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基础知识1

更新时间:2024-05-18 06: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981年提出新的定义“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 疾敢择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康复基本内涵:

1、 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的措施。 2、 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3、 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4、 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佘为最终目标。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医疗康复

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两个名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本质区别。

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 为现代化医院的基本功能。这四个学科的关系不是以时间划分的阶段关系,而是互相关联、 互相交错、四环相扣的关系。

(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 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医学的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 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人,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医学的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这是康复医 学的三级预防。康复预防与预防医学在上述方面的内涵一致。

康复医疗的共性原则: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主动参与 全面锻炼

四、基本政策和法规

1

⑴《残疾人保障法》: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 复内容为重点,

政府规划 198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有创见地提出三项康复(白内障复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听力言语训练〉。

残疾人节日:

中国助残日: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国际残疾人日:每年12月3日〖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决议〉。

1.残疾 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 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并不同程 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这些功能障碍通常不能通过单纯的临床洽疗而痊愈。

2、原发性残疾 原发性残疾是指由于各类疾病、损伤、先天性异常等直接引起的功能 障碍,导致残疾常见原因有疾病、外伤、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和老年病等。

3、继发性残疾 是指原发性残疾后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即各种原发性残疾 后,由于躯体活动受限,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出现失用或失用性改变,导致器官和系统功 能进一步减退,甚至丧失。例如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导致的关节挛缩、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 能障碍等。

4、残疾人 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性异常的人群的总 称。其机体结构、器官功能、心理与精神功能障碍或丧失,失去部分或不能以正常方式从事 正常活动的能力。如小儿麻痹症患者、痴呆儿、聋哑人等。

5、残疾学 是以残疾人及残疾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残疾病因、流行规律、表 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残疾学以医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 教育学、管理学和政策法令等。

2

残疾分类

1、国际功能、残疾和徤康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5月通过的新残疾分类概念。用于残疾评定,可以 用残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来表示。用于反映健康功能状态,可以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来表示。分类为研究人体与健康有关的功能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医护人员、健康人、患者、残疾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利于社会对残疾者的理解和沟通。

2、中国残疾分类1986年国务院批准《五类残疾标准》,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包括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但没有包括内脏残疾。

第三节服务对象与内容

服务对象

1.残疾者:。康复治疗是改善残疾者躯体、内脏、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 要手段,也是预防残疾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2.老年人:老年人有不同程度退变(包括内脏、肌肉、骨关节等)和功能障碍,这些功能 障碍往往都和缺乏运动有关。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人的康复锻炼是防治老年 性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3、慢性病患者:主要是指各种内脏疾病、神经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患者。

4、疾病或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

5、亚健康人群:

二、工作内容

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基砷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和社区 康复。也有将康复护理列人基本内容。

3

三、工作方式

康复团队模式(指如多学科和多专业人员合作,共同致力于患者功能康 复的工作方式。 团队会议:团队会议 一般由康复医师召集,由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假肢/矫形技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等组成,从各自专业角度讨论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治疗情况、下一步治疗计划等。

第二章: 解剖学

解剖学方位术语

1.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垂于躯干 两侧,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方位

上下:靠近头部为上,靠近足底为下。

前后:靠身体腹面者称前(腹〉侧,靠身体背面者称后(背)侧。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 侧和背侧。

内外: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远离正中线的为外。在描述上肢前臂结构时,由于 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将前臂外侧称为桡侧,前臂内侧称为尺侧。 在描述下肢小腿结构时,由于胫、腓骨并列,胫骨在内侧,腓骨在外侧,故可将小腿外侧称为 腓侧,小腿内侧称为胫侧。

⑷浅深:靠近体表的为浅,相对远离体表的为深。

3、轴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设立三个典型的相互垂直的轴。 ‘ ⑴、矢状轴(前后轴):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⑵、额状轴(冠状、纵轴〉: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3、垂直轴(纵轴〉:与身体长細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4、面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 的切面称为纵切面,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称为横切面。

4

横断(水平〉面:与身体或肢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矢状面:与横断面相垂直,沿前后方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纵切面。如果该切面恰 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称为正中矢状面。

额状(冠状〉面:与横断面相垂直,,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人体分部

1.头部包括额、顶、颞、枕。 颈部

躯干包括胸、背、腰、腹。

四肢包括肩、上臂、肘、前臂、腕、手、臀、髋、股、膝、小腿、踝、足

体表标志线

1.胸部标志线

⑴前正中线:又称胸骨中线,自胸骨柄上缘中点向下至剑突做垂线。可延伸至腹部。⑵锁骨中线:自锁骨中点做垂直线(分左右两线〉。 ⑶腋前线:自腋窝前皱襞向下做垂直线。 (4)腋中线:自腋窝中点向下做垂直线。 (5)腋后线:自腋窝后皱襞向下做垂直线。

