政府治理结构的变化、各种各样资源的空间流动和交流网络的加强,城市化过程中的集聚和分散进程加速发展,全球化创造空间的同一性使全球化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其共同的成份越来越多
[10-11]
选定的(多个)其他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涉及到城市的经济、政治、生态、全球地位等多个方面。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发展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这种比较还可以与尺度相结合。
M.K.Ng等[17]从人口结构和密度、城市的治理、经济结构、经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对亚洲的5——东京、个大都市—新加坡、香港、台北、上海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地区、区域、全球3个尺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比较框架。在地区尺度下,主要比较地区治理和人们的生活质量2个方面,地区治理可以利用各种基本数据进行比较,在生活质量方面,建立了地区人口、教育环境、健康程度、居住环境、社会基础设施、交流程度、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艺术文化、体育运动、娱乐和媒体11个研究指标进行测评;在区域尺度下,主要比较政府级别、区域基础设施规划2个指标;在全球尺度下,主要从经济角度进行测评,包含政治重要性、经济重要性、金融、旅游、枢纽功能、技术开发、人力资本、经营成本8个指标。用图表比较和对比亚洲5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确定这5个城市是否是大都市,罗列出了世界大都市应该具有的属性,比较直观,着重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们生活质量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是其创新所在,但是没有深入探索所选城市的政治和经济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者试图通过比较来探讨城市空间重
[12-15]
组的规律,但城市间历史以及发展的背景有不同之处,相似背景下的过程、机制等又完全不同
,在不同城
市间进行比较研究的趋势已经逐渐增强,比较研究的方法被重新应用到对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当中,城市比较研究进入复兴阶段。这些研究不仅进行定性比较分析,而且进行定量的比较分析,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多因素分析、多重个性分析、部分映射整体的分析方法等也出现在城市的比较研究中。
2比较城市主义研究的视角
比较城市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比较的视角有一
2.3全息分析的比较视角
这种分析视角从局部出发,与数字化方法相结合,
试图得出整体的现状与规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来临,数字化工具在城市比较研究尤其是在城市空间比较研究中的应CAD、用日益广泛,如GIS、遥感、统计软件包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等。R.LeGates研究了数字化工具在比较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18]
些变化,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视角。
2.1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比较视角
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不断
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不断得以增强,城市边界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晰,城市联系也逐渐打破国家的界限。由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以及政府治理结构的变化,各种各样资源的空间流动和交流网络得以加强,在不同城市间进行比较研究的趋势也逐渐增强
[16]
;B.Derudder等运用航空数据对美国的城;T.Chandler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
[19]
市进行了分析
[4]
可视化的方法,对旧金山海湾地区、新泽西州南部、波特兰大都会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
。
在对区域甚至全球的城市化进行比较研究时,往往需要对各个城市进行空间上的分析,这时就用到分段分析方法,这事实上是一种全息的分析方法,最近才发展起来,还不成熟,很多变量还需要经过检验,这些变量涉及到几何和拓扑学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此,还要进行实证研究
[20]
。因此,虽然比较城市化
研究是为了理解城市之间的差异,但应将城市看成是开放的系统,城市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应该利用相互交叉的多方面进行比较,把不同地域的城市联系在一起。基于这一视角,有学者提出了可变导向的比较方法,并利用此方法比较了美国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的连通性,指出城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1]
。因此,根。运用分段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时,
据城市在城市网络系统中的位置,综合多种可变因素,比较它们的城市化水平以及与外界的联系,是全球化条件下城市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需要建立一个城市的综合数据库,运用空间分析排列工具和地理处理技术等做出城市的轴向/分段地图,对各地区的城市化进行空间的分类分析。V.A.S.Medeiros等
[20]
2.2多尺度的比较视角多层次、
而这种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城市某一方面的比较,
以评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城市进行了分段分析研究,
估此方法对于比较城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建立了一个由164张地图组成的城市数据库,其中包括44张巴西76张世界地图、33张世界各地的调查者提供城市地图、
11张由城市栅格图像组成的地图,的地图、将城市按区
是对城市发展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比较也考虑在不同的尺度下来理解城市。基于这种视角发展的方法如多重个性化的比较方法,在特定的情况下,通过对个体与
——巴西、域分类—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亚太地区。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轴向地图,轴向/分段地图提供的数据更加精确。如能与交通等动态数据相结合,分段分析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所表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寻求对差异性的制度性解释。布赖恩·贝利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化过程的比较研究指出,尽管
[6]
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
2.4历史比较视角
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历史轨迹,通过对城市及
这种比较有时是发达国家城市之间的比较,有时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玲比较研究了北美3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引力场(经济基础、农村推力及城市文明普及加速力作用结果)和主导产业转换力(包括起点、动力、国家影响力及结果)的差异,以此解释了3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结果
[23]
城市间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观察对比特定国家或地方经济背景下的城市,能明确城市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历史比较视角方法强调历史地理背景和路径依赖,着重从空R.C.间或区域尺度上分析和比较城市化进程。例如,Kloosterman等[21]利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伦敦和阿姆斯特丹进行了比较研究。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的多中心城市区域,主要包括阿姆斯特丹、海牙、乌特勒支和鹿特丹,通过对伦敦和兰斯塔德地区进行实证研究,详细分析了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伦敦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在长时期发展轨迹中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研究了所在城市在特定的地方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状况。
