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更新时间:2024-04-07 14: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暨南大学医学考博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学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
1.国民经济核算,流量、存量。(2011简)
答:(一)核算GDP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 (1)支出法核算GDP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只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理由是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响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异,即出口-进口。表示老外对中国产品的购买。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写成:GDP=C+I+G+(X-M) (2)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给企业所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这些虽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5)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故也应计入GDP。
这样,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3)生产法
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用公司表示为:GDP=Σ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Σ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二)流量与存量
流量指变量在一个时间段内积累的数量;存量是指变量在一个时间点上测量出来的数量。给出一个流量必须指出相应的时段,给出一个存量必须指出相应的时点。流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两个不同时点上的存量之差就是相应时段内的流量。
某国的总财富是一个存量,在年初这个时点上度量则为年初总财富,在年末这个时点上度量则为年末
1
总财富。这个量是不能在时段上度量的,因为它在任一时段内的每一时点上通常都有不同的值。新生产的财富是一个流量,它是在一定时段内度量的量。这个量是不能在时点上度量的,因为新生产的财富绝不可能在某一瞬间冒出来。同理,漏出的财富也是一个流量。两个流量之差亦为流量,它就是所考虑的时段上的财富净增量,即财富净增量=新生产的财富-漏出的财富。这个量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零,它与期初和期末总财富的关系是:期末总财富=期初总财富+财富净增量。
一般而言,某期间的流量就等于期末存量与期初存量之差: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期间流量
资本存量表示某一时点上的资本品总量,净投资表示某一时段上的资本品净增量,总投资表示某一时段上新生产的资本品,折旧表示某一时段上消耗掉的资本品(死亡的资本)。这四个量的关系就是:净投资=总投资-折旧=期末资本存量-期初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经济意义(2008年论) (1)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总需求/买方:GDP= c+i 总供给/卖方:GDP= y 而:c=a+by
从而:y=(a+i)/(1-b)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均衡国民收入由三个因素决定:自发消费a、投资i和边际消费倾向b。这三个量都与均衡收入正相关。作为经济中的注入,投资与均衡收入正相关是显而易见的。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越大,经济社会消费水平就越高。凯恩斯主义的分析针对的是短期内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此时提倡刺激消费以提高总需求是合适的。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以混合税为例) 总需求/买方:GDP=c+i+g 总供给/卖方:GDP=y 而:c=a+b[y-(T0+ty-Tr)]
从而:y=(a+i+g-bT0+bTr)/(1-b+bt)
(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以混合税为例) 总需求/买方:GDP=c+i+g+(x-m) 总供给/卖方:GDP=y 而:c=a+b[y-(T0+ty-Tr)] (x-m)=x-(m0+γy)
从而:y=(a+i+g-bT0+bTr+x-m0)/(1-b+bt+γ) 2.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2006年简)
答:答题要点:第一期消费比第二期消费更为昂贵,第一期的消费的价格为1,则第二期消费的价格为1+r。当r提高,即第一期消费的价格提高,从而将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利率的提高能否使家庭的消费率提高,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直观地讲,利率提高是鼓励储蓄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利率提高,一笔同样的存款,可以给债权人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债权人愿意增加存款,以赚取更高的回报。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当家庭为了将来退休时享受一定水平的消费,他有一个从存款获得收入的标准,比如说每年10000元。为了在退休时期获得每年10000元的收入,在存款利率为5%时,他现在可能每月要存1000元(假定),但是当利率提高到10%时,他现在每月需要存入的钱就可能大大减少,说只要650元。因此,从这个例子我们得到的推理是:利率提高,人们的储蓄倾向可能下降。实际的经验数据也显示,实际利率提高对家庭储蓄的效应并不显著。为什么会这样呢?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实际利率提高的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像上面给出的例子一样,两种效应的
2
符号是不一样的,因而总效应的符号就难以确定了。
所谓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是指利率提高后将来的消费变得更便宜,因此人们愿意放弃现时消费,使得相对便宜的将来消费多一些,这就相当于消费者面对两种可替代的商品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可以诱使该消费者多消费一些该商品,这种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替代效应。在现时消费和将来消费的选择问题上,家庭放弃一个单位的现时消费C,可以带来(1+r)C。的将来消费,当利率升高时,放弃同样一个单位的现时消费,却可以带来比原来高得多的将来消费,这就相当于将来消费变得便宜了。
所谓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是指利率变化以后家庭的实际收入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导致家庭对现时消费和将来消费决策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方向又取决于家庭在现时是充当债权人角色还是债务人角色,因此我们要区别两种情况,然后再分别讨论。如果家庭在现时的消费小于其收入,他就是债权人,即将现时的多余资金借给其他人,这时利率的提高,意味着他的总收入提高。总收入提高以后,家庭就会增加现时消费和将来消费,因此储蓄就可能降低。家庭在现时是债务人的话,家庭在现时的消费大于其收入,即借款利率提高,该家庭在将来就需要为现时消费支付更多的利息,利率提高使该家庭的实际收入下降,家庭对此的反应将是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如果家庭在现时既不是债权人也不是债务人,家庭在现时的消费正好等于储蓄,那么利率提高就不会产生收入效应,这时利率提高的惟一效应是替代效应。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利率提高对家庭消费的效应列在下表中: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作为净债权人 当前消费(-) 当前消费(+) 当前消费(不确定) 作为净债务人 当前消费(-) 当前消费(-) 当前消费(-) 实际利率的变动对家庭消费和储蓄决策者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究竟如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实际利率的提高,意味着将来消费相对于现在消费来讲,更加便宜。这样家庭就愿意多储蓄,以备将来多消费,利率上升的这种效应被称为替代效应。但同时,实际利率的上升,对一个储蓄者来说,他变得更加富有,他会同时增加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因此,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和储蓄效应的最终符号:一是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较来决定;二是根据消费者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来决定。 3.比较和分析不同的消费理论。(2010论)/2.4种消费理论的述评(2004论) 答:(1)该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根据内省和偶然的观察作出有关消费函数的三个猜测,并使消费函数成为他的经济波动理论的中心,从那时起这种消费函数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凯恩斯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猜测是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1美元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数量—在0-1之间。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他们的消费,但增加量不会像收入的增加那么多。边际消费倾向对凯恩斯关于如何减少普遍失业的政策建议是至关重要的。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力量—用财政政策乘数来表示—产生于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反馈。
凯恩斯的第二个猜测,称为平均消费倾向的消费与收入的比率随收入增加而下降。他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因此,他语言,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高于穷人。虽然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这个前提对凯恩斯本人的分析并不是基本的,但它已成为早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部分。
凯恩斯的第三个猜测,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这种猜测正好与他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的信念相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较高的利率鼓励储蓄,而抑制消费。凯恩斯承认,就理论而言,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利率对个人既定收入中支出的短期影响是第二位的和较不重要的。
评述:凯恩斯所引进的消费函数把现期消费和现期收入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关系充其量也是不完全的。当人们决定消费多少和储蓄多少时,他们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人们今天享受的越多,明天能享受的就越少。在作出这种交替时,家庭必须提前看到他们在未来预期得到的收入,以及它们希望能承受的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3
(2)费雪的时际选择
①时际预算限制。考察一个生活在两个时期的消费者面临的决策,第一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青年时期,而第二个时期代表消费者的老年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消费者转到收入Y1并消费C1,第二个时期消费者赚到Y2并消费C2。且以r代表实际利率,则有:C1+C2/(1+r) = Y1+Y2/(1+r)。它表示消费者时际预算限制。 ②消费者偏好。涉及两个时期消费者的消费者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无差异曲线表示可以使消费者同样幸福的第一期消费与第二期消费的组合。无差异曲线任何一点的斜率表示为了补偿第一期消费减少一单位,消费者要求得到的第二期消费是多少。这种斜率是第一期消费与第二期消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③最优化。
第二期消费,C2 (1+r)Y1+Y2 E Y2 A Y1 Y1+Y2/(1+r) 第二期消费,C2
在最优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限制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与预算限制线相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而预算限制线的斜率是1+r。我们得出的结论是:MRS=1+r。即消费者选择的两个时期消费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1加实际利率。 ④借贷的限制。又称流动性预算约束。
费雪的模型假设消费者可以借贷和储蓄。借贷能力使现期消费可以大于现期收入。从本质上说,当消费者借贷时,他是现在消费了一些自己未来的收入。但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借贷是不可能的。不能借贷使现期消费不等大于现期收入。因此,对借贷的限制可以表示为:C1≤Y1。这个不等式说明,第一期的消费必定小于或等于第一期的收入。这种对消费附加的限制称为借贷限制,或称流动性限制。
上图说明了借贷限制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存在两种可能性:如左图所示,消费者希望的第一期消费小于收入。这种情况下借贷限制没有约束力,从而并不影响消费。即两个时期的消费取决于一生收入的现值。如右图所示,消费者第一期想进行的消费大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全部第一期收入,而且借贷限制使他不能更多的消费。因此,他的消费只能是C1=Y1和C2=Y2。即现期消费只取于现期收入。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设
持久收入假设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因此,一次偶然的收入变动不会太多影响家庭的消费决策,只有持久性收入发生变化才会影响家庭的消费决策。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
4
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持久性收入假定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家庭消费变动的经验数据,但是在如何判断家庭的收入变动是偶然性变动还是持久性变动上面,以及家庭如何把握其将来的收入水平,它并没有提出十分严密的理论论据。
(4)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设
莫迪里亚尼的生命周期假定消费理论比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定理论更进一步,认为一个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其收入变化是可以预期的,一般说来,在其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收入是较低的,这时他们需要借钱消费(储蓄为负数),壮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高收入时期,这时他们储蓄一部分钱,或者还债,或者为将来老年时作补充。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利阿尼提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与这个国家人口年龄构成之间的关系。 评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持久收入假说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的未来收入问题;而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就联系而言,不管二者强调的重点有何区别,他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①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持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一句。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0,但来自持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③当政府想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4.消费函数,说明为何经济学家常用此函数来分析国民经济收入。(2009简) 答:(1)消费函数概述
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 = a + b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假说及相应的函数式。其中函数形式比较简单而内容大体符合实际的消费函数是: Ct = a + βYt + γCt ? 1
式中Ct表示t期消费,Yt表示t期收入,Ct ? 1表示上期(t-1期)消费; α,β,γ为参数。这一消费函数的最后一项可以解释为消费的惯性影响,也可以解释为持久收入的影响。因为应用递推关系可将上面的消费函数改写为:
此式表明,消费是过去历年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之中。西方的宏观经济模型通常把消费作为其核心方程之一。中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消费函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将消费函数纳入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中。
长期以来,它也是学术界不断进行研究讨论的一个命题。在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以后,消费函数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与发展,杜森贝里、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相对收入、持久收入等消费
5
理论。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中,这些消费函数理论逐渐暴露出其缺陷与不足。霍尔将理性预期理论引入消费函数,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罗素·戴维森等则提出了误差修正机制,在这二者的基础上产生了目前在国际上广为应用的随机漫步假说和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2)消费函数理论-地位
凯恩斯指出:《通论》“分析之最终目的,乃在发现何者决定就业量。”“就业量定于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之交点。总供给函数主要系于供给之物质情况,其中道理大都已为人熟知。”但是“一般人却忽视了总需求函数之地位,”(《通论》第79页)。所以,凯恩斯的重点放在总需求如何决定就业量这方面。
凯恩斯通过三大基本规律的揭示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预期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和人们的灵活偏好。三者导致人们将收入以货币形态保持在手中,而消费和投资则减少,因而减少了有效需求,结果使经济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在凯恩斯理论的这三大支柱中,以其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最为根本。他固然把有效需求不足分为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但他认为前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后者最终不过是前者引导出来的派生现象。因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通论》第90页),“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通论》第92页),由此可见消费理论在其理论中独特的基础地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揭示,使推翻萨伊定理有了理论基础。萨伊定律认为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即“供给会自行创造其需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增减不如收入增减之甚,从而打破了供给恒等于需求的教条,克服了理论观念上的障碍。承认市场调节会带来盲目失衡,即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从而为他的整个就业理论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同时,几乎所有解决需求不足,增加就业的办法都与消费有关,由此也可见消费理论在其整体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消费理论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通过边际消费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数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奠定了基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其波动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动幅度较小,从而说明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投资波动引起的。另外,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出致使乘数可以计算,乘数:k =1/(1-边际消费倾向),这为进一步分析增长周期理论提供了定量工具。
(3)消费函数理论-缺陷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毕竟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第一,凯恩斯理论建立在主观的心理分析基础之上,而且逻辑也较不严密。在概括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时,把它称之为“正常心理法则”(《通论》第98 页)。虽然也指出尚须若干修正,但也不是难事。但对此却再没有更充分的证明或修正了。只是归结为“人类天性”。作为经济理论的支柱建立在心理分析基础之上难以令人信服。
第二,凯恩斯局限于总量分析,只看到收入影响消费的现象,而不能进一步揭示影响消费的收入背后是收入的分配,进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所以,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收入分配和消费的结构差异及其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差异,而只是笼统地称“公众”、“居民”,虽也提及“富人”与“穷人”但也只是细枝末节。
第三,由其理论得出的许多结论也是不合情理的。如战争、地震之类都可解决失业问题等等。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论断看上去“奇怪荒谬”,但在凯恩斯理论中则是顺理成章的,由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斥之为不近人情,凯恩斯由人之天性为基础,结果推出不合人情的结论,足以促使后来者对其理论本身的反思了。
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IS-LM模型、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1.用图形表示挤出效应。(2007年论)/ “挤出效应”。(2010简)
6
r LM M=kY - hr g 增加 Y 增加 r 增加 i 增加 Y=(a+i+g-bT)/(1-b) IS Y 答:(1)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就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一般来说,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因而这种政策多少能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
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呢?这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h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资支出就被挤出了多少,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
(2)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可以克服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财政政策效应的最大化,拟提出以下对策。
7
第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求扩大政府支出(目前表现为发行国债),同时要求政府减税,并且努力增加居民的收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增加政府的税收。这个基本的政策组合不能颠倒。
第二,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应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来增加政府收入。
第三,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要增强居民的收入预期。保证政府在扩大支出的同时,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要有灵活性,在经济紧缩时期,增加居民负担的改革项目要暂缓,使他们不断地扩大消费需求。