2.背部标志线

⑴后正中线:以脊柱棘突向下做垂直线。 (2胛线:以两肩胛下角向下做垂直线。

3.腹部标志线

(1)肋骨线:通过两侧第10肋最低点的横线。 ⑵棘间线:两侧髂前上棘之间所作的横线。 ⑶左、右纵线:由两侧腹股沟中点向上所作的纵线。

1.头面部标志

5

⑴头顶:自前发际至枕骨粗隆延线及两耳廓以上部位。 (2、额部:前发际至两眉弓间。 ⑶枕部:以枕骨粗隆为中心部位。 \\ (4)、颞部:分左右两侧。 、 ‘

5、耳区:包括耳廓、外耳道、乳突等。分左右侧。 6、眼:包括上下睑、内眦部、泪囊部。分左右侧。

(7)鼻窦:额窦位于两眉之间、筛窦位于两内眦之间;蝶窦位于两下眼眶与外耳道连线 的后1/3处;上颂窦位于两眼眶下1. 5皿。 (8、鼻部:包括鼻前庭部。

(9、关节:外耳道孔前仏III处。分左右侧。

1.头面部神经标志

(1)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出口居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1/3处。分上、中、下 三支,分别走向眼、鼻、颏部。

2)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位于外耳道孔。面神经干自外耳道经乳突向前至耳垂前方。 分上、中、下三支,分别走向额、上颂及颏部。

⑶枕大神经(出口处〉:两耳根上部枕后连线、距中线相当于玉枕穴。

(4)枕小神经〖出口处〉:两耳垂后部枕后连线、斜方肌的外缘或距中线切瓜处〔相当于风池穴〉。

5〉耳大神经〔出口处、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点。

阑尾:中心点有两种定位法,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1/3点; Lanz点:两髂前上棘连线右1/3点。

6

^

节运动系统

1、概 述

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功能

⑴运动:为运动系统的首要功能;系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等 共同收缩而完成。

⑵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姿势。 ⑶保护:骨和骨连结以及肌肉构成体腔壁,可缓冲打击、震荡,保护内脏。 二、骨

1.概述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成人共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 肢骨等。

分类按形态可分为5类: ⑴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⑵短骨:主要分布于承受压力而运动较轻微的部位。 〔3〉扁骨:呈板状,如颅的顶骨、胸骨、肋骨等。 (4)不规则骨。

(5)混合骨。如由扁骨和不规则骨形成的颞骨等(考点)

3、骨的构造

骨质:含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多种细胞。

!)分类:分为骨密质、骨松质。

2〉配布:不同形态的骨,由于其功能侧重点不同,在骨密质、骨松质的配布上也呈现各 自的特色。如扁骨内外两面是薄层的骨密质,中间镶夹着少量的骨松质。 ‘

(2)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骨膜富含血管、神 经,通过骨质的滋养孔分布于骨质和骨髓。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也衬着骨内膜。骨膜的 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注意关节面是没有骨膜随着的),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

骨髓:是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

7

5、骨的X线像

⑵骨骺:骨髓部骨松质呈密度较低的网状影像。在少年,骨干与骺之间的骺软骨显示 为带状透亮区。成年后骨骺与干骺结合处常留一条密度高的线状影像,称为骺线。 关节:

骨连结根据连结形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

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致密结締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没有 关节腔。这种关节基本上不活动或活动甚微。根据连结两骨的组织不同又分为纤维连结、软骨结合和骨结合。

软骨结合:由于软骨音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关节软骨无血管神经分布,由滑液和关节囊滑膜层血管渗透供给营养。

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某些关节为适应特殊功能的需要分化出一些特殊结构。

1)关节的支持韧带:有囊外韧带和囊内韧带,股骨头圆韧带、膝交叉韧带等为囊内韧带。功能:增强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运动幅度,控制关节运动方向,补充运动对侧的支持力;提供肌肉或肌腱附着点(有些韧带本身即为肌腱的延续,如髌韧带)。 2〕关节盘:半月板为些类的板。

3〉关节唇:为附着在关节窝周边的纤维软骨环。功能: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的稳定 性,增大关节面的作用,如髋臼唇。 3、关节分类:

⑴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关节仅能围绕此轴做与之垂直的运动。又分为屈戌关节、车轴关节。屈戌关节:也称滑车关节,关节头呈敞车状,仅能沿冠状轴进行已见屈伸运动,如指间关节。

⑵双轴关节:有两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能作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的运动。如椭圆关节(如桡腕关节)、鞍状关节(如拇腕掌关节)。

⑶多轴关节:具有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允许各方位的运动。如球窝关节(可进行沿冠状轴的屈、伸运动及沿矢状轴的展、收运动和沿垂直轴的旋内旋外运动,一般关节窝浅(如

8

肩关节),其运动幅度较大;如果关节窝深,包绕关节头的1/2以上时,则其活动受限,称为杵臼关节(如髋关节); 平面关节(如腕骨间关节、跗骨间关节、椎间关节)。

运动学

生物力学:是研究能量和力对生物系统影响的科学,是力学、生 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

3、内力和外力 人体经常受外力和内力这两大类力的影响。外力是指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的力,包括重力、支撑反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摩擦力、器械阻力等;内力是指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力,包括肌肉收缩力、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内脏器官的摩擦力、 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体液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等。