。高强比较研究了美
[24]
国与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得出美日在城市化与农村关系、农业、动力模式及政府干预程度方面存在差异
。
华桂宏等通过对美国、英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的比较,认为世界城市化并不存在统一模式,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寻求城市发展的有利支撑力量,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的协调发展
[25]
。
高佩义是早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发展《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规律的知名学者,其著作以世界城市化概览为先导,依次研究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并着重论述了城市化的普遍原则和理论基础。而且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重点加强了中国城市化而临的机遇与挑战和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内涵与对策的研究,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6]
2.5基于个体城市的比较城市化研究视角
基于个体城市的比较城市化视角以不同国家的城
市发展与城市化作为比较对象,或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的比校,或基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的比较分析。
J-A.Boudreau等[3]对多伦多(1997年)和蒙特利尔(2000年)的大都市治理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城市化的发
[2]
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借用了N.Brenner提出的重
。这一研究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长期关注。
新调整欧洲城市治理的概念框架,并且考虑了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规模中这两个城市所处的位置。研究集中在对多伦多和蒙特利尔这两座城市的比较,认为这两座城市是北美大陆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在全球资金和人员流动中由分散的状态开始逐渐集聚;尽管这些城市在政治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但城市政策却在一些方面渐渐趋同。多伦多在安大略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下,成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具“新竞争力”有的城市,这就是典型的政治经济。而蒙特利尔受控于魁北克的政治解放运动,其经济和政治发展J-A.Boudreau等认为,也具有非同寻常的含义。因此,基于国家城市位置基础上的传统比较模型已不再有效,只有通过国际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
[3]
关于中外城市化的比较研究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研究议题。G.C.S.Lin对比了中欧城市的发展,在国家本质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的历史演进做了分析,对国家—社会关系的探求可以帮助理解全球化下城市化的集聚和发散
[27]
。姚一民等从城市化背
景、城市化特征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等方面对战后中国与其他第二世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二者存在共同的城市化背景,但由于城市化动力机制不同,特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8]
。曹骥赟对中印两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研
究,指出两国的差异关键在于中国实施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政策和发展都市集群(圈)的城市化政策,而印度则采用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政策
[29]
。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城市成为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全球城市的比较研究一直引起广泛的关注。J.Nijman通过阿姆斯特丹、香港、上海和都柏林的多样个性化服务比较而突出了迈阿密的特质,并得出迈阿密作为一个世界级城市出现的原因,推理出一般世界城市形成因素潜在的重要性
[1]
。
3结语
比较城市主义对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通过比较明视
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全球视角对城市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今天的城市发展已超越了孤立城市而是开放系统,城市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利用相互交叉的多方面比较,以国际化、开放化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利用多样的国际联系,把不同
。S.Sassen对东
[22]
京、伦敦、纽约现代服务业发展也进行了比较研究。
2.6基于区域或国家视角的比较城市化研究
不同国家城市发展之间的比较分析,侧重于对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
·4·
“关系邻近”也有助于城市间互相了解、立学习。
地域研究与开发
Geography,2007,28(1):1-6.
第33卷
地域的城市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拉近城市的联系,建
城市比较主义的比较视角向全球化、网络化、多层化、多尺度、全息与信息化、背景化、时间化多维视角发展,城市的比较需要全球城市网络的视野,也需要考虑城市本身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城市的比较不仅是城市化的比较,城市的比较也是一种整体,是城市个性的比较,城市的比较可能通过城市局部的“量化”走向更为信息化的全息比较,城市比较寻求一种尺度的特质,建立一种可比性。这种比较视野的变化反映出城市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以及寻求新主义、新方法、新的认识论。
虽然比较城市研究前景广阔,但是,进行比较城市化研究是困难的,城市比较未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1)城市比较主义的价值观需要建立。城市比较必然涉及比较的标准,这是比较城市主义研究的价值观,如何建立一个从西方主导的比较体系到一个公平的比较价值观体系,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正如C.Mcfarlane所指出的,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背景,理论方法随之改变,不应始终坚持非殖民化的欧洲北美观,对于不同地方的研究者,应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促进知识的共享
[30]
[2]BrennerN.WorldCityTheory,GlobalizationandtheCom-parative-HistoricalMethod:ReflectionsonJanetAbu-Lughod’sInterpretationofContemporaryUrbanRestructu-ring[J].UrbanAffairsReview,2001,37(1):124-147.[3]BoudreauJA,HamelP,JouveB,etal.NewStateSpaces
inCanada:MetropolitanizationinMontrealandTorontoCompared[J].UrbanGeography,2007,28(1):30-53.[4]DerudderB,WitloxF,TaylorPJ.UnitedStatesCitiesin
theWorldCityNetwork:ComparingTheirPositionsUsingGlobalOriginsandDestinationsofAirlinePassengers[J].UrbanGeography,2007,28(1):74-91.[5]
DearM.ComparativeUrbanism[J].UrbanGeography,2005,26(3):247-251.
