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4-05-12 06: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概论题库考试参考答案

MA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它具有6个方面的特点: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MA社会平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导性平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也只能依据机会均等来考察社会平等的问题。这是因为,平等原则的选择除了受生产关系强行制约外,还必须兼顾社会整合与发展的关系,即必须考虑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只顾一头的做法,长远看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现阶段,只有机会平等能够最有效地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实现最高效率。其他平等原则是行不通的,都是牺牲效率的平等。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一方面,曾经把社会平等片面地理解为

份额平等,其结果是造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人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曾不顾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切实际地强行推行按需分配的

效用平等原则,例如号召砸碎小灶,吃公共食堂,结果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滑坡、公共食堂被迫解散。

MA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明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MA文化堕距(奥格本):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也译为文化滞后。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个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一般来说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MA失范:是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这特别容易出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不断分化,旧的社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而逐渐瓦解,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使人们尤其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所适从、迷失方向,此时,越轨行为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强度上都大幅度增加。 MA社会地位垂直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

1

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MA功能分化: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伴随结构分化,各个结构单位为维持整体生存而执行的功能也出现分化。“功能” 本是生物学概念,指部分对整体生存的贡献。功能分化表现为各个结构单位的活动已经不不能互相替代。正如高等生物中各器官的活动不能相互替代一样,复杂社会的各个不同职业在功能上也不能相互替代。 MA文化中心主义:也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 MA社会规范:是指一个社会为维持社会秩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规定和制约,是控制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手段。

MA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人们共同享用和共同学习的风俗、信仰、价值及全部创造的总和,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MA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MA文化价值观:是人们评价、判断事物的标准,它表现为人们对受到赏许的事物的追求。

MA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MA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也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

MA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

MA角色表演(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或角色表演,是指一个人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进行角色扮演) MA强制:强制是互动中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2

MA核心家庭:我们把只有直系血缘联系的群体称为家庭,把只有一对配偶的家庭,称为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有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MA情景定义(托马斯):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托马斯提出,在社会客观环境(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情境定义”的过程。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情景定义就是人们对所处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判断。 MA社会行动:人是社会的动物,他/她生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在想象性的精神世界中,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其行动具有无数种可能性。但在现实世界里,由于每个人的行动都关系到他人,这种关系本身便对行动的可选范围构成了一种限制。社会行动的具体表现虽然极为纷繁复杂,但却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藉由其“理想型”的分析方法,韦伯总结出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激情行动、传统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目标合理性行动。(?)

MA制度反功能:一种社会制度的后果既有可能有利于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也有可能出现“功能失调”、降低系统的适应性或妨碍系统的运行。反功能是指社会制度的后果降低了系统的活力和适应能力,破坏了社会系统的内部协调、稳定关系,造成社会内部冲突,对社会良性运行起破坏作用。

MA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

MA内在控制:内在控制是指社会成员在内化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检点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因此也称自我控制。

MA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

MA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由于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较早进行现代化过程的社会,例如英、法等国。晚发外生型现代化: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如日本、中国等。

MA社会保险:是以一般劳动者为对象,以保障他们(及其家属)在遭遇各种生存风险时,其基本生活不致中断的一种社会政策。它强调受保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采取由受益人与雇主等分摊有关费用,有国家提供最后的担保。社会风险一般通过立法,经由政府出面强制推行。

3

MA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MB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相对的,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MB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独立于并且决定着个人的动机、意识及行动。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

MB社会唯名论:坚持个人存在的真实性,而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不具有真实性、实在性,是空名的,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因此社会学研究应从了解个人的动机、目的、意识及行动入手。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吉丁斯、法国的塔德等。 MB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MB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

MB业缘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所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 MB社会地位一致性:社会地位一致性是指在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中,各个地位层次指数大体相同或相近。

MB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MB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是人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MB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MB镜中我(库利):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MB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没有明显的个人或群体标志。匿名理论认为,一些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

4

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由此在集合行为的场景作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举动。

MB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MB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MB家长制:家长制是组织管理方式的一种,它产生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如下特征: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分工不明,责任不清;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群体领导人实行终生制。

(代差: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MB社会地位水平分化:社会地位水平分化是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状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MB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一个社会的主文化相对立,与主文化相冲突的文化,我们称之为反文化。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MB内群体:内群体是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说的,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MB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MB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MB组织非正式结构:亦称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各类正式组织结构中,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及组织效率有着很大影响。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存在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常用的

5

社会指标有: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观察性指标和计划性指标,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和产出指标,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MB代际流动:是指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例如子女与父母进行比较。代际流动的参照基点是父母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它地位。

MB传统:所谓传统,一般理解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 MB地位相悖:地位相悖是指在个人多重分层地位中,各个地位层次指数不相一致,甚至相反。

MC再社会化:是指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自愿的,如所学专业的变化等,也可以是被迫的、被强制的,如罪犯的改造、被教化等。

MC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大众对某种社会角色的行为和表现的期望、限制和要求。社会成员首先要在了解了角色期待后,再根据这种期待进行各自角色的扮演,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MC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一批学者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学者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例,展开了对现代化理论的猛烈批判,导致了依附理论的产生。依附理论把第三世界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视做外部强加的、剥夺的、依附的、经济的、与发展不相容的关系。因此提出第三世界国家为促进自身的、无依附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西方国家断链。著名的依附理论代表佛朗哥提出,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原因在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而不在于内部的封建主义和传统主义,是长期殖民主义的依附结果,采用了“核心与边缘”、“都会与卫星”的理论范式。依附理论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援助政策的剥削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掠夺性。