第四,长期看,解决供给型挤出效应的最有利措施,同时也是目前刺激需求的最好措施,就是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范围。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以及通过产权改革使民间投资渗透到国有企业中去,增加民间投资在国有企业中的比例,使国有投资效率得以提高。民间投资能不能扩大,社会投资效率能否提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成功的关键,也是政府新的宏观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目前关于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是继续加强还是淡出的问题,一定要和财政政策的效应联系起来分析。如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并且挤出效应不明显,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不应淡出,恐怕还要加强。如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挤出效应十分明显,不管出于何种考虑,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必须淡出,或者改变政策组合的方向和力度。 2.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及其政策含义(2008年简)
答: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概念,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货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陷阱”征兆,则货币政策可能趋于失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此时,亟需扩张性财政政策予以补充。
①减税:
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
②引扩大预算支出规模
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③赤字政策
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就业的理论,他认为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扩张性财政政策书籍求,主要是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的。而资本主义之所以存在失业和经济萧条,就是由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凯恩斯提出的相应措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他的政策措施以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前提,以加强需求管理为重点,以赤字政策为中心内容。60年代凯恩斯的后继者提倡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当某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的(即充分就业的)国民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仍要通过赤字政策刺激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3.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金融学2009年简)
答:流动性陷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概念,又称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凯恩
8
斯认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化。首先,当利率较高时,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其次当利率较高时,它高于安全利率,从而在未来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持有生息资产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两方面因素加起来,就使得利率越高,生息资产越有吸引力,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小。反之,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从生息资产上获得的利息收入还不足以补偿可能的资本损失,所以人们就宁愿持有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将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可能变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并使利率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陷阱”。
在此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无限,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表现为流动性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此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但在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4.按凯恩斯主义,经济是否会自动实现均衡?(2007年简)
r Ⅰ B LM A Ⅱ D Ⅳ E Ⅲ C IS Y
能。如图所示:点E是唯一的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而其他的点都使得两个市场中的至少一个不均衡。不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是不稳定的。产品市场部均衡会使收入不稳定。具体地说,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会使收入减少,而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则将使收入增加。货币市场部不均衡会使利率不稳定。货币市场供过于求将使利率降低,而货币市场供不应求则将使利率提高。各个不均衡点都会通过自动调整向均衡点E趋近。IS曲线和LM曲线将两个市场都不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分为四个区域。 下面具体考察失衡点的调整。点A位于区域Ⅱ,因为产品市场供过于求,所以收入将降低,即点A将向左方移动。又因为货币市场供不应求,所以利率将提高,即点A将向上方移动。综合起来,点A的实际移动方向是左上方,即朝点B的方向移动。点C位于区域Ⅲ,因为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所以收入将提高,即点C将向右方移动。又因为货币市场供不应求,所以利率将提高,即点C将向上方移动。综合起来,点C的实际移动方向是右上方,即朝点D的方向移动。由此可见,失衡点并不是直接朝均衡点E移动。点C将首先调整到IS曲线上点D的位置,此时产品市场均衡了,但货币市场仍未均衡。这将使利率继续提高从而进入区域Ⅱ,在进行类似点A的调整,逐步向均衡点E靠近,但只要尚未达到点E,这种
调整就不会停止。
5.Q理论(2004简) 答:(1)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关于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按他的说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他把此比例成为“q”。企业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的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它等于每股的价格乘总股数之积。企业的重置成本指建造这个企业所需要的成本。因此,q =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新建造成本时,即q<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相反,q>1,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的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q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托宾这种“q”说,实际上是说,
9
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会增加。 (2)托宾Q比率的理论应用
托宾的Q理论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如果Q高,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
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新厂房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这种情况下,公司会选择新建厂房设备,投资支出便会增加。如果Q低,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如果公司想获得资本,它将购买其他较便宜的企业而获得旧的资本品,这样投资支出将会降低。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的影响就是:当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托宾的Q上升,企业投资扩张,从而国民收入也扩张。根据托宾Q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增加——股票价格上升——Q值增加——投资支出增加——总产出增加
托宾的Q:企业市价(股价)/企业的重置成本
①当Q<1时,即企业市价小于企业重置成本,经营者将倾向也通过收购来建立企业实现企业扩张.厂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因此投资支出便降低.
②当Q>1时,弃旧置新.企业市价高于企业的重置成本,企业发行较少的股票而买到较多的投资品,投资支出便会增加。
③当Q=1时,企业投资和资本成本达到动态(边际)均衡。
6.货币需求平方根公式。(2011简)/3.平方根原则及其经济含义。(金融学2010简) 答:(1)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存货理论”说明,交易动机货币需求并不是如凯恩斯《通论》所说的只取决于收入,它还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鲍莫尔认为,一方面,人们手持现金虽然有方便交易的好处,但是牺牲了以其用于投资(买进证券或者存入银行)会有的利息,即所谓的持有货币必须承担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不持有货币,而是把货币存入银行,当需要现金时再去银行支取。这样利息成本降到了最小,但是到银行存款和取款需要付出交通邮电费还有时间、精力等,甚至包括个人皮鞋的磨损。这种取款的成本称为“磨鞋底的成本”。所以理性的个人或者家庭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取款次数或者说是确定一个最优的取款量,以使得在这一时期中,他们为了满足交易需要持有货币所付出的取款成本和利息损失成本之和最小。
假设某君每月的收入为Y,他每次取款数量为Q,每次的取款成本是b。且每一单位时间,如每月的利率为r。
根据上述假设,他取款的次数是Y/Q。还假设当他把所提出的款项均匀地用完后再去取款。某君每次取款数量为Q,所以在整个收入间隔期中,该君在其间各时段(如每周或者每旬)开始时的手持现金为Q,这样他每天的平均货币持有量为Q/2,利息率为r,则手持现金损失的利息收入为rQ/2。该君在收入间隔期内(一个月)的交易总额(也就是收入或支出总额)为Y,因每时段开始时的手持现金数为Q,故存款取款的次数为Y/Q,取款的费用为b,那么在收入间隔期(一个月)该君为了取款所支付的费用为bY/Q。于是,有:
总成本 = 取款成本+利息成本 = bY/Q + rQ/2
根据一阶导数(总成本对Q求导)为零求解成本极小的原理,总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是: 得:Q=(2bY/r)0.5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家庭和厂商平均经常留在手中的货币数量是: Md = Q/2 = (bY/2r)0.5
这就是鲍莫尔最早提出来的所谓“平方根公式”。它表明,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国民收入水平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国民收入水平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也越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就越少。
(2)政策含义
它表明:第一,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国民收入水平Y越高,交易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国民收入水平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少。第二,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货币和盈利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b越高,交
10
易性货币需求也越多,反之,货币和盈利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越低,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减少。第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r越高,交易性需求也越少,反之则相反。 7.论述AS-AD模型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2005论) 答:(1)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2)经济萧条与繁荣分析
西方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据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其与总需求曲线的相互关系对经济波动做出如下的解释: 从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变动来看,总需求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经济的萧条和繁荣状态下的均衡水平,如图所示。
在图中,AD与AS相交于AS的水平区域,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但是,如果政府采取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或市场上另有强烈刺激总需求扩张的因素,则AD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在商品、货币和劳动力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短期均衡点,此时,AD与AS相交于AS的潜在产出水平,即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点。
如果在政府继续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或市场上强烈刺激总需求的扩张的因素继续加强,则AD曲线继续向右方移动。在商品、货币和劳动力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短期均衡点,此时,AD与AS相交于AS的古典区域,表示经济处于过热的繁荣状态。总之,经济的总需求的扩张可以使社会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提高,但经济扩张一旦超过潜在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则会产生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3)经济滞胀分析
下面考察总供给曲线变动,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如图所示:在短期内,
11
如果AD不变,AS曲线发生位移,则会产生市场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运动。如果总供给水平下降,比如:农业歉收、石油价格上涨、外汇市场波动(如本币升值)等。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价格(或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在同等产量条件下,要求更高的物价水平,或者在同等价格水平下,被迫减少产量。从而A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导致AS曲线与AD曲线相交的均衡点发生变动。结果是市场价格会上升,而国民收入则下降,生产降到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价格水平则提高到高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产生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共生的“滞胀”现象。
(4)长期均衡分析
上述的萧条状态、繁荣状态和滞胀状态都被认为是短期存在的状态。根据西方学者解释,在短期内,例如在几个月或在一两年内,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对不变,此时,物价水平上涨会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刺激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因而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在长期内,一切价格都能自由地涨落,此时,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会同幅度上涨,这种物价上涨不会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对企业的生产没有影响,因而总供给曲线成为垂线。
LAS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它和潜在产量线完全重合,当总需求曲线为AD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为Y,价格水平为 P1。当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移动到AD2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新的均衡点E2决定的产量为Y,价格水平为P2。所以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增加只是提高了价格水平,而不会改变产量或收入。
因此,主流学派认为总供给——总需求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萧条状态、繁荣状态和滞胀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的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失业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含义(金融学2008年简) 答:(1)含义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2)类型
①按物价上升率幅度分类,通货膨胀按物价上升的速度的不同可分为:潜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四种。
潜行的通货膨胀,亦称爬行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在1%—3%以内,且人们不会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即预期物价水平将进一步上涨的心理)。
温和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在3%—10%之间,则可以被看作发生了温和的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并不十分害怕温和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些人还认为这种缓慢而逐步上升的价格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奔腾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年均上涨率达到11%—100%,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西方学者认为,
12
当奔腾的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这使通货膨胀更加加剧。
恶性的通货膨胀,又称超级通货膨胀。一般物价平均上涨率在三位数或月均超过50%,称为恶性的通货膨胀。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其结果,货币完全失去信任,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以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动乱。
②按形成原因或发生机制分类,可分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和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而产生的物价水平上涨,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产品和劳动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包括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进口性通货膨胀和出口性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MV=PY,式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从方程中可以发现,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潜在的水平上,则显然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换句话说,货币供给的增加时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2.通货膨胀税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009年简) (1)含义:
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被喻为“通货膨胀税”。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税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使一部分人名义上成为高收入者,收入的更大比重以税收的形式转移到政府中。 (2)影响
①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被喻为“通货膨胀税”。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特别是30年代大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已无法“自行调节”,从而要求国家承担起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责任。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造成资本主义国家各项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长。但由于财政收入不能相应增长,国家预算便经常发生赤字,甚至连年发生巨额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除了增加税收和借债之外,就是通过向银行透支而增发纸币。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国家增发纸币虽然可达到取得一部分财政收入的目的,但势必造成纸币贬值,物价水平提高,从而使得人民用同额的货币收入所能购得的商品和劳务比以前减少。由于它实际上是政府以通货膨胀方式向人民征收的一种隐蔽性税收,所以称“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持有者为了少受损失,尽量使货币早些脱手,换回所需物品。在通货膨胀最严重时期,会出现盲目抢购,从而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加剧通货膨胀状况,妨碍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现在各国
13
政府通过增发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已很少使用,有些国家还利用金融制度加以限制。如美国的货币发行由联邦储备银行掌握,而联邦储备银行不隶属于总统,所以财政赤字无法通过直接增发通货弥补。
②在一般情况下,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收取决于他们的货币收入,而他们适用税率的等级是按货币收入水平确定的。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其结果是由于增税导致老百姓更加贫穷,社会需求减少从而使得经济总量下降。 3.效率工资。(2011简)
答: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率更高。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工资如何影响工人的生产率。
第一种是主要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从而影响生产率。多给工人工资,工人才能吃得起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而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从而企业会决定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以保证劳动力的健康水平。显而易见,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像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情况,因为均衡工资远远高于维持良好健康所需要的水平。
第二种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高工资减少了劳动力的更替。工人由于许多原因,比如接受了其他企业更好的职位、改变职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离职。企业向自己工人支付的工资越高,对工人留在企业的激励就越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降低了离职的频率,从而减少了用于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成本。
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取决于它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如果企业降低工资,最高的雇员就会到其他待遇更高的企业工作,而留在企业的是那些没有什么其他机会的低素质雇员。这种不利的筛选作用称为逆向选择。企业通过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可以减少逆向选择,提高本企业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生产率,也减少了雇佣和培训新员工员工的成本。