[6]布赖恩·贝利.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2008.[M].顾朝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7]WardK.Editorial-TowardaComparative(Re)turninUr-banStudies?SomeReflections[J].UrbanGeography,2008,29(5):405-410.
[8]WaltonJ.Introduction:ProblemsofMethodandTheoryin
ComparativeUrbanStudies[J].UrbanAffairsReview,1975,11(1):3-12.
[9]Harloe,M.NoteonComparativeUrbanResearch[M]//
DearM,ScottA.UrbanizationandUrbanPlanninginCapitalistSociety.NewYork:Methuen,1981:179-195.
[10]CohenMA.TheHypothesisofUrbanConvergence:Are
CitiesintheNorthandSouthBecomingMoreAlikeinAnAgeofGlobalization?[M]//CohenMA,RubleBA,TulchinJS,etal.PreparingfortheUrbanFuture:GlobalPressuresandLocalForces.WashingtonDC:WoodrowWilsonPress,1996:25-38.
[11]DickHW,RimmerPJ.BeyondtheThirdWorldCity:
TheNewUrbanGeographyofSouth-eastAsia[J].UrbanStudies,1998,35(12):2303-2321.
[12]DearM,FlustyS.PostmodernUrbanism[J].Annalsof
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98,88(1):50-72.
[13]BeauregardRA,HailaA.TheUnavoidableContinuities
oftheCity[M]//MarcuseP,KempenR.GlobalizingCit-iesANewSpatialOrder?.Oxford:Blackwell,2000:22-36.
[14]NijmanJ.TheParadigmaticCity[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0,90(1):135-145.
[15]GrantR,NijmanJ.GlobalizationandtheCorporateGeog-raphyofCitiesintheLess-developedWorld[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2002,92(2):320-340.
[16]RobinsonJ.CitiesinAWorldofCities:TheComparative
Gesture[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
。不能只考虑比较客体(城市)所处的地点、存
在的问题、经历的过程和结果等,还应该思考不同城市的理论文化、历史传统、伦理政治及其价值观念等。(2)如何完善比较的理论框架,进而构建比较的空间分析框架。目前比较城市化的研究建立在对过去城市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侧重于实用性、方法论,虽然有较为丰富的实证和理论基础,但却未能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空间分析框架,而现行的比较研究方法较为模糊。同时,对于城市化主题的研究成果,尽管数量上十分可观,却寡有理论与行动兼顾者。理论往往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也缺乏一种面向不同价值选择和面对未来的包容性;众多的实证研究尽管有对于城市的有效描述,却缺乏必要的理论诉求,也难以清晰地分辨出假设所立基的价值主张
[31]
。(3)实际工作难度较大。不同
国家、地区的制度往往相差很大;数据不易获得,有时获得的数据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可能导致数据无法进行比较;对于城市化的比较研究有时空的限制,现存的比较研究的成果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因此,城市比较主义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方法方面都还有待完善。
中国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城市化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但也应该看到城市化本身有一些共同的内在规律,通过城市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城市化的规律,寻求中国城市化模式正确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参考文献:
[1]NijmanJ.Introduction-ComparativeUrbanism[J].Urban
[32]
以及
第2期
Research,2011,35(1):1-23.
吕拉昌,等: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
J].经济评论,1993(3):5-6.力机制比较[
·5·
[17]NgMK,HillsP.WorldCitiesorGreatCities?ACom-parativeStudyofFiveAsianMetropolises[J].Cities,2003,20(3):151-165.
[18]LeGatesR.InformationTechnology,SpatialAnalysis,and
ComparativeUrbanResearch[C]//UAA.PapersofUr-banAffairsAssociationAnnualConferenceMontreal,Canada.Milwaukee:UniversityofWisconsin-Milwaukee,2006.
[19]ChandlerT.FourThousandYearsofUrbanGrowth[M].
LewistonNY:EdwinMellenPress,1987.
[20]MedeirosVAS,HolandaFRB.AStepFurther:Seg-mentAnalysisforComparativeUrbanStudies[C]//Ku-batAS,ErtekinO,GuneyYI.Proceedingsofthe6thIn-ternationalSpaceSyntaxSymposium.Istanbul:ITUFac-ultyofArchitecture,2007.