MC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MC主我(米德):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未经社会化的、自然状态的我,“客我”是指经过社会化的我,是包容他人期待和评价的社会我。

MC角色确定:在社会上,人们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一个人在社会上担任角色需要经过一个确定的过程,这就是“角色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6

MC社会结构:是指组成社会系统各要素间一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形式。 MC社会声望:(一种被人们所追求的相对稀缺的价值)

MC亚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MC制度显功能:一种制度所发挥出的设计者所预料到的功能。 MC制度潜功能:一种制度所发挥的出的设计者所没有预料到的功能。

MC马尔萨斯人口陷井:英国经济学家、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它物质资源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陷井理论。

MC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心理上所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也就是说做为参照对象的群体。

MC科层制:科层制是17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相对于家长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它以正式规则为主体,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它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具有如下特征:明确分工;明确的职现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MC社会地位: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空间中的相对位臵以及围绕这一位臵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MC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手段,如政权、法律、纪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也称为强制性控制。

MC软控制:软控制是指使用非强制性控制用段,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

MC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1JA简述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所以,分析角色冲突的原因就要针对角色之间和角色内部两种情况。角色之间的冲突,是指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的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是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之身,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首先,一个人同时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都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就引起了角色内冲突。其次,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

7

这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另外,就是在单一角色内部有时也会产生冲突。当一个处于某一角色上的人需要在两种对立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这时也就会产生角色内冲突。 2JA怎样认识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转型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从而妨碍个人社会化的进程,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其一,表现为早期社会化的困境。早期社会化是指从幼儿期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很大影响,在转型时期,社会不容易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以及令人信服的权威形象,以至于早期社会化的主体无所适从,只好凭着感觉和好奇心行事,造成角色冲突,无法实现自我认同。其二,表现为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问题,社会失范是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容易出现,让人们无所遵循。再社会化,是指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其三,表现为社会变迁与成人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实际是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过程不仅对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而且提出了成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也就是承认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问题。其四,表现为代差问题。就是转型社会对于社会化的影响也在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动和代际文化传递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社会中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别会导致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 3JA简述权力与权威的联系与区别 1、权力与权威的共性

权力与权威的共同点:二者都出现在命令与服从的场合,都是统治的形式。二者都表示在互动关系中一方具有实现自己意志而支配他人的能力。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1)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在一个现代组织中,领导权力一般来源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质。而领导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影响力。

(2)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领导权力主要以职权形式出现,其所发挥的指引与影响作用是以强制性做后盾。而领导权威则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素质,从而通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来统御被领导者与周围的人。

(3)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领导权力是通过命令、批示等强制手段产生影响

8

的,具有直观、明显的特点。这种权力随着职位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职务的终止而消失。而领导权威则不同,它来自领导者的自身,通过领导者的崇高威望和优良品行感染并影响人们的言行,使人们在心理上认同,从感情上接受。

(4)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领导权力带有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在这种强大“外力”的作用下,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一般多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服从,有时处于敢怒不敢言或敢言而不敢动的反抗状态。而领导权威产生作用的前提是人们心理上的认可与感情上的接受,在这种“内动力”的作用下,人们对领导者时常表现出一种由衷的尊敬与主动的服从和依赖,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4JA简述社会冲突的功能及其功能作用的条件

功能冲突论者科塞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反功能两种不同后果。决定冲突功能性质的因素一是问题的性质,二是冲突发生其中的社会结构。如果引起冲突的问题不涉及冲突双方关系的基础,则冲突就具有保护和加强关系的积极功能;反之,如果冲突涉及到双方关系的核心价值,冲突就具有破坏关系的消极功能。

发生冲突的社会结构是决定冲突功能性质的另一重要因素,结构僵化的社会,即压抑冲突、没有将冲突制度化的社会,冲突往往具有反功能:加大冲突强度,威胁和破坏关系基础。僵化使敌意积累,并沿着一条主要断裂带而爆发。相反,如果社会结构富有弹性,允许冲突的存在并将其制度化,就会将分歧和敌意分散到各个方面,冲突往往对社会结构产生积极功能,促进社会的联结和社会结构的完善。 5JA简述影响顺从行为的因素

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实验证明,大多数成员对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可以说,对方的要求、群体的要求是不是满足人们的意愿,往往是影响顺从行为的主要因素。 6JA简述社会角色扮演中台前与台后的关系

在角色扮演中,所谓台前表现,是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演;所谓台后表现,是指在扮演某种角色前的准备活动。台前表现与台后表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台后的表现是人们不愿拿到台前去的。台后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台前出色的表演。 7JA简述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在社会规范的行为。对于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种解释。生物学的解释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心理学的解释认为,越轨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关系。社会学的解释

9

认为,越轨行为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或者是不同文化间冲突的产物,或者是亚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倾向与主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抵触、相背离,主要理论有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理论、亚文化群理论。 8JA简述标签理论

该理论侧重于关心社会问题的主观定义过程,关心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而不是关心问题自身的原因和性质。它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观上的认识和规定(或贴标签)起了很重要作用。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人们认为它是成问题的,慢慢地,这种现象就真的成了问题。要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定义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尽量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 9JA简述社会工作的对象和功能

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人、群体和社区。社会工作具有社会的恢复功能、协调功能和稳定功能:天灾、人祸和人自身的原因造成了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不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恢复这部分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可能是社会工作应当承担起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往往是以那些身体和智能各方面较为健全的人为参照对象而制定出来的,因而社会生活往往有利于健全的人而不利于受到某种损害的人,社会工作者要提醒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立法和社会服务,让这部分人的利益得到一定照顾和补偿;社会不稳定主要因素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损益不一,如果社会不给他们异地感照顾和帮助,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他们对社会的信心甚至产生某种反社会行为,帮助他们,有利于社会稳定。 1JB简述社会要素的理论