力矩的单位为牛顿·米(N·m)0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

⑷刚体:刚体是指在任何载荷下都不发生变形的物体。在实际研究中,当有些部分在制定载 荷下的变形与该研究中其他部分的变形量相比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时,则可将该部分视为 刚体。

脊柱生物力学

1.运动节段 由于脊柱的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在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时,通常观察 脊柱的某一部分,该部分由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与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 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又称脊柱功能单位。

运动范围

(1)颈椎的活动度: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部分。颈椎活动由两个部分完成:①上颈椎(枕-寰-枢复合体〉的联合运动;②下颈椎(颈2--7)的联合运动。前者以旋转运动为主,后者

9

以屈伸运动为主。枕-寰-枢复合体是人体中轴骨中最复杂的关节。枕--颈1和颈1--颈2 的关节均有伸屈运动,枕--颈1的屈伸范围为13.4°,颈1--颈2关节约10°,二者使枕-寰-枢’ 复合体的伸屈范围达23. 4°。轴性旋转只发生在颈1--颈2关节,其旋转范围可达47°,相当于整个颈椎旋转度的40%--50%。

⑵胸椎的活动度:在矢状面上,上胸段平均每节段为4°,中段为6°,下段为12°。

⑶腰椎的活动度:从腰1到腰5,屈伸范围逐渐增加,从腰1的12°增加到腰骶关节的20°。 5、椎间盘生物力学

(1)结椅特点: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两部分组成。纤维环呈同心圆环形结构,前侧及两侧较薄。

⑵椎间盘功能:正常椎间盘由胶冻状的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形成封闭的有一定压力的 内环境,其功能有:保持脊柱的查声;连结椎间盘的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有一定的活动度, 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维持后方关节突间一定的距离和高- 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三、骨与关节生物力学 骨骼生物力学

1〉结构特点: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不仅承受着各种载荷,还为肌肉提 供可靠的动力联系和附着点。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有机纤维、黏蛋白、无机结晶体和水 组成。

⑵应力与骨折愈合:骨折后的骨愈合需骨痂形成,而骨痂的形成需要应力的刺激。骨在应力作用下羟磷灰石结晶的溶解增加,使发生应变的骨组织间隙液里的钙离子浓度增大, 以利于无机晶体的沉积。

骨与关节的运动

骨骼运动 骨骼运动会产生相应的关节运动,骨骼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旋转和线形位移。骨骼的旋转会产生关节的滚动-滑行,其线形运动会产生关节的滑行、牵引、压缩。 1.关节软骨的构成与生物力学

10

⑴结构特点与组成:关节软骨主要由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和散在分布的高度特异细胞 (软骨细胞)组成,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多糖和胶原,并有少量的糖蛋白和其他蛋白。

五、肌肉的生物力学 1.肌肉的力学特性

(1)伸展性和弹性:肌肉的伸展性是指肌肉放松,在外力作用下其长度增加的能力;肌 肉的弹性是指当外力去除后,肌肉恢复原来长度的能力。

⑵运动单位募集:指进行特定活动动作肘,通过大脑皮质的运动程序,调集相应数量 的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纤维的兴奋和收缩过程。运动单位募集越多,肌力就越大。 运动单位募集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运动神经发出的冲动强度大、冲动的频率 高时,激活的运动单位就多。

(3)杠杆效率:肌肉收缩产生的实际力矩输出受运动节段杠杆效率的影响。如髌骨切-- 除后一四头肌力臂缩短,伸膝力矩将减小约30、 2、肌肉的类型

⑴肌细胞分化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⑵运动作用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

(3)肌纤维类型分类:人类骨骼肌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肌纤维:I型慢缩纤维,又称红 肌,即缓慢-氧化型肌纤维;Ⅱa型和Ⅲb型快缩纤维,又称白肌,即快速-糖原分解型肌纤维。

肌肉的收缩形式 骨骼肌在运支神经的支配下,产生肌肉的收缩或肌张力增加,在骨关节和韧—配合下完成躯体的各种运动。

(1)等长收缩 是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此时肌肉承受的负荷等于或大于肌肉收缩力。等长收缩由于无肌肉缩短可产生很大的 肉作用的物体未发生位移,所以未对物侔做功。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的位置和姿势。

(2)等张收缩 是指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张力的改突, 有关节有运动。此时肌肉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肌肉的收缩力除克服施加给它的负荷外还使物体发生位移,所以它对物体做了功。人体四胺特别是上肢的运动主要是等张收缩。

骨骼肌收缩与负荷的关系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的收缩力

11

(1)前负荷:前负荷是指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与肌肉的初长度关系密切。 (2)后负荷:后负荷是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承受的负荷。

⑶肌肉收缩力:肌肉收缩的力量在临床上简称肌力。

六、人体力学杠杆

基本概念 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运动都存在着杠杆原理,各种复杂 的运动均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杠杆运动。杠杆主要分为:力点、支点和阻力点三个部分。

2、分类 根据杠杆上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不同,可以将杠杆分成以下三类:

(1)第1类杠杆:支点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故称之 为“平衡杠杆”。

(2)第2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如一根一端支在地上,向上撬动重物的 棍棒。这类杠杆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可用较小的力来克服较大的阻力,有利于做功故称之 为“省力杠杆”。

⑶第3类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力 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不省力,但可以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故称之为“速度杠杆”。

杠杆原理的作用:

省力:要用较小的力去克服较大阻力,就要缩短阻力臂或延长力臂。

获得速度:许多动作不要求省力,而要求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幅度,如投掷物体、踢球、挥拍击球等。

防止损伤:第3类杠杆不利于负重和栽荷,而人体肌肉杠杆又大都属于第3类杠杆,因而可以理解阻力过大容易引起运动杠杆各环节的损伤,特别是其力点和支点,即肌腱系统和肌肉止点以及关节炎损伤。 /‘

第二节 制动对机体的影晌

12

一.槪述

1、制动的形式 制动的形式有固定、卧床和瘫痪。长期制动可引起制动或废用综合 征,此况主要见于急性病或外伤而长期卧床者或因瘫痪而不能离床者。

1、代谢影响长期制动后,由于肌肉局部血流量的减少及其运氧能力的降低,造成肌肉相对缺血缺氧,直接影响糖代谢过程,使有氧活动减弱,无氧酵解活动加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导致蛋白总量的下降。在卧床的早期,骨骼肌Ca的变化主要是肌浆网对Ca的摄取和释放增加,将直接影响骨髂肌的收缩功能。 2、肌纤维变化 健康人石膏固定肘关节4周后,前臂周径减少5%。制动后的5--7天肌肉重量下降最明显。组织学观察显示,制动7天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有结晶体形成。

3、肌力影响 制动对骨骼肌肌力和耐力均有明显影响,肌肉体积减小,肌纤维间的结締组织增生,非收缩成分增加,导致肌肉单位面积的张力下降,肌力下降。

4,肌肉形态的变化 肌肉固定岀现的早期变化是萎缩,即整个肌肉重量下降。 固定时间肌肉@各种变化与固定时肌肉的长度有关。若 下固定,其萎缩和肌肉收^关节伸直位固定时,股四产生的

三、骨关节系统

1、对关节的影响 长期制动,骨骼将发生一些变化:开始骨吸收加快,特别是骨小梁的吸收增加,骨皮质吸收也很显著。稍后则吸收减慢,但持续时间很长。 常规X线摄片不能观察到早期的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40%时方有阳性发现。

2、对关节的影响:固定后,关节出现僵直,导致滑膜粘连,纤维连接组织增生。

3、对关节韧带的影响 长期制动可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关节周围韧带的刚度降低,

13

强度下降,能量吸收减少,弹性模量下降,肌腱附着点处变得脆弱,韧带易于断裂。关节囊壁的血管、滑膜增生,纤维结締组织和软骨面之间发生粘连,出现疼痛。继而关节囊收缩,关节挛缩,活动范围减小。

4、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强制制动关节的非接触面的变化有纤维化、蛋白多糖合成减少、蛋白多糖的形态改变。

四、心血管系统

1、对基础心率的影响 严格卧床者,基础心率增加。卧床后最大摄氧量(VO2max)下降, VO2max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常用指标,它既反映心输出量又反映氧的分配和利用。VO2max下降,肌肉功能容量减退,肌力和耐力下降。

2、对血流和血容量的影响 早期中心血容量的增加导致基础心率增加。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其发生机制有①由于重力作用血容量从中心转到外周,即血液由肺和右心转向下肢;②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不良,不能维持正常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有: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收缩压下降,心率加快,脉压下降,重者产生晕厥。

1.、对肺通气量和换气的影响 卧床数周后,患者全身肌力减退,呼吸肌肌力也下降,加、 之卧位时胸廓外部阻力加大,弹性阻力增加,不利于胸部扩张,肺的顺应性变小,肺活量明显下降。

2、对气管功能的影响 侧卧位时下部支气管壁附着的分泌物较上部为多,而由于咳嗽无力和卧位不便咳嗽,分泌物沉积于下部支气管中,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肺栓塞多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3、对尿液的影响 尿排出的钙磷增加、尿潴留、尿路感染是尿石症形成的三大因素。

1.负氮平衡 制动期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产生多尿,尿氮排出明显增加,加上制动引起的食欲减退所造成的蛋白质摄人减少,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和体重下降。

14

代谢:泛指机体内各种物质新旧更替的化学变化过程,这些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代谢过程可以概括为两类: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糖代谢

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2)有氧氧化: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

6、运动的能量代谢 运动时能量代谢体系是由两种代谢过程(无氧运动过程和有氧运动过程)和三个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气系统)组成。

7、运动与糖代谢 糖的分解代谢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持续60分钟以上的运动中,来自糖的能量占总消耗量的50%--90%。糖的分解供能途径包括:(1)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经酵解生成乳酸;(2)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经三羟酸循环进行有氧氧气生成水和CO2。(3)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被氧化为水和CO2。有氧氧化是糖分解的最重要途径。

8、运动与肌糖原 肌糖原是运动中的主要能源,随着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饮食条件、训练水平和周围环境不同而变化。