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这种理论指出,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雇员必须自己决定是否努力工作。工人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并承担被发现然后被解雇的风险,这种情况称为道德风险。工资越高,工人被解雇的代价就越大,因而通过支付高工资,企业可以促使更多的员工不偷懒,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这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虽然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向工人支付高工资就能使企业更有效的运行。当企业认识到使工资率高于供求均衡的水平是有利的,他就会将工资率保持在这种较高水平上,从而使工人雇佣量低于均衡水平。
4.为什么工资价格刚性往往存在?(2010简)
答:名义工资率只能升不能降的现象被称为工资刚性,这种现象在现代经济社会十分普遍。造成工资刚性的原因主要是工会的垄断、最低工资法和效率工资。 (1)工会垄断
工资刚性的首要原因是工会的垄断力量。在工会的垄断下工资并不是由供求关系而是由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经理人之间的集体议价决定的。最终的协议通常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并允许企业决定雇佣多少工人,结果是所雇佣的工人数量低于均衡水平。
工会不仅会影响存在工会的企业只支付的工资,还会影响那些工人没有组成工会的企业所支付的工资,因为工会化的威胁会使工资保持在均衡水平之上。大多数企业都讨厌工会,因为工会不仅提高了工资,而且还提高了工人在许多其他问题上的一家力量,如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福利条件等。所以企业往往需要向自己的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以组织工人组成工会。
工会和工会化威胁引起的失业是两个集团的工人——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冲突的一个例子。那些被企业雇佣的工人,即局内人一般都想方设法使企业保持高工资。而失业者,即局外人则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们只有在低工资时才会被雇佣。这两个集团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种议价过程对
14
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结果都取决于两个集团的相对影响力对比。 (2)最低工资发
为了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利和适当的收入水平,政府禁止工资率低于法定最低水平,这样就造成了工资刚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最低工资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赚到的工资远远高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但对于一些工人,特别是对不熟练的工人来说,最低工资法使他们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这就导致了劳动过剩和非自愿失业。 (3)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率更高。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工资如何影响工人的生产率。
第一种是主要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从而影响生产率。多给工人工资,工人才能吃得起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而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从而企业会决定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以保证劳动力的健康水平。显而易见,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像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情况,因为均衡工资远远高于维持良好健康所需要的水平。
第二种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高工资减少了劳动力的更替。工人由于许多原因,比如接受了其他企业更好的职位、改变职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离职。企业向自己工人支付的工资越高,对工人留在企业的激励就越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降低了离职的频率,从而减少了用于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成本。
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取决于它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如果企业降低工资,最高的雇员就会到其他待遇更高的企业工作,而留在企业的是那些没有什么其他机会的低素质雇员。这种不利的筛选作用称为逆向选择——拥有较多信息的人以一种不利于拥有信息少的人的方式进行自我选择的倾向。企业通过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可以减少逆向选择,提高本企业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生产率,也减少了雇佣和培训新员工员工的成本。
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这种理论指出,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雇员必须自己决定是否努力工作。工人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并承担被发现然后被解雇的风险,这种情况称为道德风险——当无法完全监督人们的行为时他们会有不恰当的行为倾向。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减少道德风险问题。工资越高,工人被解雇的代价就越大,因而通过支付高工资,企业可以促使更多的员工不偷懒,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这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虽然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向工人支付高工资就能使企业更有效的运行。当企业认识到使工资率高于供求均衡的水平是有利的,他就会将工资率保持在这种较高水平上,从而使工人雇佣量低于均衡水平。
5.从理论上阐述菲利普曲线的形状(2003简)/2.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为负。(金融学2011简)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短期内,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当出现通货膨胀,将导致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刺激企业投资,从而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反之,降低失业。
因此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来说,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可以用失业来医治失业,也可以用通货膨胀来医治失业。政府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选择,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
但是在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短期内,通货膨胀导致失业率降低的情况不会持久。经过一段时间后,工人会意识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到跟物价上涨幅度一致,以保证其实际工资没有下降。
15
从而,不会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就不至于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即失业率不会降低。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6.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何区别(2005简)
答:(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在商品市场上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因素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水平的增加都会使得产品市场上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是所谓的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AD曲线右移,即总需求水平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
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总供给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还会使产量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就不能再增加,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一方面体现在工资水平上升,原材料和能源涨价;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厂商为追逐垄断利润而限制产量,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工人如果要求提高实际工资,厂商能够雇佣的工人就会减少,其产量就随之减少,导致供给曲线AS向左上方移动,均衡价格水平上升。
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不同的是,在短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减少经济的产出水平。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作用、影响及经济对策。对我国目前经济的看法。(金融学2004论)
答:自信用货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现象就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需求拉动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结构性原因。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状
从2003年开始,我国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持久的通货膨胀的理想组合,经济发展质量并没有受到多大的质疑。然而,我国的通货膨胀其实是被种种因素压抑着,没有显现出来。2007年,伴随着猪肉价格、粮价等物价的快速上涨,当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经历了物价水平的总体上涨:从2007年3月开始,单月CPI同比增长连续16个月超过3%,而从2007年8月开始,CPI连续12个月在6%以上运行,2008年2月达到了8.7%。虽然到了2008年下半年,尤其进入11月份以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CPI大幅回落,PPI出现负增长。2009年7月,CPI和PPI降至低谷。但随后开始逐月提高,并在11、12月份又变为正值。进入2010年后,市场物价同比全面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20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日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服装、家庭用品、医疗、交通、通信及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图1反映了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国CPI同比增长情况。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通货膨胀的成因,从微观层面看是缘于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和结构转变;从宏观层面看是缘于政府刺激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负债过度、货币投放过多。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供给的瓶颈制约引起生产生活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1、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供给的瓶颈,导致相关领域价格迅速上涨。2003年以来,我国GDP保持高速增长(见图2)。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通过固定投资的高速增长实现的。在经济高速增长
16
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局部过热现象,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见图3),投资膨胀造成国内经济活动对于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量明显超过供给能力,而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受自然资源、资金投入和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供给能力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快增长。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部门不堪重负,形成了新的“瓶颈”制约,从而导致价格急剧上涨。
2、粮食供求缺口逐年扩大导致粮食价格上涨。2010年以来,我国部分粮食主产区长期干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恶劣的气候还给农产品的运输制造障碍,生产渠道和运输渠道的不畅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近几年因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国内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上国际粮价节节走高,也限制了我国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并且,石油、煤炭等资源价格上涨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上升。加上一些游资先后对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进行炒作,这类农产品的价格一度超过猪肉价格,在其推动下,农产品的价格开始普遍上涨。
(二)体制因素和结构性因素造成需求过旺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转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权转向不断分权。但由于中央政府将收入分配权部分地下放给地方政府的同时,没有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形成对非国家主体的内在需求的约束机制,也就是说,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与经济约束相脱离或不对称。这样就导致了作为另一经济主体的地方政府可以在缺乏有效的需求约束的情况下,形成过度需求扩张。地方政府利益扩张的内在动因是本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外在动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使地方政府存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倾向。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又形成了一种攀比机制,加上按行政隶属关系来分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攀比机制的作用。因此,为加快本地区的发展,地方政府的领导人会竭力争取扩大本地的投资,这种争投资行为成为投资膨胀的主要推动力量,进而带来了需求增加和供给不足,引起物价上涨。
另一方面,经济过快增长会使货币投放相对过多,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地等幅度地全面上涨,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房地产市价格上涨必然带动与房地产相关几十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工资及服务价格上涨。然后是股市价格的快速飚升。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因此说,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重要原因
1、信贷投放规模过大。从数据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幅过大(见图4),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且储蓄存款量巨大。2010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2009年末增长19.7%;狭义货币(M1)26.7万亿元,增长21.2%;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信贷规模过大,会使得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现象有所抬头,这样会导致市场的需求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价格水平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压力。
2、国际收支顺差严重,国内外汇储备过多。目前,我国贸易顺差严重。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8亿美元,其中出口占15779亿美元,进口占13948亿美元,顺差1831亿美元。外汇的大量流入,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被动购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相应投放等值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当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形成“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局面,导致价格水平上涨。
3、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外投机性短期资本(又称热钱、游资)进入我国,以期在人民币升值后从中获得巨额利差,再将其兑换为外币撤离我国。根据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热钱涌入后央行要发放相应数额的基础货币进行兑换,这无疑加大了货币供给量。且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趁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导致资本市场价格飞涨。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7
(一)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物价上涨,使价格已经不
能在正常的范围内显示它本来所代表的价值量,容易使劳动生产者陷入误区,进行大规模的盲目生产,造成产业链及产业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社会不安定因素产生。通货膨胀具有明显“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无疑会加大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外,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会使得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也会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产生。
3、通胀预期过度会冲击资本市场。2010年底,我国银行存款余额高达71.8万亿元,社会资金十分充足。在过度通胀预期下,人们担心货币不断贬值,会恐慌性地把钱投向资本市场,引起股市、房市剧烈波动,资本市场出现混乱。如果把资本市场搞乱,那将是灾难性的影响。
4、通胀预期过度有可能引发“预期通胀”。我国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这些产品价格会合理上涨。如果通胀预期过度,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也会被人们误认为是通胀。又因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如果通胀预期过度,人们会非理性地动用储蓄,增加消费,引起消费需求过旺,形成“预期通胀”。
5、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通货膨胀虽然会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从中获得一些收益,但是绝大部分人会因此经受损失,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以及领取固定工资的阶层。因为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工资上涨的幅度,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
6、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经济是外延型经济,经济的技术含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技术革新成本上升,使企业不愿意或不能进行技术改造,其结果必然影响技术进步,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我国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重国家的负担。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本轮通胀既有成本推动又有需求拉动,既有历史因素、又有当期因素,而且存在潜在的全面通胀的压力,并且是暂时不可控的输入性和内生性叠加出来的,我们面临的压力也不仅仅是结构性的而是全面的通货膨胀,通胀的压力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应付通胀的政策设计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然是多项政策的组合。
1、理顺要素价格,适度增加供给。一方面,加强引导能源合理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立节能社会,增加对运输和电力建设的投入,使铁路运力和电力供应能力适度超前增长;推出相关资源税改革措施,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以着力缓解能源、原材料及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抑制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强对垄断行业、公共服务部门价格的监管,控制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程度。
2、有增有减,有效引导需求。对于需求过旺,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合理引导。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等进行严格控制,逐步对固定资产投资热潮降温,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出口方面,应大力扶持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层次和竞争力,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比如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3、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首先,综合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即通过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量;同时,通过控制货币投放和出售政府债券等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切实将实际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弱化通胀预期的基础。因为通胀预期其
18
实根源于实际通胀,而短期内通胀预期具有显著放大实际通胀水平的作用,通货膨胀预期又是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为此,更需要通过对中性货币政策的坚定执行来预防通胀预期的不断强化和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当局对于公众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除了努力普及社会公众的经济常识之外,还要在不断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础上,借助于恰当的沟通策略,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将当局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和信念传递给社会公众。
其次,从财政政策上说,应大力压缩财政支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同时,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当然,增加财政收入在税制上还要贯彻“整体增长,结构有增有减”这一改革方针,理顺企业成本利润机制。如资源税、环保税等应适时开征,以确保企业成本显性化、内部化,真正对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的企业起到硬约束的作用。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再次,有效促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要有效促进利率市场化,必需放宽利率管制。因为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水平过低,真实利率甚至为负的情况十分严重,造成银行信贷需求无限放大;另外,利率管制扩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水平,从而使得国内商业银行从事信贷业务能大获其利,这样,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就得不到遏制。因此,要提高国内银行的利率水平,同时尽快缩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使利率能真正调节市场上货币的供求量。同时,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理清外汇储备的形成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发行之间的连带关系;另外,要有效促进汇率市场化,对外要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际贸易巨额顺差的调节作用,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