社会要素,就是指影响、支配社会生活的必要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和发展的基本成分。1931年孙本文先生将社会要素作了如下分类: A消极限制的要素

A)地理的要素:气候和地质 B)生物的要素:人口的数量和品质

B积极活动的要素

A) 心理的要素:社会态度和它的机械 B) 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这就是最早的社会要素理论。后来一些社会学家对它又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例如,有人提出将社会要素分为宏观社会要素和微观社会要素。

10

一般而言,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场所,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与生产的资源:人或人口是社会主体的能动要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 2JB简述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化中,大、中、小城市比例失调,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比例过大,给大城市带来巨大人口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大城市中心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要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小城镇在促进乡村的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以及有计划地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等方面,发展小城镇具有许多积极作用。我国必须通过面广量大的小城镇建设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我国一般认为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镇。在大中城市尚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目前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选择。小城镇在中国历史悠久,我国乡村中的集镇自古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如果我国只有大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3JB以家庭为例,说明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

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是日渐衰落。首先,初级群体原有的功能不断发生转移。例如,在以前传统社会里,儿童主要是在家庭这类初级群体中接受教育,逐步成长。但如今,儿童从小就被送到幼儿园、托儿所,他们主要是在次级群体中接受教育。其次,初级群体成员的关系日趋松散。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在我国,目前三口之家最为普遍。同时,由于社会的需要,同一家庭的成员长期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也比较多,这就导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松离。再者,有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例如,与家庭相对应的邻居就遭遇了这样的境况,在大城里,一些同住一楼或是对门或是隔壁,可能都不相识,形同陌路。 4JB简述社区的主要分类

从纵向角度来看,我们把社区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三种;从横向角度来看,社区可分为法定的社区——即通常的地方行政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如一所大学;从空间特征的角度,社区又可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城乡联合体社区。

5JB简述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对社会化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角度: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结构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

11

化的内化。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中地位,领悟并遵从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完成角色义务。

6JB简述社会制度和制度化的概念

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一是总体社会制度,或曰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二是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三是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 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

7简述个性的概念及影响个性形成的基本原因:

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8JB简述技术发明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增长,不仅扩大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带动或直接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所要求的组织和制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互动方式,直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才使得现代的社会变迁也呈现加速的状况。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 9JB简述社会分层的主要方法

社会分层主要有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主观法就是调查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让被试者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指出自己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哪一层。声誉法就是调查人员从某个社区中选出一些熟悉本社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对本社区成员进行分层。评判员可以对各层成员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声誉分层的标准。客观法就是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指标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

12

10JB简述划分社会化过程的要点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 11JB简述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无组织行为。斯梅尔森认为,集合行为的产生有六个条件:环境条件,是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结构性压力,是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各族歧视等社会因素对人们产生心理压力;诱发因素即有一个“导火线”;行为动员,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的行为;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社会控制如果十分强大有力,就可以组织集合行为的发生;如果软弱无力,或者措施不当,集合行为就难以避免。

12JB简述在社会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功能

初级群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大类。正功能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初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发生负面影响,称为负功能。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群体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3JB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主要有: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现象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又以各种象征性符号为媒介,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从个人之间的互动中去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这一流派在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曼等;角色理论,以角色概念为核心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戏剧理论,代表人物戈夫曼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们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社会交换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

13

赏和惩罚的过程;本土方法论,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又叫“俗民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是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现实原则所决定,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就是说,互动双方要有“共同语言”,并遵守“共同语法”,否则就无法沟通 14JB简述集合行为的特点

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另外,从与组织行为的对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集合行为的一些特点,如组织行为主要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些社会突发事件;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集合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为达到长期目标,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为应付突发事件等等。 15JB简述群体结构对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 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的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16JB简述“科层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明确的分工,二、明确的职权等级,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四、私人关系与公务关系的分离,五、量才用人,六、管理权力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人。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式,由于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能够提供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现代社会组织多采用这一种管理方式。 17JB简述社会运行的三种类型

社会运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

14

良性运行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失调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范围之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中性运行,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恶性运行,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18JB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弹性社会分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零度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二、在弹性结构中,由于各分层属性处于不相关状态,因此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三、在弹性结构中,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而得到补偿,即社会成员在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因而只能算是相对劣势;四、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五、弹性社会结构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 1JC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社会制度是指在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是社会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和社会制度的实际承载体系等。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协调程度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功能。 2JC简述文化的定义:

3JC简述研究文化模式的意义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在社会学中,关于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因而研究者可以获得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我们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4JC简述二元社会结构对现代化的影响

15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存在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一般是内部逐渐演变的结果;而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或者是对外来工业化国家国家的刺激,或者是殖民化的产物,往往是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相联系,而不是与本国传统生产部门相联系。在进行重大转变的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于一个正在进行重大变革的国家,“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也有利于或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但如果协调不好,也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别是相对落后状态的社会成员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对抗情绪。 5JC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

社会问题的特征一般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与主观性。

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变异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间里各具特点。

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出现的特性。

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作用;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的,而是成群成串地出现。

客观性指社会问题总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的,没有客观现象的存在,社会问题就无从确认;主观性是指发现、定义、评估、解决社会问题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不同的人们对同一现象所作出的判断往往有所不同;