11. 运动中血糖的意义

(1)中枢神经的主要供能物质: 脑组织对血糖极为敏感。脑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85%--95%来自葡萄糖的氧化,每日要消耗120—130g葡萄糖,低血糖时首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昏迷,血糖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红细胞的唯一能量来源: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氧化,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获能(85%--95%〉,极少部分通过磷酸戊糖途径(5%--10%)。 12.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15

(1)运动强度:短时间极量运动初始阶段,肌细胞不吸收血糖。中等强度运动初期,肌 肉吸收血糖快速上升。40分钟内净吸收血糖量是运动前的7—20倍。肌肉摄取血糖,低强度运动时增加2--3倍,剧烈运动时增加4--5倍。

13、运动对血糖的调节

(1)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降血糖的 激素有胰岛素。

(2)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强,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三、脂胁代谢

⑵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大类。

2、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

五、激 素

1、定义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控制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重要因子。 3、激素分类

⑴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激素(如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肽类(如神经垂体激素、 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等〉、胺类(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⑵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激素。

六、水与电解质

1.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群。成年男性体液量一般为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5%,新生儿为80%,14岁以上即和成人相仿。

⑴细胞内液: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体重的35%。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

16

骨骼肌群。

(2)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15%。

体液平衡的调节机体主要通衡,保持内环境稳定。肾的调节 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

3,酸碱平衡的维持正常人的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

生理学

1、细胞膜 是把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周围环境(主要是细胞外液)分隔开来,使细胞能相对地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一层薄膜。

2、细胞器 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细胞膜的膜性结构,组成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使它们与一般胞浆之间既存在某种屏障,也进行着一定形式的细胞内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转换。

二、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屏作用、跨膜物质转运、跨膜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功能,这是由膜的化学 组成和分子结构所决定的。膜结构中的脂质分子层主要起屏障作用,而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则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跨膜转运或转换有关。

三、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1.化学组成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一般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 糖类只占极少量。

2,分子结构目前有关膜的分子结构,比较为大家所接受的是流体镶嵌模型:以液态 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后者主要以 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17

四、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高浓度区域中的溶质分子向低浓度区域发生净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 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人体中靠单纯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膜的物质不多,比较肯定的是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它们可以靠各自的浓度差適过细胞膜或肺泡中的 呼吸膜。

2。易化扩散 有些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小,也能较容易地由高浓度一 侧通过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这是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物质转移,因而 称为易化扩散,其特点是:①物质分子或离子移动的动力仍来自物质自身的热运动,因而 只能由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侧;②对物质分子或离子移动起易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本身 有结构特异性,因而一种蛋白质分子只能帮助一种或少数几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通过,即 具有选择性;③由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经常受到膜两侧,主耍是膜外环境因素改 变的调控,因而与它有关的物质的扩散通量或其通透性是可变的。葡萄糖和某些氨基酸 可通过载体进行易化扩散,等带电的离子可由离子通道介导进行易化 扩散。

3、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 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髙浓度一侧的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目俞了解较多的 有钠泵、钙泵、只泵等。这些泵蛋白以直接分解八丁?为能量来源,将有关离子进行逆 浓度差的转运。 4、最终可能达到的平衡点是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为零的情况。

五、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兴奋性 当动作电位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沿着细胞膜向周围扩布,使整个细胞膜都产生一次类似的电变化。

2、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需要下列三个参数达到临界值: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18

3、阈刺激 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剌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比阈强度弱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只能使细胞发生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引起兴奋 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在组织接受前一刺激而兴奋后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无论再受到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第二个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但使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组织正常的阈强度,这个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细胞电生理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全或无”现象。 循环

定义: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两部分。淋巴液最后汇集成左右淋巴导管开口于静脉。

循环系统的主要机能:(1)将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同时把全身组织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稳定;(2)将为数众多的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物质(如激素)运送到相应的器官,以调节各器官的活动;(3)淋巴系是组织液回收的第二条渠道,既是静脉系的辅助系统,又是抗体防御系统的一环。

1.心脏的泵作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生命过程中,心脏不断交替进行收缩和舒张

19

活动,舒张时容纳静脉血返回心脏,收缩时把血液射入动脉,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通过心脏的这种节律性活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瓣膜的规律性开启和关闭,推动血液沿单一方向循环流动。心脏的这种活动形式与水泵相似,因此可以把心脏视为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

成年人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 秒。一个心动周期中,两心房首先收缩,持续0,1秒,继而心房舒張,持续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舒张期,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秒,随后进入舒张期,占时0.5秒。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3。心房和心室商是引起1半月瓣开放、推誕室开始 射入动脉的直接动力。心室充盈绝大部分在快速充盈期完成,但心房收缩时又挤出部分血 液以增加心室充盈〈占总充盈量的30外左右〉,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都有一定程度增 加,这对于心室射血功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心房收缩缺失,将会导致房内压增加,不 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从而间接影响心室射血。这种房泵作用的缺失对静息状态影响不大,但 杌,运动和应急状态下就可能出现心输岀量不足等菜功能衰竭的表现。