4、收入政策。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对特定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实行工资一物价管制;以税收政策对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人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失衡引起的货币供求失衡、商品供应失衡和政府宏观调控不足所致。为应对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应综合利用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治理。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1.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07年论)
答:把制度纳入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过程,贯穿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始终。从古典经济学开始,人们开始了对寻求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先后将要素的积累、资源的配置、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稳定、教育水平、制度发展、法律的有效性、国际贸易甚至宗教信仰都纳入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对于制度因素的引入,则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剩余中可供投资的剩余,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新古典学派将经济增长看作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长期作用的结果,但却没有对技术进步产生的原因作出满意的解释,制度是外生的、中性的;以研究内生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方程,制度是外生的重要因素;制度学派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化,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至此,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了完整、令人信服的解释框架。
对制度因素的纳入进程有几大特征:一是有明显的经济学的演进以及时代变迁的背景。二是逐步认识到交易成本等存在的制度环境无法回避,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以及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等等都逐步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下,制度逐步成为内生的、关键的因素。三是制度内涵也从古典经济学的政府经济政策在两条线上分别扩展到阶段派、结构派的政治体制、国家结构以及制度学派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意识形态、
19
价值观念等正式、非正式制度。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劳动、资本、土地等内生因素和技术变革、社会经济制度等外生因素的综合作用过程。制度是指赋税、对外贸易等经济政策,他们认为制度是外生变量,没有专门的制度运行成本分析。他们希望政府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税收政策,强调政府减少对经济干预,让“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的增长,进而巩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配第在《货币略论》中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赋税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魁奈在《经济表》认为财富来自农业劳动,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资本的变化,政府的赋税政策是作为外生变量通过影响资本变动来影响经济增长,政府对土地所有者的征税是中性的,而对租地资本家征税则降低农业年预付引发经济衰退。
斯密同样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来源,但是财富的增长不单取决于劳动量,更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进步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资本积累促进工分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引起收益递增。斯密认为社会制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生参数,他强调用“看不见的手”去促进人类的活动,反对政府干预,希望建立“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强调征税必须有利于农业进步和资本积累。
李嘉图认为,归根结底,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实际肥力,资本积累和人口状况以及农业上运用的技术、智巧和工具”,显然,他将社会经济制度看作可操纵的、影响增长的外生因素,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2)现代西方增长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凯恩斯主义增长模型派,主要包括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剑桥增长理论。②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派,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肯德里克、丹尼森。③结构派,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④阶段派,代表人物是罗斯托。
结构派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制度因素很关键。1954年,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经济制度、知识、资本、人口与资源、政府,认为“制度促进或者限制经济增长取决于制度对努力的保护、为专业化所提供的机会、以及所允许的活动的自由。” 阶段派的罗斯托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中央政府有建立“统一的商业市场”、“税收和财政制度”、“社会基础资本”的责任,而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利用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冲力和起飞的潜在外部经济效应,并且是增长具有不断前进的性质。”
(3)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鲍依德、阿温杨等等。他们将知识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以说明知识积累的特征及其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但是依然没有把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处理,认为制度可以被无成本地生产与选择。
(4)新制度学派。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由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三个关系很近的理论所组成。
20世纪20~30年代之后,新古典经济学自发平衡的市场理论与经济现实严重脱节,根据其经济人行为完全理性以及完美的市场假设,市场运作就成为具备完备的信息、明确的产权界定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证明,经济运行的约束变量还包括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合同、机会主义行为等带来的交易成本。但新制度经济学仍把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内核”,实现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整合,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与构成,赞扬资本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诺思的主要理论观点。集大成的诺思将制度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个角度看,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问题:(1)制度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2)制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诺思对制度的内涵这样界定: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来约束
20
个人的行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因而,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关于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诺思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
关于制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诺思认为引起制度变迁的诱因,是相对价格与偏好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人们致力于变革制度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均衡才会被打破,从而制度才会发生变迁。制度的变迁总是由一定的能够从制度变迁中获得利益行为主体来发动和实施的。制度均衡能否被打破,除了取决于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制度变迁主体实施制度变迁的成本的高低。而后者又取决于利益变迁主体能否形成有效的组织。组织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它是否具有变革制度所必须的技术、知识和学习能力,即所谓制度创新能力。
此外,国家、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密切。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而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马克思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异同 ①制度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一方面,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制度)具有再生效应。产品的再生必然伴随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社会生产的发展壮大,将孕育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显然,马克思认为制度内生于经济。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经济决定制度,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才是经济的决定因素。 ②制度变迁:变迁的动力、变迁的方式、变迁的结果。 a.变迁起因类似、推论不同。什么引起制度变迁?诺斯认为,是相对价格与偏好的变化,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以及生产技术的变化等,此变化会改变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和谈判能力的对比,进而诱发人们重新制定规则的动机和努力。这有点类似于马克思的“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财产关系等制度的变革。不过他们根据这一原理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却大相径庭:马克思推导出公有制必然最终获胜,而诺斯却导出私有制最终必然获胜。 b.制度的成本处理不同,变迁方式不同。由于马克思没有在流通费用的基础上将政府的组织费用和企业的管理费用一般化,没有建立起交易费用概念,并假定制度可以无成本地运行,并认为,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对立地位的阶级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生产关系革命”是阶级斗争及它导致的社会革命。由于有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交易费用可以判别制度的效率高低,进而实行强制性、诱致性制度变迁,渐进式改革是常态。 c.用制度变迁解释历史。马克思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来解释历史。在这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以致道格拉斯·诺斯对西方历史的解释,至少在前现代部分都与马恩的解释极为相仿。
(6)制度分析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向。制度分析拓展了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它指明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难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 制度分析发展有几大趋势。首先,制度分析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经济学研究不仅关注资本、技术、产业结构、就业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且关注制度因素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其次,经济学家正同其他社会学家从事制度的持续性以及演进机制研究,新技术和模型不断出现。再次,如何将制度这一抽象的概念因素进一步量化已成重要研究课题。最后,意识形态这一因素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2.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内容、主要贡献以及不足(2003年论)
答: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1)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21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基础上的。哈罗德在建立其增长模型时做了如下假设:
①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品。 ②储蓄倾向不变,所以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相等的。 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而且比例固定不变 ④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亦即产品的平均成本不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
⑤技术状态既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资本—产量比不变,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在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三个基本概念:
①储蓄率,即储蓄量与产量的比率,即s=S/Y,由此可见,储蓄率就是平均储蓄倾向。
②资本—产量比,即v=K/Y,在v不变的假定下,K/Y=Δk/ΔY,式中,Δk和ΔY分别表示资本增量和产出增量。资本存量的增量就是净投资,所以:v=K/Y=Δk/ΔY=I/ΔY(此时资本—产量比率称为加速数)。
③经济增长率,即G=ΔY/Y 内容:
由于K = vY ,根据假设⑤:v不变,则ΔK = vΔY;根据假设⑤:不存在折旧,则I=ΔK 所以:I = vΔY 又由于:S = sY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只有当I = S时,也就是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时,经济活动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哈罗德以凯恩斯提出的这个均衡条件为基础,得出:
vΔY = sY
即:G = ΔY/Y = s/v(即:G =ΔY/Y = s/v = s×1/v = s×Y/K = s×ΔY/ΔK) 这个公式表明,产出的增长率应该等于储蓄率与资本—产量比之商。
(2)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多马的出发点和哈罗德相同,都是I=S。
在多马的理论中,以δ表示加速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的倒数,其含义是资本生产率,指每增加1单位投资能增加的收入或产量。δ=ΔY/I。
其他假设与哈罗德模型一致。
内容:由I=S,得:G = ΔY/Y = sδ。这就是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将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相比,由于哈罗德模型中v的倒数1/v等于多马模型中的δ,而且二者公式到处的出发点都是I=S,所以,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一致的,西方经济学家用这样的公式来表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G=s/v=sδ
(3)主要贡献
①模型继承了凯恩斯的基本思想而又加以发展,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使短期的理论长期化,构成了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该模型弥补了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后者只注意到投资对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而没有注意到投资增加总供给的一面;而该模型证明投资具有两面性,它既可增加总需求,又具有增强生产能力增加总供给的作用。
②模型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增长指明了方向:资本的匮乏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只要有持续的资本形成,就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③该模型突出了发展援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通过提高投资(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资本转移(发展援助)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4)不足:
模型的假设过多、过于严格。①模型假设一:储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模型假设二:该国对外国的资本转移(发展援助)具有足够的吸收能力。这两条假设在发展中国家常常不具备。②另外,哈罗德将经济增长率分为实际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就是社会实际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实际增长率不能用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来计算,这是因为实际经济状况并
22
不满足哈罗德的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中,储蓄不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或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定相等,所以Ga和Gw的完全一致仅是偶然的巧合(存在性问题)。一旦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不一致时,按照该模型的理论,在随后的时期里,将出现累积性的经济扩张(Ga>Gw)或经济收缩(Ga 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它的假设前提大致是: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储蓄函数为S=Sy,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且0 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Δk=sf(k)-δk-nk,其中,Δk表示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量;k=K/L=资本与劳动力之比,大致为每个劳动力所能分摊到的(或按人口平均的)资本存量;n表示劳动人口增长率;δ表示折旧率;s表示储蓄率;f(k)表示人均产出,它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且随着人均资本量的增加,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即人均产出呈现出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的规律。 这一基本方程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与收支相抵的投资额(δk+nk)相等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而人均储蓄超过收支相抵的投资的部分,将导致平均每人的资本存量增加,称为资本的深化。资本深化是指人均资本量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进程。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2)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四个关键性结论 ①稳态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它独立于储蓄率s。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量比率,它确实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g),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g+n)。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相同的资本折旧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它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态增长率也将相同。 (3)新古典增长理论稳定增长的条件及其政策含义 如果人均资本k是不变的,一个经济体处于稳定状态。我们用k*表示稳定状态的k值。我们可以说明经济是怎样向着稳定状态移动的,如下图所示。对应于既定的人均资本量k,f(k)是人均产出量,这些产出减去消费后的储蓄量为sf(k)。当k小于k*,则有sf(k)>(n+δ)k,这表明储蓄高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即存在资本深化。资本深化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即Δk>0,因此k增加,y也增加。如果k大于k*,情况刚好相反,人均储蓄不能满足资本广化的需要,这是有Δk<0,因此k减少,y亦减少。因此,当人均资本处于k*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在稳定增长状态下,人均产量保持不变,因而经济总量将以人口增长率实现稳定增长。 此外,模型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事实上,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中途径:一是提高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储蓄率;三是降低人口增长率(其可以降低(δ+n)k曲线的斜率)。这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提高储蓄率和降低人口增长率可导致高经济增长率,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加就只取决于技术的增长速率g——这就是说,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长期上升。 23 y (δ+n)k f(k) sf(k) k* k (4)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及其发展 ①理论方面。首先,模型中不包含社会的目标,因而并不能说明稳定增长的福利特征。其次,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相应增加一倍。这一假定往往和事实不符。对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资料配置比较合理,整个经济各部门间相互协调能力较强,再加上信息传递较为准确有效,所以生产资料的总体利用效率高,其结果就是少量的生产投入有可能带来大量的产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条件,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就可能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第三,在新古典模型中,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这样该模型就无法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作出解释。