6JC试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流动的变化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主要是人们的地位、位臵的变化,更精确地说,它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位臵的变化。从个人角度看,个人所占据的多重社会地位组成个人的社会爹结构,因此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结构的改变。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变迁剧烈,因而社会流动比率较高,职业流动情况比较多。我认为,我国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自获条件,以往先赋条件占绝对比例的状况得以改变,所以,社会给人们创造

16

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就业制度和社会的职业声望观也发生了变化,这也就影响了社会流动的方向;农村富余劳动力谋求发展,到城市里打工,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流动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另外,与以前人们固守在一个单位不同,选择机会的增加让今天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有更大随意性,跳槽多有发生。市场经济的活跃,经济上的成败,也让不少私营经营者地位有了更多变数。改革开放以前,测量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准是政治标准,现在,随着选择的多元性,人们有着改变身份的多重目标。教育成就自古就是人们改变地位的一个很重要途径,现在依然如此。通过婚姻途径实现地位变化的状况也还是一个因素。

7JC简述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关系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臵。我们往往通过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扮演来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同时,社会角色也是人们对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8JC简述社会竞争与社会冲突的异同

冲突与竞争虽然都是人们之间为了一定的目标而相互排斥或反对,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一、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就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竞争允许双赢;二、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对直接的反对关系,竞争可以是间接关系;三、冲突各方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竞争各方的目标常常一致;四、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的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而竞争讲规则。 9JC简述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10JC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有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一、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二、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三、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四、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解决。 11JC简述社会组织的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组织始终是更大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组织之间存在着差别,分类的目的是要使研究更加专门化。

社会组织按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可分为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

17

模式维持组织——如教会和学校这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可分为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有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以追求目标和执行功能为基础的分类有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和政治性组织;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可分为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而我国对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有两种角度,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是经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分为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12JC简述“现代化”概念的涵义

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同时,社会现代化又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13JC简述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特点

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社会结构的分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个人角色分化,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角色的分离;二是社会组织的分化,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三是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的分化,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伴随着社会日益分化的过程,出现了社会高度整合的过程。一个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整合的社会,是现代化过程和前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区别。

1LA试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分层的现象

现阶段,我国同时存在着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二者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构成考察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宏观背景和理论视角。

一、现代化转型对我国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第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第二,

18

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第三,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第四,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配臵人力资源。

二、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第一、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第二、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谓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第三、“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第四、市场化导制“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通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2LA试运用转型社会的理论说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特征

转型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运行状态,其特殊性就在于转型社会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地从一种动态平衡过渡到另一种动态平衡,每一种平衡稳定性都不高,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当代中国就是一个转型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转型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稳定性差的社会,从其外部条件看,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受到“迟发展效应”的影响和制约;从其内部条件看,又受到“转型效应”的影响和制约。

“转型效应”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转换的不同步性,由于“迟发展效应”的影响,对转型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效应。“转型效应”在当代中国社会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晕轮效应、瀑布效应和葡萄串效应,这三种效应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特征。

转型社会的晕轮效应,是指由于西方现代化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与传统社会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下物质生活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很容易产生把西方现代化国家的一切东西都看成是先进的、美好的而盲目仿效的倾向,以为西方社会的今天就是转型社会的明天,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掩盖了一切弊端。

转型社会的瀑布效应,是指转型社会平缓里蕴含危机,一旦遇到挫折,社会运行 会像瀑布那样形成大起大落的失控之势。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结构的脆性,二是高期望值与社会现实的巨大落差。

社会系统各组成要素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任一要素的变化将引起其他要素以及整个

19

系统的变化。转型社会就是一个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渡性社会,每一结构的变动将引起其他结构及整个社会系统的变动,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所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也一个接一个,就像葡萄串一样,我们称此种现象为“葡萄串效应”。 3LA结合实际论述国家在后发现代化中的作用和问题

所谓后发现代化,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发展中国家都表现为“后发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起点之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在这些国家,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和维护者。由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对自己不利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政府往往通过控制外资、扶植本国工业等措施,保护本国的经济独立和国家主权,谋求符合本国利益的发展。

二、推动并且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历史条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推动者和领导者,才能克服种种落后状态对现代化进程的抵制和反抗,控制住由于整个国家迅速变化所带来的种种紧张局面,协调种种不协调的社会冲突,把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政府头上,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收入悬殊、环境污染,在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国家往往成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由政府在符合本国人民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发展计划与规划,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能源,有重点、有步骤地去实现。

四、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素质较差,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往往由政府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一是由政府投资建立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一定的公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以带动其它企业和部门的发展;三是国家直接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以直接引导整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方向。

但是,“后发展”国家政府如何合理发挥作用,在什么阶段、什么程度上发挥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4LA结合实际试论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人际吸引,二是成员对规范的遵从,三是成员

20

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

下面,我们从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着手来分析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同时成员个人是否感觉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二、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上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成员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互惠性原则,即共同获得利益,才有可能长期维持。

三、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四、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

五、从群体成员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加。

我们了解了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几个方面的因素,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5LA试析西方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的缺陷和借鉴意义

西方社会学分层理论很多,帕雷托的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深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所以,我们以此为例来分析西方社会学分层理论的缺陷和借鉴意义。

主要缺陷:一、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精英则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二、阶级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阶级格局;而精英论则把个人天赋能力当作社会流动的动力,认为流动可以改变阶级格局,变稳定性不平等为暂时性不平等。三、阶级论认为,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竞争起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存在的差别成为他们相互流动的障碍;精英论则认为,个人能力可以缩小乃至弥合竞争起点上的差距,精英循环足以打破阶级壁垒。四、阶级论将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精英论则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根源主要是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西方分层理论看不见或回避所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起最终目的是在不触动私有制基础上的改良社会运行机制,以维持一种可以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接受的不平等格局,否认废除私有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1

