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更新时间:2023-10-18 23: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理想人格及实践途径

05

中文 李柳艳 20054022058

内容摘要:苏轼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

魅力。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独特的文化人格。他执着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如既往地为实践他的理想人格而奋斗。

关键词:理想人格,自由人格,审美人格,文化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精神的综合体现。人格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等。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

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要想了解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底蕴,首先得了解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苏轼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由人格”、“审美人格”以及“文化人格”。

一、自由人格

苏轼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它即是世间的又超世间,既超感性又不离感情。他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 这是他经历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后找到心灵解脱之路。

在“乌台诗案”①之前,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但在这之后,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兼济”与“独善”、可仕可隐、无适而不可的独特人格——“自由人格”。在《雪堂记》中,“客”曾向“苏子”问道,“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通过辩论,苏轼表明自己既非专嗜佛道以致向往做方外之士的“散人”,也非囿于传统观念的“拘人”,而是超越了这两种人格,建构了一种“自由人格”。

苏轼把实现个体的人格独立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那苏轼

又是如何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人格的呢?

(一) 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苏轼是中小地主出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自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的名节。

“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子正蒙· 西铭篇》), 这是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充分表现。同样, 苏轼以天地胸怀来做人世事业。他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以一种开放的兼容态度, 取儒、道、佛三家之精义,形成一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以儒学为本而不为所囿, 以佛老为参而不为所溺, 立说自有根基, 论道能出己意, 显示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精神。他以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 同时又以道释的思想超然出世, 道释出世的思想不仅未成为否定其入世思想的消极因素, 反而成为一种独立于污蚀现实之上的人格精神支柱。他卓然而不随,不为进退得失所累, 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巨大的独立人格力量。他对社会改革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 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他在制策、奏议、谢启中提出改革主张, 要吏、财、兵综合治理, 渐进改革, 不失为现实的思路。他一生为党人倾轧、小人构陷而不屈, 一贬再贬而不悔。“乌台诗案”是这种打击的集中表现, 也是苏轼独立人格的集中体现。他被贬黄州后给李常的信中写道:“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死生之际。”(《与李公择书》)何等的执着,何等的勇敢!

苏轼“独立不倚”这一人格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随波逐流。

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身处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途径,如何锲而不舍地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直接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杀敌沙场,为国尽忠的形象跃然纸上。

封建时代清高正派的士大夫,往往遵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许多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多抱着一种“无官一身轻”,少管闲事、多得清闲的态度。但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甚至遭受恶意贬斥打击时仍能做到时时处处不忘政事,忧国忧民。他“处穷”时不是独善其身,而能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他因“乌台诗案”几近丧命,在贬官黄州后却仍不忘关心人民,关心国事。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灾无祸。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能超越世俗的名利,追求审美的忘我之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苏轼的一些赠酬诗中,我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送杨元素还朝的《南乡子》上片:“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zhúlú)。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又如题为“赠张继愿”的《阳光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东坡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着形象的表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高圣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自己独立不倚的人格形象的写照。词人借月夜中的孤鸿自况,寄托自己宁愿引身幽居,不肯随人俯仰的孤高自赏的情感。全词在以孤鸿自喻中充分揭示了词人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孤独,孤高自守,不同流俗的复杂心情与人格特点。

(二) 超然物外,旷达乐观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遭受过无数的不幸与打击,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而是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凸显了他旷达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轼认为人生要“适情”(《哨遍》),崇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常用笔抒发对世俗荣华的鄙弃、对精神超脱的向往。他高唱“富贵非吾志” (《哨

遍》),认为“浮世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不必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满庭芳》)汲汲一生。他希望能摒弃凡尘的羁绊回归大自然,做一个任性逍遥的“世间闲客”(《南歌子》)。他深信“万事从来风过耳”(《无愁可解》),故能超然对待人生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不为黜陟、荣辱、穷达所牵绊,不因得失、祸福、贵贱而烦忧。在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苏轼曾一度有过彷徨和苦闷,但很快便找到了排解的方法。当理想与追求遭遇到残酷现实的打击时,只能从内在精神上寻求超脱,保持自由的独立人格,在作品中融入一种心灵的淡泊宁静。他在《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中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面对风雨,一路吟啸,真是任天而动,无所畏惧。”(郑文焯评语)回首“萧瑟处”,道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旷达!

在他的一首《浣溪沙》中,苏轼又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反映了他执着的人生态度和旷然超脱的情怀。

佛老思想的影响以及文章事业上的自信,使苏轼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所受到的挫折。 苏轼少年时就很喜欢庄子的文章,尤其是在经历了仕途坎坷之后,庄子的解脱与超越的“逍遥游”精神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苏轼善于寻找身边的“可观”、“可乐”之事。他说:“凡物皆有可观。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余之无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台记》)超然台修建时,“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乐哉游乎。”从这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是极为坦荡而达观的。创作《赤壁赋》之时,正是他仕途上失意之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总能超然以对,彻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总是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认真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现实如何残酷,人生如何短促,可他依然是放眼大江,举杯赏月,

“一樽还酹江月”,何等的逍遥与旷达!

(三)超越与执着

理想人格之于现实,总是具有某种超越性和彼岸性,带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理想人格如何来实现?其原动力在于人自身的力量和努力。理想人格的实现还需仰仗现实生活,在现实中超越与升华,在呼吸尘世的空气中臻于生命的最高境界。

通过对个体有限性的超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从而使个体人格不断得以完善,使美的境界不断升华。人格的完善,标志着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使个体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心灵获得彻底的解放。苏轼理想人格之所以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诱惑力,就在于他为自由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憩息的避难所。

苏轼一生尊儒而出入佛老,却从未为佛老所羁绊。他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孔、颜,也不在佛老,而是那种超越自我的深广高远的境界。他之所以能“平生傲忧患”,“久矣恬百怪”,就是因为他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高风绝尘”的远韵。

他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文集》卷4第103页)

苏轼耿介正直的性格,敢于坚持自己主见的做法,使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屡遭贬谪。人生如梦的困惑终于把苏轼逼上了寻求解脱的道路。苏轼在《超然台记》一文中集中阐述了他的“超然”观念:

?凡物皆有可观。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心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也,吾安往而不乐??

苏轼的《超然台记》与其说是一篇题记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篇人生哲学论文,一首从人生忧患中解脱出来的哲理诗。有了“超然”的观念,苏轼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开始由否定变为肯定,由悲观转为乐观。他认为任何事物无论美丑、贵贱、大小、尊卑,都有可观之处。因此,他竭力超然物外,以安然的态度应物。苏轼认为“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上梅直讲书》),重要的是有高尚的品格追求和认真的生活态度。

苏轼既执着现实又超越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生命本体的存在。对于现实的执着,他在《与滕达道书》(《文集》卷51第1475页)中说:“虽废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o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