心输出量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血。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为每分输出營,简称心输出量。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以单位体表面积(㎡) 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健康成人射血分数为55—65%。

心肌收缩力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影响收缩 能力,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凡能增加兴奋后胞浆Ca

2+

2

浓度(或)肌钙蛋白Ca亲和力的因素,均可增加活化横桥的比例,导致收 缩能力的增

强。甲状腺激素和体育锻炼能提高肌凝蛋白ATP酶活性,促进心肌收缩能力; 在老年|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心脏,心肌肌凝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其ATP酶的活性降低,收缩能力减弱。

心率的影响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75次/分(60--100次/分)。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则增加,但有一定限度。如果心率过快,超过170—180次/分:!如“^--^^^^^盈肘间 明

20

显缩短,充盈量减少,搏岀量则可减少一半左右,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如心率太慢,低于 每分钟40次,心输华量亦减少。这是因为心室舒张期过长,心室充^&接近限度,―长 心舒苘也不加充盈量和搏出量。心率主要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主要有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此外,心率还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将增加12—18次。

心脏泵功能储备 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搏出量约70ml,心输出量为5L左右。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因为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胲动脉压代表主动脉。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3. 3-- 16. 0kPa(100—12mmHg〉,舒张压为80--10.6kPa(60—80mmHg),脉压为4.0—5.3 kPa(30--40mmHg)),平均动脉压在13.3kPa kPa(100mmHg)左右。

静脉血压 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终点,血压最低,接近于零,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而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人直立时,身体中大多数容量血管都处于心脏水平以下,此时若站立不动,由于身体低垂部 分的静脉充盈扩张,可比在卧位时多容纳400—600ml血液,这部分血液主要来自胸腔内的 血管。 五、血流

1.血流调控的基础 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和血液的粘滞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4 次方成反比。

4、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阻力 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21

前后负荷 心房血液充盈心室,牵张心肌形成心室的前负荷;射血时动脉系统的外周阻,即形成心室的后负荷。

血压、血管阻力和静脉血回流 血压也是心输出量和总外周血管阻力的乘积。正常人运动时收缩压增高,舒张压轻微变化或不变。

心血管失健和健化 任何减少运动以及卧床休息超过2—4周以上,均不可避免地 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失健现象,表现为安静心率增快,每搏量减少,心肌收缩做功效率降低,从而使亚极量运动不以增高每搏量而是以增快心率来保证运动中足够的心输出量。但是这些 失健现象是可逆的。

七、微循环

定义 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坏。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 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人体全身约有400亿根毛细血管。全身无细血管(包括有交换功能的微静脉)总的有效交换面积将近1000㎡。

组织液:正常成人的体重的60%左右是水,其中约5/8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3/8存在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组织液生成:组织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取决于四个因素: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淋巴液生成: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每天生成的淋巴液总量约为2-4L,大致相当于全身血浆总量。

淋巴液回流:毛细淋巴管汇合形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的管壁中有平滑肌,可以收缩。另外,淋巴管中有瓣膜,使淋巴液不能倒流。

22

呼吸

肺的功能 进行气体交换、调节血容量及分泌某些内分泌激素。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肺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而是由横膈的升降和胸廓的张缩所引起呼吸运动。 ⑴吸气运动:吸气是主动过程。吸气肌主要是膈肌。

⑵呼气运动:。腹肌是主要的用力呼气肌,腹肌收缩时压迫 腹腔器官, 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5,气道阻力的影响因素

⑴跨壁压:指呼吸道内外的压力差。呼吸道内压力高,跨壁压增大,管径被动扩大,阻

力变小;反之则增大。

⑵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牵引:小气道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与肺泡壁的纤维彼此穿插, 对气道发挥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以保持没有软骨支持的细支气管的通畅。

自主神经调节:呼吸道平滑肌受交感、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使气道平 滑肌收缩,管径变小,阻力增加;交感神经使平滑肌舒张,管径变大,阻力降低。

⑷化学因素:儿茶酚胺可使气道平滑肌舒张;前列腺素F2可使之收缩,而E2使之舒 张;

1.潮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VT)。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 400—600ml,—般以500ml计箅。

6,功能残气量 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为功能残气量,是残气量和补呼气量 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ml,肺气肿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增加,肺实质性病变时减少。功能残气量的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PO2和PCO2)的过 度变化。

23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作肺活量。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为3500ml,女性为2500ml。

时间肺活量:即用力呼气量,或单位时间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时间肺活量反映肺活量容量,而且反映了呼吸道阻力变化,所以是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病症患者往往需要5-6秒或更长时间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

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每分12—18次,潮气量500ml,则每分通气量6—9L。

气体交换: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心血管系统;内呼吸。

血液中的O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量极少,仅占血液总O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

8。呼吸功能储备 最大呼吸功能储备可达:肺活量的6倍,每分通气量的17倍,氧分压的1.7倍,肺循环2倍,最大心输出量的6倍,动静脉氧差3倍。

呼吸运动控制 吸气肌群主要是膈肌、肋间肌、辅助呼吸肌。

五、运动,吸功能的调节

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 姨岛细胞

(1) 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

(^)B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 ⑴糖代谢: ⑵脂肪代谢: (3)蛋白质代谢 4、胰岛素受体 (5)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药理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可使心肌细胞内