主要借鉴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引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协调作用。我国虽然在基本制度上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但作为社会系统,总有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和共同的运行规律。西方分层理论对社会系统运行机制做了长期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概念。有选择地借鉴这些概念,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第二,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虽然西方分层理论认为不平等不可避免,甚至认为适度的不平等发挥着积极有益的功能,但它同时也认识到无限制地加剧社会不平等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不得不寻找缩小不平等的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现阶段消除了阶级对立的基础,也消除了由此产生的经济上、政治上的不平等,但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消除社会不平等,是我国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第三,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社会各层次间的差异,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我们的研究中,完全可以借鉴和选用。 6LA使用角色理论分析我国转型期角色变迁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我国转型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角色变迁,主要表现为角色的失调,然后重新定位,达到新的平衡。

如,转型期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为了不同的利益而发生的冲突。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其内部发生的冲突。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来到,社会对一个人同时有不同的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就出现了角色内的冲突;一个人所承担的角色,对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出现角色冲突;有时在简单的一个角色内部也会出现角色冲突。 如,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角色不清。在社会转型期中,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职业与新的社会角色。在人们认可之前,对其行为规范还不够清楚,角色承担者本人也不清楚,所以,就造成角色不清。

如,社会转型期还会出现角色中断现象。角色中断就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承担的两个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角色变迁是延续的,前一种角色是为后一种角色做准备的,但社会转型期中,人们的行为都是跳跃式的,没有延续性可言,所以容易出现角色的中断。

22

如,社会转型期还会出现角色的失败。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7LA试析我国现阶段社会不平等及产生的原因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在消除阶级存在的根基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与落后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的矛盾。这一矛盾,就产生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现象长期、普遍存在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动物受本能限制,其欲望具有可以满足的生理饱和点,人类则不同,虽然在特定时期存在着类似的生理饱和点,但随时间的推移,新的需求会不断被突破。对这种人类不断丰富的需求而言,一切有价值的事物的供给经常处于相对稀缺状态。第二是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许多人类所欲求的事物所饱含的价值量,本来就取决于它们的稀缺程度。

若以机会均等的原则为尺度,目前我国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制度、措施和规则的不完善,使得机会均等原则无法实施或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不平等。2)由于机会均等原则是一种相对平等原则,其前提是肯定人们之间业已存在的各种差别对机会的影响。这样,在我国各种社会差别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不平等的产生。3)即使完全实现了机会均等,这种平等原则的实施结果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8LA试结合实际分析社会地位不一致性的影响

社会地位不一致性源于社会地位的多重性。社会地位多重性建立在社会地位与个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基础之上,指的是个人社会地位通常不是惟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如在单位以领导身份出现,而在家以家长自居。由于人们的交往场合通常同群体相联系,因此,个人的场合地位取决于所属群体的数量以及活动领域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活动领域不断扩展,所属群体日益增多,其场合地位也在不断扩展。第二,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这实际意味着,个人随时处

23

于多重素质地位上。个人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个性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内在素质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

9LA试析中介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意义和作用

(据概论老师讲,在概论中社会组织中有涉及,主要是小政府大社会的问题)

10LA试论社会平等的涵义和主要类型

(“平等与效率”的说法,更常见的说法还有“效率与公平”、“自由与平等”之类。关于分配的公平有多种含义: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按劳动时间分配、按劳动效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会被一些人看作是“公平”的。)

11LA试析小城镇建设在我国现代化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化中,大、中、小城市比例失调,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比例过大,给大城市带来巨大人口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大城市中心作用的更好发挥,因此要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小城镇在促进乡村的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以及有计划地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等方面,具有许多积极作用。我国必须通过面广量大的小城镇建设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我国一般认为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镇。在大中城市尚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目前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选择。小城镇在中国历史悠久,我国乡村中的集镇自古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如果我国只有大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12LA试设社区建设和发展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我国社区建设实践是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式的发展,1980年代以后,城市基层逐渐展开了以老年人、残疾人和便民利民

24

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工作。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结合实践经验,为适应中国的国情,1991年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如国有企业亏损、工人下岗、贫富分化等问题。由于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单纯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因此动员社会力量,与基层社会结合,在城市基层开展社区建设就成为一行之有效的途径。

另外,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和“单位制”被打破,城市居民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服务重心向社区转移,形成“小政府—大社区”的格局;企业转变了经营机制,“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也逐渐剥离,推进社会发展的许多事务要在社区落实;等等。因此,原有的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和发展完善的基层社区功能,加强社区建设工作。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服务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群众的力量,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13LA试论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对于消极、积极和中性的越轨行为,要做具体的分析,做不同程度的控制。 消极性越轨行为,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应当进行严加控制,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积极性越轨行为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的越轨行为,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社会对这种越轨行为也有制约作用,但社会可以通过宣传、舆论导向等气息,倡导这类社会越轨,这类社会越轨多出现在社会转型期或社会革命时期。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多出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赶时髦等。

由此可见,对不同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25

14LA试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现代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以政府为主体,经过立法程序,通过动员社会资金,用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办法,对社会上贫者弱者实行救助,使他们能够享有最低生活,对工资劳动者暂时或永远失去工资收入后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及为城乡全体居民举办福利措施,而赖以收到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成效的一种制度或社会事业。也正因此,社会保障具有人们所素称的“社会安全网”或“社会稳定器”的性质。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应当立足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各种事关社会保障发展大局的关系,特别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以及传统和现代的关系等。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一种城乡分割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实现城乡结合,应当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基本项目的制度形式和待遇水平的城乡衔接。其意义在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是国际惯例;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是农业发展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衔接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提出的要求。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有其深远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增进了人的平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维护了社会公正。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持了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社会发展。 15LA试用“迟发展”理论分析我国现代化的特点