从而也就不能对控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提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而事实上,这两个参数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是相当重要的。 ②实践方面。首先,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着趋同性,即有着相同技术和人口增长率的国家最终会接近于相同的稳态增长率(尽管收入的稳态水平可能各异)。但是据统计,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增长率的较大差异,这显然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相悖。其次,在模型中,生产技术水平、人口增长率以及储蓄率都被假定为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应用。第三,规模收益不变不是生产的一般特征。 针对上述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再次掀起一股增长理论热。扩展主要包括:把效用函数作为目标引入到增长模型之中;利用人力资本说明技术进步;把人口增长和储蓄率看成是经济当事人最优化选择的结果;利用知识投资的外在性说明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等。其中,增长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为把传统理论中某些变量内生化,故这些发展也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 4.试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趋势。(2010论) 答: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理论发展到今天的内生增长理论,这其中不仅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不论是观点和思想的变化,还是方法和工具的进步,都是经济增长理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将同时关注来自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经济增长理论20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经济学200多年的发展史。以拉姆齐1928年的经典论文为分水岭,我们把经济增长理论一分为二。1928年以前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增长理论称之为古典增长理论(为了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称呼相一致);1928年以后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 (1)增长理论的奠基阶段(古典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拉姆齐。从经济学的发展角度看,古典增长理论先后跨越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两个范式,所以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其实包括了很多特征完全不同的增长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的人口理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或马克思再生产图式),都是属于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增长理论。而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创新理论”、阿伦·杨格《递增的报酬和经济进步》中的“斯密定理”则可以归入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增长理论。” 24 古典增长理论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思想库,而这些思想或理论又有着不同的分析框架、不同的研究思路,因此,任何一个经济学家也不可能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归纳出系统的结果。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像马克思包括制度内生变量的增长理论、熊彼特强调金融因素与产业资本结合的增长理论,在古典增长理论中确实包括了比现代增长理论更加丰富的思想。 古典增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的。古典增长理论丰富多彩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学家们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完全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因此,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为主要的分析框架。而熊彼特的增长理论则完全是建立在奥地利学派的分析传统之上。 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作为古典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马尔萨斯、马克思等人是将经济理论与增长理论完全结合起来的一代人。如果经济增长研究的是“为什么有的国家远远富于其他国家”、“如何解释真实收入随时间的大幅度提高”的话,那么,古典经济学家无疑是真正的增长理论家,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然而,继古典经济学范式之后崛起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在性质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静态的市场均衡”(马歇尔语),也就是“供求相等的价格均衡”,这种转变促使经济增长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了。而那些明确申明自己不屑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如杨格、熊彼特等人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增长理论。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低潮时期。 (2)增长理论的成熟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拉姆齐-至今。(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个起点。通常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出现。如果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确实可以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因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将凯恩斯的思想动态化的典型例子,它试图在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中整合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并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从方法上具备了研究动态问题的角度来说,那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起点开始于1928年的拉姆齐。这一年,英国经济学家弗兰克·拉姆齐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储蓄的一个数理理论”的经典论文。所以,新古典方法论上的起点最早可以前推到拉姆齐。20世纪60、70年代卡斯和库普曼斯的工作主要是运用拉姆齐的思想对索洛模型进行新古典式的改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三个高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的第一个高潮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由哈罗德、多马开创的,他们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致力于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动态化。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索洛和斯旺建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推动了一个持续更久、规模更大的兴趣浪潮。这次浪潮在1970年到1986年间经过一段相对被忽视的时期后又重新兴起。 第三次浪潮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因罗默和卢卡斯的研究工作而兴起的。这次浪潮引发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而内生增长理论是针对新古典模型中理论上、实证上的缺陷而产生的。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特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最核心的特点不是体现在研究结果上,而是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在古典增长理论阶段,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方法,这就使得经济增长理论呈现出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上丰富多彩的特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是通过不断采用标准化、主流化的研究方法,形成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系统研究成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代理人(agent)的最优化决策与动态时间序列方法。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另一个特点体现在研究结论上。与古典增长理论丰富多彩的结论不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显示了良好的可比性、扩展性,它对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解释都可以放到生产函数中加以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的增长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比较彼此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理论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问题 (1)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核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古典增长理论和现代增长理论两个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现代增长理论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内核。这些内核构成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5 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个最重要的内核就是经济增长中的“均衡”思想。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建立在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因为均衡的概念已经构成了主流经济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所以经济增长理论最核心的内核当然也离不开均衡概念。 在阿罗—德布鲁静态一般均衡中,均衡概念继承了瓦尔拉斯的均衡内涵,不过在阿罗—德布鲁的世界中,构造模型的方法适合用来说明静态的一般均衡,然而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经济学家必须从静态均衡概念上发展出动态均衡。 均衡概念从静态条件发展到动态条件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使均衡概念动态化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均衡概念动态化的方法也导致理性预期学派(实际经济周期学派)的出现。 回顾历史,从20世纪20、30年代,哈耶克和缪尔达尔就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后,希克斯、哈罗德、卢卡斯、普雷斯科特等经济学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预期概念如何将静态条件扩展到动态条件。毫无疑问,正是由于预期概念的引入,均衡概念才可以扩展到经济增长研究。 均衡是“一种典型的由于应用了某些投入而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参与者的预测。许多理论家,特别是那些应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家,还要求均衡的其他条件,使每一个参与者实现正确预期的最优化”(Phelps,1966)。显然,阿罗—德布鲁的静态一般均衡中,均衡就意味着每一个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相等(市场出清),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均衡意味着每一个市场在每一个时间位置上的需求和供给都相等(市场持续出清)。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均衡就是通常所说的“平衡增长”。 从均衡的内涵出发,经济增长理论分离出了理论角度的两个特征:市场总是出清的,市场出清总是最优的。 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核是经济增长中的“最优”思想。从经济增长理论的“均衡”内核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最优”的思想。对于经济增长理论而言,增长意味着所有的潜在资源都处于充分利用的状态,这当然是建立在充分就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理论中确实包含着“最优”的思想,而且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最优”不仅是某个时点上的,还是整个时期的。 (2)经济增长理论的主题 经济增长理论的主题可以从理论研究中找到,也可以从经验研究中找到。我们借用卡尔多的说法,经济增长的全部理论与经验研究都是围绕着两个主题展开的:(1)人均产出持续增长,且其增长率并不趋于下降;(2)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在各国之间的差距巨大。用更加精炼的方式表述,这两个主题就是(1)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到底是什么?(2)经济增长是否会产生收敛性的结果?前者代表了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增长因素分析主要试图从经验角度计量不同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而不同的增长模型则是从理论上解释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后者代表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关注——即经济增长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布状况。 我们看到的所有经济增长理论都可以放到这样两个主题下进行分析。所以,下文在介绍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时就主要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 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介绍可以沿着不同的比较标准进行,这样的处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经济增长理论的特征。 (1)按照生产函数的形式揭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学家们往往利用生产函数来解释经济增长理论,生产函数构造的不同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第一类特殊的生产函数形式代表了古典增长理论的一种形式——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这种模型中的特殊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AL,它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劳动力的投入。当然,威廉·配第和杜戈尔认为土地是经济增长源泉的思想也可以用上面的公式系统化表述,只不过L代表土地。 第二类特殊形式的生产函数主要出现在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这类模型强调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因素只是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贡献的剩余项。正因如此,索洛模 26 型中技术因素的重要性来自经验结果,而其内涵则未能从理论上揭示清楚。 第三类特殊形式的生产函数是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这类模型在总体上远远比新古典增长理论复杂得多。内生增长理论在生产函数上的体现主要是对A的具体化上。在具体化A时,大体上存在着两类不同的思路。 一类思路认为,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积累,因此生产函数形式中应该体现出知识的作用,于是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A=B·[ak·K]β·[aL·L]γ·Aθ(Romer,1990)。新的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来源于用于研究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以及技术进步水平。其实,这样的思想同强调R&D的作用是一致的。 另一类思路认为,导致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生产函数中应该增加人力资本部分,于是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Y=Kα·Hβ·[A· L]1-α-β(Lucas,1988,Mankiw,Romer and Weil,1992)。新的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因为人力资本可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 然而,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按照生产函数的形式揭示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是不全面的,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完善这种分类方法。 (2)按照积累性与非积累性的标准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所有按照生产函数方法所揭示出来的经济增长源泉——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可以积累的生产要素——即它们都可以通过流量转化为存量的形式促进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的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积累就是经济增长的代名词,没有积累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经济增长表现为GDP在量上的巨大增加,因此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一定呈现出量上的增加。 然而,我们确实发现某些非积累性的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换句话说,我们从经济学——特别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或者经济史文献中看到了这些非积累性要素对经济增长突出贡献。最能代表这种非积累性的因素就是制度。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诺思的《西方世界的兴起》都是努力从制度或者更广泛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诺思在他的诺贝尔获奖演说中提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比较适合比较静态分析,而对经济在时间过程中演化的分析则比较缺乏。诺思相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修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增加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新的工具和方法就是“制度分析工具”。因此,政治和经济制度是经济业绩的潜在决定因素。制度的意义如同市场的作用,只是发挥作用的环境完全不同。诺思指出,这个极其重要的论断来自于科斯 1960年的一篇文章。科斯认为,只有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制度对于经济才没有意义。因此,我们推论出制度对于经济增长也不重要。但是,在一个交易成本为正的世界里,制度则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 (3)按照实物与金融关系的标准来说明经济增长理论的结构。经济增长理论的分类标准可以沿着生产函数的角度向另一个方向延伸。这个角度是将金融要素也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中。这个思想可以追溯到托宾在1965年的论文。新古典增长理论是一个无货币经济模型,经济中没有“货币”这种能便利交易的工具。托宾1965年在《计量经济学》上发表了《货币和经济增长》的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将货币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最初尝试。不过,托宾的论文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采用了索洛模型的基本框架,所以不是动态最优化的模型;(2)假定存在一个货币需求函数,这样就在模型中引入了货币。 但是,托宾模型的结论却是惊人的——货币是非中性的。托宾模型的主要结论有3个:①均衡状态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直接决定着通货膨胀率; ②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消费者调整持有的资产结构时(即在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转换)会改变稳定状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就是托宾一蒙代尔效应的含义;③货币的变动会影响经济产出。 在托宾模型的基础上,西德劳斯基提出了一个更加标准的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西德劳斯基模型的最大特点是:①放弃了索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采用了新古典最优化方法构建了动态最优化模型,用于说明市场主体的跨期最优化行为;②通过MI’U(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方式引入货币,其经济学上的含义是经济主体的效用直接来源于消费商品和持有货币。 最终,西德劳斯基得出新古典式的结论:(1)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决定了通货膨胀率;(2)稳定状态的资本劳动比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3)人均消费量只与边际产出水平有关;(4)货币超中性,即货币供给增长 27 率只能影响通货膨胀率,而对经济增长率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西德劳斯基的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否定了货币乃至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中,货币(金融)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然而,如果我们将视野拓宽到新古典经济学之外的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存在着大量的非主流经济学家或者主流诞生之前的经济学家,都认为金融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者是熊彼特、爱德华·肖;麦金农。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如果有人说货币只不过是一种便利商品流通的手段,没有什么重要现象与它相联系,那是不正确的”。熊彼特在强调了货币重要性后进一步指出,“既然各种为‘创新’目的而提供的信贷,根据定义,是给企业家提供的信贷,并且构成经济发展的一种要素”,那么,仅仅从这些文字之间,我们就可以看到熊彼特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是多么坚信不移,他明确反对新古典货币理论。 这样的思想还充分体现在约翰·格利、爱德华·肖1960年发表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爱德华·肖 1973年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以及麦金农同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所有这些著作中最重要的思想是,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有突出作用。麦金农指出,在一个具有不完善资本市场的经济中的货币作用模型,资本存量的质量同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正相关,私人储蓄 (投资)对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及其稳定性相当敏感。 这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明显不同于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这反而成为他们创新的动力来源。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主要是:(1)货币不能覆盖整个金融,所以金融发展理论更加关注金融要素;(2)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这既来源于金融对产业资本的融资功能(熊彼特),也来源于金融对储蓄和投资的促进作用(爱德华·肖,麦金农)。所以非主流的货币增长理论一致认为,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方法都是建立在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基础之上,主流的经济增长动力源泉都可以从生产函数的分解中找到。