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5-09 06: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共 13 页

1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最后一模)

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 俳.优(p ái ) 伶俜.(p īng ) 蛤.蟆陵(xi á) 赍.

志而没(j ī) B. 木讷.(n è) 撩.人(li áo ) 潭柘.寺(zh è) 白云出岫.

(xi ù) C. 混沌.(t ūn ) 庠.序(xi áng ) 白云观.(gu àn ) 少不更.

事(g ēng ) D. 蕴藉.(ji è) 晌.午(xi ǎng ) 大杂烩.(ku ài ) 便.

宜行事(bi à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 膨胀 噩梦 拉剧战 休戚相关

B. 宣泄 旋涡 乌篷船 震撼人心

C. 饿莩 屏弃 吊脚楼 阴谋鬼计

D. 爆涨 包涵 汗涔涔 残羹冷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透心凉,心飞扬。”在炎炎夏日,雪碧饮品总是给饮者沁人心脾....

的享受。 B. 美国正积极实施“回归亚太”的政策,千方百计地挑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坐收渔...利.

。 C. 秃鹰一会儿没入云端,一会儿翱翔天际,灵巧生动,活灵活现....

,难怪哈萨克兄弟钟情于它,把它称为“神鹰”。

D. 计算机行业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它不仅用于我们的工作,还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可以说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 我们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奋斗,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民主建设水平、依法治国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环境保护水平,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B. 随着科学化种植的深入,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C. 在拜仁队和纽伦堡队的对决中,埃姆斯·雷的积极抢断,破坏了纽伦堡队的一传到位率。

D. 十年浩劫带给一些青年的创伤,是难以形容的。

5. 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人和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

第 2 页 共 13 页

2 然保留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①重视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

②虽然这时的小说已经不再用让人惊奇的情节来吸引人了,目的是描绘人物

③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④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⑤但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A. ③①⑤②④

B. ①③④②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①②⑤③④

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

的一项是( ) A. 高老头病危,他要求再见女儿一面,但是两个女儿推三阻四,至死也没女儿来见他。在出殡时,他们派了两辆带有爵徽的空车跟在棺柩的后面。 《高老头》

B.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没有贾母、王夫人的约束,玩个热闹。史湘云醉倒在青泥板上,芍药覆满全身。 《红楼梦》

C. 孙权听说刘备已去西川,便想断其后路,吴国太怕伤害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和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于是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

《三国演义》

D. 子路向孔子问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子路要孔子说出仁的条目和详情,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①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到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②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③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

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冷斋夜话》里的一段记载也很有趣。华亭船子和尚有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丛林盛传,想见其为人。山谷倚曲音,歌成长短名曰: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明月归。船子和尚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意象丰富,境界高远,而又寄寓着随缘任运的禅理。千尺丝垂,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鱼既不食,遂空载月归。诗的意境亦返于清净虚空,有禅理禅趣而无禅语,简直可以当一首渔父词来读,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去无几,难怪为人所盛赞。

④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细分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以禅参诗是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三种不同的以禅喻诗。

(摘编自袁行霈《诗与禅》)

7. 下列对于诗与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于文学范畴,禅属于宗教范畴,二者的归属、旨趣都不同。

B. 诗与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C. 诗与禅建立联系是在禅宗在唐代确立之后,诗人广泛地受到禅的影响,而禅师的诗歌也表现了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D. 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理趣。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文学批评著作问世后,人们对于其以禅喻诗的评论有不同看法,引出了一千多年的诸多争论。

B. 中国诗歌的艺术风格冲和淡泊,在以禅喻诗成为风气后,这种风格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可见,禅对诗的风格是有影响的。

C.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

第3 页共13 页

3

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D. 王维的《鹿柴》并没有禅语,之所以能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只是因为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赋予禅的是外在的形式,禅赋予诗的则是内省带来的理趣,由此可见,禅对诗的影响更大更深刻。

B. 船子和尚写了垂钓的情景和过程,丝纶、水波、游鱼、月明等意象丰富,寄寓随缘任运的禅理,意境之美可以和《江雪》《渔歌子》相比。

C. 禅言诗有些是用禅语阐述禅理,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可取之处不多,因而不能流传至今。

D. 以禅喻诗细分起来有三种: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者虽然有区别,但都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予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祜二年四

第4 页共13 页

4

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退而次.之曰次:编次,撰述

B. 生十八年归.苏氏归:出嫁

C. 由夫人素勖.之也勖:勉励

D. 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没:失去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二孤轼、辙哭且.言曰学且.废生,奈何?