针对发展中国家较晚进入现代化所导致的特殊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其称为“尺发展效果”。

我国作为“尺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具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普遍特点,首先,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其次,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1)外来因素的输入,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难以控制的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与冲突;2)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而显得更加不稳定,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现代化的“中断”的情况;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稳定的发展。

26

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

最后,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2)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出者、计划指定者和组织者;3)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着现代化的过程;4)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16LA如何处理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某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比如中国传统文明中表现出来的勤劳、节俭、刻苦、互助等品质,完全是可以成为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其实所有民族都是重视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即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在完全抛弃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对传统的继承利用,社会现代化就不可能在一个国家里顺利实现。但是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毕竟是历史上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自身改变了存在的价值。历史上合理存在的东西,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就会丧失其自身的合理性。社会发展必须坚决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比如现代科学技术不能够在宗教迷信中发展,现代工业不可能在分散的封建经济基础上发展。

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的束缚。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17LA试论我国转型期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

人们身份制度、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以折射出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改革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的出现,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身份一统天下的状况。

二.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身份社会”,“身份制”成为划分社会阶级、制约社会流动的一个最主要次级制度化结构。随着市场机制的导入,原有的资源分配方式发生变化以及新的资源分配方式逐渐扩展,原有结构弹性极低的身份制度结构开始发生松动。我国社会结构的身份取向正在弱化,一种新的、具有自致性和可变性的、以职业身份为标志的身份体系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的社会各种身份。

三.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与社会在结构上的相对分离是改革以来所发生的重要变

27

化之一。它意味着社会为人们提供资源的能力增强,从而也就意味着社会在分配社会地位方面作用的加强。当各种组织和相当部分资源不同程度地进入社会或市场,它们也就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凝固性和对国家权力的依附性。

四.单位制的变化。我国原有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中,在国家与社会成员关系上,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单位(组织)成为二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中介,单位组织状况构成了中国城市社区的基本结构。但改革以来,资源单位化和单位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的强制性依附减弱;单位组织间分化加剧、差别拉大。

18LA试论社会进化论与现代化理论的联系

现代化理论虽然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但它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社会发展表现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过程。现代化理论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着重研究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生和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发展,并且相信所有的社会都将走上这条发展道路。18世纪以来,人们曾用许多概念来描述首先发生在西欧的社会变革,从20世纪6-年代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现代化”这一概念来概括这一特定的社会变迁过程。

19LA试析改革以来体制二元结构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试图以通过启动市场的方式来改变改革前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演变的起点。可以说,体制的二元结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转型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相对分立的社会结构“元”,各自包含的社会群体地位不同。原有中央计划体制更多地与“体制内”相联系,市场体制则更多地与“体制外”相联系。在所谓“体制内”,体制转轨过程中所有制形式仍保持原有的公有制形式;在“体制外”,则主要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新产生的属于非公有制性质的组织和地位群体。 二、与二者相联系的地位群体在资源占有和分配形式上不同。对体制内群体来说,社会资源的获得仍然依靠国家权力的分配,而对体制外群体来说,社会资源的获得主要是靠市场竞争。由此也就决定二者各自地位上的差别。

三、二者的运行规则不同。由于体制内的主要制度框架是行政性权力,体制外主要表现为自由竞争和契约性交换,因而生活在这两种体制下的社会组织和地位群体在行为取向和行为动力上也不同。

四、二者的组织方式和状况不同。体制内部分的组织更具科层制的特点,且组织化程

28

度相当高;在体制外结构中,组织化程度一般比较低,组织形式和性质也没有完全定型,随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

同时,体制的二元结构所产生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社会分化加剧和社会利益结构重组。行政化特征和市场体制的差异是引导社会结构分化的重要动力,二者的矛盾和冲突对各自内部结构都会造成巨大冲击,使之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二是社会流动加剧。社会流动将在两个方面日益明显。一个方面是在不同所有制的组织之间,即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流动。另一方面是在不同社会地位等级上发生。社会结构变迁将造就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层体系。随着体制的转轨,两个体系的共同点将会增多,社会势必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起来。

三是规则和秩序的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来规范二者共同行为,这就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制度真空”和“规范缺失”现象。这种失范将造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的无秩序性。

20LA试析现阶段我国社会流动的变化及特点

21LA论“科层制”的特点及功能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它具有如下特点和功能: 一、

明确的分工,

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四、私人关系与公务关系的分离, 五、量才用人,

六、管理权力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人。

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式,由于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能够提供工作

29

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现代社会组织多采用这一种管理方式。

1LB试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如中国、日本等。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具有的特点,首先,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其次,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1)外来因素的输入,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难以控制的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与冲突;2)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而显得更加不稳定,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现代化的“中断”的情况;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稳定的发展。 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

最后,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2)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出者、计划指定者和组织者;3)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着现代化的过程;4)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2LB试论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两大理论传统

社会分层理论中的两大理论体系: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一是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阶级的含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产生的条件——首先,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其次,它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

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因此在社会表现的各个方面容易取得一致性,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在私有制社会中,各个基本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