其他的比较方法则是对新古典方法的偏离或者补充,一种补充来自制度研究,另一种发展来自金融发展理论。 经济流派 1.论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内容(2006年论) 答: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以及以他的学说为主导的马歇尔主义经济学说,在西方经济学史上,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并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前盛行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马歇尔的市场运行理论,特别是其供求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过马歇尔所认定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大体上仍是古典学派的经济自由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模式。 (一)组织完善的市场 对于市场的认识,早于马歇尔的法国数理经济学派先驱奥古斯丹·古尔诺认为,它并非指买卖商品的任何特定地区,而是买卖双方自由交往联系,且由此使同一商品的价格迅速趋于相等的任一整个领域;英国边际学派的创始人威廉·杰文斯则强调,市场不一定要有固定场所,散布在整个城镇或乡间的交易者们只要借助于市集、会谈、已公布的价目、邮政通讯和其他办法而彼此能取得密切联系,便形成一个市场。马歇尔接受并直接引用了这种市场观;但又不仅限于此,他还着重分析了市场的制约因素,特别是时间因素。 马歇尔看到,市场在空间上的扩展或缩小是有局限的。引致这种局限性的因素,一是通讯手段(如电报)和运输工具(蒸汽运输);二是异地货物运输成本,包括关税;三是特定商品的需求程度和对需求状况的识别程度,如棉花、小麦和铁都是满足迫切的、几乎是普遍的需要的,又易于识别,因而能够由那些彼此相隔很远 28 的人们来买卖;四是商品的自然特性及商品携带的便利程度,如其耐久性、价值和体积大小、重量等。 依马歇尔之见,就不同商品的市场在空间上的制约条件而言,证券交易所是借以形成各种易于识别、便于携带和满足普遍需求的产品的市场之范例,但在最大程度上具有这些性质的商品是黄金与白银,因而“组织得十分完美”的市场应是世界金银市场。与此相反的一个极端,首先是适合某些人特殊需要的那些定制商品,如合身的衣服等;其次是那些易腐又体大的商品,如新鲜蔬菜之类。前一种情况根本不足以形成为批发市场;后者虽可拥有批发市场,却只能限于很小的范围,如乡镇的蔬菜交易便是此类情况的典型,但即使乡间偏僻的市场也动辄受该市场未曾觉察的那些变动的影响,而这些变动是来自远方、会逐渐波及各个市场的。 同时,马歇尔还指出,市场因使供求力量彼此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市场在时间上也存在着局限性。而且,这种时间因素比空间因素需予以更充分的注意。这是由于,供求均衡本身和决定它的那些因素的性质都以市场所占用的时间的长短为转移。如果时期很短,则供给局限于现有的存货;如果时期较长,则供给将或多或少受该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如果时期很长,则这种成本将又或多或少受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而这些情况又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二)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在市场运行及其机制方面,从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来看,马歇尔只是依据约翰·穆勒等前人之说,着重对供求均衡态势和均衡价格机制做了新诠释。 马歇尔不仅因循穆勒的价格论,也将价值(用货币来表示,且货币购买力不变)等同于价格;而且承袭了让·萨伊(1769~1832年)的效用论,特别是他还采纳了早期边际主义的效用递减律、边际效用论和需求原则,并依此来展开对需求价格及市场需求的解释。按照他的说法,人类为满足欲望所能消费的只是效用;就某个人满足一欲望的情况而言,要买进一件东西,取决于此物对这个人的边际效用;至于一物对任何人的边际效用,则是随着其已有此物数量的每一次增加而递减的。由于效用只有价格才能衡量,因而一个人购买任何一定量物品刚好愿付的价格,便是需求价格。所以,“一个人所有的一物的数量越大,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则他对此物稍多一点所愿付的价格就越小”。进而,马歇尔又从个人推论及整个大市场,从而得出了市场普遍的需求律:“要出售的数量越大,为了找到购买者,这个数量的售价就必然越小;或者,换句话说,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他还引入了“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概念,以及研究了影响弹性的各种因素,从而来进一步分析和说明了市场需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相应地,马歇尔又依据边际主义观点和传统的生产费用论,外加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对供给价格与市场供给作了解释。在这一方面,他运用杰文斯的有关观点,先是略述了价值与反效用或负商品的关系,随后提出,“供给主要是决定于克服不愿遭受‘负商品’的心理。”在马歇尔看来,负商品的克服,就在于提供商品或效用的各生产要素所能得的报酬。报酬一般都表现为获得一定数额的货币;而这一定数额的货币,就是提供一定量商品所需的(或所愿接受的)价格———供给价格。进而,他又以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价格,并认为“生产费用就是商品的供给价格。”同时,他设定了一个“代表性企业”,就其供给价格做出说明,强调虽然“正常供给的情况是比较不确定的”,但供给总是与需求相对应的。由此而论,按照他的意思,市场一般的供给律,即供给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减少。同时,他还考察了时间因素、边际成本等对供给价格的影响,以及注意到了“供给弹性”、“生产者剩余”,从而研究和说明了比较不确定的供给与价格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马歇尔重点阐明了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机制。他这样指出,如果产量(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是使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的产量,这时就有一种倾向于增加出售数量的积极力量起着作用;反之,如果产量是使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的产量,则有一种倾向于减少出售数量的积极力量起着作用。“当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产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它处于均衡状态之中。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这种均衡是稳定的均衡。”这便是马歇尔在最一般形态上考察所获的一种稳定的“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以及均衡价格机制。 对此,马歇尔还曾进一步分析说,在考虑到时间因素的情况下,这种供求均衡并不是长期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动的;它们的每种变动都使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有所变动,从而“给了产量和价格借以摆动的一个新的中心”。而且,不同的报酬规律,也影响价格和正常供求的变动,并在变动中保持着市场供求均衡。 29 (三)经济自由 马歇尔对市场运行中供求均衡及均衡价格机制的阐释,是以自由和自由竞争为假设条件的。“我们假定:需求和供给自由地起着作用;买方或卖方都没有密切的结合,每一方都是单独地行动着,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自由竞争”[1](P33)。这就是说,他和古典经济学派一样,所力持的仍然是经济自由主义。 依马歇尔之见,竞争虽包含着某种利己心和对别人的福利漠不关心之意,但在近代产业形式中的竞争,不仅具有有意识的利己心,也具有有意识的利人心,它的特色是精明而不是自私;况且,有些竞争的形式对于维持活动力和自发性是如此重要,以致缺少它们恐怕对社会福利是比较有害的。当然,如将竞争与为了公众利益而无私工作的有力的合作对比的话,则即使最好形式的竞争也是相对地有害的。但这决不是说,可以不加分析地对一般竞争加以诋毁,而是应看到竞争使人们能做出利人的贡献,且比通常所做的大得多。不过他又认为,由于“近代企业和产业的特征是较能自力更生的习惯、较有远见和较为审慎和自由的选择”。因此,能更恰当地说明这些特征的,不是竞争,而应是“产业与企业的自由”,或简言之,“经济自由”。并且,他强调,正是经济自由的作用,才促使着人们将经济资源趋向恰到好处的(优化)配置和尽力加以最佳利用。“工业企业的自由,就其作用所及,有使每一个人把他的资本和劳动运用到恰到好处的趋势。” 基于这一点,马歇尔充分肯定了古典经济学派(特别是在自由贸易方面)的经济自由和反不良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他说,“我认为,尽管经济变革的速度日益加速,但八十年前(19世纪中期前,亦即古典经济学盛行时期———引者)英国所采取的政策,现在是,而且将来或许仍然是最好的政策,??人们通常指责当时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过于不信任政府。他们确实不信任他们所知道的那个政府,但未必一定就是大错特错。??在选举法修正案通过以后,政府仍主要受富有阶级中不那么开明而带有偏见的人的控制,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那些只有政府才能完成的迫切任务。所以,要政府承担私人企业和慈善机关可以担当的任务,是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 此外,即使是马歇尔认为竞争不如“经济自由”更能恰当地说明近代企业和产业的特征,可他所谓的“经济自由”却并没有否定竞争的作用。他在论及技术发展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时,就这样指出,“市场竞争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很值得我们尊敬,??市场竞争往往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把工人分配于各种工业和每一种工业中的各个企业之间,使每个人做与自己的能力最相称的工作。”因此,完全可以说,马歇尔除了在提法上想用“经济自由”来代替“竞争”,以有别于古典经济学派外,实际上,他所持的看法,与古典学派的经济自由主义,是决无二致的。 (四)财富的增长 市场均衡条件下财富的增长问题,也是马歇尔所关注和力图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这方面,马歇尔是有不小的理论建树的。 首先,在马歇尔看来,财富由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之分。物质财富包括有用的有形东西,以及保有或使用这些东西可获的利益,或者将来再获得的一切权利。例如,土地、水、空气、各类生产物、有价证券、专利权和版权等。非物质财富包括人在活动和享受上所具备的才能,如经营能力、专门技能、从阅读或音乐中得到享受的能力,还包括一个人有利于自己的与他人之间建立的关系。其中,更应看重的是非物质财富,如科学和技术等。因为,“科学的知识,不管在哪里发现,的确不久就会变成整个文明世界的财产,并且可以被认为是世界的财富,而不光是一国的财富。机械上的发明和其他许多生产方法上的改进都是这样;音乐也是这样。” 其次,马歇尔套用萨伊关于生产就是创造效用的观点,认为人们生产物质的东西,“只是生产效用而已”。但是,在对生产要素的认识上,马歇尔突破了传统的“生产三要素”说,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即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这是由于,按照他的说法,组织尽管有许多形式,但无论是单一企业的组织,同一行业中各种企业的组织,还是相互有关的各种行业的组织,以及对公众保障安全和对许多人提供帮助的国家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因而部分地为了这个理由,“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最为妥当。”与此同时,马歇尔还特别强烈地意识到了知识和教育对促进财富增长的作用。“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又,“知识和智力的进步在许多方面促进财富的积累。”而“教育仅仅当作是一种投资,使大多数人有比他们自己通常能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将是有利的。因为,依靠这个手段,许多原来会默默无闻而死的人就能获得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所需要的开端。而且,一个伟大的工业天才 30 的经济价值,足以抵偿整个城市的教育费用;因为,像白塞麦的主要发明那样的一种新思想之能增加英国的生产力,等于10万人的劳动那样多。” 至于生产要素的利用,马歇尔指出,在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的限度内,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那些最适合他们用的生产要素,即用效率较高的生产要素去替代效率较低的生产要素,从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代价(供给价格)的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代价之和;每当生产者发觉情况不是这样,一般说来,他们总会设法代以那种费用较低一些的方法。一个企业如此,整个社会也是采取与此大同小异的办法,以求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就是替代原则。替代原则在每一个生产要素的使用上进行选择和调节,使它在生产投入上达到边际成本最低而产出最大。 再则,依照马歇尔的看法,在只考虑生产物的数量的条件下,农业资源(土地)的利用对于财富增长所遵循的,“一般地”是“报酬递减倾向”。“这种倾向诚然可因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发展土壤肥力的时作时辍的过程而暂时受到阻碍;但是,倘使对产物的需要无限制地增加,则这种倾向最终必然成为不可抗阻的。”然而,“生产技术的改良———我们总是这样理解———通常可以提高任何数额的资本和劳动所能产生的报酬”。在有些情况下,即使农民的知识之增进姑且不论,只使用那些已熟悉的方法,只要资本和劳动能增加,在耕作的后一阶段,有时也可获得递增的报酬。据此,马歇尔指出了李嘉图在对报酬递减律解释上的疏忽,即没有料到有很多的发明,而这些发明准备开辟新的供给源泉,并且依靠自由贸易的帮助,还可以革新英国的农业;而且,他还认为,李嘉图及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从报酬递减律中做出的推论,“一般都过于草率;他们没有充分考虑来自组织方面的力量之增大。”但事实上,每个农民都因有了邻人———不论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而得到帮助,便逐渐改良了道路和获得其他交通工具,并使之有一个能购取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的市场;可获得知识,得到医疗、教育和娱乐的便利,以致在许多方面提高了效率;如果附近的市镇扩充为一个大的工业中心,就有更大的利益;采用轮种方法,使土地一直可以利用,而不会丧失土地的肥力所需要的任何一种成分;还有,“人口的增加势将发展贸易和工业组织;所以,报酬递减律之适用于花在一个区域的全部资本和劳动,就不像适用于花在一块田地上的全部资本和劳动那样明确。”尤其是工业组织及其所带来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所形成的大规模生产、企业(股份公司)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等,大大增进了资本和劳动的共同效率。 由此,马歇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第一,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总生产量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在比例上较以前为少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换言之,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报酬递增律可说明如下: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增大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不过他又指出,如果报酬递增律与报酬递减律的作用互相抵消的话,就形成报酬不变律,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使产品刚好有同比例的增加。 (五)国民收入的分配 在收入分配上,古典经济学派特别是从亚当·斯密起,早已逐渐形成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取相应报酬的分配模式。马歇尔继承了前人在这一方面既定的基本原则和学说,并运用其供求均衡理论加以进一步完善化。 按照马歇尔的说法,每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应足以抵偿它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就是为获得生产商品所需的各生产要素适当供给必须付出的价格。而各生产要素的价格(供给价格),便是每一要素应得的报酬或收入。但是,“各种东西,不论是某特定种类的劳动,或资本,或其他别的东西,它的名义价值,如同拱门的拱心石一样,是靠两边相反的压力来维持自己的均衡的;即一方面是需求的压力,另方面是供给的压力。??它的生产势必扩展到供给与需求均衡的限界或边际。”因为,各生产要素如土地、机器、劳动等,在生产中总被用于尽先有利之处,即如果略多使用任一要素时,就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则生产者便使用该要素。又,根据替代原则,由于从该要素服务价值较小的使用方面不断移向服务价值较大的使用方面这一趋势,则它在各种使用上的价值得以均等。所以,各生产要素的报酬或收入,同是由供求均衡的一般情况来决定的。 在马歇尔看来,从由各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总产品中,减去补偿原料、半制成品耗费以及机器设备在生产中的损耗和折旧等所有这些消耗,即全部纯产品总量。它构成一国的国民收入或国民收益,并成为生产这 31 些产品所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的真正来源。换言之,“国民收益是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纯产品总量,同时又是支付这些要素的惟一源泉:它分为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和土地及生产上具有级差优势的生产者剩余或地租。”一般说来,劳动、资本和土地对国民收益的分配,是和人们对它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需要成比例的。但这种需要不是总需要,而是边际需要,即在这一点上的需要,在该点,不论人们略多购买某种要素的服务(或服务成果),或用额外资金购买其他要素的服务(或服务成果),都毫无区别。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该要素所得的份额愈大,则它增加得似愈快,除非它完全不能增加。但是,每增加一次,对它的需要的迫切性将有所减少;于是,就减少它的边际需要,并降低它的销售价格。这就是说,任何要素的比例份额或报酬率的增加,似会使某些力量发生作用,结果减少该要素的份额,而增加其他要素在国民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份额。例如,倘若其他条件不变,设资本增加得很快,则利率必然下降;倘若其他条件不变,设从事某特定工作的人数增加,则工资必然下落。“每个场合都会引起生产增加,国民收益增加;在每个场合,某生产要素之所失,必然成为其他生产要素(未必是一切生产要素)之所得。”如此,便维持了各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在分配上的均衡。 此外,依马歇尔之见,利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的,是有一定形式的组织———企业。而企业主和经理通过组织以自己的经营能力提供服务,同样要获得相应的报酬,即“经营能力的利润”。但决定这种报酬的因素,是“和决定其他报酬的因素相似”的。 (六)把许多事情交给政府去办 马歇尔一如古典经济学派那样,在力持经济自由和反对不良政府干预的同时,并未全盘否定政府干预,①而是一向注意到且在一定程度上从正面虽不甚具体却十分明确地认同了政府干预。 依马歇尔之见,政府干预或政府干预的政策,是有可取之处的。在这一点上,他特别赞赏德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并肯定了德国的做法是很有教益的。“在德国绝大部分本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在政府任职,也许没有其他政府,它本身容纳了这样多的有才华的人。??在德国可以看到政府管理工业的最好和最吸引人的形式。同时私营工业的种种特长,它的活力,它的弹性和它的方法也开始在德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问题在德国已加以仔细的、有成效的研究,而这些对讲英语的民族来说也许是很有教益的”。很显然,马歇尔对有能力的好政府干预是大加称道的。甚至他还认为,即使是斯密也并没有否定过好政府的干预,而只是否认腐败无能政府的干预。“亚当·斯密不象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否认政府有许多重要事情可做,而是否认政府能有效地执行许多重要职能。” 按照马歇尔的看法,只要政府有能力,廉洁奉公,就应“把许多事情交给政府去办”,即实行政府干预。“现代要求政府从事的建设性工作,或许比它完成这种工作的能力要增长得快得多。这部分是由于人类生活比以前更丰富更复杂了,部分是由于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财富以及越来越高的公共责任标准,使我们比以往更不愿容忍严重的社会罪恶,甚至不愿容忍生活水平稍许有所降低,而许多社会罪恶只有利用政府的权威和力量才能有效地克服。导致情况发生变化的另一原因是,政府官吏比以前更有知识,更廉洁奉公了。这使我们愿意把许多事情交给政府去办。”但同时需要解决好制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马歇尔不仅认识到了实际经济活动需要实行有条件(好政府)的政府干预,而且事实上还在不少方面提出了有关这种政府干预的一些看法。其一,进行教育投资;其二,直接经营铁路等交通运输业以及自来水、煤气等其他公共事业;其三,维持币值稳定;其四,在对外贸易上有必要采取适度的保护关税政策。在这一点上,马歇尔还曾专门指出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政策涉及两方面的问题。很显然,这种政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政府是否应该干涉工商业。这种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研究高额进口税对一国人民获得纳税商品的价格产生的影响,以及该国对进口货的需求因此而减少等问题。这些都属于经济方面的问题。另一些是关于政府与其国内某些集团的政治和道德关系的问题;??此外还应该研究政府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这里,马歇尔对政府可发挥积极干预作用的确认,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而,马歇尔在政府干预问题上,更多的只是提及需要在“以后出版的一本书”或“另一本著作”中讨论,而大多未加以具体阐述。比如,他在《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这样说过:要“把许多事情交给政府去办”,需解决好制度缺陷问题,而“这一问题将在以后出版的一本书中讨论。”“??还应该研究政府可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这类问题拟在另一本著作中1923年出版了《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的次年(1924年)便去世了。他在有生之年没能来得及写出一直打算讨论的有关政府干预问题的那“另一本著作”。但是,决 32 不能由此就可认为,马歇尔否认了政府干预,或基本上没有肯定政府干预。 (七)影响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运行理论,不仅对当时及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在时代处于重大变化条件下的实际运作。如今,当着新技术革命及由此促成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国际互联网为纽带、网络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趋势,这一理论除了有助于更深刻和更正确地认识经济自由、经济自由条件下市场力量在保持经济均衡运行中的作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等之外,它所给予的启发尤为主要的就在于: 第一,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构成的信息网络,最终可以实现全部信息的透明、网上资源和网络信息的共享;而且,网络一经与商务结合起来(电子商务),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迅速扩增了信息量和增强了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减少了厂商经营的不确定性,将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供给与需求得以直接沟通。所有这些,促使了交易联系更为广泛和紧密,市场在空间上得以空前扩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市场。同时,快速和及时的市场信息,也彻底地突破了市场在时间上原有的局限,表现出由不均衡到均衡的更为显明的“时际均衡”,特别是短期均衡。 第二,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土地和资本之外,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更加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二是通过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三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模式,加快企业组织形式改造,并努力推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积极探索生产的适度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应。 第三,在新经济趋势下,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是以网络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由于知识具有可低成本复制等特点,因而学术界有这样的说法:对知识的使用和改进提高了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甚至出现生产得越多,边际成本越小,边际收益越大,结果是“报酬递增”,而不再是“报酬递减”。据此,有些学者断言,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所阐述的“报酬递减规律”已失效。实际上,这是对马歇尔学说的误解。首先,马歇尔并没有否认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在“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的认识上,马歇尔更着力揭示的是“报酬递增律”;况且,受知识和知识产品本身的局限、知识产品的经营风险、应用知识所生产的特定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消费成本以及特定企业的经营等等因素的制约,即使知识经济表现出较为显明的“报酬递增”,也决非无条件的和绝对的。