B. 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皆识其.大义

C. 父母非乏于.财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D.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

12.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④不数年遂为富家

⑤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 ①②②

B. ②②⑥

C. ①④⑤

D. ④⑤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

(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1)~(2)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第5 页共13 页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偶题

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1)两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的三、四句都在咏春,都是描写杏花的特写镜头,构思大体相同,艺术却有高低,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

(3)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至于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洞天石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佛鼓

林清玄

①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②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③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漾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

第6 页共13 页

6

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④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⑤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⑥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⑦然后钟声响了。

⑧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者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⑨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⑩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

?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

第7 页共13 页

7

第 8 页 共 13 页

8 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配着那鼓声。

(取材于林清玄的同名散文)

16. 本文题目为《佛鼓》,作者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静谧肃穆”的晨景图。请谈谈这样写的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合具体文意,说说你对下列两句中加点词“雄辩”和“感觉”的理解。(4分) ①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

,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文第13段画线的“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一句,写的是怎样一种境界?请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第④段描写菩提树,并非只是一般的写景,它象征一种静默而坚强的精神,历经寒冬,守候春天,在沉默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B. 本文描写女尼击鼓时,以她那“小小的身影”“细致的手掌”与佛鼓形成“不成比例”的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作者此时心灵的震撼。

C. 作者在文中多次出色地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鸟低哑的叫声来衬托了出家人的身心清净,用极轻的醒板声衬托清晨的宁静。

D. 作者虽然细致记述了听佛鼓的过程,赞美了佛鼓的丰富意蕴,但都是为了突出晨钟给自己留下的更深刻的印象和拂之不去的影响。

E 、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晨景,听醒板,听钟声,听佛鼓,每次内容的转换都衔接自然,文章最后以燕子细语作结,意味深长。

六、(15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15分)

岁月,流星般穿过我梦幻的心灵,如诗如梦的高中生活将挥手与我告别。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我朝夕与共、亲密无间的老师。

请写一段表现师生关系密切的文字,要求运用记叙、抒情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合理使用人称,文中不能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今年5月,河南漯河市部分中学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共有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陆续参加。有人认为“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一经网上报导后立刻引发热议。

对上述材料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注意:作文不得脱离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不要抄袭和套作。

第9 页共13 页

9

【试题答案】

1. B(A. 蛤蟆陵há C. 混沌dùn D. 晌午shǎng 大杂烩hùi)

2. B(A. 拉锯战 C. 阴谋诡计 D. 暴涨)

3. C(活灵活现:形容描写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A.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指欣赏到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B. 坐收渔利:三者之间的关系。D. 方兴未艾:褒义词,正在兴起,没有停止。)

4. D(A. 主语变换,构成了“主+状,主+谓”结构;B. 时态不当,“正”和“了”有矛盾;C. “破坏了…传位率”构成了动宾搭配不当。)

5. C(略)

6. D(不是子路,是颜渊)

7. D(“焕然一新”理解有误,第二段说“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8. B(A项“一千多年”有误,扩大了范围,第一段说“将近一千年”;C项“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有误,文中无据,第二段说“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D项“只是因为笔墨之外寓有禅意”说法太武断,第三段说“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9. C(“因而不能流传至今”有误,强加因果。)

10. D(没:同“殁”,死。)

11. D (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连词。A. 表并列,连词;将要,副词。B. 她的,代词;它们的,指书,代词。C. 在,介词:从,介词。)

12. A(④写其持家之才,⑤写其教育孩子,⑥写其善良助人。)

13. (1)(4分)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

[3分。何为:为什么。1分。独:难道。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

(2)(4分)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伤的了。

[3分a死:为……而死。1分。戚:忧伤。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

(3)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为他们置办产业。

[4分。穷:困窘。1分。振:救济。1分。业:置办产业。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 14. (1)两诗前两句都在叙事中写景,张诗以“不敢敲”渲染环境的静,叶诗在以“小扣”衬托环境静的同时,还写出环境的净。

(2)张诗中的“斜”虽能给人以流动之感,但终是写静态之景,远不如叶诗的“出”能突出花努力向前伸展的动态。叶诗写“一枝”横逸,突出早春景象,比张诗“杏花梢”更具神韵。

15. (1)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第10 页共13 页

10

(2)一去紫台连朔漠画图省识春风面

(3)何时可掇枉用相存

(4)而又不随以怠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16. (6分)答案示例:

①作者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在写“佛鼓”之前先描写了美丽的“晨景”;为下文写“佛鼓”蓄势。晨景以静谧为特征,突出佛寺环境优雅而安宁的宗教氛围,为下文描写“佛钟”“佛鼓”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环境之美衬托佛寺之美,以清晨之静衬托钟鼓之动,从而突出了佛鼓丰富的内蕴。