24

cAMP含量增加,心肌收缩增强。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主要受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三个水平 紧密联系,组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此外,甲状腺还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

甲状旁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共同调节钙和磷代谢,控制血浆中钙和磷的水平。

三、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为三类,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各性激素。 皮质激素的作用

(1) 物质代谢 ⑵水盐代谢:

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保钠排钾)。对水盐代谢的作用最强,其次为脱氧皮质醇。

肾脏功能:

1、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2、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3、保留重要电解质。

膀胱功能:

1、膀胱控制的相关因素:中枢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支配、膀胱功能、肾脏功能、膀胱收缩和舒张能力。

第六节 消化 一、消他过程

消化方式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有两种方式:

⑴机械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5

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

⑵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使 之成为小分子物质。

1,消化液主要由有机物、离子和水组成,其主要功能为: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 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②改变消化腔内的PH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③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④通过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

第七节 慢性疼痛 一、神经形态学

1、痛觉感受器 人体感受外界刺激信号由特异性、敏感性的感受器所接受并传入。 (1)按性质分:①疼痛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主要为A和C纤维的神经末梢。②冷感受器:Krause小体。③热感受器:Ruffini终端。④触觉感受器:Meissner小体、Merkel盘(感受精细触觉〉。

⑴躯体疼痛:躯干和四肢的疼痛传导是通过外周初级传人纤维(两大类〕,有髓鞘A 和无髓鞘C纤维,通过脊神经相应脊节的后根进入脊髓背角;头面部的疼痛传导是通过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分别进人三叉神经感觉核和孤束核。

内脏痛觉;是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走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疼痛的传导可用两条疼痛线加以区分。在胸腔和腹腔之间设为“胸痛线”,在腹腔和盆腔设为“盆痛线”。于胸痛线和盆痛线之间的内脏疼痛是由交感神经传导,其中包括胸腔和腹腔内的大部分脏器和盆腔上部的部分脏器。在胸痛线之上及盆痛线之下的内脏疼痛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传导,大致包括食管、气管、膀胱、直肠等。

4,痛觉的初级中枢 脊髓背角。伤害性感受器传入末梢与脊髓背角浅层细胞发生突 触联系。物质和兴奋性氨基酸介导伤害性初级传人向背角传递。脊髓背角神经元具有特 异性功能,包括传递伤害性信息到高级中枢的投射神经元,终止伤害性传入到其他神经元的 兴

26

奋性中间神经元,控制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等。

丘脑:丘脑由六大核群组成,是最重要的痛觉整合中枢。

疼痛的高级中枢 大脑皮质是疼痛的感觉分辨和反应发动的高级中枢。一般认为下列皮质区参与疼痛的全过程。

⑴第一感觉区〔SI〉:即中央后回的1、2、3区,主要接受来自丘脑腹后核的投射纤维, 为疼痛的感觉分辨区。

⑵第二感觉区(SⅡ):即中央后回的最下部、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的区域,主要接受由丘脑中转的旧脊丘束的投射,与内脏疼痛有关。

(3)第三感觉区(SⅢ):即中央前回,接受丘脑的纤维投射,参与深感觉的分辨和疼痛 反应活动。

二、神经生理学

以皮肤感觉为例,剌激触发的顺序是触觉一压觉一振动觉一 烧灼觉一锐痛一钝痛。从触觉到锐痛的过程是痛觉的第一阶段,属于A 纤维兴奋,钝痛的出现为第二痛觉阶段,属于C纤维兴奋。

疼痛的性质:

⑴表层疼痛:在皮肤和躯体黏膜的痛觉,是以A 纤维的传导为主,其特点是定位准确、分辨清晰,属于快痛或锐痛。

、^^

⑵深层疼痛:皮质以内的深层组织,如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疼痛,是以C纤维的传导为主,其疼痛较为弥散,分辨较差,钝痛为主。

⑶内脏疼痛:主要以C纤维传导,定位不准确,较为弥散,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加重疼痛。

(4)中枢疼痛:致痛源在中枢神经系统,是严重的顽固性疼痛。

皮质下中枢:丘脑是最重要的痛觉整合系统,

神经生理学

27

第一节神经细胞与突触 一、神经细胞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神经元即指一个神经 细胞的胞体及其所有突起(轴突和树轴)。两个神经元之间以各自的细胞相隔,它们之间能传导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突触是实现神经冲动传递的特化装置。

神经元亚细胞结构神经元的胞体结构包括胞膜、胞核和核周质。核周质是维持和 指导整个神经元代谢和功能活&的中心。胞突中代谢和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蛋白质几乎都是 在胞体内合成,再运送至胞突。

(1) 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膜脂质双层具有选择的通透屏障,

神经元膜两侧浓度梯度由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过程所维持,被动扩散是溶 质分子由髙浓度向低浓度区的净移动,而主动转运则为逆电化学差的耗能过程;