当然,在这一方面,犹待另行做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价值。(2004简)/2.论卢卡斯批判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2012论) 答:(1)卢卡斯批判 卢卡斯批判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2)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严重的经济滞胀困境之中。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因为提不出解决困境的对策而逐渐丧失了社会和公众的信任。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作为现代货币主义延续与发展的理性预期学派。 该学派采用并发展了理性预期观点,形成了一系列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反的见解。由于这一系列的说法大体与凯恩斯主义理论出现以前的古典学派观点一致,所以,理性预期学派也被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其中,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居于最为重要和显著的地位。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许多人对理性预期学派这一见解感到不解。他们认为普通人是无法预期到计量经济学的复杂的预测模型还难以预期的事情的。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是:鸟没有学过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却能飞得很好。他们认为:人们会利用一切信息来改善他们的预测,因为人们会从吃亏上当中吸取教训。对此,这些人还经常引用一句西方俗语:你 33 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欺骗所有的人,或者在长期内欺骗一部分人,但是决不能再长时期内欺骗所有的人。)、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 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干预经济生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生效的暗含前提是:政府可以出其不意的实行某种政策以影响经济生活。要想使政策有效,它们就必须具有欺骗性,使人们得不到有关政策的真实信息(如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然而,这一点在事实上又做不到,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真正内容和后果迟早要为公众所了解。所以,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是无效的了。 对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宏观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批评性看法: (1)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理论证据表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产量、就业或其他经济总量方面不会取得成效。即便在某些场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经济生活,但他们不可能克服经济周期。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经济学家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明确的告诉人们经济政策的后果。政策的结果确定性越小,实施政策就要越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项错误的政策都会将事情弄得很糟。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就是不确定的。因此,政策的制定就需要从容不迫,加倍小心,决不能用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措施去刺激经济。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他们的结果,也仍然无法判断这种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根据凯恩斯主义方法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人,无法让经济中的个人去选择自己认为有良好结果的政策。他们是被迫选择这些政策的。其结果是,除非人们的偏好恰好和政策制定者的规定相配合,否则,这些经济政策很有可能是人们的处境普遍的变得更糟。 “卢卡斯批判”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意义在于:其一,在所考虑的特定的政策发生变化时,它强调了模型参数稳定性的重要性,从而对政策模型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二,它强调了政策问题在本质上不是一个控制问题,而是一个对策问题。 3.论述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政策含义 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出现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威廉姆森最早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和主要代表人物诺斯分别与1991年和1993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新制度经济学是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制度并解释其的结果,不但可以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项的缘由,还能为改变或是增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可见,在现代的经济学世界中,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转轨国家中,新制度经济学将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新制度经济学于在美国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观点,也是明确的将交易费用明确的引进到经济分析当中来。这篇文章成立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科斯在《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中虽然已经意识到表述产权界定清晰与否与交易费用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还没有进行明确的表述。在1960年科斯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这篇文章中对交易费用相关概念的阐述即为我们现在所称的“科斯定理”,这篇文章不但对“交易费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还进一步分析了交易费用与产权的内在关系。《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正式形成。 34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并且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参与其中,推动其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是这样。继科斯之后,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还包括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学者,道格拉斯·诺斯则通过分析以往的经济学史来总结出制度的重要性等。这些著名学者的出现代表着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是现实的需要。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引入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将传统的经济理论的三大柱石:要素、技术与偏好进行了修正。将制度引入其中,将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第四大柱石,认为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应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的制度为外生的既定变量,而将其作为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这一系列改变主要是由于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遍受到了凯恩斯的影响,凯恩斯主要主张的是政府的干预。凯恩斯主义一方面对战后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激增的政府干预也为西方国家的经济活动埋下了不可预料的后果和挑战。越来越多的时间表明制度的培育十分的重要。 在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各个方面的理论都得到了补充和发展。例如,威廉姆森在1985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首次将交易费用分为两类,分别为事先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先的交易费用包括起草、谈判等成本,而事后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交易发生之后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这种分类方式不但清晰还大大的推动了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产权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对于产权的不同理解将会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有重大的影响。现在的经济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产权进行了解释,基于不同的目的去定义产权并找到一系列的证据去证明,使得产权的定义缺乏统一性。例如,阿尔钦认为产权为“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而菲吕伯顿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他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等。 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力资本的问题上,使得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做不成为各个企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对人力资本产权的进一步研究将对我国企业有借鉴作用。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十分的广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研究。 (1)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 在经济学历史上,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交易范畴的为经济学家康芒斯。他在1934年的著作《制度经济学》一文中对交易范畴进行了明确地、严格地定义,他认为“交易”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的“交换”是不同的。传统的“交换”是一种物质供求平衡关系的描述,而“交易”不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而是人与人之间对物质权利的转让与取得的关系。简单的说,“交易”不是交易物品的本身,而是转让物品的权利。 交易的出现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交易的进行会不会有成本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高效运行,任何混乱的市场状态均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使得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的帕累托状态。这一论断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合,市场不可能是万能的,市场的运行必定需要成本,也就是说价格机制的运用是有代价的。科斯对这以思想进行了具体化,交易费用这一概念包括了获取、分析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谈判和签约的费用,执行监督与维护的费用等等。交易费用这一概念的对研究起新制度经济学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国家与产权理论。 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国家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保护个人权利和节省交易费用,但是另一方面国家的出现又可能危害个人的权利,个人的权利在国家的面前是无力的。在国家与产权理论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理论,即“诺斯悖论”。“诺斯悖论”就是指一方面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是指国家若是介入到产权的安排和交易就会给个人财产的权利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损害,从而导致产权的缺 35 失和无效。这样来看,国家既能利人也能害人,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个制度,宁可这一制度导致较低的效率,也要防止最坏的结果出现。 (3)制度的起源。 关于制度的起源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源的稀缺性。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使得物品的供给不足,这就使得人们之间就会展开竞争,竞争就会出现摩擦和冲突,这样人们就会相互协调来规范竞争的方式,这种规范经过补充和修改就会逐渐演化为人们约定俗成的制度,这是制度产生的一种形式。当然某些超级的利益团体会利用强制的方式来制定制度来使人们去遵守。 另一方面,可以用博弈论的观点来看制度的形成。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一次静态博弈的“囚徒困境”。在静态博弈的“囚徒困境”中,人员只是进行一次的经济行为,只博弈一次,这种情况下,任何欺骗或者是违约的行为都不会遭到报复,而另一方采取合作,则采取不合作的行为将会带来较丰厚的收益,这时很容易产生的就是不合作的现象。但是日常的经济生活是一个多次博弈的过程,任何一方若采取了欺骗或者是违约的行为都会在以后的博弈中受到惩罚,从长期来看,相互之间的合作要远远好于不合作,这种合作所要遵守的规则逐渐的形成为制度。 (4)制度的供需与均衡。 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是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制度作为一个“产品”也可以用传统的供需理论来解释。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只要人们的交往继续存在,那么制度的需求就会无处不在,但是制度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制度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只有制度出现的收益大于其所要支出的成本时,制度才会转化为现实的需求。而制度的需求受制于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宪法秩序、技术和市场规模等, 制度供给则受制于现有的知识积累、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成本、宪法秩序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只有各方面的因素相协调,制度的供需才能平衡,但是这一平衡状态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制度通常情况下是非均衡的状态。 (5)制度的变迁理论。 上文讨论过制度在通常状态下是非均衡的,这样当一个新的制度安排优于另一种制度安排时,即出现一个更优的盈利机会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制度需求和制度的供给,这样就出现了制度变迁的可能。但是,由于原来的制度的实施有一群既得利益者,尽管新的制度从整体上看将更有利益整体,但是就他们个人来讲竟会受到损失或者是不变,这样既得利益者将不会有动力去改变现有的制度,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路径依赖”。因此,只有在制度创新与变迁所获得的收益高于为此付出的成本时,制度创新与变迁才会发生。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学派是对主流经济学派的一种的补充,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更加的广阔,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在原有的框架下进行研究,修正其一些基本假设,例如将经济人的完全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将信息是完全的修正为信息是不完全的,克服了原有框架下的一些缺陷,推动了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为经济学理论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引进的交易费用和产权这两个核心概念使得其理论框架更加丰满。交易费用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一个较大的修正,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暗含着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这显然不符合实际的经济状况。在这一假设下,研究所得到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不会很明显。而新制度经济学重点研究了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经济活动,使得研究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和具有指导意义。 (四)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在我国制度的形成与实施均离不开政府的作用,这样我国制度的变迁都具有强制性变迁的性质。而现存的制度也均是在限制的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是需要成本的,只有在制度实施之后所得到的收益高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成本,这个制度才会被采用。 中国由于政府组织形式,具有快速决定和实施的能力,这一优势使得若一项制度利于大众,那么就可以快速的全国上下进行实施并取得巨大的收益,这一点上明显优于欧美其他国家。但是,同样在中国对于 36 老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轻易的放弃手中的权利并设法阻挠制度的实施。只要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利于大多数并坚持下去,这样那些顽固的既得利益者就会逐渐失去手中的权利,他们坚持原有制度的成本将远远高于接受现有制度的成本,这样就会迫使其接受这一实际状况,而中国的产权状况也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 4.用新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问题。(2004论) 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什么是产业内贸易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TT)),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 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Verdoom,P.J.)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Balassa,B.)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Kojima,K.)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 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 —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Brander,J.)而和克鲁格曼(Krugman,P.)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里对于产业内贸易又提供一些非常简单的解释。比如,有些国家幅员辽阔,对于一些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的产品,不必强求在本国生产和非得在本国销售。例如,中国东北边境生产的某产品可以向俄罗斯东部出口销售,而西部边境有需求时俄罗斯相邻地区有供应,那么就宁愿从俄罗斯进口。这种情况在中俄之间就形成了产业内贸易,其动机不是价格差而是节省运费。再比如有些季节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强度大不一样,而工业制成品是均衡时间分布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将生产规模仅满足旺季或淡季,为了生产与销售的均衡,只能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条件,在本国需求淡季出口一部分产品,到旺季再进口一部分产品,从而形成了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动机同样并非因为价格差,而是为了避免用仓储平衡市场供求的成本。但这只能解释一些特殊产品和特殊情况下的贸易,并没解释大量存在的普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7 (1)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区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类型。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产业中进行贸易。 异质产品也称差异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 (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果产品的运输成本太高,那么使用国便会从距离使用者最近的国外生产地购入,而不会在国内远距离地运输。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如果需要大量钢材或者建筑材料,从中国东北地区进口就比从处于欧洲区域的俄罗斯其他地区购买更为经济。 ②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③大量的转口贸易。在转口贸易中,进出口的是完全同质的产品。这些同质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这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内贸易。 ④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质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产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了产业内贸易。 ⑤季节性产品贸易。为了调剂市场而在不同时间进出口产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⑥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成品、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人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使用价值完全一样,但生产投入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来解释。这类异质产品的产 ②在生产投入方面极为相似,但使用价值极不相同的异质产品,这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以用要素票赋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相结合来解释。 ③产品的使用价值几乎完全一样、生产投入又极为相似的异质产品贸易只能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 (4)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①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对象的异质产品,主要有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三种情形。产品的异质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轿车,但日本轿车以轻巧、节能、价廉、质优为特色,而美国轿车则以豪华、耐用为特色。这样就引起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需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②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约。消费者偏好的差别若从需求方面分析,同样可以分为垂直差别与水平差别。前者指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后者指对同一质量等级的同类产品在其尺寸、款式、品种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因此,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规模、款式、等级越多,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③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低等收入者,与不发达国家高收入者的需求相互重叠。这种重叠需求使得两国之间具有差别的产品的相互出口成为可能。但究竟有多大 38 可能性,还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部分工就越精细,异质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供给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就越高,国民购买能力也就越强。