[21]KloostermanRC,LambregtsB.ClusteringofEconomic
ActivitiesinPolycentricUrbanRegion:TheCaseoftheRandstad[J].UrbanStudies,2001,38(4):717-732.
[22]
SassenS.TheGlobalCity:NewYork,London,Tokyo[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1.
[23]林玲.北美三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动
[24]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J].经济纵横,2002
(3):41-46.
[25]华桂宏,.世界高扬.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国际比较[J]
2002(1):25-28.经济与政治论坛,
.增订版.天津:南[26]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
2006:7-29.开大学出版社,
[27]LinGCS.ChineseUrbanisminQuestion:State,Society,
andtheReproductionofUrbanSpaces[J].UrbanGeog-raphy,2007,28(1):7-29.
[28]魏一民,阎小培.战后中国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城市
J].现代城市研究,1995(4):28-32.化比较分析[
J].延[29]曹骥赟.印度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2006,39(2):64-67.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McFarlaneC.TheComparativeCity:Knowledge,Learn-ing,Urbanism[J].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2010,34(4):725-742.
[31]孟锴.《比较城市化》.地理学报,2011,66评介[J]
(10):1438-1440.
[32]冯娟,.地域研曾菊新.试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J]
2007,26(3):41-44,79.究与开发,
RevivalofComparativeUrbanism
andComparativePerspectiveofUrbanStudy
2
LyuLachang1,,HuangRu1
(1.CollegeofResourceEnvironmentandTourism,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2.TheResearchCenterofUrbanInnovationandDevelopmentinBeijing,Beijing100048,China)Abstract:Comparativeurbanismisanimportantthoughtandmethodforurbanstudy.Thispaperexaminestheprocessofrising,prosperity,fadingandrevivalofcomparativeurbanismandtheperspectiveofcomparativeur-banism.Asconcernedasthecomparativeperspective,comparisonoftheperspectiveofglobalcitynetworkexplorestheurbanconnectivity,linkageandthecomparisoninglobalcitynetworks;comparativeperspectiveofmulti-level,multi-scaleemphasizecomparisonofthedifferentsideofcitydevelopmentthroughthelensofvariedscales;com-parativeperspectiveholographicanalysistriestoestablishsegmentholographicinformationofcitiesbydigitalmeth-odtounderstandthelawofwholecities;historicalcomparativeperspectiveunderstandthecitiesandurbanizationofdifferentcitiestogeneralizethesimilarityanddifferenceinthecontextofcity’sdevelopmenthistory,nationalorlo-caleconomy;thecomparativeperspectiveofindividualcitytakesthecitiesindifferentcountriesorcitiesinthesamecountriesasthecomparisonobject;thecomparativeperspectiveindifferentcountriesfocusesontheanalysisofthedifferencesofurbandevelopmentandurbanizationsinthedifferentlevelsofeconomicdevelopment,differenteconomicsystemofthecountrytoseekexplanationofinstitutions.Theresearchindicatesthat,comparativeurban-ismoftherevivalurbanismisinevitableandcomparativeperspectiveofurbanstudyturntothedirectionofmoreglobalization,networks,multilayer,multi-scale,holographyandinformation,background-based.Comparativeur-banismshowbroadfuture,however,manyproblemsinresearchmaybeencounteredintheactualoperation,how-ever,theapproachisusefulfordefiningtheChinesewayofurbanizationandmodel.
Keywords:comparativeurbanism;revival;comparativeperspectiveofurbanstudy
正在阅读:
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_吕拉昌05-27
慧鱼创新设计实验报告03-29
2022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单项选择精讲十七、宾语从句04-15
成都地铁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 - 图文04-24
收费站内务卫生管理制度05-20
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书范文8篇08-04
Gaussian03 中文用户参考手册04-05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09-01
移动通信中继器的原理03-08
生活行政服务员初级10-2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拉昌
- 比较
- 视角
- 复兴
- 主义
- 城市
- 客服接待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 大学公选选课性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考试试卷(A卷)
- 山美版五年级上品社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 XD500U-ST三菱投影机说明书
- 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稿
- 2021校招毕业生个人简历自我介绍
- 申论范文:农民工圆梦需要多措并举
- 药品-企业管理类-毕业论文选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 中心卫生院药品三统一宣传材料
-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七、八章阶段考试
- 20xx年公司企业个人工作计划通用范本
- 雷达原理的复习资料
- 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
- 机械制图常用公差符号
- 3类考生雅思听力备考策略全指导
- 第22章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现代经济学-复旦大学,金俐)
- 实验十二兔肌肌酸激酶实验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包装机推包机构运动简图与传动系统设计)
- 求职感谢信的英文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