2)轴突的结构与功能

电生理研究发现:如始段轴膜的兴奋阈最你,故常为神经冲动的发起部。一般来说,神经元都有一根细长、表面光滑而均匀的轴突,它在途中很少分支,其分支、 | 常自主干呈直角发出,构成侧支(①^&31 吐〉。轴突主干全长粗细基本一致,外被髓料 令 鞘,到末梢常分为纤维终末并失去髓銷,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树突甚至轴突形成突触,或与堆|烧 效应细胞形成突触。

二、突 触

定义(神经元是一个单向传递信息的功能极性单位。突触是实现这种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间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接触部位, 这类信息传递需要动作电位来传导。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及突触间隙3部分基本结构组成。

2、分类根据结构和电生理的特点,突触可分为3种类型:①化学性突触;②电突触; ③混合性突触。哺物几乎所有的突触均为化学性突触,而电突麵主要见于鱼类与两栖 类。二者的主要区别见表1-5-1。

28

3、基本结构

(1)电突触:电突触即为^^,化叩彳011⑷010,电突触的直径在(?. 1--10户111之间变 化。突触前、后膜厚度基本相等。两膜的外单层膜被2--4膽的缝隙分开,其间具有很低的 电阻抗。缝隙连接是细胞间电活动由一细胞直接传导到另一细胞的低电阻通路。缝隙连接 使电信号在细胞间的传递速度快于大多数化学性突触。电突触通常可为细胞内游离& 浓度、细胞内?只值、膜电压、钙调素或磷酸化作用等因素激活或调制。电突触多见于低等 动物,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某些区域(如下橄榄核、视网膜、前庭核和三叉经中脑核〉中 也发现有些这种突触,其可能的意义在于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

1〉突触前成分: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首先分成许多小支,每个小支的末梢部分膨大成 球状,组成突触前成分,包括神经元末梢特化产生的突触前膜及位于末梢内的线粒体、骨架 成分及特征性存在有突触囊泡:①突触前膜:较一般神经元的胞膜稍厚。在前膜内侧附着一 种呈斑点状并突向胞质的致密突起。②线粒体:突触前末梢内有许多线粒体存在,这些线粒 体的功能为:产生六I?,供小泡沿微管滑至乂八3,促使递质释放;摄取内流进入突触前成分 的0^。③突触小泡(突触囊泡〉:在突触前袋胞浆内有突触小泡,这常常是电镜下判断突 触前成分的最重要的依据。一般认为,一种突触主要含一种形态的突触小泡,亦可同时含有 几种突触小泡。

2〉突触间隙:宽15--间隙内常可见糖蛋白和细丝等中度致密物质,这些物质 将前后膜牢固联系起来。

3〉突触后成分:由突触后膜及位于突触后膜下的一些结构组成。突触后膜亦为神经元 胞膜特化增厚形成。

⑵化学性突触: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为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化学性突触传递。在结构上,以由轴 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前成分和由神经元胞体或其树突分支形成的突触后成分,构成的轴-树突 触和轴-体突触最常见。

⑶化学性突触分型:根据神经元的不同部位参与构成突触前后成分的不同,将突触分 为:轴-树、轴-体、轴-轴、树-树、树-体、树-轴、体-树、体-体、体-轴等9种类型突触,其中前3种 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少见。此外,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树突之间也可形成轴-树型自身突 触,或者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与其本身的分支形成树-树型自身突触。常将突触分为兴奋性及 抑制性两大类,其突触组成结构上的不同点见表1-5-2。 4。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调制

29

⑴递质释放过程:首先突触前末梢的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动作电位 出现时,Na内流造成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突触前膜中的电压门控性Ca通道开放;使一定量的细胞外Ca进入突触前膜。Ca内流的数量与当时膜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 这些进人前膜内的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它本身还是一种起信使作用的物质。⑵ 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以致出现胞裂外排,将所含的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扩散越 过突触间隙直接作用于它的受体引起突触后电位反应或通过第二信使起作用。

⑶递质释放的调节:①递质释放激活突触前末梢的恢复机制,包括递质重摄取和膜的 再循环;②释放过程受神经调质的调制,神经调质或直接作用于膜通道,或间接地通过第二 信使发挥作用,它本身也可被自己释放的递质作用于自身受体所调制。

递质的量子释放理论:递质的释放是以胞裂外排的形式进行的,一个囊泡所含的递 质的量,为递质释放的“最小包装”,一次神经冲动在突触前膜弓丨发的递质释放的总量取决于 参与递质释放的囊泡数目。 三、兴奋的突触传递 1.化学性突触的传递 1 ⑴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

!)单向传递原则:突触间的传递,只允许兴奋冲动从突触前的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成

第二节电生理学基础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生物电现象 神经在受到剌激时,在受刺激的部位产生了一个可传导的电变化,并且以一定的速度传向肌肉。

2、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它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因为这一电位差是存在于安静细胞的表面膜两侧的,故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如规定膜外电位为0,则膜内电位大都在-10~-100mV之间。哺乳动物的肌肉

30

2+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n47.html

Top