30

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集中表现,经常具有敌对性的一面,因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阶级是个历史现象,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分层现象是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从没有间断过,西方社会学家意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十分重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研究,他们提出一系列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源头有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和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那就是权力和声誉。由此,韦伯主张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考察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对于这三种角度,韦伯虽然承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他认为必须将其严格区分,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采用多元分层标准;二是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三是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帕雷托的精英概念是在人之天生能力和才干基础上提出的,它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帕雷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永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的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社会地位是不变的。稳定僵化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此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现代社会建立在创新、竞争和变革基础上的动态性工业社会,因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存在终身的或世袭的阶级。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精英分子总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向上流动,而非精英分子则不得

31

不向下流动。凭着这种流动,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因此,社会系统稳定与否,不在于是否存在不平等的分层结构,而在于是否拥有完善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

帕雷托试图用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精英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一、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基于社会差别的不平等;精英则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二、阶级是一种稳定性不平等,个别成员的社会流动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阶级格局;而精英论则把个人天赋能力当作社会流动的动力,认为流动可以改变阶级格局,变稳定性不平等为暂时性不平等。三、阶级论认为,个人的努力很难弥补竞争起点上的差距,各阶级间存在的差别成为他们相互流动的障碍;精英论则认为,个人能力可以缩小乃至弥合竞争起点上的差距,精英循环足以打破阶级壁垒。四、阶级论将阶级之间关系的对立性质视为社会冲突的根源;精英论则认为,冲突和革命的根源主要是精英循环的通道不畅。

3LB试论“角色集”及其应用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的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形成了角色集。角色集可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之身,这主要强调一个人的内部关系;一种情况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位女医生,在家庭里对丈夫来说她是妻子,对儿子来说她是母亲,对母亲来说她是女儿;在医院里她承担着内科医生、科主任、工会会员、学术团体成员、党员等多种角色;日常生活中,在商店她是顾客,在汽车上她是乘客,对老同学她是朋友,对来访者她是主人,对同住一楼的人她是邻居,对报社来说她是作者和订户;在国家生活中,她还是公民、市民、选民等。由此看来,角色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中于一个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部关系,另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这位女医生,身上就汇集了十几种乃至几十种角色,同时她在医院里要同病人、病人家属、护士、药剂师、医院领导等多种角色打交道,由此形成了一个角色集。

4LB试论如何用阶级论、分层论研究社会分层的现象

32

5LB试论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理论意义(?)

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以此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现代化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主要是个人角色分化、社会组织分化和社会地位分化三个方面。伴随着社会分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是社会的高度整合。一个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整合的社会,是现代化过程和前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区别。一个没有充分分化的社会,无法保证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四分五裂、没有经过高度整合的社会也同样如此。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特征,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产生、社会组织的成长等,都可以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过程中找到根源。

6LB试论社会组织中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功能与关系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传统的组织理论家比较注重组织的稳定性、明确的相互关系形式、清楚的职权和严格的沟通渠道在内的正式结构,他们强调结构的客观性、非人格化和形式化等概念,组织结构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技久的特点。

组织非正式结构,也称为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从范围来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下级职员联合体,而且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

非正式结构的正功能: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三、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四、提供独立的机会。五、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六、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七、提供工作满意感。

非正式结构的负功能:一是抵制变革。二是目标冲突。三是遵从行为问题。四是谣言问题。

(在组织中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相互作用,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正式结构是一种以正式规则,通过合理化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团体;非正式结构则是在正式结构之外产生的一种以实现个人目标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结构可以弥补正式结构的不足,但有时也会干扰正式结构的运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在实际组织中,正式与非正式结构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一致难以区分和界定。因此,管理人员衡量非正式结构有效性应以组织目标为标准,即凡是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非正式结构,应加以支持、帮助和提

33

倡;凡是有害于组织目标达成的非正式结构则应加以限制和取缔。)

二者的关系:非正式群体的大小及影响程度受正式结构的影响,两者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最容易出现非正式群体的地方一定是组织规则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就将形成一套新的社会关系取代原有的正式结构。 7LB试析我国当前社会控制的问题和改革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社会控制方面,存在“规范真空”和“控制失灵”这两个明显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

由于社会结构变化加剧,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产生许多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超出了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范围,因而出现没有社会规范约束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规范真空”。

“控制失灵”则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社会规范正在逐渐行动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与制约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功能,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尚未建立或虽已建立但无相应约束力,出现社会规范行动控制作用的状况。

鉴于此,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要对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实践中的变化;其次,针对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制定有关社会规范或是通过宣传引导产生大众认可的相应社会规范;再者,对某些领域,以政府强制的手段,制定并推行某些相应配套的行政法规。由此解决“规范真空”的问题。通过涉及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各个领域改革,采用政权的、法律的、伦理道德的、风俗习惯的、信仰信念的、社会舆论的各种手段来解决“控制失灵”的问题。 8LB试论社会学研究中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

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也可以认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一,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如唯名论与唯实论、实证论与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等,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还是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是直接、间接地包含着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上,它又是每个社会都面临的问题,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这样那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智才能良性运转,个人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更大贡献,

34

个人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9LB试分析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对现代化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城乡二元结构有所不同,这里分别进行阐述。 改革前,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城市里以实行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公有制形式;农村则实行单一的集体所有制,通常也称为不完全的公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的差别决定了城市和农村在社会组织方式上的根本差异。

二、在社会地位上,由于国家实行以通过剥夺农民来加强工业积累的工业化政策,城乡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处于严重的制度性不平等状态。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极大地扩展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三、在社会保障上,农村基本上没有任何保障,城市则完全不同。国家职工,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则被完全纳入到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差别不可能消除,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一、乡镇企业是新城乡二元结构的生长点。乡镇企业作为中国第二次工业化和改革的奇迹,是在中国城乡处于分割状态下顺应工业化潮流而成长起来的产物。乡镇企业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是工业化和改革双重推动的结果。