【评分标准】说出铺垫、衬托,2分。结合晨景静谧的特点分别作出简析,4分;意思符合即可。

17. (4分)答案示例:

①“雄辩”,这里用拟人的笔法,突出了清晨的“凤凰花”明亮、艳丽、吵闹的张扬旺盛的生命力。

②“感觉”,是指钟声净化了人的心灵,使人有了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评分标准】两个词的解释各占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 (7分)答案示例:

(1)境界: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境界,一种沉浸其中不必用语言表达而心灵已被感染(或有所领悟之类)的境界。

(2)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时,静静地沉浸其中感悟它的魅力甚至要比用言语表达出来更具有触动心灵的力量。作者在听完佛鼓的沉默中,心灵受到震撼,虽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已沉浸其中,得到了深深的感悟。白居易欣赏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也是完全沉浸其中,那种沦落天涯之感、同病相怜之痛,就是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静寂中表现出来的。“沉默是金”,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真情去感受,那么,高超的艺术也往往尽在不言中。

【评分标准】(1)解释境界,2分。(2)概括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并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3分;联系其他文学作品(或生活体验)并作具体分析,2分。内容与文本一致且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19. C. D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选错不倒扣分。简析:C. “鸟低哑的叫声”衬托的是“清晨的宁静”,“极轻的醒板声”衬托“出家人的身心清净”。D. 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佛鼓”。

20. 略。

第11 页共13 页

11

21. 立意指导:(1)由祭拜思维本身可谈“信仰”问题,崇高的信仰使人产生不竭精神动力。材料涉及到高考祭拜,祭拜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求得心理上的安慰。这是当前许多地方愈演愈烈的文化心理现象。拜佛、祭祖等行为能使考生获得好成绩吗?(古人崇尚:“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经久不废,为之不朽”“修身、治国、平天下”;革命前辈为建立新中国、过上没有剥削、压迫的新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追求。)考生可列举实例论证信仰的精神力量,也可正反对比,论证信仰对人的影响,注意务必联系实际去分析,达到深刻、丰富的层次。

(2)成功来自勤奋。论述中要注意联系祭拜进行分析和驳斥,否则易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从国家或学校该宣传、引导什么样的观念,从而对青少年给予积极、正确引导;也可从学生个体主观思想入手,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两者结合也可。

(4)仅谈缅怀、安慰的方法,而不联系现实,涉及有关信仰、勤奋、人生观等一方面重要作用论述,应作为偏题处理。

【参考译文】

治平三年的夏天,府君苏洵在京城逝世,我前往吊唁。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边哭边说:“我们将护送先父的灵柩回四川安葬。四川人合葬的风俗是同一座坟冢而不同的墓穴。从前,我母亲安葬时,没有为她写墓志铭,请您替我们为她写一篇墓志铭吧。”于是我说:“夫人的贤德,不是别人所能知晓的,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有关她的大概事迹。”苏轼、苏辙两兄弟便把记录母亲事迹的事实材料恭敬地拜送给我。

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有人对夫人说:“你父母并不缺少钱财,凭借你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不答应的。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夫人说:“是的。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确实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但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那又将怎么办呢?”最终也没有向父母开口请求。当时苏洵的祖母尚在世,年老而性情严厉,家人经过堂下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即便这样发出脚步声,他们也害怕被责怪。唯独夫人能顺从迎合她的心意,祖母见到她就高兴。

苏洵到二十七岁还不知道学习,有一天,感情激昂地对夫人说:“我看自己现在还是可以发愤求学的。然而全家要依赖我生活,如果我求学,将会断绝生活来源,怎么办呢?”夫

第12 页共13 页

12

人说:“我很早就想说这件事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是因为我才学习的!你如果有志向,就让我来承受生活的劳累吧。”于是拿出所有服饰器玩,卖掉它们来经营家业,谋求生计,没有几年就成了富裕之家。苏洵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伤的了。”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

先前,夫人看自家的财物已经有盈余,就感叹说:“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福气吗?这种情况不停止的话,将会使我的子孙被钱财蒙蔽啊。”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为他们置办产业。对于有急难的同乡人,也时常周济他们。等到夫人逝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可供一年使用的财物储备。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进入朝廷,夫人被追封为武阳县君。唉,作为女子,如果她的温柔和顺从能够使家族和睦,她聪明才智能够治理家事,这就已经是贤能了;更何况像夫人这样,还能启发开导教育帮助成就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使他们都能凭借文学才能被天下人所知、尊重,如果不是见识思虑高超过人,能像这样吗?古人说国君和士大夫们的兴盛衰败没有不来源于妻子的,今天从夫人来看,更可见古人的话是可信的。

第13 页共13 页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ot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