在国民购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消费需求便呈现出对异质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在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④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产业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精细、越多样化,不同国家的生产厂家就越有条件减少产品品种和产品规格型号,在生产上就越专业化。这种生产上的专业化不仅有助于企业采用更好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有利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从而充分体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被西方学者看做是产业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完全不依存于资源凛赋或劳动力成本的差异。迄今为止,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在推祟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同时,又力图让这种理论回归于传统理论,特别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桌赋论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如果资源改变桌赋论的假定,把过去的规模效益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无差异性的假设,改变为现在的规模效益不断提高、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假定,则可提高资源票赋论的变通性,原则上是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存在。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观点外,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关税同盟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关税同盟内的产业内贸易还和同盟内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密切相关。如果贸易创造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居高;如果贸易转移占主导地位,则产业内贸易比重低i此外,不少经济学家还论及了贸易限制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他们认为,贸易限制同样会制约产业内贸易。某些情况下,产业内贸易所遇到的贸易限制的阻力要高于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这些国家之间较少的贸易壁垒密切相关,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的严重贸易壁垒存在联系。 (5)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除了在理论上解释和说明了贸易的一般基础和原因外,还具体地研究了各不同类型国家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①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异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异质产品生产能力越强,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第二,消费水平的层次和差距。消费水平越高,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越大,异质产品需求就越旺盛。同时,各国之间的消费水平的差距越小,相互需求异质产品的强度就越大,两国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因素。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比如,两国问贸易限制越少,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两国间经济距离越短,运输成本越低,产业内贸易比重越高。 ②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产品的差异程度。产业内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大,差异性所刺激的消费需求越旺盛,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也较低,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二,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及其差异性。工艺技术水平越高,而且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差异越大,生产异质产品的能力就越强,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高。第三,依赖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四,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五,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生产的场所相距远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其他产业高。 (五)理论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 (1)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9 同质产品或相 同产品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产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的贸易形式,通常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① 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在矿石、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产品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② 季节性贸易。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削峰填谷”的进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③ 大量的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就出现了同类产品,在统计上构成了产业内贸易。 ④ 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⑤ 政府的外贸政策。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实行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税,然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⑥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指的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由于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都视为同样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2)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产品又可以分成三种: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 不同类型的差异产品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也不相同,分别为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① 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 ② 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的产品角度看,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因此,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间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③ 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汽车行业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但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而是因个人收人的差异存在不同的消费者需要不同档次的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就有可能进口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低收入阶层的需求;同样,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可能进口高档产品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求,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1-|X-M|/(X+M),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 从这些假设前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与其他贸易理论是相当不同的。 (1)产品差异论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包括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 40 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①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第四,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产业内贸易。 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第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② 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业内贸易商品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或是雪佛兰。因此,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 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 ①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同差异内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异的存在。如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有关。差异产品在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厂商能够提供的差异产品日益繁多,但一国国内厂商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② 技术差异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讲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美、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例子中,如果欧洲开始生产该新产品,与美国生产的该产品形成差异,那么在整个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欧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或是欧洲从美国进口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贸易现象。 ②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在出口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往往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量的同类产品,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论中,我们讲到一国厂商会生产其国内具有代表性需求的产品,那么处于该国国内的需求结构两端的产品就可能会通过进口来解决。 41 以上三类情况,都有着从供给看存在的规模经济,从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基于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一般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规模经济论 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及通讯设施等良好环境,提高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个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厂家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逐渐成为出口商。 ①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赫产出的增加。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具体来说,我们假设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参与国际贸易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相应扩张。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新进入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原有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场对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所以长期内超额利润消失。不过,由于企业在贸易后面对更富有弹性的需求,使得其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贸易发生的基础。可见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的基础,同时贸易也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规模经济较为重要的产业,国际贸易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比封闭经济条件下更多种类的产品。因为规模经济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企业只能生产有限的产品种类,如果允许进口,则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现。 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规模经济更显得重要;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类产业就可能无法生存。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以说是一种固定的成本费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这种产品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则由于产量有限,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较高,因而平均成本较高,厂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允许国际贸易,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量就会增加,厂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下的生产。 ②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规模经济下,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或许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以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3)需求偏好相似(或重叠)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基本观点包括: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4)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42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差异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除对差异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消费市场。当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中就指出,贸易国之间收入水平和国内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强。 (六)理论评述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实际。如果产业内贸易的利益能够长期存在,说明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为其他厂商自由进入这一具有利益的行业将受到限制,因而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另外,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且从需求方面分析和论证了部分国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说明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一样是制约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这实际上是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的假设。这一理论还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此外,这一理论还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心理收益,即不同需求偏好的满足,同时又提出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揭示了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间国际分工的问题。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同其他理论一样,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它只能说明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其不合理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①虽然在政策建议上,该理论赞同动态化,但它使用的仍然是静态分析的方法,这一点与传统贸易理论是一样的。它虽然看到了需求差别和需求的多样化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影响,但是,它没有能够看到需求偏好以及产品差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价格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②似乎只能解释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这是贸易理论的通病。 ③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还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利益和产品差别以及需求偏好的多样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对于这些产业的国际贸易问题,产业内贸易理论先人无法解释。 7.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2010简) 答:北京时间201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 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Christopher Sims)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在时间序列统计理论和经验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纽约大学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一直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对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1年度诺贝尔奖授给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他们得奖的理由是“对宏观经济中因果的实证研究”。 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 利息的临时性增长或减税是如何影响GDP和通胀的?如果央行永久性改变通胀目标,或者政府调整预算平衡目标,经济将发生什么呢?今年经济学奖的得主已创立了一系列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许多与经济政策及GDP、通胀、就业和投资等不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问题。 这样的关系通常是双向影响关系,政策将影响经济,而经济也将影响政策。对未来的预期是这种双向影响关系的基本方面。私营领域对未来经济活动和政策的预期将影响他们在薪酬、储蓄和投资方面的决定。与此同时,经济政策的决策将受到决策者对私营领域发展预期的影响。今年经济学奖的得主所创立的方法 43 可用于确定这些因果关系,同时可解释预期所扮演的角色。这些方法使确定预期之外政策措施,及系统性政策转换的影响变得可能。 萨金特展示了如何用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来分析经济政策的永久性调整。这一方法可用于研究家庭和公司调整它们预期以及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关系。例如,萨金特研究了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当时许多国家开始都倾向于推行高通胀政策,但最终它们对经济政策做出系统性调整,进而转化为通胀率的下降。 西姆斯已创立了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如何受到经济政策临时性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西姆斯和其他研究者已使用这一方法来研究诸如央行加息等对经济的影响。通常这需要一到两年来使通胀率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将在短期内逐步下降,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发展。 虽然萨金特和西姆斯都是独立做出他们的研究,但他们的贡献在几个方面都是互补的。今年的得主在1970和1980年代的创造性贡献已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采用。现在,萨金特和西姆斯创立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 附:经济学史上的六次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 19世纪70年代,瓦尔拉斯、杰文斯、门格尔掀起边际革命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 20世纪60年代,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发表 理性预期学派 44
正在阅读: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04-07
(经济专业02)江苏省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资格条件( 试行)10-04
C语言 作业二 循环结构09-24
银行会计习题及答案11-09
立桩量的原码及用法 - 图文09-29
我经历的一件事作文400字06-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 - 5以内的加法》教学实录04-01
外贸行业个人如何创业 外贸流程图05-03
工业机器人网网站介绍05-11
通信原理课设报告2PSK通信系统设计11-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暨南大学
- 宏观经济学
- 考博
- 真题
- 历年
- 详解
- 经济学
- 部分
- 初等数论练习题答案
- xx中学班级管理考核办法
- 毕业论文柯西-西瓦兹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
- 《基础写作》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1126100101计自1102曹帝胄贪心算法
- 现货交易策略第二课
-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积温区划1 - 图文
- 《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理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案 - 图文
- 2013-2018年中国货叉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Rotork IQ系列执行器
- 危岩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第二章 传热习题答案
- 国家规定的特殊岗位津贴
- 第02章 知识学习策略 试题库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迷人的秋色教案湘教版
- 经传软件天玑版顶级挂单决策介绍
- 湖南省株洲市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
-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s1-5检测题
- 帝王养成计划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