二、农民成为面貌全新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原来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农民被具有极大异质性的农民所取代,农民群体内部已形成相当程度的分化。

三、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导致了城乡壁垒的断裂。与原来农村人口被严格限制在农村不同,改革后,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他们世代生存的土地和居住的村庄,流动到他们不熟悉的城市去寻找工作。

旧的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适应了国家集中社会资源服务于工业化目标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却人为地加强了历史已造成的城乡壁垒和发展差距,使得旧体制下中国城乡在各自结构内部具有高度同质性,而在社会结构的整体上又呈现出极大异质性,造成中国社会在整体层次上的高度不整合。城乡之间在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是妨碍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严重的结构性障碍。

改革后,虽然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农民进入城市还有一些限制和不便,但城乡之间新的格局已经形成。原来那种相互封闭、相互分割的结构状态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城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将

35

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10LB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化问题(见简述第二题)

11LB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相对剥夺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一部分人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心理上的满足感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反而产生了相对剥夺感的消极社会心理。

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人或群体把自己的地位、处境、状况与自己选定的参照个体或参照群体的地位、处境、状况相比较,而得到的对自身利益得失的主观感受。改革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经济体制,提倡按劳分配,并允许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政策必然使人们原有的收入、声望、地位发生种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一部分人在这一方面提高较快,而另一部分人在那一方面提高较快,不同职业、阶层的人们在收入、声望、地位方面的变动不平衡,人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相对滞后的方面与别人相对超前的方面相比较,这种片面的比较必然使每个人都认为他人在在改革中比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引起不满情绪。

12LB论个性与社会化

社会化在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个性之间与社会价值标准相互吻合,并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属于自己的人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比如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评价、独立性、自卑感等。自我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体心理状态,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36

13LB试分析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取代了过去高度的同一性,社会结构弹性增加,身份制度作用减弱,国家与社会在结构上从同一到逐步相对分离,旧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已被新的双二元社会结构所代替。伴随这种结构变化,我国在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上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已被打破,社会各群体或集团间的利益关系也必然会在新的体制下发生重组,形成群体间新的利益结构。 一.“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利益分化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有公有制社会群体之外增加了新的社会结构因素——非公有制社会群体。这些非公有制群体主要是由个体户、民营企业,包括进城农民等形形色色人员,构成“体制外”群体,而公有制、全体则属于“体制内”群体。

A.“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利益差异,非公有制经济力量明显增强。 B.体制内各群体的利益分化:1)国有与集体单位利益分化。首先,力量对比上,集体所有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全民所有制,并且差距还还进一步拉大。从工资收入上,与集体经济力量的壮大相反,城镇体积经济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与国有单位相比去有逐年相对减少的趋势,如果再考虑到二者在各种福利、保险等方面的差异,全民和集体单位成员的实际收入差别更大。2)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利益分化。3)职工内部分化。受所有制形式、企业类型、经济效益、所在地区等因素的影响,职工间收入差距拉大。失业、下岗职工出现,经济效益不好甚至亏损的企业职工偏低、离退休人员或者不能及时足额领到退休金以及物价上涨率高于退休金增长率而出现生活困难。工人地位相对下降,不管是收入、教育还是政治地位,而管理人员地位稳中有升,技术人员地位大幅度提高。

C.体制外利益群体——个体户和私营业主。个体户是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目前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但其工作一般比较辛苦,开业有风险,在在政治上大都处于权利圈的外围,社会声望较低。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后引起争议较多的一个群体,但社会声望比个体户高。

二.城乡利益分化。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在一度缩小之后,又开始逐渐拉大。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一直存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依然是倾向与城市居民。城市内部的利益结构也在沿着所有制、行业、职业、区域等分化,群体间收入差距大拉大是分化的主要表现。农村内部也发生分化,当前农民中已经分化为几个界限

37

较为分明的利益群体:农业劳动者阶层、个体经营者、外出务工人员和乡镇企业工人、私营企业主、农村管理者。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雇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等。 三.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文化。以前是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地方实际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利益可言。改革作为色会资源分散和转移的过程,随着权力重心的下倾和市场在资源配臵中作用的增强,原来由中央政府所直接支配的一部分资源开始向地方转移,使地方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实体,由此也就导致了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的重组。

14LB试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改革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必须考虑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两个方面的因素。 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二、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培训。

三、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臵人力资源。

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考察体制转轨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必须充分关注下述特点:

一、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

二、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

三、“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要素;

四、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份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8

15LB试论社会激励机制及其意义

社会运行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激励机制由三个要素组成: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 激励标准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激励的方向(质)和强度(量)的规定。激励手段是指为达到激励目的所采取的具有激励方式。激励过程是指激励机制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它主要由导向、检测、分配和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 16LB试论公平与效率

二者必须兼顾,即追求以最小的不平等换取最大的效率,或者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公平。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奥肯把公平与效率之间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非效率。

政策制度公平,效率就提高,制度政策不公平,效率就降低。二者是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相关的关系。

从道德角度看,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公平的道德也就是对个人努力才能的认同,会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巨大的效率。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的。 我们曾经过分重视公平而忽视了效率,误以为公平就是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因而在分配上实行了\公平\的平均,这种\公平\的薪酬体系妨碍了效率,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生活在困窘的状态中。没有生产的发展,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并不否认公平,更不能牺牲公平只顾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兼顾公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对这些弱势群体,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政府应当兼顾公平,通过种种措施,使这部分人得到应有的帮助,挖掘这部分人的潜力,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p6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